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 九年级语文试卷 、积累运用(24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 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y苗助长的心情,巴 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suo的摆舞 (选自《囚绿记》) 2.默写(8分) ①窈窕淑女 (《关雎》) 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孔子曰:“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 志在千里。(《龟虽寿》)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 西北望,射天狼。(《密州出猎》) ⑧岁寒,然后知 。(《论语》)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两项是(▲)(▲)(4分) A.《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救了一个野人取名星期五,并和他一起还救了一个白人和星期五的爷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写作实现人生价值,开始了新的 生活 C.“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怀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一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 了一口。”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祥子 D.《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带领好汉们在黄花岗干了一件大事:智取生辰纲。 E.《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打算采取借芭蕉扇达到灭火的目的。 (2)简答题(2分) 在《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 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2分) 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 ①地球上的绿色之肺—一森林正在一天天地萎缩。②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 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大量增加。③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 环境恶化。④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甚至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综合探究。(4分) 个民族的文字发展,往往是民族兴衰的见证。中国汉字承载着五千年灿烂文化,标志着华夏文化的源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一、积累运用(24 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 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 yà苗助长的心情,巴 不 得 它 长 得 快 , 长 得 茂 绿 。 下 雨 的 时 候 , 我 爱 它 淅 沥 的 声 音 , 婆 su ō 的 摆 舞 。 (选自《囚绿记》) ▲ ▲ ▲ ▲ 2.默写(8 分) ①窈窕淑女, ▲ 。(《关雎》) ② ▲ ,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孔子曰:“ ▲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 ▲ ,志在千里。(《龟虽寿》)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鱼我所欲也》) ⑦ ▲ ,西北望,射天狼。(《密州出猎》) ⑧岁寒,然后知 ▲ 。(《论语》) 3. 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两项是(▲)(▲)(4 分) A.《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救了一个野人取名星期五,并和他一起还救了一个白人和星期 五的爷 爷。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写作实现人生价值,开始了新的 生活。 C.“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怀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 了一口。”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祥子。 D.《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带领好汉们在黄花岗干了一件大事:智取生辰纲。 E.《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打算采取借芭蕉扇达到灭火的目的。 (2)简答题(2 分) 在《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 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 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2 分) 答: ▲ 4.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 分) ①地球上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一天天地萎缩。②近 200 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 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大量增加。③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 环境恶化。④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甚至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第 ▲ 句,修改意见: ▲ (2)第 ▲ 句,修改意见: ▲ 综合探究。(4 分) 一个民族的文字发展,往往是民族兴衰的见证。中国汉字承载着五千年灿烂文化,标志着华夏文化的源
远流长。因此,我校举行书写规范汉字的推广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属于全体中国人,写方块字、说中国话不仅仅是孩子们要做的功课,也是大人们必备的素 养。但略显遗憾的是,无论是“央视版”还是各“地方版”的汉字听写大赛,参赛者大多限于学生。事实上 在网络时代,普及“全民拼写汉字”的理念或许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材料二: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象形文字,中文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记事、交流,其背后更蕴含 着一种“东方美学”。无论是顶天立地的“人”,还是“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的“一”,都凝聚着华夏先 人的智慧。身处人流、物流、信息流往来空前的全球化时代,应该说,中文已成为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最为 重要的文化纽带之一,有汉字处有华人,有中文的场所必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荣光。 材料三: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直接体现,在中国古代,读书识字与知书达礼是相互联系,溶为一体的, 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无论我们如何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历史的悠久,我们都不能否认与忽视的是,在中 国文化里,没有任何其它事物比汉字更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唯一最有效载体 5.