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江之歌(初中语文七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基本能够通过自学读懂课 文,大部分学生还需要教师引导,需要在上课过程中给大量时间阅读文本。 3.教学内容分析:、《江之歌》这篇文章表面看是长江之歌,实际上写作 的对象是纤夫。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残酷的、是最后的无望的抗议。他们 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叹息,听起来令人心碎,简直不像是人的声音。作者 看到和听到了其中蕴含的拼搏,人类可服无情的自然力的无穷的精神。所以作者 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还有赞美之情。 4.教学目标: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 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 5.教学难点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了解文章的写 作手法 6.教学课时:3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堂 作家作品。 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出生于巴黎。10岁时父母双亡有叔父养大。 主要著作有《人性的枷锁》等。 三、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朗读课文 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纤夫们劳动的艰辛。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劳力们的歌声 四、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整体感知文意 本文写了船夫、纤夫、苦力三种人,但作者的描写是有详有略的,分析一下作者 详细写的是那些人,略写的是那些人?为什么? 五、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 六、教师小结课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课文研习与问题探究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江之歌(初中语文七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两极分化较为严重,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基本能够通过自学读懂课 文,大部分学生还需要教师引导,需要在上课过程中给大量时间阅读文本。 3.教学内容分析:、《江之歌》这篇文章表面看是长江之歌,实际上写作 的对象是纤夫。 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残酷的、是最后的无望的抗议。 他们 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叹息,听起来令人心碎,简直不像是人的声音。作者 看到和听到了其中蕴含的拼搏,人类可服无情的自然力的无穷的精神。所以作者 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还有赞美之情。 4.教学目标: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 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 5.教学难点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了解文章的写 作手法。 6.教学课时:3 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堂。 二、作家作品。 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出生于巴黎。10 岁时父母双亡有叔父养大。 主要著作有《人性的枷锁》等。 三、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 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纤夫们劳动的艰辛。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劳力们的歌声。 四、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整体感知文意。 本文写了船夫、纤夫、苦力三种人,但作者的描写是有详有略的,分析一下作者 详细写的是那些人,略写的是那些人?为什么? 五、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 六、教师小结课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课文研习与问题探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 1、船夫们的歌声为什么能够“响亮而有力”,纤夫们的号子为什么却“比较急 促”? 2、“他们使劲,拼命使劲,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中“使劲,拼命使劲”能 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3、作者说“我不知道词语怎么能描写出其中包含的拼搏”你能用那些词语来表 现呢?说说看。 4、你认为扬子江所说的“造命”指的是什么? 5、作者是怎样来形容苦力们的歌声的?你认为他的形容恰当吗?为什么? 6、课文所说的“江之歌”主要指什么? 7、《江之歌》与《筏子》都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搏斗,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8、“愉悦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探取生命的真谛”一句中,生命的真谛指 的是什么? 三、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 四、迁移训练 请按照不同的要求,运用以下三个词语,分别扩展为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溪流 大海 生命 1、描绘自然景物。 2、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五、教师小结课堂。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借鉴写作技法。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举例说明 细节的真实生动。作者通过大篇幅的描写,表现了苦力们劳动的艰辛,充满了触 目惊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1、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 作者善于选取富有力度的语言来表现描写对象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 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 四、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场面描写真实生动、感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教师总结全文。 8.课堂练习:《江之歌》这篇文章表面看是长江之歌,实际上写作的对象是谁? 他们的生活和歌声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但是作者却透过表面,看到了 蕴涵在这样的歌声下面的什么内涵?