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高2012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对弈/友谊缉私/嫉妒挑大梁/挑拨 B.讣告/花圃泊位/淡泊卡壳/拦路设卡 C.窨井/喑哑畜生/畜力沏茶/雕栏玉砌 D.砖坯/胚胎下载/记载应届/里应外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销毁票贩子奉为圭臬山清水秀 B.欠收 柱香震耳欲聋流连忘返 C.协从黄梁梦各自为阵戴罪立功 D.驰誉座右铭老生长谈张惶失措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 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B.当香港演艺巨星成龙出现在赈灾演艺会场上时,全场一片欢呼,大家舞着鲜花涌向前, 更有一群女中学生手拿红丝巾在一旁手不停挥。 C.没有人教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径自学会了画画:又没跟家人商量,竟自辞职 办起了一个书画社 D.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微博似乎已经是网络舆论的主力平台,最近新浪微博的日搜索次数超过QQ就是明证 照此趋势下去,微博将是整个互联网的信息黑洞,具有强大的信息引力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假如考生能写出《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样既有独到的见解,又有一流的文笔,却因字 数不足,得分不及格,并因此名落孙山,那将是考生和高校共同的悲哀 D.2月初,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北湖公园盛大开幕,市民们争相一睹川北大木偶、 阆中王皮影、南部评书、巴象鼓舞等国家、省、市级南充非遗的神韵与风采,极大地丰富了 市民的春节文化生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 绿色能源背后隐藏环境风险 当新能源被冠以绿色头衔时,我们以为只要使用它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以及 经历巨变而焕发新生的经济就将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首先,生物能源的扩张可能对日益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产生进一步的压力。能源作 物与粮食作物存在争地抢水风险。按照目前的生产条件,大约需要2500升的水才能生产1 升的液态生物能源,而同样数量的水所能生产的粮食却可满足一个人的日均食物需求。由于 第二代生物燃料以麦秆、草和木材等为主要原料,导致谏生树种大量种植,对物种多样的天 然生态森林造成破坏——棕榈油就是¨典范″:1986年随后的20年间,印尼棕榈树种植面 积增长近10倍,但自1990年起,印尼有2800万公顷雨林遭到破坏。对生物燃料的渴求 甚至会加剧人类的不平等状况,如土地所有权的进一步集中、小农和依赖森林生存的人们流 离失所;粮价将继续飙升,使如中国这样的粮食进口大国愈陷被动
四川省南充市高 2012 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对弈/友谊 缉私/嫉妒 挑大梁/挑拨 B.讣告/花圃 泊位/淡泊 卡壳/拦路设卡 C.窨井/喑哑 畜生/畜力 沏茶/雕栏玉砌 D.砖坯/胚胎 下载/记载 应届/里应外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销毁 票贩子 奉为圭臬 山清水秀 B.欠收 一柱香 震耳欲聋 流连忘返 C.协从 黄梁梦 各自为阵 戴罪立功 D.驰誉 座右铭 老生长谈 张惶失措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身处春秋鼎盛 ....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 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B.当香港演艺巨星成龙出现在赈灾演艺会场上时,全场一片欢呼,大家舞着鲜花涌向前, 更有一群女中学生手拿红丝巾在一旁手不停挥 ....。 C.没有人教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径自..学会了画画;又没跟家人商量,竟自辞职 办起了一个书画社。 D.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微博似乎已经是网络舆论的主力平台,最近新浪微博的日搜索次数超过 QQ 就是明证。 照此趋势下去,微博将是整个互联网的信息黑洞,具有强大的信息引力。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假如考生能写出《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样既有独到的见解,又有一流的文笔,却因字 数不足,得分不及格,并因此名落孙山,那将是考生和高校共同的悲哀。 D.2 月初,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北湖公园盛大开幕,市民们争相一睹川北大木偶、 阆中王皮影、南部评书、巴象鼓舞等国家、省、市级南充非遗的神韵与风采,极大地丰富了 市民的春节文化生活。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5—7 题。 绿色能源背后隐藏环境风险 当新能源被冠以绿色头衔时,我们以为只要使用它们,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以及 经历巨变而焕发新生的经济就将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首先,生物能源的扩张可能对日益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产生进一步的压力。能源作 物与粮食作物存在争地抢水风险。按照目前的生产条件,大约需要 2500 升的水才能生产 1 升的液态生物能源,而同样数量的水所能生产的粮食却可满足一个人的日均食物需求。由于 第二代生物燃料以麦秆、草和木材等为主要原料,导致速生树种大量种植,对物种多样的天 然生态森林造成破坏——棕榈油就是“典范”:1986 年随后的 20 年间,印尼棕榈树种植面 积增长近 10 倍,但自 1990 年起,印尼有 2800 万公顷雨林遭到破坏。对生物燃料的渴求 甚至会加剧人类的不平等状况,如土地所有权的进一步集中、小农和依赖森林生存的人们流 离失所;粮价将继续飙升,使如中国这样的粮食进口大国愈陷被动