材料一主要意图是什么?(2分) 6.综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汉字”的主要特征。(2分) 阅读理解(46分) (一)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什么?(2分) (2)“八百里”是指什么?(2分) (3)“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题目。(13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而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以风 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 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名之者谁(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顾侍臣曰( ④或因而抄录
远流长。因此,我校举行书写规范汉字的推广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字属于全体中国人,写方块字、说中国话不仅仅是孩子们要做的功课,也是大人们必备的素 养。但略显遗憾的是,无论是“央视版”还是各“地方版”的汉字听写大赛,参赛者大多限于学生。事实上, 在网络时代,普及“全民拼写汉字”的理念或许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材料二: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象形文字,中文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记事、交流,其背后更蕴含 着一种“东方美学”。无论是顶天立地的“人”,还是“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的“一”,都凝聚着华夏先 人的智慧。身处人流、物流、信息流往来空前的全球化时代,应该说,中文已成为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最为 重要的文化纽带之一,有汉字处有华人,有中文的场所必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荣光。 材料三: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直接体现,在中国古代,读书识字与知书达礼是相互联系,溶为一体的, 是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无论我们如何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历史的悠久,我们都不能否认与忽视的是,在中 国文化里,没有任何其它事物比汉字更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唯一最有效载体。 5.材料一主要意图是什么?(2 分) ▲ 6.综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汉字”的主要特征。(2 分) ▲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每小题 2 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什么?(2 分) ▲ (2)“八百里”是指什么?(2 分) ▲ (3)“可怜白发生”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 ▲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题目。(13 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而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以风 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 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①名.之者谁 ( ▲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 ▲ ) ③顾.侍臣曰 ( ▲ ) ④或.因而抄录 ( ▲ )
9.翻译句子。(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 10.下面是根据《岳阳楼记》拟出的上联,请你联系甲乙两文拟出下联。(2分) 上联:岳阳楼范仲淹心怀天下 下联 11.根据甲乙两文,从欧阳修的为学、为人、为官角度说说他是怎样的人。(3分) 为学 为人 为官 (三)阅读议论文,回答小题。(13分)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高闰清 ①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 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正如高尔基 所言:“文学可以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在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 英勇,和卑俗作斗争,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在 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 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 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 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②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 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 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己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 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 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③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 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像保尔柯察金、鲁宾逊、觉慧、觉民等等,都在用 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④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 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 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 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⑤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 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 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 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 衡点。 ⑥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
