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2017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贴好条形码,并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这一概念随着“国学热”而为人们所熟知,它主要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其 实,“国学”一词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的话。可见, “国学”这一概念最早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而不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用“国学”来指 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有一个流变的过程。清朝末年,中西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进展。为了 区别西方的学术文化和中国两千多年来以经、史、子、集为基础的传统学术文化,人们把前 者称为“西学”,而把后者称为“中学”。此后,随着变法维新的推进,有人将西方学术文 化称为“新学”,而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称为“旧学”。也有一些学者出于保存中国文化命 脉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称为“国粹”或“国故”。后来,章太炎创办“章氏国学讲 习会”,胡适创办《国学季刊》,均用“国学”指称中国固有之学术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 响,“国学”一词逐渐通行起来。 今天,我们使用“国学”这个概念来指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这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 整体性、综合性有着密切关系。这里所说的整体性、综合性,不是说“国学”等于经、史、 子、集的简单相加,而是说所谓“经学”“史学”“子学”“文学”都是在同一个文化母体 中生成的,它们在内涵上是交叉互通的。 “国学”这一概念为我们从整体上观照和把握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提供了独 特视角,有助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首先,从古代目录分类来说,经、史、子
南充市高 2017 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贴好条形码,并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国学”这一概念随着“国学热”而为人们所熟知,它主要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其 实,“国学”一词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的话。可见, “国学”这一概念最早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而不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用“国学”来指 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有一个流变的过程。清朝末年,中西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进展。为了 区别西方的学术文化和中国两千多年来以经、史、子、集为基础的传统学术文化,人们把前 者称为“西学”,而把后者称为“中学”。此后,随着变法维新的推进,有人将西方学术文 化称为“新学”,而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称为“旧学”。也有一些学者出于保存中国文化命 脉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称为“国粹”或“国故”。后来,章太炎创办“章氏国学讲 习会”,胡适创办《国学季刊》,均用“国学”指称中国固有之学术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 响,“国学”一词逐渐通行起来。 今天,我们使用“国学”这个概念来指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这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 整体性、综合性有着密切关系。这里所说的整体性、综合性,不是说“国学”等于经、史、 子、集的简单相加,而是说所谓“经学”“史学”“子学”“文学”都是在同一个文化母体 中生成的,它们在内涵上是交叉互通的。 “国学”这一概念为我们从整体上观照和把握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提供了独 特视角,有助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首先,从古代目录分类来说,经、史、子
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这四大部类书籍,实际上有很多是相互交叉的。比如说,《诗经》本 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尚书》本为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但皆被尊为经。其次,经、史 子、集各部类本身也体现出某种程度的综合性。例如,经部的书也包含着自然和社会的丰富 知识。子部的书也是这样,像《管子》中就有农学方面的内容,《墨子》里就有逻辑学、几 何学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各类书作者的知识结构往往是复合型的,而不是单一的。最后, 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要求从整体上去综合把握。一般来说,学哲学的应读经部和子部, 学历史的应读史部,学文学的应读集部。然而,只要我们的学习和研究略微走向深入,就不 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部类中,因为认知的对象、研究的问题常常涉及方方面面,必然要求我 们有比较广泛的涉猎。所以,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是经、史、子、集兼通的 因此,可以认为,用“国学”这一概念来指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更能 凸显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自身的特点,更切合其整体性、综合性的学术风貌。