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陶瓷”是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和其制品的通称。它在人类生产的 历史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 原料经过粉碎混炼一成形一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如我们常见的日用陶瓷制品和建 筑陶瓷、电瓷等都属于传统陶瓷。由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 长石、石英等),所以可归属于硅酸盐类材料和制品。陶瓷工业可与玻璃、水泥、搪瓷、耐 火材料等工业同属“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陶瓷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近百年来出现了 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如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各种髙温和功能陶瓷,它们的生 产过程虽然基本上还是原料处理一成形一煅烧这种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但采用的原料已不 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等传统陶瓷原料,而已扩大到化工原料和合成矿物,甚至是非硅酸盐 非氧化物原料,组成范围也延伸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范围中,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因 此,现在我们可以认为,广义的陶瓷概念已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 制品的通称。 国际上通用的陶瓷( ceramIcs)一词在各国并没有统一的界限。在欧洲某些国家中,陶 瓷一词是指包括各种陶瓷在内的广义的陶瓷。如德国陶瓷协会认为:“陶瓷是化学工业或化 学生产工艺的一个分支,包括陶瓷材料和器物的制造或进一步加工成陶瓷制品(元件)。陶 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最少含30%结晶体。一般是在室温中将原料成形通过800℃以上 的高温处理,以获得这种材料的典型性质。有时也在髙温下成形,甚至可经过熔化及析晶等 过程。”而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却把 ceramIcs一词看成包括各种硅酸盐材料和制品在内的无机非 金属材料的通称,不仅指陶瓷,还包括水泥、玻璃、搪瓷等材料。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对陶瓷的界说产生影响,开发出新的领域,突破旧的界限,向更新的 范围过渡。 日用陶瓷是品种繁多的陶瓷制品中最古老的和常用的传统陶瓷。这一类陶瓷制品具有最 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性,也是陶瓷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日用陶瓷制品的界 说似可概括地描述为:“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主要原料,依照人类意愿通过特定 的化学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氧化、炭化、氮化等)制成所需形式的工艺岩石, 满足生活上、生产上和工程技术上使用要求,绝大多数基本上不吸水。按其用途有的制成器 物后,表面施有相当悦目的各种光润釉或特定釉和某些装饰。若干瓷质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半 透明度。通体由一种或多种晶体、无定性胶结物及气孔或与熟料包裏体等种种微观结构相对 组成
一、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陶瓷”是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和其制品的通称。它在人类生产的 历史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 原料经过粉碎混炼一成形一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如我们常见的日用陶瓷制品和建 筑陶瓷、电瓷等都属于传统陶瓷。由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 长石、石英等),所以可归属于硅酸盐类材料和制品。陶瓷工业可与玻璃、水泥、搪瓷、耐 火材料等工业同属“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陶瓷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近百年来出现了 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如氧化物陶瓷、压电陶瓷、金属陶瓷等各种高温和功能陶瓷,它们的生 产过程虽然基本上还是原料处理一成形一煅烧这种传统的陶瓷生产方法,但采用的原料已不 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等传统陶瓷原料,而已扩大到化工原料和合成矿物,甚至是非硅酸盐、 非氧化物原料,组成范围也延伸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范围中,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因 此,现在我们可以认为,广义的陶瓷概念已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 制品的通称。 国际上通用的陶瓷( ceramics)一词在各国并没有统一的界限。在欧洲某些国家中,陶 瓷一词是指包括各种陶瓷在内的广义的陶瓷。如德国陶瓷协会认为:“陶瓷是化学工业或化 学生产工艺的一个分支,包括陶瓷材料和器物的制造或进一步加工成陶瓷制品(元件)。