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昌区2018届高三毕业生五月调研测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 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 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上。但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 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 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实合式的意思。如果 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 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 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 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 遵守的成法一一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 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 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 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 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 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字本来是从“豐”从“示”。“豐”是 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 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 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 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 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能逃脱还可以自己骄傲、 得意。道德是社会與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 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 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威规罢了。孔子一再用 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 意所构成的秩序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 治,只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 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 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 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 治”的社会。 B.礼和法律同中有异:它们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两者用以维持行为规范的力 量不同
湖北武昌区 2018 届高三毕业生五月调研测试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 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 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上。但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 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 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实合式的意思。如果 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 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 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 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 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 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 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 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 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 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 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 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 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 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 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能逃脱还可以自己骄傲、 得意。道德是社会與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 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 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威规罢了。孔子一再用 “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 意所构成的秩序。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 治,只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 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 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 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八:礼治秩序》,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 治”的社会。 B.礼和法律同中有异:它们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两者用以维持行为规范的力 量不同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 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 序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由“人们”的观点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并强调了 礼治和人治的不同。 B.第二段首先阐述礼的内涵,然后比较礼盒法的异同,最后说明传统在乡土社 会中的重要性。 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 了对比论证法 D.文章引用了《论语》中“颜渊问仁”的相关文字,这是为了说明古人遵循礼 般具有主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有形的国家机构来维持,它依靠的是长期沿 袭下来的传统 B.乡土社会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混乱的,它依然是 个有秩序的社会。 C.