不仅如此,作物的种植、能源的提炼和运输也需要能源,而生物能源生产全过程所排放 的温室气体,也并不一定比化石燃料少。 实际上,关于绿色能源的争议并非只针对生物能源。 备受争议的还有国内近来风波不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去年9月,因浙江晶科能 源有限公司不当堆放含氟固体废料,一场暴雨后,附近河水中氟离子超标9倍,造成河道 大量鱼类死亡。事实上,生产一块1mx1.5m的太阳能板必须能耗超过40公斤煤。同时 作为光伏产业基础材料的多晶硅本身即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品,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 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而且多晶硅生产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如处理不当 也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此外,光伏系统所使用的蓄电池所舍有的铅、镉、硫酸等有毒物 质都可能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污染,而这也正是电动摩托和电动汽车大发展后可能对环境 带来的深远伤害。 其实,即便被广泛认为百分百“绿色”的水电和风能,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破坏也不容忽 视。 2010年12月,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表示“水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火 电造成的污染更严重。”单是因电站的修建导致的水质污染、沼气排放、生态多样性危机、 湿地消失、泥沙淤积、地震威胁等接踵而至的环保问题似乎已经足够将水电挤岀清洁能源的 行列,尚还不包括庞大的移民安置费用及部分跨省外迁移民因移致贫及产生的。理疾惠等社 会问题 与此同时,风力发电在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被打上问号。因为风 并不总是存在,风力发电设备就必须使用火力发电方式来抵消风力的不可靠,结果造成二氧 化碳减排效果不明显。丹麦是大力推广风能的国家,1999年到2007年间,风能发电量翻 番。丹麦天然气和电网运营商数据显示,2007年丹麦生产电力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与1990 年大体相当。显然,丹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未因为风能发电的普及而有所减少。 并且,生物能源、水能、风能等技术的占地面积要比化石能源技术高得多(生物能源的 占地最多相当于煤炭的近100倍一个日产6万立方米天然气的老天然气井的单位发电量 竟相当于风力涡轮发电站的20倍。除去基站本身,风力发电往往地点偏僻,从发电地点到 城市之间还有几干公里的高压输电系统 人类需要基本的能源服务,而每一种能源都会产生利弊两种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对绿 色能源的环境风险,有更加充分、理性的了解 (选自《国际先驱导报》,有删改) 5.第二段中说“2500升的水才能生产1升的液态生物能源,而同样数量的水所能生产的粮 食却可满足一个人的日均食物需求”,作者的意思是 A.生产液态生物能源和生产粮食的耗水量是相同的 B.生产粮食比生产生物燃料更有价值。 C.液态生物能源的生产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存在与粮食作物抢水的风险。 能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粮食可以保障人口安全,所以两者都要抓。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物能源的无节制生产将对日益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产生进一步的压力 B.太阳能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问题,如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C.关于绿色能源的争议涉及的能源类别有:生物能源、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 D.水电站的修建会导致水质污染、沼气排放、生态多样性危机、湿地消失、泥沙淤积
不仅如此,作物的种植、能源的提炼和运输也需要能源,而生物能源生产全过程所排放 的温室气体,也并不一定比化石燃料少。 实际上,关于绿色能源的争议并非只针对生物能源。 备受争议的还有国内近来风波不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去年 9 月,因浙江晶科能 源有限公司不当堆放含氟固体废料,一场暴雨后,附近河水中氟离子超标 9 倍,造成河道 大量鱼类死亡。事实上,生产一块 1mx1.5m 的太阳能板必须能耗超过 40 公斤煤。同时, 作为光伏产业基础材料的多晶硅本身即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品,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 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 220 万千瓦时/兆瓦,而且多晶硅生产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如处理不当 也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此外,光伏系统所使用的蓄电池所舍有的铅、镉、硫酸等有毒物 质都可能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污染,而这也正是电动摩托和电动汽车大发展后可能对环境 带来的深远伤害。 其实,即便被广泛认为百分百“绿色”的水电和风能,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破坏也不容忽 视。 2010 年 12 月,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凌江表示“水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火 电造成的污染更严重。”单是因电站的修建导致的水质污染、沼气排放、生态多样性危机、 湿地消失、泥沙淤积、地震威胁等接踵而至的环保问题似乎已经足够将水电挤出清洁能源的 行列,尚还不包括庞大的移民安置费用及部分跨省外迁移民因移致贫及产生的。理疾惠等社 会问题。 与此同时,风力发电在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被打上问号。因为风 并不总是存在,风力发电设备就必须使用火力发电方式来抵消风力的不可靠,结果造成二氧 化碳减排效果不明显。丹麦是大力推广风能的国家,1999 年到 2007 年间,风能发电量翻 番。丹麦天然气和电网运营商数据显示,2007 年丹麦生产电力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与 1990 年大体相当。显然,丹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未因为风能发电的普及而有所减少。 并且,生物能源、水能、风能等技术的占地面积要比化石能源技术高得多(生物能源的 占地最多相当于煤炭的近100倍)。一个日产 6万立方米天然气的老天然气井的单位发电量, 竟相当于风力涡轮发电站的 20 倍。除去基站本身,风力发电往往地点偏僻,从发电地点到 城市之间还有几千公里的高压输电系统。 人类需要基本的能源服务,而每一种能源都会产生利弊两种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对绿 色能源的环境风险,有更加充分、理性的了解。 (选自《国际先驱导报》,有删改) 5.第二段中说“2500 升的水才能生产 1 升的液态生物能源,而同样数量的水所能生产的粮 食却可满足一个人的日均食物需求”,作者的意思是 A.生产液态生物能源和生产粮食的耗水量是相同的。 B.生产粮食比生产生物燃料更有价值。 C.液态生物能源的生产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存在与粮食作物抢水的风险。 D.能源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粮食可以保障人口安全,所以两者都要抓。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物能源的无节制生产将对日益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产生进一步的压力。 B.太阳能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高能耗、高污染问题,如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C.关于绿色能源的争议涉及的能源类别有:生物能源、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 D.水电站的修建会导致水质污染、沼气排放、生态多样性危机、湿地消失、泥沙淤积
