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李清照
李清照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 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 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 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学习目标 1、能掌握作者的文学常识,了解其人生 个经历; 2、能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学习目标: 1、能掌握作者的文学常识,了解其人生 经历; 2、能熟读并背诵这首词
文学常识: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 居士,山东济南人,北宋著名女词人, “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本文选自《李 清照集校注》。后人辑有《漱玉词》 传世
文学常识: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 居士,山东济南人,北宋著名女词人, “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本文选自《李 清照集校注 》。后人辑有《漱玉词》 传世
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35),当时 李清照避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 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癜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 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 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 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 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 情感
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小令,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当时 李清照避乱南逃,居于浙江金华。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 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 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 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 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 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 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 情感
拓展延伸: 你能写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李煜《虞美 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李白《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 铸《青玉案》 5、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一辛弃疾 《摸鱼儿》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一 辛弃疾《丑奴儿》
拓展延伸: 你能写出多少表现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 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相见欢》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 铸《青玉案》 5、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 《摸鱼儿》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辛弃疾 《丑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