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重要按照传统去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反 之就可能受挫 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作 用是因为缺乏变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父亲的家园 杨尚清 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跟所有黄土高原的山村一样,沟壑纵 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半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山上山顶,与牛羊为 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抓粪 锄草……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刺着也不觉疼 为了填饱肚子,少年的父亲离开了他的第一个家园,行乞讨要,四方为家。没有 文化,只有力气,背石头、打窑洞……辗转多地,后来落脚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 场,方圆百里,森林密布。做一名伐木工,有盼头,能吃上大白馒头。日复一日, 与林木为伴,父亲成长为一个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邻村的漂亮姑娘莲,在林 场安了家。莲,便是我的母亲。这时候的父亲,家园,是有了母亲的小日子。他 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一棵棵大树,在父亲的大锯下,魔力般地轻松倒下,他 成了最能干的伐木工。每次进城,父亲总穿着一身干净而结实的的确良中山装 每次回来,父亲总给我和姐姐带回一堆让别家的孩子垂涎不已的零食。后来 亲带回了电视机,再后来,父亲驾回了四轮拖拉机。那个年代,乡下的医疗条件 极差,不知道多少个风雪雷雨的日子,父亲驾着拖拉机,母亲抱着多病的我,四 处求医 那一年,林场来了省城林业大学的实习生,在父亲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他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 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 序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由“人们”的观点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并强调了 礼治和人治的不同。 B.第二段首先阐述礼的内涵,然后比较礼盒法的异同,最后说明传统在乡土社 会中的重要性。 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 了对比论证法。 D.文章引用了《论语》中“颜渊问仁”的相关文字,这是为了说明古人遵循礼 一般具有主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有形的国家机构来维持,它依靠的是长期沿 袭下来的传统。 B.乡土社会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混乱的,它依然是 个有秩序的社会。 C.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重要按照传统去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反 之就可能受挫。 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作 用是因为缺乏变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父亲的家园 杨尚清 童年的父亲,家园是一个叫作壕沟的山村,跟所有黄土高原的山村一样,沟壑纵 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半大小子,光着脚丫子,爬山上山顶,与牛羊为 伴。夏夜,与满天繁星共眠,冬夜,与兄弟姊妹挤在土炕上。砍柴、担水、抓粪、 锄草……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别的值得言说。老茧磨得多了,针刺着也不觉疼 痛。 为了填饱肚子,少年的父亲离开了他的第一个家园,行乞讨要,四方为家。没有 文化,只有力气,背石头、打窑洞……辗转多地,后来落脚在一个叫作安条的林 场,方圆百里,森林密布。做一名伐木工,有盼头,能吃上大白馒头。日复一日, 与林木为伴,父亲成长为一个勇武有力的小伙子,娶了邻村的漂亮姑娘莲,在林 场安了家。莲,便是我的母亲。这时候的父亲,家园,是有了母亲的小日子。他 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一棵棵大树,在父亲的大锯下,魔力般地轻松倒下,他 成了最能干的伐木工。每次进城,父亲总穿着一身干净而结实的的确良中山装, 每次回来,父亲总给我和姐姐带回一堆让别家的孩子垂涎不已的零食。后来,父 亲带回了电视机,再后来,父亲驾回了四轮拖拉机。那个年代,乡下的医疗条件 极差,不知道多少个风雪雷雨的日子,父亲驾着拖拉机,母亲抱着多病的我,四 处求医。 那一年,林场来了省城林业大学的实习生,在父亲的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多么艰难,都无比坚定。那一年,姐姐刚好七岁,上学了, 跟着比她都大的孩子们,去了十里地外的小学,那所小学的条件也很差。第二年, 父亲决然地带着全家进了城,离开了他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林场 从那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没有户口,我和姐姐却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 学。最初的家庭教育,是父亲看着我写的作业,脸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 写的字像蛤蟆爬过的踪”。就是一脸的笑容和一句打趣的话语,让我的心中早早 萌生了“认真学习,勤奋练字”的念想。在文化的世界里,父亲是个门外汉,他 依然只有力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会写。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 活、累活,他从不言说,如同他的汗水默默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一般,从不言说, 却化作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实现两代人的梦想。多年后,我 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成了“公家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豪 在不经意间,岁月的轮回改变了很多。父亲瘦弱的身形,疲惫的意志,像一根绷 得太紧太久的弹簧,行将断裂。这个时候,父亲的家园是酒精麻醉后的迷乡。是 啊,他从来不懂得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没有圈子,不打麻将,不认得扑克牌, 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开过。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目标,太过于执着的人,不知 何去何从。劝说、哀求、哭喊,都无济于事,这让我坚信: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 唯有自己! 而今,父亲的家园,是他童年的那个山村一一壕沟。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 熬与思想斗争,有一天,他决定回去。然而,日月轮回,如河流一般,带去了他 身躯的健硕、眼光的灵动,他只是养着几十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园,出山的时 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忙碌、充实、开心 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 喜或是悲伤,好过城里冰冷的砖墙和无情的水泥地。 岁月悠悠,如歌如诗!时而髙亢动人,时而悲凉凄楚,时而温润绵长。愿你我的 人生都能觅得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中“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从地理形貌上写出了父亲的故乡的荒凉。 B.文章第二段写父亲在林场的经历,刻画了父亲勤劳能干、积极上进、对子女 十分疼爱的普通工人的形象,十分典型鲜活。 C.父亲有一段时间酗酒,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 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缓解内心的压力。 D.文章第七段承接上文,点明父亲回到童年的那个山村的原因一一那里有他的 老兄弟们和童年的记忆,充满人情味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这句话的含意。(5 分) 6.“父亲的家园”都包括哪些?为什么把这些称为“父亲的家园”?请结合全 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全民阅读也上升为国家战