陶 瓷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最少含30%结晶体。一般是在室温中将原料成形通过800℃以上 的高温处理,以获得这种材料的典型性质。有时也在高温下成形,甚至可经过熔化及析晶等 过程。”而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却把ceramics一词看成包括各种硅酸盐材料和制品在内的无机非 金属材料的通称,不仅指陶瓷,还包括水泥、玻璃、搪瓷等材料。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对陶瓷的界说产生影响,开发出新的领域,突破旧的界限,向更新的 范围过渡。 日用陶瓷是品种繁多的陶瓷制品中最古老的和常用的传统陶瓷。这一类陶瓷制品具有最 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性,也是陶瓷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日用陶瓷制品的界 说似可概括地描述为:“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主要原料,依照人类意愿通过特定 的化学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氧化、炭化、氮化等)制成所需形式的工艺岩石, 满足生活上、生产上和工程技术上使用要求,绝大多数基本上不吸水。按其用途有的制成器 物后,表面施有相当悦目的各种光润釉或特定釉和某些装饰。若干瓷质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半 透明度。通体由一种或多种晶体、无定性胶结物及气孔或与熟料包裹体等种种微观结构相对 组成
陶瓷制品种类繁多,为了便于掌握各种制品的特征,需要进行分类。但由于分类时,各 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的按其材料的结构和基本物理性能来分类,有的按其所用原料、组 成或用途来分类,故有多种分类方法,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方案。为了便于学习,现介绍两种 比较普遍的分类法。 (一)按陶瓷概念和用途来分类 我们可将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 普通陶瓷即为陶瓷概念中的传统陶瓷,这一类陶瓷制品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和使用的 陶瓷制品,根据其使用领域的不同,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包括艺术陈列陶瓷)、建筑卫生陶 瓷、化工陶瓷、化学瓷、电瓷及其它工业用陶瓷。这类陶瓷制品所用的原料基本相同,生产 工艺技术亦相近,是典型的传统陶瓷生产工艺,只是根据需要制成适于不同使用要求的制品, 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 普通陶瓷以外的广义陶瓷概念中所涉及到的陶瓷材料和制品即为特种陶瓷。特种陶瓷是 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所需的陶瓷制品,其所用的原料和所需的生产工艺技术已 与普通陶瓷有较大的不同和发展,有的国家称之为“精密陶瓷”( fineceramics)。特种陶瓷 又可根据其性能及用途的不同细分为结构材料用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材料用陶瓷主要是用 于耐磨损、髙强度、耐热、耐热冲击、硬质、髙刚性、低热膨胀性和隔热等结构陶瓷材料 功能陶瓷中包括电磁功能、光学功能和生物一化学功能等陶瓷制品和材料,此外还有核能陶 瓷和其它功能材料等。 可以看出,上述的分类方法仅是考虑到陶瓷品种的发展和应用的不同,以俗成的方法来 区别的,两类陶瓷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陶瓷品种完全可以一种多用,无需拘泥于属 于那一类。 (二)按坯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按陶瓷制品坯体的本质,即坯体结构及其相应的基本物理性能的不同来分类,是较为科 学的一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按照陶瓷坯体的结构不同和所标志的坯体致密度的不同,把 所有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陶器和瓷器。陶器是一种坯体结构较疏松、致密度较差的陶瓷制 品,通常有一定吸水率,断面粗糙无光,没有半透明性,敲之声音粗哑;瓷器的坯体致密, 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断面成石状或贝壳状 陶器和瓷器根据其性能及特征的差别还可分成几小类。 我国国家标准(GB5001-85)日用陶瓷的分类见表1-1、表1-2、表1-3 表1-1日用陶瓷分类 性能及特征 陶器 瓷器
陶瓷制品种类繁多,为了便于掌握各种制品的特征,需要进行分类。但由于分类时,各 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的按其材料的结构和基本物理性能来分类,有的按其所用原料、组 成或用途来分类,故有多种分类方法,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方案。为了便于学习,现介绍两种 比较普遍的分类法。 (一)按陶瓷概念和用途来分类 我们可将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 普通陶瓷即为陶瓷概念中的传统陶瓷,这一类陶瓷制品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和使用的 陶瓷制品,根据其使用领域的不同,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包括艺术陈列陶瓷)、建筑卫生陶 瓷、化工陶瓷、化学瓷、电瓷及其它工业用陶瓷。这类陶瓷制品所用的原料基本相同,生产 工艺技术亦相近,是典型的传统陶瓷生产工艺,只是根据需要制成适于不同使用要求的制品, 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 普通陶瓷以外的广义陶瓷概念中所涉及到的陶瓷材料和制品即为特种陶瓷。