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 Auschwitz)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 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 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 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 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 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 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 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 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 球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 CARBEIT MACI 集中营大门上文字( ARBEIT MACHT FRE)的含义一劳动使人自由
集中营大门上文字(ARBEIT MACHT FREI)的含义—劳动使人自由 奥斯维辛(Auschwitz)集中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 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 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 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 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 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 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 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 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 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
读合文 1.字词 2划分文章中的结构
读全文 1. 字词 2.划分 文章中的结构
析金文 阅读导语部分思考 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 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 “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 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 “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阅读导语部分,思考: 析全文
使用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 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 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相 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 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 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 面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 者感到无比压抑
使用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 个曾经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 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相 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 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有这样和平美好的景 色,他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 面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 者感到无比压抑
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 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 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 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 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 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 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 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 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阅读主体部分,思考 (1)在参观过程中,记者的眼光是在什 么上面的?试似文章中找出参观的主体 是谁?记者在参硯时,他的灌意力是放 在什么上面的? 佯猫弹米球中迹, 上,参观 来成是通
阅读主体部分,思考: (1)在参观过程中,记者的眼光是落在什 么上面的?试从文章中找出参观的主体 是谁?记者在参观时,他的注意力是放 在什么上面的?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 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 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 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 (1)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 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 (2)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 (3)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 读者的
奥斯维辛集中 营的残酷遗迹 参现 众多的参观 者(游客) 产生 参观者的感 受、反应 现察 记者(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集中 营的残酷遗迹 众多的参观 者(游客) 参观者的感 受、反应 记者(罗森塔尔) 参观 产生 观察
(2)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 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
(2)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 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