山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试卷大汇编-文学类阅读专题 (山东省淄博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 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 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 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 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 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 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主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 而其它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 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 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 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 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 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 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 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 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晩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 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第1页共10页
第 1 页 共 10 页 山东省各地区 2009 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试卷大汇编-文学类阅读专题 (山东省淄博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18 分)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 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 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 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 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 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 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 而其它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了。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 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 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 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 算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 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 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 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 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 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 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 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丟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 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 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 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 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 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 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 打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19.文章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20.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周瑜是“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4分) 21.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请对这一细节进行简要赏析。(4分) 22.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6分) (一)19.答案要点:(1)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的清澈、素雅、荒凉、安静 开阔的特点。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和刻画周瑜这一形象作了铺垫 第2页共10页
第 2 页 共 10 页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 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 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 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 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 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 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 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 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 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 打湿。 (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新华出版社 1996 年版) 19.文章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 分) 20.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周瑜是“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4 分) 21.小说多次写到“烧艾草”,请对这一细节进行简要赏析。(4 分) 22.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6 分 ) 六、(一)19.答案要点:(1)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的清澈、素雅、荒凉、安静、 开阔的特点。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和刻画周瑜这一形象作了铺垫
20.答案要点:因为周瑜英俊潇洒,拥有一股“逼人的英气”:尽管“英雄气短”却是 真实的人,不是“永远不倒的神”。 21.答案要点:作者用“烧艾草”的情节营造了与周瑜相见的环境和氛围,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2分)因为“艾”与“爱”谐音,这里用来象征友爱、家庭和睦。小说多次写到 “艾草”还表现了作者希望友爱和平的愿望。(2分) 22.答案要点:内容上:在梦境中与最想见男性周瑜相遇并进行了倾心的交谈,内心产 生了强烈的冲动,由初见周瑜时的“发抖”,到交流后分离时的“打着哆嗦”,到想抓住他的 手而不能,时光阻隔,难以再见,所以流下了泪水。(4分) 写法上:最后一段照应了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2分) (山东省枣庄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绝唱 严阵 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 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 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 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 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 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 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 这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 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 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第3页共10页
第 3 页 共 10 页 20.答案要点:因为周瑜英俊潇洒,拥有一股“逼人的英气”;尽管“英雄气短”却是 真实的人,不是“永远不倒的神”。 21.答案要点:作者用“烧艾草”的情节营造了与周瑜相见的环境和氛围,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2 分)因为“艾”与“爱”谐音,这里用来象征友爱、家庭和睦。小说多次写到 “艾草”还表现了作者希望友爱和平的愿望。(2 分) 22.答案要点:内容上:在梦境中与最想见男性周瑜相遇并进行了倾心的交谈,内心产 生了强烈的冲动,由初见周瑜时的“发抖”,到交流后分离时的“打着哆嗦”,到想抓住他的 手而不能,时光阻隔,难以再见,所以流下了泪水。(4 分) 写法上:最后一段照应了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2 分) (山东省枣庄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18 分) 绝唱 严阵 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 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 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 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 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 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 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 这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 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 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 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 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 呢 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 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 间,我却被蓦然呈岀在我面前的另—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 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枯梗还高高 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 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 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 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囻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 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 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 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 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 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处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 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 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第4页共10页
第 4 页 共 10 页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 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 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 呢? 