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箫学校新教育实验课时备课 年级:七学科:语文主备人:王永生使用人:周次 课题:温故而知新 课型:新授 文言文复习导引课 学习 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掌握课文基本知识 目标 能以本节课为例,掌握文言文复习的基本思路 预习作业熟读课文2掌据基本学词 教学板块 学生活动 复习点一:掌握重点作品的作家作品常识 例如:对于《三峡》,你知道哪些关于这篇文章的作家作品常识。 1.本文选自《 》,作者是_,他是我国 杰出的 家,他所著的《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 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 复习点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文言词语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缺口) 文言词语2—词多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2、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文言词语3—词类活用 1、乘奔御风 2、良多趣味 ■3、空谷传响 文言词语4-—解释下列不同颜色字词 國王 王命急宣 ■5、虽乘圈御风不以疾也 录潭 7、箱旦 ■8、国属引妻异 【方法点拨】 翻译单个的文言字词时,分以下四种情况: 1、如果此文言字词书本上有注释,翻译时需和书本上注释保持一致 2、如书本上注释没有此文言字词,须将包含此文言字词的句子对号入座进 行翻译,然后看此文言字词对应哪一个现代汉语的意思 3、通假字解释时,应先解释其意义,最后在意义后面写上其本字。 4、特殊字词务必牢记 复习点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 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吴伯箫学校新教育实验课时备课 年级:七 学科:语文 主备人:王永生 使用人: 周次 第 课时 课题:温故而知新 文言文复习导引课 课型:新授 学习 目标 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掌握课文基本知识 能以本节课为例,掌握文言文复习的基本思路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 2.掌握基本字词 教学板块 学生活动 复习点一:掌握重点作品的作家作品常识 例如:对于《三峡》,你知道哪些关于这篇文章的作家作品常识。 1.本文选自《 》,作者是___,他是我国___杰出的___ 家,他所著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 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___、____、____。 复习点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文言词语 1——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缺” 缺口) 文言词语 2——一词多义 ◼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 2、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文言词语 3——词类活用 ◼ 1、乘奔御风 ◼ 2、良多趣味 ◼ 3、空谷传响 文言词语 4 ---解释下列不同颜色字词 ◼ 1、不见曦月 2、夏水襄陵 ◼ 3、沿溯阻绝 4、或王命急宣 ◼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6、素湍绿潭 7、霜旦 ◼ 8、属引凄异 【方法点拨】 翻译单个的文言字词时,分以下四种情况: ◼ 1、如果此文言字词书本上有注释,翻译时需和书本上注释保持一致。 ◼ 2、如书本上注释没有此文言字词,须将包含此文言字词的句子对号入座进 行翻译,然后看此文言字词对应哪一个现代汉语的意思。 ◼ 3、通假字解释时,应先解释其意义,最后在意义后面写上其本字。 ◼ 4、特殊字词务必牢记。 复习点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 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虚词“之”的用法 “之”字可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 们) 之字还可以作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还作为语气助词,可不翻译 之字还可以作为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吾欲之南海) 而”字主要作连词用,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 分的并列、顺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 【方法点拨】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把需要解答的虚词放在文章中 按直译的方法先对号入座,从而确定这个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复习点四:理解性背诵、原文默写 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 表现出来,如只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 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分)(出自《三峡》) 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 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 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出自《三峡》)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5、写山高的句子是 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 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 相得益彰。 复习点五: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方法点拨】 翻译文言文的句子时,一般以直译为主,也就是把句子中每个文言字 词都翻译出来,再把这些译出来的句子或短语串连起来,就能准确的译出 此句。检查时也按此法进行检查,看每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文言字词是否 都译出来了。【最后检查无误后可以按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例如:虚词“之”的用法 “之”字可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 们) 之字还可以作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还作为语气助词,可不翻译。 之字还可以作为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吾欲之南海) “而”字主要作连词用,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 分的并列、顺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 【方法点拨】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把需要解答的虚词放在文章中, 按直译的方法先对号入座,从而确定这个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复习点四:理解性背诵、原文默写 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 表现出来,如只用“□□□□,□□□□”8 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 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 分)(出自《三峡》) 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 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 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 分)(出自《三峡》)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5、写山高的句子是: 6、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7、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 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 相得益彰。 复习点五: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方法点拨】 翻译文言文的句子时,一般以直译为主,也就是把句子中每个文言字 词都翻译出来,再把这些译出来的句子或短语串连起来,就能准确的译出 此句。检查时也按此法进行检查,看每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文言字词是否 都译出来了。【最后检查无误后可以按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调整语序】
复习点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你认为《三峡》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复习点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你认为《三峡》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 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复习点八: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段中引用“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三峡》与朱自清的《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处?试简要说明 课堂作业: 作业: 以本课为例,按照六个方面自主复习《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自行出两份 测试题,在小组内交流。 1、作家作品常识(1分) 2、解释加点字词(3分 ■3、原文默写(2分) 4、翻译句子(4分) 5、考查内容要点(2分) 6、从内容、语言、写法中任选一个方面出题(2分)
复习点六: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 你认为《三峡》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本文通过对三峡 四季山水景物 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 壮丽风光。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复习点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你认为《三峡》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什么? 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复习点八: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段中引用“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有什么作用? 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三峡》与朱自清的《春》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处?试简要说明。 课堂作业: ◼ 作业: ◼ 以本课为例,按照六个方面自主复习《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自行出两份 测试题,在小组内交流。 ◼ 1、作家作品常识(1 分) ◼ 2、解释加点字词(3 分) ◼ 3、原文默写(2 分) ◼ 4、翻译句子(4 分) ◼ 5、考查内容要点(2 分) ◼ 6、 从内容、语言、写法中任选一个方面出题(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