“国学”概念提 供的独特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史、子、集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学 术的思想文化内涵 (选自边家珍《“国学”概念的独特视角》,有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这个概念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但它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是两个完全 不同的概念,先秦时代它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现在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但在传统的经、 史、子、集四部分类中,都被归在经部 章太炎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胡适创办《国学季刊》,均用“国学”指称中国传 学术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那以后“国学”一词才逐渐通行起来。 .作为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称谓的“国学”,是为了区别于西方的学术文化,由“中 学”“旧学”“国粹”“国故”等这些称谓逐步流变而来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主要是指传统学术文化的各部类都是在同一个文 化母体中生成的,在内涵上是交叉互通的。 B.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中经、史、子、集的四部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这四大部类书籍,有 很多是可以既划入这一部类,又划入那一部类的 C.文中例举《管子》中有农学方面的内容,《墨子》里有逻辑学、几何学方面的内容, 是要证明“经、史、子、集各部类本身也体现出某种程度的综合性” D.“国学”概念提供的独特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史、子、集的内在联系 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思想文化内涵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这四大部类书籍,实际上有很多是相互交叉的。比如说,《诗经》本 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尚书》本为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但皆被尊为经。其次,经、史、 子、集各部类本身也体现出某种程度的综合性。例如,经部的书也包含着自然和社会的丰富 知识。子部的书也是这样,像《管子》中就有农学方面的内容,《墨子》里就有逻辑学、几 何学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各类书作者的知识结构往往是复合型的,而不是单一的。最后, 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要求从整体上去综合把握。一般来说,学哲学的应读经部和子部, 学历史的应读史部,学文学的应读集部。然而,只要我们的学习和研究略微走向深入,就不 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部类中,因为认知的对象、研究的问题常常涉及方方面面,必然要求我 们有比较广泛的涉猎。所以,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是经、史、子、集兼通的。 因此,可以认为,用“国学”这一概念来指称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更能 凸显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自身的特点,更切合其整体性、综合性的学术风貌。“国学”概念提 供的独特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史、子、集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学 术的思想文化内涵。 (选自边家珍《“国学”概念的独特视角》,有删 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这个概念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但它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是两个完全 不同的概念,先秦时代它是指国家设立的学校,现在是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但在传统的经、 史、子、集四部分类中,都被归在经部。 C.章太炎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胡适创办《国学季刊》,均用“国学”指称中国传 统学术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那以后 “国学”一词才逐渐通行起来。 D.作为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称谓的“国学”,是为了区别于西方的学术文化,由“中 学”“ 旧学”“国粹”“国故”等这些称谓逐步流变而来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主要是指传统学术文化的各部类都是在同一个文 化母体中生成的,在内涵上是交叉互通的。 B.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中经、史、子、集的四部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这四大部类书籍,有 很多是可以既划入这一部类,又划入那一部类的。 C.文中例举《管子》中有农学方面的内容,《墨子》里有逻辑学、几何学方面的内容, 是要证明“经、史、子、集各部类本身也体现出某种程度的综合性”。 D.“国学”概念提供的独特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经、史、子、集的内在联系, 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思想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这也是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 是经、史、子、集兼通的根本原因 B.