在后来的日子里,无论多么艰难,都无比坚定。那一年,姐姐刚好七岁,上学了, 跟着比她都大的孩子们,去了十里地外的小学,那所小学的条件也很差。第二年, 父亲决然地带着全家进了城,离开了他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林场。 从那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没有户口,我和姐姐却都上了城里最好的小 学。最初的家庭教育,是父亲看着我写的作业,脸上泛起的笑容,是一句“清娃 写的字像蛤蟆爬过的踪”。就是一脸的笑容和一句打趣的话语,让我的心中早早 萌生了“认真学习,勤奋练字”的念想。在文化的世界里,父亲是个门外汉,他 依然只有力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曾会写。拉沙、拉土、拉砖,工地的脏活、苦 活、累活,他从不言说,如同他的汗水默默渗透进我们的血液一般,从不言说, 却化作一股坚韧而持久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去实现两代人的梦想。多年后,我 和姐姐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成了“公家人”,父亲一直引以为豪。 在不经意间,岁月的轮回改变了很多。父亲瘦弱的身形,疲惫的意志,像一根绷 得太紧太久的弹簧,行将断裂。这个时候,父亲的家园是酒精麻醉后的迷乡。是 啊,他从来不懂得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没有圈子,不打麻将,不认得扑克牌, 甚至连玩笑也没怎么开过。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目标,太过于执着的人,不知 何去何从。劝说、哀求、哭喊,都无济于事,这让我坚信: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 唯有自己! 而今,父亲的家园,是他童年的那个山村——壕沟。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 熬与思想斗争,有一天,他决定回去。然而,日月轮回,如河流一般,带去了他 身躯的健硕、眼光的灵动,他只是养着几十个小羊羔,种着一片菜园,出山的时 候不忘挖一些熟悉的草药,忙碌、充实、开心…… 闲不下的父亲,离不开的家园,那里,有他的老兄弟们,也有他童年的记忆,欢 喜或是悲伤,好过城里冰冷的砖墙和无情的水泥地。 岁月悠悠,如歌如诗!时而高亢动人,时而悲凉凄楚,时而温润绵长。愿你我的 人生都能觅得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8 年第 4 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中“沟壑纵横,如同老农额上深深的皱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从地理形貌上写出了父亲的故乡的荒凉。 B.文章第二段写父亲在林场的经历,刻画了父亲勤劳能干、积极上进、对子女 十分疼爱的普通工人的形象,十分典型鲜活。 C.父亲有一段时间酗酒,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 解方式,只能靠酒精缓解内心的压力。 D.文章第七段承接上文,点明父亲回到童年的那个山村的原因——那里有他的 老兄弟们和童年的记忆,充满人情味。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能拯救自己灵魂的人唯有自己”这句话的含意。(5 分) 6.“父亲的家园”都包括哪些?为什么把这些称为“父亲的家园”?请结合全 文,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全民阅读也上升为国家战
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全民阅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7年3月 3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正式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 求意见,标志着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 读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髙度重视,标志着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 布局。 五年来,各类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 加浓厚。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军营书屋、公共图书馆、社区绘本馆, 以及各类书香车站、书香公园、书香酒店、书香银行、书吧书院遍布城乡,实现 了图书随处可得。为了推动农村阅读,国家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央和地 方投入150多亿元,在全国建成60多万个农家书屋,推动10亿册图书进农村 实现“村村有书屋”。为了推动实体书店建设,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在多地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 五年来,电子阅读器、手机阅读APP、微信阅读、电子阅读大屏终端等成为人们 的新宠;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有声阅读、在线讲 故事、视频直播、网络讲述,层出不穷的新型阅读,以知识付费、体验经济新模 式,俘获了许多年轻读者的心。 (摘编自徐开国《全民阅读的春天》,有删改) 80.00 74.40 70.00 62.21 60.00 5722 50.00 40.00 300020.20 20.00 196917.0 13.8 13.15 8.83 10.00 6.61 000 P 图书报纸期刊上网手机( 电 2016年202013.156.615722744013 2015年196917018835484622112 各媒介接触时长对比 (数据来源:《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全民阅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7 年 3 月 31 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正式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 求意见,标志着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 读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 布局。 五年来,各类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 加浓厚。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军营书屋、公共图书馆、社区绘本馆, 以及各类书香车站、书香公园、书香酒店、书香银行、书吧书院遍布城乡,实现 了图书随处可得。为了推动农村阅读,国家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央和地 方投入 150 多亿元,在全国建成 60 多万个农家书屋,推动 10 亿册图书进农村, 实现“村村有书屋”。为了推动实体书店建设,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在多地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 五年来,电子阅读器、手机阅读 APP、微信阅读、电子阅读大屏终端等成为人们 的新宠;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有声阅读、在线讲 故事、视频直播、网络讲述,层出不穷的新型阅读,以知识付费、体验经济新模 式,俘获了许多年轻读者的心。 (摘编自徐开国《全民阅读的春天》,有删改) 各媒介接触时长对比 (数据来源:《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材料三】 “轻阅读”说到底,就是一种阅读心境的解放。只有卸下包袱,灵魂才能壮游 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比故意的强迫阅读、深度阅读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所 谓的“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也就是一种让“阅读”举重若轻、渗透内化的 社会氛围。阅读,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内心需求,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 样平常。