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泥淖/绰约羸弱/输赢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B.应届/应用载重/载体闪烁其词/众口铄金 C.狩猎/绶带创伤/重创殚精竭虑/肆无忌惮 D.储存/贮藏传奇/经传差强人意/强词夺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面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 施,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远胜于亡羊补牢。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 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最近伦敦奥委会负责人在回应媒体对奥运比赛场馆进度的质疑时表示,多项 工程已经开工,场馆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2012年4月可以全面完成 并接受检验。 D.工程已接近尾声,指挥部要求大家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再接再 厉,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0年12月,美国宇航局专家通过对比时隔数年拍摄的火星上同一区域的 照片后认为,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液态水 B.一般说来,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三个部分组成,即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 督机构。在公司的组织机构中,要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的原则。 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 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D.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 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 进行了独家专访。 4.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 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 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 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 座右铭是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 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 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
衡阳市八中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泥淖/绰约 羸弱/输赢 量体裁衣/量入为出 B.应届/应用 载重/载体 闪烁其词/众口铄金 C.狩猎/ 绶带 创伤/重创 殚精竭虑/肆无忌惮 D.储存/贮藏 传奇/经传 差强人意/强词夺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面对原油 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 施,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远胜于亡羊补牢。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 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最近伦敦奥委会负责人在回应媒体对奥运比赛场馆进度的质疑时表示,多项 工程已经开工,场馆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 2012 年 4 月可以全面完成 并接受检验。 D.工程已接近尾声,指挥部要求大家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再接再 厉,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2010 年 12 月,美国宇航局专家通过对比时隔数年拍摄的火星上同一区域的 照片后认为,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液态水。 B.一般说来,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三个部分组成,即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 督机构。在公司的组织机构中,要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的原则。 C.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 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D.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 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 进行了独家专访。 4.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 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 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 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 座右铭是:‘______’” A. 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 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 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二、文言文阅读(23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 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 颔之而已。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
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 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 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傲睨,如髙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 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 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 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 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 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岀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 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髙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 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 台乎?山中之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答之,于 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 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 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 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 【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 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②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 曾作《天台山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距可数百步可:大约 B.如披草 寻磴 披:分开 C.微子言,不及此微:如果没有 D.盍处一焉 以谢山灵盍:为什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A.①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②蟹六跪而二螯 B.①日之夕矣,舟泊前渚②句读之不知 C.①呼舟子劳以酒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较诸二子,不多乎哉?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7.下列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 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B.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 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C.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 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D.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 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8.作者没有走出船中一步,为什么说“快矣哉,是游乎”?(4分)
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 迫视之,所云两台, 实两峰也。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石铁色,陡起江 干,数百仞不肯止。巉岩傲睨,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 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 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 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 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顷之,帆行 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 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 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 台乎?山中之景何若? 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何如奇也?”舟子具能答之,于 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 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 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微子言,不及此。虽然,少 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 【注】①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 绘在室中观看,自称“卧游”。 ②孙兴公:孙绰,字兴公,晋人,博学善文, 曾作《天台山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距可数百步 可:大约 B.如披草 寻磴 披:分开 C.微子言,不及此微:如果没有 D.盍处一焉, 以谢山灵 盍:为什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组是 A.①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②蟹六跪而二螯 B.①日之夕矣,舟泊前渚 ②句读之不知 C.①呼舟子劳以酒 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较诸二子,不多乎哉? 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7.下列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 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B.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 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C.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 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D.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 游也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8.作者没有走出船中一步,为什么说“快矣哉,是游乎”?(4 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3分) 译文: (2)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3分) 译(译 (3)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听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 分析。