特种陶瓷是 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所需的陶瓷制品,其所用的原料和所需的生产工艺技术已 与普通陶瓷有较大的不同和发展,有的国家称之为“精密陶瓷”(fineceramics)。特种陶瓷 又可根据其性能及用途的不同细分为结构材料用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材料用陶瓷主要是用 于耐磨损、高强度、耐热、耐热冲击、硬质、高刚性、低热膨胀性和隔热等结构陶瓷材料; 功能陶瓷中包括电磁功能、光学功能和生物一化学功能等陶瓷制品和材料,此外还有核能陶 瓷和其它功能材料等。 可以看出,上述的分类方法仅是考虑到陶瓷品种的发展和应用的不同,以俗成的方法来 区别的,两类陶瓷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陶瓷品种完全可以一种多用,无需拘泥于属 于那一类。 (二)按坯体的物理性能分类 按陶瓷制品坯体的本质,即坯体结构及其相应的基本物理性能的不同来分类,是较为科 学的一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法按照陶瓷坯体的结构不同和所标志的坯体致密度的不同,把 所有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陶器和瓷器。陶器是一种坯体结构较疏松、致密度较差的陶瓷制 品,通常有一定吸水率,断面粗糙无光,没有半透明性,敲之声音粗哑;瓷器的坯体致密, 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断面成石状或贝壳状。 陶器和瓷器根据其性能及特征的差别还可分成几小类。 我国国家标准(GB5001-85)日用陶瓷的分类见表1-1、表1-2、表1-3。 表1-1 日用陶瓷分类 性能及特征 陶器 瓷器
吸水性 般大于3 一般不大于3 透光性 不透光 透光 胎体特征 未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 构不致密,断面粗糙 细腻,断面呈石状或贝壳 状 敲击声 沉浊 清脆 表1-2日用陶器分类 名称 粗陶器 普通陶器 细陶器 特征 吸水率一般大于吸水率一般不大于吸水率一般不大于 15%不施釉,制作12%,断面颗粒较|15%,断面颗粒细, 粗糙 粗,气孔较大,表气孔较小,结构均 面施釉,制作不够匀,施釉或不施釉, 精细 制作精细 表1-3日用瓷器分类 名称 炻瓷类 普通陶器 细陶器 特性 吸水率一般不大吸水率一般不大吸水率一般不大 于3%,透光性差,于1%有一定透光于0.5%,透光性 通常胎体较厚,呈性,断面呈石状或好,断面细腻,里 色,断面呈石状,贝壳状,制作较精|贝壳状,制作精细 制作较精细 细 除此以外,陶器和瓷器还可根据其所用原料和胎质的成分不同分成不同的陶瓷器,其详 细分类见表1-4 表1-4所列的细陶器类中其胎体颗粒细而均匀、施以熔块釉、呈白色或浅色、烧结程度差、 吸水率高的细陶制品称精陶。 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 我国的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它在我国的文化和工艺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一)陶器的起源和演变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制品,陶器的产生与人类从游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定居生活并从 事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恩格斯曾对陶器的发明作如下叙述:“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 或者甚至在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而发生的,目的在于使
吸水性/% 一般大于3 一般不大于3 透光性 不透光 透光 胎体特征 未玻化或玻化程度差,结 构不致密,断面粗糙 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 细腻,断面呈石状或贝壳 状 敲击声 沉浊 清脆 表1-2日用陶器分类 名称 粗陶器 普通陶器 细陶器 特征 吸水率一般大于 15%不施釉,制作 粗糙 吸水率一般不大于 12%,断面颗粒较 粗,气孔较大,表 面施釉,制作不够 精细 吸水率一般不大于 15%,断面颗粒细, 气孔较小,结构均 匀,施釉或不施釉, 制作精细 表1-3日用瓷器分类 名称 炻瓷类 普通陶器 细陶器 特性 吸水率一般不大 于3%,透光性差, 通常胎体较厚,呈 色,断面呈石状, 制作较精细 吸水率一般不大 于1%,有一定透光 性,断面呈石状或 贝壳状,制作较精 细 吸水率一般不大 于0.5%,透光性 好,断面细腻,里 贝壳状,制作精细 除此以外,陶器和瓷器还可根据其所用原料和胎质的成分不同分成不同的陶瓷器,其详 细分类见表1-4。 表1-4所列的细陶器类中其胎体颗粒细而均匀、施以熔块釉、呈白色或浅色、烧结程度差、 吸水率高的细陶制品称精陶。 二、我国陶瓷技术发展概述 我国的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它在我国的文化和工艺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一)陶器的起源和演变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制品,陶器的产生与人类从游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定居生活并从 事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恩格斯曾对陶器的发明作如下叙述;“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 或者甚至在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而发生的,目的在于使