地震等环保问题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文章标题意为:绿色能源对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具有潜在危险 B.用甘蔗造酒精、用玉米制汽油、用太阳能加热洗澡水,不一定是正确的 C.我们在推广绿色能源时,不能仅止于强调能源使用环节的清洁,而忽略了能源产品从 最初研发直至最终消耗整个过程中的污染或清洁状况 D.发不发展各种新型绿色能源,专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智伯伐赵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 孟谈日:“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日:“亡不能存,危不能安, 无为责智土。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 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 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日 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 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将杀其守提之吏,决水灌智伯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 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 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 日:“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8.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下缘木而处缘:沿着 B.与之期期:约定日期 C.不如行义之隆隆:高尚 D.美行可以加人加:超过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孟谈胆识谋略的一组是 ①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②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③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④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 ⑤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⑥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率韩、魏围困晋阳,赵形势危急,赵襄子找张孟谈问计。张孟谈提岀了游说韩、 魏,共谋对付智伯的计策 B.张孟谈先打消韩、魏二君的顾虑,再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韩、魏二君,为了三家共 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智伯 C.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 杀死了他,并瓜分了他的土地。 D.赵襄子赏有功之臣,首先奖赏的不是张孟谈而是高赫,臣子们不解。赵襄子解释说 笃行忠义比“战胜存亡”更可贵 第工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4分)
地震等环保问题。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文章标题意为:绿色能源对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具有潜在危险 B.用甘蔗造酒精、用玉米制汽油、用太阳能加热洗澡水,不一定是正确的。 C.我们在推广绿色能源时,不能仅止于强调能源使用环节的清洁,而忽略了能源产品从 最初研发直至最终消耗整个过程中的污染或清洁状况。 D.发不发展各种新型绿色能源,专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l0 题。 智伯伐赵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 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张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 无为责智士。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乃见韩、魏之君,说之曰:“臣闻之,唇 亡而齿寒。今智伯率二君而伐赵,赵将亡矣。赵亡则君为之次矣。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 君!”二君曰:“智伯之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而泄,事必败,为之奈何?”张孟谈曰: “言出君之口,入臣之耳,人孰知之者乎?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二君乃与 张孟谈阴谋,与之期。张孟谈乃报襄子。至其日之夜,赵氏将杀其守提之吏,决水灌智伯。 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杀其身而三分其国。襄 子乃赏有功者,而高赫为赏首。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而赫为赏首,何也?” 襄子曰:“晋阳之围也,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吾是以先之。”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故君子 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8.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下缘木而处 缘:沿着 B.与之期 期:约定日期 C.不如行义之隆 隆:高尚 D.美行可以加人 加:超过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孟谈胆识谋略的一组是 ①晋阳之存,张孟谈之功也 ②臣请试潜行,见韩、魏之君而约之 ③及今而不图之,祸将及二君 ④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军 ⑤二君乃与张孟谈阴谋,与之期⑥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率韩、魏围困晋阳,赵形势危急,赵襄子找张孟谈问计。张孟谈提出了游说韩、 魏,共谋对付智伯的计策。 B.张孟谈先打消韩、魏二君的顾虑,再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韩、魏二君,为了三家共 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智伯。 C.赵氏掘开大堤,水淹智伯,韩、魏攻其两翼,赵襄子正面进攻,终于大败智伯的军队, 杀死了他,并瓜分了他的土地。 D.赵襄子赏有功之臣,首先奖赏的不是张孟谈而是高赫,臣子们不解。赵襄子解释说, 笃行忠义比“战胜存亡”更可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亡不能存,危不能安,无为贵智士。(4 分)
