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5道大题,36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2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睥(pi)睨梦魇(ydn)鞭笞(ch)濒(bing)临绝境 潺(chan)湲殓(1ian)星宿(su)羽扇纶(guan)巾 C.佝(j)偻撷(xie)粗犷( guang)目臻(zhen)完善 D.拓片(ta) 机杼(zh)羞赧(nan)乳臭(xi)未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声名狼藉危言悚听殚精竭虑草菅人命 B.一筹莫展集腋成裘潸然泪下锱铢必较 C.相提并论徇私枉法鞠躬尽瘁前据后恭 病入膏肓蚍蜉撼树振聋发聩声名雀起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登上气势恢宏的三峡人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 地,有哪一条江河』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_如此众多的智慧? 有哪一座建筑能 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 如此伟人的传奇? A.凝聚积淀写满见证 B.写满见证凝聚积淀 C.积淀凝聚见证写满 D.见证写满积淀凝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加强药品和食品安全监督的办法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动物的眼睛各有特色。例如青蛙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 体却置若罔闻。 C.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D.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仅要讲究切实有效的方法,更要有才持之以恒的毅力, 那种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我厂出口的棉布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 B.就现阶段的经济条件而言,不仅仅是高档商品对我们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购置这些东 西不符合节约的原则 C.他马上召集理事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 中应注意的问题 D.高速磁悬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装置,列车的悬浮、导 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6.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排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外地的朋友知道是怎么个光景,就要画这所 房屋或这个花园的图。 ②编撰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的外观形态,就得画种种动物、 物的图
1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湖南省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 5 道大题,36 道小题,共 8 页。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20 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6 分,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ll—12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睥.(pì)睨 梦魇.(yǎn) 鞭笞.(chī) 濒.(bīng)临绝境 B.潺.(chán)湲 入殓.(1iǎn) 星宿.(sù) 羽扇纶.(guān)巾 c.佝.(jū)偻 采撷.(xié) 粗犷.(guǎng) 目臻.(zhēn)完善 D.拓.片(tà) 机杼.(zhù) 羞赧.(nǎn) 乳臭.(xiù)未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声名狼藉 危言悚听 殚精竭虑 草菅人命 B.一筹莫展 集腋成裘 潸然泪下 锱铢必较 C.相提并论 徇私枉法 鞠躬尽瘁 前据后恭 D.病入膏肓 蚍蜉撼树 振聋发聩 声名雀起 3.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登上气势恢宏的三峡人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 地,有哪一条江河 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 如此众多的智慧? 有哪一座建筑能 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 如此伟人的传奇? A.凝聚 积淀 写满 见证 B.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 C.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 D. 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加强药品和食品安全监督的办法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同。 B.动物的眼睛各有特色。例如青蛙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而对静止的物 体却置若罔闻 ....。 C.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D.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仅要讲究切实有效的方法,更要有才持之以恒的毅力, 那种一曝十寒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我厂出口的棉布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 B.就现阶段的经济条件而言,不仅仅是高档商品对我们不需要,更重要的是购置这些东 西不符合节约的原则。 C.他马上召集理事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 中应注意的问题。 D.高速磁悬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装置,列车的悬浮、导 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6.将下列带序号的句子排序,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外地的朋友知道是怎么个光景,就要画这所 房屋或这个花园的图。 ②编撰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的外观形态,就得画种种动物、 物的图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④这类图,绘画的动机都是实用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是实用 A.④⑤②①③B.⑤②①④③ C.⑤②①③④D.④⑤①②③ 7.下列文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古人形容泰山时,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的确这样,山顶越 发给你这种感觉。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石头像海棠枝,有的像飞鸟,有的像卧虎,有的 错落成桥,有的兀立成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A.