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 艺术等等。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 C.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内容是瑕瑜互见、精粗并存的。其中既有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知灼 见,也有背离客观实际的谬妄之说。 D.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要从整体上去综合 把握,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部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抗战音乐家张曙 张曙原名张恩袭,1908年9月18日,出生于安徽歙县坑口乡柔川村一农家小院,“张曙” 这个名字,是他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田汉为他取的,寄意他在音乐道路上如“初生曙 光”,大放异彩 童年时期,母亲所教的山歌,随处流传的微调,无不给幼小的张曙以音乐的启蒙和艺术 的滋养。从此,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1年底,张曙随在外经商的父亲到浙江衢州,先后就学于衢县高等小学、浙江省立八 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段时间所受的教育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1925年3月,浙江 省立八中调来音乐教师华盖,华盖对张曙重点培养,使他在音乐上进步神速。华盖是一名中 共地下党员,对张曙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1926年秋,张曙中学毕业,没有按照父亲预先设置好的人生道路投考法政学校博取仕途 或是回乡经商。张曙执意报考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在上海艺术大学求学期间,张曙结识了 著名戏剧家田汉。 1927年起,张曙开始了左翼音乐创作,一首首激昂的革命歌曲,一部部鞭挞万恶旧社会 的话剧配乐,使张曙的音乐才能锋芒初露。1928年,张曙考入当时国内最高音乐学府一一国 立音乐院。跟随俄国声乐教授斯拉诺娃和声乐组主任周淑安学习声乐,还师从黄自学习作曲 师从朱英兼修二胡 1933年1月,张曙在田汉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革命工作与音乐 事业彻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935年是张曙创作的高峰期,他为话剧《洪水》写下了三首插曲《风雨催眠曲》、《云 儿词》、《筑堤曲》,又先后创作了《爬山运动歌》、《青年劳动歌》、《抗战进行曲》等 一系列进步歌曲
A.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这也是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 是经、史、子、集兼通的根本原因。 B.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 艺术等等。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 C.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内容是瑕瑜互见、精粗并存的。其中既有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知灼 见,也有背离客观实际的谬妄之说。 D.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要从整体上去综合 把握,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部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抗战音乐家张曙 张曙原名张恩袭,1908 年 9 月 18 日,出生于安徽歙县坑口乡柔川村一农家小院,“张曙” 这个名字,是他 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田汉为他取的,寄意他在音乐道路上如“初生曙 光”,大放异彩。 童年时期,母亲所教的山歌,随处流传的微调,无不给幼小的张曙以音乐的启蒙和艺术 的滋养。从此,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1 年底,张曙随在外经商的父亲到浙江衢州,先后就学于衢县高等小学、浙江省立八 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段时间所受的教育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1925 年 3 月,浙江 省立八中调来音乐教师华盖,华盖对张曙重点培养,使他在音乐上进步神速。华盖是一名中 共地下党员,对张曙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 1926 年秋,张曙中学毕业,没有按照父亲预先设置好的人生道路投考法政学校博取仕途, 或是回乡经商。张曙执意报考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在上海艺术大学求学期间,张曙结识了 著名戏剧家田汉。 1927 年起,张曙开始了左翼音乐创作,一首首激昂的革命歌曲,一部部鞭挞万恶旧社会 的话剧配乐,使张曙的音乐才能锋芒初露。1928 年,张曙考入当时国内最高音乐学府——国 立音乐院。跟随俄国声乐教授斯拉诺娃和声乐组主任周淑安学习声乐,还师从黄自学习作曲, 师从朱英兼修二胡 1933 年 1 月,张曙在田汉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革命工作与音乐 事业彻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935 年是张曙创作的高峰期,他为话剧《洪水》写下了三首插曲《风雨催眠曲》、《云 儿词》、《筑堤曲》,又先后创作了《爬山运动歌》、《青年劳动歌》、《抗战进行曲》等 一系列进步歌曲
