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 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 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 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 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 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孑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髙尚的 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 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 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 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 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 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 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 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 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 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 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 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 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 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 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 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四川省南充市 2017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 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 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 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 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 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 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 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 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 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 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 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 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 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 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 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 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 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 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 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 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 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5日) 1.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 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 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所称颂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都体现了中华礼制 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 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 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 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 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及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 义,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 身的不是,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袁隆平:农校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 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祖居江西德安县。幼年正值“9·18”事变, 日本侵华,给童年的袁隆平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 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学习中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 的理解。1949年,袁隆平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高中。当时,考什么大学,学什 么专业,成为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 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 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人民日报》2016 年 03 月 25 日) 1.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 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 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所称颂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都体现了中华礼制 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 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 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 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 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及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 义,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 身的不是,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袁隆平:农校里走出来的科学家 20 世纪 60 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 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 1930 年 9 月 7 日出生于北平,祖居江西德安县。幼年正值“9•18”事变, 日本侵华,给童年的袁隆平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 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学习中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 的理解。1949 年,袁隆平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高中。当时,考什么大学,学什 么专业,成为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 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 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53 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 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外文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阅读 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硏组,教授作物栽培、遗传育 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 小单位一一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 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 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 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 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 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 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 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 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 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 密结合。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 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 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 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 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 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 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 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 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 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 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 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 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 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 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 套关。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 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 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外文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阅读 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作物栽培、遗传育 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 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 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 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 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 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 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 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 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 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 10 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 “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 点名堂来。10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 密结合。 50 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 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 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 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 径。 60 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 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 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 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 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 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 1964 年在稻田中发现天 然雄性不育株,到 1966 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 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 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1970 年 11 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 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 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 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 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 套关。 在 19 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 的农业科技成果。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 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特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 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 看。(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②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 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青少 年科技博览》)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袁隆平在教学上积极进取,执教外浯,效果良好,他并不满足,还刻苦自学 英语、俄语,不断提髙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轻松阅读英 俄文资料。 B.在教学中,袁隆平认真钻研解决问题,备课时经常自问自答,有时还走出课 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 把课讲好。 C.袁隆平获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于是 他大胆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第 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D.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 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中学阶段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有着极大 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教学认真,肯下苦功夫,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从植物体的最小构造 单位,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都 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 C.袁隆平尽管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 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也不得不中止科学研究 D.袁隆平教学中,建议学农的大学生不要沉溺于电脑和书本之中,电脑和书本 对水稻种植帮助不大,要多到实验田里去。要多联系实际 E.袁隆平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这得益于他在长期教学中所积累的知 识和农业生产买践经验,同时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做到了教学、生产 科研的密切结合 6.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外国人誉为“杂文 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婆的悲伤 马婆从妹家岀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那么要强爱面子的马婆,面对路人 诧异的目光视若不见。仲秋的微雨浸润着马婆规整的套装,马婆的心凌乱成泥 马婆没有回家。她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进了龙泉湖公园,蹒跚地上了湖边八角亭