(用课文的词句回答)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 1、船夫们的歌声为什么能够“响亮而有力”,纤夫们的号子为什么却“比较急 促”? 2、 “他们使劲,拼命使劲,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中“使劲,拼命使劲”能 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3、作者说“我不知道词语怎么能描写出其中包含的拼搏”你能用那些词语来表 现呢?说说看。 4、你认为扬子江所说的“造命”指的是什么? 5、作者是怎样来形容苦力们的歌声的?你认为他的形容恰当吗?为什么? 6、课文所说的“江之歌”主要指什么? 7、《江之歌》与《筏子》都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搏斗,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8、 “愉悦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探取生命的真谛”一句中,生命的真谛指 的是什么? 三、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 四、迁移训练: 请按照不同的要求,运用以下三个词语,分别扩展为一段话,每段不少于 30 字。 溪流 大海 生命 1、描绘自然景物。 2、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五、教师小结课堂。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借鉴写作技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举例说明: 细节的真实生动。作者通过大篇幅的描写,表现了苦力们劳动的艰辛,充满了触 目惊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1、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 作者善于选取富有力度的语言来表现描写对象。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 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 四、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场面描写真实生动、感人,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教师总结全文。 8.课堂练习:《江之歌》这篇文章表面看是长江之歌,实际上写作的对象是谁? 他们的生活和歌声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但是作者却透过表面,看到了 蕴涵在这样的歌声下面的什么内涵?(用课文的词句回答)
9.作业安排:摘抄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研讨要点 .《江之歌》与《筏子》在表现人类与自然的搏斗方面,有那些不同之 处? ①赞美的重点不同。《筏子》主要赞美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的人们 的勇敢、镇定、智慧、大胆、细心。《江之歌》主要赞美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 的顽强精神。②《江之歌》还表现了底层劳动者经受的苦难。③写法很不同。共 同点都有抒情。但《筏子》带着更多一点晢理的思考,其借助“艄公”“筏 子”“乘客”形象所做的思考很能触动人:《江之歌》主要通过场景和细节说话, 其细节更多一点的“纤夫”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详见练习一解答。 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是《运河与扬子江》要诉说的主要道理吗? 这句话与《筏子》《江之歌》的哪些内容是相通的? 《运河与扬子江》诉说的主要道理是: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 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是这个道理 的升华。《筏子》所说的依靠勇敢、智慧、意志成为征服凶险自然的主人的道理, 《江子歌》所表现的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强精神,都与这句话相通。 详见练习一解答。 《壶口与龙门》《运河与扬子江》在表达形式上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 有很大不同,探讨它们的主要特点。 《壶》篇系说明语言。①文字表述准确、客观、科学。有大量准确的数字 涉及的事实均具体明确,有据可考。引入传说、神话、故事,目的在增加趣味性 但均有明确交代。②重在说明对象的客观特征。如壶口、龙门为黄河“最为险要” 处的地理特征,船工越渡龙门天险的操作技术。 《运》篇采用了独特的对话形式,好处是便于鲜明地比较和褒贬,也增加 了趣味性。 详见练习二解答,参见词句品味第1点说明及有关参考资料。 四.《长江》《江之歌》《运河与扬子江》中所写的长江的自然特征为什 么很不相同?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长江》要歌颂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宽阔的江 面、粼粼的水波、玫瑰红的曙天与之交相辉映。《江之歌》的急流险滩、水流的 无情威力、两百人匍匐于地逆流拉纤的盛大场面,才衬得起这汹涌澎湃的号子、 悲壮动人的顽强精神。《运河与扬子江》,“微细流动”的扬子江,正是它有过 “奋斗”的见证,正是表明这筋断骨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参见“比较·探究”层研讨要点第1题。 主编导读 运河与扬子江 [关键词语]我的命却是无人能毁的快乐的奴隶辛苦的主人奋斗 的快乐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前面几篇表现河流,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想象的,大都是用了诗化的、美 化的手法,这一篇却有所不同。虽然,这一篇散文,也是想象的,虚拟的,而不 是写实的。运河和扬子江的“对话”,把二者都拟人化了
9.作业安排:摘抄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研讨要点 一.《江之歌》与《筏子》在表现人类与自然的搏斗方面,有那些不同之 处? ①赞美的重点不同。《筏子》主要赞美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的人们 的勇敢、镇定、智慧、大胆、细心。《江之歌》主要赞美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 的顽强精神。②《江之歌》还表现了底层劳动者经受的苦难。③写法很不同。共 同点都有抒情。但《筏子》带着更多一点哲理的思考,其借助“艄公”“筏 子”“乘客”形象所做的思考很能触动人;《江之歌》主要通过场景和细节说话, 其细节更多一点的“纤夫”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详见练习一解答。 二.“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是《运河与扬子江》要诉说的主要道理吗? 这句话与《筏子》《江之歌》的哪些内容是相通的? 《运河与扬子江》诉说的主要道理是:不畏艰险、以苦为乐、奋斗到底, 创造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是这个道理 的升华。《筏子》所说的依靠勇敢、智慧、意志成为征服凶险自然的主人的道理, 《江子歌》所表现的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强精神,都与这句话相通。 详见练习一解答。 三.《壶口与龙门》《运河与扬子江》在表达形式上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 有很大不同,探讨它们的主要特点。 