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秦始皇的形象,《过秦论》《史记》《战国策》《新语》《淮南子》 《盐铁论》《汉书》等典籍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主要是“刑法太酷、奢靡与横 征暴敛、穷兵黩武” 北大藏汉简《赵正书》亦有对秦始皇形象的刻画,虽然对秦始皇的描述性 文字不多,但却非常具体,从不同侧面彰显了秦始皇将死之时的悲痛、疑虑、惆 怅、不舍的感情。这为我们加深对秦始皇的了解提供了更好的资料。 秦始皇的“天命观”在传世文献中很少涉及,《赵正书》则可以补充这方 面的资料。秦始皇曰:“吾自视天命,年五十岁而死,吾行年十四而立,立卅七 岁矣。吾当以今岁死,而不知其月日,故出游天下,欲以变气易命,不可于?…… 吾霸王之寿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据此,秦始皇的“天命观”可总结为:知 天命但却想易命。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逻辑。 简文中秦始皇以“霸王”自居,《管子》:“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 秦始皇自视功绩很大,“功盖五帝”,自当享有“至尊之寿”。《新书》:“至 尊之寿,轻百年耳。古者,五帝皆逾百岁,以此言信之。”由于此时秦始皇才五 十岁,其“霸王之寿”相较于《新书》所言“轻百年耳”的“至尊之寿”明显差 距太大,这对秦始皇来说,似乎很难接受。“吾霸王之寿足矣”之语,亦不能当 真,其本质还是想“变气易命 “变气说”曾出现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变虚篇》,其文曰:“说灾变之 家曰:人在天地之间,犹鱼在水中矣。其能以行动天地,犹鱼鼓而振水也。鱼动 而水荡,人行而气变。”《赵正书》所言的“变气”无疑是灾变家所说的“人行 而气变” 孔子主张“知天命”,《论语·为政篇》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秦始皇虽然此时也是五十岁,但他的“知天命”自然与孔子不同。其“知天命但 却想易命”的态度,说到底还是对长生的渴望,也即希望打破“天命”的束缚。 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评价秦始皇道:“他的人生观自然是一位非命主义 者,他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所以他想永远长生,而富贵始终在他自 己的手里。”无疑是《赵正书》中秦始皇的注脚。 秦始皇“长生”之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借助于“仙药”,而《赵 正书》则依赖于“出行变气”。仙药不易得,“出行变气”则容易得多,知秦始 皇再次被术士所欺骗。 (摘编自《北大藏汉简中的秦始皇形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秦始皇的形象,从流传至今的相关文献来看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述,主 要是“刑法太酷、奢靡与横征暴敛、穷兵黩武”。 B.北大藏汉简《赵正书》亦有对秦始皇形象的刻画,虽然描述性文字不多, 却为加深对秦始皇的了解提供了更好的资料
四川省凉山州 2017 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 本试题卷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关于秦始皇的形象,《过秦论》《史记》《战国策》《新语》《淮南子》 《盐铁论》《汉书》等典籍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主要是“刑法太酷、奢靡与横 征暴敛、穷兵黩武”。 北大藏汉简《赵正书》亦有对秦始皇形象的刻画,虽然对秦始皇的描述性 文字不多,但却非常具体,从不同侧面彰显了秦始皇将死之时的悲痛、疑虑、惆 怅、不舍的感情。这为我们加深对秦始皇的了解提供了更好的资料。 秦始皇的“天命观”在传世文献中很少涉及,《赵正书》则可以补充这方 面的资料。秦始皇曰:“吾自视天命,年五十岁而死,吾行年十四而立,立卅七 岁矣。吾当以今岁死,而不知其月日,故出游天下,欲以变气易命,不可于?…… 吾霸王之寿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据此,秦始皇的“天命观”可总结为:知 天命但却想易命。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逻辑。 简文中秦始皇以“霸王”自居,《管子》:“能为霸王者,盖天子圣人也。” 秦始皇自视功绩很大,“功盖五帝”,自当享有“至尊之寿”。《新书》:“至 尊之寿,轻百年耳。古者,五帝皆逾百岁,以此言信之。”由于此时秦始皇才五 十岁,其“霸王之寿”相较于《新书》所言“轻百年耳”的“至尊之寿”明显差 距太大,这对秦始皇来说,似乎很难接受。“吾霸王之寿足矣”之语,亦不能当 真,其本质还是想“变气易命”。 “变气说”曾出现于东汉王充的《论衡•变虚篇》,其文曰:“说灾变之 家曰:人在天地之间,犹鱼在水中矣。其能以行动天地,犹鱼鼓而振水也。鱼动 而水荡,人行而气变。”《赵正书》所言的“变气”无疑是灾变家所说的“人行 而气变”。 孔子主张“知天命”,《论语•为政篇》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秦始皇虽然此时也是五十岁,但他的“知天命”自然与孔子不同。其“知天命但 却想易命”的态度,说到底还是对长生的渴望,也即希望打破“天命”的束缚。 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评价秦始皇道:“他的人生观自然是一位非命主义 者,他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所以他想永远长生,而富贵始终在他自 己的手里。”无疑是《赵正书》中秦始皇的注脚。 秦始皇“长生”之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借助于“仙药”,而《赵 正书》则依赖于“出行变气”。仙药不易得,“出行变气”则容易得多,知秦始 皇再次被术士所欺骗。 (摘编自《北大藏汉简中的秦始皇形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秦始皇的形象,从流传至今的相关文献来看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述,主 要是“刑法太酷、奢靡与横征暴敛、穷兵黩武”。 B.北大藏汉简《赵正书》亦有对秦始皇形象的刻画,虽然描述性文字不多, 却为加深对秦始皇的了解提供了更好的资料
C.秦始皇的“天命观”在传世文献中很少涉及,但从《赵正书》的记载来看, 与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并没有什么不同。 D.秦始皇“长生”之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借助于“仙药”,而《赵 正书》则说依赖于“出行变气”。其实都被术士骗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据北大汉简《赵正书》的记载来看,秦始皇晚年巡游的主要目的是视察各 地风气,了解民情,督查军政。 B.《新书》认为:“至尊之寿,轻百年耳”,秦始皇却说自己“吾霸王之寿 足矣”,秦始皇这句话是不能当真的 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说秦始皇是:“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 天’”,这个论断是有一定道理的。 D.秦始皇求“仙药”而不得,又搞“变气易命”的把戏,这反映出他的人生 观带有强烈的“非命主义”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汉简《赵正书》虽然对秦始皇的描述性文字不多,但却非常具体,弥 补了传世典籍的不足。 B.《赵正书》对嬴政不称“始皇”而称“赵正”,说明该书写于先秦而未经 焚书”之祸,弥足珍贵。 C.《赵正书》不以“始皇”称,而称其在赵同为质子时的名字,可见该书不 应该是秦国史官所写。 D.《赵正书》对秦始皇描述性文字不多,却从不同侧面彰显了他将死之时的 各种无异于常人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12分) 考古学家的陨落 索马里 1911年,陈梦家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一个基督教家庭,1931年陈梦家毕业 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同年在闻一多的指导下出版了《梦家诗集》,一跃成为 著名诗人。