其能耐火。因此,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成形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 的。”陶器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文化开始从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 随着陶器制作的不断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发展到以彩陶和黑陶为其特色的史前文 化。商代陶器从无釉到有釉,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制陶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为从 陶过渡到瓷创造了必要条件,这一时期釉陶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第 次飞跃” 两汉(公元前206一公元220年)是我国陶器制造很发达的时代,这时各地已设置制陶工 场,大量生产陶器,尤其是釉陶,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釉陶在两汉末年已成为了一种正常 的生产。汉代釉陶的釉色有翠绿、赭黄、铜绿、灰青等 汉代以后,釉陶逐渐发展成瓷器,无论从釉面和胎质来看,瓷器的出现无疑是釉陶的 大飞跃。但作为致密度和光泽度都不及瓷器的陶器来说,并没有因为瓷器的出现而逐渐消失。 陶器由于其密度较小,很少变形,易于制造大件器物,脆性相对较小等特点,加之原料易得, 烧成温度低,工艺技术要求不高,日用陶器在民间需要量大,故陶器虽然经过若干曲折,但 直经久不衰,与瓷器并存到现在。历代在陶器的品种上也不断出现新的品种,如唐代的三 彩陶很负盛名,称为唐三彩, 陶器的发展,不仅在釉和装饰上有不断的发展,同时在原料的选择、烧成温度、加工处 理、胎釉结合等方面也日益精作,生产出外表上可与细瓷器媲美的现代细陶器(精陶器)。 另外,陶器的多孔结构具有过滤性和吸附性,也具有隔热隔音等优良性能,在现代陶瓷工业 中出现的称为多孔陶瓷的新种类,充分利用了多孔结构材料的特性,在多种工业上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 (二)由陶到瓷的发展过程和瓷器的发明 从陶器到瓷器是我国陶瓷生产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世界人民公认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 明之一,中国是瓷器的祖国。 提出了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三个重大突破和我国陶瓷发展的三个阶段。三个重大突破即 是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炉窑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现和使用。前一个突破是陶向 瓷发展的内因根据,后两个突破是陶向瓷发展的外因条件。三个阶段即是陶器、原始瓷器(过 渡阶段)、瓷器。 我国学者刘秉诚从传统陶瓷的表观结构出发,认为我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重 大飞跃:商、周时代的釉陶是陶器的第一个飞跃:从釉陶发展到具有半透明的釉,而股还是 欠致密的瓷器,是又一个飞跃;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更具有半透明的胎的瓷器,是第三 个飞跃。并指出,自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陶器开始有釉,发展为釉陶,尽管釉陶的釉还不够 好,但由无釉到有釉,而且胎也比较烧结,这毕竟应当算是一个大的飞跃。从这些碎片的显 微结构看来已非常接近瓷器的结构,但在原料处理和坯泥练制上还比较原始。第二个飞跃是 作出了比较美观的釉面。在早期,釉陶的釉层还比较薄(3)*)44),光泽也不够好。自商 代经汉魏以至北宋,尤以汉魏南方青瓷为代表,釉面“晶莹明彻,光润如玉”,釉层厚度由)*)44 增长到)*(44左右,并进行通体敷釉,似可称为第二个飞跃。在此阶段主要着重于釉的发展, 由极薄的釉发展到形成一定厚度并且表面致密光润具有近代瓷感的釉。由于其观感上已与釉 陶有很大的不同,发生了突变和飞跃,使当时人们意识到无法再以一个“陶”字继续混称下 去,遂创造了“瓷”字来称呼这些当时有所发展的釉陶,从而逐渐发明了瓷器。但应明确, 当时的瓷器着重于釉面的“晶莹明彻,光润如玉”,而不注重瓷胎,这种“重釉轻胎倾向 直贯穿到宋代以来的五大名窑(汝、定、官、哥、均)。许多釉面呈现光润如玉的传世作 品,其胎质则处于生烧或微生烧状态,尤以北方为甚,这是由于未注意到加入适量熔剂,使 胎质烧结,达到瓷化所致。同时也可能是有意识地为了防止窑和产品变形。第三个飞跃是瓷 器由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江西景德镇由于具有适宜的原料,首先产生了这个飞跃。宋 代景德镇湖田、湘湖窑的影青瓷的胎的白度和半透明度都很髙,已接近现代细瓷的水平,可 作为标志。景德镇一带的陶瓷原料有其地质特点,不仅具有髙岭村附近的白土(相当于片状
其能耐火。因此,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成形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 的。”陶器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文化开始从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 随着陶器制作的不断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发展到以彩陶和黑陶为其特色的史前文 化。商代陶器从无釉到有釉,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制陶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为从 陶过渡到瓷创造了必要条件,这一时期釉陶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我国陶瓷发展过程中的“第一 次飞跃”。 两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我国陶器制造很发达的时代,这时各地已设置制陶工 场,大量生产陶器,尤其是釉陶,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釉陶在两汉末年已成为了一种正常 的生产。