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实验四昆虫纲分目() 目的 认识和握昆虫纲各日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学习查编分目检索表 材料 双尾虫,衣鱼,跳虫,好蜡,蜻蜓(雅虫和成虫),石蝇,蓝辘,白蚊,姬螂,嫂娘,始虫,竹节虫,足丝蚁,啮虫,以及各目 的示范标本。 内容与方法 一、分目特征 主要包括翅的有无及其翅的类型,变态类型,口器类型,触角类型和节数等特征。 (一)无进亚的Apterygota aC图I6 2mm以下:内式,适于刺吸:无触角:缺复眼和单眼:前足很长,向前伸出,代替触角的功能:腹 原尾终生在士装中度,主要以寄生在植物根须上的菌根菌为食。全世界已知649种。我因自杨集昆教授在肤西华山第1次采到 原尼虫后,目前己发现164种。 A原尾目:B 图6昆分:D衣鱼日 co握弹器:fur弹彩 2.弹尾目Collembola(图16B) 跳虫。体微小至小型,体长多为1~3mm,最长可达10mm:内颗式,适于咀嚼或刺吸:触角4节,少数5~6节:无直正的复眼: 缺单眼:足的胫节与谢节常愈合称胫跗节:腹部不超过6节,具3对特化的附肢,即第1节的腹管,第3节的握弹器和第4或第5节的弹 器。 生活在湿环境,以腐殖质、菌类为主食,有些种类取食孢子、发芽的种子及活植物:也有栖息在水而,取食藻类:还有极 少数种类 界已知约6000种。我国己知193种。 双 16m,少数种可达50m:口器式,内口式触角丝状或念珠状:缺单眼和复果:度部10节,第1一 7节或第2一7节上有成对的制突和泡囊(从腹面观察):尾颈或细长多节,或呈铁状不分节】 喜阴湿的环境,一般生活在土表腐殖质层的枯枝落叶中、倒木下、腐烂的树干中、石缝内,有些生活在洞穴里,适惊扰就转入缝 隙内。全世界已知800余种。我国已知约40种。其中伟铗虫八4la四apyx atlas Chou et Huang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石射目Microcoryphia 石顿。中型或小型昆虫,体长常短于2m:体上被鳞片:咀嚼式口器,下口式:触角长丝状:复眼1对:单眼2个:胸部较粗,且 背侧拱起:足的跗节3节:腹部11节,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 显处,植食性为主,如腐败的植物、藻类、地衣、首薛和幽类等,也有个别种类取食动物性产品。全世界已知约 20:农鱼 衣鱼。中型或小型尼虫,体长常在05一2cm:体上被鳞片: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有时退化:单眼3个或峡:胸 部背腹扁平,不隆起:附节2一5节:腹部11节,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 喜温暖的环境,野外种类生活在暗湿的土壤、苔藓、朽木、落叶、树皮、砖石缝隙中或蚁穴内:室内种类生活于衣服、书画、谷 物、浆制,以及厨柜内的物品何。全世界己知约300种。我国己知20多种。 (二)有翅亚纲Pterygota A,外生翅类 optcra(图17A)