这一年12月,陈梦家奔赴淞沪前线一一“在蕴藻滨的战场上/雪花 行行涧着新鬼的坟墓间/开在雪泥/那儿歇着我们的英雄一一静悄悄…… 他的老师闻一多不仅教会了他新诗的格律,更让陈梦家确立了学术的志 趣。1932年,在闻一多的建议和父亲旧友司徒雷登推荐下,陈梦家进入燕京大 学,在这里,他遇到了未来的妻子、燕京大学校花赵萝蕤。陈梦家的兴趣逐渐变 得聚焦:古文字学研究和古史研究。 西南联大时期的陈梦家维持了他广泛的交友网络,闻一多、冯友兰、吴有 训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朋友,这些丰沛的友谊让陈梦家得以在不同领域之间穿梭 自如。在费正清和金岳霖的举荐下,陈梦家和赵萝蕤获得燕京学社的资助去美国 访学。芝加哥大学访学一年期限结束后,陈梦家给冯友兰去信,试图向清华大学 申请一年的休假,陈梦家向冯友兰谈了自己的计划:除了继续学习考古学,还将 寻访全美40多家藏有中国青铜器的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系统性编一册青铜器图 录。校方答复令他失望,但34岁的陈梦家矢志要完成这项计划.他继续频繁地 给友人写信获取帮助。在胡适、驻英国大使陈源、汉学家高本汉、北平图书馆馆 长袁同礼的帮助下,问题得以解决。在美国的第二年,他开始遍访美国藏有青铜 器的人家、博物馆、古董商,然后回到芝加哥大学的办公室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 打出清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巍说:“陈梦家去美国的前后,他的学术体
C.秦始皇的“天命观”在传世文献中很少涉及,但从《赵正书》的记载来看, 与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并没有什么不同。 D.秦始皇“长生”之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借助于“仙药”,而《赵 正书》则说依赖于“出行变气”。其实都被术士骗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据北大汉简《赵正书》的记载来看,秦始皇晚年巡游的主要目的是视察各 地风气,了解民情,督查军政。 B.《新书》认为:“至尊之寿,轻百年耳”,秦始皇却说自己“吾霸王之寿 足矣”,秦始皇这句话是不能当真的。 C.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中说秦始皇是:“不相信‘死生有命,富贵在 天’”,这个论断是有一定道理的。 D.秦始皇求“仙药”而不得,又搞“变气易命”的把戏,这反映出他的人生 观带有强烈的“非命主义”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汉简《赵正书》虽然对秦始皇的描述性文字不多,但却非常具体,弥 补了传世典籍的不足。 B.《赵正书》对嬴政不称“始皇”而称“赵正”,说明该书写于先秦而未经 “焚书”之祸,弥足珍贵。 C.《赵正书》不以“始皇”称,而称其在赵同为质子时的名字,可见该书不 应该是秦国史官所写。 D.《赵正书》对秦始皇描述性文字不多,却从不同侧面彰显了他将死之时的 各种无异于常人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4-6 题。(12 分) 考古学家的陨落 索马里 1911 年,陈梦家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一个基督教家庭,1931 年陈梦家毕业 于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同年在闻一多的指导下出版了《梦家诗集》,一跃成为 著名诗人。这一年 12 月,陈梦家奔赴淞沪前线——“在蕴藻滨的战场上/雪花 一行行涧着新鬼的坟墓间/开在雪泥/那儿歇着我们的英雄——静悄悄……” 他的老师闻一多不仅教会了他新诗的格律,更让陈梦家确立了学术的志 趣。1932 年,在闻一多的建议和父亲旧友司徒雷登推荐下,陈梦家进入燕京大 学,在这里,他遇到了未来的妻子、燕京大学校花赵萝蕤。陈梦家的兴趣逐渐变 得聚焦:古文字学研究和古史研究。 西南联大时期的陈梦家维持了他广泛的交友网络,闻一多、冯友兰、吴有 训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朋友,这些丰沛的友谊让陈梦家得以在不同领域之间穿梭 自如。在费正清和金岳霖的举荐下,陈梦家和赵萝蕤获得燕京学社的资助去美国 访学。芝加哥大学访学一年期限结束后,陈梦家给冯友兰去信,试图向清华大学 申请一年的休假,陈梦家向冯友兰谈了自己的计划:除了继续学习考古学,还将 寻访全美 40 多家藏有中国青铜器的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系统性编一册青铜器图 录。校方答复令他失望,但 34 岁的陈梦家矢志要完成这项计划.他继续频繁地 给友人写信获取帮助。在胡适、驻英国大使陈源、汉学家高本汉、北平图书馆馆 长袁同礼的帮助下,问题得以解决。在美国的第二年,他开始遍访美国藏有青铜 器的人家、博物馆、古董商,然后回到芝加哥大学的办公室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 打出清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巍说:“陈梦家去美国的前后,他的学术体
系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化。比如研究甲骨文或者青铜器, 有哪些重要的材料,以往的研究到了什么水平,有哪些问题现在要去推进。他的 书等于是一个学术指南。”加州大学艺术史教授、国际知名的东亚考古学家罗泰 对陈梦家在考古学界的地位很是推崇:“《殷墟卜辞综述》是一本经典之作。他 作诗的经验影响了他对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当宏观的视角。” 1947年9月,陈梦家带着成堆的文献资料回国时,身上只剩10元。 1947年11月,清华大学决议筹设文物陈列馆,梅贻琦委任陈梦家为筹委 会主任。陈梦家带着专款,在北平物色各样古物。当时解放军已经从东北逼近北 平,很多清朝和民国的遗老遗少都准备撤退,陈梦家趁机经常上袁世香(袁世凯 妺妹)和其他大户人家的府上去购买私藏的古董。这一时期,他一边为清华购置 文物,一边收藏明清家具。著名收藏家王世襄一直说陈梦家是自己明清家具收藏 的启蒙者。因为收藏陈梦家不时会向亲戚朋友借款,发了薪水,第一时间还清欠 款。尽管如此,他从未停止照顾师友的困窘。某日在路上遇到闻一多的遗孀诉说 艰辛,他当即将刚领的一笔俸禄赠予她 1952到1966年,他确立了作为考古学大家的身份一一《甲骨断代学》《殷 墟卜辞综述》《殷代铜器》《西周铜器断代》《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六国 纪年》相继问世。关于陈梦家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韩巍总结:“他的硏究是以 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材料为中心。他研究一个领域,总能将其中涉及的重大历 史问题点出来,有一个整体的角度。”考古学家王世民先生回忆:“他总是购买 两套工具书,一套放家里一套放办公室。他和我们说,做研究不是8小时工作, 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应当用来做学术。”陈梦家坦承自己为了硏究侯马盟 书,将《左传》认认真真读了一遍。“一般人不会对后学这么诚实。”王世民说。 1952年院校合并,陈梦家被调到考古所。1956年他被定成右派。妻子赵 萝蕤、岳父赵紫宸都曾积极参加对陈家梦的批斗。陈梦家最欣赏的一个学生在《考 古学报》上发表《评》,对陈梦家展开了无情的批判。 1966年9月2日,陈梦家自杀身亡,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是我 最后的一天。 (摘编自2014年第21期《三联生活周刊》)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闻一多亦师亦友的关系,对陈梦家影响很大。闻一多不仅指导了陈梦家 的新诗创作,更让陈梦家确立了学术研究的志趣。 B.访学一年期限结束后,陈梦家试图向清华大学申请一年的休假,但末获校 方同意,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C.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梦家凭借在甲骨文研究、青铜器硏究、年代学研究 领域里的一系列重要著述奠定了他考古大家的地位。 D.陈梦家不仅在古文字学研究和古史研究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明清家具 收藏上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开创了家具收藏的先河。 5.陈梦家在治学上有些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6.陈梦家取得了哪些成就?除了他个人的品质、天赋、能力而外还有哪些因素 帮助他取得了这些成就?(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14分) 山路 龙应台
