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果脯/捕风捉影 星宿/夙兴夜寐 B.粟米/追本溯源 瑕疵/龇牙咧嘴 C.虹霓/弥天大谎 对峙/臻于郅治 D.炽热/叱咤风云 饼铛/瞠目结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荧光板材既往不咎起承转合 B.精简熔炼因地治宜真知灼见 C.树阴搭挡立身处世备受瞩目 D.松弛进级淡泊名利能言善辨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华盛顿授命以后,历经千辛万苦,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军队,经过八年苦 战,终于在1783年使这块新大陆赢得了自由。 B.他们置身于喧闹的主流艺术之外,使自己处于时代和潮流的边缘,以至于编 纂二十世纪美术史的人们没法用一个流派词汇来概括他们。 C.刘翔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宣示了自己的复出,商业广告再次扑面而至。但 是,对刘翔而言,当前还是艰难的爬坡阶段,而不是弹冠相庆的时候。 D.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活画岀一代儒将悲壮而飘逸的 胸怀,令后世文人墨客望其项背,羡慕得死去活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A.官兵们形容髙原反应时的感受:头疼得像要炸裂,用背包带勒、用手指掐 用拳头敲全都没用,“恨不得把自己的头砸碎
山东省威海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果脯/捕风捉影 星宿/夙兴夜寐 B.粟米/追本溯源 瑕疵/龇牙咧嘴 C.虹霓/弥天大谎 对峙/臻于郅治 D.炽热/叱咤风云 饼铛/瞠目结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荧光 板材 既往不咎 起承转合 B.精简 熔炼 因地治宜 真知灼见 C.树阴 搭挡 立身处世 备受瞩目 D.松弛 进级 淡泊名利 能言善辨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华盛顿授命以后,历经千辛万苦,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军队,经过八年苦 战,终于在 1783 年使这块新大陆赢得了自由。 B.他们置身于喧闹的主流艺术之外,使自己处于时代和潮流的边缘,以至于编 纂二十世纪美术史的人们没法用一个流派词汇来概括他们。 C.刘翔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宣示了自己的复出,商业广告再次扑面而至。但 是,对刘翔而言,当前还是艰难的爬坡阶段,而不是弹冠相庆的时候。 D.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活画出一代儒将悲壮而飘逸的 胸怀,令后世文人墨客望其项背,羡慕得死去活来。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官兵们形容高原反应时的感受:头疼得像要炸裂,用背包带勒、用手指掐、 用拳头敲全都没用,“恨不得把自己的头砸碎
B.日前,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只罕见的棕色大熊猫幼仔。关于棕色大熊 猫的成因,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返祖说;一种是遗传说。 C.一代伟大科学家的逝去,让我们不得不想现在的中国、未来的中国是否还能 出现世界级的宗师?一个世纪后的我们是否还能在各个领域继承遗志发扬光 大? D.“慢着,”我说,“我这里有一封信,请你给递进去。”“那么请等一等 她拿了信进去,又关上了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性、先进性的特点,这使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 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能够在世界各地广泛而持久地传播。 B.最近,一部名叫《娃娃新娘》的电视剧在印度创下7400万观众的超高收视率。 制片人说,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故事情节现在依然在印度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共 鸣 C.近年来,南翔镇党委、政府从传承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大力推进两大历史文 化风貌区建设,努力形成人文历史文化景观,连续三年举办小笼文化展就是最有 力的证明。 D.当“东边画廊”艺术家协会抱怨80%的绘画已面目全非时,柏林市政府决定 用从多方筹措的220万欧元修缮这段柏林墙的墙体,并请艺术家们重绘和创作。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所谓“文史互证”,从本质上乃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 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 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 是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用史家广博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古诗文中不易索 解或易被误解的字、词、出典等,从历史的层面予以透辟的考订辨误解说,尤其 要注意诗中所含与当时历史事实有关的“今典”成分;二是以诗文为史料,通过 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分,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 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对古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时代社会达 到真正了解。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今天所能见到有关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记述相当有限。不仅如 此,受正统的史学观影响,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亦有其局限性,特别是魏晋南 北朝时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复杂交织,以致禁网严密;易代之际,黑幕 重重,统治集团之作为,更是不可告人。史家秉笔直书,每每得祸。因此对当时 政治中的许多隐秘,故用曲笔;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也常有回护之处。这种加
B.日前,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只罕见的棕色大熊猫幼仔。关于棕色大熊 猫的成因,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返祖说;一种是遗传说。 C.一代伟大科学家的逝去,让我们不得不想现在的中国、未来的中国是否还能 出现世界级的宗师?一个世纪后的我们是否还能在各个领域继承遗志发扬光 大? D.“慢着,”我说,“我这里有一封信,请你给递进去。”“那么请等一等。” 她拿了信进去,又关上了门。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性、先进性的特点,这使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 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能够在世界各地广泛而持久地传播。 B.最近,一部名叫《娃娃新娘》的电视剧在印度创下 7400 万观众的超高收视率。 制片人说,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故事情节现在依然在印度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共 鸣。 C.近年来,南翔镇党委、政府从传承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大力推进两大历史文 化风貌区建设,努力形成人文历史文化景观,连续三年举办小笼文化展就是最有 力的证明。 D.当“东边画廊”艺术家协会抱怨 80%的绘画已面目全非时,柏林市政府决定 用从多方筹措的 220 万欧元修缮这段柏林墙的墙体,并请艺术家们重绘和创作。