1936他在南京《新民报》发表了《谈作曲》、《看〈回春之曲〉后》、《谈谈国难时期 的音乐运动》等音乐文论,坚决反对在国难当头之际“制作消闲音乐”,“把音乐完全趣味 化”。张曙进一步阐述用音乐去唤起民众抗日热情的主张与手段:“我们既然要通过音乐去 唤起大众、组织大众,那末我们必得先要懂得大众的疾苦与希求。倘若你没有懂得大众的生 活情绪,无论你的作曲技巧怎样高,你一辈子也作不出大众真正需要的音乐来,所以我们得 要先从大众去学习,然后才能去教育大众。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田汉连夜创作出话剧《卢沟桥》,交由张曙配乐编曲,张曙借 用河北民间戏曲《小放牛》的曲调改编《卢沟问答》,此曲在南京公演后不胫而走,成为社 会大众人人爱唱的抗战歌曲。同月,张曙深感于国家危亡,倾力创作抗战歌曲的力作《保卫 国土》。歌曲铿锵有力,听众为之感奋不已。之后,张曙还为阳翰笙的电影剧本《夜奔》写 了插曲《一条心》。与同时代的新音乐工作者相比,张曙对民间音乐钻研颇深,其抗战歌曲 汲取生活中群众呐喊呼号的音调,不仅极具民间风味,也体现出奔放不羁、热烈雄浑的战斗 精神。 1937年12月,张曙受田汉邀请为田汉新作《最后的胜利》编曲。根据剧情需要,张曙采 用民间山歌的曲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日落西山》,以民间习见的情歌题材,抒发出仁 人志士抛却儿女情长,毅然走向抗日战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高尚情操。歌曲风格清新,曲 调明快优美,很快流传全国,不仅是著名的抗战抒情歌曲,更作为声乐教学的经典曲目广为 传唱。 台儿庄会战后,田汉创作诗歌《洪波曲》,交由张曙作曲。张曙决定将此谱写成大众化 的进行曲,以铿锵有力的节奏,通过齐唱与合唱等形式,将台儿庄会战的壮烈场景栩栩如生 地加以呈现,表现出中国军民精诚团结、血战到底、众志成城的磅礴气势。此曲很快便流传 开来,成为他一生最负盛名的抗战歌曲 据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记载,在纪念抗战一周年之际,《在太行山上》刚刚写就, 由于来不及教给歌咏队队员,又想及时介绍给广大群众,于是张曙就找到林路以二重唱的形 式进行演出,使这首歌曲迅速传遍武汉三镇,唱响全国。张曙还先后发表了《唱歌的声音与 感情》、《聂耳作品的历史性》等音乐文论,强调“要从日常生活中,多方面的深切地去体 验,敏锐地去观察”,才能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而正确地把握与诠释作品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张曙辗转撤往广西桂林,据与张曙朝夕相处的林路回忆:“他 除了组织领导歌咏活动外,主要是推敲那首《十二月抗敌歌》。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音 节他都细细琢磨,时时都在吟唱推敲,几乎把他所知道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全部倾注在这 个作品中 不幸突如其来,12月24日中午,年仅30岁的张曙牺牲于敌机轰炸。他短暂一生创作出 200余首抗战革命歌曲,以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斗志昂扬的爱国热情,鼓舞和教育了一代代 华夏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1936 他在南京《新民报》发表了《谈作曲》、《看〈回春之曲〉后》、《谈谈国难时期 的音乐运动》等音乐文论,坚决反对在国难当头之际“制作消闲音乐”,“把音乐完全趣味 化”。张曙进一步阐述用音乐去唤起民众抗日热情的主张与手段:“我们既然要通过音乐去 唤起大众、组织大众,那末我们必得先要懂得大众的疾苦与希求。倘若你没有懂得大众的生 活情绪,无论你的作曲技巧怎样高,你一辈子也作不出大众真正需要的音乐来,所以我们得 要先从大众去学习,然后才能去教育大众。 1937 年“七七”事变后,田汉连夜创作出话剧《卢沟桥》,交由张曙配乐编曲,张曙借 用河北民间戏曲《小放牛》的曲调改编《卢沟问答》,此曲在南京公演后不胫而走,成为社 会大众人人爱唱的抗战歌曲。同月,张曙深感于国家危亡,倾力创作抗战歌曲的力作《保卫 国土》。歌曲铿锵有力,听众为之感奋不已。之后,张曙还为阳翰笙的电影剧本《夜奔》写 了插曲《一条心》。与同时代的新音乐工作者相比,张曙对民间音乐钻研颇深,其抗战歌曲 汲取生活中群众呐喊呼号的音调,不仅极具民间风味,也体现出奔放不羁、热烈雄浑的战斗 精神。 1937 年 12 月,张曙受田汉邀请为田汉新作《最后的胜利》编曲。根据剧情需要,张曙采 用民间山歌的曲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日落西山》,以民间习见的情歌题材,抒发出仁 人志士抛却儿女情长,毅然走向抗日战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高尚情操。歌曲风格清新,曲 调明快优美,很快流传全国,不仅是著名的抗战抒情歌曲,更作为声乐教学的经典曲目广为 传唱。 台儿庄会战后,田汉创作诗歌《洪波曲》,交由张曙作曲。张曙决定将此谱写成大众化 的进行曲,以铿锵有力的节奏,通过齐唱与合唱等形式,将台儿庄会战的壮烈场景栩栩如生 地加以呈现,表现出中国军民精诚团结、血战到底、众志成城的磅礴气势。此曲很快便流传 开来,成为他一生最负盛名的抗战歌曲。 据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记载,在纪念抗战一周年之际,《在太行山上》刚刚写就, 由于来不及教给歌咏队队员,又想及时介绍给广大群众,于是张曙就找到林路以二重唱的形 式进行演出,使这首歌曲迅速传遍武汉三镇,唱响全国。张曙还先后发表了《唱歌的声音与 感情》、《聂耳作品的历史性》等音乐文论,强调“要从日常生活中,多方面的深切地去体 验,敏锐地去观察”,才能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而正确地把握与诠释作品。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张曙辗转撤往广西桂林,据与张曙朝夕相处的林路回忆:“他 除了组织领导歌咏活动外,主要是推敲那首《十二月抗敌歌》。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音 节他都细细琢磨,时时都在吟唱推敲,几乎把他所知道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全部倾注在这 个作品中。” 不幸突如其来,12 月 24 日中午,年仅 30 岁的张曙牺牲于敌机轰炸。他短暂一生创作出 200 余首抗战革命歌曲,以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斗志昂扬的爱国热情,鼓舞和教育了一代代 华夏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摘编自黄敏学《洪波一曲壮国魂》) 相关链接 ①张曙先生之可贵在于和聂耳同为文化战线上的两员猛将……救亡歌咏便是最显明的, 代表了大家发出了反抗的怒吼,代表了大众发出了要求团结的呼声。张曙先生便是这样的工 作者中的一个,这功绩是永远、永远不磨灭的。 周恩来 ②黄自死于病,聂耳死于海,张曙死于敌机轰炸,重责寄我辈肩头,风云继起 抗敌歌在前,大路歌在后,洪波歌在圣战时期,壮声破敌奴肝胆,豪杰其兴。 一郭沫若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华盖不仅使张曙在音乐上进步神速,而且对他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学毕业 后,张曙放弃了父亲为他设置好的人生道路,向着心中的音乐梦想扬帆起航。 