系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化。比如研究甲骨文或者青铜器, 有哪些重要的材料,以往的研究到了什么水平,有哪些问题现在要去推进。他的 书等于是一个学术指南。”加州大学艺术史教授、国际知名的东亚考古学家罗泰 对陈梦家在考古学界的地位很是推崇:“《殷墟卜辞综述》是一本经典之作。他 作诗的经验影响了他对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当宏观的视角。” 1947 年 9 月,陈梦家带着成堆的文献资料回国时,身上只剩 10 元。 1947 年 11 月,清华大学决议筹设文物陈列馆,梅贻琦委任陈梦家为筹委 会主任。陈梦家带着专款,在北平物色各样古物。当时解放军已经从东北逼近北 平,很多清朝和民国的遗老遗少都准备撤退,陈梦家趁机经常上袁世香(袁世凯 妹妹)和其他大户人家的府上去购买私藏的古董。这一时期,他一边为清华购置 文物,一边收藏明清家具。著名收藏家王世襄一直说陈梦家是自己明清家具收藏 的启蒙者。因为收藏陈梦家不时会向亲戚朋友借款,发了薪水,第一时间还清欠 款。尽管如此,他从未停止照顾师友的困窘。某日在路上遇到闻一多的遗孀诉说 艰辛,他当即将刚领的一笔俸禄赠予她。 1952 到 1966 年,他确立了作为考古学大家的身份——《甲骨断代学》《殷 墟卜辞综述》《殷代铜器》《西周铜器断代》《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六国 纪年》相继问世。关于陈梦家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韩巍总结:“他的研究是以 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材料为中心。他研究一个领域,总能将其中涉及的重大历 史问题点出来,有一个整体的角度。”考古学家王世民先生回忆:“他总是购买 两套工具书,一套放家里一套放办公室。他和我们说,做研究不是 8 小时工作, 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应当用来做学术。”陈梦家坦承自己为了研究侯马盟 书,将《左传》认认真真读了一遍。“一般人不会对后学这么诚实。”王世民说。 1952 年院校合并,陈梦家被调到考古所。1956 年他被定成右派。妻子赵 萝蕤、岳父赵紫宸都曾积极参加对陈家梦的批斗。陈梦家最欣赏的一个学生在《考 古学报》上发表《评》,对陈梦家展开了无情的批判。 1966 年 9 月 2 日,陈梦家自杀身亡,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是我 最后的一天。” (摘编自 2014 年第 21 期《三联生活周刊》)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闻一多亦师亦友的关系,对陈梦家影响很大。闻一多不仅指导了陈梦家 的新诗创作,更让陈梦家确立了学术研究的志趣。 B.访学一年期限结束后,陈梦家试图向清华大学申请一年的休假,但末获校 方同意,在众多朋友的帮助下,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C.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梦家凭借在甲骨文研究、青铜器研究、年代学研究 领域里的一系列重要著述奠定了他考古大家的地位。 D.陈梦家不仅在古文字学研究和古史研究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明清家具 收藏上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开创了家具收藏的先河。 5.陈梦家在治学上有些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 6.陈梦家取得了哪些成就?除了他个人的品质、天赋、能力而外还有哪些因素 帮助他取得了这些成就?(5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9 题。(14 分) 山 路 龙应台
五万人涌进了台中的露天剧场;有风,天上的云在游走,使得月光忽隐忽 现。当晚的月亮,不特别明亮,不特别油黄,也不特別圆满,像一个用手掰开的 大半边葡萄柚,随意被搁在一张桌子上,仿佛寻常家用品的一部分。一走进剧场, 却突然扑面而来密密麻麻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五万人同时坐下,即使无声 也是一个隆重的宣示。 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群众跟着音 乐打拍,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鼓掌时动容,但没有尖叫跳跃,也没有激 情推挤。这,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场时,掌声雷动,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静地注视她,想看 看一一又是好久不见,她瘦了还是胖了?第一排两个讨厌的人头挡住了视线,我 稍稍挪动椅子,插在这两个人头的中间,才能把她看个清楚。今晩蔡琴一袭青衣, 衣袂在风里翩翩蝶动,显得飘逸有致。 媒体涌向舞台前,镁光灯烁烁闪个不停。她笑说,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 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然后音乐静下,她开口清唱:“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一—”(《被遗忘的时光》)。蔡琴的声音,像大河般深沉, 黄昏般惆怅,又有宿醉难醒般的缠绵。她低低地唱着,余音缭绕然后戛然而止时, 人们报以狂热的掌声。她说,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 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 在海浪一样的掌声中,我没有鼓掌,我仍旧深深地注视她。她说的“事”, 是五十九岁的导演杨德昌的死。她说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 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一个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 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别?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许诺? 挡了我视线的两个人头,一个是胡志强的。一年前中风,他走路时有些微 跛,使得他的背影看起来特别憨厚。他的身边紧挨着大难不死的妻子,她少了 条手臂。胡志强拾起妻的那只纤弱的手,迎以自己一只粗壮的手,两人的手掌合 起来鼓掌,是患难情深,更是岁月沧桑。 另一个头,是马英九的。能说他在跟五万个人一起欣赏民歌吗?还是说, 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手们,所开 的车,没有“R”挡,更缺空挡。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 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 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蔡琴开始唱《恰似你的温柔》,歌声低回流荡,人们开始和声而唱: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难以开口道再见 就让一切走远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却都没有哭泣 让它淡淡的来让它好好的去 我压低帽檐,眼泪,实在忍不住了。今天是七月七号的晚上,沈君山三度 中风陷入昏迷的第二晚。这里有五万人幸福地欢唱,掌声、笑声、歌声,混杂着 城市的灯火腾跃,照亮了粉红色的天空。此刻,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 个人在加护病房里,一个人。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 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有删改)