几年前,西班牙政府曾经赠送公民每人一本《堂吉诃德》,其作者塞万 提斯对读者说:“就是最忙的人,读这种小说也是正当的消遣,因为弓弦不能老 绷紧了不放,人是个软弱的东西,没有一点适当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 (摘编自《全民阅读从“轻阅读”开始》 【材料四】 将阅读推向深入,就得尊重阅读规律,慎重选择领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地完成不同阅读阶段的精神攀爬。更进一步,要想在根本上提升阅读质 量,不妨试着变流于表面的零散阅读为主题阅读。其实,阅读也分为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是篇章阅读,即读懂一本书中的每个章节;第二层是书本阅读,即领会整 本书的意旨;第三层就是主题阅读,即选准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广泛涉猎该领 域内有价值的中外所有书籍、资料,甚至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力求穷尽所有, 相比主题阅读,篇章和书本层次的只能算零散阅读。果真能完成这样有效的主题 阅读,你自然会成为相应领域的专家,而主题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 如说更像在研究 (摘编自《从鸡汤到家园有多远》) 7.下列对材料二图表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我国国民的传统媒介阅读时长增长不明显,其中图书阅读时长有增 长,报纸、期刊阅读时长均有下降。 B.与上年相比,2016年我国国民接触新兴媒介的阅读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 提升,但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减少 C.2016年,我国国民各媒介阅读时长比上年总体上有所提升,方式不同,但从 整体上看,国民对阅读更加重视了。 D.2016年,我国国民使用手机阅读的时长比上网、图书阅读增加的多,说明年 轻一代已成为我国国民阅读的主力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已项是(3分) A.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更加重视全民阅读,把全民阅读提升为国家战略,全民 阅读在近五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和提高。 B.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全社会阅读氛围的浓厚等都说明要营造全民 阅读的氛围就必须举办各类阅读活动。 C.书屋的建设、实体书店的发展都表明我国已经把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战略并进 行了整体布局,体现出国家对阅读的重视。 D.数字阅读成为人们新宠,有声阅读、视频直播等新型阅读得到年轻人认可, 这说明全民阅读应向新媒体阅读方向推进。 9.你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全民阅读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6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三】 “轻阅读”说到底,就是一种阅读心境的解放。只有卸下包袱,灵魂才能壮游。 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比故意的强迫阅读、深度阅读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所 谓的“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也就是一种让“阅读”举重若轻、渗透内化的 社会氛围。阅读,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内心需求,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 样平常。几年前,西班牙政府曾经赠送公民每人一本《堂吉诃德》,其作者塞万 提斯对读者说:“就是最忙的人,读这种小说也是正当的消遣,因为弓弦不能老 绷紧了不放,人是个软弱的东西,没有一点适当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 (摘编自《全民阅读从“轻阅读”开始》) 【材料四】 将阅读推向深入,就得尊重阅读规律,慎重选择领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地完成不同阅读阶段的精神攀爬。更进一步,要想在根本上提升阅读质 量,不妨试着变流于表面的零散阅读为主题阅读。其实,阅读也分为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是篇章阅读,即读懂一本书中的每个章节;第二层是书本阅读,即领会整 本书的意旨;第三层就是主题阅读,即选准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广泛涉猎该领 域内有价值的中外所有书籍、资料,甚至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力求穷尽所有。 相比主题阅读,篇章和书本层次的只能算零散阅读。果真能完成这样有效的主题 阅读,你自然会成为相应领域的专家,而主题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 如说更像在研究。 (摘编自《从鸡汤到家园有多远》) 7.下列对材料二图表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6 年,我国国民的传统媒介阅读时长增长不明显,其中图书阅读时长有增 长,报纸、期刊阅读时长均有下降。 B.与上年相比,2016 年我国国民接触新兴媒介的阅读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 提升,但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减少。 C.2016 年,我国国民各媒介阅读时长比上年总体上有所提升,方式不同,但从 整体上看,国民对阅读更加重视了。 D.2016 年,我国国民使用手机阅读的时长比上网、图书阅读增加的多,说明年 轻一代已成为我国国民阅读的主力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已项是(3 分) A.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更加重视全民阅读,把全民阅读提升为国家战略,全民 阅读在近五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和提高。 B.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全社会阅读氛围的浓厚等都说明要营造全民 阅读的氛围就必须举办各类阅读活动。 C.书屋的建设、实体书店的发展都表明我国已经把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战略并进 行了整体布局,体现出国家对阅读的重视。 D.数字阅读成为人们新宠,有声阅读、视频直播等新型阅读得到年轻人认可, 这说明全民阅读应向新媒体阅读方向推进。 9.你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全民阅读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潘蕃,字廷芳,崇德人。成化二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云南镇守中官 钱能为巡抚王恕所劾,诏蕃按,尽得其实。出为安庆知府,改郧阳。时府治初设, 陕、洛流民毕聚。蕃悉心抚循,皆成土著。弘治九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 兼提督松潘军务。宣布威信,蛮人畏服,单车行松、茂,莫敢犯。十四年,进右 都御史,总督两广。黎寇符南蛇乱海南,聚众数万。蕃令副使胡富调狼土兵讨斩 之,平贼巢千二百余所。论功,进左都御史。已,又平归善剧贼古三仔、唐大鬓 等。思恩知府岑濬与田州知府岑猛相仇杀,攻陷田州,猛穷乞援。蕃谕濬罢兵, 不从,乃与镇守太监韦经、总兵官伏羌伯毛锐集兵十余万,分六哨讨之。濬死, 传首军门,斩级四千七百,尽平其地。回军讨平南海县丰湖贼寇褐元祖。捷闻, 玺书嘉劳。蕃奏,思恩宜设流官,猛构兵失地,宜降同知,俾还守旧土。兵部尚 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徙之福建帝从 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初,蕃去两广,岑猛据田州不肯徙,知府 谢湖畏猛悍,亦逗遛。事闻,逮湖诏狱。湖委罪蕃及韦经、毛锐,经复委罪于尚 书大夏。刘瑾方恶大夏,遂并逮四人。大夏以不从蕃言为罪,而蕃亦坐不能抚猛, 俱谪戍肃州。既而瑾从户部郎中庄祥言,遣太监韦霦核广东库藏,奏应解赃罚诸 物多朽敝,梧州贮盐利军赏银六十余万两不以时解。逮问蕃及前总督大夏、前左 布政使仁和沈锐等八百九十九人,罚米输边。瑾诛,蕃以原官致仕。逾六年,卒。 方蕃解官归,无屋,税他人宅居之。与乡人饮,露坐花下,醉则任所之。其风致 如此 节选自《明史·潘蕃传》,有删改) 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 /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B.