实验四 昆虫纲分目(Ⅰ) 目 的 认识和掌握昆虫纲各目的主要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学习查编分目检索表。 材 料 双尾虫,衣鱼,跳虫,蜉蝣,蜻蜓(稚虫和成虫),石蝇,蜚蠊,白蚁,螳螂,蠼螋,蝗虫,竹节虫,足丝蚁,啮虫,以及各目 的示范标本。 内容与方法 一、分目特征 主要包括翅的有无及其翅的类型,变态类型,口器类型,触角类型和节数等特征。 (一)无翅亚纲Apterygota 1.原尾目Protura(图16A) 原尾虫。体微小,体长在2 mm以下;内颚式,适于刺吸;无触角;缺复眼和单眼;前足很长,向前伸出,代替触角的功能;腹 部12节,第1~3节上各有1对附肢。 原尾虫终生在土壤中度过,主要以寄生在植物根须上的菌根菌为食。全世界已知649种。我国自杨集昆教授在陕西华山第1次采到 原尾虫后,目前已发现164种。 图16 昆虫纲分目 A.原尾目;B.弹尾目;C.双尾目;D.衣鱼目 co握弹器;fur弹器 2.弹尾目Collembola(图16B) 跳虫。体微小至小型,体长多为1~3 mm,最长可达10 mm;内颚式,适于咀嚼或刺吸;触角4节,少数5~6节;无真正的复眼; 缺单眼;足的胫节与跗节常愈合称胫跗节;腹部不超过6节,具3对特化的附肢,即第l节的腹管,第3节的握弹器和第4或第5节的弹 器。 一般生活在潮湿环境,以腐殖质、菌类为主食,有些种类取食孢子、发芽的种子及活植物;也有栖息在水面,取食藻类;还有极 少数种类为肉食性。全世界已知约6000种。我国已知193种。 3.双尾目Diplura(图16C) 双尾虫。体细长,约2~5 mm,少数种可达50 mm;口器咀嚼式,内口式;触角丝状或念珠状;缺单眼和复眼;腹部10节,第1~ 7节或第2~7节上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从腹面观察);尾须或细长多节,或呈铗状不分节。 喜阴湿的环境,一般生活在土表腐殖质层的枯枝落叶中、倒木下、腐烂的树干中、石缝内,有些生活在洞穴里,遇惊扰就转入缝 隙内。全世界已知800余种。我国已知约40种。其中伟铗虫八Atlasjapyx atlas Chou et Huang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4.石蛃目Microcoryphia 石蛃。中型或小型昆虫,体长常短于2 cm;体上被鳞片;咀嚼式口器,下口式;触角长丝状;复眼1对;单眼2个;胸部较粗,且 背侧拱起;足的跗节3节;腹部11节,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 主要栖息于阴湿处,植食性为主,如腐败的植物、藻类、地衣、苔藓和菌类等,也有个别种类取食动物性产品。全世界已知约 280种。我国已知13种。 5.衣鱼目Zygentoma(图16D) 衣鱼。中型或小型昆虫,体长常在0.5~2 cm;体上被鳞片;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有时退化;单眼3个或缺;胸 部背腹扁平,不隆起;跗节2~5节;腹部11节,有尾须1对和中尾丝1条。 喜温暖的环境,野外种类生活在暗湿的土壤、苔藓、朽木、落叶、树皮、砖石缝隙中或蚁穴内;室内种类生活于衣服、书画、谷 物、浆糊,以及厨柜内的物品间。全世界已知约300种。我国已知20多种。 (二)有翅亚纲Pterygota A.外生翅类 6.蜉蝣目Ephemeroptera(图17A) 蜉蝣。体中型,柔弱;口器为退化的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刚毛状;翅膜质,有许多加插脉;前翅大三角形;后翅 小,近圆形;腹部细长,11节,有1对细长且多节的尾,一般还有1条相似的中尾丝。稚虫口器咀嚼式;复眼和单眼均发达;触角丝