引用比喻拟人排比B.引用排比拟人借代 C.拟人比喻对偶设问D.拟人比喻对偶设问 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这座房子建于20世纪70年代,已经破败不堪 B.三个朋友送给我的花瓶很漂亮。 C.他走进寝室时,看见小王正在和他的同学说话。 D.她已经走了一个小时了。 9.在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大变一—鲁贵像是一个很不老实的人。 A.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B.我忍着疼痛,一步一步地爬向左厢房,我清楚地记得房子的木桌上有一盏油灯 外面电闪雷鸣,整个村子都在暴风雨中颤抖。 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一一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当我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一下慌了神,说道:“我一一我一一”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舂秋中叶的诗作305篇 B.司马迁的《史记》在史学与文学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C.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其诗冲淡平和,自然淳朴,《桃花源记》是其诗作的典 氾 D.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最后一片叶子》等 11.依照例句,仿写句子 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就像你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 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 12.你的好友心情不快时,就约你去公园散步,你总能给他(她)以宽慰。这次,他(她)与家 人闹别扭,打电话约你晚上去公园走走,你却因忙不开而无法前往。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与 他(她)进行得体的交流。(50字左右)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DNA是首藏头诗 藏头诗,是杂体诗中的一种,它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按顺序嵌入诗句中。比如每句的第 一个字连起来读,就可以传达出某种隐含的意义。《水浒传》里“吴用智赚玉麒麟”一回中 吴用题诗于卢俊义家的墙壁上:“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 躬逃难自无忧。”诗句中暗藏了“卢俊义反”四字,结果,这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成
2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④这类图,绘画的动机都是实用。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是实用。 ’ A.④⑤②①③ B.⑤②①④③ c.⑤②①③④ D.④⑤①②③ 7.下列文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组是 古人形容泰山时,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的确这样,山顶越 发给你这种感觉。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石头像海棠枝,有的像飞鸟,有的像卧虎,有的 错落成桥,有的兀立成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A.引用 比喻 拟人 排比 B.引用 排比 拟人 借代. C.拟人 比喻 对偶 设问 D.拟人 比喻 对偶 设问 8.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这座房子建于 20 世纪 70 年代,已经破败不堪。 B.三个朋友送给我的花瓶很漂亮。 C.他走进寝室时,看见小王正在和他的同学说话。 D.她已经走了一个小时了。 9.在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大变 ——鲁贵像是一个很不老实的人。 A.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B.我忍着疼痛,一步一步地爬向左厢房,我清楚地记得房子的木桌上有一盏油灯—— 外面电闪雷鸣,整个村子都在暴风雨中颤抖。 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当我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一下慌了神,说道:“我——我——” lO.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作 305 篇。 B.司马迁的《史记》在史学与文学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 C.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其诗冲淡平和,自然淳朴,《桃花源记》是其诗作的典 范。 D.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最后一片叶子》等。 11.依照例句,仿写句子 面对有缺憾的事物,我们必须学会包容,而不是求全责备,就像你欣赏塞北的美丽雪景, 就必须包容它那难耐的严寒。 12.你的好友心情不快时,就约你去公园散步,你总能给他(她)以宽慰。这次,他(她)与家 人闹别扭,打电话约你晚上去公园走走,你却因忙不开而无法前往。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与 他(她)进行得体的交流。(50 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8 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DNA 是首藏头诗 藏头诗,是杂体诗中的一种,它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按顺序嵌入诗句中。比如每句的第 一个字连起来读,就可以传达出某种隐含的意义。《水浒传》里“吴用智赚玉麒麟”一回中, 吴用题诗于卢俊义家的墙壁上:“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 躬逃难自无忧。”诗句中暗藏了“卢俊义反”四字,结果,这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成
功地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四行诗句中,每句首字除了自己在诗句中的“本职工作”外 都承担了“双重任务”。细胞核中的DNA也是一首“藏头诗”,它如何表达自己的多重含义 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是由代号为A、T、c、G的四种碱基排列而成的生命天书,它包含 了生命存在的一切秘密,这篇长长的文章中含有一段段有意义的语句一一基因,如一首首诗 样,而正是这些基因决定了生物的生老病死。 由于遗传物质太重要了,因此生物体采取了多种方法对DNA进行保护,细胞核的作用之 就是保护遗传物质。此外,DNA将自己缠绕在一些特定的蛋白质一一组蛋白上,形成核小 体,DNA在核小体的基础上,继续缠绕折叠,珍珠链绕成了珍珠麻花,如此下去,伸展开足 有1米长的DNA链绕成很短的丝状染色质,尺寸只有纳米级,被轻松地放进小小的细胞核里 ①核小体显然是保护DNA的首要功臣,但是科学家们发现,覆盖了整个染色质的核小体的分 布并不是随机的、均匀的。② 现在,以色列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分析了酵母菌的基因组中约200个核小体的位置,发 现有一个暗含的模式决定着核小体的分布。在DNA链上,每隔10个碱基就出现一个特殊的 指令信号,这种信号有规则地循环,就像藏头诗中每行的第一个汉字一样,决定了核小体该 怎么分布。