B.在张曙看来如果没有懂得大众的生活情绪,无论作曲技巧怎样高,也作不出大众真正需要 的音乐来,所以要唤醒民众,得要先从大众去学习 C.1927年起,张曙开始了左翼音乐创作,一首首激昂的革命歌曲,一部部鞭挞万恶旧社会的 话剧,使张曙的音乐才能锋芒初露 D.与同时代的新音乐工作者相比,张曙对民间音乐钻研颇深,其抗战歌曲汲取生活中群众呐 喊呼号的音调,不仅极具民间风味,也体现出奔放不羁、热烈雄浑的战斗精神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童年时期母亲教唱的山歌和家乡传唱的徽调的浸染是张曙走上音乐道路的启蒙,浙江省立 八中的教育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 B.为了将台儿庄会战的壮烈场景栩栩如生地加以呈现,表现出中国军民众志成城、血战到底 的磅礴气势,张曙将田汉创作的诗歌《洪波曲》谱写成大众化的进行曲。 C.张曙对创作极为严肃认真,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音节他都细细琢磨,时时都在吟唱推 敲,几乎把他所知道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全部倾注在他的创作中。 D.张曙的名作《日落西山》之所以采用民间山歌的曲调,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出仁人志士抛却 儿女情长,毅然走向抗日战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高尚情操
(摘编自黄敏学《洪波一曲壮国魂》) 相关链接 ①张曙先生之可贵在于和聂耳同为文化战线上的两员猛将……救亡歌咏便是最显明的, 代表了大家发出了反抗的怒吼,代表了大众发出了要求团结的呼声。张曙先生便是这样的工 作者中的一个,这功绩是永远、永远不磨灭的。 — —周恩来 ②黄自死于病,聂耳死于海,张曙死于敌机轰炸,重责寄我辈肩头,风云继起; 抗敌歌在前,大路歌在后,洪波歌在圣战时期,壮声破敌奴肝胆,豪杰其兴。 — —郭沫若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华盖不仅使张曙在音乐上进步神速,而且对他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学毕业 后,张曙放弃了父亲为他设置好的人生道路,向着心中的音乐梦想扬帆起航。 B. 在张曙看来如果没有懂得大众的生活情绪,无论作曲技巧怎样高,也作不出大众真正需要 的音乐来,所以要唤醒民众,得要先从大众去学习。 C. 1927 年起,张曙开始了左翼音乐创作,一首首激昂的革命歌曲,一部部鞭挞万恶旧社会的 话剧,使张曙的音乐才能锋芒初露。 D. 与同时代的新音乐工作者相比,张曙对民间音乐钻研颇深,其抗战歌曲汲取生活中群众呐 喊呼号的音调,不仅极具民间风味,也体现出奔放不羁、热烈雄浑的战斗精神。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童年时期母亲教唱的山歌和家乡传唱的徽调的浸染是张曙走上音乐道路的启蒙,浙江省立 八中的教育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 B.为了将台儿庄会战的壮烈场景栩栩如生地加以呈现,表现出中国军民众志成城、血战到底 的磅礴气势,张曙将田汉创作的诗歌《洪波曲》谱写成大众化的进行曲。 C. 张曙对创作极为严肃认真,每一段、每一句、每一个音节他都细细琢磨,时时都在吟唱推 敲,几乎把他所知道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全部倾注在他的创作中。 D.张曙的名作《日落西山》之所以采用民间山歌的曲调,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出仁人志士抛却 儿女情长,毅然走向抗日战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高尚情操
E.张曙在革命斗争与创作实践中开辟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新的艺术道路,迄今仍引领着群众 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成为我们学习和效法的楷模。 6.张曙舍弃了父亲为他设置好的入仕或经商的人生道路,走了音乐之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对选择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认识。(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失忆人 张铭书 那天的事有些怪 上午九点左右,我从单位出来沿着一条街匆匆往前走,走到下一个路口时,不由停下步 子,拿不准是继续往前走呢,还是应该拐个弯儿。我问自己,你准备去做什么呢?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接下来,我连自己是谁都记不起来了。我从一块橱窗的 玻璃里照见了自己,里面映着一个约莫三十岁的神情沮丧的男人。我问,这男人是谁呀?橱窗 当然不会回答,于是我转过头问身边的一个行人:“喂,我是谁?”那人打量我一眼,突然撒 腿就跑。我望了一眼头顶的太阳,想,难道我是突然降临到地球上的一个外星人吗? 这时一名警察出现在我面前,先前被我吓跑的那位行人指着我对警察说:“就是他!他是 个疯子!” 警察将我带到了派出所,他们翻遍我全身的口袋,也没找出任何能证明我身份的东西 这时我才真正害怕起来。我意识到自己同这个社会的所有联系被割裂了,沦为世界的 个孤儿,这是一种巨大的恐怖。 这时从旁边办公桌走过来一个年轻的警察,对着我的脸端详了好久,又让我站起来看了 看身高,对其他警察说:“他可能是苏老板的儿子,一星期之前苏老板已报过案,他儿子苏 威想买辆法拉利跑车,结果苏老板只买给他一辆帕萨特,苏威一生气将车砸了,然后跑得无 影无踪。苏威平时有吸毒的行为,有时脑子会不太清醒。说不定就是他。”别的警察就说: “那就快给苏老板打电话吧 我一听原来自己是一个如此有钱的人,不禁非常得意 不一会儿,苏老板的电话接通了,说,他儿子的尸体已经找到了,不必麻烦警察了 我的心情非常失落 办公室里进来一位少妇,她用轻柔动听的声音问:“听说你们这里有一位找不到家的男 人是吗?我老公爱喝酒,喝多了酒就不记事儿,昨晚跑出去至今没影儿,我想是不是他?” 警察朝我一指:“就他。自己看吧。” 那位少妇丰腴而妩媚,娇艳欲滴。她带着一股香气朝我走过来。我高兴得眼睛放光