(2)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3分) (3)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3分)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一(2)题。(8分) (甲)寒食 (乙)寒食 (唐)孟云卿 (唐)韩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寒食:节令,清明前一二日。按时俗寒食三日不得举火,但王侯贵族之家有皇帝赐 来的蜡烛 明日取榆树之火以赐近臣。”日暮汉宫句为以汉喻唐。 (1)在两首诗的第三句各抓一个关键字分析其作用。(3分) (2)试比较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兵车行》将批评的矛头大胆地直指天子,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激愤抗议的诗句 ②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自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英雄曹 操、周郎,发出了“ ”这般天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 ③其身正,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 (2)①《孔雀东南飞》中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刘兰芝美丽的句子是: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③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厨房 ①因为父亲是油画、水粉画家一一特别是他的水粉,更为我所偏爱,所以我就有了阅读 这类作品的便利。中国的,外国的,只要看得到,我一定会留意,并常常直率而简便地评价 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②大约两年前,我翻某种美术杂志时,偶然见到颜文梁先生这张《厨房》(似乎该刊还 同时发表了他的《肉店》),非常喜欢。特别看到《厨房》的创作年代是一九二九年,感慨就 更多了 ③水彩画、粉画和水粉画由西方传到中国不过一百年的时间,它在对色彩的认识、表现 方法、基本观点、用色技法等方面,与中国传统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厨房》是粉 画,也称“色粉笔画”。画家用一种特制的不透明的粉质色笔,作画时只能在专门的有色粉 画纸上直接配色,色彩交混松柔,细腻明艳。这种画法曾流行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十九世纪 达到鼎盛。法国画家德加深谙此道,并以此画种奠定他在画坛位置,颜文梁先生创作《厨房》 时正在法国留学,《厨房》参加了法国春季沙龙展并获荣誉奖 ④我想说,这是中国水粉画史上的经典之作。画家能够自如地、得心应手地掌握西方绘 画的材料和技法,有效地、出人意料地以之表现纯粹中国式的生活,这不仅在上世纪二十年 代显得出类拔萃,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仍然释放着打不倒的魅力。 ⑤《厨房》表现的是苏州民居内的厨房“风景”,建筑结构、檩梁、柱子的排列和颜文 梁对透视学的准确把握,形成了这幅画的框架。茏罩厨房的暖色调和画家无所不在的精雕细 刻使这间厨房弥漫着一种介于华贵和朴素之间的安稳、惬意。它无疑是世俗的:画面右边推 开的窗扇让光漫了进来,一定不是艳阳,有点假阴天的意思,反而使厨房有种别样的宁静 画面左上方悬着的板鸭、蹄口和大蒜勾引着你的嗅觉和食欲:有点香吧,也有点不讨厌的霉 潮气。它们下方那只水缸,缸沿泛起着暗黄色高光,半圆形灶台上两只燃亮的红烛,以及正 前方小炉子上那映在墙上的橘红色光一一炉上的砂锅里正在煲汤吧,这三组物质形成一个稳 定的三角形。带给厨房以殷实的温暖,又与画面的大框架做着呼应,洋溢着宁静中的活力。 ⑥画家在画面上安排了两个孩子,却没让厨子出面。这是很聪明的。若有厨子,他(或 她)势必要动作着,那将破坏“这一个”厨房的安稳情调并牵扯观众的注意力:如果叫厨子 静止在某一处,《厨房》便显得做作了。而孩子和厨房有着天然亲近的感情,因为食物对孩 子的不倦吸引,也因为厨房天地的松散和自由。我母亲就常常回忆她小时候最喜欢在家里的 厨房呆着,她最喜欢的人一个是奶妈,一个就是厨娘。画中的两个小孩,可以是厨子的,也
(2)且同情相成,同利相死。君其图之(3 分) (3)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3 分)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一(2)题。(8 分) (甲)寒食 (乙)寒食 (唐)孟云卿 (唐)韩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寒食:节令,清明前一二日。按时俗寒食三日不得举火,但王侯贵族之家有皇帝赐 来的蜡烛:“清明日取榆树之火以赐近臣。”日暮汉宫句为以汉喻唐。 (1)在两首诗的第三句各抓一个关键字分析其作用。(3 分) (2)试比较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5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①《兵车行》将批评的矛头大胆地直指天子,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激愤抗议的诗句是: ②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自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英雄曹 操、周郎,发出了“ , ”这般天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 ③其身正,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 (2)①《孔雀东南飞》中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刘兰芝美丽的句子是: , 。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③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五、(2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14 题。 厨 房 铁凝 ①因为父亲是油画、水粉画家——特别是他的水粉,更为我所偏爱,所以我就有了阅读 这类作品的便利。中国的,外国的,只要看得到,我一定会留意,并常常直率而简便地评价: 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②大约两年前,我翻某种美术杂志时,偶然见到颜文梁先生这张《厨房》(似乎该刊还 同时发表了他的《肉店》),非常喜欢。特别看到《厨房》的创作年代是一九二九年,感慨就 更多了。 ③水彩画、粉画和水粉画由西方传到中国不过一百年的时间,它在对色彩的认识、表现 方法、基本观点、用色技法等方面,与中国传统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厨房》是粉 画,也称“色粉笔画”。画家用一种特制的不透明的粉质色笔,作画时只能在专门的有色粉 画纸上直接配色,色彩交混松柔,细腻明艳。