③ 这些信号就是DNA的第二类编码,作为遗传物质,它们一方面加入到生产蛋白质的工作 中,另一方面,它们还控制着核小体的位置。第二类编码也许能够帮助科学家解释一些难题 比如科学家过去发现,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拥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然而在生命的大部分时 间里,生物只让部分基因发挥它们的功能。而现在,科学家明白了,也许那些没有发挥功能 的基因就像藏头诗一样,另有大用,而不是闲呆在DNA链上无所事事。④ 此外,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核小体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它们识别出来的 遗传代码应该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之中。有些疾病,如癌症就是由基因突变,或 染色体形态的改变引起的。研究人员认为核小体的定位代码有助于揭示许多疾病的病理。 13.文章中引用《水浒》事例,作用是 A.介绍历史典故,丰富读者的历史知识 B.扩充内容,增添文采。 C.用举例子的方法诠释藏头诗,引出DNA的编码规律 《水浒》中的藏头诗具有代表性,有助于理解本文内容 14.“核小体的这种非随机性的分布似乎有着某种特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核小体 在何时、何处,怎样沿着DNA链进行定位的呢?”这句话应该位于文中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遗传物质DNA决定了生物的生老病死 B.细胞核有保护遗传物质的作用。 C.DNA的第二类编码,一方面加入到生产蛋白质的工作中,一方面,还控制着核 小体的位置。 D.核小体的定位代码有助于揭示许多疾病的病理,攻克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形态的 改变引起的癌症。 1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与“DNA是首藏头诗”无关的一项是 A.DNA的四种碱基排列如同一首首诗。 B.DNA链上的指令信号有规则地循环,决定了核小体该怎么分布。 C.基因组中没有发挥功能的基因就像藏头诗一样,另有大用 D.覆盖整个染色质的核小体的分布不是随机的、均匀的
3 功地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四行诗句中,每句首字除了自己在诗句中的“本职工作”外, 都承担了“双重任务”。细胞核中的 DNA 也是一首“藏头诗”,它如何表达自己的多重含义 呢? 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 是由代号为 A、T、c、G 的四种碱基排列而成的生命天书,它包含 了生命存在的一切秘密,这篇长长的文章中含有一段段有意义的语句——基因,如一首首诗 一样,而正是这些基因决定了生物的生老病死。 由于遗传物质太重要了,因此生物体采取了多种方法对 DNA 进行保护,细胞核的作用之 一就是保护遗传物质。此外,DNA 将自己缠绕在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组蛋白上,形成核小 体,DNA 在核小体的基础上,继续缠绕折叠,珍珠链绕成了珍珠麻花,如此下去,伸展开足 有 1 米长的 DNA 链绕成很短的丝状染色质,尺寸只有纳米级,被轻松地放进小小的细胞核里。 ①核小体显然是保护 DNA 的首要功臣,但是科学家们发现,覆盖了整个染色质的核小体的分 布并不是随机的、均匀的。② 现在,以色列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分析了酵母菌的基因组中约 2OO 个核小体的位置, 发 现有一个暗含的模式决定着核小体的分布。在 DNA 链上,每隔 1 O 个碱基就出现一个特殊的 指令信号,这种信号有规则地循环,就像藏头诗中每行的第一个汉字一样,决定了核小体该 怎么分布。③ 这些信号就是 DNA 的第二类编码,作为遗传物质,它们一方面加入到生产蛋白质的工作 中,另一方面,它们还控制着核小体的位置。第二类编码也许能够帮助科学家解释一些难题, 比如科学家过去发现,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拥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然而在生命的大部分时 间里,生物只让部分基因发挥它们的功能。而现在,科学家明白了,也许那些没有发挥功能 的基因就像藏头诗一样,另有大用,而不是闲呆在 DNA 链上无所事事。④ 此外,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核小体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它们识别出来的 遗传代码应该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物之中。有些疾病,如癌症就是由基因突变,或 染色体形态的改变引起的。研究人员认为核小体的定位代码有助于揭示许多疾病的病理。 13.文章中引用《水浒》事例,作用是 A.介绍历史典故,丰富读者的历史知识。 B.扩充内容,增添文采。 C.用举例子的方法诠释藏头诗,引出 DNA 的编码规律。 D.《水浒》中的藏头诗具有代表性,有助于理解本文内容。 14.“核小体的这种非随机性的分布似乎有着某种特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核小体 在何时、何处,怎样沿着 DNA 链进行定位的呢?”这句话应该位于文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遗传物质 DNA 决定了生物的生老病死。 B.细胞核有保护遗传物质的作用。 C.[)NA 的第二类编码,一方面加入到生产蛋白质的工作中,一方面,还控制着核 小体的位置。 D.核小体的定位代码有助于揭示许多疾病的病理,攻克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形态的 改变引起的癌症。 1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中与“DNA 是首藏头诗”无关的一项是 A.DNA 的四种碱基排列如同一首首诗。 B.DNA 链上的指令信号有规则地循环,决定了核小体该怎么分布。 C.基因组中没有发挥功能的基因就像藏头诗一样,另有大用。 D.覆盖整个染色质的核小体的分布不是随机的、均匀的
17.本文中没有出现的说明方法是 举例子B.下定义C.作比较D.打比方 18.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本文是以空间作为说明顺序 C.本文是以藏头诗为说明对象。D.本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比之堤 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 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 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微风是通过水波来渲染画面的,微 风吹皱了河水,那些涌起的水波就顺势将河面的夕阳、云朵和树木的投影给揉碎了,使水面 的色彩在瞬间剥离,有了立体感,看上去像是一幅现代派的名画。 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 的白山也是悦目的。白山看上去有如一只只来自天庭的白象。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 察飞来飞去的云。云不仅形态变幻快,它的色彩也是多变的。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 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如果天空是一张白纸的话, 云彩就是泼向这里的墨了。