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策划原理 第一部分 第2章 商务策划理论来源 策
0 商务策划理论来源 策 商务策划原理 第一部分 第2章
本讲大纲 一、来源之一:中国古代智慧 二、来源之二:中国文化 商务策划 理论来源 三、来源之三:谋略 四、来源之四:管理科学 5 五、来源之五:哲学 6 六、来源之六:经济学、行为科学
1 本讲大纲 商务策划 理论来源 1 2 3 4 5 一、来源之一:中国古代智慧 二、来源之二:中国文化 三、来源之三:谋略 四、来源之四:管理科学 6 六、来源之六:经济学、行为科学 五、来源之五:哲学
一、来源之一:中国古代智慧 追求现代不是从西方抱过来一堆新名词就了事,在我们祖先埋骨的地方,也 有一些蒙尘的舍利子。数千年历史沉淀的本土智慧,仍然在尘封的角落里发 出耀眼的光芒。 在中国讲管理哲学的简约、朴素和举重若轻,莫 道德经 过于《道德经》 讲管理谋略的周详、具体和可操作性,莫过于《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韩非子 讲管理的苛严、制度治理的杀伐之气,莫过 于韩非子 论语 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自我修养,莫过于《论 语》
2 一、来源之一:中国古代智慧 道德经 孙子兵法 韩非子 论语 在中国讲管理哲学的简约、朴素和举重若轻,莫 过于《道德经》 讲管理谋略的周详、具体和可操作性,莫过于《 孙子兵法》 讲管理的苛严、制度治理的杀伐之气,莫过 于韩非子 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自我修养,莫过于《论 语》 追求现代不是从西方抱过来一堆新名词就了事,在我们祖先埋骨的地方,也 有一些蒙尘的舍利子。数千年历史沉淀的本土智慧,仍然在尘封的角落里发 出耀眼的光芒
中国古代智慧 出处 原文 应用案例 道德经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 ·蒙牛号召“向伊利学习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海尔 洗衣机 ·小神童洗衣机 ·双功率洗衣机(800瓦和 1000瓦) ·瀑布式四轮漂洗洗衣机 顶益 康师傅 。“面霸120” 。“料珍多” ·担担面 ·干脆面
NCPC980929BJ(GB) 3 中国古代智慧 出处 原文 应用案例 道德经 将欲去之,必固举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蒙牛号召“向伊利学习 ” 海尔 洗衣机 •小神童洗衣机 •双功率洗衣机(800瓦和 1000瓦) •瀑布式四轮漂洗洗衣机 顶益 康师傅 • “面霸120” • “料珍多” •担担面 •干脆面
、 策划与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思维的几个特性 中医的创立 1.整体观方法论 1.策划是一门医学 2.形象整体思维 2、中医学的创立 3.取象比类方法 4 3.阴阳五行 4.形象化方法 5.尚中合和原则
4 二、策划与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思维的几个特性 1.整体观方法论 2.形象整体思维 3.取象比类方法 4.形象化方法 5.尚中合和原则 中医的创立 1.策划是一门医学 2、中医学的创立 3.阴阳五行
二、策划与中国文化 中国的国情、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与美日比较 美国 日本 中国 国情特点 •移民大国 ·小岛国 ·非移民大国 ·欧洲人+众多民族 ·大和民族(单一 ·汉族+少数民族 的) ·历史悠久(没有 ·历史短(没有经过封建社 ·历史较长(封建 经过资本主义社 会) 社会较短 会)) 文化根源 •古希腊的科学哲学 ·古罗马的法律 ·儒,佛,神道: ·儒,佛,道 ·“新教”的影响 “三色文化” ·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政制 ·一党领导下的多 ·“三权鼎立”联邦制 ·君主立宪制 党合作制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5 二、策划与中国文化 中国的国情、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与美日比较 美国 日本 中国 国情特点 •移民大国 •欧洲人+众多民族 •历史短(没有经过封建社 会) •小岛国 •大和民族(单一 的) •历史较长(封建 社会较短 •非移民大国 •汉族+少数民族 •历史悠久(没有 经过资本主义社 会)﹞ 文化根源 •古希腊的科学哲学 •古罗马的法律 •“新教”的影响 •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儒,佛,神道: “三色文化” •儒,佛,道 政制 •“三权鼎立”联邦制 •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 •一党领导下的多 党合作制 •社会主义
二、策划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特征:文化维度的分析 豪夫斯特四个文化维度: 表 美日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构面/维度 美国 日本 中国 1.权力距离 低 较高 高 2.个人/集体主义 高个人主义 高集体主义 圈内:高集体主义 圈外:低集体主义 3.避免不确定性 较低 高 较高 4.男性/女性化 较男性化 高男性化 较女性化
6 二、策划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特征:文化维度的分析 文化构面/维度 美国 日本 中国 1. 权力距离 低 较高 高 2. 个人/集体主义 高个人主义 高集体主义 圈内:高集体主义 圈外:低集体主义 3. 避免不确定性 较低 高 较高 4. 男性/女性化 较男性化 高男性化 较女性化 豪夫斯特四个文化维度: 表 美日中的文化差异
二、策划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若干特征 (一)关系、人情与面子 1、关系及交易法则: ■ 人际关系一分别是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 在中国社会中,社会交易法则因人而异: (1)情感性的关系→需求法则 (2)工具性的关系→公平法则 (3)混合性的关系→人情法则 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喜欢攀“关系”,套“交情”, 将工具性关系情感性关系
7 二、策划与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若干特征 (一) 关系、人情与面子 1、关系及交易法则: ◼ 人际关系 – 分别是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 ◼ 在中国社会中,社会交易法则因人而异: (1) 情感性的关系 → 需求法则 (2) 工具性的关系 → 公平法则 (3) 混合性的关系 → 人情法则 ◼ 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喜欢攀“关系”,套“交情” , 将工具性关系➔情感性关系
2.人情及人情法则 在中国社会中,“人情”有下列三种不同的涵意: (1)“人情”:情绪反应。 (2)“人情”:社会规范。 (3)“人情”:社会交易时,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并预期回报
8 2. 人情及人情法则 在中国社会中,“人情”有下列三种不同的涵意: (1) “人情” :情绪反应。 (2) “人情”:社会规范。 (3) “人情”:社会交易时,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并预期回报
2.人情及人情法则(续) ·人情法则:“受人点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 ·人情的困境: (1)本身必须付出代价 (2)受者回报之难以预计 (3)关系网内其它人的反应
9 2. 人情及人情法则(续) •人情法则:“受人点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 •人情的困境: (1)本身必须付出代价 (2)受者回报之难以预计 (3)关系网内其它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