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所谓“文史互证”,从本质上乃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 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 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一 是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用史家广博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古诗文中不易索 解或易被误解的字、词、出典等,从历史的层面予以透辟的考订辨误解说,尤其 要注意诗中所含与当时历史事实有关的“今典”成分;二是以诗文为史料,通过 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分,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 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对古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时代社会达 到真正了解。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今天所能见到有关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记述相当有限。不仅如 此,受正统的史学观影响,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亦有其局限性,特别是魏晋南 北朝时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复杂交织,以致禁网严密;易代之际,黑幕 重重,统治集团之作为,更是不可告人。史家秉笔直书,每每得祸。因此对当时 政治中的许多隐秘,故用曲笔;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也常有回护之处。这种加
工过的历史资料流传下来,固然有助于后人对历史脉络梗概的了解,但在某种意 义上,又妨碍对历史某些真相的探索。 中国古代诗作以抒情言志为主,与史相比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作用。尽管如此,古 这为5发②企力走用价所①夏信家之 衰”(郑玄说),或曰“考见得失”(朱熹说),即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 实,使读者藉以了解各地风俗民情、时运盛衰。所谓“兴”“怨”,或曰“感发 表意”(朱熹说),或曰“怨刺上政”(孔安国说),总之是在诗中写出对统治 者的怨刺,反映诗人内心的哀愁喜怒,是诗人情感心理的最直接表述。这些功用 具体反映在诗作里,遂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在三百篇的影响下 后世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将自己所历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风 习连同自己的襟怀抱负情感生活一齐写入,实际上是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 现实包括时代心灵史的第一手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不依赖其它任何事 物而存在的自身独立价值,诗文创作不再被视为雕虫小技而成为“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加之五言甫兴,文笔初分,诗文表现的领域愈加拓宽,广泛涉及 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乃至个人的情感心态。一方面它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 出传统政治史、军事史或帝王家史,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作者在诗文 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让我们触及了历史最隐密的角落一一人的心灵,而这却是 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一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 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份。“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一种心态 不仅是指众多个人在想同样的东西这一现象,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这种思 想都以不同的方式打有‘其他人也在想同样的东西’这样一种印记。”(保罗 韦纳)作为这一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文士在诗文中表露出来的那 些苦闷、哀伤、忧愤的复杂情感,对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 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有重要的价值。 (节选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硏究》,有改动) 6.下列对于“文史互证”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说,“文史互证”是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 B.“文史互证”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又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 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之精华 C.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一方面是用史学知识对诗文进行考证,一方面是 以诗文为依据全面把握历史真相。 D.由于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对 于任何一个朝代的思想文化历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工过的历史资料流传下来,固然有助于后人对历史脉络梗概的了解,但在某种意 义上,又妨碍对历史某些真相的探索。 中国古代诗作以抒情言志为主,与史相比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作用。尽管如此,古 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 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可忽视。儒家传统诗教之说 认为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所谓“观”,或曰“观风俗之盛 衰”(郑玄说),或曰“考见得失”(朱熹说),即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 实,使读者藉以了解各地风俗民情、时运盛衰。所谓“兴”“怨”,或曰“感发 表意”(朱熹说),或曰“怨刺上政”(孔安国说),总之是在诗中写出对统治 者的怨刺,反映诗人内心的哀愁喜怒,是诗人情感心理的最直接表述。这些功用 具体反映在诗作里,遂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在三百篇的影响下, 后世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将自己所历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风 习连同自己的襟怀抱负情感生活一齐写入,实际上是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 现实包括时代心灵史的第一手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不依赖其它任何事 物而存在的自身独立价值,诗文创作不再被视为雕虫小技而成为“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加之五言甫兴,文笔初分,诗文表现的领域愈加拓宽,广泛涉及 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乃至个人的情感心态。一方面它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 出传统政治史、军事史或帝王家史,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作者在诗文 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让我们触及了历史最隐密的角落——人的心灵,而这却是 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一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 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份。