《壶》篇系说明语言。①文字表述准确、客观、科学。有大量准确的数字。 涉及的事实均具体明确,有据可考。引入传说、神话、故事,目的在增加趣味性, 但均有明确交代。②重在说明对象的客观特征。如壶口、龙门为黄河“最为险要” 处的地理特征,船工越渡龙门天险的操作技术。 《运》篇采用了独特的对话形式,好处是便于鲜明地比较和褒贬,也增加 了趣味性。 详见练习二解答,参见词句品味第 1 点说明及有关参考资料。 四.《长江》《江之歌》《运河与扬子江》中所写的长江的自然特征为什 么很不相同?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长江》要歌颂朝气蓬勃的新时代,宽阔的江 面、粼粼的水波、玫瑰红的曙天与之交相辉映。《江之歌》的急流险滩、水流的 无情威力、两百人匍匐于地逆流拉纤的盛大场面,才衬得起这汹涌澎湃的号子、 悲壮动人的顽强精神。《运河与扬子江》,“微细流动”的扬子江,正是它有过 “奋斗”的见证,正是表明这筋断骨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参见“比较•探究”层研讨要点第 1 题。 主编导读 运河与扬子江 [关键词语] 我的命却是无人能毁的 快乐的奴隶 辛苦的主人 奋斗 的快乐 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前面几篇表现河流,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想象的,大都是用了诗化的、美 化的手法,这一篇却有所不同。虽然,这一篇散文,也是想象的,虚拟的,而不 是写实的。运河和扬子江的“对话”,把二者都拟人化了
长江从崇山峻岭中冲击而来,“奋斗”而来,遭到运河的“讥笑” 从讥笑中,提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坚硬的山石,一方面是柔软的水, 看起来相当“苦”的,但是,水却以苦为乐。 因为,奋斗是艰苦的,但是,却给长江带来了“生命” 运河则以为,不奋斗的它也并非没有生命。 长江反驳,虽然运河也有生命,但那是人们给的,用长江的话来说,就是 人们赐给的” 同样是生命,自己创造的(“造命”),虽(艰)苦而乐;他人赐与的, 虽乐而苦。 这种以苦为乐,显然有一点诗意,但是,并没有丰富的感性意象与之相配, 作为全文的主旨最后由作者直接说了出来:一方面是“快乐的奴隶”,一方面是 “辛苦的主人”,应该选择什么不言而喻。 从这里,读者可以明显看出,这篇文章和前面几篇的真正不同,这是一篇 哲理性很强的文章,而不是抒情文章 我们常常说,文章当以情动人,这是不错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得出结 论,动人的只有情感。在第一册,秋的单元中,我们读过贾平凹的《落叶》,是 有情也有理的,情理均是动人的。 这篇文章,可以说,没有多少感情的成分,充满了道理,不仅仅是一般的 道理,而且是比较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哲理,也有感人的力量。但是,不可讳 言,以情感人,是比较容易的:以理感人却比较困难, 来理不容易深刻,二来,赤裸裸的理,读者很难有感觉。因为感觉是人 与外部世界惟一的通道,要感人,通过感觉是最为有效的。这里,长江和运河表 面上也包含着感性,但是,这种感性,特点不够鲜明(也有一些特点,如长江不 是人工开凿的,要自己穿山凿石),因而不够感人 可能是为了弥补这一个缺点,作者到了文章的最后,突然激动起来,用排 比的句法来抒发她的理念: 奋斗的辛苦呵!筋断骨折; 奋斗的悲痛呵!心摧肺裂; 奋斗的快乐呵!打倒了阻力,羞退了讥笑,征服了疑惑,痛苦的安慰,怜 悯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取生命的真谛! 泪是酸的,血是红的,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 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这是抒情吗? 这些句子,有抒情诗那样的感动人的力量吗? 在课堂上,可以讨论。 在我看来,从形式上来说,这是抒情诗常用的句法,但是,内涵的感情成 份比较少,占主导的基本上是理性的呼喊,这里所呼喊的,大体是社会的共识, 没有多少作者的独特的个体化的感觉,这就使本文没有达到理想的情理交融的原 因
长江从崇山峻岭中冲击而来,“奋斗”而来,遭到运河的“讥笑”。 从讥笑中,提出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坚硬的山石,一方面是柔软的水, 看起来相当“苦”的,但是,水却以苦为乐。 因为,奋斗是艰苦的,但是,却给长江带来了“生命”。 运河则以为,不奋斗的它也并非没有生命。 长江反驳,虽然运河也有生命,但那是人们给的,用长江的话来说,就是 “人们赐给的”。 同样是生命,自己创造的(“造命”),虽(艰)苦而乐;他人赐与的, 虽乐而苦。 这种以苦为乐,显然有一点诗意,但是,并没有丰富的感性意象与之相配, 作为全文的主旨最后由作者直接说了出来:一方面是“快乐的奴隶”,一方面是 “辛苦的主人”,应该选择什么不言而喻。 从这里,读者可以明显看出,这篇文章和前面几篇的真正不同,这是一篇 哲理性很强的文章,而不是抒情文章。 我们常常说,文章当以情动人,这是不错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得出结 论,动人的只有情感。在第一册,秋的单元中,我们读过贾平凹的《落叶》,是 有情也有理的,情理均是动人的。 这篇文章,可以说,没有多少感情的成分,充满了道理,不仅仅是一般的 道理,而且是比较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哲理,也有感人的力量。但是,不可讳 言,以情感人,是比较容易的;以理感人却比较困难。 一来理不容易深刻,二来,赤裸裸的理,读者很难有感觉。因为感觉是人 与外部世界惟一的通道,要感人,通过感觉是最为有效的。这里,长江和运河表 面上也包含着感性,但是,这种感性,特点不够鲜明(也有一些特点,如长江不 是人工开凿的,要自己穿山凿石),因而不够感人。 可能是为了弥补这一个缺点,作者到了文章的最后,突然激动起来,用排 比的句法来抒发她的理念: 奋斗的辛苦呵!筋断骨折; 奋斗的悲痛呵!心摧肺裂; 奋斗的快乐呵!打倒了阻力,羞退了讥笑,征服了疑惑,痛苦的安慰,怜 悯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取生命的真谛! 泪是酸的,血是红的,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 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 这是抒情吗? 这些句子,有抒情诗那样的感动人的力量吗? 在课堂上,可以讨论。 在我看来,从形式上来说,这是抒情诗常用的句法,但是,内涵的感情成 份比较少,占主导的基本上是理性的呼喊,这里所呼喊的,大体是社会的共识, 没有多少作者的独特的个体化的感觉,这就使本文没有达到理想的情理交融的原 因
当然,这篇文章虚拟长江与运河的对话,表现形式比较特殊;而形式的独 创,是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不管你认为这篇文章是不是充分地成功,但是,有一点应该记住,同样是 描述江河,可以作者独特的情感取胜,也可以人生哲理取胜 江之歌 [关键词语]匍匐前进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汹涌澎湃的江水号 子克服无情自然力的顽强精神人性泯灭的低泣最后绝望的抗议 同样一个对象,在表现他的时候,作家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把它的特点(或 者说得文雅一点,它的本质)表现出来。要表现的,还有作家自己个性。只有对 象的特点和作者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文章才有创造性,才能动人。作者的个性 不能光溜溜地再现,而是通过他对事物的感觉、情感和理念表现出来的。同样是 描写长江,我们已经选了袁鹰的《筏子》,为什么还要选英国人毛姆的这篇文章 呢?因为,毛姆对长江的描绘,带着外国人眼光。这种外国人的眼光,是中国作 家所没有的,这种眼光,和中国作家相比,就可能有个性,有了个性化的眼光, 才能有个性化的形象 毛姆对长江的描绘,集中在纤夫身上,和袁鹰把笔力集中在艄公身上,有 点类似 在袁鹰那里,体力劳动者艄公,在长江凶险的浪涛中,是神闲气定、大智 大勇的征服者,具有英雄的气概。 