这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见云彩在作画的时候是富有() 精神的 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 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 凊澈极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它,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奷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 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 中就都是光明了 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 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 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 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 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 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 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 环绕着 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 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 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 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 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 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 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 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4
4 17.本文中没有出现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下定义 C.作比较 D.打比方 18.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B.本文是以空间作为说明顺序。 C.本文是以藏头诗为说明对象。 D.本文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4 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比之堤 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 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 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微风是通过水波来渲染画面的,微 风吹皱了河水,那些涌起的水波就顺势将河面的夕阳、云朵和树木的投影给揉碎了,使水面 的色彩在瞬间剥离,有了立体感,看上去像是一幅现代派的名画。 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 的白山也是悦目的。白山看上去有如一只只来自天庭的白象。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 察飞来飞去的云。云不仅形态变幻快,它的色彩也是多变的。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 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如果天空是一张白纸的话, 云彩就是泼向这里的墨了。这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见云彩在作画的时候是富有( ) 精神的。 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 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 清澈极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它,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 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 中就都是光明了。 我还记得 2002 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 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 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 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 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 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 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 环绕着! 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 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 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 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 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 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 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 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文章有所改动) 19.根据上下文,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A.创造 探索C.进取D.开拓 20.对“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 之处。”一句的意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故乡有足够大的地方让我漫步 B.故乡有作者眼睛、心灵和双足都难以割舍的风景 C.故乡既有作者喜欢的自然风景,又有她的情感寄托。 D.故乡保留了作者很多的美好记忆。 21.对文章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段都描述了作者所喜欢的故乡风光。 B.这三段描写的景物依次是河水,云彩和月亮。 C.这些自然风光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D.这三段自然风光的描写是后文叙事和抒情的铺垫 对文中划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感拟人B.比喻拟人C.通感比喻D.拟人夸张 2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流露出一种似淡实浓的伤感情调。 B.本文是写景散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C.本文以雪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D.河水,山峦,月光以及雪花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故乡风景图 24.对“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这句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文的点睛之笔,深化文章的主题 B.