五万人涌进了台中的露天剧场;有风,天上的云在游走,使得月光忽隐忽 现。当晚的月亮,不特别明亮,不特别油黄,也不特别圆满,像一个用手掰开的 大半边葡萄柚,随意被搁在一张桌子上,仿佛寻常家用品的一部分。一走进剧场, 却突然扑面而来密密麻麻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五万人同时坐下,即使无声 也是一个隆重的宣示。 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群众跟着音 乐打拍,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鼓掌时动容,但没有尖叫跳跃,也没有激 情推挤。这,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场时,掌声雷动,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静地注视她,想看 看——又是好久不见,她瘦了还是胖了?第一排两个讨厌的人头挡住了视线,我 稍稍挪动椅子,插在这两个人头的中间,才能把她看个清楚。今晚蔡琴一袭青衣, 衣袂在风里翩翩蝶动,显得飘逸有致。 媒体涌向舞台前,镁光灯烁烁闪个不停。她笑说,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 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然后音乐静下,她开口清唱:“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被遗忘的时光》)。蔡琴的声音,像大河般深沉, 黄昏般惆怅,又有宿醉难醒般的缠绵。她低低地唱着,余音缭绕然后戛然而止时, 人们报以狂热的掌声。她说,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 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 在海浪一样的掌声中,我没有鼓掌,我仍旧深深地注视她。她说的“事”, 是五十九岁的导演杨德昌的死。她说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 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一个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 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别?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许诺? 挡了我视线的两个人头,一个是胡志强的。一年前中风,他走路时有些微 跛,使得他的背影看起来特别憨厚。他的身边紧挨着大难不死的妻子,她少了一 条手臂。胡志强拾起妻的那只纤弱的手,迎以自己一只粗壮的手,两人的手掌合 起来鼓掌,是患难情深,更是岁月沧桑。 另一个头,是马英九的。能说他在跟五万个人一起欣赏民歌吗?还是说, 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手们,所开 的车,没有“R”挡,更缺空挡。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 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 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蔡琴开始唱《恰似你的温柔》,歌声低回流荡,人们开始和声而唱: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难以开口道再见 就让一切走远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却都没有哭泣 让它淡淡的来 让它好好的去…… 我压低帽檐,眼泪,实在忍不住了。今天是七月七号的晚上,沈君山三度 中风陷入昏迷的第二晚。这里有五万人幸福地欢唱,掌声、笑声、歌声,混杂着 城市的灯火腾跃,照亮了粉红色的天空。此刻,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 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一个人。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 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有删改)
【注】①胡志强:台湾国民党前副主席、台中市前市长。其夫人邵晓玲, 台湾著名演员,因车祸而失去一条手臂。②马英九: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台湾国 民党前主席。③沈君山:台湾物理学家、著名作家、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写“当晚的月亮,不特别明亮,不特别油黄,也不特别圆满”是为了 与下文写剧场作对比,突出朋友演唱会的成功圆满 B.“第一排两个讨厌的人头挡住了视线”与下文写胡志强、马英九相照应, 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政治人物的反感和厌恶。 C.“蔡琴的声音,像大河般深沉,黄昏般惆怅,又有宿醉难醒般的缠绵”, 连三个比喻,巧妙地表现出蔡琴音色的丰富内涵。 D.“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本文将“歌” 与“事”结合起来,人生感悟和曼妙歌声交汇成中年人生。 E.五万人的“掌声、笑声、歌声”和城市的灯火混杂在一起,与加护病房里 的沈君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众人的庸俗和无聊。 8.文章为什么要以“山路”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文中出现了两首歌,作者问:“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 告别?”你能回答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沛,许州许昌人。少勇决,为节度使上官況所器,妻以女,署牙门将 浼卒,他婿田偁胁浼子袭领其军,谋杀监军。沛知其计,密告之,支党悉禽。德 宗嘉美,即拜行军司马。而刘昌裔领节度,奏沛为监察御史,有诏护浼丧还京师 帝召见叹息,以为功异等,嫌昌裔所请薄,谓沛曰:“吾意殊未厌,尔归矣,方 使别奏。”沛未至许,拜兼御史中丞。 李光颜讨吴元济,奇沛风概,署行营兵马使,使将劲兵别屯,数破贼有功。 时诏书趣战,诸将观望,不敢度溵以壁。沛引兵五千夜济合流,扼贼冲,遂城以 居。于是河阳、宣武、太原、魏博等军继度,围郾城。沛先结垒与贼对,蔡将邓 怀金遂降。蔡平,加兼大夫。复从光颜定淄青。及光彦镇邠,诏分许兵往戍,沛 又为都将,救盐州,败吐蕃,以功擢宁州刺史。徙陈州。 李腰之乱,以忠武节度副使率师讨,加检校右散骑常侍,进拜兖海沂密节 度使。是时新建府,俗犷骜,沛明示法制,军政大治。以检校工部尚书徙忠武。 太和元年卒,赠尚书右仆射。 子逢,从父征伐,累功署忠武都知兵马使。太和中,入为诸卫将军。从刘 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 赏若无功而赏何哉武宗以逢用法严,使宰相李德裕让之,逢曰:“战者,前踏白 刃,不以法,人孰用命?”讨刘稹也,为太原道行营将,领陈许兵七千屯翼城, 稹平,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后亦至忠武节度使云。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九十六》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妻以女 妻:以女嫁人 B.时诏书趣战 趣:催促 C.使宰相李德裕让之 让:退让