状,多节:腹节侧面有4~7对气管鳃:有分节的尾须及中尾丝。 图17昆虫绑分目 A好蟾目:B,蜻蜓目:C情翅目 结合,向前倾斜,称合胸:翅为膜翅,有翅珑和翅切:腹部细长:雄虫的交配器在第2一3腹节的腹面:尾颈短小,不分节。雅虫口器 能伸缩捕食,可折叠罩在头部腹而,粉 摇蚊的幼虫等。成虫陆生,捕食飞行或静息的昆虫,有迁飞习性和在飞翔中点水产卵 结蜓目通称蜻蜓或豆娘。蜻蜓与豆娘的区别如下 成 蜻蜓的前翅与后翅的形状及脉序不同:盘室分为1个三角室及1个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两侧平展或稍下廉。豆娘的前翅与后翅形 状及脉序相似:盘室四边形,不分为三角室和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背而竖叠。 2,稚虫 蜻蜒的体粗短:头部的宽度通常比胸部和腹部的小:腹末有3个坚硬又短的尖形构造。豆娘的体细长:头部的宽度比离部和腹部 的大:腹末有2~3个扁又长的叶片状尾鳃, A好蝣目:B,蜻蜓目:C.精翅目 结合,向前倾斜,称合胸:翅为膜翅,有翅花和短切:腹部细长:雄虫的交配器在第2一3腹节的腹面:尾须短小,不分节,稚虫口器 咀嚼式,下唇很长,能伸缩捕食,可折叠罩在头部腹面,称面罩”。以直肠或尾鳃呼吸。 半变态。雅虫水生,捕食好蝣雅虫、蚊子和摇蚊的幼虫等。成虫陆生,捕食飞行或静息的昆虫,有迁飞习性和在飞翔中点水产卵 的习性.全世界已如的有50种我已6 的前翅与后翅的形状及脉序不同:盘室分为1个三角室及1个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两侧平展或稍下垂。豆娘的前翅与后翅形 状及脉序相似:盘室四边形,不分为三角室和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背面竖叠。 2.雅中 蜻蜒的体粗短:头部的宽度通常比胸部和腹部的小:腹末有3个坚硬又短的尖形构造。豆娘的体细长:头部的宽度比胸部和腹部 的大:腹末有2一3个扁又长的叶片状尾鳃。 图7厚电纸分日 A好蝣目:B.蜻蜓目:C櫝翅目 结合,向前倾斜,称合胸:翅为膜翅,有翅痣和翅切:腹部细长:雄虫的交配器在第2一3腹节的腹而:尾须短小,不分节。稚虫口器 咀嚼式,下唇很长,能仲缩捕食,可折叠罩在头部腹面,称“面罩”。以直肠域尾鳃呼吸。 半变态。稚虫水生,抽食好蝣稚虫、蚊子和摇蚊的幼虫等。成虫陆生,捕食飞行或静息的尼虫,有迁飞习性和在飞翔中点水产卵 通称蜻蜓 结蜒的前翅与后翅的形状及脉序不同:盘室分为1个三角室及1个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两侧平展或箱下垂。豆娘的前翅与后翅形 状及脉序相似:盘室四边形,不分为三角室和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背面竖叠。 2.雅虫
状,多节;腹节侧面有4~7对气管鳃;有分节的尾须及中尾丝。 原变态。稚虫水生,主要取食小型水生动物和藻类。成虫陆生,有趋光和婚飞习性,寿命很短,不取食。全世界已知2250多种。 我国已知约250种。 7.蜻蜓目Odonata(图17B) 体中至大型;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3个;触角刚毛状;中胸与后胸紧密 图17 昆虫纲分目 A.蜉蝣目;B.蜻蜓目;C.襀翅目 结合,向前倾斜,称合胸;翅为膜翅,有翅痣和翅切;腹部细长;雄虫的交配器在第2~3腹节的腹面;尾须短小,不分节。稚虫口器 咀嚼式,下唇很长,能伸缩捕食,可折叠罩在头部腹面,称“面罩”。以直肠或尾鳃呼吸。 半变态。稚虫水生,捕食蜉蝣稚虫、蚊子和摇蚊的幼虫等。成虫陆生,捕食飞行或静息的昆虫,有迁飞习性和在飞翔中点水产卵 的习性。全世界已知约有5500种。我国已知650种。 蜻蜓目通称蜻蜓或豆娘。蜻蜓与豆娘的区别如下: 1.成虫 蜻蜓的前翅与后翅的形状及脉序不同;盘室分为1个三角室及1个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两侧平展或稍下垂。豆娘的前翅与后翅形 状及脉序相似;盘室四边形,不分为三角室和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背面竖叠。 