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含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含实验) 课程代码:TELE2112 英文名称: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3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 后续课程: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沈纲祥 大纲执笔人:沈纲祥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 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本课程采用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 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和相关的核心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规则。 教学目标: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是讲授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及相关各层功能协议的课 程,通过课程讲解和实验等环节,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和功能协议有一个全面 而系统的认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复杂系统分解和集成的分析解决能力。本课程 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能够针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的工程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2.能分析和判断计算机通信网络协议中的关键环节,并获得有效结论: 3.能使用专业知识描述分析计算机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 4.了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体系架构和协议构成,了解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 (如TCP/IP,IEEE802.3等标准)。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4理解系统的概念及其在电子、通信相关领 1、工程知识 域的体现,能将专业知识用于描述和分析复杂 教学目标1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3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得 2、 问题分析 教学目标2 获得有效结论。 4、研究 4-1能对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基本原理进行研 教学目标3 究和实验验证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含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含实验) 课程代码:TELE2112 英文名称: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3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 后续课程: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沈纲祥 大纲执笔人:沈纲祥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 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本课程采用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 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和相关的核心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规则。 教学目标: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是讲授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及相关各层功能协议的课 程,通过课程讲解和实验等环节,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和功能协议有一个全面 而系统的认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复杂系统分解和集成的分析解决能力。本课程 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能够针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的工程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2. 能分析和判断计算机通信网络协议中的关键环节,并获得有效结论; 3. 能使用专业知识描述分析计算机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 4. 了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体系架构和协议构成,了解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 (如 TCP/IP,IEEE 802.3 等标准)。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工程知识 1-4 理解系统的概念及其在电子、通信相关领 域的体现,能将专业知识用于描述和分析复杂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 1 2、问题分析 2-3 能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得 获得有效结论。 教学目标 2 4、研究 4-1 能对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基本原理进行研 究和实验验证。 教学目标 3