(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炼字典范,请对这两字作简要分析。 (3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 (2)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 王》)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 ,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 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 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 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 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 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 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 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 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 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 和“傻乐”,如此“审美”,文艺岂能不滑向庯俗和低俗的泥潭!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颔之而已(3 分) 译文: (2)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3 分) 译文: (3)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4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 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 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写诗人听筝时的音乐感受,表达技巧别具一格,请以颔联为例简要 分析。(4 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炼字典范,请对这两字作简要 分析。 (3 分)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 (2)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 王》)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 , ,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简答题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2 一 14 题。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 其中包括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 绎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 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 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 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 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 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认低俗,要 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 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 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 和“傻乐”,如此“审美”,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 意义不言而喻。问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 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 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 就、迎合、媚悦”。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 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的文艺大众 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 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 场和大众需求,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 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 “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 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 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费主导”, 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 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 能力的大众。”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 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 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 生蔓延。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 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201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有删节) 12.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艺大众化”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 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B.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就容易流为迎合、媚悦 大众的文艺,对大众无益。 C.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 趣,而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 体性和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 的,因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 乐,而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 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D.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 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 意义不言而喻。问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 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 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 就、迎合、媚悦”。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 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的文艺大众 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 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 场和大众需求,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 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 “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 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 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费主导”, 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 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 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 能力的大众。”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 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 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 生蔓延。因此,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 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 2010 年 10 月 28 日《人民日报》, 有删节) 12.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艺大众化”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 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B.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就容易流为迎合、媚悦 大众的文艺,对大众无益。 C.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 趣,而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 体性和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1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 的,因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 乐,而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 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D.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 术作品对“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14.文章结尾说,“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会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 那么文章列举了哪些误区?请分析。(6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荒漠中的苇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 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 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 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 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 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 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 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 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 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 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 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 才能看到的植物一一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 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 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 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 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 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 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 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 总是美好的想望。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 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 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牛。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 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 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 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 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 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 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 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 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況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 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 错过了