借梦中雪景,暗示作者心境的悲伤。 C.象征作者和爱人的纯洁感情。 D.通过反复,强化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切体验 (二)应用文改错(4分) 25.指出下面一则困难补助申请书的错误并改正。 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叫李××,是××系2010年入学的一名学生。我来自××市X×县一个贫落后的山 村。家中有祖孙三代7人,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患重症,经常需要看病吃药,父母一直在 家务农。家庭全年的收入仅5千余元,而我们兄妹三人都在读书,每年的学费较高,家里已 欠下近2万元的债务。 前不久,学校下发了关于贫困学生申请困难补助的通知,根据通知规定的申请条件和 我的实际困难,特提出申请,恳请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李× 、古代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26-29题。(26-28题每题2分,29题3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5 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文章有所改动) 19.根据上下文,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A.创造 B.探索 C.进取 D.开拓 20.对“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 之处。”一句的意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故乡有足够大的地方让我漫步。 B.故乡有作者眼睛、心灵和双足都难以割舍的风景。 C.故乡既有作者喜欢的自然风景,又有她的情感寄托。 D.故乡保留了作者很多的美好记忆。 21.对文章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段都描述了作者所喜欢的故乡风光。 B.这三段描写的景物依次是河水,云彩和月亮。 C.这些自然风光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D.这三段自然风光的描写是后文叙事和抒情的铺垫。 22.对文中划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感拟人 B.比喻拟人 C.通感比喻 D.拟人夸张 2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流露出一种似淡实浓的伤感情调。 B.本文是写景散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C.本文以雪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D.河水,山峦,月光以及雪花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故乡风景图。 24.对“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这句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文的点睛之笔,深化文章的主题。 B.借梦中雪景,暗示作者心境的悲伤。 C.象征作者和爱人的纯洁感情。 D.通过反复,强化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切体验。 (二)应用文改错(4 分) 25.指出下面一则困难补助申请书的错误并改正。 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叫李××,是××系 2010 年入学的一名学生。我来自××市××县一个贫落后的山 村。家中有祖孙三代 7 人,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患重症,经常需要看病吃药,父母一直在 家务农。家庭全年的收入仅 5 千余元,而我们兄妹三人都在读书,每年的学费较高,家里已 欠下近 2 万元的债务。 前不久,学校下发了关于贫困学生申请困难补助的通知,根据通知规定的申请条件和 我的实际困难,特提出申请,恳请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李×× 三、古代诗文阅读(16 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 26—29 题。(26-28 题每题 2 分,29 题 3 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 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以之兴怀;况修短随 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流行)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 C.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 27.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i确的一组是 ①曾不知老之将至②犹不能以之兴怀 ③当其欣于所遇④亦将有感于斯文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相同;D.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相同: 2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俯察品类之盛 C.死生亦大矣D。齐彭殇为妄作 29.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 (二)诗词填空,完成30——32题。(每题1分,共3分) 30.《诗经·关雎》:窈窕淑女, 31.《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 32.《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三)诗歌赏析,完成33-34题。(每题2分,共4分)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33.这首诗中对仗的两联是 A.首联颁联B.颈联尾联C.颔联颈联D.首联尾联 34.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在清和的初夏时节,作者居处的幽僻。 怜幽草”饱含作者对仕宦经历和人情冷暖的诸多感 C.颈联描写出凭高览眺极目所见的雨后晚晴景色 D.“重晚晴”隐然表达出一种对美好而短暂事物的珍爱之情。 四、应用文写作(20分)
6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 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以之兴怀;况修短随 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流行) 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 C.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 27.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 iE 确的一组是 ①曾不知老之.将至 ②犹不能以之.兴怀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亦将有感于.斯文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相同; D.①和②不相同③和④相同; 2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B.俯察品类之盛 C.死生亦大矣 D。齐彭殇为妄作 29.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 。 (二)诗词填空,完成 30——32 题。(每题 1 分,共 3 分) 30.《诗经·关雎》:窈窕淑女, 。 31.《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 。 32.《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三)诗歌赏析,完成 33—34 题。(每题 2 分,共 4 分)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33.这首诗中对仗的两联是 A.首联颁联 B.颈联尾联 C.颔联颈联 D.首联尾联 34.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在清和的初夏时节,作者居处的幽僻。 B“怜幽草”饱含作者对仕宦经历和人情冷暖的诸多感叹。 C.颈联描写出凭高览眺极目所见的雨后晚晴景色。 D.“重晚晴”隐然表达出一种对美好而短暂事物的珍爱之情。 四、应用文写作(20 分)