工程和社会 6-2了解电子、通信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知 6、 教学日标4 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概述(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6)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因特网概述★ 1.3因特网组成★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目标及要求: 1)通过概述的介绍,使得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 展: 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及分层体系结构,了解服务、协议等概念。 令作业内容: 强化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加强对计算机通信协议的了解和掌握,因特网两大组成 部分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工作方式,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性能指标,网络协议的三 个要素以及各自含义。 令讨论内容: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因特网的边缘和核心部分的作用,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 分组交换之间的区别以及优缺点,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 令自学拓展: 回顾通信原理中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物理层(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6)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6、工程和社会 6-2 了解电子、通信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知 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教学目标 4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 概述(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6)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3 因特网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目标及要求: 1) 通过概述的介绍,使得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 展; 2)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及分层体系结构,了解服务、协议等概念。 作业内容: 强化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加强对计算机通信协议的了解和掌握,因特网两大组成 部分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工作方式,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性能指标,网络协议的三 个要素以及各自含义。 讨论内容: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因特网的边缘和核心部分的作用,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 分组交换之间的区别以及优缺点,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 自学拓展: 回顾通信原理中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 物理层(3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6)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信道复用技术★ 2.5数字传输系统★△ 2.6宽带接入技术★ ◇目标及要求: 1)通过物理层章节的介绍,使得学生了解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通信的基 本知识: 2)掌握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宽带接入技术(如ADSL,HFC,FTTx)。 令作业内容: 了解物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物理层的主要特点,信道复用技术的分类,比较 ADSL,HFC,FTTx以及无线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令讨论内容: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数据通信系统的三大部分,数据和信号的区别,模拟/数字信号, 常用信道复用技术的优缺点。 ☆自学拓展: 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各类信道复用技术的实际应用,回顾通信原理,更深一步的掌 握传输媒体的相关知识。 3、数据链路层(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6)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2点对点协议PPP★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5扩展的以太网★△ 3.6高速以太网★ ◇目标及要求: 1)掌握数据链路层两种信道的基本工作原理协议(点对点和广播信道):
2.2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 信道复用技术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宽带接入技术 目标及要求: 1) 通过物理层章节的介绍,使得学生了解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通信的基 本知识; 2) 掌握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宽带接入技术(如 ADSL, HFC, FTTx)。 作业内容: 了解物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物理层的主要特点,信道复用技术的分类,比较 ADSL,HFC,FTTx 以及无线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讨论内容: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数据通信系统的三大部分,数据和信号的区别,模拟/数字信号, 常用信道复用技术的优缺点。 自学拓展: 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各类信道复用技术的实际应用,回顾通信原理,更深一步的掌 握传输媒体的相关知识。 3、 数据链路层(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6)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2 点对点协议 PPP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5 扩展的以太网 3.6 高速以太网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数据链路层两种信道的基本工作原理协议(点对点和广播信道);