14.文章结尾说,“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会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 那么文章列举了哪些误区?请分析。(6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 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 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 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 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 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 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 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 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 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 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 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 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 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 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 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 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 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 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 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 总是美好的想望。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 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 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 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 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 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 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 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 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 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 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 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 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 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 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 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 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 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 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 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 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 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2011年第3期《散文选 刊》) 15.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的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 用意?(4分) 16.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概括相关信息。(4分) 17.句子理解(8分) (1)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4分)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 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 (2)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为 “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理解作者改动的意图。(4分) 18.作者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探究 下作者要表达的情感。(6分)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9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陈光标身影!当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日本大 地震、云南盈江地震等相继发生后,人们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上都可看到 陈光标。陈光标—一中国“裸捐”第一人,愿意将所有的财产全部捐献给社会, 分不留给子女。陈光标这样评价自己的高调行为,“我并不看重我现在捐的十 几亿元,我认为这跟老百姓捐十几块钱是一个道理。我看重的是我亲力亲为的行 为能带动更多的人来做好事、做善事。”陈光标的举动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他把“慈善启蒙”的火种在中国点燃后,更多的处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亿万富 翁们开始更慎重地考虑如何进行财富代际转移才是最好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陈光标的举动引人关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批评 和质疑,有人认为陈光标是作秀是炒作,是为了公司更好地出名,发展;还有人 说他做慈善太髙调,以牺牲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满足,这是慈善的暴力行 为,今年他去台湾、日本发放善款,台湾人说你回去读一下《金刚经》吧;日本 人告诉他,你捐钱要装进信封,不要直接把现金拿手上,以免伤害民众自尊。 那么,对于陈光标式慈善尤其是裸捐你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篇200字 左右的短评。(9分) 20、阅读下面一则《论语》,回答问题。(9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 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 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 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 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 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 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 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 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 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 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2011 年第 3 期《散文选 刊》) 15.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的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 用意?(4 分) 16.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概括相关信息。(4 分) 17.句子理解(8 分) ⑴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4 分)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 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 (2)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为 “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理解作者改动的意图。(4 分) 18.作者 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探究一 下作者要表达的情感。(6 分) 六、选做题(2 小题任选做 1 题,9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陈光标身影!当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日本大 地震、云南盈江地震等相继发生后,人们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上都可看到 陈光标。陈光标——中国“裸捐”第一人,愿意将所有的财产全部捐献给社会, 一分不留给子女。陈光标这样评价自己的高调行为,“我并不看重我现在捐的十 几亿元,我认为这跟老百姓捐十几块钱是一个道理。我看重的是我亲力亲为的行 为能带动更多的人来做好事、做善事。”陈光标的举动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他把“慈善启蒙”的火种在中国点燃后,更多的处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亿万富 翁们开始更慎重地考虑如何进行财富代际转移才是最好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陈光标的举动引人关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批评 和质疑,有人认为陈光标是作秀是炒作,是为了公司更好地出名,发展;还有人 说他做慈善太高调, 以牺牲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满足,这是慈善的暴力行 为,今年他去台湾、日本发放善款, 台湾人说你回去读一下《金刚经》吧;日本 人告诉他,你捐钱要装进信封,不要直接把现金拿手上,以免伤害民众自尊。 那么,对于陈光标式慈善尤其是裸捐你有什么看 法呢?请写一篇 200 字 左右的短评。(9 分) 20、阅读下面一则《论语》,回答问题。(9 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 (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 些要求的具体内容。(不超过10字)(3分) 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教育主张?(2分)请简要分析。(100字左右) 4分)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如一盘棋,执黑执白都无所谓,能一举成名的是极个别的少数, 许多人都在半途出局,每一步都是选择,只不过有些无关痛痒,有些却马虎不得, 朝失误,满盘皆输的人比比皆是,等某一天你对身边围着的人说:我这一盘棋 终于下完了,而自我感觉没有什么遗憾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赢了 摘 自《80后的10个人生底线(有些东西比眼泪还痛)》 是的,我们今天的一个不经意选择,都可能在未来的岁月中得到相应 的结果。人生如棋,得认真地下好每一步。 请以“下好每一步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D.2.C.(“紧锣密鼓”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不能指 正式行动开始。)3.A.(B项结构混乱,“包括…”和“由…组成”两个句式 杂糅。C项中“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不断扩大”搭配不当。D“不 仅”“而且”前后应该调换,递进关系应该先说国内再到国外。) 4.C。只要抓住“在紧要关头”,“文白相济”这些词语就能准确做出答案 5.D.盍:何不 6.D.A项,可是;表并列B项,取独;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用;认为D项, 之于,兼词 7.C8.