汉代釉陶的釉色有翠绿、赭黄、铜绿、灰青等 汉代以后,釉陶逐渐发展成瓷器,无论从釉面和胎质来看,瓷器的出现无疑是釉陶的一 大飞跃。但作为致密度和光泽度都不及瓷器的陶器来说,并没有因为瓷器的出现而逐渐消失。 陶器由于其密度较小,很少变形,易于制造大件器物,脆性相对较小等特点,加之原料易得, 烧成温度低,工艺技术要求不高,日用陶器在民间需要量大,故陶器虽然经过若干曲折,但 一直经久不衰,与瓷器并存到现在。历代在陶器的品种上也不断出现新的品种,如唐代的三 彩陶很负盛名,称为唐三彩, 陶器的发展,不仅在釉和装饰上有不断的发展,同时在原料的选择、烧成温度、加工处 理、胎釉结合等方面也日益精作,生产出外表上可与细瓷器媲美的现代细陶器(精陶器)。 另外,陶器的多孔结构具有过滤性和吸附性,也具有隔热隔音等优良性能,在现代陶瓷工业 中出现的称为多孔陶瓷的新种类,充分利用了多孔结构材料的特性,在多种工业上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 (二)由陶到瓷的发展过程和瓷器的发明 从陶器到瓷器是我国陶瓷生产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世界人民公认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 明之一,中国是瓷器的祖国。 提出了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三个重大突破和我国陶瓷发展的三个阶段。三个重大突破即 是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炉窑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现和使用。前一个突破是陶向 瓷发展的内因根据,后两个突破是陶向瓷发展的外因条件。三个阶段即是陶器、原始瓷器(过 渡阶段)、瓷器。 我国学者刘秉诚"从传统陶瓷的表观结构出发,认为我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重 大飞跃:商、周时代的釉陶是陶器的第一个飞跃;从釉陶发展到具有半透明的釉,而股还是 欠致密的瓷器,是又一个飞跃;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更具有半透明的胎的瓷器,是第三 个飞跃。并指出,自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陶器开始有釉,发展为釉陶,尽管釉陶的釉还不够 好,但由无釉到有釉,而且胎也比较烧结,这毕竟应当算是一个大的飞跃。从这些碎片的显 微结构看来已非常接近瓷器的结构,但在原料处理和坯泥练制上还比较原始。第二个飞跃是 作出了比较美观的釉面。在早期,釉陶的釉层还比较薄( 3 )*)(44),光泽也不够好。自商 代经汉魏以至北宋,尤以汉魏南方青瓷为代表,釉面“晶莹明彻,光润如玉”,釉层厚度由)* )(44 增长到)* (44 左右,并进行通体敷釉,似可称为第二个飞跃。在此阶段主要着重于釉的发展, 由极薄的釉发展到形成一定厚度并且表面致密光润具有近代瓷感的釉。由于其观感上已与釉 陶有很大的不同,发生了突变和飞跃,使当时人们意识到无法再以一个“陶”字继续混称下 去,遂创造了“瓷”字来称呼这些当时有所发展的釉陶,从而逐渐发明了瓷器。但应明确, 当时的瓷器着重于釉面的“晶莹明彻,光润如玉”,而不注重瓷胎,这种“重釉轻胎倾向” 一直贯穿到宋代以来的五大名窑(汝、定、官、哥、均)。许多釉面呈现光润如玉的传世作 品,其胎质则处于生烧或微生烧状态,尤以北方为甚,这是由于未注意到加入适量熔剂,使 胎质烧结,达到瓷化所致。同时也可能是有意识地为了防止窑和产品变形。第三个飞跃是瓷 器由半透明釉发展到半透明胎。江西景德镇由于具有适宜的原料,首先产生了这个飞跃。宋 代景德镇湖田、湘湖窑的影青瓷的胎的白度和半透明度都很高,已接近现代细瓷的水平,可 作为标志。景德镇一带的陶瓷原料有其地质特点,不仅具有高岭村附近的白土(相当于片状
髙岭石和管状埃洛石的混合物),并且主要矿物为石英和水云母类矿物、以及部分髙岭石或 长石的各种瓷石。故景德镇瓷器的配方不同于目前的长石质瓷器,而属于水云母质系统。即 以水云母作熔剂的高岭!石英!水云母质瓷胎和石灰石!石英!水云母质瓷釉的瓷器。于是, 为具有半透明釉的瓷发展到具有半透明胎的瓷创造了条件。这三个重大飞跃的观点,不仅可 以概括解释由陶到瓷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质变”现象,而且特别适合于用来说明:随着 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髙,陶瓷科学领域中的“飞跃”现象将像在其它科学技术领 域中一样,继续出现许多光耀夺目的成果,如近年航天飞机外壳上所用的陶瓷耐热耐磨绝缘 材料,以及近代材料科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技术陶瓷和特种功能陶瓷,其用料和制作工艺已 超出传统陶瓷的范畴,则可看作是陶瓷发展的第四个“飞跃”。 (三)我国历代瓷器的成就 我国瓷器在汉、晋时期完成由陶向瓷过渡以后,进入了普遍发展时期。在南北朝(公元 420~589年)青釉瓷器大量生产,不仅在南方,同时在北方青瓷生产也有极大的进展。到了 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瓷器的发展进入了成长阶段。当时的经济、文化颇为发达,由 于生活的需要和禁用铜器的结果,陶器制造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瓷器的使用已很普遍,瓷器 生产已普遍使用高火度烧成,胎质更为坚致。隋代已出现白釉瓷器。唐代瓷器产区已分布很 广,并正式出现“窑”的专称。其中以越窑(浙江余姚)的青瓷和邢州的白瓷齐名全国。古 人有诗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人评“邢瓷类银、类 雪”,“越瓷类玉、类冰”。到五代江西景德镇胜梅亭窑的白瓷,其白度达70%,空隙度为 0.81%,已接近现代细瓷的水平 宋代(公元960~1279年),我国南北各地的窑业,继承唐代传统,得到了极大发展,造 瓷地区逐渐扩大,当时有官、越、定、钧、汝五大名窑。官窑北宋时在河南开封,南宋时在 浙江临安(杭州),北宋官窑一说是汝窑的贡器,釉色主要是粉青。越窑在浙江余姚,继承 唐代越密的传统,以秘色著称。定窑有北定、南定两处,北定在河北曲阳,南定在江西景德 镇,定窑继承了邢窑制瓷传统,以白釉为主,兼出红、紫、黑、绿定,花纹加工有划花、刻 花、印花三种。