这种画法曾流行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十九世纪 达到鼎盛。法国画家德加深谙此道,并以此画种奠定他在画坛位置,颜文梁先生创作《厨房》 时正在法国留学,《厨房》参加了法国春季沙龙展并获荣誉奖。 ④我想说,这是中国水粉画史上的经典之作。画家能够自如地、得心应手地掌握西方绘 画的材料和技法,有效地、出人意料地以之表现纯粹中国式的生活,这不仅在上世纪二十年 代显得出类拔萃,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仍然释放着打不倒的魅力。 ⑤《厨房》表现的是苏州民居内的厨房“风景”,建筑结构、檩梁、柱子的排列和颜文 梁对透视学的准确把握,形成了这幅画的框架。茏罩厨房的暖色调和画家无所不在的精雕细 刻使这间厨房弥漫着一种介于华贵和朴素之间的安稳、惬意。它无疑是世俗的:画面右边推 开的窗扇让光漫了进来,一定不是艳阳,有点假阴天的意思,反而使厨房有种别样的宁静。 画面左上方悬着的板鸭、蹄口和大蒜勾引着你的嗅觉和食欲:有点香吧,也有点不讨厌的霉 潮气。它们下方那只水缸,缸沿泛起着暗黄色高光,半圆形灶台上两只燃亮的红烛,以及正 前方小炉子上那映在墙上的橘红色光——炉上的砂锅里正在煲汤吧,这三组物质形成一个稳 定的三角形。带给厨房以殷实的温暖,又与画面的大框架做着呼应,洋溢着宁静中的活力。 ⑥画家在画面上安排了两个孩子,却没让厨子出面。这是很聪明的。若有厨子,他(或 她)势必要动作着,那将破坏“这一个”厨房的安稳情调并牵扯观众的注意力;如果叫厨子 静止在某一处,《厨房》便显得做作了。而孩子和厨房有着天然亲近的感情,因为食物对孩 子的不倦吸引,也因为厨房天地的松散和自由。我母亲就常常回忆她小时候最喜欢在家里的 厨房呆着,她最喜欢的人一个是奶妈,一个就是厨娘。画中的两个小孩,可以是厨子的,也
可以是主人的。他们在厨房里的姿势——做什么与不做什么便也都是自然合理的。画家安排 他们亦是构图的需要;他们其实是隐藏在画中的,但又确凿地存在。它们丰满画面,却不抢 夺画面。 ⑦《厨房》描绘的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苏州大户人家的生活一隅,因为去过绍兴的鲁迅 故居,自然就拿来做个对比:感觉着这一户的家业当大于鲁迅的门户。当初颜文梁先生作此 画时,目的也许十分单纯,绝无炫耀,也不仅仅思乡,他可能就是想通过粉画这种完全有别 于中国的材料和技法,在《厨房》中检验他本来对透视、对光、对物体质感的掌握和表现程 度。但是欣赏者从画中体味到的远比这要多。这儿有一种不喧哗、不夸张的日子里的从容精 细的条理,也有真正雅致的古典情怀。在以往的几十年里外面见不到这样的画,是否和那个 不正常的时代时“过日子”的鄙视有关呢? ⑧颜文梁先生的《厨房》也让我想起当下的有些小说。我想,若说从以前的时代压抑了 类似厨房这样的情致,那么,当今过富裕的高质量的生活已经是中国人理直气壮的标准之后 些小说所表现的“日子”为什么还是离《厨房》那么遥远呢?许多男女主人公的吃喝永远 是进行在酒吧、咖啡馆或各种档次的宴席之中,没有血肉,没有人间烟火气,也没有柴米油 盐。他们的头发和身体大约都是香的,但是不真,故而你也不觉得亲。 ⑨人类还是需要厨房的,在那里毕竟有“生”和“活”的具体过程。 14.这篇散文是写关于颜文梁先生的粉画《厨房》的,开头为什么要从“父亲是油画、水粉 画家”写起?(4分) 15.第⑤段“洋溢着宁静中的活力”一句中的“活力”指的是什么?(4分) 16.第⑥段里作者为什么说“他们丰满画面,却不抢夺画面”?(6分) 17.作者在第②段里说“特别看到《厨房》的创作年代是一九二九年,感慨就更多了”,请 结合全文简述作者的感慨。(8分) 六、(15分)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出内容要点。(不超过30字)(4分) 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PMI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微米)组成中, P2.5(即可入肺颗粒物,粒径≤2.5微米)平均占到50%-80%。PM2.5主要来自日常 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尘、燃煤 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通常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PM2.5粒径更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寿命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 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是导致黑肺和灰霾天的主要凶手。当吸入之后,PM2.5可能 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 病。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属于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日、美、印 欧盟等都已陆续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我国的相关监治举措也已提上日程 19.四川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请任选一个或两个人文景观,为其写幅对联,介绍其特 色或价值。除对偶外,至少用到一种修辞。(5分) (1)所选对象 (1分) (2)对联 (4分) 20.阅读下面新闻,写一则短评,不超过80字。(6分) 近日,《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 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可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的失物,失主领回 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获人。这项规定被网友形象地称为“好人十 税”,或“十金一昧”。“对拾金不昧可获实质奖励”你怎么看? 答:拾金不昧可获实质奖励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卡”(磁卡)是信息社会的产物,一“卡”在手,省时省事:取钱时拿“卡”一插, 用钱时拿“卡”一刷,开门时用“卡”一比,乘公交时用“卡”一靠,一切0K。“卡” 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方便了生活,提高了效率。 然而,随着“卡”的数量的增多,常常发生忘带“卡"、拿错“卡”、丟失“卡″、记错