那是一个 10 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 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 间,我却被蓦然呈出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 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枯梗还高高 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 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 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 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 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 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 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 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 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处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 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 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 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 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 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 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 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 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去听它的精神 去听它的风格。 去听它的情操。 去听它的力量。 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 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 19.文章以“绝唱”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 20.作者写“残荷”之前依次写了对荷花绿叶、红花的美的认识,这样写有何好 处?(4分) 21.作者说”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6分) 第5页共10页
第 5 页 共 10 页 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 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 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 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 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 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 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去听它的精神。 去听它的风格。 去听它的情操。 去听它的力量。 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 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 19.文章以“绝唱”为题,有什么深层含义?(4 分) 20.作者写“残荷”之前依次写了对荷花绿叶、红花的美的认识,这样写有何好 处?(4 分) 21.作者说”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6 分)
22.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关,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 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分) 六、(18分) )(18分) 19.①保有孤高和自信的残荷拥有最独特的美,是胜过色与香的荷花生命之 美的最高升华;(2分) ②荷花的枯梗残叶和圆明园的断墙,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 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这样的存在是至美,是“绝唱”。(2分) 每个要点2分) 20.①作者写自己否定绿叶红花为‘最美”的认识过程.留下悬念,引发读 者的兴趣,为下文写残荷的美做了铺垫;(2分) ②前后的不同描写也形成了对比,有利于突出作者对残荷之美的赞美之情。 (2分) (每个要点2分) 21.①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组成了各种神秘而美丽的图案;(2分 ②残破枯败蕴藏着自信和孤髙,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是一种似乎已 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远胜于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2 分) ③残枝败叶里蕴含着生命复苏吐绿的自信与可能。(2分) (每个要点2分 22.①绿叶红花的美随时而逝,断梗残枝在风雨时光的摧毁中“高高耸立” “高悬”“高举”,以这样的存在显示着自信、孤髙,显示着力量。(2分) ②圆明园只剩断壁残垣,一段抗争的历史却无法摧毁,它持续提醒、鼓舞着 个民族的精神,向世界展示着不屈的力量。人也应该追求精神上的经过磨砺的 孤高自信的美,在挫折中塑造自己壮美的精神情操。(2分) (每个要点2分) (1922题,意对即可) (山东省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精神的殿堂 冯骥才 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处,刻意使用古希腊神庙的样式。 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还有被石柱高高举起来的三角形楣饰,庄重肃穆,表达着 种至高无上的历史精神。大维·德安在楣饰上制作的古典主义的浮雕,象征着祖国、历史 和自由。上边还有一句话:“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这句话显示这座建筑的内涵,神圣又崇高,超过了巴黎任何建筑 我要见的维克多·雨果就在这里,与另一位法国的文豪佐拉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 两边。两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着一片很大的美丽的铜棕榈。我注意到,展示着 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有其独特的角度。比如对于雨果,特别 强调由于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遭到迫害,因而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19年 1870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再比如佐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 第6页共10页
