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2013年恩施州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语文试卷 恩施州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荸荠 辟谣 敝帚自珍 筚路蓝缕 B.岔口 刹那 差强人意 姹紫嫣红 C.缝隙 氛围 奋发图强 愤世嫉俗 D角色 崛起 决一雌雄 绝处逢生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颓圮 黯然 唉声叹气 叱吒风云 B窈窕 蜕变 揠苗助长 蓊蓊郁郁 C.吞噬 撒手 雕粱画栋 众说纷纭 D.阿谀 舞榭歌台 感恩带德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要求与資源无关。是中国的领土, 有没有资源,都应属于 中国。日本对此怎么想的,我们 ,但从过往以来的百余年的历史来看,日本倒是多有 侵略别国领土,抢占别国资源的恶好。霸占台湾,侵略中国,这是公认的事实;连太平洋上的 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地盘,它也想 二战不就是这样打起来的吗?这一页很不光彩 但恐怕很难掉。 A.不管不知所以 侵犯 赖 B.无论 无可奉告 兼并掀 C.不论 不得而知 鲸吞 D.尽管无可讳言霸占忘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人士表示,虽然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 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上升 B我国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 月的连续奋战,已圆满地结束了 C.诺贝尔文学奖因它的级别高、影响力大而为世人看重。中国箱作家莫言获2012年度诺 贝尔文学奖值得中国人骄傲。 D.鉴于三成中小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专家建议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以上心理咨询 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被刘勰称为“五言 之冠冕”。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B杜牧的赋体散文《阿房宫赋》辞藻华美,思想深刻,借秦朝亡国的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引以 为戒。 C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笔耕不辍,战斗了一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后人誉为“民 族魂”。 D.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堂吉 诃德》。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源于巫与优。“优”即以“ 为职业。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左传X《国语》《史记》诸书都常提到优的 名称。优往往同时是诗人。汉初许多文人都以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是著例 谐趣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谐 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谐”最富于社会性。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极粗 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虽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尽相同。在一个集会中,大 家正襟危坐,每个人俨然不可侵犯,彼此之间无形中有一层隔阂。但是到了谐趣发动时,这一层 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浪笑做中忘形尔我 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人物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引起谐趣的大 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最常见的是容貌的丑拙。民 俗歌谣中嘲笑麻子、瞎子、聋子、驼子等等残疾人的最多,嘲笑容貌丑陋的风气自古就很盛行了。 品格方面的亏缺也常为笑柄,如一首民歌:“门前歇仔高头马,弗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挂仔白席 中,城亲娘舅当仔陌头人。”寥寥数语,把中国民族性的大缺点—刻薄势利写得十分脱皮露骨 除这两种之外,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例如:“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 侯。”(《后汉书·刘玄传》)事情出乎常理之外,可恨亦复可笑 谐都有讥刺的意味,不过讥刺不一定就是谐。例如《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稼 不啬,胡取禾三百度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兮?”这也是讥刺人事的乖讹,不过作者心存 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 从几方面看,谐都具有两面性。第一,就谱笑者对于所嘲弄对象说,谐是恶意的而又不尽是 恶意的,如果尽是恶意,则是直率的讥刺或咒骂。一个人既拿另一个人开玩笑,对于他就是爱恶 参半。恶者恶其丑拙鄙陋,爱者爱其还可以打趣助兴。因为有这一点爱的成分,谐含有几分警 告规劝的意味,可以说,凡是谐都是“谑而不虐”。其次,就谐趣情感本身说,谐是美感的而也不 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成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的意象。 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 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第三,就谐笑者自己说,他所觉到的是快感而也不尽是快 感。它是快感,因为丑拙鄙陋不仅带来一时乐趣。不过可笑的事物究竟是丑拙鄙陋乖讹,是人 生中一种缺陷,多少不免引起惋惜的情绪,所以同时伴有不快感 (选自来光潜《诗与谐隐》,有删改) 6.