“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一种心态 不仅是指众多个人在想同样的东西这一现象,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这种思 想都以不同的方式打有‘其他人也在想同样的东西’这样一种印记。”(保罗• 韦纳)作为这一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文士在诗文中表露出来的那 些苦闷、哀伤、忧愤的复杂情感,对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 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有重要的价值。 (节选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有改动) 6.下列对于“文史互证”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本质上说,“文史互证”是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 B.“文史互证”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又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 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之精华。 C.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一方面是用史学知识对诗文进行考证,一方面是 以诗文为依据全面把握历史真相。 D.由于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对 于任何一个朝代的思想文化历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7.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古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可 忽视”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传统诗歌的功用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怒哀愁 这就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 B.后世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政治、文化、习 俗等社会状况及自己抱负情感方面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治史者感知古代社会的 真实原貌。 C.诗文创作曾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 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自身独立价值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D.诗文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出很多史书的记载;而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 的思想情感,又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人类历史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的重重黑幕,使得史家不敢秉笔直书,对 封建统治者的恶行,常有回护之处,因而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就失去了其史学价 值 B.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这种功用从《诗经》开始,一直延 续至今,被后人继承并发展,所以在所有诗文中都能找到“风俗盛衰”“怨刺上 政”的影子。 C.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某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 份,人的心灵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 D.“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研究一些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 感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 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 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 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 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 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 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7.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古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可 忽视”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A.传统诗歌的功用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怒哀愁, 这就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 B.后世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政治、文化、习 俗等社会状况及自己抱负情感方面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治史者感知古代社会的 真实原貌。 C.诗文创作曾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 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自身独立价值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D.诗文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出很多史书的记载;而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 的思想情感,又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人类历史。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的重重黑幕,使得史家不敢秉笔直书,对 封建统治者的恶行,常有回护之处,因而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就失去了其史学价 值。 B.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这种功用从《诗经》开始,一直延 续至今,被后人继承并发展,所以在所有诗文中都能找到“风俗盛衰”“怨刺上 政”的影子。 C.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某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 份,人的心灵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 D.