而在毛姆笔下,这些长江上的体力劳动者,开头几句,似乎有点浪漫: 沿江上下都可以听到歌声。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们在唱。他们划着木船 顺流而下。 划着木船(注意木船),划船的人不是英国人习惯了的水手,而是“船夫” 这已经新异了;还要唱着歌,又不是划船比赛,而是和江流搏斗,这更加富有异 国情调了。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的作者来看,更有特点的是:纤夫 逆流而上的船只,不是以机器的力量去推动它前进,而是用人的肩膀来拉 这在英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于是,他开始了描述,并且为了英国读者, 加以必要的说明: 如果拉的是小木船,也许就只五六个人,如果拉的是扬着横帆的大船过急 滩,那就要两百来人。 面对这样盛大的场面,对一个英国作家,是千载难逢的,中国作家习以为 常的景象,被他当成了奇迹,至少是奇景来描绘的。但是,他只点出“逆流而 上”“两百来人”。对于这样的原始的劳动,他的感情肯定是有点惊异的,但是, 在开头,至少在字面上,他那种外国人的惊讶被抑制着,他好像只是报导事实。 这与其说是西方新闻记者的笔法,不如说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笔法,尽可能让 场景和细节说话,避免流露主观情感,结论由读者自己去思索。虽然他没有直接 的评判,也没有明显的情感抒写,但是,在叙述中,却流露出倾向。首先,这种 体力劳动是太沉重,太原始了,劳动者是太艰苦了 船中央站着一个汉子不停地击鼓助威,引导他们加劲。于是他们使出全部 力量,像着了魔似的,大幅度地加倍弯腰,有时力量用到极限,就全身趴在地上 匍匐前进,像田里的牲口
当然,这篇文章虚拟长江与运河的对话,表现形式比较特殊;而形式的独 创,是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不管你认为这篇文章是不是充分地成功,但是,有一点应该记住,同样是 描述江河,可以作者独特的情感取胜,也可以人生哲理取胜。 江之歌 [关键词语] 匍匐前进 对抗着水流无情的威力 汹涌澎湃的江水号 子 克服无情自然力的顽强精神 人性泯灭的低泣 最后绝望的抗议 同样一个对象,在表现他的时候,作家的任务,并不仅仅是把它的特点(或 者说得文雅一点,它的本质)表现出来。要表现的,还有作家自己个性。只有对 象的特点和作者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文章才有创造性,才能动人。作者的个性 不能光溜溜地再现,而是通过他对事物的感觉、情感和理念表现出来的。同样是 描写长江,我们已经选了袁鹰的《筏子》,为什么还要选英国人毛姆的这篇文章 呢?因为,毛姆对长江的描绘,带着外国人眼光。这种外国人的眼光,是中国作 家所没有的,这种眼光,和中国作家相比,就可能有个性,有了个性化的眼光, 才能有个性化的形象。 毛姆对长江的描绘,集中在纤夫身上,和袁鹰把笔力集中在艄公身上,有 点类似。 在袁鹰那里,体力劳动者艄公,在长江凶险的浪涛中,是神闲气定、大智 大勇的征服者,具有英雄的气概。 而在毛姆笔下,这些长江上的体力劳动者,开头几句,似乎有点浪漫: 沿江上下都可以听到歌声。响亮而有力,那是船夫们在唱。他们划着木船 顺流而下。 划着木船(注意木船),划船的人不是英国人习惯了的水手,而是“船夫”, 这已经新异了;还要唱着歌,又不是划船比赛,而是和江流搏斗,这更加富有异 国情调了。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的作者来看,更有特点的是:纤夫。 逆流而上的船只,不是以机器的力量去推动它前进,而是用人的肩膀来拉。 这在英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于是,他开始了描述,并且为了英国读者, 加以必要的说明: 如果拉的是小木船,也许就只五六个人,如果拉的是扬着横帆的大船过急 滩,那就要两百来人。 面对这样盛大的场面,对一个英国作家,是千载难逢的,中国作家习以为 常的景象,被他当成了奇迹,至少是奇景来描绘的。但是,他只点出“逆流而 上”“两百来人”。对于这样的原始的劳动,他的感情肯定是有点惊异的,但是, 在开头,至少在字面上,他那种外国人的惊讶被抑制着,他好像只是报导事实。 这与其说是西方新闻记者的笔法,不如说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笔法,尽可能让 场景和细节说话,避免流露主观情感,结论由读者自己去思索。虽然他没有直接 的评判,也没有明显的情感抒写,但是,在叙述中,却流露出倾向。首先,这种 体力劳动是太沉重,太原始了,劳动者是太艰苦了: 船中央站着一个汉子不停地击鼓助威,引导他们加劲。于是他们使出全部 力量,像着了魔似的,大幅度地加倍弯腰,有时力量用到极限,就全身趴在地上 匍匐前进,像田里的牲口
躯体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这样的细节,已够悲壮的了。西方新闻记者强调 细节的雄辩性,这一切已经足够表现他的同情惊叹了,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加上 了一句抒情的话语:“像田里的牲口”。 其次,这样的劳动,有非人的色彩,有被奴役的性质: 领头的在纤绳前后跑来跑去,见到有人没有全力以赴,竹板就打在光着 的背上 如果毛姆满足于这样描写长江上的纤夫,那他表现的不外乎是对中国“苦 力”的廉价同情而已,这就和当年来到中国的西方新闻记者差不多了。但是,毛 姆作为一个大作家,他仍然从中洞察了一些西方记者所忽略了的东西: 每一个人都必须竭尽全力,否则就要前功尽弃。就这样他们还是唱着激昂 而热切的号子,那汹涌澎湃的江水号子。(按:应该是“川江号子”)……它表 现的是绷紧的心弦,几乎要断裂的筋肉,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 顽强精神。虽然,绳子可能扯断,大船可能倒退,但最终险滩必将通过,在筋疲 力尽的一天结束时可以痛快吃上一顿饱饭 分析到这里,可以向学生提问,这里的手法,和前面,尤其是文章开头的 部分有什么不同? 如果前面文章的动人之处,有点近于中国人所说的“白描”的叙述的话, 这里就渐渐进入了抒情了,因为,这里作者借助想象,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文章写到这里,不但思想深化了,而且手法也有了变化。他不仅看到了苦难,而 且看到了“人类克服自然力的顽强精神”,而且为其必胜而发出了赞叹。毛姆的 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居高临下地同情,而且以一种平等的精神,加以赞美。 方面是值得同情的非人劳动,另一方面,又是值得赞美的顽强精神,是水乳交 融地结合在一起的。对这二者毛姆并不是等量齐观,而是有所侧重的。在他笔下, 给人印象更深的还是苦难 最令人难受的是苦力的歌…… 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看东方式的体力劳动:没有装卸机,而背着船上 卸下的大包,赤着脚,光着背,凭汗水从脸上流下。这样原始的体力劳动,在英 国,早已是历史了,然而,在东方仍然广泛地存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所唱的 歌才令他不忍卒听: 他们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叹息,听来令人心碎,简直不像是人的声 音。它是灵魂的无尽悲戚的呼喊,只不过有着音乐的节奏而已。那终了的一声简 直就是人性泯灭的低泣。生活太艰难,太残酷,这喊声正是最后绝望的抗议。 毛姆写到这里,已经不再像小说那样,力求以细节来启示读者,而是进入 了纯粹的抒情。他强烈的情感和理性,在想象中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推向了高 潮。显示了比一般人道主义者更为深沉的本色。 为了加深对这一点的理解,下面提供一首题为《川江号子》的诗作。诗人 蔡其矫写于1958年。当时举国上下陷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狂热之中。蔡 先生身为长江水利规划委员会宣传部长,却从落后的、艰难体力劳动中感到了痛 苦。不过,时代不同了,诗人在最后几行,加了一个“钻探机”来加以对照。虽 然如此,他仍然受到了极左的批判。请注意最初的:“碎裂人心的呼号”和当中 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诗人的寄托和毛姆有什么不同?