9.翻译句子。(4 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②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 ▲ 10.下面是根据《岳阳楼记》拟出的上联,请你联系甲乙两文拟出下联。(2 分) 上联:岳阳楼范仲淹心怀天下 下联: ▲ 11.根据甲乙两文,从欧阳修的为学、为人、为官角度说说他是怎样的人。(3 分) 为学: ▲ 为人: ▲ 为官: ▲ (三)阅读议论文,回答小题。(13 分)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高闰清 ①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 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 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正如高尔基 所言:“文学可以帮助人了解他自己;提高人的信心,激发他追求真理的要求;在灵魂中唤起羞耻、愤怒和 英勇,和卑俗作斗争,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在 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 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 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 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②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 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 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 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 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③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 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像保尔柯察金、鲁宾逊、觉慧、觉民等等,都在用 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④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 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 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 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⑤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 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 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 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 衡点。 ⑥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
我的越越。二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浄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丛或恶 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 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⑦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 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 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 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选自2013年4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2.选文第①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13.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 15.仔细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简要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4分) 向晚 阿果 晚霞拖动绚烂的华服,一步步退向幕后。鸟,拖家带口飞回泡桐树上的巢,唧唧喳喳。让我想起一家人, 在橘色灯光下晩饭,碎碎说着话,冷不丁爆出几朵浪花一样的笑声。这是让人依恋的,红尘里的暖 回家路上。小南风,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将郁积在心头的燥热,一层层剥掉。感觉整个人温润、清透了 起来 不像早上上班,赶时间,步子急吼吼,脑子里还想着要处理的事,心总有些沉闷。境由心造,说得多好 向晚,白与黑的切换点,我的时间我做主,大可以慢吞吞走,听风吹浮世,看人来车往,很惬意。沿路的蔷 薇,前几天还鸡伃破壳似的没几朵,现在堆堆簇簇的,开得密匝匝,整个花丛,从铁栅栏上,浪头一样翻过 来,气势汹涌,像在奋力追赶春天的最后一趟花事——蔷薇落尽,这个城市的夏天也就开始了。 路旁的樟树,是四季常青树,一年的大部分日子它删去个性,绿得貌不惊人。现在,花开了,香味,淡 雅,沁甜,清晨的涟漪一样,细细荡开来,闻着,有点飘飘然。樟树花,一朵,不过煮开的小米那么一粒, 即便拼尽全力,也开不出一线花的妖艳。然而,它以花香证明,自己的不俗和骄傲。我用眼睛予它怜爱,它 报偿我纷纷花香。这是多大的恩惠啊。 个年轻的父亲,估计刚接了儿子回家,一手拎着书包,一手牵着孩子,走在人行道上。孩子仰起脑袋 得意地说着一些什么,惹得父亲哈哈大笑。孩子有点来劲了,甩掉父亲的手一脸兴奋地比划着,讲解着,父 亲连连微笑点头。向晚的余晖,勾勒着他们的身影。看着,我的心突然变得特别软。 只要慢下脚步,放空心情,不起眼的凡俗,都埋没着让人为之心动的机关。 也有经营小店小铺的人家,把餐桌摆在了路边,霉豆腐的臭红烧肉的香,对路人毫不避讳。蓦然见到,一条 食欲之路被悄悄打开了。想着厨房里的母亲,会做些什么?或许,已经摆上碗筷,就等着我们一个个“叮咚 叮咚”摁响门铃。这是母亲期待了一天的。向晩,她忙碌,她快乐 李商隐有首《乐游原》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有惋叹, 也有珍借光阴的意味在里头 然而,生活多逼仄,谁都不能霓裳裹身,一路到底。一天劳顿后,有时,也不过求一个闲适的向晩,抛
我的越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 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 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⑦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 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 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 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选自 2013 年 4 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2.选文第①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4 分) ▲ 13.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 14.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 分) 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 ▲ 15.仔细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简要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3 分) ▲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4 分) 向 晚 阿果 晚霞拖动绚烂的华服,一步步退向幕后。鸟,拖家带口飞回泡桐树上的巢,唧唧喳喳。让我想起一家人, 在橘色灯光下晚饭,碎碎说着话,冷不丁爆出几朵浪花一样的笑声。这是让人依恋的,红尘里的暖。 回家路上。