2)掌握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控制),掌握在链 路层扩展以太网的方法: 3)了解相关设备如适配器、集线器的应用场合。 令作业内容: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PPP协议的主要特点以及工作状态的种类,以太网的 CSMA/CD协议的要点,网桥的自学习和转发帧的一般步骤。 令讨论内容: 计算机通过适配器和局域网进行通信的过程,传播时延对载波监听的影响,以太网 的扩展方法。 ◇自学拓展: 回顾第二章物理层,熟练掌握这两层在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地位,思考如何才能做 到网络的可靠传输。 4、网络层(9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6)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目标及要求: 1)掌握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及其各自特点,掌握网际协议P,掌握物理地址与 IP地址之间相互联系的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2)了解划分子网与构造超网的基本概念: 3)掌握常见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原理。 令作业内容: 正确辨认P地址的网络类型,网络层向上提供的两种服务种类以及其优缺点,根据 路由表信息,确定路由的下一跳,掌握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 点,路由表的更新。 令讨论内容: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分组在互联网中的传送,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ARP 的工作原理以及ARP的四种典型情况,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使用了子网掩码后 应怎样查找路由表。 ◇自学拓展:
2) 掌握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控制),掌握在链 路层扩展以太网的方法; 3) 了解相关设备如适配器、集线器的应用场合。 作业内容: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PPP 协议的主要特点以及工作状态的种类,以太网的 CSMA/CD 协议的要点,网桥的自学习和转发帧的一般步骤。 讨论内容: 计算机通过适配器和局域网进行通信的过程,传播时延对载波监听的影响,以太网 的扩展方法。 自学拓展: 回顾第二章物理层,熟练掌握这两层在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地位,思考如何才能做 到网络的可靠传输。 4、 网络层(9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6)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及其各自特点,掌握网际协议 IP,掌握物理地址与 IP 地址之间相互联系的 ARP 协议的工作原理; 2) 了解划分子网与构造超网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常见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原理。 作业内容: 正确辨认 IP 地址的网络类型,网络层向上提供的两种服务种类以及其优缺点,根据 路由表信息,确定路由的下一跳,掌握 RIP,OSPF 和 BGP 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 点,路由表的更新。 讨论内容: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分组在互联网中的传送,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区别,ARP 的工作原理以及 ARP 的四种典型情况,IP 层转发分组的流程,使用了子网掩码后 应怎样查找路由表。 自学拓展:
查找身边计算机的IP地址,正确划分其所属的P地址类型,掌握P地址的分类, 查找资料熟悉压缩技术,提高使用二叉线索查找路由表的速度。 5、期中考试(3学时) 随堂期中考试 6、运输层(9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6) ◇目标及要求: 1)了解运输层协议概述内容,掌握运输层协议的特点和提供的两种服务(TCP、 UDP)区别及应用场合: 2)掌握TCP协议的工作过程,掌握其可靠传输原理(停止等待和滑动窗口协议): 3)掌握TCP协议中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实现过程: 4)掌握TCP运输连接管理的建立和释放过程,回顾运输层的功能及协议内容。 令作业内容: 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与作用,UDP与TCP之间的区别,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 窗口,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TCP连接释放的过程,TCP超时重传问题。 令讨论内容: 运输层协议与网络层协议的主要区别,TCP的可靠传输、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问 题,TCP的缓存和窗口的关系,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利用可变窗口进行流量控制 的举例,拥塞控制所起的作用。 令自学拓展: 回顾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解主机和进程的概念,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用的熟知端 口号,熟练掌握TCP协议的相关问题,思考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方法。 7、实验(一)RS-232-C异步串行口通信(3学时) 令目标及要求: 1)加强对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理解: 2)掌握利用RS-232C实现异步串行口通信