35.请为某一种家用电器产品写一份250字左右的产品说明书。 五、作文(30分) 36.请以“永远的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校名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2小题,每小题3分。) 1.D2.B3.C4.D5 6.B7.A8.A9.B10.C 11.要点:(1)内容健康(1分):(2)句式结构相同(1分);(3)语言流畅(1分)。 12.要点:(1)用语礼貌(1分):(2)巧妙得体(1分);(3)语言通顺(1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每小题2分) 4.B15.D16.D17.B18.A 19.B20.C B23.A24.C 25.①错误:称呼语“尊敬的领导”不当(1分)。改正:“学生工作处”。(1分) ②错误:缺少日期(1分)。改正:署名下面写上“××××年×月×日”。(1分) 古代诗文阅读(16分) 26.A27.D28.D33.C34.B 29.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30.君子好逑31.别时茫茫江浸月32.卷起千堆雪 四、应用文写作(20分) 35.评分标准 (1)标题(2分):要求写上“××说明书’等标题。 (2)正文(14分) A.介绍产品的基本情况。(4分) B.介绍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6分) C.注意事项(4分) (3)文字表达(4分):语句顺畅,文字简洁,二书写工整(4分):语句通顺,文字较简洁, 收写较工整(3分);语句较通顺,文字较罗嗦,书写较潦草(2分):;语病较多,文 字罗嗦,书写潦草(1分)。 (4)说明:少于200字的扣1分,少于150字的扣2分,以此类推,扣满3分为止。 五、作文(30分) 评分标准 类(27-30分,基准分28分):紧扣话题,切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严密,内容丰富 感情真切:符合文体要求,语言畅达,|书写工整。 二类(23-26分,基准分24分):扣住话题,符合题意,感情真实:符合文体要求,语言通 顺,书写较为工整。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三类(18—22,基准分20分):基本扣住话题,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
7 35.请为某一种家用电器产品写一份 250 字左右的产品说明书。 五、作文(30 分) 36.请以“永远的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校名。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湖南省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6 分,1—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1—1 2 小题,每小题 3 分。) 1.D 2.B 3.C 4.D 5.A 6.B 7.A 8.A 9.B 10.C l 1.要点:(1)内容健康(1 分);(2)句式结构相同(1 分);(3)语言流畅(1 分)。 12.要点:(1)用语礼貌(1 分);(2)巧妙得体(1 分);(3)语言通顺(1 分)。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每小题 2 分) 13.C 14.B 15.D 16.D 17.B 18.A 19.B 20.C 21.C 22.B 23.A 24.C 25.①错误:称呼语“尊敬的领导”不当(1 分)。改正:“学生工作处”。(1 分) ②错误:缺少日期(1 分)。改正:署名下面写上“××××年×月×日”。(1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1 6 分) 26.A 27.D 28.D 33. C 34.B 29.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30.君子好逑 31.别时茫茫江浸月 32.卷起千堆雪 四、应用文写作(20 分) 35.评分标准 (1)标题(2 分):要求写上“××说明书’等标题。 (2)正文(14 分) A.介绍产品的基本情况。(4 分) B.介绍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6 分) C.注意事项(4 分) (3)文字表达(4 分):语句顺畅,文字简洁,二书写工整(4 分):语句通顺,文字较简洁, 收写较工整(3 分);语句较通顺,文字较罗嗦,书写较潦草(2 分);语病较多,文 字罗嗦,书写潦草(1 分)。 (4)说明:少于 200 字的扣 1 分,少于 150 字的扣 2 分,以此类推,扣满 3 分为止。 五、作文(30 分) 36.评分标准 一类(27—30 分,基准分 28 分):紧扣话题,切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严密,内容丰富, 感情真切;符合文体要求,语言畅达,|书写工整。 二类(23—26 分,基准分 24 分):扣住话题,符合题意,感情真实:符合文体要求,语言通 顺,书写较为工整。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三类(18—22,基准分 20 分):基本扣住话题,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
整,内容基本充实,感情基本真实;基本符合文体要求,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四类(13—17分,基准分15分):偏离话题,游离题意,中心欠明确:结构欠完整,内容欠 充实,感情欠真实;文体杂糅,语言欠通顺,书写较潦草 五类(12分以卜-,基准分8分):脱离话题,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结构混乱,内容不 充实,感情虚假:不符合文体要求,语病较多,书写潦草马虎。 说明 (1)缺少题目,扣2分。 (2)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 (3)字数不足700字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字数不足350字,结构严重残 缺,已判为四等卷的,字数可不另扣分。 语文(对口招生)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8 整,内容基本充实,感情基本真实;基本符合文体要求,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四类(13—17 分,基准分 15 分):偏离话题,游离题意,中心欠明确;结构欠完整,内容欠 充实,感情欠真实;文体杂糅,语言欠通顺,书写较潦草。 五类(12 分以卜-,基准分 8 分):脱离话题,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结构混乱,内容不 充实,感情虚假;不符合文体要求,语病较多,书写潦草马虎。 说明: (1)缺少题目,扣 2 分。 (2)3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3 分为止。 (3)字数不足 700 字的,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字数不足 350 字,结构严重残 缺,已判为四等卷的,字数可不另扣分。 语文(对口招生)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