【相关链接】 ①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 2010 年实现大面积亩产 900 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 主特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 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田里走一走、看一 看。(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 ②1999 年 10 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 CCD 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青少 年科技博览》)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袁隆平在教学上积极进取,执教外浯,效果良好,他并不满足,还刻苦自学 英语、俄语,不断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轻松阅读英、 俄文资料。 B.在教学中,袁隆平认真钻研解决问题,备课时经常自问自答,有时还走出课 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 把课讲好。 C.袁隆平获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于是 他大胆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 1966 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第一 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D.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 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中学阶段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有着极大 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教学认真,肯下苦功夫,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从植物体的最小构造 单位,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都 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 C.袁隆平尽管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 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也不得不中止科学研究。 D.袁隆平教学中,建议学农的大学生不要沉溺于电脑和书本之中,电脑和书本 对水稻种植帮助不大,要多到实验田里去。要多联系实际。 E.袁隆平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这得益于他在长期教学中所积累的知 识和农业生产买践经验,同时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做到了教学、生产、 科研的密切结合。 6.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外国人誉为“杂文 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马婆的悲伤 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那么要强爱面子的马婆,面对路人 诧异的目光视若不见。仲秋的微雨浸润着马婆规整的套装,马婆的心凌乱成泥。 马婆没有回家。她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进了龙泉湖公园,蹒跚地上了湖边八角亭
马婆斜靠在亭柱上,不知不觉收住了眼泪。过往的岁月就在马婆静静的呆坐里浮 出了水面。 马婆还是马嫂的时候,精力全部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从幼儿的益智类训练开始, 到剑桥英语、到奥数培优、到解题速效……正规不正规的培训班,只要不与正课 冲突,马嫂都推着儿子上。马哥虽不太支持,可为了儿子的将来,只好认了。 儿子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时,马婆费尽心机说服他留在了国外。之后,马婆和马 爷就成了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尤其是马婆的妹妹。她的儿子成绩不太好,毕业 后留在了本地。妹妹一生气就开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 根汗毛都比不上 只有马婆知道,她和马爷过得是什么日子。每天早上一起床,马爷就打开电视, 整天不让关。他说这样可以逼逼屋里的冷气。马婆嘴上不说,心里也难受。她 觉得自己虽然有儿子,可常年过得却是没儿子的生活。马婆整晚整晚睡不着,睡 不着就想儿子,就想如何证明自己有儿子。半月后马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马 婆不再随随便便穿衣服了。就连上菜场也是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 气扬。马爷说她,马婆硬硬地回嘴,我和那些没儿子人不一样,我有儿子,儿子 在国外,怎么着也得给他充充面子。马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出眼眶。 儿子去国外后,马婆很少再与马爷争吵。用马婆的话说,这老东西辛苦了一辈子, 到头来连儿子的面都难见,我得让他享享福。马爷没有享福的命,儿子在美国定 居不到两年,他就失去了健康。一开始马婆没太当回事。等她知道不好时,马爷 的腿已经不太听使唤了。马爷犯病是在早上,等办好住院手续时已经到了下午三 点多。好在马爷是轻微的脑梗,没耽误多大事。躺着输液的马爷,看到其他病人 都有小辈陪着,羨慕得眼里几乎迸出血来。他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张大嘴巴哀嚎 起来。马婆又累又急又尴尬,边向同屋的病人和家属道歉边劝马爷。劝着劝着自 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好在外甥及时赶到,止住了他们的哭声。 马爷出院后腿稍能走动,右胳膊和右手却失了灵活。马婆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 除了监督马爷进行自我煅炼外,就是不停地帮他按摩恢复。马婆渐渐地瘦了,由 原来的一百四十多斤瘦到了一百一十斤。马爷看着难受,有时忍不住骂儿子。马 婆却不依,你知道啥,儿子不是没孝心,他在国外生活压力大,也难。马婆出门 买菜仍旧穿戴整齐,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 斜靠在亭柱上的马婆不知不觉坐了一个小时。仲秋的微雨打湿了她的后背,马婆 这才想起该给马爷做饭了。马婆小心地下了八角亭,走出了龙泉湖。 平静下来的马婆又想起她从妺妹家出门时的情景。今天是妺妺的六十大寿。饭后, 妺妹当着她的面又骂起了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 汗毛都比不上!外甥喝多了酒,大着舌头回嘴,妈,你老……真是……身在福中 不知福……你一点……都不知道,我大姨和……大……姨夫的苦。外甥媳妇忙岔 开了话。大姨,怎么不让姨夫来,就两站的路,来热闹热闹多好。马婆强忍着将 落的泪说,对了,我得回去给他做饭了。外甥媳妇跑去厨房给马婆打包现成菜时, 马婆挣脱妺妺的手就出来了。等外甥媳妇追出来,马婆已经走了二十多米远。听 到喊声,马婆没敢回头,她怕自己满脸的泪吓坏年轻人。 马婆擦了擦眼睛,迎着仲秋的微雨向家走去。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倒下,她还 要照顾马爷,她还得撑起这个家。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在人行道上摇曳, 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 (选自《当代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马婆斜靠在亭柱上,不知不觉收住了眼泪。过往的岁月就在马婆静静的呆坐里浮 出了水面。 马婆还是马嫂的时候,精力全部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从幼儿的益智类训练开始, 到剑桥英语、到奥数培优、到解题速效……正规不正规的培训班,只要不与正课 冲突,马嫂都推着儿子上。马哥虽不太支持,可为了儿子的将来,只好认了。 儿子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时,马婆费尽心机说服他留在了国外。之后,马婆和马 爷就成了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尤其是马婆的妹妹。她的儿子成绩不太好,毕业 后留在了本地。妹妹一生气就开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 一根汗毛都比不上! 只有马婆知道,她和马爷过得是什么日子。每天早上一起床,马爷就打开电视, 一整天不让关。他说这样可以逼逼屋里的冷气。马婆嘴上不说,心里也难受。她 觉得自己虽然有儿子,可常年过得却是没儿子的生活。马婆整晚整晚睡不着,睡 不着就想儿子,就想如何证明自己有儿子。半月后马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马 婆不再随随便便穿衣服了。就连上菜场也是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 气扬。马爷说她,马婆硬硬地回嘴,我和那些没儿子人不一样,我有儿子,儿子 在国外,怎么着也得给他充充面子。马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出眼眶。 儿子去国外后,马婆很少再与马爷争吵。用马婆的话说,这老东西辛苦了一辈子, 到头来连儿子的面都难见,我得让他享享福。马爷没有享福的命,儿子在美国定 居不到两年,他就失去了健康。一开始马婆没太当回事。等她知道不好时,马爷 的腿已经不太听使唤了。马爷犯病是在早上,等办好住院手续时已经到了下午三 点多。好在马爷是轻微的脑梗,没耽误多大事。躺着输液的马爷,看到其他病人 都有小辈陪着,羡慕得眼里几乎迸出血来。他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张大嘴巴哀嚎 起来。马婆又累又急又尴尬,边向同屋的病人和家属道歉边劝马爷。劝着劝着自 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好在外甥及时赶到,止住了他们的哭声。 马爷出院后腿稍能走动,右胳膊和右手却失了灵活。马婆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 除了监督马爷进行自我煅炼外,就是不停地帮他按摩恢复。马婆渐渐地瘦了,由 原来的一百四十多斤瘦到了一百一十斤。马爷看着难受,有时忍不住骂儿子。马 婆却不依,你知道啥,儿子不是没孝心,他在国外生活压力大,也难。马婆出门 买菜仍旧穿戴整齐,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 斜靠在亭柱上的马婆不知不觉坐了一个小时。