查找身边计算机的 IP 地址,正确划分其所属的 IP 地址类型,掌握 IP 地址的分类, 查找资料熟悉压缩技术,提高使用二叉线索查找路由表的速度。 5、 期中考试(3 学时) 随堂期中考试 6、 运输层(9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6)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运输层协议概述内容,掌握运输层协议的特点和提供的两种服务(TCP、 UDP)区别及应用场合; 2) 掌握 TCP 协议的工作过程,掌握其可靠传输原理(停止等待和滑动窗口协议); 3) 掌握 TCP 协议中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实现过程; 4) 掌握 TCP 运输连接管理的建立和释放过程,回顾运输层的功能及协议内容。 作业内容: 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地位与作用,UDP 与 TCP 之间的区别,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 窗口,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TCP 连接释放的过程,TCP 超时重传问题。 讨论内容: 运输层协议与网络层协议的主要区别,TCP 的可靠传输、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问 题,TCP 的缓存和窗口的关系,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利用可变窗口进行流量控制 的举例,拥塞控制所起的作用。 自学拓展: 回顾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解主机和进程的概念,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用的熟知端 口号,熟练掌握 TCP 协议的相关问题,思考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方法。 7、 实验(一)RS-232-C 异步串行口通信(3 学时) 目标及要求: 1) 加强对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理解; 2) 掌握利用 RS-232C 实现异步串行口通信
8、应用层(9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6) 8.1域名系统DNS★ 8.2文件传送协议 8.3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8.4万维网WWW★△ 8.5电子邮件★ 8.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8.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8.8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目标及要求: 1)掌握应用层的作用,熟悉DNS域名系统及域名结构: 2)掌握递归查询及迭代查询的工作原理,掌握FTP、TFTP、Telnet基本协议内容: 3)掌握万维网的HTTP协议,以及万维网的两种不同的信息搜索引擎: 4)掌握DHCP的特点,掌握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的特点。 令作业内容: 了解因特网域名的结构,掌握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文件传送协议FTP的主要工作 过程,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与FTP的主要区别,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邮局协议POP的工作过程,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的特点。 令讨论内容: 因特网的域名空间,DNS划分区以及DNS查询,FTP使用的两个TCP连接,万维 网提供的分布式服务以及万维网的工作过程,代理服务器的作用,Google搜索技术 的特点,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MME与SMTP的关系,网络管理的 一般模型。 令自学拓展: 结合前五章内容,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熟悉计算机网络体系,复习客户服务器通信 方式,掌握应用层的诸多协议,联系实际日常生活中邮件通信,深入掌握简单电子 邮件传送协议SMTP通信的三个阶段。 9、实验(二)WinSock通信(3学时)
8、 应用层(9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6) 8.1 域名系统 DNS 8.2 文件传送协议 8.3 远程终端协议 TELNET 8.4 万维网 WWW 8.5 电子邮件 8.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8.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 8.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应用层的作用,熟悉 DNS 域名系统及域名结构; 2) 掌握递归查询及迭代查询的工作原理,掌握 FTP、TFTP、Telnet 基本协议内容; 3) 掌握万维网的 HTTP 协议,以及万维网的两种不同的信息搜索引擎; 4) 掌握 DHCP 的特点,掌握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的特点。 作业内容: 了解因特网域名的结构,掌握域名系统的主要功能,文件传送协议 FTP 的主要工作 过程,简单文件传送协议 TFTP 与 FTP 的主要区别,SMTP 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邮局协议 POP 的工作过程,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系统的特点。 讨论内容: 因特网的域名空间,DNS 划分区以及 DNS 查询,FTP 使用的两个 TCP 连接,万维 网提供的分布式服务以及万维网的工作过程,代理服务器的作用,Google 搜索技术 的特点,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MIME 与 SMTP 的关系,网络管理的 一般模型。 自学拓展: 结合前五章内容,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熟悉计算机网络体系,复习客户-服务器通信 方式,掌握应用层的诸多协议,联系实际日常生活中邮件通信,深入掌握简单电子 邮件传送协议 SMTP 通信的三个阶段。 9、 实验(二)WinSock 通信(3 学时)
☆目标及要求: 1)加深对运输层及应用层的理解: 2)了解局域网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3)了解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方法。 10、 期末复习课(3学时) 目标及要求: 1)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答疑课程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 1、阐述基本原理,体系架构及协议规则,培养学生系统工程设计思想和对抽象规则的理 解应用能力: 2、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3、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具有形象的理解。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65%(期末,期中),平时成绩25%(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及出勤 情况),实验报告10%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25%(支撑教学目标1、2、3、4):期中30%(支撑教学目标1、2、 3、4):期末35%(支撑教学目标1、2、3、4):实验报告10%(支撑教学目标3)。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及考试成绩评定占比(%) 课程教学 毕业要求 考试和评价方式成绩占比(%) 成绩比 目标 平时成绩 实验报告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例(%) 教学目标1 1-4理解系统的 5 9 10 34 概念及其在电 子、通信相关领 域的体现,能将 专业知识用于 描述和分析复 杂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2 2-3能运用基本 15 9 10 34 原理分析复杂