小南风,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将郁积在心头的燥热,一层层剥掉。感觉整个人温润、清透了 起来。 不像早上上班,赶时间,步子急吼吼,脑子里还想着要处理的事,心总有些沉闷。境由心造,说得多好。 向晚,白与黑的切换点,我的时间我做主,大可以慢吞吞走,听风吹浮世,看人来车往,很惬意。沿路的蔷 薇,前几天还鸡仔破壳似的没几朵,现在堆堆簇簇的,开得密匝匝,整个花丛,从铁栅栏上,浪头一样翻过 来,气势汹涌,像在奋力追赶春天的最后一趟花事——蔷薇落尽,这个城市的夏天也就开始了。 路旁的樟树,是四季常青树,一年的大部分日子它删去个性,绿得貌不惊人。现在,花开了,香味,淡 雅,沁甜,清晨的涟漪一样,细细荡开来,闻着,有点飘飘然。樟树花,一朵,不过煮开的小米那么一粒, 即便拼尽全力,也开不出一线花的妖艳。然而,它以花香证明,自己的不俗和骄傲。我用眼睛予它怜爱,它 报偿我纷纷花香。这是多大的恩惠啊。 一个年轻的父亲,估计刚接了儿子回家,一手拎着书包,一手牵着孩子,走在人行道上。孩子仰起脑袋, 得意地说着一些什么,惹得父亲哈哈大笑。孩子有点来劲了,甩掉父亲的手一脸兴奋地比划着,讲解着,父 亲连连微笑点头。向晚的余晖,勾勒着他们的身影。看着,我的心突然变得特别软。 只要慢下脚步,放空心情,不起眼的凡俗,都埋没着让人为之心动的机关。 也有经营小店小铺的人家,把餐桌摆在了路边,霉豆腐的臭红烧肉的香,对路人毫不避讳。蓦然见到,一条 食欲之路被悄悄打开了。想着厨房里的母亲,会做些什么?或许,已经摆上碗筷,就等着我们一个个“叮咚 叮咚”摁响门铃。这是母亲期待了一天的。向晚,她忙碌,她快乐。 李商隐有首《乐游原》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有惋叹, 也有珍惜光阴的意味在里头。 然而,生活多逼仄,谁都不能霓裳裹身,一路到底。一天劳顿后,有时,也不过求一个闲适的向晚,抛
掉俗世纷扰,干干净净面对自己,然后抵达橘色灯光下的一镬[huo](锅)一饭,心满意足。 16.文章开头结尾两次写到“橘色灯光”,请结合文章,说说“橘色灯光”有什么不同内涵,并说说开头一 处有何作用?(4分) 17.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句“生活多逼仄,谁都不能霓裳裹身,一路到底。”是文学家笔下关于生活哲理的 表达,请你用浅易直白的语言说说这其中的生活哲理。(2分) 18.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韵味,请以第三自然段中描写蔷薇的文字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修辞和叠词运用 的角度加以品味赏析。(4分) 19.“向晚”指临近黄昏的意思。这就是一篇写晚归途中见闻的随笔,为什么不用“回家路上”或“归途风 光”作为文章题目,而要选择“向晚”为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三、写作(50分) 20.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 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 请以“在乎”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记叙经历,或抒写感情,或发表议论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掉俗世纷扰,干干净净面对自己,然后抵达橘色灯光下的一镬[huò](锅)一饭,心满意足。 16.文章开头结尾两次写到“橘色灯光”,请结合文章,说说“橘色灯光”有什么不同内涵,并说说开头一 处有何作用?(4 分) ▲ 17.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句“生活多逼仄,谁都不能霓裳裹身,一路到底。”是文学家笔下关于生活哲理的 表达,请你用浅易直白的语言说说这其中的生活哲理。(2 分) ▲ 18.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韵味,请以第三自然段中描写蔷薇的文字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修辞和叠词运用 的角度加以品味赏析。(4 分) ▲ 19.“向晚”指临近黄昏的意思。这就是一篇写晚归途中见闻的随笔,为什么不用“回家路上”或“归途风 光”作为文章题目,而要选择“向晚”为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4 分) ▲ 三、写作(50 分) 20.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 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 请以“在乎”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记叙经历,或抒写感情,或发表议论; ②不少于 600 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 die xi.on揠娑(对1个不得分,对2个1分,对3个1分,对4个2分) 2.君子好逑天时不如地利苛政猛于虎也雪上空留马行处 老骥伏枥万钟于我何加焉会挽雕弓如满月松柏之后凋也 3.(1)A、D(A项应该是星期五的父亲、D项是应该是黄泥岗)(对1个得2分) (2)(2分)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二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或者一是帝国内低跟党和高跟党勾心斗角,二 是受到不来夫斯库帝国入侵的战争威胁。) 4.②删去“大约”或“左右”(2分) ④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和“威胁人类生存”位置对换。(2分) 5.普及“全民拼写汉字”的理念。(2分) 6.汉字是象形文字;蕴含着“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直接体现;更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写出2 点即可1点1分)(2分) 7.(1)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2分) (2)牛(2分) (3)年老无力(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分,每点1分) 8.取名情趣回头看有时(每个1分) 9.(1)(欣赏、游玩)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分) (2)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已经多次遭到污蔑。(2分) 10.示例一:醉翁亭欧阳修情寄山水,示例二:醉翁亭欧阳修与民同乐(2分) 11.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为人正直,有高风亮节:情系百姓、与民同乐(三方面各答1点即可) 12.(4分)①引出论点:文学作品能激发心灵的正能量(2分);②同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是论证 更具权威性(或更具说服力)。(2分)。 13.(3分)比喻论证(1分)。把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比作是清泉的净化作用(1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文 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的观点(1分)。 14.(3分)欣赏小说不在于其语言的精美或情节的离奇(1分),而在于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 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1分),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1分)。 15.(3分)本段首先提出“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的观点,(1分)接着就列举屈原、韩愈、文天祥、 林则徐等鲜活的历史人物(1分)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人的鼓励进行充分论证(1分)。(只回答举例论证, 没有回答举什么例只给1分。) 16.(1)第一处在开头,实指生活中暖色调的灯光,第二处在结尾,温馨幸福的象征:(2分)(2)渲染温馨 和乐气氛,引出下文对归途中美好见闻的描述。(2分) 17.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不顺心不随意的事情,(1分)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路坦途,或者生活从来不 易,人生无法一帆风顺。