【注】①胡志强:台湾国民党前副主席、台中市前市长。其夫人邵晓玲, 台湾著名演员,因车祸而失去一条手臂。②马英九: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台湾国 民党前主席。③沈君山:台湾物理学家、著名作家、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4 分) A.作者写“当晚的月亮,不特别明亮,不特别油黄,也不特别圆满”是为了 与下文写剧场作对比,突出朋友演唱会的成功圆满。 B.“第一排两个讨厌的人头挡住了视线”与下文写胡志强、马英九相照应, 委婉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政治人物的反感和厌恶。 C.“蔡琴的声音,像大河般深沉,黄昏般惆怅,又有宿醉难醒般的缠绵”, 一连三个比喻,巧妙地表现出蔡琴音色的丰富内涵。 D.“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本文将“歌” 与“事”结合起来,人生感悟和曼妙歌声交汇成中年人生。 E.五万人的“掌声、笑声、歌声”和城市的灯火混杂在一起,与加护病房里 的沈君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众人的庸俗和无聊。 8.文章为什么要以“山路”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9.文中出现了两首歌,作者问:“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 告别?”你能回答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沛,许州许昌人。少勇决,为节度使上官涚所器,妻以女,署牙门将。 涚卒,他婿田偁胁涚子袭领其军,谋杀监军。沛知其计,密告之,支党悉禽。德 宗嘉美,即拜行军司马。而刘昌裔领节度,奏沛为监察御史,有诏护涚丧还京师。 帝召见叹息,以为功异等,嫌昌裔所请薄,谓沛曰:“吾意殊未厌,尔归矣,方 使别奏。”沛未至许,拜兼御史中丞。 李光颜讨吴元济,奇沛风概,署行营兵马使,使将劲兵别屯,数破贼有功。 时诏书趣战,诸将观望,不敢度溵以壁。沛引兵五千夜济合流,扼贼冲,遂城以 居。于是河阳、宣武、太原、魏博等军继度,围郾城。沛先结垒与贼对,蔡将邓 怀金遂降。蔡平,加兼大夫。复从光颜定淄青。及光彦镇邠,诏分许兵往戍,沛 又为都将,救盐州,败吐蕃,以功擢宁州刺史。徙陈州。 李騕之乱,以忠武节度副使率师讨,加检校右散骑常侍,进拜兖海沂密节 度使。是时新建府,俗犷骜,沛明示法制,军政大治。以检校工部尚书徙忠武。 太和元年卒,赠尚书右仆射。 子逢,从父征伐,累功署忠武都知兵马使。太和中,入为诸卫将军。从刘 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 赏若无功而赏何哉武宗以逢用法严,使宰相李德裕让之,逢曰:“战者,前踏白 刃,不以法,人孰用命?”讨刘稹也,为太原道行营将,领陈许兵七千屯翼城。 稹平,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后亦至忠武节度使云。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九十六》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妻以女 妻:以女嫁人 B.时诏书趣战 趣:催促 C.使宰相李德裕让之 让:退让
D.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加:升任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十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B.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末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C.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D.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沛年轻时勇敢果断,受到节度使上官浼的器重,上官浼去世后,王沛的 女婿田偁胁迫上官浼的儿子要求接管他的军队,王沛知道后告发了他。 李光颜赞赏王沛的节操,任命他为行营兵马使,多次打败敌人建功。当时 皇帝下令进攻,众将持观望态度而王沛勇往直前。 C.王沛曾任兖州、密州等地节度使,当地人很蛮横,王沛公开宣布法规制度, 及时选拔任命官员,军队和地方治理得很好。 D.对于没参战而想冒功领赏的士兵王逢不给赏,有人为他们求情,王逢坚决 拒绝。武宗派宰相李德裕去责备他,他极力据理力争。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新建府,俗犷骜,沛明示法制,军政大治, (2)讨刘稹也,为太原道行营将,领陈许兵七千屯翼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 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 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①晁补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 年间举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绍圣末年,受党争牵连被谪,退隐家 乡。②壅(yong)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③芳醪(lo):指浊酒或醇 酒 4.下列对本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上片前八句主要是写柳树,“壅培未就”的花朵,风雨一到就被吹扫净尽 而柳树在春天正是茁壮成长的时期,故言“繁红”占有春天的时间“不如垂 柳” B.“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其实 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C.“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化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的成语,说明每当春去匆匆,风雨摧花时,必生怅恨,唯有借酒遣之 D.“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是词人的自信,难道不知,桃花凋 谢是因自己要结子,并非因春去而消瘦。点明此为自然规律,无须独自怅恨
D.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加:升任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十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B.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末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C.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D.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沛年轻时勇敢果断,受到节度使上官涚的器重,上官涚去世后,王沛的 女婿田偁胁迫上官涚的儿子要求接管他的军队,王沛知道后告发了他。 B.李光颜赞赏王沛的节操,任命他为行营兵马使,多次打败敌人建功。当时 皇帝下令进攻,众将持观望态度而王沛勇往直前。 C.王沛曾任兖州、密州等地节度使,当地人很蛮横,王沛公开宣布法规制度, 及时选拔任命官员,军队和地方治理得很好。 D.对于没参战而想冒功领赏的士兵王逢不给赏,有人为他们求情,王逢坚决 拒绝。武宗派宰相李德裕去责备他,他极力据理力争。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是时新建府,俗犷骜,沛明示法制,军政大治。 (2)讨刘稹也,为太原道行营将,领陈许兵七千屯翼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 晁补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 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 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①晁补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 年间举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绍圣末年,受党争牵连被谪,退隐家 乡。②壅(yōng)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③芳醪(láo):指浊酒或醇 酒。 14.下列对本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上片前八句主要是写柳树,“壅培未就”的花朵,风雨一到就被吹扫净尽; 而柳树在春天正是茁壮成长的时期,故言“繁红”占有春天的时间“不如垂 柳”。 B.“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其实 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C.“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化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的成语,说明每当春去匆匆,风雨摧花时,必生怅恨,唯有借酒遣之。 D.“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是词人的自信,难道不知,桃花凋 谢是因自己要结子,并非因春去而消瘦。点明此为自然规律,无须独自怅恨