可以是主人的。他们在厨房里的姿势——做什么与不做什么便也都是自然合理的。画家安排 他们亦是构图的需要;他们其实是隐藏在画中的,但又确凿地存在。它们丰满画面,却不抢 夺画面。 ⑦《厨房》描绘的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苏州大户人家的生活一隅,因为去过绍兴的鲁迅 故居,自然就拿来做个对比;感觉着这一户的家业当大于鲁迅的门户。当初颜文梁先生作此 画时,目的也许十分单纯,绝无炫耀,也不仅仅思乡,他可能就是想通过粉画这种完全有别 于中国的材料和技法,在《厨房》中检验他本来对透视、对光、对物体质感的掌握和表现程 度。但是欣赏者从画中体味到的远比这要多。这儿有一种不喧哗、不夸张的日子里的从容精 细的条理,也有真正雅致的古典情怀。在以往的几十年里外面见不到这样的画,是否和那个 不正常的时代时“过日子”的鄙视有关呢? ⑧颜文梁先生的《厨房》也让我想起当下的有些小说。我想,若说从以前的时代压抑了 类似厨房这样的情致,那么,当今过富裕的高质量的生活已经是中国人理直气壮的标准之后, 一些小说所表现的“日子”为什么还是离《厨房》那么遥远呢?许多男女主人公的吃喝永远 是进行在酒吧、咖啡馆或各种档次的宴席之中,没有血肉,没有人间烟火气,也没有柴米油 盐。他们的头发和身体大约都是香的,但是不真,故而你也不觉得亲。 ⑨人类还是需要厨房的,在那里毕竟有“生”和“活”的具体过程。 14.这篇散文是写关于颜文梁先生的粉画《厨房》的,开头为什么要从“父亲是油画、水粉 画家”写起?(4 分) 15.第⑤段“洋溢着宁静中的活力”一句中的“活力”指的是什么?(4 分) 16.第⑥段里作者为什么说“他们丰满画面,却不抢夺画面”?(6 分) 17.作者在第②段里说“特别看到《厨房》的创作年代是一九二九年,感慨就更多了”,请 结合全文简述作者的感慨。(8 分) 六、(15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出内容要点。(不超过 30 字)(4 分) 在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PMIO(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10 微米)组成中, 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粒径≤2.5 微米)平均占到 50%-80%。PM2.5 主要来自日常 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如机动车尾气尘、燃煤 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通常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PM2.5 粒径更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寿命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 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是导致黑肺和灰霾天的主要凶手。当吸入之后,PM2.5 可能 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 病。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属于全球 PM2.5 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日、美、印、 欧盟等都已陆续将 PM2.5 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我国的相关监治举措也已提上日程。 19.四川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请任选一个或两个人文景观,为其写幅对联,介绍其特 色或价值。除对偶外,至少用到一种修辞。(5 分) (1)所选对象: (1 分) (2)对联: (4 分) 20.阅读下面新闻,写一则短评,不超过 80 字。(6 分) 近日,《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 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可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 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的失物,失主领回 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 10%的金额奖励拾获人。这项规定被网友形象地称为“好人十一 税”,或“十金一昧”。“对拾金不昧可获实质奖励”你怎么看? 答:拾金不昧可获实质奖励 七、作文(60 分) 21.阅读 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卡”(磁卡)是信息社会的产物,一“卡”在手,省时省事:取钱时拿“卡”一插, 用钱时拿“卡”一刷,开门时用“卡”一比,乘公交时用“卡”一靠,一切 0K。“卡”已渗 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方便了生活,提高了效率。 然而,随着“卡”的数量的增多,常常发生忘带“卡”、拿错“卡”、丢失“卡”、记错
密码等烦心事,“卡”又给人们制造了麻烦,带来了苦恼。 卡”不仅方便普通人的生活,还能维护特权者的特权。许多公共场所,本该畅通无阻 现在设围栏,加保安,进出要刷“卡”,无“卡”者被一张小小的磁卡卡住,无权进入或通 行 近几年,“卡”的功能又有了升级,还可用来送礼行贿甚至行骗,不仅增进亲情、友情 还可巴结权贵、买通关系,甚至获取不义之财 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神通越来越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几乎到了无所不能 的地步。 卡”是什么?是利人的工具,还是烦人的物件?是日常用品还是礼品、贿品?是天使 还是恶魔? 也许你有自己的用“卡”经历和感受,也许你对“卡”或用“卡”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南充市高2012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D A.对弈(ⅵi)/友谊(yi)缉私(j)/嫉妒(j)挑大梁(tiao)/挑拨(tiao) 讣告(f)/花圃(p)泊位(b6)/淡泊(b6)卡壳(qia)/拦路设卡(qi) C.窨井(yin)/喑哑(yin)畜生(chu)/畜力(ch)沏茶(q)/雕栏玉砌(qi) D.砖坯(pi)/胚胎(pei)下载(zai)/记载(zai)应届(ying)/里应外合(ying) 收一歉收一柱香一一炷香) C(协从一胁从黄梁梦一黄粱梦阵一政) D(长谈一常谈张惶一张皇) A.春秋:年龄。春秋鼎盛: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 充沛。不能修饰时代 B.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极快。此处用错对象 C.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指不与別人商量便自作主张去做某事。 竟自:竟然。指做事做得出乎人们的意料,让人吃惊 D.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的说法或行为相矛盾。 B.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 C.成分残缺,在“文笔”后加“的文章 D.暗换主语。 5.C 6.D A.(从“对生物燃料的渴求甚至会加剧人类的不平等状况,如土地所有权的进一步集中、 小农和依赖森林生存的人们流离失所;粮价将继续飙升,使如中国这样的粮食进口大国愈陷 被动”“尚不包括庞大的移民安置费用和部分移民因移致贫等社会问题。”等可以看出) B.第一段告诉我们使用绿色能源并不一定就带来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等 C.(“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而且多 晶硅生产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如处”理不当也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移民安置费用及部分 跨省外迁移民因移致贫及产生的心理疾患等社会问题…可看出) D(文章不涉及发不发展各种新型绿色能源之话题)
