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高中顺庆校区 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命、审题:刘鹏飞朱虹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试卷(选择题)和第Ⅱ试卷两部分,共12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莅(li)临 翌(yi)年 横亘(geng)着(zhao)凉 B.肖(xiao)像皮辊(gun)蛮横(heng)露(lu)骨 (nong 贿赂(l)骷髅(lou)官场 D.婆娑(s0)炽(zhi)热剽(piao)窃漫溯(su)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旗竿掩映长篙踌躇 B.嘻戏焦灼陨落九霄 C.作揖寥廓斐然通牒 D.瞋目凄惋斑斓怄心沥血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眼看去,那个短小精悍的人便是排长。 B.我们要学会在荣誉面前不骄傲自大,在失败面前不妄自菲薄。 C.今天的天气很不好,转眼间就翻云覆雨 D.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 B.这场篮球比赛胜败的关键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C.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这是名模孙艳摄于2010年5月的照片。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 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3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四川南充高中顺庆校区 2010—2011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审题:刘鹏飞 朱 虹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试卷(选择题)和第Ⅱ试卷两部分,共 12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莅.(lì)临 翌.(yì)年 横亘.(gèng) 着.(zháo)凉 B.肖.(xiào)像 皮辊.(gǔn) 蛮横.(hèng) 露.(lù)骨 C.弄.(nòng)堂 贿赂.(lù) 骷髅.(lǒu) 官场.(chǎng) D.婆娑.(suō) 炽.(zhì)热 剽.(piáo)窃 漫溯.(sù)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旗竿 掩映 长篙 踌躇 B.嘻戏 焦灼 陨落 九霄 C.作揖 寥廓 斐然 通牒 D.瞋目 凄惋 斑斓 怄心沥血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眼看去,那个短小精悍 ....的人便是排长。 B.我们要学会在荣誉面前不骄傲自大,在失败面前不妄自菲薄 ....。 C.今天的天气很不好,转眼间就翻云覆雨 ....。 D.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 B.这场篮球比赛胜败的关键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C.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这是名模孙艳摄于 2010 年 5 月的照片。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似乎是 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日:“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 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日:“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 哀鳏(guan无妻或丧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 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填(hen戴在耳垂上的玉),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呲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 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 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者不说 说:通“悦”,高兴 B.岁亦无恙耶 岁:年景,收成 C.书未发 发:发出 振困穷 振:通“赈”,救济 8.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②是助王养其民者也 ③苟无岁,何以有民 ④何为至今不杀乎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9.对赵威后感叹齐王“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的根据,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钟离子助王养民却没有被任用B.叶阳子助王息民却没有被任用 C.子仲这样的人至今还没有被除去D.婴儿子侍亲至孝却没有得到封赏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齐国使者因为赵威后没有先问齐王的情况而有些不高兴。 B.赵威后认为民为贵、君为轻,所以她先问收成,再问百姓:最后问齐王怎样 C.叶阳子、钟离子都是齐国的隐居不仕的贤人,赵威后认为应该给他们官职。 D.於陵子仲是无所事事的百姓代表,赵威后认为这样的人应该杀掉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 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 哀鳏(guān 无妻或丧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 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填(zhèn 戴在耳垂上的玉),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 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 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者不说. 说:通“悦”,高兴 B.岁.亦无恙耶 岁:年景,收成 C.书未发. 发:发出 D.振.困穷 振:通“赈”,救济 8.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 ②是.助王养其民者也 ③苟无岁,何.以有民 ④何.为至今不杀乎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9.对赵威后感叹齐王“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的根据,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钟离子助王养民却没有被任用 B.叶阳子助王息民却没有被任用 C.子仲这样的人至今还没有被除去 D.婴儿子侍亲至孝却没有得到封赏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齐国使者因为赵威后没有先问齐王的情况而有些不高兴。 B.赵威后认为民为贵、君为轻,所以她先问收成,再问百姓;最后问齐王怎样。 C.叶阳子、钟离子都是齐国的隐居不仕的贤人,赵威后认为应该给他们官职。 D.於陵子仲是无所事事的百姓代表,赵威后认为这样的人应该杀掉