仲秋的微雨打湿了她的后背,马婆 这才想起该给马爷做饭了。马婆小心地下了八角亭,走出了龙泉湖。 平静下来的马婆又想起她从妹妹家出门时的情景。今天是妹妹的六十大寿。饭后, 妹妹当着她的面又骂起了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 汗毛都比不上!外甥喝多了酒,大着舌头回嘴,妈,你老……真是……身在福中 不知福……你一点……都不知道,我大姨和……大……姨夫的苦。外甥媳妇忙岔 开了话。大姨,怎么不让姨夫来,就两站的路,来热闹热闹多好。马婆强忍着将 落的泪说,对了,我得回去给他做饭了。外甥媳妇跑去厨房给马婆打包现成菜时, 马婆挣脱妹妹的手就出来了。等外甥媳妇追出来,马婆已经走了二十多米远。听 到喊声,马婆没敢回头,她怕自己满脸的泪吓坏年轻人。 马婆擦了擦眼睛,迎着仲秋的微雨向家走去。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倒下,她还 要照顾马爷,她还得撑起这个家。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在人行道上摇曳, 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 (选自《当代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马婆从妺妺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这是马婆因外甥的 话而想到自己家的处境时流下的悲伤之泪。 B.小说中马婆把全部精力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的情节,不仅突出了马婆的形象 特点,也为后文写马婆晚年的处境做铺垫。 C.马爷看到马婆连上菜场也穿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耻髙气扬,觉得 妻子爱慕虚荣,在外人面前充面子,于是数落马婆, D.“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以景物 描写结尾,运用比喻手法,暗示马婆未来孤独的生活,引人深思 8.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马婆的形象特点。(5分) 6.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 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 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 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 道嫤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 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 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 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 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 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颂奏, 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 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 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 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著《三传异同说》。注《孝 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凡二十一篇。初,融惩于 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 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有删改) 【注】①将作大匠:中国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的官。②东观:汉代宫中藏书、 著书的机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B.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C.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写马婆从妹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这是马婆因外甥的 话而想到自己家的处境时流下的悲伤之泪。 B.小说中马婆把全部精力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的情节,不仅突出了马婆的形象 特点,也为后文写马婆晚年的处境做铺垫。 C.马爷看到马婆连上菜场也穿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耻高气扬,觉得 妻子爱慕虚荣,在外人面前充面子,于是数落马婆。 D.“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以景物 描写结尾,运用比喻手法,暗示马婆未来孤独的生活,引人深思。 8.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马婆的形象特点。(5 分) 6.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 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 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 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 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 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 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 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 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 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颂奏, 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 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 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 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著《三传异同说》。注《孝 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凡二十一篇。初,融惩于 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 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 (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有删改) 【注】①将作大匠:中国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的官。②东观:汉代宫中藏书、 著书的机构。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B.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C.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D.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 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舍人,战国秦汉时指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 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 C.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 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 D.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 我国道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融年轻时长相英俊,擅长辞令,颇有才气,拜隐居的挚恂为师,学业大有 长进。挚恂认为马融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B.马融起初因为大将军邓骘名声不好而拒绝召命,客居在武都、汉阳一带,后 边境不安定,物价飞涨,马融生活陷入困顿,最终接受了邓骘的邀请。 C.马融上奏《广成颂》,得罪了当权的邓氏,被滞留在东观,后又因为其兄之 子去世,请求回乡,触怒太后遭到禁锢。 D.马融才高博学,是当时的一位博学大儒者,著述颇丰,写《西第颂》吹捧大 将军梁冀的行为,被正直之士认为是可耻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 (2)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示柜秸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 为作诗,且有所警,示柜、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粔秸(jj):张耒二子张柜、张秸。②张耒(l6i):北宋著名文 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开头两句写卖饼儿起床的时间和卖饼环境,正面表现了卖饼儿的勤奋坚定 C.“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D.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E.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15.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D.