E.张曙在革命斗争与创作实践中开辟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新的艺术道路,迄今仍引领着群众 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成为我们学习和效法的楷模。 6.张曙舍弃了父亲为他设置好的入仕或经商的人生道路,走了音乐之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 对选择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认识。(4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失忆人 张铭书 那天的事有些怪。 上午九点左右,我从单位出来沿着一条街匆匆往前走,走到下一个路口时,不由停下步 子,拿不准是继续往前走呢,还是应该拐个弯儿。我问自己,你准备去做什么呢?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接下来,我连自己是谁都记不起来了。我从一块橱窗的 玻璃里照见了自己,里面映着一个约莫三十岁的神情沮丧的男人。我问,这男人是谁呀?橱窗 当然不会回答,于是我转过头问身边的一个行人:“喂,我是谁?”那人打量我一眼,突然撒 腿就跑。我望了一眼头顶的太阳,想,难道我是突然降临到地球上的一个外星人吗? 这时一名警察出现在我面前,先前被我吓跑的那位行人指着我对警察说:“就是他!他是 个疯子!” 警察将我带到了派出所,他们翻遍我全身的口袋,也没找出任何能证明我身份的东西。 这时我才真正害怕起来。我意识到自己同这个社会的所有联系被割裂了,沦为世界的一 个孤儿,这是一种巨大的恐怖。 这时从旁边办公桌走过来一个年轻的警察,对着我的脸端详了好久,又让我站起来看了 看身高,对其他警察说:“他可能是苏老板的儿子,一星期之前苏老板已报过案,他儿子苏 威想买辆法拉利跑车,结果苏老板只买给他一辆帕萨特,苏威一生气将车砸了,然后跑得无 影无踪。苏威平时有吸毒的行为,有时脑子会不太清醒。说不定就是他。”别的警察就说: “那就快给苏老板打电话吧。” 我一听原来自己是一个如此有钱的人,不禁非常得意。 不一会儿,苏老板的电话接通了,说,他儿子的尸体已经找到了,不必麻烦警察了。 我的心情非常失落。 办公室里进来一位少妇,她用轻柔动听的声音问:“听说你们这里有一位找不到家的男 人是吗?我老公爱喝酒,喝多了酒就不记事儿,昨晚跑出去至今没影儿,我想是不是他?” 警察朝我一指:“就他。自己看吧。” 那位少妇丰腴而妩媚,娇艳欲滴。她带着一股香气朝我走过来。我高兴得眼睛放光
但她还没到我跟前就扭身走开了。 我心里难过极了。惆怅万分。 位居委会大妈来办公室办事,看到了我,好奇地瞧了又瞧,嘴里不住嘟囔:“这个人 看起来好面熟呀!上个星期,我们小区大白天招了小偷,被看车棚的老李发现了,两人扭打了 阵,老李打不过他,让他跑掉了,我听到吵嚷赶过去时,远远看了小偷一眼,和这个人非 常像!” 办公室的警察们全都警惕地盯着我,眼神儿一下全变了。一个警察掏出手铐,将我铐在 椅背上,然后对居委会大妈说:“你快去叫来管车棚的老李辨认一下,看是不是小偷?” 我吓得从椅子上瘫下来,想,哪怕是个民工也好呀,怎么偏偏是个小偷呢?实在命苦!这 不是自投罗网吗? 不大会儿,居委会大妈和一个老头儿进来了。大妈喘着粗气,说:“老李,你看这人是 不是前几天跟你打架的那个小偷?” 老李的目光如刀子一样恶狠狠地朝我戳了过来。然而那目光碰到我后马上变得柔软起来 他笑眯眯地说:“这不是张小鱼吗?你怎么在这儿?” 大妈:“原来你们认识呀?” 老李:“岂止认识!我跟他爸是战友。经常到他家里喝酒,他是我看着长大的。” 个警察赶忙过来帮我打开手铐。 我听到自己并非小偷,心情放松了些,但仍记不起老李这个人,望着他不住地摇头。 老李显得比我还急,掏出手机摁了一串号码。 打完电话,高兴地对我说:“通知你爸了,你爸说你媳妇一会儿就来接你。” 我不由对张小鱼这个人起了兴趣,问:“张小鱼是干什么的?是个怎样的人? 老李:“是个办公室小职员,心眼不坏,但也没多大本事,普普通通一个人儿。 半小时后,进来一个几乎可以忽略性别的瘦小平淡的女人。老李说:“你媳妇接你来了。” 我傻愣着,认不出她是谁。 那女人很生气,突然冲上来,照着我的脸响亮地掴了一巴掌:“我让你跟我装蒜!”别看 瘦小,手劲可不小。 这一巴掌让我眼冒金星。 等金星消散以后,我突然记起她叫王金萍,是我的老婆,同时也是一位内科医生 王金萍打完我后抹了几把泪,对其他人说:“他这是暂时性失忆症,可能是工作压力太 大造成的。” 我跟在王金萍后头走出派出所的时候,突然想起不知从什么书上看过的一句话说,人生 从来不像臆想中那么好,也不像臆想中那么坏。我虽不是有钱人,无权无势,也没有一个漂 亮的老婆,但我也不是一个小偷。这样,老天就算很照顾我了。很好
但她还没到我跟前就扭身走开了。 我心里难过极了。惆怅万分。 一位居委会大妈来办公室办事,看到了我,好奇地瞧了又瞧,嘴里不住嘟囔:“这个人 看起来好面熟呀!上个星期,我们小区大白天招了小偷,被看车棚的老李发现了,两人扭打了 一阵,老李打不过他,让他跑掉了,我听到吵嚷赶过去时,远远看了小偷一眼,和这个人非 常像!” 办公室的警察们全都警惕地盯着我,眼神儿一下全变了。一个警察掏出手铐,将我铐在 椅背上,然后对居委会大妈说:“你快去叫来管车棚的老李辨认一下,看是不是小偷?” 我吓得从椅子上瘫下来,想,哪怕是个民工也好呀,怎么偏偏是个小偷呢?实在命苦!这 不是自投罗网吗? 不大会儿,居委会大妈和一个老头儿进来了。大妈喘着粗气,说:“老李,你看这人是 不是前几天跟你打架的那个小偷?” 老李的目光如刀子一样恶狠狠地朝我戳了过来。然而那目光碰到我后马上变得柔软起来, 他笑眯眯地说:“这不是张小鱼吗?你怎么在这儿?” 大妈:“原来你们认识呀?” 老李:“岂止认识!我跟他爸是战友。经常到他家里喝酒,他是我看着长大的。” 一个警察赶忙过来帮我打开手铐。 我听到自己并非小偷,心情放松了些,但仍记不起老李这个人,望着他不住地摇头。 老李显得比我还急,掏出手机摁了一串号码。 打完电话,高兴地对我说:“通知你爸了,你爸说你媳妇一会儿就来接你。” 我不由对张小鱼这个人起了兴趣,问:“张小鱼是干什么的?是个怎样的人?” 老李:“是个办公室小职员,心眼不坏,但也没多大本事,普普通通一个人儿。” 半小时后,进来一个几乎可以忽略性别的瘦小平淡的女人。老李说:“你媳妇接你来了。” 我傻愣着,认不出她是谁。 那女人很生气,突然冲上来,照着我的脸响亮地掴了一巴掌:“我让你跟我装蒜!”别看 瘦小,手劲可不小。 这一巴掌让我眼冒金星。 等金星消散以后,我突然记起她叫王金萍,是我的老婆,同时也是一位内科医生。 王金萍打完我后抹了几把泪,对其他人说:“他这是暂时性失忆症,可能是工作压力太 大造成的。” 我跟在王金萍后头走出派出所的时候,突然想起不知从什么书上看过的一句话说,人生 从来不像臆想中那么好,也不像臆想中那么坏。我虽不是有钱人,无权无势,也没有一个漂 亮的老婆,但我也不是一个小偷。这样,老天就算很照顾我了。很好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连自己是谁都记不起来了,只好向身边的行人询问。行人被“我”的怪异行为 吓跑并报警,“我”被行人和警察认定是个疯子。 B.妻子王金萍“突然冲上来,照着我的脸响亮地掴了一巴掌”“打完我后抹了几把泪”, 表明妻子已对“我”失望之极 C.“我”向往自己是富人的儿子,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丰腴而妩媚的少妇,认为自己哪怕 是个民工也行,坚决不愿意自己是一个小偷。 D.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例如“我”被怀疑为小偷前后警察的不同态度,看车棚老李 前后神情的变化……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主题鲜 E.失忆人的经历固然令人同情,但工作压力只是病症的诱因,真正的根源在于个人的欲 望。小说就是要告诉我们,直面现实,脚踏实地,方能幸福生活 8.