第Ⅱ卷(90分) 三、(21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1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的题。(8分)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 会,他的意见不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也未能当选为前委委员,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离开了红四军的领 导岗位后毛泽东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 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当时的心情在这首词里也有所反映。 (1)对上面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 暂的无限惆怅 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 如期而至。 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 大地鼓舞了诗人 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 更表现出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2)根据“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意境,从《沁园春长沙》中找出能表现此句意境的句子。(3 分) 答 (3)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3分) 答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 ,大礼不辞小让。 (2)指点江上,激扬文字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4)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是怎 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四、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17题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吟
第Ⅱ卷(90 分) 三、(21 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的题。(8 分)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 会,他的意见不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也未能当选为前委委员,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离开了红四军的领 导岗位后,毛泽东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 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当时的心情在这首词里也有所反映。 (1)对上面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2分)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 暂的无限惆怅。 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 如期而至。 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 大地鼓舞了诗人。 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 更表现出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2)根据“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意境,从《沁园春·长沙》中找出能表现此句意境的句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2)指点江上,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 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四、现代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 14—17 题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吟
上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朋 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却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 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一位以“面壁写书”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啬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看“日 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做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它像 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起” 和伊始”,是富有动感、汁液和青舂性的—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 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日出¨是艺术,是大自然最重视的一幅杰作。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 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增添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 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 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梦想、光明、生机和道路 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 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场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 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种 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按时 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透过那橘色晨曦,我 触摸到了一幅优美的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抱怎样的态度呢?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 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上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朋 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却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 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 ....了。 一位以“面壁写书”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啬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看“日 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做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它像一 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 ......。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起” 和“伊始”,是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 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日出”是艺术,是大自然最重视的一幅杰作。