第 6 页 共 10 页 22.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关,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 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 分) 六、(18 分) (一)(18 分) 19.①保有孤高和自信的残荷拥有最独特的美,是胜过色与香的荷花生命之 美的最高升华;(2 分) ②荷花的枯梗残叶和圆明园的断墙,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 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这样的存在是至美,是“绝唱”。(2 分) (每个要点 2 分) 20.①作者写自己否定绿叶红花为‘最美”的认识过程.留下悬念,引发读 者的兴趣,为下文写残荷的美做了铺垫;(2 分) ②前后的不同描写也形成了对比,有利于突出作者对残荷之美的赞美之情。 (2 分) (每个要点 2 分) 21.①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组成了各种神秘而美丽的图案;(2 分) ②残破枯败蕴藏着自信和孤高,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是一种似乎已 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远胜于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2 分) ③残枝败叶里蕴含着生命复苏吐绿的自信与可能。(2 分) (每个要点 2 分) 22.①绿叶红花的美随时而逝,断梗残枝在风雨时光的摧毁中“高高耸立” “高悬”“高举”,以这样的存在显示着自信、孤高,显示着力量。(2 分) ②圆明园只剩断壁残垣,一段抗争的历史却无法摧毁,它持续提醒、鼓舞着 一个民族的精神,向世界展示着不屈的力量。人也应该追求精神上的经过磨砺的 孤高自信的美,在挫折中塑造自己壮美的精神情操。(2 分) (每个要点 2 分) (19——22 题,意对即可) (山东省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精神的殿堂 冯骥才 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处,刻意使用古希腊神庙的样式。 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还有被石柱高高举起来的三角形楣饰,庄重肃穆,表达着 一种至高无上的历史精神。大维·德安在楣饰上制作的古典主义的浮雕,象征着祖国、历史 和自由。上边还有一句话:“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这句话显示这座建筑的内涵,神圣又崇高,超过了巴黎任何建筑。 我要见的维克多·雨果就在这里,与另一位法国的文豪佐拉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 两边。两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着一片很大的美丽的铜棕榈。我注意到,展示着 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有其独特的角度。比如对于雨果,特别 强调由于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遭到迫害,因而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 19 年。 1870 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再比如佐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
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鸣冤,因而被判刑那个重大的挫折。显然,在这里,所注重的 不是这些伟人的累累硕果,而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比起雨果和佐拉,更早地成为这里“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将卢梭和伏尔泰安 葬此处,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卢梭的生平说明上写道,法兰西的“自由 平等、博爱”就是由他奠定的。卢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细。正面雕了一扇门,门儿微 启,伸出一只手,送出一只花来。世上如此浪漫的棺木大概惟有卢梭了!再一想,他不是 直在把这样灿烂和芬芳的精神奉献给人类?从生到死,直到今天,再到永远。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先贤祠里,我始终没有找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莫伯桑和缪 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 具有永久的哲学价值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鲁迅式的人物,却不是徐志摩和 钱钟书。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因此我 还明白,法国总统密特朗就任总统时,为什么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来拜谒这些民族的 先贤。 1955年4月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尔的遗骨被移到此处安葬。显然,这样做的缘由,不 仅由于他们为人类科学作出的卓越的贡献,更是一种用毕生对磨难的承受来体现的崇高的科 学精神 读着这里每一位伟人的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世俗的幸运儿。他们全都是人 间的受难者,在烧灼着自身肉体的烈火中去寻真金般的真理。他们本人就是这种真理的化身。 当我感受到,他们的遗体就在面前时,我被深深打动着。真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 神。故而,许多石棺上都堆满鲜花,红黄白紫,芬芳扑鼻。这些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 献上的,它们总是新鲜的,有的是一小枝红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 这里还有一些“伟人”,并非名人。比如一面墙上雕刻着许多人的姓名。它是两次世界 大战为国捐躯的作家的名单。第一次世界大战共560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共197名。我想,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烈士成千上万,为什么这里只有作家?大概法国人一直把作家看作是“个 体的思想者”,他们更能够象征一种对个人思想的实践吧!虽然他们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他 们的精神则被后人镌刻在这民族的圣殿中了。 一位叫做安东尼·德·圣·爱逊贝利的充满勇气的浪漫诗人也安葬在这里。除去写诗, 他还是第一个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开辟往非洲航邮的功臣。他生前不是伟人,死后却得到 伟人般的待遇。因为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无上崇高的纯粹的精神。 对于巴黎,我是个外国人,但我认为,巴黎真正的象征不是埃菲尔铁塔,不是卢浮宫, 而是先贤祠。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灵魂。只有来到先贤祠,我们才会真正触摸到法兰西 的民族性,它的气质,它的根本,以及它内在的美 16.作者说,展示着维克多·雨果和佐拉生平的“说明牌”上,表述的内容有其独特的角度 其“独特”体现在哪里?(3分) 17作者写安东尼·德·圣·爱逊贝利这个既非名人也非伟人的浪漫诗人的用意是什么?(4 分) 18.如何理解“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 第7页共10页