E.“世上功名三句”点明主题,反映了词人的思想境界,也是词人对人生的 感叹: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贬谪生活中缺少音乐,缺少知音,虽 有良辰美景却只能孤独度日的句子是“ (2)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对吴宫旧时盛迹不可寻觅 的词句是“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自己遍观群书的直接原因是“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3月29日韩国政府对乐天免税店处以15亿3600万韩元的罚款,在眼 下中国各种反制不断升级的情况下,韩国政府这笔巨额罚款无疑让乐天风声鹤 ②当巨大的凌辱降临在白己或者亲人身上时,是忍受凌辱还是挺身抗暴? “聊城辱母杀人案”一审结果是于欢被判无期徒刑,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应,言人 人殊。 ③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它是继深 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三者重足而立。 ④联合国发布的《2017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尽管国际社会为解决 粮食问题心劳日拙,世界各地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的人数还是出现大幅攀 升 ⑤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电子商务的飞速 发展让其他国家相形见绌。尽管政府密切监督着电子商务,但少有人因此受到困 扰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洛克菲勒家族除了惊人的财富、显赫的声名,他们还因对公益慈善的 重视和投入,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称赞和认可 B.今年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工作报告中共有53处提到“改 革”,“改革”是过去四年多来整个中国司法系统最鲜明的关键词。 C.在年岁已高的希拉里两次竞选总统失利后,表示第三次竞选总统的可 能性已经不大,但有媒体称她正考虑今年竞选纽约市长 D.据一位学者说,或许在未来五年,无现金支付将会成为中国首要支付 方式。超过70%以上的网民表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经不需要现金了。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 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 ①让用户享受到“随用随骑、随停随锁”的便利 ②导致共享单车的行业不可控性大大增加
E.“世上功名三句”点明主题,反映了词人的思想境界,也是词人对人生的 感叹: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贬谪生活中缺少音乐,缺少知音,虽 有良辰美景却只能孤独度日的句子是“ , ”。 (2)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对吴宫旧时盛迹不可寻觅 的词句是“ , ”。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自己遍观群书的直接原因是“ ”。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3 月 29 日韩国政府对乐天免税店处以 15 亿 3600 万韩元的罚款,在眼 下中国各种反制不断升级的情况下,韩国政府这笔巨额罚款无疑让乐天风声鹤 唳。 ②当巨大的凌辱降临在白己或者亲人身上时,是忍受凌辱还是挺身抗暴? “聊城辱母杀人案”一审结果是于欢被判无期徒刑,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应,言人 人殊。 ③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它是继深 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三者重足而立。 ④联合国发布的《2017 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尽管国际社会为解决 粮食问题心劳日拙,世界各地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的人数还是出现大幅攀 升。 ⑤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电子商务的飞速 发展让其他国家相形见绌。尽管政府密切监督着电子商务,但少有人因此受到困 扰。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洛克菲勒家族除了惊人的财富、显赫的声名,他们还因对公益慈善的 重视和投入,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称赞和认可。 B.今年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工作报告中共有 53 处提到“改 革”,“改革”是过去四年多来整个中国司法系统最鲜明的关键词。 C.在年岁已高的希拉里两次竞选总统失利后,表示第三次竞选总统的可 能性已经不大,但有媒体称她正考虑今年竞选纽约市长。 D.据一位学者说,或许在未来五年,无现金支付将会成为中国首要支付 方式。超过 70%以上的网民表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经不需要现金了。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 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 态。 , 。 , , , 。 ①让用户享受到“随用随骑、随停随锁”的便利 ②导致共享单车的行业不可控性大大增加
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车私用”、乱停乱放 ④共享单车相比过去的城市公共白行车的特点在于取消了“停车桩” ⑤甚至车子被倒挂在树上之类的恶劣行径 ⑥但是,成为“共享品”的车子离开了固定车桩的统一停放、统一管理 A.④②⑥①③⑤ B.⑥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⑥③⑤② D.⑥③②①⑤④ 20.请为下面漫画写一个标题(不超过5个字),并点明漫画寓意(不超过60 个字)。(5分) 标题: 寓意: 21.仿照下面这首短诗,以“有一个未来的目标”为话题,续写两节文字。要求 内容贴切,修辞手法一致,句式基本一致。(6分)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飞蛾 甘愿做烈火的俘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阿尔法围棋( AlphaGo)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旗下 DeepMind 公司开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 2016年3月,该程序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进行人机大 并以4:1总比分获胜 2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手对决,连续60 局无一败绩。赛后,棋手们纷纷表示,“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 自卑和无能”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毫无机会吗? 人工智能到底是脱缰的野马,还是人类手里高飞的风筝?