“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结尾说:“人生从来不像臆想中那么好,也不像臆想中那么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 话的深刻内涵的?请结合小说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与感悟。(6分) 、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尧佐 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 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邦,迁秘书 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 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间而伤之命 二衷小舟操网往捷鳃至暴非可得是毁要受风作文示诸市而哀之人皆惊是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 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 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 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徙河北,母老祈就养,召纠察在京刑狱,为御试编排官,坐置等误降官 监鄂州茶场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我”连自己是谁都记不起来了,只好向身边的行人询问。行人被“我”的怪异行为 吓跑并报警,“我”被行人和警察认定是个疯子。 B.妻子王金萍“突然冲上来,照着我的脸响亮地掴了一巴掌”“ 打完我后抹了几把泪”, 表明妻子已对“我”失望之极。 C.“我”向往自己是富人的儿子,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丰腴而妩媚的少妇,认为自己哪怕 是个民工也行,坚决不愿意自己是一个小偷。 D.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例如“我”被怀疑为小偷前后警察的不同态度,看车棚老李 前后神情的变化……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主题鲜 明。 E.失忆人的经历固然令人同情,但工作压力只是病症的诱因,真正的根源在于个人的欲 望。小说就是要告诉我们,直面现实,脚踏实地,方能幸福生活。 8.“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9.小说结尾说:“人生从来不像臆想中那么好,也不像臆想中那么坏。”你是如何理解这句 话的深刻内涵的?请结合小说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与感悟。(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高祖翔,为蜀新井令,因家焉,遂为阆州阆中人。尧佐 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 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邦,迁秘书 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 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 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 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 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 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徙河北,母老祈就养,召纠察在京刑狱,为御试编排官,坐置等误降官, 监鄂州茶场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进枢密直 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 民赖其利。 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 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 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 太后崩,执政多罢,以户部侍郎知永兴军。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 范讽劾治,而事乃辨。改知庐州,徙同州,复徙永兴军。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 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 愿敕州县完护之。”徙郑州。既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灾异数见,罢为 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 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B.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 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C.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 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D.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 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 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 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土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 探花及第的称谓。 C.判:唐宋官制,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 D.