第 7 页 共 10 页 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鸣冤,因而被判刑那个重大的挫折。显然,在这里,所注重的 不是这些伟人的累累硕果,而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比起雨果和佐拉,更早地成为这里“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将卢梭和伏尔泰安 葬此处,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卢梭的生平说明上写道,法兰西的“自由、 平等、博爱”就是由他奠定的。卢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细。正面雕了一扇门,门儿微 启,伸出一只手,送出一只花来。世上如此浪漫的棺木大概惟有卢梭了!再一想,他不是一 直在把这样灿烂和芬芳的精神奉献给人类?从生到死,直到今天,再到永远。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先贤祠里,我始终没有找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莫伯桑和缪 塞;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 具有永久的哲学价值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鲁迅式的人物,却不是徐志摩和 钱钟书。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因此我 还明白,法国总统密特朗就任总统时,为什么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来拜谒这些民族的 先贤。 1955 年 4 月 20 日居里夫人和皮埃尔的遗骨被移到此处安葬。显然,这样做的缘由,不 仅由于他们为人类科学作出的卓越的贡献,更是一种用毕生对磨难的承受来体现的崇高的科 学精神。 读着这里每一位伟人的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世俗的幸运儿。他们全都是人 间的受难者,在烧灼着自身肉体的烈火中去寻真金般的真理。他们本人就是这种真理的化身。 当我感受到,他们的遗体就在面前时,我被深深打动着。真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 神。故而,许多石棺上都堆满鲜花,红黄白紫,芬芳扑鼻。这些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 献上的,它们总是新鲜的,有的是一小枝红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 这里还有一些“伟人”,并非名人。比如一面墙上雕刻着许多人的姓名。它是两次世界 大战为国捐躯的作家的名单。第一次世界大战共 560 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共 197 名。我想,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烈士成千上万,为什么这里只有作家?大概法国人一直把作家看作是“个 体的思想者”,他们更能够象征一种对个人思想的实践吧!虽然他们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他 们的精神则被后人镌刻在这民族的圣殿中了。 一位叫做安东尼·德·圣·爱逊贝利的充满勇气的浪漫诗人也安葬在这里。除去写诗, 他还是第一个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开辟往非洲航邮的功臣。他生前不是伟人,死后却得到 伟人般的待遇。因为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无上崇高的纯粹的精神。 对于巴黎,我是个外国人,但我认为,巴黎真正的象征不是埃菲尔铁塔,不是卢浮宫, 而是先贤祠。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灵魂。只有来到先贤祠,我们才会真正触摸到法兰西 的民族性,它的气质,它的根本,以及它内在的美。 16.作者说,展示着维克多·雨果和佐拉生平的“说明牌”上,表述的内容有其独特的角度。 其“独特”体现在哪里?(3 分) 答: 17.作者写安东尼·德·圣·爱逊贝利这个既非名人也非伟人的浪漫诗人的用意是什么?(4 分) 答: 18. 如何理解“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 分) 答:
19作者为什么称先贤祠为“精神的殿堂”?其中的“精神”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6 分) 20.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先贤祠里没有巴尔扎克、斯丹达尔等人的安葬地?(4分) 答 16.“说明牌”上所注重的不是他们的艺术成绩,而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17安东尼是一个个人思想的实践者,写他意在说明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无 论名气大小。 18.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安葬在先贤祠里的各种人物的敬仰之情。 19.①因为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无上崇高的纯粹的精神。②个性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 神、实践精神。(意思对即可,第②问答对其中三个即可得满分) 20是因为他们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但缺乏一种思想和精神。 (山东省诚信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考试 六、(18分)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上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 个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 (一)文学作品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19~22题。(18分) 农家 【德国】赫·黑塞 ①当我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福地时,我仿佛总觉得自己从流亡中回到了故乡, 仿佛终于又站在我理应站的山的那一边。这里,太阳更亲切,群山更红,这里生长栗子、葡 萄、杏仁、无花果,人们善良、友好、彬彬有礼,虽说他们都很贫穷。他们所建造的一切 看来是那么好,那么恰当而可爱,仿佛都是自然生成的。房屋、围墙、石级、道路、种植地 和梯田,这一切既不新也不旧,这一切仿佛不是靠劳动建造的,不是用脑筋想出来的,不是 巧夺天工的,而是像岩石、树木、苔藓一样自然形成的。葡萄山的围墙、房屋、屋顶,这 切都是由同样的褐色片麻岩石砌成的,这一切相辅相成,像弟兄手足一般。没有一样看来是 陌生的、怀有敌意的和粗暴无情的,一切都显得亲切、欢畅和睦邻友好 ②你愿坐哪里就坐在哪里,围墙上、岩石上、树桩上、草地上或者土地上,全都可以 不论你坐在哪里,你周围都是一幅画和一首诗,你周围的世界汇成优美而幸福的清音。 ③这里是贫穷农民居住的一个田庄。他们没有牛,只有猪、羊和鸡,他们种植葡萄、玉 米、果树和蔬菜。这所房屋全部是石头砌成的,连地板和楼梯也是,两根石柱间一道凿成的 石级通往场院。不论在哪里,植物和山头之间,都浮现出蓝色的湖光。 ④忧虑仿佛已留在雪山那边了。处在受折磨的人和可憎的事情之间,人们的忧虑实在太 多了!在那里,要找到生存的理由,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至关重要。不然的话,人该怎么 生活呢?面对真正的不幸,人们煞费苦心,郁郁寡欢一一在这里,不存在难办的问题,生存 无需辩护,思索变成了游戏。人们感觉到: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是万念皆灭。 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我把双腿伸进草丛里,并希望它们变得更长一些 第8页共10页