2.稚虫 蜻蜓的体粗短;头部的宽度通常比胸部和腹部的小;腹末有3个坚硬又短的尖形构造。豆娘的体细长;头部的宽度比胸部和腹部 的大;腹末有2~3个扁又长的叶片状尾鳃。 图17 昆虫纲分目 A.蜉蝣目;B.蜻蜓目;C.襀翅目 结合,向前倾斜,称合胸;翅为膜翅,有翅痣和翅切;腹部细长;雄虫的交配器在第2~3腹节的腹面;尾须短小,不分节。稚虫口器 咀嚼式,下唇很长,能伸缩捕食,可折叠罩在头部腹面,称“面罩”。以直肠或尾鳃呼吸。 半变态。稚虫水生,捕食蜉蝣稚虫、蚊子和摇蚊的幼虫等。成虫陆生,捕食飞行或静息的昆虫,有迁飞习性和在飞翔中点水产卵 的习性。全世界已知约有5500种。我国已知650种。 蜻蜓目通称蜻蜓或豆娘。蜻蜓与豆娘的区别如下: 1.成虫 蜻蜓的前翅与后翅的形状及脉序不同;盘室分为1个三角室及1个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两侧平展或稍下垂。豆娘的前翅与后翅形 状及脉序相似;盘室四边形,不分为三角室和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背面竖叠。 2.稚虫 蜻蜓的体粗短;头部的宽度通常比胸部和腹部的小;腹末有3个坚硬又短的尖形构造。豆娘的体细长;头部的宽度比胸部和腹部 的大;腹末有2~3个扁又长的叶片状尾鳃。 图17 昆虫纲分目 A.蜉蝣目;B.蜻蜓目;C.襀翅目 结合,向前倾斜,称合胸;翅为膜翅,有翅痣和翅切;腹部细长;雄虫的交配器在第2~3腹节的腹面;尾须短小,不分节。稚虫口器 咀嚼式,下唇很长,能伸缩捕食,可折叠罩在头部腹面,称“面罩”。以直肠或尾鳃呼吸。 半变态。稚虫水生,捕食蜉蝣稚虫、蚊子和摇蚊的幼虫等。成虫陆生,捕食飞行或静息的昆虫,有迁飞习性和在飞翔中点水产卵 的习性。全世界已知约有5500种。我国已知650种。 蜻蜓目通称蜻蜓或豆娘。蜻蜓与豆娘的区别如下: 1.成虫 蜻蜓的前翅与后翅的形状及脉序不同;盘室分为1个三角室及1个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两侧平展或稍下垂。豆娘的前翅与后翅形 状及脉序相似;盘室四边形,不分为三角室和上三角室;静息时翅向背面竖叠。 2.稚虫
结蜒的体粗短:头部的宽度通常比陶部和腹部的小:腹术有3个坚硬又短的尖形构造。豆娘的体细长:头部的宽度比胸部和腹部 的大:腹末有2一3个扁又长的叶片状尾鳃。 米激 图18豆娘(A)和蜻蜓(B)的稚虫 (图170) 石提,体小至中型,柔弱而略肩:头宽偏:口器用嚼式:复跟发达:单眼2~3个或无:触角丝状多节:前胸近方形:翅膜质:前 翅狭长,中脉与肘脉间多横脉:后翅臂区发达:尾须线状多节,或仅1节。稚虫形似成虫,咀咿式口器发达,以气管鳃呼吸。 半变态。雅虫大多生活在通气良好的流动水域中,以水中的蚊类幼虫、小型动物、植物碎片及藻类为食。成虫多不取食,常停息 于水边的岩石、灌木和草丛中。全世界已知2300多种.我国已知313种. 9.装罐日Blattodea(图19A 质,体中至大型克 口器咀式:触角丝:复取发达或无:有单眼:前肉形,盖住头部:有短种类的前翅革质。后翅 拉最耀未和各种内。多白天活动室内种类 出没于居室内,喜夜间活动。食性杂。全世界己知3800种。我国己知约250种。 A蠊目:B等翅目C蛇螂目 10.等翅目Isoptera(图19B) 白蚊。小至中型,白色柔软:咀嚼式口器,上预发达:有复跟和单眼:触角念珠状:有翅种类的翅膜质,大小、形状及脉相都很 相似,翅基有“肩缝”:尾须1对。 不全变态。白蚁是多态型的社会性昆虫,可分为繁殖蚊与非繁殖敏。繁殖蚁又可分为长翅型、短翅型与无翅型。非繁殖蚁主要分 界已知种类超过3000种。我因已知近500种 螳螂。