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公车私用”、乱停乱放 ④共享单车相比过去的城市公共白行车的特点在于取消了“停车桩” ⑤甚至车子被倒挂在树上之类的恶劣行径 ⑥但是,成为“共享品”的车子离开了固定车桩的统一停放、统一管理 A.④②⑥①③⑤ B.⑥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⑥③⑤② D.⑥③②①⑤④ 20.请为下面漫画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5 个字),并点明漫画寓意(不超过 60 个字)。(5 分) 标题: ▲ 寓意: ▲ 21.仿照下面这首短诗,以“有一个未来的目标”为话题,续写两节文字。要求: 内容贴切,修辞手法一致,句式基本一致。(6 分)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飞蛾 甘愿做烈火的俘虏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阿尔法围棋(AlphaGo)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旗下 DeepMind 公司开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 2016 年 3 月,该程序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进行人机大 战,并以 4:1 总比分获胜。 2016 年末 2017 年初,该程序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手对决,连续 60 局无一败绩。赛后,棋手们纷纷表示,“在人工智能面前,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 自卑和无能”。 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毫无机会吗? 人工智能到底是脱缰的野马,还是人类手里高飞的风筝?
无知者无畏,有未知才有探索;一知半解也有一知半解的快乐。 然而,面对人工智能,人类真的做好了准备吗?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白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1.C.(原文“秦始皇虽然此时也是五十岁,但他的“知天命”自然与孔子不 2.A.(秦始皇晚年巡游的目的是为了“变气易命”。) 3.B.(既称“汉简”,当然不可能写于先秦。)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12分) 4.(3分)D.(文中并未介绍其家具收藏的成就,更无“开创了家具收藏的先 河”的信息。) 5.(4分)O1系统化。【或“具有相当宏观的视角”】○2以问题为中心,有 个整体的角度。○3勤奋。【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应当用来做学术】O4 诚实。【陈梦家坦承自己为了研究侯马盟书,将《左传》认认真真读了一遍。“ 般人不会对后学这么诚实。”王世民说。】(一点1分。) 6.(6分)O1新诗创作。出版了《梦家诗集》,一跃成为著名诗人。O2取得 了考古学大家的身份。○3明清家具收藏。陈梦家取得这些成就,除了他个人的 品质、天赋、能力而外,还得益于O4师友的帮助和O5时代给予的机会。【当 时解放军已经从东北逼近北平,很多清朝和民国的遗老遗少都准备撤退,陈梦家 趁机收购古董和明清家具】(一点1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14分) 7.(4分)CD一项2分。(A.“突出朋友演唱会的成功圆满”误。B.“表达 出作者对政治人物的反感和厌恶”,过度解读。E.“突出了众人的庸俗和无聊” 理解错误。) 8.(4分)O1文章写的是歌声,其实写的是人生。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的 人生。O2这一代人的人生就像行进在山路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或 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一点2分,共 4分。) 9.(6分)《被遗忘的时光》是在悼念,《恰似你的温柔》是在告别。因为“她 笑说,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然后音乐静下, 她开口清唱”,说明这首歌是为了表达对杨德昌的悼念。而《恰似你的温柔》从 歌词来看,应该是为了表达告别。(评分:将歌名和情感正确对应,2分;结合 文章说明理由,3分;语言,1分。认为两首歌都有悼念、告别的情感,只要言 之成理亦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C.(让:责备) 11.(3分) 原文标点 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无知者无畏,有未知才有探索;一知半解也有一知半解的快乐。 然而,面对人工智能,人类真的做好了准备吗?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白定(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1.C.(原文“秦始皇虽然此时也是五十岁,但他的“知天命”自然与孔 子不 同。”) 2.A.(秦始皇晚年巡游的目的是为了“变气易命”。) 3.B.(既称“汉简”,当然不可能写于先秦。)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4-6 题。(12 分) 4.(3 分)D.(文中并未介绍其家具收藏的成就,更无“开创了家具收藏的先 河”的信息。) 5.(4 分)○1 系统化。【或“具有相当宏观的视角”】○2 以问题为中心,有 一个整体的角度。○3 勤奋。【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应当用来做学术】○4 诚实。【陈梦家坦承自己为了研究侯马盟书,将《左传》认认真真读了一遍。“一 般人不会对后学这么诚实。”王世民说。】(一点 1 分。) 6.(6 分)○1 新诗创作。出版了《梦家诗集》,一跃成为著名诗人。○2 取得 了考古学大家的身份。○3 明清家具收藏。陈梦家取得这些成就,除了他个人的 品质、天赋、能力而外,还得益于○4 师友的帮助和○5 时代给予的机会。【当 时解放军已经从东北逼近北平,很多清朝和民国的遗老遗少都准备撤退,陈梦家 趁机收购古董和明清家具】(一点 1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7-9 题。(14 分) 7.(4 分)CD 一项 2 分。(A.“突出朋友演唱会的成功圆满”误。B.“表达 出作者对政治人物的反感和厌恶”,过度解读。E.“突出了众人的庸俗和无聊”, 理解错误。) 8.(4 分)○1 文章写的是歌声,其实写的是人生。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的 人生。○2 这一代人的人生就像行进在山路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或 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一点 2 分,共 4 分。) 9.(6 分)《被遗忘的时光》是在悼念,《恰似你的温柔》是在告别。因为“她 笑说,媒体不是为了她的“歌”而来的,是为了另一件“事”。然后音乐静下, 她开口清唱”,说明这首歌是为了表达对杨德昌的悼念。而《恰似你的温柔》从 歌词来看,应该是为了表达告别。(评分:将歌名和情感正确对应,2 分;结合 文章说明理由,3 分;语言,1 分。认为两首歌都有悼念、告别的情感,只要言 之成理亦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3 分)C.(让:责备) 11.(3 分)C. 原文标点 从刘沔、石雄破回鹘于天德,有士二千人未尝战,欲冒赏赐,逢不与。或 为请之,答曰:“士奋死取赏,若无功而赏,何哉?