密码等烦心事,“卡”又给人们制造了麻烦,带来了苦恼。 “卡”不仅方便普通人的生活,还能维护特权者的特权。许多公共场所,本该畅通无阻, 现在设围栏,加保安,进出要刷“卡”,无“卡”者被一张小小的磁卡卡住,无权进入或通 行。 近几年,“卡”的功能又有了升级,还可用来送礼行贿甚至行骗,不仅增进亲情、友情, 还可巴结权贵、买通关系,甚至获取不义之财。 “卡”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神通越来越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几乎到了无所不能 的地步。 “卡”是什么?是利人的工具,还是烦人的物件?是日常用品还是礼品、贿品?是天使 还是恶魔? 也许你有自己的用“卡”经历和感受,也许你对“卡”或用“卡”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南充市高 2012 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D A. 对弈.(yì)/友谊.(yì) 缉.私(jī)/嫉.妒(jí) 挑.大梁(tiǎo)/挑.拨(tiǎo) B. 讣.告(fù)/花圃.(pǔ) 泊.位(bó)/淡泊.(bó) 卡.壳(qiǎ)/拦路设卡.(qiǎ) C. 窨.井(yìn)/喑.哑(yīn) 畜.生(chù)/畜.力(chù) 沏.茶(qī)/雕栏玉砌.(qì) D. 砖坯.(pī)/胚.胎(pēi) 下载.(zaì)/记载.(zǎi) 应.届(yīng)/里应.外合(yìng) 2.A B(欠收—歉收 一柱香—一炷香 ) C(协从—胁从 黄梁梦—黄粱梦 阵—政 ) D(长谈—常谈 张惶— 张皇 ) 3.C A. 春秋:年龄。春秋鼎盛: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 充沛。不能修饰时代。 B.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极快。此处用错对象。 C.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指不与別人商量便自作主张去做某事。 竟自:竟然。指做事做得出乎人们的意料,让人吃惊。 D.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的说法或行为相矛盾。. 4.A B. 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 C.成分残缺,在“文笔”后加“的文章”。 D. 暗换主语。 5.C 6.D 7.D A.(从“对生物燃料的渴求甚至会加剧人类的不平等状况,如土地所有权的进一步集中、 小农和依赖森林生存的人们流离失所;粮价将继续飙升,使如中国这样的粮食进口大国愈陷 被动”“尚不包括庞大的移民安置费用和部分移民因移致贫等社会问题。”等可以看出) B.第一段告诉我们使用绿色能源并不一定就带来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等 C.(“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 220 万千瓦时/兆瓦,而且多 晶硅生产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如处”理不当也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移民安置费用及部分 跨省外迁移民因移致贫及产生的心理疾患等社会问题…可看出) D(文章不涉及发不发展各种新型绿色能源之话题)
8.A(缘,攀援,在这里可译为”爬上”) 9.C(①是群臣为张孟谈请功时的话,侧面反映了他的胆识谋略:②张孟谈请求前往作说客, 是他胆识谋略的直接表现;③是他游说韩、魏二君的说词,晓之以利害,是能说服韩魏二君 的关键;④是赵襄子的行为:⑤张孟谈的胆识谋略保证了谈判成功:⑥是作者引《老子》的 话,表明高尚品德的重要。) 10.B(原文是先晓以利害再打消顾虑,无“为了三家共同利益”的信息) 11.(4分) (1)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保全,即将倾覆却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们这批有智 谋的人了。(“存”,“安”,“贵”各1分,句意1分) (2)(3分)再说,情况相同的人应该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应该生死与共。二位君王还是 仔细想想吧!(“同情”,“其”各1分,句意1分) (3)(3分)即使有战胜敌人,挽救国家的功绩,也比不上施行忠义更让人尊崇。(“虽” 隆”各1分,句意1分) 12.诗歌赏析 (1)(3分)答:孟诗中“贫”字揭示了上句“悲”和下句“不独明朝为子推”的缘故 含蓄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韩诗以一“传”字状出动态,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 建等级次第之森严。含而不露地讽剌了统治阶层的特权。(找准2字各1分,分析1分) (2)(5分)答:两首诗均写出了寒食节时春天繁花竞放的迷人景象,浓浓春意。(1分) 孟诗以一个“悲”字写出了异乡人寒食的辛酸,也表达了对贫居者的深切同情。(2分)。韩 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2 分) (5分 (1)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不令而行 (2)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札札弄机杼
8.A (缘,攀援,在这里可译为"爬上") 9.C(①是群臣为张孟谈请功时的话,侧面反映了他的胆识谋略;②张孟谈请求前往作说客, 是他胆识谋略的直接表现;③是他游说韩、魏二君的说词,晓之以利害,是能说服韩魏二君 的关键;④是赵襄子的行为;⑤张孟谈的胆识谋略保证了谈判成功;⑥是作者引《老子》的 话,表明高尚品德的重要。) 10. B(原文是先晓以利害再打消顾虑,无 “为了三家共同利益”的信息) 11.(4 分) ⑴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保全,即将倾覆却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们这批有智 谋的人了。(“存”,“安”,“贵”各 1 分,句意 1 分) ⑵(3 分)再说,情况相同的人应该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应该生死与共。二位君王还是 仔细想想吧!(“同情”,“其”各 1 分,句意 1 分) ⑶(3 分)即使有战胜敌人,挽救国家的功绩,也比不上施行忠义更让人尊崇。(“虽”, “隆”各 1 分,句意 1 分) 12.诗歌赏析 (1)(3 分)答:孟诗中“贫”字揭示了上句 “悲”和下句“不独明朝为子推”的缘故。 含蓄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韩诗以一“传”字状出动态,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 建等级次第之森严。含而不露地讽刺了统治阶层的特权。(找准 2 字各 1 分,分析 1 分) (2)(5 分)答:两首诗均写出了寒食节时春天繁花竞放的迷人景象,浓浓春意。(1 分) 孟诗以一个“悲”字写出了异乡人寒食的辛酸,也表达了对贫居者的深切同情。(2 分)。韩 诗则从寒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2 分) 13.(5 分) (1)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不令而行 (2)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札札弄机杼