体中至大型,1一1cm:头三角形,复眼突出,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触角常丝状,少数念珠状或栉状:前胸细颈状: 前足捉足:前翅苹质,后翅质:别节5节。 渐变态,卵产于卵豹中,卵鞘常附于树枝上,全为肉食性,有相互残杀的习性,全世界已知2200余种,我国已知112种或亚种, 12.蟑目Mantophasmatodea(图20A~B) 这是一个2002年新建立的昆虫日。其外形既象螳螂,又象竹节虫,极其罕见。 体中至小型,次生无翅,呈圆柱形,略具雌雄二型现象。头近三角形:复眼大小不一:无单眼:口器咀嚼式:下口式:触角丝状 多节:耐节5节:尾丝短 渐变态。夜出捕食 不练和虫,有自相杀的习性。目前该目仅如12,且收分布于
蜻蜓的体粗短;头部的宽度通常比胸部和腹部的小;腹末有3个坚硬又短的尖形构造。豆娘的体细长;头部的宽度比胸部和腹部 的大;腹末有2~3个扁又长的叶片状尾鳃。 图18 豆娘(A)和蜻蜓(B)的稚虫 8.襀翅目Plecoptera(图17C) 石蝇。体小至中型,柔弱而略扁;头宽阔;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无;触角丝状多节;前胸近方形;翅膜质;前 翅狭长,中脉与肘脉间多横脉;后翅臂区发达;尾须线状多节,或仅1节。稚虫形似成虫,咀嚼式口器发达,以气管鳃呼吸。 半变态。稚虫大多生活在通气良好的流动水域中,以水中的蚊类幼虫、小型动物、植物碎片及藻类为食。成虫多不取食,常停息 于水边的岩石、灌木和草丛中。全世界已知2300多种。我国已知313种。 9.蜚蠊目Blattodea(图19A) 蜚蠊。体中至大型,扁宽;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发达或无;有单眼;前胸盾形,盖住头部;有翅种类的前翅革质,后翅 膜质;足长,多刺,跗节5节,善疾走;尾须短且分节;常有臭腺;雄虫第9腹节有1对刺突。 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野外种类一般生活在石块、树皮、枯枝落叶、垃圾堆下、朽木和各种洞穴内,多白天活动。室内种类即 出没于居室内,喜夜间活动。食性杂。全世界已知3800种。我国已知约250种。 图19 昆虫纲分目 A.蜚蠊目;B.等翅目;C.螳螂目 10.等翅目Isoptera(图19B) 白蚁。小至中型,白色柔软;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有复眼和单眼;触角念珠状;有翅种类的翅膜质,大小、形状及脉相都很 相似,翅基有“肩缝”;尾须1对。 不全变态。白蚁是多态型的社会性昆虫,可分为繁殖蚁与非繁殖蚁。繁殖蚁又可分为长翅型、短翅型与无翅型。非繁殖蚁主要分 为工蚁与兵蚁。有分飞习性。全世界已知种类超过3000种。我国已知近500种。 11.螳螂目Mantodea(图19C) 螳螂。体中至大型,1~11 cm;头三角形,复眼突出,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触角常丝状,少数念珠状或栉状;前胸细颈状; 前足捕捉足;前翅革质,后翅膜质;跗节5节。 渐变态。卵产于卵鞘中,卵鞘常附于树枝上。全为肉食性。有相互残杀的习性。全世界已知2200余种。我国已知112种或亚种。 12.螳 目Mantophasmatodea(图20A~B) 这是一个2002年新建立的昆虫目。其外形既象螳螂,又象竹节虫,极其罕见。 体中至小型,次生无翅,呈圆柱形,略具雌雄二型现象。头近三角形;复眼大小不一;无单眼;口器咀嚼式;下口式;触角丝状 多节;跗节5节;尾丝短,不分节。 渐变态。夜出捕食性,捕食蜘蛛和昆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目前该目仅知1科2属3种,且仅分布于南非