躯体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这样的细节,已够悲壮的了。西方新闻记者强调 细节的雄辩性,这一切已经足够表现他的同情惊叹了,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加上 了一句抒情的话语:“像田里的牲口”。 其次,这样的劳动,有非人的色彩,有被奴役的性质: 领头的在纤绳前后跑来跑去,见到有人没有全力以赴,竹板就打在光着 的背上。 如果毛姆满足于这样描写长江上的纤夫,那他表现的不外乎是对中国“苦 力”的廉价同情而已,这就和当年来到中国的西方新闻记者差不多了。但是,毛 姆作为一个大作家,他仍然从中洞察了一些西方记者所忽略了的东西: 每一个人都必须竭尽全力,否则就要前功尽弃。就这样他们还是唱着激昂 而热切的号子,那汹涌澎湃的江水号子。(按:应该是“川江号子”)……它表 现的是绷紧的心弦,几乎要断裂的筋肉,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 顽强精神。虽然,绳子可能扯断,大船可能倒退,但最终险滩必将通过,在筋疲 力尽的一天结束时可以痛快吃上一顿饱饭。 分析到这里,可以向学生提问,这里的手法,和前面,尤其是文章开头的 部分有什么不同? 如果前面文章的动人之处,有点近于中国人所说的“白描”的叙述的话, 这里就渐渐进入了抒情了,因为,这里作者借助想象,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文章写到这里,不但思想深化了,而且手法也有了变化。他不仅看到了苦难,而 且看到了“人类克服自然力的顽强精神”,而且为其必胜而发出了赞叹。毛姆的 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居高临下地同情,而且以一种平等的精神,加以赞美。 一方面是值得同情的非人劳动,另一方面,又是值得赞美的顽强精神,是水乳交 融地结合在一起的。对这二者毛姆并不是等量齐观,而是有所侧重的。在他笔下, 给人印象更深的还是苦难: 最令人难受的是苦力的歌…… 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看东方式的体力劳动:没有装卸机,而背着船上 卸下的大包,赤着脚,光着背,凭汗水从脸上流下。这样原始的体力劳动,在英 国,早已是历史了,然而,在东方仍然广泛地存在。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所唱的 歌才令他不忍卒听: 他们的歌是痛苦的呻吟,失望的叹息,听来令人心碎,简直不像是人的声 音。它是灵魂的无尽悲戚的呼喊,只不过有着音乐的节奏而已。那终了的一声简 直就是人性泯灭的低泣。生活太艰难,太残酷,这喊声正是最后绝望的抗议。 毛姆写到这里,已经不再像小说那样,力求以细节来启示读者,而是进入 了纯粹的抒情。他强烈的情感和理性,在想象中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推向了高 潮。显示了比一般人道主义者更为深沉的本色。 为了加深对这一点的理解,下面提供一首题为《川江号子》的诗作。诗人 蔡其矫写于 1958 年。当时举国上下陷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狂热之中。蔡 先生身为长江水利规划委员会宣传部长,却从落后的、艰难体力劳动中感到了痛 苦。不过,时代不同了,诗人在最后几行,加了一个“钻探机”来加以对照。虽 然如此,他仍然受到了极左的批判。请注意最初的:“碎裂人心的呼号”和当中 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诗人的寄托和毛姆有什么不同?
可以展开讨论。 壶口与龙门 关键词语]最为险要骤然收缩窄狭深槽水力猛増飞泻而 下钳制狭道叠浪翻滚地来回三次一刹那飘离稍一疏忽船毁人亡 这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这篇和前面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个看来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前面的文章都带有文学性,也就是都以作者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感情为生 命;而这一篇却基本上不属于文学性文章,它的特点,就是尽可能排除作者个人 的,与众不同的情感。这样的文体是说明性的,它要求客观。比如,文章一开头, 说:“壶口至龙门,这一段河谷长达60公里。”第二段还说:河口的峡谷谷底 宽约250米到300米,岸高150米,河底的深槽为30米到50米。飞泻的大瀑布 15米到20米。这么多统计数字,从文学性的描述来说,是很枯燥的,和文学性 要求的感情色彩是不相容的。比如,在《黄河颂》中,光未然说,黄河之水,流 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一万丈是多少,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米。 世界上没有么高的瀑布。这不是不科学吗?文学和科学,有不同的规律,文学形 象因为带上感情色彩,对象就变形了,变质了。余光中说:当我死时,将葬在长 江与黄河之间,要把整个大陆当作眠床。这怎么可能?一个人居然要占这么大的 地方,别人还要不要活?这么霸道,为什么没有人抗议?因为,这是文学,是诗, 而诗又是文学中的文学,是一种情感的想象,不过是强调:生不能回到祖国,死 也要埋葬于故土,整个祖国的版图都是他的归属,而他也属于整个祖国的版图 在诗歌里,数字是情感的表现,是不能当真的 而科学性的说明性文章里,数据是必须是科学的,精密的,是马虎不得的 本文下面写到“龙门三激浪”,对于“三”,就说得很精确,因为巨浪冲 向对岸,来回三次。 当然,文学与科学的不同,不仅仅在数字上,而且几乎在语言的一切方面。 在文学作品中,许多普通的字眼都是情感的表现:如,一个简单的词:“歌 唱”。郭风在《长江》中说,“水呵,风呵,玫瑰色的曙天呵,我们一起来歌 唱我们这个时代的和我们的祖国的赞歌。”这也仅仅是通过想象,把自己禁不住 要唱起来的情感表达出来而已,并不指望风、水、曙光真的和他唱起来。因而, 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时候,对这个字典上的意义很明确的“歌唱”,要根据其 文体和上下文,重新体会他的内涵,领悟我们祖国语言无限丰富的弹性。 但是,在说明性的文体和语言中,却不能这样 这个说法可能并不完满。下面,在描写到瀑布的时候,出现了一些超越现 实的语言,如“玉皇大帝”“天宫”“龙王的水晶宫”“各路神仙”等等。 这个问题可以提出来,帮助同学进入比较深层的思考。 虽然有这些超越现实的语言,但是,作者交代得很清楚,这是“民间传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壶口与龙门》,顾名思义,应该是写自然地理的,但 是,纵观全文,其中又出现了许多不属于地理的文字,例如李闯王和人民解放军 横渡黄河等。 这是因为,光写地理的属性,可能比较单调,把与地理有关的历史的故实
可以展开讨论。 壶口与龙门 [关键词语] 最为险要 骤然收缩 窄狭深槽 水力猛增 飞泻而 下 钳制狭道 叠浪翻滚地来回三次 一刹那 飘离 稍一疏忽 船毁人亡 这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这篇和前面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个看来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前面的文章都带有文学性,也就是都以作者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感情为生 命;而这一篇却基本上不属于文学性文章,它的特点,就是尽可能排除作者个人 的,与众不同的情感。这样的文体是说明性的,它要求客观。比如,文章一开头, 说:“壶口至龙门,这一段河谷长达 60 公里。”第二段还说:河口的峡谷谷底 宽约 250 米到 300 米,岸高 150 米,河底的深槽为 30 米到 50 米。飞泻的大瀑布 15 米到 20 米。这么多统计数字,从文学性的描述来说,是很枯燥的,和文学性 要求的感情色彩是不相容的。比如,在《黄河颂》中,光未然说,黄河之水,流 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一万丈是多少,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米。 世界上没有么高的瀑布。这不是不科学吗?