钧窑在河南禹县神镇,钧窑是应用钢红釉最早的窑,其釉色丰富多彩,并创 造出窑变花釉,著名的釉色有茄波紫、朱砂红、胭脂斑、鸡血红、雨过天晴、葱翠青等,钧 窑的铜红釉和窑变花釉对以后的国际上著名的景德镇铜红釉和窑变影响极大 元代(公元1270~1368年)初期,南北瓷窑很多遭到破坏,独有景德镇在原有基础上继 续获得发展。当时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中西交往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景德镇的瓷业生 产。景德镇除继续烧造青白瓷外,又创烧了卵白釉、黑釉等,并绘制了红绿彩与金彩等釉上 彩绘瓷器。特别是青花与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绘瓷器的烧造成功,使我国瓷器的装饰艺术别开 生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除景德镇瓷器外,龙泉的青瓷也大量出口。 明代(公元1368~164年)以来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瓷业的中心,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继 承了历代的优秀传统,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原料的开采、精选、胎釉配 方的改进、成形、干燥、烧成和装饰等一系列的工艺过程都有显著的进步。如当时已能烧制 “半脱胎”和“大龙缸”等大型制品。当时四方名工巧匠集聚景德镇,除发展本地区的优良 传统外,还吸取和继承了国内外著名瓷区的工艺特点,仿制过宋代窑场的各种色釉,如汝、 官、钧、龙泉,釉色逼真,甚至超过原物,有的派生出新,更有发挥,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 这一时代传统制瓷工艺的综合成就。当时有名的制品有:永乐时创制的白釉脱胎瓷,宣德时 用低锰高铁的钻料为着色剂的青花,用铜为着色剂的雾红釉和釉里红,成化时的五彩和斗彩 等。尤其是宣德青花,幽茜明艳,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除景德镇外,河北彭城、浙 处州(龙泉)、福建德化、江苏宜兴、广东石湾等地都有各具一格的发展。 清代(公元164~1911年)初叶,我国的制瓷工艺进入了十分成熟的阶段。此时仍以景 德镇为中心,选瓷规模更大,制瓷技术达到历史上的空前水平,制品种类更为丰富。除继承 前人之外,又接受了一些外来的影响,釉彩由五彩、斗彩发展到粉彩与珐琅彩,并创造了各 种低温和髙温颜色釉,康煕、雍正、乾隆三朝制品尤其精巧华丽。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工艺
高岭石和管状埃洛石的混合物),并且主要矿物为石英和水云母类矿物、以及部分高岭石或 长石的各种瓷石。故景德镇瓷器的配方不同于目前的长石质瓷器,而属于水云母质系统。即 以水云母作熔剂的高岭! 石英! 水云母质瓷胎和石灰石! 石英! 水云母质瓷釉的瓷器。于是, 为具有半透明釉的瓷发展到具有半透明胎的瓷创造了条件。这三个重大飞跃的观点,不仅可 以概括解释由陶到瓷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质变”现象,而且特别适合于用来说明:随着 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科学领域中的“飞跃”现象将像在其它科学技术领 域中一样,继续出现许多光耀夺目的成果,如近年航天飞机外壳上所用的陶瓷耐热耐磨绝缘 材料,以及近代材料科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技术陶瓷和特种功能陶瓷,其用料和制作工艺已 超出传统陶瓷的范畴,则可看作是陶瓷发展的第四个“飞跃”。 (三)我国历代瓷器的成就 我国瓷器在汉、晋时期完成由陶向瓷过渡以后,进入了普遍发展时期。在南北朝(公元 420~589年)青釉瓷器大量生产,不仅在南方,同时在北方青瓷生产也有极大的进展。到了 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瓷器的发展进入了成长阶段。当时的经济、文化颇为发达,由 于生活的需要和禁用铜器的结果,陶器制造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瓷器的使用已很普遍,瓷器 生产已普遍使用高火度烧成,胎质更为坚致。隋代已出现白釉瓷器。唐代瓷器产区已分布很 广,并正式出现“窑”的专称。其中以越窑(浙江余姚)的青瓷和邢州的白瓷齐名全国。古 人有诗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人评“邢瓷类银、类 雪”,“越瓷类玉、类冰”。到五代江西景德镇胜梅亭窑的白瓷,其白度达70%,空隙度为 0.81%,已接近现代细瓷的水平。 宋代(公元960~1279年),我国南北各地的窑业,继承唐代传统,得到了极大发展,造 瓷地区逐渐扩大,当时有官、越、定、钧、汝五大名窑。官窑北宋时在河南开封,南宋时在 浙江临安(杭州),北宋官窑一说是汝窑的贡器,釉色主要是粉青。越窑在浙江余姚,继承 唐代越密的传统,以秘色著称。定窑有北定、南定两处,北定在河北曲阳,南定在江西景德 镇,定窑继承了邢窑制瓷传统,以白釉为主,兼出红、紫、黑、绿定,花纹加工有划花、刻 花、印花三种。钧窑在河南禹县神镇,钧窑是应用钢红釉最早的窑,其釉色丰富多彩,并创 造出窑变花釉,著名的釉色有茄波紫、朱砂红、胭脂斑、鸡血红、雨过天晴、葱翠青等,钧 窑的铜红釉和窑变花釉对以后的国际上著名的景德镇铜红釉和窑变影响极大。 元代(公元1270~1368年)初期,南北瓷窑很多遭到破坏,独有景德镇在原有基础上继 续获得发展。当时蒙古帝国横跨欧亚,中西交往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景德镇的瓷业生 产。景德镇除继续烧造青白瓷外,又创烧了卵白釉、黑釉等,并绘制了红绿彩与金彩等釉上 彩绘瓷器。特别是青花与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绘瓷器的烧造成功,使我国瓷器的装饰艺术别开 生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除景德镇瓷器外,龙泉的青瓷也大量出口。 