目标及要求: 1) 加深对运输层及应用层的理解; 2) 了解局域网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3) 了解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方法。 10、 期末复习课(3 学时)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答疑课程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 1、 阐述基本原理,体系架构及协议规则,培养学生系统工程设计思想和对抽象规则的理 解应用能力; 2、 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3、 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具有形象的理解。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65%(期末,期中),平时成绩 25%(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及出勤 情况),实验报告 10%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 25%(支撑教学目标 1、2、3、4);期中 30%(支撑教学目标 1、2、 3、4):期末 35%(支撑教学目标 1、2、3、4);实验报告 10%(支撑教学目标 3)。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及考试成绩评定占比(%) 课程教学 目标 毕业要求 考试和评价方式成绩占比(%) 成绩比 平时成绩 实验报告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例(%) 教学目标 1 1-4 理解系统的 概念及其在电 子、通信相关领 域的体现,能将 专业知识用于 描述和分析复 杂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 5 9 10 34 教学目标 2 2-3 能运用基本 原理分析复杂 15 9 10 34
工程问题,以得 获得有效结论。 教学目标3 4-1能对电子信 o 9 10 30 息相关领域的 基本原理进行 研究和实验验 证。 教学目标4 6-2了解电子、 3 5 12 通信相关领域 的技术标准、知 识产权、产业政 策和法律法规。 合计 25 10 30 35 100 实验报告评价标准: 实验成绩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成绩比 基本要求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例 (%) 参照程序的主 能完成串行通 信的程序,对不 要语句能完成 串行通信程 能选择参数 不理解不 加强对物 同参数配置下 序,能对运行 对串行通信 同参数对 理层和数 的运行结果进 程序进行修 串口通信 据链路层 行有效分析:实 结果进行分 改:实验报告 的影响: 验报告撰写规 析:实验报告 的理解: 撰写尚规范, 没有交实 撰写规范,内 掌握利用 范,内容完整, 容比较完整: 内容基本完 验报告: 条理清晰:自己 整:自己努力 或者基本 25 RS-232C 自己努力完 实 实现异步 努力完成,没有 完成,没有抄 上是抄 成,没有抄袭。 验 串行口通 抄袭:有核心问 袭。核心问题 袭:或者 题的心得体会、 有核心问题的 信。(支撑 的心得体会 内容太空 心得体会,但 毕业要求 有创意,有自己 较少,无创意 自己的个人见 泛,太简 4-1) 的个人见解和 解和想法较 和个人想法。 单。 想法。 少。 正确连接 能独立使用C+ 能使用C+进 不会使用 串口线, 完成串口通信 能使用C+完 成串口通信程 行编程,能通 C+实现 能运用 程序,结果正 过串口连通 串口通 25 C+编程 确:能实现两台 序,能通过串 口实现两台PC PC机。 信:不会 实现串口 PC机通过串口 连接串口
工程问题,以得 获得有效结论。 教学目标 3 4-1 能对电子信 息相关领域的 基本原理进行 研究和实验验 证。 1 10 9 10 30 教学目标 4 6-2 了解电子、 通信相关领域 的技术标准、知 识产权、产业政 策和法律法规。 4 3 5 12 合计 25 10 30 35 100 实验报告评价标准: 实验成绩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 例 (%)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实 验 1 加强对物 理层和数 据链路层 的理解; 掌握利用 RS-232C 实现异步 串行口通 信。(支撑 毕业要求 4-1) 能完成串行通 信的程序,对不 同参数配置下 的运行结果进 行有效分析;实 验报告撰写规 范,内容完整, 条理清晰;自己 努力完成,没有 抄袭;有核心问 题的心得体会、 有创意,有自己 的个人见解和 想法。 参照程序的主 要语句能完成 串行通信程 序,能对运行 结 果 进行分 析;实验报告 撰写规范,内 容比较完整; 自己努力完 成,没有抄袭。 有核心问题的 心得体会,但 自己的个人见 解和想法较 少。 能 选 择 参数 对 串 行 通信 程 序 进 行修 改;实验报告 撰写尚规范, 内 容 基 本完 整;自己努力 完成,没有抄 袭。核心问题 的 心 得 体会 较少,无创意 和个人想法。 不理解不 同参数对 串口通信 的影响; 没有交实 验报告; 或者基本 上是抄 袭;或者 内容太空 泛,太简 单。 25 正确连接 串口线, 能运用 C++ 编 程 实现串口 能独立使用 C++ 完成串口通信 程序,结果正 确;能实现两台 PC 机通过串口 能使用 C++完 成串口通信程 序,能通过串 口实现两台 PC 能使用 C++进 行编程,能通 过 串 口 连通 PC 机。 不会使用 C++ 实 现 串口通 信;不会 连接串口 25