文学和科学,有不同的规律,文学形 象因为带上感情色彩,对象就变形了,变质了。余光中说:当我死时,将葬在长 江与黄河之间,要把整个大陆当作眠床。这怎么可能?一个人居然要占这么大的 地方,别人还要不要活?这么霸道,为什么没有人抗议?因为,这是文学,是诗, 而诗又是文学中的文学,是一种情感的想象,不过是强调:生不能回到祖国,死 也要埋葬于故土,整个祖国的版图都是他的归属,而他也属于整个祖国的版图。 在诗歌里,数字是情感的表现,是不能当真的。 而科学性的说明性文章里,数据是必须是科学的,精密的,是马虎不得的。 本文下面写到“龙门三激浪”,对于“三”,就说得很精确,因为巨浪冲 向对岸,来回三次。 当然,文学与科学的不同,不仅仅在数字上,而且几乎在语言的一切方面。 在文学作品中,许多普通的字眼都是情感的表现:如,一个简单的词:“歌 唱”。郭风在《长江》中说,“水呵,风呵,玫瑰色的曙天呵, 我们一起来歌 唱我们这个时代的和我们的祖国的赞歌。”这也仅仅是通过想象,把自己禁不住 要唱起来的情感表达出来而已,并不指望风、水、曙光真的和他唱起来。因而, 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时候,对这个字典上的意义很明确的“歌唱”,要根据其 文体和上下文,重新体会他的内涵,领悟我们祖国语言无限丰富的弹性。 但是,在说明性的文体和语言中,却不能这样。 这个说法可能并不完满。下面,在描写到瀑布的时候,出现了一些超越现 实的语言,如“玉皇大帝”“天宫”“龙王的水晶宫”“各路神仙”等等。 这个问题可以提出来,帮助同学进入比较深层的思考。 虽然有这些超越现实的语言,但是,作者交代得很清楚,这是“民间传 说”。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壶口与龙门》,顾名思义,应该是写自然地理的,但 是,纵观全文,其中又出现了许多不属于地理的文字,例如李闯王和人民解放军 横渡黄河等。 这是因为,光写地理的属性,可能比较单调,把与地理有关的历史的故实
带进来,可以增加人文色彩和趣味性。 但是,这种人文故实,必须是很准确的,文笔可以比描述地理华彩一点, 感情成分也可以多一点,但是,在基本史实上,是不能随意虚构的,甚至连夸张 都可能被认为是败笔。 这一点,应该向学生着重指出。 李闯王过龙门是在1644年,这是必须点明的 人民解放军飞渡龙门,是在1949年,架设了10根铁索板桥,以及后来建 设了单孔铁路桥,这些都必须有精确数据。要写这样的文章,就要一种严谨的精 神,去收集数据 在说明性文字中,也有一些描写的成份,甚至是感情的成份。例如,写到 多少年来,横渡龙门天险只能靠小木船: 摆渡时,机警勇敢的船工必须在船只将要同岩石相撞的一刹那,用尽全身 的力气,猛然拨动舵杆,让船身随着惊涛骇浪飘离悬崖。等到接近对岸的时候, 又得用篙撑开,稍一疏忽,就会船毁人亡。 这一段固然也表现了船工的机智,但是特别强调了船工如何凭借操作技术 飞渡天险。这和袁鹰描写的黄河上的艄公形象比较一下,就可以感受文学形象与 科学说明之间的区别之大了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 手里呢?只有那一概不粗不细的篙子。就凭他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 的经验和判断,使得小筏子战胜了黄河的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 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袁鹰的语言恰恰不强调技术,把技术说得很轻松,只有一根不起眼的竹篙。 笔墨间,流露出对于平凡劳动者的英雄主义豪情的崇敬。把这种感情成分排除掉 就没有形象的感染力了。 讲这一篇时,切忌光从说明文来讲说明文,关键是要抓住说明文和文学散 文和诗歌之间的差别。 参考资料 运河与扬子江 作者简介 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1914年考取清华学校留学资格, 赴美国瓦沙女子大学深造,并以莎菲笔名开始写作。胡适曾说:“当我们还在讨 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莎菲(陈衡哲)却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1918年进 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1920年获硕士学位并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等校。陈衡哲作为作家,她的创作并不丰富,只有1928年由新月书店 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和开明书店1938年出版的《衡哲散文集》等,另 有社会科学著作《文艺复兴史》、《西洋史》等。 评析资料 )《运河与扬子江》鉴赏(宋宝珍)
带进来,可以增加人文色彩和趣味性。 但是,这种人文故实,必须是很准确的,文笔可以比描述地理华彩一点, 感情成分也可以多一点,但是,在基本史实上,是不能随意虚构的,甚至连夸张 都可能被认为是败笔。 这一点,应该向学生着重指出。 李闯王过龙门是在 1644 年,这是必须点明的。 人民解放军飞渡龙门,是在 1949 年,架设了 10 根铁索板桥,以及后来建 设了单孔铁路桥,这些都必须有精确数据。要写这样的文章,就要一种严谨的精 神,去收集数据。 在说明性文字中,也有一些描写的成份,甚至是感情的成份。例如,写到 多少年来,横渡龙门天险只能靠小木船: 摆渡时,机警勇敢的船工必须在船只将要同岩石相撞的一刹那,用尽全身 的力气,猛然拨动舵杆,让船身随着惊涛骇浪飘离悬崖。等到接近对岸的时候, 又得用篙撑开,稍一疏忽,就会船毁人亡。 这一段固然也表现了船工的机智,但是特别强调了船工如何凭借操作技术 飞渡天险。这和袁鹰描写的黄河上的艄公形象比较一下,就可以感受文学形象与 科学说明之间的区别之大了: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 手里呢?只有那一概不粗不细的篙子。就凭他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 的经验和判断,使得小筏子战胜了黄河的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 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袁鹰的语言恰恰不强调技术,把技术说得很轻松,只有一根不起眼的竹篙。 笔墨间,流露出对于平凡劳动者的英雄主义豪情的崇敬。把这种感情成分排除掉, 就没有形象的感染力了。 讲这一篇时,切忌光从说明文来讲说明文,关键是要抓住说明文和文学散 文和诗歌之间的差别。 参考资料 运河与扬子江 一.作者简介 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1914 年考取清华学校留学资格, 赴美国瓦沙女子大学深造,并以莎菲笔名开始写作。胡适曾说:“当我们还在讨 论新文学问题的时候,莎菲(陈衡哲)却已开始用白话做文学了。”1918 年进 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1920 年获硕士学位并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等校。陈衡哲作为作家,她的创作并不丰富,只有 1928 年由新月书店 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和开明书店 1938 年出版的《衡哲散文集》等,另 有社会科学著作《文艺复兴史》、《西洋史》等。 二.评析资料 (一)《运河与扬子江》鉴赏(宋宝珍)