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以来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瓷业的中心,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继 承了历代的优秀传统,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原料的开采、精选、胎釉配 方的改进、成形、干燥、烧成和装饰等一系列的工艺过程都有显著的进步。如当时已能烧制 “半脱胎”和“大龙缸”等大型制品。当时四方名工巧匠集聚景德镇,除发展本地区的优良 传统外,还吸取和继承了国内外著名瓷区的工艺特点,仿制过宋代窑场的各种色釉,如汝、 官、钧、龙泉,釉色逼真,甚至超过原物,有的派生出新,更有发挥,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 这一时代传统制瓷工艺的综合成就。当时有名的制品有:永乐时创制的白釉脱胎瓷,宣德时 用低锰高铁的钻料为着色剂的青花,用铜为着色剂的雾红釉和釉里红,成化时的五彩和斗彩 等。尤其是宣德青花,幽茜明艳,被称为“开一代未有之奇”。除景德镇外,河北彭城、浙 江处州(龙泉)、福建德化、江苏宜兴、广东石湾等地都有各具一格的发展。 清代(公元1644~1911 年)初叶,我国的制瓷工艺进入了十分成熟的阶段。此时仍以景 德镇为中心,选瓷规模更大,制瓷技术达到历史上的空前水平,制品种类更为丰富。除继承 前人之外,又接受了一些外来的影响,釉彩由五彩、斗彩发展到粉彩与珐琅彩,并创造了各 种低温和高温颜色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品尤其精巧华丽。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工艺
美术方面卓越的成就之一,不但在我国陶瓷史上永远闪烁着光辉,而且在世界陶瓷史上也占 有灿烂的一页。清代名窑除景德镇外,还有石湾、宜兴、德化、博山等地,至清末湖南醴陵 瓷业一鸣惊人,成为后起之秀 、陶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陶瓷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陶瓷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日 用品,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用以生活的主要餐具、茶具和容器。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 形势下,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陶瓷制品必然面临对品质和数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局面。另外, 陶瓷又是制造美术陈设器皿的最耐久最富于装饰性的材料,陶瓷的坚致洁白、明润如玉、便 于塑造、适于多种装饰手段、变化万千、丰富多彩是其它材料所无法替代的。尤其瓷器是我 国的伟大发明,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在对外交往中,瓷器常作为我国的传统礼品与各国 交流,包括美术陈设瓷的日用陶瓷作为传统产品在我国外贸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故陶瓷工业 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陶瓷又是一个原料来源丰富,传统技艺悠久,具有坚 硬、耐用及一系列优良性质的材料,除日用陶瓷外,建筑工业中的砖、瓦、管道,以及卫生 洁具等需要量很大,电力、电子工业中的陶瓷绝缘材料,化学工业中的耐腐蚀陶瓷设备,冶 金工业中需用的大量耐火材料,以及其它工业需用的很多陶瓷材料等在陶瓷工业中的比例随 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日益增大。另外,农业的灌溉和农产品的加工也需要大量的陶瓷管道 和设备用具。总之,陶瓷工业的产品已遍及到民用和工业用的各个方面,是现代化建设中不 可忽视的一个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更高更严,作为具有优良 性能的特种陶瓷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现代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如航空、航天、半 导体、高频技术、髙温材料和各种特种用途的新材料、新元件无不需要陶瓷材料。作为具有 悠久历史的陶瓷,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兴的陶瓷材料必然会层出不穷,古老的 陶瓷工业在新的形势下将再次产生飞跃,在现代工业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作为传统陶 瓷,解放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目前在若干方面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少差距,我国陶瓷出 口贸易额占世界陶瓷贸易总额的比例还很低。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开展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 利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分析化验设备研究总结我国陶瓷生产的经验,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 传统技艺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扬。同时要加强陶瓷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寻找新原料, 硏制新瓷种,改进造型与装饰设计,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提髙产品品质,减少能源消耗, 高劳动生产率,扩大陶瓷的出口。另外,在提高陶瓷科学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生产 科学管理,有效地进行生产控制与检测,加强陶瓷的科硏与教学工作,深入总结和推广国际 上以及本国的科研成果,大力培养新生的技术力量,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繁重任务。