下列有关“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谐”是喜剧的雏形,它都带有讥刺的意味,能使人们在谐笑中认清被讥刺对象的丑陋而 对其深恶痛绝。 B.和其他艺术方面的趣味相比较,“谐”最富于社会性: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 也喜欢“谐” C.谐的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容貌的丑拙、品格方面的亏缺、人事的乖讹。其中,容貌的丑 抽最为常见。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D.“谐”就是“说笑话”,开玩笑,如果人们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 不能算是谐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社会中,以“谐”为职业的“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汉初的东方朔、枚乘、司马 相如都曾经是优 B.谐趣是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人们正襟危坐而形成隔闵时, 它能消除隔阂,活跃气氨 C.《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属于谐.因为它所讥刺的对象奴隶主穷凶极恶,不符 合谐的对象的要求。 D.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 因此谐不完全是美感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这就是谐趣。 B.一个人如果尽善尽美而没有缺陷,就失去引起谐趣的基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们谐的对象 C.品格方面有亏缺的人常常成为谐的对象,在这方面,人们最喜欢通过民歌这种形式进行 嘲弄。 D.谐能给人们带来快感;同时,谐又给人们带来不快,因为嚼弄的对象毕竟带有人生中的 种缺陷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房玄龄、杜如晦为仆射,魏微守秘书监,参预朝政。太宗谓玄龄、如蹄曰:“公为仆射,当广求 贤人,随才授任。比闻听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又尝谓玄龄等曰:“为政莫若至公,昔 诸葛亮窜厚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二人哭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朕基前世之明君,卿等 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 玄龄明达史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 求备取人,不以己任格物。与如晦引攫士类,常如不及。太宗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 决。”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也。二人同心狗国,故唐世称贤相推房 杜焉。 或告魏微私其亲戚,太宗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上以微不避嫌疑,让之曰:“自今宜 存形迹,”微曰:“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来可知也。臣幸得奉事,愿使 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上口:“忠、良有异乎?”对曰:“稷契、阜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 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鲁,身诛国亡,所谓忠臣”太宗问魏微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舜明目达聪,故典、、欢、茴不能蔽也。秦二世偏 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来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雍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曰:“齐后主、周天元皆重敛百姓,厚 自奉养,力埚而亡;警如馋人自啖其肉,肉尽而毙,何其愚也!然二主孰为最劣?”对曰:“齐后主 懦弱,政出多门,周天元骄暴,威福在己,虽同为亡国,齐主尤劣也。”太宗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 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鉴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制人 望。”魏微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谨终如始,则善矣。”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唐纪》) 9.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求贤人,随才授任 随;根据 B.不以己任格物 格:量度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C.与如晦引拔士类 引:举荐 D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 按:安抚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①房玄龄用法宽平、②魏微善言明辨”的一组是(3分) ①为政莫若至公 B.①不以求备取人 ②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 ②虽同为亡国,齐主尤劣也 ①卒用玄龄之策 ①惟恐一物失所 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愿陛下谨终如始 1L.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廖立、李严之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哭得死去活来,是因为诸葛亮生前曾经 厚待他们两位 B.房玄龄自己博学多识,通晓历史和文学办事则尽心尽力,日夜操劳唯恐有失,与杜如晦 同被誉为唐代的贤相。 C.针对太宗的责备提醒,魏微却认为君臣应当竭诚相待,如果只讲究外在的举止仪表,那 国家的兴亡就很难说了。 D.