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 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增添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 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 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梦想、光明、生机和道路…… 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 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场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 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种 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按时 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透过那橘色晨曦,我 触摸到了一幅优美的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抱怎样的态度呢?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 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仔细想想,也许确定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一个刚下火车 的凌晨——睡眼惺忪,满脸疲态的你,被浩荡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挤岀车站。 踏上站前广场的一刹,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拂了你-下,吹在你脸上—你倏 地意识到:日出了!然而这一闪念并没打动你,你早被沉重的身体击垮,眼皮浮肿,头昏脑 胀,除了赶紧找地方睡一觉,你什么也不想,一刻也不愿意再多呆…¥当然,也曾有过对光 明ˆ超强重视的时刻。不知谁发明了新世纪第—缕曙光ˆ这个诗化概念,再经吸引投资和权 威论证,竟打造出—个诱人的旅游品牌。一时间,媒体喧哗,山票陡涨,那峦顶便成了寸土 寸金的摇钱树 其实,大自然从无等级之别。而看日出,本是一种私人性极强、朴素而平静的生命美学 行为,对一个习惯了对自然的漠视、又素无美学心理积淀的人来说,即使那一刻,你花大钱 购下了山的制高点,你又能领略到什么呢?又能比别人多争取到什么呢? 爱默生在《论自然》中道: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 地观察太阳,至多他们只是一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 的心灵” 值得尊敬的成年人,一定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14.文章开头部分说,我被“每天看日出”这句话“猝然绊倒”,又说“浑身打个激灵”,根据文 意解释“猝然绊倒”和“打个激灵”的含义。(4分) 猝然绊倒 打个激灵 15.作者把福楼拜“按时看日岀”,看作是“精神明亮”的标志,为什么这样说?请分条简述其 理由。(6分) 16.文章末尾引用了爱默生的话:“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 心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仔细想想,也许确定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一个刚下火车 的凌晨——睡眼惺忪,满脸疲态的你,被浩荡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挤出车站。 踏上站前广场的一刹,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拂了你一下,吹在你脸上——你倏 地意识到:日出了!然而这一闪念并没打动你,你早被沉重的身体击垮,眼皮浮肿,头昏脑 胀,除了赶紧找地方睡一觉,你什么也不想,一刻也不愿意再多呆……当然,也曾有过对“光 明”超强重视的时刻。不知谁发明了“新世纪第一缕曙光”这个诗化概念,再经吸引投资和权 威论证,竟打造出一个诱人的旅游品牌。一时间,媒体喧哗,山票陡涨,那峦顶便成了寸土 寸金的摇钱树…… 其实,大自然从无等级之别。而看日出,本是一种私人性极强、朴素而平静的生命美学 行为,对一个习惯了对自然的漠视、又素无美学心理积淀的人来说,即使那一刻,你花大钱 购下了山的制高点,你又能领略到什么呢?又能比别人多争取到什么呢? 爱默生在《论自然》中道:“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 地观察太阳,至多他们只是一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 的心灵”。 值得尊敬的成年人,一定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14.文章开头部分说,我被“每天看日出”这句话“猝然绊倒”,又说“浑身打个激灵”,根据文 意解释“猝然绊倒”和“打个激灵”的含义。(4 分) 猝然绊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个激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把福楼拜“按时看日出”,看作是“精神明亮”的标志,为什么这样说?请分条简述其 理由。(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末尾引用了爱默生的话:“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 心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在作者看来,福楼拜“按时看日出”,不仅是一种生活姿态.更是一种生活理念, 种生命哲学,一种精神美学。 B.作者认为普通人对晨曦对日出的麻木、混沌是因为他们为生活所迫,应该同情他们 才对 C.“透过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的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这句话 是对福楼拜“按时看日出”的生命哲学、精神美学意义的形象概括 D.作者认为类似“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炒作,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体悟自然,而是 精神贫乏的表现。 E.作者把福楼拜和生活中的某些人对自然的态度作对比.是为了说明欣赏自然必须具 有美学心理积淀 六、语言知识综合运用。(10分) 18.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3分) 网易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8日15时20分,美国宇航局突然宣布将返航着陆时间推 迟至18点20分(原定时间为16点46分)不久后又决定将降落时间延迟到北京时间9日 17时08分,整整延后了24小时。而今日(9日)“发现号将有6次机会着陆:17时07分, 肯尼迪航天 西哥白沙18时43分,肯尼迪航天中心20时12 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20时13分,新墨西哥白沙;21时47分,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以 上均为北京时间。 答 19.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 曲”,请你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任选,个写出下联。(3分) 《西游记》: 《水浒》: 20.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 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从“尘”与“舒”字中任选一个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 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例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 (2)舒 七、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几十舂秋,有多少苦辣酸甜,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唱着一支叫做告别的歌:告别亲人