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征,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 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舍人,战国秦汉时指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 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 C.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 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 D.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 我国道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融年轻时长相英俊,擅长辞令,颇有才气,拜隐居的挚恂为师,学业大有 长进。挚恂认为马融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B.马融起初因为大将军邓骘名声不好而拒绝召命,客居在武都、汉阳一带,后 边境不安定,物价飞涨,马融生活陷入困顿,最终接受了邓骘的邀请。 C.马融上奏《广成颂》,得罪了当权的邓氏,被滞留在东观,后又因为其兄之 子去世,请求回乡,触怒太后遭到禁锢。 D.马融才高博学,是当时的一位博学大儒者,著述颇丰,写《西第颂》吹捧大 将军梁冀的行为,被正直之士认为是可耻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 (2)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示 秬 秸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 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jùjiē):张耒二子张秬、张秸。②张耒(lěi):北宋著名文 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开头两句写卖饼儿起床的时间和卖饼环境,正面表现了卖饼儿的勤奋坚定。 C.“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D.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E.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15.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两句写出了“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2)杜牧在《阿房官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髙 大雄伟的句子是“ (3)李白的《蜀道难》中,“ 句从正面描写了入蜀必经之 地剑阁的高峻险要地势。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领导干部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力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污 垢”,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 ②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不孚众望,进入交叉淘汰赛后,连克东道主巴西、欧 洲劲旅荷兰和塞尔维亚,时隔12年后再登奥运冠军宝座。 ③“中医将亡于药!”此话虽有点危言耸听,但并非毫无根据。中药材讲究采摘 时间和原产地,但很多种植者为利益驱使,完全不顾规律,甚至大量使用农药。 ④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 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⑤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 恬然自适的隐居生话 A.③④ B.①② C.③⑤ D.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计划完成中 国载入空间站的建造,在此期间,根据需要会发射一系列货运飞船,向空间站提 供物资补给。 B.随着旅游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向以文化主题 为导向的文化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特点。 C.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它代表着注重 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 畏和信仰。 D.真正的贵族并不是名车豪宅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 的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真正的最好礼物。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 情势 加以改造,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社会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削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②①③⑤④B.③⑤①②④C.④②⑤③①D.①⑤③④②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 两句写出了“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2)杜牧在《阿房官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 大雄伟的句子是“ , ”。 (3)李白的《蜀道难》中,“ ”一句从正面描写了入蜀必经之 地剑阁的高峻险要地势。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领导干部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力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污 垢”,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 ②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不孚众望,进入交叉淘汰赛后,连克东道主巴西、欧 洲劲旅荷兰和塞尔维亚,时隔 12 年后再登奥运冠军宝座。 ③“中医将亡于药!”此话虽有点危言耸听,但并非毫无根据。中药材讲究采摘 时间和原产地,但很多种植者为利益驱使,完全不顾规律,甚至大量使用农药。 ④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 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⑤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 恬然自适的隐居生话。 A.③④ B.①② C.③⑤ D.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透露,中国将在 2020 年前后计划完成中 国载入空间站的建造,在此期间,根据需要会发射一系列货运飞船,向空间站提 供物资补给。 B.随着旅游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向以文化主题 为导向的文化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特点。 C.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它代表着注重 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 畏和信仰。 D.真正的贵族并不是名车豪宅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 的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真正的最好礼物。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 情势 加以改造, , , , , 。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社会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削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②①③⑤④ B.③⑤①②④ C.④②⑤③① D.①⑤③④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1.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1月,徐 侠客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 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吃饭时间到,一起参 与“光盘行动”吧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放在画面上方,形成一则完整的 公益广告。 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2分) (2)就以上材料中的“舌尖上的浪费”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超过100 字。(4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 扬长而去,不屑一顾。一一严介和(太平洋集团前总裁) ②为了面子坚持错误是最没有面子的事情 巍巍(经济刊物主编) ③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 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 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 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 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客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读了以上内容,你是否赞同他们的观点或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 现你的思考和认知。