魏微主张君王都应牢记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只有真正了解民情才能做到视听明达,才能 不被奸佞小人所诓騙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朕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3分) (2)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3分) (3)馋人自啖其肉,肉尽而毙,何其恶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孟武伯问于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 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选自《论语·公冶长第五》)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愈 荆山②已去华山来,日出湮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注]①此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当时唐军抵达渔关,即将向华州进发 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②荆山:又名覆签山,在渔关之东,距渣 关西面的华山二百余里, 1)诗的前两句写凯旋大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请简要赏析这幅壮图景(4分)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上有什么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2)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3)黄鹤之飞简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5)雁阵惊寒, 王勃《膝王阁序》 (6)后人哀之而不鏊之 (杜牧《阿房宫赋》)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总有那一片蛙声 吉清生 ①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 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许多小孩子,很喜欢在那 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馨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 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 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涡整个的草地 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注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恕。 ②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法子上,映 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 轮月儿从水中端评个完竞,或者坐在月几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 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高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 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李节深处 少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 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手,我看不到小孩子们 析纸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 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 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她也在这芬芳卫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 ④我国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注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 生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国着月儿唱歌,郑这是多么的好 啊。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 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戏水的赤足的脚印。可是,我的出 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 ⑤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健盘上演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 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没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儿声,孤独而 悠远,漸漸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此时人便忧惚地进 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地一热,为之深深地感动,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 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 没有了蛙声。哦,此时的我,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或者说, 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①春天的今夜,便又是这样,我打开了电脑,轻轻地敲出一段怀想的文字,不觉间窗外就有 了一片蛙声,是如许的亲切,如许的温馨,它拂动着忝夜的暖风,沿了情感的脉络缕缕入心。然 我猛然地觉醒,却分明是,寂夜无边!