17.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 分)( ) A.在作者看来,福楼拜“按时看日出”,不仅是一种生活姿态.更是一种生活理念,一 种生命哲学,一种精神美学。 B.作者认为普通人对晨曦对日出的麻木、混沌是因为他们为生活所迫,应该同情他们 才对。 C.“透过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的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这句话 是对福楼拜“按时看日出”的生命哲学、精神美学意义的形象概括。 D.作者认为类似“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炒作,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体悟自然,而是 精神贫乏的表现。 E.作者把福楼拜和生活中的某些人对自然的态度作对比.是为了说明欣赏自然必须具 有美学心理积淀。 六、语言知识综合运用。(10 分) 18.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3 分) [网易科技讯] 北京时间 8 月 8 日 15 时 20 分,美国宇航局突然宣布将返航着陆时间推 迟至 18 点 20 分(原定时间为 16 点 46 分)。不久后又决定将降落时间延迟到北京时间 9 日 17 时 08 分,整整延后了 24 小时。而今日(9 日)“发现号”将有 6 次机会着陆:17 时 07 分, 肯尼迪航天中心;18 时 39 分,新墨西哥白沙;18 时 43 分,肯尼迪航天中心;20 时 12 分 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20 时 13 分,新墨西哥白沙;21 时 47 分,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以 上均为北京时间。 答: 19.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 曲”,请你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任选一个 ....写出下联。(3 分)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 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 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从“尘”与“舒”字中任选一个 ....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 语言描述它。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 分) 【例 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 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 (1)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40 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几十春秋,有多少苦辣酸甜,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唱着一支叫做告别的歌:告别亲人
踏上远去的列车;告别故土,去经历一次陌生的旅行;告别亡人,留下永恒的思念;告别纯 真的童年,跨入多愁善感的花李雨季;告别虚伪的面具,做-回真实的自己 告别可以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告别也可以是一段心路历程,一座成长的丰碑。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2)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A横亘(gen) C弄(long)堂骷髅(lou) D炽(chi)热剽(piao)窃 2、CA旗杆 B嬉戏 D呕心沥血凄婉 3、C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A.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 能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B.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D.“雪 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符合语境 4、BA.“使”导致主语残缺。C.“缺乏”和“不”连用,否定词不当,语意不明。D.有 歧义 5、A(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 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ll、(1)(4分)译文:难道把低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关键词:先、后, 贱、尊贵) (2)(4分)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 这是不明智的。(关键词:因,敝,所与) 2、(1)(2分)A(词中并没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2)(3分)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1分)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分)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分) (3)(3分)不矛盾。“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景色比较单调这一特点而言的。“胜似春光 是就秋天到处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又加红军打了胜仗,看到寥廓江天万里 霜”的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13、(每空1分,共5分) (1)大行不顾细谨。(2)粪土当年万户侯。(3)到了颓圮的篱墙 (4)揉碎在浮藻间。(5)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4、心里震惊,阅读中断:(2分)心灵受到触动,引发思想(或引发想象、描摩、体味)。 (2分) 15、能唤醒生命的原初印象,看到光明、生机、道路:(2分)能进行生命对视,获得更 新的感受;(2分)能经受生命的洗礼,赋予生命新的内涵。(2分) 16、(5分)孩子们没有成年人的那种淡漠、萎靡和世俗,他们精神明亮,目光澄澈,能从 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视到神奇与美丽。(意思符合即可) 17、B、E(4分,选对一个得2分)
踏上远去的列车;告别故土,去经历一次陌生的旅行;告别亡人,留下永恒的思念;告别纯 真的童年,跨入多愁善感的花季雨季;告别虚伪的面具,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告别可以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告别也可以是一段心路历程,一座成长的丰碑。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2)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B A 横亘(gèn) C 弄(lòng)堂 骷髅(lóu) D 炽(chì)热 剽(piāo)窃 2、C A 旗杆 B 嬉戏 D 呕心沥血 凄婉 3、C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A.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 能干。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B.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D.“雪 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符合语境。 4、B A.“使”导致主语残缺。 C.“缺乏”和“不”连用,否定词不当,语意不明。 D.有 歧义。 5、A (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 B,C。然后 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 A。 ) 6、A 7、C 8、D 9、C 10、C 11、(1)(4 分)译文:难道把低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关键词:先、后, 贱、尊贵) (2)(4 分)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 这是不明智的。(关键词:因,敝,所与) 12、(1)(2 分)A(词中并没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2)(3 分)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1 分)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 分)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 分) (3)(3 分)不矛盾。“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景色比较单调这一特点而言的。“胜似春光” 是就秋天到处见橙黄,时时有收获这一情景说的。又加红军打了胜仗,看到“寥廓江天万里 霜”的景色,自然就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13、(每空 1 分,共 5 分) (1)大行不顾细谨。 (2)粪土当年万户侯。 (3)到了颓圮的篱墙。 (4)揉碎在浮藻间。 (5)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4、心里震惊,阅读中断;(2 分) 心灵受到触动,引发思想(或引发想象、描摩、体味)。 (2 分) 15、能唤醒生命的原初印象,看到光明、生机、道路;(2 分) 能进行生命对视,获得更 新的感受;(2 分) 能经受生命的洗礼,赋予生命新的内涵。(2 分) 16、(5 分)孩子们没有成年人的那种淡漠、萎靡和世俗,他们精神明亮,目光澄澈,能从 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视到神奇与美丽。(意思符合即可) 17、B、E (4 分,选对一个得 2 分)
