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设计1(备课word版) 学习目标 ①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②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③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④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 激趣导入 ①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 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②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释题,简介背景 ①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②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①自由吟读 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 书诗题) 自由吟读 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 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 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 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1(备课 word 版) 学习目标 ①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②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③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④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激趣导入 ①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 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 ②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生在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 释题,简介背景 ①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②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①自由吟读。 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 书诗题) 自由吟读 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 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 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 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
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 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 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交流课外积累 ①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②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③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 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 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 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 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 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 皓月当空…: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 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 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 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 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 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an、螺lo、磨m<3、再 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 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 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 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 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交流课外积累 ①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②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③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 导入 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 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 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 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 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 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 皓月当空……<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 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 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 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 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 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òng、潭 tán、螺 luó、磨 mó <3、再 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 媒体出示)<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 晚上。<师:你理解得真不错。<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 谐。<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 常和谐。<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 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生: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 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 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生:遥望:远望。<师: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生:山水色:山就 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师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 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 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把(洞庭 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师:闭上眼 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生:秋天的 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 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 晩,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生:月明星稀的夜晩,我漫步在泂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 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 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生 、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 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下祖国的锦 绣风光。<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 来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忆江南 ●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 致,怎样的心情呢? ●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②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 媒体出示)<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 晚上。<师:你理解得真不错。<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 谐。<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 常和谐。<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 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生: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 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 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生:遥望:远望。<师: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生:山水色:山就 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师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 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 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把(洞庭 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师:闭上眼 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生:秋天的一 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 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 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 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 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 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 绣风光。<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 来。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忆江南 ●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 致,怎样的心情呢? ●读课文,理解内容 ①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②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③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 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④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河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 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 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 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 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一一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 让人回忆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舒缓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 调柔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反思:
③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 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④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河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 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 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 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 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 让人回忆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舒缓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 调柔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 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