(1分) 18.这段文字使用了多种修辞,既有比喻、拟人,又有夸张,将几天前的蔷薇和现在的蔷薇比较,描摹其数 量和青苔的变化(2分),还是用了几个叠词,突出蔷薇蓬蓬勃勃的生机,活剥张扬的气势,表现他绚烂至极 令人心动的美和神韵。(2分) 19.“向晚”写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向晩”能够表达“回家”“归途”的心情和心境。“向晩”能够写 出温暖、宁静、闲适、幸福的生活意味。“向晩”一词典雅,简洁、婉约而有情致,饱含诗意,引人联想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dié xi ān 揠 娑(对 1 个不得分,对 2 个 1 分,对 3 个 1 分,对 4 个 2 分) 2.君子好逑 天时不如地利 苛政猛于虎也 雪上空留马行处 老骥伏枥 万钟于我何加焉 会挽雕弓如满月 松柏之后凋也 3.(1)A、D(A 项应该是星期五的父亲、D 项是应该是黄泥岗)(对 1 个得 2 分) (2)(2 分)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二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或者一是帝国内低跟党和高跟党勾心斗角,二 是受到不来夫斯库帝国入侵的战争威胁。) 4.②删去“大约”或“左右” (2 分) ④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和“威胁人类生存” 位置对换。(2 分) 5.普及“全民拼写汉字”的理念。(2 分) 6.汉字是象形文字;蕴含着“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直接体现;更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写出 2 点即可 1 点 1 分)(2 分) 7.(1)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2 分) (2)牛 (2 分) (3)年老无力(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 分,每点 1 分) 8.取名 情趣 回头看 有时(每个 1 分) 9.( 1 )(欣赏、游玩)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 分) (2)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已经多次遭到污蔑。(2 分) 10.示例一:醉翁亭欧阳修情寄山水,示例二:醉翁亭欧阳修与民同乐(2 分) 11.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为人正直,有高风亮节;情系百姓、与民同乐(三方面各答 1 点即可) 12.(4 分)①引出论点:文学作品能激发心灵的正能量(2 分);②同时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是论证 更具权威性(或更具说服力)。(2 分)。 13.(3 分)比喻论证(1分)。把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比作是清泉的净化作用(1 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文 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的观点(1 分)。 14.(3 分)欣赏小说不在于其语言的精美或情节的离奇(1 分),而在于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 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1 分),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1 分)。 15.(3 分)本段首先提出“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的观点,(1 分)接着就列举屈原、韩愈、文天祥、 林则徐等鲜活的历史人物(1 分)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人的鼓励进行充分论证(1 分)。(只回答举例论证, 没有回答举什么例只给 1 分。) 16.(1)第一处在开头,实指生活中暖色调的灯光,第二处在结尾,温馨幸福的象征;(2 分)(2)渲染温馨 和乐气氛,引出下文对归途中美好见闻的描述。(2 分) 17.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不顺心不随意的事情,(1 分)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路坦途,或者生活从来不 易,人生无法一帆风顺。(1 分) 18.这段文字使用了多种修辞,既有比喻、拟人,又有夸张,将几天前的蔷薇和现在的蔷薇比较,描摹其数 量和青苔的变化(2 分),还是用了几个叠词,突出蔷薇蓬蓬勃勃的生机,活剥张扬的气势,表现他绚烂至极 令人心动的美和神韵。(2 分) 19.“向晚”写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向晚”能够表达 “回家”“归途”的心情和心境。“向晚”能够写 出温暖、宁静、闲适、幸福的生活意味。 “向晚”一词典雅,简洁、婉约而有情致,饱含诗意,引人联想
(写出2点即可,1点2分) 20.1.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采用基准分加升格分,基准分:35分) 【解析】选材要求1、要把思维的触角深入自己的生活,关注那些曾经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留有烙印的记忆, 用细腻敏感的心去捕捉曾经的“在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生活中的人情事理,社会上的时事热点……不 管你“在乎”的是“小”是“大”,是“对”是“错”。2、只要这“在乎”带给你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让 你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感悟和认识,这些都可作为选材立意的素材和依据。立意要求1、要准确把握“在 乎”的含义。“在乎”是“在意,放在心上”的意思,它与“珍借”“看重”等词的意思有重合,但不完全 样。注意:不能陷入过去熟悉的话题而生搬硬套。2、“在乎”是一种心理感受,写记叙文,既要有具体真 实而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也要把因为“在乎”这种心态而外化的行动过程叙述清楚。3、注意材料中“因为 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的提示语,要把“在乎”带给自己的影响与成长的意 义联系起来。立意要积极向上,即便是从反面选材,但最后对你的认识应该是正面的。文章需要升华主题, 显示一定的思想高度
(写出 2 点即可,1 点 2 分) 20. 1.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采用基准分加升格分,基准分:35 分) 【解析】选材要求 1、要把思维的触角深入自己的生活,关注那些曾经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留有烙印的记忆, 用细腻敏感的心去捕捉曾经的“在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生活中的人情事理,社会上的时事热点……不 管你“在乎”的是“小”是“大”,是“对”是“错”。2、只要这“在乎”带给你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让 你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感悟和认识,这些都可作为选材立意的素材和依据。立 意 要 求 1、要准确把握“在 乎”的含义。“在乎”是“在意,放在心上”的意思,它与“珍惜”“看重”等词的意思有重合,但不完全 一样。注意:不能陷入过去熟悉的话题而生搬硬套。2、“在乎”是一种心理感受,写记叙文,既要有具体真 实而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也要把因为“在乎”这种心态而外化的行动过程叙述清楚。3、注意材料中“因为 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的提示语,要把“在乎”带给自己的影响与成长的意 义联系起来。 立意要积极向上,即便是从反面选材,但最后对你的认识应该是正面的。文章需要升华主题, 显示一定的思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