“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研究一些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 感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 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 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 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 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 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 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 君弱臣强而己。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 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 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 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 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 “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牛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 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 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 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 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 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 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 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 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 《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 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 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只,不过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道,道理 C.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使一举而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上因晚朝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岂得以喜怒专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 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 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 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 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 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 “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 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 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 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 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 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 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 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 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 《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 祖 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 ①宋乾德二年(964 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 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只,不过 B. 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理 C. 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 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使一举而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 上因晚朝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 岂得以喜怒专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则《论语》二十篇也 则群聚而笑之 11.《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 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 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 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 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 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 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3分) (2)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分) (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4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读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D. 则《论语》二十篇也 则群聚而笑之 11.《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 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 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 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 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 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 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第 II 卷 (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3 分) (2)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 分) (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4 分)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读后回答问题。(8 分)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1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2。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東。②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 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3分)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 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2)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 羲之《兰亭集序》) (4)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司马迁《屈 原列传》)(5)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 白《蜀道难》) (6)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五、(12分,每小题4分) 16.下面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请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时间感”是速滑运动员的一种专门化知觉,是对速度和节律的知觉。在“时间 感”的复杂心理结构中,肌肉运动感觉是十分重要的参数。“时间感”的训练应 根据不同项目的比赛计划分别进行,要针对每个项目可以达到的最好成绩,确定 每一分段距离上的滑跑步数,形成清晰的肌肉运动感觉,从而准确估计时间,并 通过想象训练加以强化。 17.改写下面这个划线的长句,使之成为几个短句,注意表意的明晰性和前后语 意的连贯性;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2。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通判时,当时 41 岁。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 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3 分)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 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5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2)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 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 羲之《兰亭集序》) (4) ,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司马迁《屈 原列传》)(5)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 白《蜀道难》) (6)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五、(12 分,每小题 4 分) 16. 下面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请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时间感”是速滑运动员的一种专门化知觉,是对速度和节律的知觉。在“时间 感”的复杂心理结构中,肌肉运动感觉是十分重要的参数。“时间感”的训练应 根据不同项目的比赛计划分别进行,要针对每个项目可以达到的最好成绩,确定 每一分段距离上的滑跑步数,形成清晰的肌肉运动感觉,从而准确估计时间,并 通过想象训练加以强化。 17. 改写下面这个划线的长句,使之成为几个短句,注意表意的明晰性和前后语 意的连贯性;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60年前的今天,二面在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兴衰的天安门城楼前,在中国历史 上首次真正代表着人民和希望、代表着新牛和光明的红旌 在毛泽东主席那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的髙亢而自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宣告声和庄严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乐声 中,冉冉升起。从此,我们每一天每一刻都感受到这面红旗的荣耀。 18.根据下面文字的提示,续写两段话。(每段话不超过50字) 在你的旅途上,会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鲜花开在路边。它们守在溪流的旁边,在 风中唱歌跳舞。 不要忽略花儿的美 但是,也不要忘记赶 路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灵感忽至 冯骥才 凌晨时分,被一种莫名的不安扰醒,这不安可不是什么焦虑与担心,而是有种兴 致在暗暗鼓动。缘何如此兴奋,我自己也不知道。随后想到今天是元旦。这一天 就像时间的领头羊,带着一大群时光充裕的日子找我来了。 妻子还在睡觉,房间光线不明。我披衣到书房。平日随手堆满了书房的纸页和图 书,在迷离的晨色里充满了温暖和诗意。这里是我安顿灵魂的地方。我的巢不是 用树枝搭起来,而是用写满了字的纸和书码起来的。我从中抽出一页素纸,要为 今天写些什么。待拿起笔,坐了良久,心中却一片茫然。一时,人像浮在无际无 涯的半空中,飘飘忽忽,空空荡荡。我便放下笔,此时虽有情绪,却无灵感。 写作是靠灵感启动的。那么灵感是什么?怎么就能得到灵感?不知道。似乎它想 来就来,不请自来,但有时求也不来,甚至很久也不露一面,好似远在天外,冷 漠又悭吝。我起身打开音乐。我从不在没有心灵欲望时还赖在桌前。 音响里播放出的歌,是前几年从俄罗斯带回来的,曲调浑厚而忧伤。忧伤的 音乐最容易进入心底,撩动起过往的岁月积存在那里的抹不去的情感。很快,我 就陷入这种情绪里。 这时,忽见画案那边有一片金黄色的光。它很小,静谧,神秘;它是初升的太阳 照在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下来,落在画案那边什么地方。此刻,书房内的夜
60 年前的今天,一面在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兴衰的天安门城楼前,在中国历史 上首次真正代表着人民和希望、代表着新生和光明的红旗, 在毛泽东主席那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的高亢而自豪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宣告声和庄严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乐声 中,冉冉升起。从此,我们每一天每一刻都感受到这面红旗的荣耀。 18.根据下面文字的提示,续写两段话。(每段话不超过 50 字) 在你的旅途上,会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鲜花开在路边。它们守在溪流的旁边,在 风中唱歌跳舞。 不要忽略花儿的美 丽。 。 但是,也不要忘记赶 路。 。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灵感忽至 冯骥才 凌晨时分,被一种莫名的不安扰醒,这不安可不是什么焦虑与担心,而是有种兴 致在暗暗鼓动。缘何如此兴奋,我自己也不知道。随后想到今天是元旦。这一天 就像时间的领头羊,带着一大群时光充裕的日子找我来了。 妻子还在睡觉,房间光线不明。我披衣到书房。平日随手堆满了书房的纸页和图 书,在迷离的晨色里充满了温暖和诗意。这里是我安顿灵魂的地方。我的巢不是 用树枝搭起来,而是用写满了字的纸和书码起来的。我从中抽出一页素纸,要为 今天写些什么。待拿起笔,坐了良久,心中却一片茫然。一时,人像浮在无际无 涯的半空中,飘飘忽忽,空空荡荡。我便放下笔,此时虽有情绪,却无灵感。 写作是靠灵感启动的。那么灵感是什么?怎么就能得到灵感?不知道。似乎它想 来就来,不请自来,但有时求也不来,甚至很久也不露一面,好似远在天外,冷 漠又悭吝。我起身打开音乐。我从不在没有心灵欲望时还赖在桌前。 音响里播放出的歌,是前几年从俄罗斯带回来的,曲调浑厚而忧伤。忧伤的 音乐最容易进入心底,撩动起过往的岁月积存在那里的抹不去的情感。很快,我 就陷入这种情绪里。 这时,忽见画案那边有一片金黄色的光。它很小,静谧,神秘;它是初升的太阳 照在对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下来,落在画案那边什么地方。此刻,书房内的夜