人不由地发现,那暖暖的一缕情思,竟也就化或两滴浸冷 的泪珠,冰凌般地挂在两肥。 (摘自《漂泊者的晚实》作家出版社)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部分描绘了一幅“南国风景画”,作用之一是与居京时没有水洼子听不到“蛙 声”形成鲜明的对照。 B作者在羁旅北京时,对北国没有雨季感到遗憾。他渴望北国的雨季,主要是想要看看小 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 C.“我想终归是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两句,反映出作者很希望有水洼 子和天使般的小蛙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D.作者在一个春夜,打开电脑时终于从窗外聆听到了一片蛙声,在他看来,那蛙声亲切、 温馨,缕缕悦耳人心。 E本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不乏生动、形 象,很是耐人寻味 17.文章为什么要以“总有那一片蛙声”为题?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1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文字。(4分) 19.本文第⑤段写到居京的月夜,“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我”为什么要在键盘上演 绎一个个的“梦”?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怀?请作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荆楚网消息:2012年10月12日晚,场洋溢着浓郁本土孝文化特色的文艺晚会拉开了中国 (孝感)第九届孝文化节的序幕。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晚会写一段以“孝”为主题的开场白 要求:①紧扣“孝”这个话题;②表达简明得体、有感召力;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21.请仿照下面《我有一个梦想》中的句子,自选角度,加以续写。(4分)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揎露,满照人间 我梦想有一天, 22.阅读下面的图,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注]西中文字为:“公鸡说:我不打鸣,太阳不起床。” 请你对这幅漫画的寓意发表看法。要求:表达准确、鲜明,字数不超过40字。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猴子和一只狗,每天他带着狗和猴子到大街上跑步,狗跑得很快,人 在中间迹着,而他的后面又拖着那只蹒跚赶的猴子,猴子不得不用手和脚一起跑,手脚都 跑出了伤痕,结疤再磨破,再长出新的皮 子久了以后,猴子也跑得快了,儿乎能追上前面的狗 那人为了方使起见,天给狗和猴于吃同样的食物,袋食有时只是两根香蕉,猴子吃香 蕉吃得快,有时来抢的香蕉,狗为了保护香蕉,常连皮一起吞进肚里 日子久了以后,狗也学会了剥香蕉,几乎和猴子同样速度吃完香蕉 那人很欣慰,因为他批猴子训练得几乎你狗一样跑得快,把狗训练得几乎能与猴子同样 的速度吃完香蕉。可是他又十分懊悔,因为子到底不是狗,狗也不是猴子;他养的不是 只猴于和一只狗,而是两只“猴于与狗”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 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第6《共6页)】
2013年恩施州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均读"jue”。A"荸”读"bi","辟”读"pi”,其余读"bi';B“差”读cha",“岔”刹”“姹”读“ct C“缝”读“feng”“氛”读“fen”,其余读“fein 2.B(A叱咤风云;C雕梁画栋;D感恩戴德) 3.C(联系语境可知,第二处横线上适合选填“不得而知”,故答案为C。不论:表述条件或情况不 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副词 呼应。不管:意思同 是 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尽管:表示姑且承认 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不得而知:没有办法 能够知道。不知所以:不明白什么原因。无可奉告:没有什么可以告知的(拒绝回答 词〉。无可讳言:用来指可以坦率地说。鲸吞:形容大量侵占。侵犯:侵入别国领域 别的国家的领土并入自己的国家或把别人的产业并为己有。霸占:强行占据。抹 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抵赖。掀:揭。忘:忘记) N线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日的的”利剑行动”。D前后矛盾,至少“与“以 3制罪的的莉简式,年皮的在,题湖克年 是 5.D(“意大利应为“西班牙”) 6.A(“对其深恶痛绝”错,据原文可知,引起人们谐趣的对象是“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 7.C(因果关系错,据原文可知,《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属于谐,是因为作者心存怨 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 8.C(“最喜欢通过民歌这种形式进行嘲弄”无中生有,原文只是举了一首民歌的例子而已) 9.D(按:追究,查办) 10.B(A①是唐太宗的观点,他认为管理政事最重要的是公正;C①是说最终还是用了房玄龄的 策略;D①是说房玄龄(日夜尽心尽力》唯恐有一事不当) 11.A(“诸葛亮生前曾经厚待他们两位”的说法于文无据。诸葛亮曾出于至公放逐廖立、李严, 人因为政公正的诸葛亮的逝世而难过) 12.(1)朕效法前代的明君,你们不可不效法前代的贤相。(“慕”、“卿等”、“法”各1分 (2)当面指责国君的过失,在朝廷上争论,自己被杀而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 (“面折”、“廷争”“诛”各1分) (3)贪吃的人吃自己的肉,肉吃尽了自己也毙命,是多么愚蠢呀!(“啖”、“何其”各1分,句子 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房玄龄、杜如晦任仆射,魏微掌管秘书监,参预朝政。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公为仆射, 应当广求贤才,根据才能给以任用。近来听说你们审理诉讼,每日应接不暇,怎么能帮助朕求得 贤才呢!”又曾对房玄龄等说:“管理政事最重要的是公正。昔日诸葛亮放逐廖立、李严到南夷, 诸葛亮死后,两人哭得死去活来,不是为政相当公正怎么能这样呢!朕效法前代的明君,你们不 可不效法前代的贤相。” 