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 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C.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 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D.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 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狼土兵:源于明中期,是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常与湘西土家族土兵合 谓狼土兵。 B.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文中即后义。 C.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D.户部:古代官署名,执掌全国疆土、田地、屯田、水利、户籍、赋税等各项 事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潘蕃办案认真负责。在刑部任职时,云南镇守宦官钱能贪污钱粮被巡抚王恕 弹劾,潘蕃奉命办案,全部査清案情 B.潘蕃善于安抚百姓。潘蕃任郧阳知府时,府治刚设,陕、洛等地流民归附的 就很多,他尽力使流民在郧阳安家落户。 C.潘蕃平息叛乱有功。潘蕃先后平定了黎寇符南蛇之乱,古三仔、唐大鬓之乱, 丰湖贼寇褐元祖等叛乱,声震蛮夷,军功卓著 D.潘蕃生活清贫率性。潘蕃解职回家,无房居住,只能租住他人房屋,与乡人
潘蕃,字廷芳,崇德人。成化二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云南镇守中官 钱能为巡抚王恕所劾,诏蕃按,尽得其实。出为安庆知府,改郧阳。时府治初设, 陕、洛流民毕聚。蕃悉心抚循,皆成土著。弘治九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 兼提督松潘军务。宣布威信,蛮人畏服,单车行松、茂,莫敢犯。十四年,进右 都御史,总督两广。黎寇符南蛇乱海南,聚众数万。蕃令副使胡富调狼土兵讨斩 之,平贼巢千二百余所。论功,进左都御史。已,又平归善剧贼古三仔、唐大鬓 等。思恩知府岑濬与田州知府岑猛相仇杀,攻陷田州,猛穷乞援。蕃谕濬罢兵, 不从,乃与镇守太监韦经、总兵官伏羌伯毛锐集兵十余万,分六哨讨之。濬死, 传首军门,斩级四千七百,尽平其地。回军讨平南海县丰湖贼寇褐元祖。捷闻, 玺书嘉劳。蕃奏,思恩宜设流官,猛构兵失地,宜降同知,俾还守旧土。兵部尚 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徙之福建帝从 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初,蕃去两广,岑猛据田州不肯徙,知府 谢湖畏猛悍,亦逗遛。事闻,逮湖诏狱。湖委罪蕃及韦经、毛锐,经复委罪于尚 书大夏。刘瑾方恶大夏,遂并逮四人。大夏以不从蕃言为罪,而蕃亦坐不能抚猛, 俱谪戍肃州。既而瑾从户部郎中庄祥言,遣太监韦霦核广东库藏,奏应解赃罚诸 物多朽敝,梧州贮盐利军赏银六十余万两不以时解。逮问蕃及前总督大夏、前左 布政使仁和沈锐等八百九十九人,罚米输边。瑾诛,蕃以原官致仕。逾六年,卒。 方蕃解官归,无屋,税他人宅居之。与乡人饮,露坐花下,醉则任所之。其风致 如此。 (节选自《明史·潘蕃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 /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B.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 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C.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 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D.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而降猛为千户/ 徙之福建/帝从之/正德改元之正月/召为南京刑部尚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狼土兵:源于明中期,是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常与湘西土家族土兵合 谓狼土兵。 B.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文中即后义。 C.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D.户部:古代官署名,执掌全国疆土、田地、屯田、水利、户籍、赋税等各项 事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潘蕃办案认真负责。在刑部任职时,云南镇守宦官钱能贪污钱粮被巡抚王恕 弹劾,潘蕃奉命办案,全部查清案情。 B.潘蕃善于安抚百姓。潘蕃任郧阳知府时,府治刚设,陕、洛等地流民归附的 就很多,他尽力使流民在郧阳安家落户。 C.潘蕃平息叛乱有功。潘蕃先后平定了黎寇符南蛇之乱,古三仔、唐大鬓之乱, 丰湖贼寇褐元祖等叛乱,声震蛮夷,军功卓著。 D.潘蕃生活清贫率性。潘蕃解职回家,无房居住,只能租住他人房屋,与乡人
露天花下喝酒,最后也不吝去留,任随到哪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蕃奏,思恩宜设流官,猛构兵失地,宜降同知,俾还守旧土。 (2)大夏以不从蕃言为罪,而蕃亦坐不能抚猛,俱谪戍肃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其二) 杜甫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携家居夔州时,原诗自注“终明府,功曹也,兼摄 奉节令”。宓子:孔子弟子。姓宓(f),名不齐,字子贱。“宓子贱治单父, 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终军:汉人,年十八赴长安,入关时关吏付与繻 (繻,出入关卡要道的凭证),终军认为大丈夫西游,当不复还,弃繻而去,后 果然有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字面上题水楼,实际上委婉地抒发了诗人滞留他乡的飘零之感。 B.诗人借用宓子贱鸣琴治单父的典故,意在夸赞终明府在夔州善于理政 诗人借用终军过关而弃符信的典故,意在勉励终明府应有高远的志向 D.首联先说宓子再说终军,颔联先说终军再说宓子,交相对应,错落有致。 E.颈联写因众宾客衣衫被雨淋湿,诗人赋诗歌咏欢宴的兴致受到影响 15.有人高度评价诗歌尾联,赞其“光景绝妙,寄情无限”,请结合尾联内涵谈 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回忆了布艺时期在南阳躬耕的事情,然后 用点 ”两句表达自己当时只想保全性命而没有想过出名的观 (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实现了共鸣;他们 ”忘记了空间;“ ”忘记了时间 主客皆进入了“ ”这种不变者而得出的豁达超然之“乐 境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喊冤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罚不当罪,而是因为他 认为还有其他人没被揪出来,相比之下,他觉得“不公平”。 《喝彩中华》以戏曲为主打元素,选手展现自我的形式可谓多元,有粉 墨登场亮嗓的,也有用创新形式表现的,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过去,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
露天花下喝酒,最后也不吝去留,任随到哪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蕃奏,思恩宜设流官,猛构兵失地,宜降同知,俾还守旧土。 (2)大夏以不从蕃言为罪,而蕃亦坐不能抚猛,俱谪戍肃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其二) 杜甫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携家居夔州时,原诗自注“终明府,功曹也,兼摄 奉节令”。宓子:孔子弟子。姓宓(fù),名不齐,字子贱。“宓子贱治单父, 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终军:汉人,年十八赴长安,入关时关吏付与繻 (繻,出入关卡要道的凭证),终军认为大丈夫西游,当不复还,弃繻而去,后 果然有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这首诗字面上题水楼,实际上委婉地抒发了诗人滞留他乡的飘零之感。 B.诗人借用宓子贱鸣琴治单父的典故,意在夸赞终明府在夔州善于理政。 C.诗人借用终军过关而弃符信的典故,意在勉励终明府应有高远的志向。 D.首联先说宓子再说终军,颔联先说终军再说宓子,交相对应,错落有致。 E.颈联写因众宾客衣衫被雨淋湿,诗人赋诗歌咏欢宴的兴致受到影响。 15.有人高度评价诗歌尾联,赞其“光景绝妙,寄情无限”,请结合尾联内涵谈 谈你的理解。(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回忆了布艺时期在南阳躬耕的事情,然后 用“ , ”两句表达自己当时只想保全性命而没有想过出名的观 点。 (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实现了共鸣;他们 “ ”忘记了空间;“ ”忘记了时间。 主客皆进入了“ ”这种不变者而得出的豁达超然之“乐 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喊冤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罚不当罪,而是因为他 认为还有其他人没被揪出来,相比之下,他觉得“不公平”。 《喝彩中华》以戏曲为主打元素,选手展现自我的形式可谓多元,有粉 墨登场亮嗓的,也有用创新形式表现的,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过去,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出现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