第 8 页 共 10 页 19.作者为什么称先贤祠为“精神的殿堂”?其中的“精神”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6 分) 答: 20.作者为什么会认为先贤祠里没有巴尔扎克、斯丹达尔等人的安葬地?(4 分) 答: 16.“说明牌”上所注重的不是他们的艺术成绩,而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17.安东尼是一个个人思想的实践者,写他意在说明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无 论名气大小。 18.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安葬在先贤祠里的各种人物的敬仰之情。 19. ①因为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无上崇高的纯粹的精神。②个性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 神、实践精神。(意思对即可,第②问答对其中三个即可得满分) 20.是因为他们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但缺乏一种思想和精神。 (山东省诚信中学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期末考试) 六、(18 分)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上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 个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 (一)文学作品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 19~22 题。(18 分) 农 家 【德国】赫·黑塞 ①当我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福地时,我仿佛总觉得自己从流亡中回到了故乡, 仿佛终于又站在我理应站的山的那一边。这里,太阳更亲切,群山更红,这里生长栗子、葡 萄、杏仁、无花果,人们善良、友好、彬彬有礼,虽说他们都很贫穷。他们所建造的一切, 看来是那么好,那么恰当而可爱,仿佛都是自然生成的。房屋、围墙、石级、道路、种植地 和梯田,这一切既不新也不旧,这一切仿佛不是靠劳动建造的,不是用脑筋想出来的,不是 巧夺天工的,而是像岩石、树木、苔藓一样自然形成的。葡萄山的围墙、房屋、屋顶,这一 切都是由同样的褐色片麻岩石砌成的,这一切相辅相成,像弟兄手足一般。没有一样看来是 陌生的、怀有敌意的和粗暴无情的,一切都显得亲切、欢畅和睦邻友好。 ②你愿坐哪里就坐在哪里,围墙上、岩石上、树桩上、草地上或者土地上,全都可以; 不论你坐在哪里,你周围都是一幅画和一首诗,你周围的世界汇成优美而幸福的清音。 ③这里是贫穷农民居住的一个田庄。他们没有牛,只有猪、羊和鸡,他们种植葡萄、玉 米、果树和蔬菜。这所房屋全部是石头砌成的,连地板和楼梯也是,两根石柱间一道凿成的 石级通往场院。不论在哪里,植物和山头之间,都浮现出蓝色的湖光。 ④忧虑仿佛已留在雪山那边了。处在受折磨的人和可憎的事情之间,人们的忧虑实在太 多了!在那里,要找到生存的理由,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至关重要。不然的话,人该怎么 生活呢? 面对真正的不幸,人们煞费苦心,郁郁寡欢——在这里,不存在难办的问题,生存 无需辩护,思索变成了游戏。人们感觉到: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是万念皆灭。 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我把双腿伸进草丛里,并希望它们变得更长一些
⑤我愿成为一个巨人,那样,我就可以把头枕在积雪旁一处高山牧场上的羊群中间,我 的脚趾则伸进山下深深的湖中去戏水。我就可以这样躺着,永远不站起来,在我的手指间长 出灌木丛,在我的头发里开出杜鹃花,我的双膝变成前山,我的躯体上将建起葡萄山、房屋 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上千万年,对着天空眨眨眼睛,对着湖水眨眨眼睛。我一打喷嚏,便 是一阵雷雨。我呵上一口气,积雪融化,瀑布舞蹈。我死了,整个世界也死了。随后我在宇 宙中飘洋过海,去取一个新的太阳。 ⑥这一夜我将睡在哪里?反正都一样!世界在做什么?创造出了新的神、新的法律、新的 自由?反正都一样!但是,这儿山上还开着一朵樱草花,叶子上银珠点点,那儿山下的白杨树 间,甜蜜的微风在歌唱,在我的眼睛和天空之间,有一只深金色的蜜蜂在嗡嗡乱飞一一这可 不是一回事。它哼着幸福的歌,它哼着永恒的歌。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 (选自《林中水滴》) 19.作者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土地时,为什么感到自己仿佛“从流亡中回到了故 乡”?(4分) 20.①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2分) ②作者写“雪山那边”有什么作用?(4分) 21.蜜蜂的歌有什么思想内涵?为什么说“它的歌是我的世界”?(4分) 22.作者笔下的“农家”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什么异同?谈谈你的看法。(4分) 六、(18分) 19.(4分)这儿没有一样看来是陌生的、怀有敌意的和粗暴无情的,一切都显得亲切、欢 畅和睦邻友好。 20.(6分)①因为世界(农家)美丽,生命短暂,作者想增加一对眼睛多看看,再增一叶 肺多呼吸,尽情享受(体味)这美好的世界,美好的生活。(2分) ②以山那边人们的忧虑生活同山这边人们的“幸福”生活进行对比,(2分)书法自己 对充满“忧虑”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2分) 21.(4分)蜜蜂的歌是幸福、永恒的歌,有着农家质朴美丽、温暖幸福、亲切欢畅的特色 第9页共10页
第 9 页 共 10 页 ⑤我愿成为一个巨人,那样,我就可以把头枕在积雪旁一处高山牧场上的羊群中间,我 的脚趾则伸进山下深深的湖中去戏水。我就可以这样躺着,永远不站起来,在我的手指间长 出灌木丛,在我的头发里开出杜鹃花,我的双膝变成前山,我的躯体上将建起葡萄山、房屋 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上千万年,对着天空眨眨眼睛,对着湖水眨眨眼睛。我一打喷嚏,便 是一阵雷雨。我呵上一口气,积雪融化,瀑布舞蹈。我死了,整个世界也死了。随后我在宇 宙中飘洋过海,去取一个新的太阳。 ⑥这一夜我将睡在哪里?反正都一样!世界在做什么?创造出了新的神、新的法律、新的 自由?反正都一样!但是,这儿山上还开着一朵樱草花,叶子上银珠点点,那儿山下的白杨树 间,甜蜜的微风在歌唱,在我的眼睛和天空之间,有一只深金色的蜜蜂在嗡嗡乱飞——这可 不是一回事。它哼着幸福的歌,它哼着永恒的歌。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 (选自《林中水滴》) 19.作者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土地时,为什么感到自己仿佛“从流亡中回到了故 乡”?(4 分) 20.①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2 分) ②作者写“雪山那边”有什么作用?(4 分) 21.蜜蜂的歌有什么思想内涵?为什么说“它的歌是我的世界”?(4 分) 22.作者笔下的“农家”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什么异同?谈谈你的看法。(4 分) 六、(18 分) (一) 19.(4 分)这儿没有一样看来是陌生的、怀有敌意的和粗暴无情的,一切都显得亲切、欢 畅和睦邻友好。 20.(6 分)①因为世界(农家)美丽,生命短暂,作者想增加一对眼睛多看看,再增一叶 肺多呼吸,尽情享受(体味)这美好的世界,美好的生活。(2 分) ②以山那边人们的忧虑生活同山这边人们的“幸福”生活进行对比,(2 分)书法自己 对充满“忧虑”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2 分) 21.(4 分)蜜蜂的歌是幸福、永恒的歌,有着农家质朴美丽、温暖幸福、亲切欢畅的特色
(2分)蜜蜂的歌是代表着我的理想和追求。(2分) 22.(4分)不同之处是:农家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的生活环境, 与世隔绝。(2分) 相同之处是:它们都代表着作者的理想,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2分) 第10页共10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2 分)蜜蜂的歌是代表着我的理想和追求。(2 分) 22.(4 分)不同之处是:农家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存在,“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的生活环境, 与世隔绝。(2 分) 相同之处是:它们都代表着作者的理想,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