与其说这是一篇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篇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散文诗。它通 过运河与扬子江的对话,反映了一个受命于人的弱者对一个造命由己的强者的不 理解,通过弱者的软弱苟且,反衬出强者的坚定执着 由人工援引来的运河之水,哪堪与出自崇山峻岭,历经磨砺的大江相比 呢?河少了一些坎坷便多了一些安适,而江多了一些凶险却少了一份闲散。与河 不同,它的生命乐趣就存在于奋斗的苦乐之中,本文采用问答的形式,把河的疑 问通过江来作答,在一种豪迈的气势中讴歌了一种不畏艰险,勇猛向前的奋斗精 运河不能理解扬子江的举动,它不相信扬子江是从那“峭岩如壁,尖石如 刀”的蜀山奔流而来的,更不相信它这“软弱的身体,微细的流动”竟敢与强硬 的山岩抗争,因此而慨叹:“可怜的江!那你又何苦奋斗呢?”这是偷安者对奋 斗者的置疑,而扬子江却自有他的自豪和骄傲,因为它的生命是不受别人摆布的, 它要通过自己在艰难中的磨炼,显现出自身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体的自我完成 虽然运河表面上看来也是一样的活着,但活与活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运河的命 成也由人,毁也由人,而扬子江自造的生命却是无人能毁的。奋斗者的路途是艰 难的,“奋斗的辛苦呵,筋断骨折,奋斗的悲痛呵,心摧肺裂。”然而奋斗者的 精神却是永生不灭的,因为它坚信着:“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来的生命是 美丽的!” 这篇散文写于二十年代,作者采用象征手法,墓写出“五四”时期的时代 青年不满现实,不愿苟且偷安而渴望在时代的壮潮中拼搏奋斗的崭新的精神风 貌。其中的江与河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而它们的对话则象征着两种人生哲学 的论辩抗争。这里江与河的形象,与高尔基散文中的海燕与企鹅颇似,都是通过 弱者对艰险的畏惧反衬出强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奋斗不屈的坚强意志。表现了“五 四”时期青年一代觉醒后的思想意识,他们不愿走前人曾经走过的路,也不愿让 别人的意图摆布自己,而是要探索出新的人生道路,并且也朦胧地感到了奋斗的 艰难,但他们是坚决要求向前走的,而决不伫足于旧的安乐地。 本文在象征性的对话中还溶入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既很好地表现了哲理 性,又使之形象化,收到了情理交融的效果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百花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二)《运河与扬子江》赏析(黄建国) 运河是人工开凿而成的,它流经平原大地,水势平缓,未经艰险曲折,由 此形成了它平和闲适的性格。扬子江则不同,它流经了“峭岩如壁,尖石如刀 的髙山峡谷,冲破了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了万千的磨砺。这特定的经历,赋予了 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作者借扬子江的自白,赞美了那种敢于 蔑视传统陈规,勇于开拓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哲学。这实际上也是 对那些在时代大潮中安于现状,甘作“快乐的奴隶”的庸人哲学的批判。这在五 四革命时期,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表现这类主题的作品,在当时并不少见。然而这篇小品则别开生面,以巧 妙的构思,创作了一种新颖别致的形式。作者把运河与扬子江的不同自然属性 与特定人物的思想性格,构成贴切的类比,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两种自然物体 的对话,表现两种人之间不同人生观和不同思想的交锋。作者把自己的是非观念 和爱憎倾向,熔铸在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中,让艺术形象本身说话,对美的加以
与其说这是一篇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篇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散文诗。它通 过运河与扬子江的对话,反映了一个受命于人的弱者对一个造命由己的强者的不 理解,通过弱者的软弱苟且,反衬出强者的坚定执着。 由人工援引来的运河之水,哪堪与出自崇山峻岭,历经磨砺的大江相比 呢?河少了一些坎坷便多了一些安适,而江多了一些凶险却少了一份闲散。与河 不同,它的生命乐趣就存在于奋斗的苦乐之中,本文采用问答的形式,把河的疑 问通过江来作答,在一种豪迈的气势中讴歌了一种不畏艰险,勇猛向前的奋斗精 神。 运河不能理解扬子江的举动,它不相信扬子江是从那“峭岩如壁,尖石如 刀”的蜀山奔流而来的,更不相信它这“软弱的身体,微细的流动”竟敢与强硬 的山岩抗争,因此而慨叹:“可怜的江!那你又何苦奋斗呢?”这是偷安者对奋 斗者的置疑,而扬子江却自有他的自豪和骄傲,因为它的生命是不受别人摆布的, 它要通过自己在艰难中的磨炼,显现出自身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体的自我完成。 虽然运河表面上看来也是一样的活着,但活与活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运河的命 成也由人,毁也由人,而扬子江自造的生命却是无人能毁的。奋斗者的路途是艰 难的,“奋斗的辛苦呵,筋断骨折,奋斗的悲痛呵,心摧肺裂。”然而奋斗者的 精神却是永生不灭的,因为它坚信着:“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来的生命是 美丽的!” 这篇散文写于二十年代,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摹写出“五四”时期的时代 青年不满现实,不愿苟且偷安而渴望在时代的壮潮中拼搏奋斗的崭新的精神风 貌。其中的江与河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而它们的对话则象征着两种人生哲学 的论辩抗争。这里江与河的形象,与高尔基散文中的海燕与企鹅颇似,都是通过 弱者对艰险的畏惧反衬出强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奋斗不屈的坚强意志。表现了“五 四”时期青年一代觉醒后的思想意识,他们不愿走前人曾经走过的路,也不愿让 别人的意图摆布自己,而是要探索出新的人生道路,并且也朦胧地感到了奋斗的 艰难,但他们是坚决要求向前走的,而决不伫足于旧的安乐地。 本文在象征性的对话中还溶入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既很好地表现了哲理 性,又使之形象化,收到了情理交融的效果。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百花文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二)《运河与扬子江》赏析(黄建国) 运河是人工开凿而成的,它流经平原大地,水势平缓,未经艰险曲折,由 此形成了它平和闲适的性格。扬子江则不同,它流经了“峭岩如壁,尖石如刀” 的高山峡谷,冲破了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了万千的磨砺。这特定的经历,赋予了 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作者借扬子江的自白,赞美了那种敢于 蔑视传统陈规,勇于开拓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哲学。这实际上也是 对那些在时代大潮中安于现状,甘作“快乐的奴隶”的庸人哲学的批判。这在五 四革命时期,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表现这类主题的作品,在当时并不少见。然而这篇小品则别开生面,以巧 妙的构思,创作了一种新颖别致的形式。作者把运河与扬子江的不同自然属性, 与特定人物的思想性格,构成贴切的类比,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两种自然物体 的对话,表现两种人之间不同人生观和不同思想的交锋。作者把自己的是非观念 和爱憎倾向,熔铸在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中,让艺术形象本身说话,对美的加以