图20昆虫级分目 A一B蟑目:C蛋日 13.霾镰目Grylloblattodea(图20c) 登蝶。体小型。1~3,无翅:口器咀嚼式,前口式:复跟退化:缺单眼:触角长丝状:别节5节,第1一4节腹面端部两侧有1对 膜质垫,第5谢节腹部有1垫:尾丝长,8~9节:雕虫产卵器发达,刀剑状。 ,多夜出,活动于土壤中、石块下、枯枝落叶下、首藓中或洞穴内。完 蠼装。体中型,体壁坚硬:咀嚼式口器,前口式:触角丝状,10一50节:复眼发达:缺单眼:前翅短,角质,端部平截,峡翅 脉:后翅膜质,扇形,翅脉早放射状,平时折放在前翅下面:跗节3节:尾须铁状。 不完全变态。喜夜间活动,白昼多隐藏于土中、石头或堆物下、树皮或杂草间,受惊扰时,常反举腹部,张开两快,以示减吓 状,而适劲敌则装死不动。雌虫有护卵育幼习性。食性较杂,常以植物的花粉、嫩叶及动物的腐败物为食,也有肉食性的种类。全世 界已知1951种.我国已知211种或亚种. 图21昆虫纲分目 A苹翅目:B~C.竹节虫目:D.缺翅目 发达 不完全变本 性,少数士柄或洞柄 或迁 习性.多为食性 ,少数杂食性或捕食性,全世界已知 20000多种.我国己知2000种。 16.竹节虫目Phasmida(图21B~C) 竹节虫或。体中型或大型,或极大型,拟态如植物的枝条或叶片: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念珠状:复眼小:单眼仅见于有翅 种类:前胸短小:中胸细长:后胸与第]腹节愈合:足细长,易脱落,副节多为5节:翅有或无,或退化成鳞状。 渐变态。多数种类发现在热带潮湿地区,多为树柄或生活于灌木上,少数生活于地面或草丛间。喜夜间活动。全为植食性。全世 界已知约2500种。我国己知60余种。 二型,雌虫
图20 昆虫纲分目 A~B.螳 目;C.蛩蠊目 13.蛩蠊目Grylloblattodea(图20C) 蛩蠊。体小型,1~3㎝,无翅;口器咀嚼式,前口式;复眼退化;缺单眼;触角长丝状;跗节5节,第1~4节腹面端部两侧有1对 膜质垫,第5跗节腹部有1垫;尾丝长,8~9节;雌虫产卵器发达,刀剑状。 无变态。生活于1200米以上的高山高寒地带。喜隐蔽生活,多夜出,活动于土壤中、石块下、枯枝落叶下、苔藓中或洞穴内。完 成1个世代至少需7~8年。全世界已知29种或亚种。我国仅知1种,叫中华蛩蠊Galloisiana sinensis Wang,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 14.革翅目Dermaptera(图21A) 蠼螋。体中型,体壁坚硬;咀嚼式口器,前口式;触角丝状,10~50节;复眼发达;缺单眼;前翅短,角质,端部平截,缺翅 脉;后翅膜质,扇形,翅脉呈放射状,平时折放在前翅下面;跗节3节;尾须铗状。 不完全变态。喜夜间活动,白昼多隐藏于土中、石头或堆物下、树皮或杂草间,受惊扰时,常反举腹部,张开两铗,以示威吓 状,而遇劲敌则装死不动。雌虫有护卵育幼习性。食性较杂,常以植物的花粉、嫩叶及动物的腐败物为食,也有肉食性的种类。全世 界已知1951种。我国已知211种或亚种。 图21 昆虫纲分目 A.革翅目;B~C.竹节虫目;D.缺翅目 15.直翅目Orthoptera 蝗虫,螽斯,蟋蟀,蝼蛄等。体中至大型;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单眼常3个;触角多为丝状,少数为槌状或剑状;前胸背板 发达;前翅复翅,后翅膜翅;后足为跳跃或前足开掘足;雌虫多有明显的产卵器;雄虫常会发音。 不完全变态。多为植栖性,少数土栖或洞栖。个别种类有群栖性,或迁飞习性。多为植食性,少数杂食性或捕食性。全世界已知 20000多种。我国已知约2000种。 16.竹节虫目Phasmida(图21B~C) 竹节虫或 。