房玄龄通晓历史和文学,日夜尽心尽力,唯恐有一事不当。施行法 平,听说别人有 长处就像自己有一样,不用求全(的标准)来选拔人,不用自己所长来量 与杜如晦一起 举荐选拔士大夫,常常好像不如杜如晦。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谋划事务, 不是杜如晦不能 决断。”等到杜如晦来了,最终还是用房玄龄的策略。这就是房玄龄善于谋划,而杜如晦能决断 二人同心为国,所以唐代的贤相当首推房玄龄、杜如晦 有人告发魏徵偏私其内外亲属,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追究他,没有证据。皇上因为魏徵 不避嫌疑,責备他说:“今后要注意举止。”魏微说:“君臣同体,应该互相竭尽诚意,如果只重视 止仪表,那么国家的兴亡就不可知了。臣有幸得以侍奉陛下,希望能让臣成为良臣,不要让我当 忠臣。”皇上说:“忠臣、良臣有什么不同吗?”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协力,都享受尊荣,这 就是所说的良臣;龙逢、比干,当面指责国君的过失,在朝廷上争论,自己被杀而国家也灭亡了 信则暗。昔日尧了解民众,舜视听明达,所以共、鲧、欢、苗不能蒙骗他们。秦二世偏信赵髙,导 致望夷之祸;粱武帝偏信朱异,导致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造威彭城阁之变,所以君主多 方听取、广泛采纳意见,那么貴臣就不能阻碍蒙骗君主,这样下情就可以传到上面来。”皇上问魏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微:“齐后主、周天元都重重搜刮百姓,自己恣意亭受,国力衰竭而灭亡;就好像贪吃的人吃自己 的肉,肉吃尽了自己也毙命,是多么愚蠢呀!然而二主谁最差呢?”魏微说:“齐后主懦弱,政策法 令出自多门,周天元骄横暴躁,威严享乐皆在己身,虽然同是亡国,齐主更差一些。”太宗对侍臣 说:“人说天子为至尊,无所畏惧。朕却不是这样,上面畏惧皇天的鉴察临视,下面害怕群臣的瞻 仰,兢兢业业,仍然害怕不合乎天意,不能符合众人期望。”魏徵说:“这实在是治理妤国家的根 本,希望陛下能始终谨慎小心,那就好了。” 13.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原文标点:“求也何 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参考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 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 “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 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 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14.(1)从荆山到华山,山去山来,仿佛凯旋大军在旋踵之间跨过了广阔的地域;潼关古塞,在明 丽的阳光下焕发了光彩,四扇大开,欢迎凯旋大军的到来。 2)第1问:表达了胜利后诗人的得意自豪之情。第2问:①换用第二人称的语气;②直抒胸 臆。(心情2分,特点2分) 15.(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余独好修以为常(3)猿猱欲度愁攀援(4)生长明妃尚有村 (5)声断衡阳之浦(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⑦)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8)如今有谁堪摘 16.B、D(B“主要是想要看看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不合文意。应主要是希望能“积上一洼水 出的“怀想 17.这个标题,一是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篇文章都围绕着“蛙声”来展开。 般的“小蛙”也即听不到“蛙声”第④段假想在北京槐花雨季节,能在皎月之下水洼之 听到¨蛙声”该多么的好;第⑤段写在键盘上演绎听到¨蛙声”的梦;末尾一段写在春夜于键盘 上怀想“蛙声”。(2分)二是寄托了思念家乡的一片深情。(1分) 18.第②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性情,把景物写得形象、生动、传 神。(1分)如:说“夜”“安睡”了,写出了“夜”的静穆、安详;(1分)“月儿来到水洼子上”,写出 了“皎月”好像是有意要与水洼子相映衬;(1分)“小蛙,欢快……端详……尽情……唱歌”, 19.“我”长期羁旅北京,北京的春天没有雨季,尽管七八月有槐花雨,但也积不成洼水,引不来 蛙声”,即便是“月夜”,也聆听不到“蛙声”。(2分)于是,只好用键盘(文字)去描绘“一片蛙 声”去“浮起一片蛙声”,去演绎一个个能聆听“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的“梦”,去 怀想那亲切、温馨、拂动春夜的暖风、缕缕入心的“蛙声”。(3分)这表明了“我”对南国“蛙 声”的一往情深。而对南国“蛙声”的一往情深,归根结蒂就是拳拳的游子之意、浓浓的乡思 20.示例:百善孝为先。孝是天职孝是良知,孝是感恩,孝心无价。让我们谱写出一曲曲孝敬之歌! 21.示例:世界和平,人类幸福,侵略争端之象成历史,各国文明,普惠众生 22.示例一:太阳朝升暮落由其自身运行规律决定,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产生之象,不受公鸡打 示例二:明明是太阳将出公鸡便要打鸣,公鸡却说是自己的打鸣催起了太阳,足见其没有自 知之明 示例三:万事万物的变化有其自然规律,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认识事物,严重悖离客观规律 示例四:人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局限,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情 3.参照2012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这则材料给我们的感悟至少有这样几点:一、长期艰苦的磨练能改变或缩小人与 人之间的差异 要因材施教。从正面说,培养人应根据每个人自身的先决条件、能力、特 点等来定;对待不同的人,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态度。从反面讲,用同一方法去对待不同的 对象,就会使之失去本真,非驴非马,甚至面目全异;用同一方法培养有差异的不同的对象, 其结果只能是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物品,没有任何个性特点可言;用同一法则去要求不同 勺对象,有时虽然目的暂时达到了,但结果只能是其中的某类对象被扭曲或伤害。三、对自 己的错误做法有所悔悟,难能可贵。等等。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