12.(3分)A.(“王沛的女婿田偁”错,应是“上官浼的另一个女婿田偁”。) 13.(10分)(1)当时刚设节度府,当地人很蛮横,王沛公开宣布法规制度, 军队和地方治理得很好。(5分,“犷骜”“示”“治”各1分,大意2分 (2)讨伐刘稹时,他(王逢)任太原道行营将,率领陈许镇七千士兵驻守翼城 (5分,“为”“领”“屯”各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5分)AD(A.“上片前八句主要是写柳树”错,应是“上片前八句主要 是写花”。D.“是词人的自信”错,应是“是词人的自嘲与自解”。)(对 个2分,全对5分) 15.(6分)①表达了词人的惜春之情。上片前八句主要是写花。幽幽花朵细瓣 绿萼,落在“小园低槛”之中,因为是“壅培未就”的嫩花小朵,故风雨一吹就 被吹扫净尽。②表达了词人年华老去的伤感。“世上功名三句”直接切入主题。 “世上功名”是为国家立功扬名,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有一个从读书、应 试、为官到建功立业的打算。“老来风味”:人生一世,由少而壮而老的最后阶 段。而这两方面,作者此时来说,都已到了“春归时候”,即事业无成,人已老 大。③表达了对人生和青春的惋惜之情。纵能借歌酒自我排遣,奈何已失的政治 上的和人生的青春不能恢复,豪情难似旧时。(每点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5分)(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2)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三、语言运用(20分) 17.(3分)D(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言人人殊:说的话各 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重足而立: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 常恐惧: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得不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差,贬义;相 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相比,显得远远不如。) 18.(3分)B.(A“称赞和认可”语序不当,应改为“认可和称赞”;C.主 语残缺,“年岁已高的希拉里”放到“表示”前面;D.“超过70%以上”前后 矛盾,应删去“超过”或“以上”。) 19.(3分)C 20.(5分)标题:奴隶(奴仆、附庸、手机的奴隶等,意思恰当即可。2分) 寓意:讽刺人们已经成为了手机的附庸(奴隶),它可以离开你,但你 离不开它。我们以为自己可以主导生活,但实际上我们只是习惯了被手机掌控 (3分) 21.(6分)参考示例: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坚持不懈 就像衔木填海的精卫 甘愿做大海的对手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意气风发 就像冲天而起的大鹏 甘愿做天空的使者
12.(3 分)A.(“王沛的女婿田偁”错,应是“上官涚的另一个女婿田偁”。) 13.(10 分)(1)当时刚设节度府,当地人很蛮横,王沛公开宣布法规制度, 军队和地方治理得很好。(5 分,“犷骜”“示”“治”各 1 分,大意 2 分) (2)讨伐刘稹时,他(王逢)任太原道行营将,率领陈许镇七千士兵驻守翼城。 (5 分,“为”“领”“屯”各 1 分,大意 2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14.(5 分)AD(A.“上片前八句主要是写柳树”错,应是“上片前八句主要 是写花”。D.“是词人的自信”错,应是“是词人的自嘲与自解”。)(对一 个 2 分,全对 5 分) 15.(6 分)①表达了词人的惜春之情。上片前八句主要是写花。幽幽花朵细瓣 绿萼,落在“小园低槛”之中,因为是“壅培未就”的嫩花小朵,故风雨一吹就 被吹扫净尽。②表达了词人年华老去的伤感。“世上功名三句”直接切入主题。 “世上功名”是为国家立功扬名,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有一个从读书、应 试、为官到建功立业的打算。“老来风味”:人生一世,由少而壮而老的最后阶 段。而这两方面,作者此时来说,都已到了“春归时候”,即事业无成,人已老 大。③表达了对人生和青春的惋惜之情。纵能借歌酒自我排遣,奈何已失的政治 上的和人生的青春不能恢复,豪情难似旧时。(每点 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5 分)(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2)舞榭歌台,风流总 被雨打风吹去。(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三、语言运用(20 分) 17.(3 分)D(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言人人殊:说的话各 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重足而立: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 常恐惧;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得不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差,贬义;相 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相比,显得远远不如。) 18.(3 分)B.(A“称赞和认可”语序不当,应改为“认可和称赞”;C.主 语残缺,“年岁已高的希拉里”放到“表示”前面;D.“超过 70﹪以上”前后 矛盾,应删去“超过”或“以上”。) 19.(3 分)C 20.(5 分)标题:奴隶(奴仆、附庸、手机的奴隶等,意思恰当即可。2 分) 寓意:讽刺人们已经成为了手机的附庸(奴隶),它可以离开你,但你 离不开它。我们以为自己可以主导生活,但实际上我们只是习惯了被手机掌控。 (3 分) 21.(6 分)参考示例: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坚持不懈 就像衔木填海的精卫 甘愿做大海的对手 有一个未来的目 标 总能让我们意气风发 就像冲天而起的大鹏 甘愿做天空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