体中型或大型,或极大型,拟态如植物的枝条或叶片;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念珠状;复眼小;单眼仅见于有翅 种类;前胸短小;中胸细长;后胸与第l腹节愈合;足细长,易脱落,跗节多为5节;翅有或无,或退化成鳞状。 渐变态。多数种类发现在热带潮湿地区,多为树栖或生活于灌木上,少数生活于地面或草丛间。喜夜间活动。全为植食性。全世 界已知约2500种。我国已知60余种。 17.纺足目Embioptera(图22A~B) 足丝蚁。体小至中型,柔软,色暗;口器咀嚼式;复眼肾形;缺单眼;触角念珠状或丝状;胸部与腹部等长;雌雄性二型,雌虫 无翅,雄虫有翅;翅狭长,多毛,翅脉简单;前足基跗节膨大,有丝腺,能纺丝做巢;尾须2节;雄虫尾须与腹部末节常不对称
渐变态。生活于树皮缝隙、蚁穴和白蚁巢等处的丝巢中。昼伏夜出。植食性,取食树的枯外皮、枯落叶、活的苔藓和地衣等。雌 虫有护卵习性。全世界已知300多种。 18.缺翅目Zoraptera(图21D) 缺翅虫。体长2~4mm:口器咀嚼式:有翅型复眼发达,单限3个:无翅型复眼和单眼均退化:触角念珠状:翅狭长,易脱落, 脉序简单:跗节2节:尾须不分节。 渐变态。常生活于常绿阔叶林地的倒木、折木的树皮下。有集群生活的习性。全世界已知30种。我国由黄复生先生于1973年在西 藏采到,1974年首次报道,叫中华缺翅虫Zorotypus sinensis Hwang,至今仅知2种,且仅分布于西藏,均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 图22昆虫纲分目 A~B.纺足目:C~G.啮虫目 19.啮虫目Corrodentia(图22CG) 或啮虫。体长1~10mm,柔软:口器咀嚼式,后唇基特别发达:复眼左右远离:单眼3个或退化:触角丝状多节:翅膜质:前 翅大,常有翅痣:跗节2~3节:无尾须。 渐变态。生活于树叶和枝条上或草丛和灌木、篱笆、落叶层、土壤表层、洞穴内、储物间和家屋内等处,或白蚁巢和鸟巢内。大 多为植食性和菌食性,少数为肉食性。全世界己知4658多种。我国已知585种。 作业与思考题 根据下列昆虫的特征编写1个双项式的检索表:衣鱼,蜻蜓,蜚蠊,螳螂,白蚁,足丝蚁,蠼螋,蝗虫,石蝇和竹节虫
渐变态。生活于树皮缝隙、蚁穴和白蚁巢等处的丝巢中。昼伏夜出。植食性,取食树的枯外皮、枯落叶、活的苔藓和地衣等。雌 虫有护卵习性。全世界已知300多种。 18.缺翅目Zoraptera(图21D) 缺翅虫。体长2~4 mm;口器咀嚼式;有翅型复眼发达,单限3个;无翅型复眼和单眼均退化;触角念珠状;翅狭长,易脱落, 脉序简单;跗节2节;尾须不分节。 渐变态。常生活于常绿阔叶林地的倒木、折木的树皮下。有集群生活的习性。全世界已知30种。我国由黄复生先生于1973年在西 藏采到,1974年首次报道,叫中华缺翅虫Zorotypus sinensis Hwang,至今仅知2种,且仅分布于西藏,均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 图22 昆虫纲分目 A~B.纺足目;C~G.啮虫目 19.啮虫目Corrodentia(图22C~G) 或啮虫。体长1~10 mm,柔软;口器咀嚼式,后唇基特别发达;复眼左右远离;单眼3个或退化;触角丝状多节;翅膜质;前 翅大,常有翅痣;跗节2~3节;无尾须。 渐变态。生活于树叶和枝条上或草丛和灌木、篱笆、落叶层、土壤表层、洞穴内、储物间和家屋内等处,或白蚁巢和鸟巢内。大 多为植食性和菌食性,少数为肉食性。全世界已知4658多种。我国已知585种。 作业与思考题 根据下列昆虫的特征编写1个双项式的检索表:衣鱼,蜻蜓,蜚蠊,螳螂,白蚁,足丝蚁,蠼螋,蝗虫,石蝇和竹节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