①作者虽然没有亲自登山,但对“钓台”却有“目游”“鼻游”“舌 游”“耳游”的独特感受;②“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 历其地”;只要你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因此作者有如舍船登上山巅, “神游”非常痛快。(每点2分) 9.(1)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计分点在“第”“所 及”“颔”三字) (2)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计分点在“强”“致 礼”“焉”三字) (3)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计分点在“窃愧”“逮”“为之” 以及倒装句式) 10(1)颔联主要运用通感(比喻)修辞,(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 形,(1分)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 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1分)写出了分别后 的伤感和思念。(1分)(答“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的适当给一点分即可) (2)“独”突出了孑然独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空”字表现离人远 行、无所依从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写出了 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 (1)此则文字记录的是孔子对学生提出的修养要求,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 些要求的具体内容。(不超过 10 字)(3 分) (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教育主张?(2 分)请简要分析。(100 字左右) (4 分) 七、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人生如一盘棋,执黑执白都无所谓,能一举成名的是极个别的少数, 许多人都在半途出局,每一步都是选择,只不过有些无关痛痒,有些却马虎不得, 一朝失误,满盘皆输的人比比皆是,等某一天你对身边围着的人说:我这一盘棋 终于下完了,而自我感觉没有什么遗憾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赢了。 ——摘 自《80 后的 10 个人生底线(有些东西比眼泪还痛)》 是的,我们今天的一个不经意选择, 都可能在未来的岁月中得到相应 的结果。人生如棋, 得认真地下好每一步。 请以“下好每一步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 文。 衡阳市八中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D. 2. C.( “紧锣密鼓” 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不能指 正式行动开始。)3.A.(B 项结构混乱,“包括…”和“由…组成”两个句式 杂糅。C项中 “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不断扩大”搭配不当。D “不 仅”“而且”前后应该调换,递进关系应该先说国内再到国外。) 4.C。只要抓住“在紧要关头”,“文白相济”这些词语就能准确做出答案。 5.D. 盍:何不 6.D.A 项,可是;表并列 B 项,取独;宾语前置的标志 C 项,用;认为 D 项, 之于,兼词 7.C 8.①作者虽然没有亲自登山,但对“钓台”却有“目游”“鼻游”“舌 游”“耳游”的独特感受;②“昔宗少文卧游五岳,孙兴公遥赋天台,皆未尝身 历其地”;只要你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因此作者有如舍船登上山巅, “神游”非常痛快。(每点 2 分) 9.(1)但眼睛看到的,来不及问名字,点点头罢了。(计分点在“第”“所 及”“颔”三字) (2)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计分点在“强”“ 致 礼”“ 焉”三字) (3)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计分点在“窃愧”“逮”“为之” 以及倒装句式) 10(1)颔联主要运用通感(比喻)修辞,(1 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 形,(1 分)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 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1 分)写出了分别后 的伤感和思念。(1 分)(答“借景抒情”“联想想象”的适当给一点分即可) (2)“独”突出了孑然独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 分)“空”字表现离人远 行、无所依从的情景。(1 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写出了 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 分)
11、(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2)为变徵之声(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 12.C(此项是对“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理解,不是谈“文艺大众化”的。) 13.D.(概念理解错误,“艺术对象”就是艺术作品。) 14.①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是放弃精神坚守。 ②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通俗化”变成庸俗化、 低俗化。 ③认为“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 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 15.突出了“苇”生长环境的恶劣(1分),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人带来 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牛命力强)(1分)作铺垫(1分),表达了作者的赞 颂之情(1分) 16.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 存活时间长(答出2点给1分)。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 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答出2点给1 分) 17.(1)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2分)以“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 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气势(1分)但顽强地生长的特点。(1分)[来源:学& 科&网Z&X&X&K] (2)金克木把生命比喻为“啜泣与哈欠”(1分),态度消极,而柔弱的芦苇 更衬托出这种消极态度(或用柔弱的芦苇来衬托出消极的人生态度)(1分) 改动后的诗句把生命比作芦苇,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分),表达对 坚韧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芦苇一样坚强的生命的赞美(1分) 18.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象征手法)(2分)作者借对“苇”身处 荒漠却能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 神的赞美,(2分)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 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的愿望(或者答“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的芦苇一样顽强 的生命力的人”)。(2分)(大意对即可) 19、参考答案 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 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 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 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 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髙 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 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 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 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夫 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 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又在哪里游览呢?”唉,客 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 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
11、(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2)为变徵之声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 12.C(此项是对“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理解,不是谈“文艺大众化”的。) 13.D.(概念理解错误,“艺术对象”就是艺术作品。) 14.①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是放弃精神坚守。 ②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为游戏,沦为搞笑;“通俗化”变成庸俗化、 低俗化。 ③认为“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 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 15.突出了“苇”生长环境的恶劣(1 分),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人带来 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生命力强)(1 分)作铺垫(1 分),表达了作者的赞 颂之情(1 分)。 16.水乡里的苇:美丽、 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 存活时间长(答出 2 点给 1 分)。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 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答出 2 点给 1 分)。 17.⑴运用比喻、拟 人的手法,(2 分)以“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 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气势(1 分)但顽强地生长的特点。(1 分)[来源:学& 科&网 Z&X&X&K] (2)金克木把生命比喻为“啜泣与哈欠”(1 分),态度消极,而柔弱的芦苇 更衬托出这种消极态度(或用柔弱的芦苇来衬托出消极的人生态度)(1 分); 改动后的诗句把生命比作芦苇,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 分),表达对 坚韧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芦苇一样坚强的生命的赞美(1 分)。 18.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象征手法)(2 分)作者借对“苇”身处 荒漠却能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 神的赞美,(2 分)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 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的愿望(或者答“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的芦苇一样顽强 的生命力的人”)。(2 分)(大意对即可) 19、参考答案: 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 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 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 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 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 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 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 是我的精神游览了。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 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夫 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 有个客人笑着对我说:“您的脚没有走出船中一步,又在哪里游览呢?”唉,客 人不曾听说过吗?从前宗少文躺在床上游历五岳,孙兴公在远处作《天台山赋》, 都没有亲身到那地方。我现在所得到的,跟这两个人比较,不是显得多了吗?所
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 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 谢山的神灵呢?”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
以说:当作是游览,就也算是游览了。客人说:“如果没有听您一番话,就想不 到这些。虽然是这样,有少文的画,兴公的赋,您为什么不制作一篇文章,来答 谢山的神灵呢?”我自愧比不上他们,便写了这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