现代文阅读 4.(4分) 答:①这样写交代了作者自己读过许多水粉画,爱水粉画,对水粉画有一定的鉴赏力(2分) ②为下文评价颜文梁先生的粉画"厨房″提供了依据。(2分) 15.(4分)答:①板鸭、蹄口和大蒜勾起食欲。(2分)②燃亮的红烛和小炉子映出的火 光。(2分) 16.(6分)答:①"他们丰满画面",是因为画上孩子表现了食物对孩子的不倦吸引,表现 了厨房天地的松散和自由,表现了孩子和厨房有着天然亲近的感情"。(每答出一个“表现” 得1分,三个全答出得4分) ②"却不能抢夺画面"是说画上了孩子没有破坏厨房的安稳情调也投有抢夺(牵扯)观众的注 意力。(每答出一处加点部分内容得1分,共2分) 17.(8分)答:①水彩画、粉画和水粉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梁先生 在法国留学时创作的《厨房》是中国水粉画史上的经典之作。②画家能够自如地、得心应手 地掌握西方绘画的材料和技法,有效地、出人意料地以之表现纯粹中国式的生活,这不仅在 上世纪二十年代显得出类拔萃,在今天仍然有魅力。《厨房》表现了一种不喧哗、不夸张的 日子里的从容精细的条理,也有真正雅致的古典情怀。③在以往的几十年里,见不到《厨房》 这样的画.也许和缺少不喧哗、不夸张的日子和真正雅致的古典情怀有关。④今天的小说也 缺少对不喧哗、不夸张的日子和真正雅致的古典情怀的表现。(每点2分,共4分) 18.(4分)PM2.5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在我国的状况和监治前景 19.(5分)(1)(1分)所选对象为人文景观得1分 (2)(4分)对联内容和形式都符合要求得4分。 20.(6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如:主张报酬能够鼓励行善;有偿“拾金不昧” 是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完善,是对法治社会的一种有力支持。或主张有偿拾金不昧是对高尚 行为的玷污,用金钱来衡量一切,是拜金主义的无耻体现。 21.(60分)作文参见高考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智伯率领韩、魏攻打赵,围困了晋阳城,并挖开晋水灌淹它。(晋阳)城中的军民爬上树居 住,悬挂着锅来烧饭。这时赵襄子对张孟谈说:"(晋阳)城里人力已经耗尽,粮食也十分 缺乏,将领们也都疲惫不堪,怎么办呢?"张孟谈说:"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保全,有了 危难却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们这批有智谋的人了。请让我试着偷偷出城,去会 会魏、韩二家君王,和他们商谈这件事。"于是张孟谈见到魏、韩两君王,劝说道:"我听说: 唇亡齿寒。今天智伯率领你们两家攻伐我们赵家,赵家就要灭亡了。赵家如果灭亡,你们两 家就是下一个(要被灭亡的)了。如果不趁现在想办法,灾难也很快就要落到你们两家头上 了。"韩、魏两家君王说:″智伯这个人,内心骄横而少恩寡情。我们的计谋如果泄露,事情 就坏了,这如何是好?“张孟谈说:"话从二位君王口中出,进入到我耳中,谁还会知道?再 说,情况相同的人应该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应该生死与共。二位君王还是仔细想想吧! ″于是韩、魏二君王与张孟谈暗中谋划,和他商定举事日期。张孟谈就回城报告赵襄子。到 了约定日期的夜晚,赵襄子(派人)杀了看守提防的官吏,挖开大堤(使水倒)灌进智伯军 营,智伯军队连忙堵水,一片慌乱。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军队从正面出 击,将智伯的军队打得大败,杀死智伯,又将他的封地一分为三。赵襄子奖赏有功人员时, 最先受奖赏的是高赫。大臣们提出问题:″晋阳能够保住,是张孟谈的功劳。可现在却是高 赫获首赏,这是什么缘故?"赵襄子回答:"当晋阳被围困的时候,我的国家危难的时候,众 多大臣没有不对我流露出轻侮骄傲的神情的,唯有高赫仍然未失君臣礼节,所以我首先奖赏 他。"由此看来,"义″才是做人的根本。即使战胜敌人,挽救国家(存亡:“使(将要)灭 亡的保存下来″),也比不上施行忠义来得高贵。所以《老子》说:"美好的言辞可以博得尊 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超越众人
现代文阅读 14.(4 分) 答:①这样写交代了作者自己读过许多水粉画,爱水粉画,对水粉画有一定的鉴赏力(2 分) ②为下文评价颜文梁先生的粉画"厨房"提供了依据。(2 分) 15. (4 分) 答:①板鸭、蹄口和大蒜勾起食欲。(2 分)②燃亮的红烛和小炉子映出的火 光。(2 分) 16.(6 分)答:①"他们丰满画面",是因为画上孩子表现了食物对孩子的不倦吸引,表现 了厨房天地的松散和自由,表现了孩子和厨房有着天然亲近的感情"。(每答出一个“表现” 得 1 分,三个全答出得 4 分) ②"却不能抢夺画面"是说画上了孩子没有破坏厨房的安稳情调 .........也投有抢夺..(牵扯..)观众的注 .... 意力..。(每答出一处加点部分内容得 1 分,共 2 分) 17.(8 分)答:①水彩画、粉画和水粉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梁先生 在法国留学时创作的《厨房》是中国水粉画史上的经典之作。②画家能够自如地、得心应手 地掌握西方绘画的材料和技法,有效地、出人意料地以之表现纯粹中国式的生活,这不仅在 上世纪二十年代显得出类拔萃,在今天仍然有魅力。《厨房》表现了一种不喧哗、不夸张的 日子里的从容精细的条理,也有真正雅致的古典情怀。③在以往的几十年里,见不到《厨房》 这样的画.也许和缺少不喧哗、不夸张的日子和真正雅致的古典情怀有关。④今天的小说也 缺少对不喧哗、不夸张的日子和真正雅致的古典情怀的表现。(每点 2 分,共 4 分) 18. (4 分)PM2.5 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在我国的状况和监治前景 19.(5 分)(1)(1 分)所选对象为人文景观得 1 分。 (2)(4 分)对联内容和形式都符合要求得 4 分。 20.(6 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如: 主张报酬能够鼓励行善;有偿“拾金不昧” 是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完善,是对法治社会的一种有力支持。或主张有偿拾金不昧是对高尚 行为的玷污,用金钱来衡量一切,是拜金主义的无耻体现。 21.(60 分)作文参见高考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智伯率领韩、魏攻打赵,围困了晋阳城,并挖开晋水灌淹它。(晋阳)城中的军民爬上树居 住,悬挂着锅来烧饭。这时赵襄子对张孟谈说:"(晋阳)城里人力已经耗尽,粮食也十分 缺乏,将领们也都疲惫不堪,怎么办呢?"张孟谈说:"国家面临灭亡而不能使它保全,有了 危难却不能使它安定,那也就不用尊重我们这批有智谋的人了。请让我试着偷偷出城,去会 会魏、韩二家君王,和他们商谈这件事。"于是张孟谈见到魏、韩两君王,劝说道:"我听说: 唇亡齿寒。今天智伯率领你们两家攻伐我们赵家,赵家就要灭亡了。赵家如果灭亡,你们两 家就是下一个(要被灭亡的)了。如果不趁现在想办法,灾难也很快就要落到你们两家头上 了。"韩、魏两家君王说:"智伯这个人,内心骄横而少恩寡情。我们的计谋如果泄露,事情 就坏了,这如何是好?"张孟谈说:"话从二位君王口中出,进入到我耳中,谁还会知道?再 说,情况相同的人应该互相成全,利益一致的人应该生死与共。二位君王还是仔细想想吧! "于是韩、魏二君王与张孟谈暗中谋划,和他商定举事日期。张孟谈就回城报告赵襄子。到 了约定日期的夜晚,赵襄子(派人)杀了看守提防的官吏,挖开大堤(使水倒)灌进智伯军 营,智伯军队连忙堵水,一片慌乱。韩军和魏军从两翼攻打过来,赵襄子又率军队从正面出 击,将智伯的军队打得大败,杀死智伯,又将他的封地一分为三。赵襄子奖赏有功人员时, 最先受奖赏的是高赫。大臣们提出问题:"晋阳能够保住,是张孟谈的功劳。可现在却是高 赫获首赏,这是什么缘故?"赵襄子回答:"当晋阳被围困的时候,我的国家危难的时候,众 多大臣没有不对我流露出轻侮骄傲的神情的,唯有高赫仍然未失君臣礼节,所以我首先奖赏 他。"由此看来,"义"才是做人的根本。即使战胜敌人,挽救国家(存亡:“使(将要)灭 亡的保存下来"),也比不上施行忠义来得高贵。所以《老子》说:"美好的言辞可以博得尊 重,美好的德行可以超越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