致仕:任命,授予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佐担任寿州知州遇凶年,他拿出自己俸禄大米煮成粥给饥饿的老百姓食用,手下的 吏人也自发捐献大米,以此振救了数万百姓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进枢密直 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 民赖其利。 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 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 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 太后崩,执政多罢,以户部侍郎知永兴军。过郑,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 范讽劾治,而事乃辨。改知庐州,徙同州,复徙永兴军。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 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 愿敕州县完护之。”徙郑州。既而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灾异数见,罢为 淮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 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B.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 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C.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 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D.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孥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 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l5 岁)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 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 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 探花及第的称谓。 C.判:唐宋官制,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叫“判”。 D.致仕:任命,授予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尧佐担任寿州知州遇凶年,他拿出自己俸禄大米煮成粥给饥饿的老百姓食用,手下的 吏人也自发捐献大米,以此振救了数万百姓
B.尧佐任京西转运使时,因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他怜惜百姓,奏请朝廷不仅免除当地 百姓税收,还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 C.祥符知县陈诂治下太严,手下的官吏逃走使县为之一空,太后大怒,要惩处陈诂,尧 佐据理力争,最终使陈诂得以免罪。 D.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 佐进言希望没有被毁坏的能得到完整保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词语。(10分) (1)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5分) (2)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 的“沙鸥”特征相同 B.诗歌的颔联写“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 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慨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 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淸冷寂的画 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
B.尧佐任京西转运使时,因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他怜惜百姓,奏请朝廷不仅免除当地 百姓税收,还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 C.祥符知县陈诂治下太严,手下的官吏逃走使县为之一空,太后大怒,要惩处陈诂,尧 佐据理力争,最终使陈诂得以免罪。 D.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尧 佐进言希望没有被毁坏的能得到完整保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词语。(10 分) (1)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5 分) (2)为郡人王文吉以变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讽劾治,而事乃辨。(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l4—15 题。 秋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②。 【注】 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 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 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 的“沙鸥”特征相同。 B.诗歌的颔联写“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 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慨。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 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 残月”“ 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 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