通信程 进行正确通信。 机通信。 线。 序,能实 现两台 PC机各 种字符的 通信(支 撑毕业要 求4-3) 参照程序的主 能完成WinSock 能选择参数 要语句能完成 通信的服务器 能够理解 WinSock通信 对WinSock 和客户端的程 通信程序进 运输层及 的客户端或服 序,对不同参数 行修改:对处 应用层的 务器的程序, 没有交实 配置下的运行 理结果的分 基本原 能对运行结果 结果进行有效 析能力较弱: 验报告: 理:能用 进行分析:实 或者基本 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撰 WinSock 验报告撰写规 上是抄 撰写规范,内容 范,内容比较 写尚规范,内 协议实现 袭:或者 25 完整,条理清 完整:自己努 容基本完整: PC机的 晰:自己努力完 自己努力完 内容太空 通信。 成,没有抄袭: 力完成,没有 成,没有抄 泛,太简 (支撑毕 抄袭。有核心 单。 有核心问题的 袭。核心问题 业要求4 问题的心得体 心得体会、有创 会,但自己的 的心得体会 实 3) 意,有自己的个 较少,无创意 验 个人见解和想 人见解和想法。 和个人想法。 法较少。 能运用 C+编程 实 现 WinSock 能独立使用C+ 通信程 完成WinSock通 能使用C+完 能使用C+进 不会使用 序,能实 信程序,结果正 成WinSock通 行编程,能通 C+实现 现客户端 确:能实现客户 信程序,能实 过连通PC WinSock 25 与服务器 端与服务器的 现PC机通信。 机。 通信。 的各种字 正确通信。 符的通信 (支撑毕 业要求4 3) 注:该表格中比例为各个实验占实验总成绩的比例。 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期中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通信程 序,能实 现两台 PC 机 各 种字符的 通信(支 撑毕业要 求 4-3) 进行正确通信。 机通信。 线。 实 验 2 能够理解 运输层及 应用层的 基本原 理;能用 WinSock 协议实现 PC 机 的 通信。 (支撑毕 业要求 4- 3) 能完成 WinSock 通信的服务器 和客户端的程 序,对不同参数 配置下的运行 结果进行有效 分析实验报告 撰写规范,内容 完整,条理清 晰;自己努力完 成,没有抄袭; 有核心问题的 心得体会、有创 意,有自己的个 人见解和想法。 参照程序的主 要语句能完成 WinSock 通 信 的客户端或服 务器的程序, 能对运行结果 进行分析;实 验报告撰写规 范,内容比较 完整;自己努 力完成,没有 抄袭。有核心 问题的心得体 会,但自己的 个人见解和想 法较少。 能 选 择 参数 对 WinSock 通 信 程 序进 行修改;对处 理 结 果 的分 析能力较弱; 实 验 报 告撰 写尚规范,内 容基本完整; 自 己 努 力完 成 , 没 有抄 袭。核心问题 的 心 得 体会 较少,无创意 和个人想法。 没有交实 验报告; 或者基本 上是抄 袭;或者 内容太空 泛,太简 单。 25 能运用 C++ 编 程 实 现 WinSock 通信程 序,能实 现客户端 与服务器 的各种字 符的通信 (支撑毕 业要求 4- 3) 能独立使用 C++ 完成WinSock 通 信程序,结果正 确;能实现客户 端与服务器的 正确通信。 能使用 C++完 成 WinSock 通 信程序,能实 现 PC 机通信。 能使用 C++进 行编程,能通 过连通 PC 机。 不会使用 C++ 实 现 WinSock 通信。 25 注:该表格中比例为各个实验占实验总成绩的比例。 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期中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达成情况评价标准 成绩比 优秀>0.9 良好>0.7 合格>0.6 不合格<0.6 例(%) 教学目标1 掌握并了 定义清晰, 定义清晰, 了解基本 不清楚定义 9 解计算机 能准确地 但对基本 定义和性 和性质,并对 网络中相 描述基本 概念的性 质,知道有 相关的数学 关概念的 定义及性 质不完全 相关的数 表达完全不 基本定义、 质,并对数 了解,只能 学表述形 了解。 基本性质 学表达掌 掌握部分 式。 和数学表 握完整。 数学表达。 达。 教学目标2 能运用知 运用的原 能清楚掌 了解基本 不清楚原理 识对计算 理和方法 握原理和 原理和方 和方法如何 机网络中 准确、清 方法,但在 法的应用 应用到分析 涉及的基 晰,能完成 分析和运 方向及分 与比较中。 本问题进 对特定的 用上还不 析的手段, 行简单分 网络问题 熟练,对知 但对特定 析:并能针 的分析,并 识点的应 的网络问 对相关应 进行一定 用及比较 题无法获 用做分析 的应用和 不够完善。 得准确的 与比较 比较说明。 分析结果。 教学目标3 具备若干 掌握和了 基本清楚 了解基础 不清楚基本 9 组网、建 解若干组 若干组网、 组网、建 组网、建网、 网、用网工 网、建网、 建网、用网 网、用网工 用网问题的 程问题的 用网工程 工程的计 程问题的 计算分析方 分析及知 的计算分 算分析方 计算分析 法,无法对应 识应用能 析方法,并 法,能运用 方法,但对 用型问题进 力 能灵活运 基础知识 应用型问 行解答。 用基础知 对应用型 题解答不 识对应用 问题进行 准确。 型问题进 部分解答。 行解答。 教学目标4 熟悉互联 熟悉互联 基本清楚 了解互联 不清楚互联 3 网体系结 网体系结 互联网体 网体系结 网体系结构、 构、相关的 构、相关的 系结构、主 构、基本的 主要的技术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要的技术 技术标准、 标准、知识产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标准、知识 知识产权、 权、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 产权、产业 产业政策 和法律法规。 和法律法 和法律法 政策和法 和法律法 无法对应用 规。 规,在设计 律法规。对 规。但对实 型问题进行 网络中考 实际问题 际问题解 解答。 虑相关因 进行部分 答不准确。 素。 解答。 期末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达成情况评价标准 成绩比 优秀>0.9 良好>0.7 合格>0.6 不合格<0.6 例(%) 教学目标 1 掌握并了 解 计算机 网 络 中 相 关概念 的 基本定义、 基 本 性 质 和 数学表 达。 定义清晰, 能准确 地 描述基 本 定义及 性 质,并对数 学 表 达 掌 握完整。 定义清晰, 但 对基本 概念的 性 质不完全 了解,只能 掌握部 分 数学表达。 了解基本 定义和性 质,知道有 相关的数 学 表述形 式。 不清楚定义 和性质,并对 相关的数学 表达完全不 了解。 9 教学目标 2 能运用知 识 对 计 算 机网络中 涉及的基 本问题进 行简单分 析;并能针 对相关应 用做分析 与比较 运用的原 理和方法 准确、清 晰,能完成 对特定的 网 络 问 题 的分析,并 进行一定 的应用和 比较说明。 能清楚掌 握原理和 方法,但在 分析和运 用上还不 熟练,对知 识点的应 用及比较 不够完善。 了解基本 原理和方 法的应用 方向及分 析的手段, 但对特定 的 网 络 问 题无法获 得准确的 分析结果。 不清楚原理 和方法如何 应用到分析 与比较中。 9 教学目标 3 具备若干 组网、建 网、用网工 程问题的 分析及知 识应用能 力 掌握和了 解若干 组 网、建网、 用 网 工 程 的计算分 析方法,并 能灵活运 用基础知 识对应用 型问题进 行解答。 基本清楚 若干组网、 建网、用网 工程的计 算分析方 法,能运用 基础知识 对应用型 问题进行 部分解答。 了解基础 组网、建 网、用网工 程问题的 计算分析 方法,但对 应用型问 题解答不 准确。 不清楚基本 组网、建网、 用网问题的 计算分析方 法,无法对应 用型问题进 行解答。 9 教学目标 4 熟悉互联 网体系结 构、相关的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产业政策 和法律法 规。 熟悉互联 网体系结 构、相关的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产业政策 和法律法 规,在设计 网络中考 虑相关因 素。 基本清楚 互联网体 系结构、主 要 的技术 标准、知识 产权、产业 政策和法 律法规。对 实际问题 进行部分 解答。 了解互联 网体系结 构、基本的 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 产业政策 和法律法 规。但对实 际问题解 答不准确。 不清楚互联 网体系结构、 主要的技术 标准、知识产 权、产业政策 和法律法规。 无法对应用 型问题进行 解答。 3 期末考试考核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