我 们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师生,要努力学好陶瓷专业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并深入到陶瓷工业 的生产中去,立足于本国的现有生产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吸收外国先进技术,为使我国具 有光辉历史的传统陶瓷工业在世界上再展宏图,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美术方面卓越的成就之一,不但在我国陶瓷史上永远闪烁着光辉,而且在世界陶瓷史上也占 有灿烂的一页。清代名窑除景德镇外,还有石湾、宜兴、德化、博山等地,至清末湖南醴陵 瓷业一鸣惊人,成为后起之秀。 三、陶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陶瓷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陶瓷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日 用品,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用以生活的主要餐具、茶具和容器。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 形势下,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陶瓷制品必然面临对品质和数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局面。另外, 陶瓷又是制造美术陈设器皿的最耐久最富于装饰性的材料,陶瓷的坚致洁白、明润如玉、便 于塑造、适于多种装饰手段、变化万千、丰富多彩是其它材料所无法替代的。尤其瓷器是我 国的伟大发明,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在对外交往中,瓷器常作为我国的传统礼品与各国 交流,包括美术陈设瓷的日用陶瓷作为传统产品在我国外贸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故陶瓷工业 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陶瓷又是一个原料来源丰富,传统技艺悠久,具有坚 硬、耐用及一系列优良性质的材料,除日用陶瓷外,建筑工业中的砖、瓦、管道,以及卫生 洁具等需要量很大,电力、电子工业中的陶瓷绝缘材料,化学工业中的耐腐蚀陶瓷设备,冶 金工业中需用的大量耐火材料,以及其它工业需用的很多陶瓷材料等在陶瓷工业中的比例随 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日益增大。另外,农业的灌溉和农产品的加工也需要大量的陶瓷管道 和设备用具。总之,陶瓷工业的产品已遍及到民用和工业用的各个方面,是现代化建设中不 可忽视的一个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更高更严,作为具有优良 性能的特种陶瓷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现代国防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如航空、航天、半 导体、高频技术、高温材料和各种特种用途的新材料、新元件无不需要陶瓷材料。作为具有 悠久历史的陶瓷,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兴的陶瓷材料必然会层出不穷,古老的 陶瓷工业在新的形势下将再次产生飞跃,在现代工业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作为传统陶 瓷,解放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目前在若干方面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少差距,我国陶瓷出 口贸易额占世界陶瓷贸易总额的比例还很低。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开展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 利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分析化验设备研究总结我国陶瓷生产的经验,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 传统技艺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扬。同时要加强陶瓷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寻找新原料, 研制新瓷种,改进造型与装饰设计,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提高产品品质,减少能源消耗,提 高劳动生产率,扩大陶瓷的出口。另外,在提高陶瓷科学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生产的 科学管理,有效地进行生产控制与检测,加强陶瓷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深入总结和推广国际 上以及本国的科研成果,大力培养新生的技术力量,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繁重任务。我 们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师生,要努力学好陶瓷专业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并深入到陶瓷工业 的生产中去,立足于本国的现有生产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吸收外国先进技术,为使我国具 有光辉历史的传统陶瓷工业在世界上再展宏图,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