歌颂,对丑的加以否定,于不动声色之中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新颖别致, 又韵味无穷。作品中没有任何抽象的理性说教,读者在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中, 受到了人生哲理的教育。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方法,很值得我们师法 (摘自《中国随笔小品鉴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三)《运河与扬子江》札记(张以英等) 《运河与扬子江》是一篇名文,气势磅礴,浑厚有力,表达了一种昂扬的 气概,一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念。因是采用对话的方式写成的, 所以极简洁、明快,而又深刻有力。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往往多愁善感,而且往往将这样的思想情绪注入 自己的作品中,而陈衡哲却恰恰相反,能够以理智支配自己的感情,在她的散文 中常常透露出明彻的目光,流荡着汹涌向前的激情。(选自《中国现代散文 百二十家札记》) 江之歌 作者简介 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自幼父母相继去世,由伯父 送入寄宿学校。1892至1897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他的第一部 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即根据他作为见习医生的见闻写成。毛姆擅长写作短 篇小说,曾受到莫泊桑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多变,但又不 落窠臼。1903至1933年,他创作了近30部剧本,深受观众欢迎。1916年,毛 姆到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1920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 风上》,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彩巾》。他的不少作品有浓郁的异 国情调,这也是它们吸引读者的一个原因。 评析资料 《江之歌》鉴赏(陈慧君) 《江之歌》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诗。它通过船夫号子和码头工人之歌, 描绘了纤夫和码头工人艰辛的劳动,苦难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不幸 处境的深切冋情。这篇散文是诗,又是画;形象逼真的劳动画面,悲壮动人的劳 动号子,令人如亲睹其状,如亲闻其声,催人泪下。 第一幅画面是纤夫拉纤的情景。此时,在我们眼前很自然地浮现出了一幅 著名的油画:俄国列宾画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群衣衫褴褛、面色黝黑的 纤夫,弓腰曲背,拼命地拉着一条逆水船,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动。与此同时,我 们的耳际又响起了《伏尔加船夫曲》,哎哟嗬,哎哟嗬,“拉完一把又一把,踏 着世界的不平路……”那歌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在这歌声中,既体现了 劳动人民“绷紧的心弦”,也表现了他们的力量,“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 强精神”,正是这种力量和精神,使他们征服了急流险滩。 作品中的第二幅画面,是码头工人劳动的情景。“他们赤着脚,光着背, 汗水不断地从脸上流下”,扛着沉重的大包,沿着陡峭的石阶,像蜗牛似地爬行 不止。他们的劳动歌声更加低沉而哀怨,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聂耳的《码头工人 歌》,它唱出了黑暗的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心声:搬哪,搬哪,什么时候才能搬掉 压在身上的重重苦难?这歌声,也是全世界劳苦大众“灵魂的无尽悲戚中的呼 喊”。在描绘了这两幅画面后,全文只用两句话收尾,总结性地点出了这江上歌
歌颂,对丑的加以否定,于不动声色之中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新颖别致, 又韵味无穷。作品中没有任何抽象的理性说教,读者在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中, 受到了人生哲理的教育。这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方法,很值得我们师法。 (摘自《中国随笔小品鉴赏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三)《运河与扬子江》札记(张以英等) 《运河与扬子江》是一篇名文,气势磅礴,浑厚有力,表达了一种昂扬的 气概,一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夺取胜利的坚定信念。因是采用对话的方式写成的, 所以极简洁、明快,而又深刻有力。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往往多愁善感,而且往往将这样的思想情绪注入 自己的作品中,而陈衡哲却恰恰相反,能够以理智支配自己的感情,在她的散文 中常常透露出明彻的目光,流荡着汹涌向前的激情。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一 百二十家札记》) 江之歌 一.作者简介 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自幼父母相继去世,由伯父 送入寄宿学校。1892 至 1897 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他的第一部 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即根据他作为见习医生的见闻写成。毛姆擅长写作短 篇小说,曾受到莫泊桑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多变,但又不 落窠臼。1903 至 1933 年,他创作了近 30 部剧本,深受观众欢迎。1916 年,毛 姆到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多次到远东。1920 年到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 风上》,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彩巾》。他的不少作品有浓郁的异 国情调,这也是它们吸引读者的一个原因。 二.评析资料 《江之歌》鉴赏(陈慧君) 《江之歌》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诗。它通过船夫号子和码头工人之歌, 描绘了纤夫和码头工人艰辛的劳动,苦难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不幸 处境的深切同情。这篇散文是诗,又是画;形象逼真的劳动画面,悲壮动人的劳 动号子,令人如亲睹其状,如亲闻其声,催人泪下。 第一幅画面是纤夫拉纤的情景。此时,在我们眼前很自然地浮现出了一幅 著名的油画:俄国列宾画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群衣衫褴褛、面色黝黑的 纤夫,弓腰曲背,拼命地拉着一条逆水船,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动。与此同时,我 们的耳际又响起了《伏尔加船夫曲》,哎哟嗬,哎哟嗬,“拉完一把又一把,踏 着世界的不平路……”那歌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在这歌声中,既体现了 劳动人民“绷紧的心弦”,也表现了他们的力量,“人类克服无情的自然力的顽 强精神”,正是这种力量和精神,使他们征服了急流险滩。 作品中的第二幅画面,是码头工人劳动的情景。“他们赤着脚,光着背, 汗水不断地从脸上流下”,扛着沉重的大包,沿着陡峭的石阶,像蜗牛似地爬行 不止。他们的劳动歌声更加低沉而哀怨,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聂耳的《码头工人 歌》,它唱出了黑暗的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心声:搬哪,搬哪,什么时候才能搬掉 压在身上的重重苦难?这歌声,也是全世界劳苦大众“灵魂的无尽悲戚中的呼 喊”。在描绘了这两幅画面后,全文只用两句话收尾,总结性地点出了这江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