构门可罗雀”的情形,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 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何不引以为戒?不吸取教训,还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无全牛, 留下明显漏洞,这就不要怪别人钻空子了 在国内外市场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的背景下,继续实施国 家收储政策是曲突徙薪,反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五四三二一,攻击!”指挥员一声令下,演习开始。“轰、轰……”随着几声 石破天惊的巨响,枪声和爆炸式交织在一起 B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实施多年来,推出的一大批思想、艺术、制作 精湛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作用 B.北京市利用每年新生入学契机,广泛地在全市各高校开展新生引航工程,引 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使引航工程成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 C.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蔬菜 基地的菜农们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更加坚定了靠土地致富的信心。 D.今年的中国戏曲文化节围绕“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为主题,举办戏曲 花车巡演、地方戏演出、园博厅精品展演等一系列活态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 19.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作春联的一项是(3分) A.上联:芝兰茂千载 下联:琴瑟乐百年 B.上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 下联: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C.上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下联: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D.上联:借得山川秀 下联:添来气象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其化合物也大多属毒性物质。镉较其它重金属更容易被 农田中的农作物吸收。 镉就会和食物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积存 再肝脏和肾脏,对其造成损伤。另外, ,它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 组织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10年至30年,且早期不易觉察。 21.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 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 式不要求完全一致。(5分) 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2)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长江三鲜是指长江下游水域盛产的三种肉质鲜美的鱼类一一鲥鱼、刀鱼和河豚 渔民捕捞它们时撒的是一张网。鲥鱼头小身子大,头过了网眼身子却过不去,但 它爱惜鱼鳞,死不后退,最终被渔民捕获。刀鱼穿网眼时,吸取了鲥鱼被捉的教 训,身体迅速地后退。结果身体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眼上。其实,它只要停止后
构门可罗雀”的情形,有“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 既然有前车之鉴,为何不引以为戒?不吸取教训,还在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无全牛, 留下明显漏洞,这就不要怪别人钻空子了。 在国内外市场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的背景下,继续实施国 家收储政策是曲突徙薪,反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五四三二一,攻击!”指挥员一声令下,演习开始。“轰、轰……”随着几声 石破天惊的巨响,枪声和爆炸式交织在一起。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实施多年来,推出的一大批思想、艺术、制作 精湛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作用。 B.北京市利用每年新生入学契机,广泛地在全市各高校开展新生引航工程,引 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使引航工程成为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抓手。 C.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蔬菜 基地的菜农们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更加坚定了靠土地致富的信心。 D.今年的中国戏曲文化节围绕“中国梦·中华魂·戏曲情”为主题,举办戏曲 花车巡演、地方戏演出、园博厅精品展演等一系列活态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 19.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作春联的一项是(3 分) A.上联:芝兰茂千载 下联:琴瑟乐百年 B.上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 下联: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C.上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下联: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D.上联:借得山川秀 下联:添来气象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其化合物也大多属毒性物质。镉较其它重金属更容易被 农田中的农作物吸收。 ,镉就会和食物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积存 再肝脏和肾脏,对其造成损伤。另外, ,它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 组织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 10 年至 30 年,且早期不易觉察。 21.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 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 式不要求完全一致。(5 分) 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1) , (2) ,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长江三鲜是指长江下游水域盛产的三种肉质鲜美的鱼类——鲥鱼、刀鱼和河豚。 渔民捕捞它们时撒的是一张网。鲥鱼头小身子大,头过了网眼身子却过不去,但 它爱惜鱼鳞,死不后退,最终被渔民捕获。刀鱼穿网眼时,吸取了鲥鱼被捉的教 训,身体迅速地后退。结果身体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眼上。其实,它只要停止后