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 BE 6:在我心中袁隆平首先是一个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去追逐梦想,坚持本 的人,从文中他父亲让他当官发财,但他坚持踏入“农门”便可以看出。他还是 个教学认真,刻苦钻研学问的人,教外语的时候不断刻苦学习,提升自身的水 平,教农业学科的时候,他系统的学习相关的知识,认真备课,喜欢实践中找答 案。同时他还是一个不记名利,大工无私的人,从文中他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 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可以看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21.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 分)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价值高达 2000 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 年 1 月,徐 侠客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 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吃饭时间到,一起参 与“光盘行动”吧!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放在画面上方,形成一则完整的 公益广告。 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 15 字。(2 分) (2)就以上材料中的“舌尖上的浪费”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超过 100 字。(4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①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 扬长而去,不屑一顾。——严介和(太平洋集团前总裁) ②为了面子坚持错误是最没有面子的事情。——巍巍(经济刊物主编) ③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 数的 60%至 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 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 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 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客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读了以上内容,你是否赞同他们的观点或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 现你的思考和认知。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BE 6:在我心中袁隆平首先是一个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去追逐梦想,坚持本心 的人,从文中他父亲让他当官发财,但他坚持踏入“农门”便可以看出。他还是 一个教学认真,刻苦钻研学问的人,教外语的时候不断刻苦学习,提升自身的水 平,教农业学科的时候,他系统的学习相关的知识,认真备课,喜欢实践中找答 案。同时他还是一个不记名利,大工无私的人,从文中他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 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可以看出
7.C8.①为子女前程,舍得花费时间金钱②外表坚强,但内心脆弱,又偏偏喜 欢为儿子着想充面子③内心苦楚,面容萧瑟,劳累一辈子却没享福 9.①揭示一个社会想象,子女有能力在外的,老人的孤独与无奈;②幸福不同 的定义,对天伦之乐,对社会地位追逐奔波的反思:③激起社会及奔波在外子女 对父母生活的更多关注,更多时间的陪同。 12.B 13(1)在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 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 (2)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认为马融羞辱轻视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 官,于是下令监禁他。 15.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 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 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 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冷饼″的心态表 露,均语浅而意深 16题:(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剑阁峥嵘而崔嵬 17.A 18.B 19.C 20.①国家安定,社会和谐②何来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③需要每一个家庭的 努力和付出 21(1)拒绝“剩”宴,我做到了,你呢 (2)社会经济发展了,吃好一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浪费。君 不见舌尖上浪费高达二千亿元,君不见被倒掉食物可让2亿人吃一年;古人云 “俭以养德”,奢侈浪费,不利于个人品德的培养。我们要勤俭节约。 【参考译文】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马融长相英俊,善于言辞很有 才气。起初,京城的挚恂用儒术教授生徒,在南山隐居,不答应朝廷征召聘任, 在关西一带名气很大。马融跟着他游学,学识渊博精通儒学经典。挚恂认为马融 有奇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说了马融的名声,把他召 为舍人。但不是他内心喜好的,就没答应,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境内。恰逢 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关内以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 见。马融在陷入饥饿困苦后,才后悔并且叹息着对朋友说:“古人有这样的话: 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 自己高贵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于是就答应了邓骘的邀 请。永初四年,任命为校书郎中,到东观做典校秘书。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 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 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放纵横
7.C 8.①为子女前程,舍得花费时间金钱②外表坚强,但内心脆弱,又偏偏喜 欢为儿子着想充面子③内心苦楚,面容萧瑟,劳累一辈子却没享福。 9.①揭示一个社会想象,子女有能力在外的,老人的孤独与无奈;②幸福不同 的定义,对天伦之乐,对社会地位追逐奔波的反思;③激起社会及奔波在外子女 对父母生活的更多关注,更多时间的陪同。 10.C 11.A 12.B 13(1)在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 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 (2)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认为马融羞辱轻视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 官,于是下令监禁他。 14.BC 15.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 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 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 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冷饼"的心态表 露,均语浅而意深 16 题:(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剑阁峥嵘而崔嵬 17.A 18.B 19.C 20.①国家安定,社会和谐②何来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③需要每一个家庭的 努力和付出 21(1)拒绝“剩”宴,我做到了,你呢? (2)社会经济发展了,吃好一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浪费。君 不见舌尖上浪费高达二千亿元,君不见被倒掉食物可让 2 亿人吃一年;古人云 “俭以养德”,奢侈浪费,不利于个人品德的培养。我们要勤俭节约。 【参考译文】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马融长相英俊,善于言辞很有 才气。起初,京城的挚恂用儒术教授生徒,在南山隐居,不答应朝廷征召聘任, 在关西一带名气很大。马融跟着他游学,学识渊博精通儒学经典。挚恂认为马融 有奇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说了马融的名声,把他召 为舍人。但不是他内心喜好的,就没答应,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境内。恰逢 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关内以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 见。马融在陷入饥饿困苦后,才后悔并且叹息着对朋友说:“古人有这样的话: ‘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 自己高贵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于是就答应了邓骘的邀 请。永初四年,任命为校书郎中,到东观做典校秘书。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 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 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放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