18、(3分)“发现”号昨日未着陆,今将有6次机会“回家” 19、(3分)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除暴安良,悟空识破白骨精。 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任重道远,孙猴编奏新乐章 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命舛气壮,武松写就英雄歌 20、【评分标准】4分,所造句对字的拆拼合理给2分,能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给2分;有拆 分无修辞2分,有修辞无拆分1分 【答题思路】从示例看,先利用中国汉字会意字的特点将汉字拆分为有意义的两个部件, 然后用形象的词句诠释其含义,并驰骋联想和想象,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和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描述其形象的特点、意义等。 【答题例析】 尘(1)当泥土以最谦卑、微小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它便成了四处飞扬的精灵 (4分,既扣住“尘”的特点,又富于想象,且修辞得当,表达也有一定的文采。) (2)沙土很微小,却可以掩埋辉煌灿烂的文明。(4分,理由同上) (3)无处不在的微小土粒,在大地上飞扬!(2分,只拆分无修辞) (4)土地上冒出一个小孩,顽皮得像只小猴子。(1分,为拆而拆,语意生硬 (5)每一粒细微的土在自然灾害面前构筑起爱的屏障,温暖人心。(1分,无拆分) 舒(1)给予人温暖的屋舍啊,每一片砖瓦都在弹奏温馨与幸福的歌谣,(4分,能扣住 舒"的构成及含义,运用拟人的修辞进行合理想象和描述) (2)“舍弃”与“给予”是一对无法分离的亲兄弟,他们带给善良的人以宁静和舒坦 (4分,简单的拆分,简单的理解,却紧紧扣住题目的要求) (3)老舍的字舍予,从舒中来。(2分,只拆分,无修辞) (4)游子啊,看那古朴的屋舍,他在暗示你,快回到故乡,享受那一片温馨。(1分, 无拆分) (5)生活中的一份阳光,战乱中的一份安宁。(1分,单纯的解释“舒”的含义,无拆 分) 21、(40分)作文(略) 附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 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岀使到 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难道把低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 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 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 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
18、(3 分)“发现”号昨日未着陆 ,今将有 6 次机会“回家”。 19、(3 分) 身残志坚, 保尔唱响生命曲。 除暴安良, 悟空识破白骨精。 身残志坚, 保尔唱响生命曲 任重道远, 孙猴编奏新乐章 身残志坚, 保尔唱响生命曲 命舛气壮, 武松写就英雄歌 20、【评分标准】4 分,所造句对字的拆拼合理给 2 分,能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给 2 分;有拆 分无修辞 2 分,有修辞无拆分 1 分。 【答题思路】从示例看,先利用中国汉字会意字的特点将汉字拆分为有意义的两个部件, 然后用形象的词句诠释其含义,并驰骋联想和想象,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和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描述其形象的特点、意义等。 【答题例析】 尘 (1) 当泥土以最谦卑、微小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它便成了四处飞扬的精灵。 (4 分,既扣住“尘”的特点,又富于想象,且修辞得当,表达也有一定的文采。) (2) 沙土很微小,却可以掩埋辉煌灿烂的文明。(4 分,理由同上) (3)无处不在的微小土粒,在大地上飞扬! (2 分,只拆分无修辞) (4)土地上冒出一个小孩,顽皮得像只小猴子。(1 分,为拆而拆,语意生硬) (5)每一粒细微的土在自然灾害面前构筑起爱的屏障,温暖人心。(1 分,无拆分) 舒 (1)给予人温暖的屋舍啊,每一片砖瓦都在弹奏温馨与幸福的歌谣,(4 分,能扣住 "舒"的构成及含义,运用拟人的修辞进行合理想象和描述) (2)“舍弃”与“给予”是一对无法分离的亲兄弟,他们带给善良的人以宁静和舒坦。 (4 分,简单的拆分,简单的理解,却紧紧扣住题目的要求) (3)老舍的字舍予,从舒中来。(2 分,只拆分,无修辞) (4)游子啊,看那古朴的屋舍,他在暗示你,快回到故乡,享受那一片温馨。(1 分, 无拆分) (5)生活中的一份阳光,战乱中的一份安宁。(1 分,单纯的解释“舒”的含义,无拆 分) 21、(40 分)作文(略) 附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 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 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难道把低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 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 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 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
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 阳子还好吧?这个人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 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 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 母,这是引导百姓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土不能成就功业, 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 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 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
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 阳子还好吧?这个人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 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 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 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 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 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 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