退,向前一使劲就可以穿过渔网逃生。河豚碰到渔网时,吸取了鲥鱼、刀鱼被捉 的教训,既不退也不进,而是拼命地给自己打气,让空气把自己胀得饱饱的,企 图浮出水面逃生,结果渔民轻而易举就把它逮住了。 你对长江里的这三种鱼的想法、做法和结果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其含 意作文,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A项,“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错误,原文所阐述的意思是:在我国,乡 土社会是礼治社会。C项,“被动形成”错,原文中说“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 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所以说应该是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D 项,“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错,文中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 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就说它更优越。) 2.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错,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国乡 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3.D(“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过于绝对,原文说“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 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不论哪一个社 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用。) 4.C(“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 精缓解内心的压力”错误,父亲酗酒是因为他闲下来后,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内 心空虚。) 5.[答案示例]寻找生活目标、回归心灵故乡,只有自己能实现。儿女成人,父 亲圆梦,生活没有了目标,整天沉迷于酒精,大家的劝说、哀求、哭喊都不管用, 后来父亲摆脱迷茫,回到故乡的山村,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也找回了欢乐。(2 分)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应该寻找自己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 只有找到精神寄托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才能让我们摆脱空虚。(3分) 6.[答案示例]童年时,壕沟的山村(1分),这里是父亲成长的故乡,原始又 贫瘠,让童年的父亲饱受磨难变得坚韧。(1分)青年时,安条的林场(1分) 父亲在青年时有了工作和美好的家庭,产生了供孩子读书的梦想(1分);中年 时,进城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1分),父亲在中年时靠自己的努力圆了 让孩子上大学的梦(1分)。老年时,父亲的家园还是他童年的山村壕沟。(1 分)这里有父亲的老兄弟和童年记忆,他在这里忙碌而充实壕沟成为他晚年的精 神的乐园。(1分)(任答三点即可) 7.D(“说明年轻一代已成为我国国民阅读的主力军”错误,材料二图表是“国 民”使用各媒介阅读的情况,并没有细分年龄层次。) 8.A(B项,“要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就必须举办各类阅读活动”错误,说法绝 对,举办阅读活动只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的重要方式。C项,“书屋的建设、实 体书店的发展”只是阅读活动蓬勃开展的表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 稿)》公开征求意见,才标志着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布局。D 项,“这说明全民阅读应向新媒体阅读方向推进”错误,主观臆断,这只能说阅 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9.[答案示例]我们要让全民阅读收获更多,途径可以有:注重“轻阅读”与“深 度阅读”的有机结合。在初级阶段,提倡“轻阅读”,让阅读成为自然的存在, 成为以满足内心的需求为目的的存在;随着阅读的普及,倡导“深度阅读”,在 尊重阅读规律的前提下,分阶段将阅读推向深入。从零散阅读向主题阅读推进
退,向前一使劲就可以穿过渔网逃生。河豚碰到渔网时,吸取了鲥鱼、刀鱼被捉 的教训,既不退也不进,而是拼命地给自己打气,让空气把自己胀得饱饱的,企 图浮出水面逃生,结果渔民轻而易举就把它逮住了。 你对长江里的这三种鱼的想法、做法和结果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其含 意作文,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B(A 项,“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错误,原文所阐述的意思是:在我国,乡 土社会是礼治社会。C 项,“被动形成”错,原文中说“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 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所以说应该是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D 项,“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错,文中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 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就说它更优越。) 2.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错,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国乡 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3.D(“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过于绝对,原文说“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 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不论哪一个社 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用。) 4.C(“这是因为多年的劳累让他身心俱疲,他找不到好的排解方式,只能靠酒 精缓解内心的压力”错误,父亲酗酒是因为他闲下来后,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内 心空虚。) 5.[答案示例] 寻找生活目标、回归心灵故乡,只有自己能实现。儿女成人,父 亲圆梦,生活没有了目标,整天沉迷于酒精,大家的劝说、哀求、哭喊都不管用, 后来父亲摆脱迷茫,回到故乡的山村,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也找回了欢乐。(2 分)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每个人都应该寻找自己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 只有找到精神寄托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才能让我们摆脱空虚。(3 分) 6.[答案示例]童年时,壕沟的山村(1 分),这里是父亲成长的故乡,原始又 贫瘠,让童年的父亲饱受磨难变得坚韧。(1 分)青年时,安条的林场(1 分), 父亲在青年时有了工作和美好的家庭,产生了供孩子读书的梦想(1 分);中年 时,进城以后,父亲的家园是一个梦(1 分),父亲在中年时靠自己的努力圆了 让孩子上大学的梦(1 分)。老年时,父亲的家园还是他童年的山村壕沟。(1 分)这里有父亲的老兄弟和童年记忆,他在这里忙碌而充实壕沟成为他晚年的精 神的乐园。(1 分)(任答三点即可) 7.D(“说明年轻一代已成为我国国民阅读的主力军”错误,材料二图表是“国 民”使用各媒介阅读的情况,并没有细分年龄层次。) 8.A(B 项,“要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就必须举办各类阅读活动”错误,说法绝 对,举办阅读活动只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的重要方式。C 项,“书屋的建设、实 体书店的发展”只是阅读活动蓬勃开展的表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 稿)》公开征求意见,才标志着全民阅读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布局。D 项,“这说明全民阅读应向新媒体阅读方向推进”错误,主观臆断,这只能说阅 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9.[答案示例]我们要让全民阅读收获更多,途径可以有:注重“轻阅读”与“深 度阅读”的有机结合。在初级阶段,提倡“轻阅读”,让阅读成为自然的存在, 成为以满足内心的需求为目的的存在;随着阅读的普及,倡导“深度阅读”,在 尊重阅读规律的前提下,分阶段将阅读推向深入。从零散阅读向主题阅读推进