色还未褪尽,在灰蒙蒙、晦暗的氤氲里,这块光像一扇远远亮着灯的小窗。也许 受到那忧伤歌声的感染,这块光使我想起40年间蛰居的那间小屋,还有炒锅里 的菜叶、破烂的家什、混合在寒冷的空气中烧煤的气味、妻子无奈的眼神……然 而,在那冰天雪地时代,唯有家里的灯光才是最温暖的。于是,此刻这块小小的 光亮变得温情了。我不禁走到画案前铺上宣纸,拿起颤动的笔,蘸着黄色和一点 点朱红,将这扇明亮的小窗子抹在纸上。随即是那扰着风雪的低矮小屋。一大片 被冷风摇曳着的老槐树在屋顶上空横斜万状,说不清那些苍劲的枝桠是在抗争还 是兀自挣扎。在通幅重重叠叠黑影的对比下,我这亮灯的小屋反倒显得更加温馨 与安全 记得有一年,特大的雪下了一夜,我的矮屋门槛太低,早晨推不开门,门外挡着 的积雪足足有两尺厚。我从这小窗户跳出去,用木板推开外边的雪才把门打开。 当时,我们从家里走出,站在清冽得冻耳朵的空气里,多么像雪后从洞里钻出来 的野兔……于是,我把矮屋前大块没有落墨的纸当做白雪。我用淡淡的水墨渲染 地上厚厚而柔软的白雪时,还记起那时常有的一种盼望一一有朋友来串门和敲 门。支撑我们走过困境与苦难的,不是人间的种种情与义吗?我便用笔在雪地上 点出一串深深的脚窝渐渐通进我的小屋。这小屋的灯光顿时更亮,黄色的光影还 透射到窗外的雪地上。 没想到,就这样一幅画出来了。温情又伤感,孤寂又温馨。画中的一切都是 我心底的景象。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人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而心中 的画多半是它们自己冒出来的。这是一种长久的日积月累,等待着有朝一日的升 华;就像冬日大地上的万物,等待着春风吹来,一切复活;又如髙高一堆枯枝干 柴,等待着一个飞来的火种。这意外出现的火种就是灵感。 灵感带来突然之间的发现、突破、超越与升腾。它是上天的赐予,是上天对 艺术家的心灵之吻,是对一切生命创造的发端与启动。那么,人们只有束手等待 它吗?当然不是。正如无上的爱总是属于对它苦苦的追求者的。在你找它时,它 定也在找你。当然,它不一定在你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来 新年初至,灵感降临我的书房画室,这于我可是个好兆头。当然,只要我守 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及其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 (有删改) 19.“灵感是什么?怎么就能得到灵感?不知道。”其实在后文中作者已经对这 两个问题做了回答,请你简要概括。(4分) 20.第六段中,作者插入一段大雪封门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1.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人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 (2)只要我守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及其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
色还未褪尽,在灰蒙蒙、晦暗的氤氲里,这块光像一扇远远亮着灯的小窗。也许 受到那忧伤歌声的感染,这块光使我想起 40 年间蛰居的那间小屋,还有炒锅里 的菜叶、破烂的家什、混合在寒冷的空气中烧煤的气味、妻子无奈的眼神……然 而,在那冰天雪地时代,唯有家里的灯光才是最温暖的。于是,此刻这块小小的 光亮变得温情了。我不禁走到画案前铺上宣纸,拿起颤动的笔,蘸着黄色和一点 点朱红,将这扇明亮的小窗子抹在纸上。随即是那扰着风雪的低矮小屋。一大片 被冷风摇曳着的老槐树在屋顶上空横斜万状,说不清那些苍劲的枝桠是在抗争还 是兀自挣扎。在通幅重重叠叠黑影的对比下,我这亮灯的小屋反倒显得更加温馨 与安全。 记得有一年,特大的雪下了一夜,我的矮屋门槛太低,早晨推不开门,门外挡着 的积雪足足有两尺厚。我从这小窗户跳出去,用木板推开外边的雪才把门打开。 当时,我们从家里走出,站在清冽得冻耳朵的空气里,多么像雪后从洞里钻出来 的野兔……于是,我把矮屋前大块没有落墨的纸当做白雪。我用淡淡的水墨渲染 地上厚厚而柔软的白雪时,还记起那时常有的一种盼望——有朋友来串门和敲 门。支撑我们走过困境与苦难的,不是人间的种种情与义吗?我便用笔在雪地上 点出一串深深的脚窝渐渐通进我的小屋。这小屋的灯光顿时更亮,黄色的光影还 透射到窗外的雪地上。 没想到,就这样一幅画出来了。温情又伤感,孤寂又温馨。画中的一切都是 我心底的景象。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人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而心中 的画多半是它们自己冒出来的。这是一种长久的日积月累,等待着有朝一日的升 华;就像冬日大地上的万物,等待着春风吹来,一切复活;又如高高一堆枯枝干 柴,等待着一个飞来的火种。这意外出现的火种就是灵感。 灵感带来突然之间的发现、突破、超越与升腾。它是上天的赐予,是上天对 艺术家的心灵之吻,是对一切生命创造的发端与启动。那么,人们只有束手等待 它吗?当然不是。正如无上的爱总是属于对它苦苦的追求者的。在你找它时,它 一定也在找你。当然,它不一定在你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到来。 新年初至,灵感降临我的书房画室,这于我可是个好兆头。当然,只要我守 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及其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 (有删改) 19.“灵感是什么?怎么就能得到灵感?不知道。”其实在后文中作者已经对这 两个问题做了回答,请你简要概括。(4 分) 20. 第六段中,作者插入一段大雪封门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 21.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人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 (2)只要我守住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及其所爱,灵感会不时来吻一吻我的脑门
22.绘画也是一种创作,在作者的这次绘画经历中你得到哪些有关创作的启示? 请列举两条并作简要分析。(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习惯于身边的很多事情:习惯于由父母关照着生活细节,习 惯于由超男超女左右着生活娱乐,习惯于看东洋漫画过西洋圣诞节,习惯于张扬 个性强调自我……在这些习惯中,我们得到了,有时也失去了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3)文体特征鲜明。(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分) A fu/b u xiu/su B su ci/zI C ni/mi hi D. ch B.因地制宜C.搭档 D.晋级能言善辩 3.B A.授命:多指国家元首下命令。此处应为“受命”(接受命令或任 务) C.弹冠相庆:指一人做官或升官,其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含 贬义)。D.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 用于否定式)。 A.末句的句号放在后引号外面。B.分号改成逗号。C.在“不得不想” 后面加冒号;或者把前一个问号改逗号,后一个问号改句号 A.语序不当,后两句应该颠倒过来。C.句式杂糅,应为“以传承民 族文化为出发点”或“从传承民族文化出发”D.语意重复,“重绘和创作”保 留一个即可。 、(9分) 6.C 原文“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份, 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
22. 绘画也是一种创作,在作者的这次绘画经历中你得到哪些有关创作的启示? 请列举两条并作简要分析。(6 分) 七、(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习惯于身边的很多事情:习惯于由父母关照着生活细节,习 惯于由超男超女左右着生活娱乐,习惯于看东洋漫画过西洋圣诞节,习惯于张扬 个性强调自我……在这些习惯中,我们得到了,有时也失去了。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注意](1)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3)文体特征鲜明。(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 分) 1. D A.fǔ/b ǔ xiù/sù B.sù cī/zī C.ní/mí zhì D.chì chēng 2. A B.因地制宜 C.搭档 D.晋级 能言善辩 3. B A.授命:多指国家元首下命令。此处应为“受命”(接受命令或任 务)。 C.弹冠相庆:指一人做官或升官,其同伙也相互庆贺有官可做(含 贬义)。 D.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 用于否定式)。 4. D A.末句的句号放在后引号外面。B.分号改成逗号。C.在“不得不想” 后面加冒号;或者把前一个问号改逗号,后一个问号改句号。 5. B A.语序不当,后两句应该颠倒过来。C. 句式杂糅,应为“以传承民 族文化为出发点”或“从传承民族文化出发” D.语意重复,“重绘和创作”保 留一个即可。 二、(9 分) 6.C 原文“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份, 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