提升阅读质量。(6分,有自己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四,言之有理即可) 9.[答案示例]继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对实体书店的建设要进一步加 大扶持力度对电子阅读、有声阅读等层出不穷的新型阅读方式要正确看待,积极 引导。纸质媒介阅读与电子、网络媒介阅读要均衡发展,积极倡导纸质媒体阅读 提倡“轻阅读”,让阅读成为自然的存在,成为以满足内心的需求为目的的存在 倡导“深度阅读”(或“主题阅读”),在尊重阅读规律的前提下,分阶段将阅 读推向深入。(任答三点即可) 10.C(比照四个选项,发现关键要判断“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 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这一部分的断句。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判断,“兵部尚书 刘大夏议”是“定十主十谓”结构,“议”作“建议”讲,“猛世……福建”都 是“议”的内容,所以“猛世”前应断开,排除B、D两项。“不宜归旧治”是 “状十谓十宾”结构,而“l旧治请两府”文句不通,“请两府皆设流官”意思是 请求在思恩和田州两府都设置地方官。以此排除A项。) 11.D(D项,屯田、水利是工部的职责。A项,狼兵(狼土兵)制度是明代军制 的重要组成部分,狼兵不隶军籍,彪悍武勇,明代“剿贼“御倭”多使用。B项, 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 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C项,在古代,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 有罪,需皇帝下诏书方能系狱。) 12.A(原文中说“云南镇守中官钱能为巡抚王恕所劾,诏蕃按,尽得其实” 只是说钱能被弹劾,并没有提及弹劾的原因。) 13.(1)潘蕃上奏,思恩应该设置地方官,岑猛交战丢失驻地,应当降职为同知, 让他回去驻守旧地。(关键词“宜(应该)”“构兵(交战)”“俾(使、让)” 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刘大夏因不听从潘蕃的话而获罪,而潘蕃也因不 能安抚岑猛而获罪,(二人)都被贬到肃州戍边。(关键词“从(听从)”“坐 (因……获罪)”“抚(安抚)”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潘蕃,字廷芳,崇德人。成化二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历任郎 中。云南镇守宦官钱能被巡抚王恕弹劾,诏令潘蕃调査,全部得到此事实情。出 任安庆知府,改任郧阳知府。当时郧阳府治刚设立,陕、洛流民全都聚集到这里 潘蕃全心安抚,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当地人。弘治九年,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 四川,兼提督松潘的军务。宣扬朝廷的威严信用,蛮人敬畏归服,单车巡行松、 茂两地,无人敢冒犯。弘治十四年,晋升右都御史,总督两广。黎寇符南蛇在海 南发动叛乱,聚众数万人。潘蕃命令副使胡富调集狼土兵讨伐并斩杀了他,铲平 了一千二百多所贼巢。论功行赏,升为左都御史。不久,又平定了势力强大的归 善贼寇古三仔、唐大鬓等。思恩知府岑濬与田州知府岑猛互相仇杀,攻陷了田州, 岑猛走投无路请求援助。潘蕃指示岑濬停止用兵,岑濬不听从,潘蕃便与镇守太 监韦经、总兵官伏羌伯毛锐集合十多万士兵,分六路讨伐。岑濬被杀死,首级传 到军门,一共斩杀岑濬部下四千七百人,全部平定了那个地区。回师讨伐平定了 南海县丰湖贼寇褐元祖。捷报传到京城,皇帝下诏嘉奖慰劳。潘蕃上奏,思恩应 该设置地方官,岑猛交战丢失驻地,应当降职为同知,让他回去驻守旧地。兵部 尚书刘大夏建议,岑猛凶恶的本性世代相承,不宜回旧地任职,请求在思恩和田 州两府都设置地方官,而降岑猛为千户,调到福建。皇帝听从了刘大夏的建议 正德元年的正月,召(潘藩)为南京刑部尚书。当初,潘蕃已离开两广,岑猛占 据田州不肯迁移,知府谢湖害怕岑猛凶悍,也拖延不赴任。事情上报,谢湖被逮 捕下诏狱(审讯)。谢湖把罪责推给潘蕃及韦经、毛锐,韦经又把罪责推给尚书
提升阅读质量。(6 分,有自己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四,言之有理即可) 9.[答案示例]继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对实体书店的建设要进一步加 大扶持力度对电子阅读、有声阅读等层出不穷的新型阅读方式要正确看待,积极 引导。纸质媒介阅读与电子、网络媒介阅读要均衡发展,积极倡导纸质媒体阅读。 提倡“轻阅读”,让阅读成为自然的存在,成为以满足内心的需求为目的的存在。 倡导“深度阅读”(或“主题阅读”),在尊重阅读规律的前提下,分阶段将阅 读推向深入。(任答三点即可) 10.C(比照四个选项,发现关键要判断“兵部尚书刘大夏议猛世济凶恶不宜归 旧治请两府皆设流官”这一部分的断句。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判断,“兵部尚书 刘大夏议”是“定十主十谓”结构,“议”作“建议”讲,“猛世……福建”都 是“议”的内容,所以“猛世”前应断开,排除 B、D 两项。“不宜归旧治”是 “状十谓十宾”结构,而“旧治请两府”文句不通,“请两府皆设流官”意思是 请求在思恩和田州两府都设置地方官。以此排除 A 项。) 11.D(D 项,屯田、水利是工部的职责。A 项,狼兵(狼土兵)制度是明代军制 的重要组成部分,狼兵不隶军籍,彪悍武勇,明代“剿贼“御倭”多使用。B 项, 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 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C 项,在古代,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 有罪,需皇帝下诏书方能系狱。) 12.A(原文中说“云南镇守中官钱能为巡抚王恕所劾,诏蕃按,尽得其实”, 只是说钱能被弹劾,并没有提及弹劾的原因。) 13.(1)潘蕃上奏,思恩应该设置地方官,岑猛交战丢失驻地,应当降职为同知, 让他回去驻守旧地。(关键词“宜(应该)”“构兵(交战)”“俾(使、让)” 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2)刘大夏因不听从潘蕃的话而获罪,而潘蕃也因不 能安抚岑猛而获罪,(二人)都被贬到肃州戍边。(关键词“从(听从)”“坐 (因……获罪)”“抚(安抚)”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潘蕃,字廷芳,崇德人。成化二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历任郎 中。云南镇守宦官钱能被巡抚王恕弹劾,诏令潘蕃调查,全部得到此事实情。出 任安庆知府,改任郧阳知府。当时郧阳府治刚设立,陕、洛流民全都聚集到这里。 潘蕃全心安抚,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当地人。弘治九年,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 四川,兼提督松潘的军务。宣扬朝廷的威严信用,蛮人敬畏归服,单车巡行松、 茂两地,无人敢冒犯。弘治十四年,晋升右都御史,总督两广。黎寇符南蛇在海 南发动叛乱,聚众数万人。潘蕃命令副使胡富调集狼土兵讨伐并斩杀了他,铲平 了一千二百多所贼巢。论功行赏,升为左都御史。不久,又平定了势力强大的归 善贼寇古三仔、唐大鬓等。思恩知府岑濬与田州知府岑猛互相仇杀,攻陷了田州, 岑猛走投无路请求援助。潘蕃指示岑濬停止用兵,岑濬不听从,潘蕃便与镇守太 监韦经、总兵官伏羌伯毛锐集合十多万士兵,分六路讨伐。岑濬被杀死,首级传 到军门,一共斩杀岑濬部下四千七百人,全部平定了那个地区。回师讨伐平定了 南海县丰湖贼寇褐元祖。捷报传到京城,皇帝下诏嘉奖慰劳。潘蕃上奏,思恩应 该设置地方官,岑猛交战丢失驻地,应当降职为同知,让他回去驻守旧地。兵部 尚书刘大夏建议,岑猛凶恶的本性世代相承,不宜回旧地任职,请求在思恩和田 州两府都设置地方官,而降岑猛为千户,调到福建。皇帝听从了刘大夏的建议。 正德元年的正月,召(潘藩)为南京刑部尚书。当初,潘蕃已离开两广,岑猛占 据田州不肯迁移,知府谢湖害怕岑猛凶悍,也拖延不赴任。事情上报,谢湖被逮 捕下诏狱(审讯)。谢湖把罪责推给潘蕃及韦经、毛锐,韦经又把罪责推给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