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上期2013级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选择题(1-5,13-15,17-18)在机读卡上作答,其余各题在答题卷上 作答。】 、积累与应用(38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金钗(chai) 麦穗(hui) 供销社(gong) 剜肉补疮 B.档案(dang) 模具(mu) 入场券(juan) 流水淙 淙(cong) C.毛坯(pei) 伺候(ci) 处方药(chu) 宁缺 毋滥(wu) D.水泵(beng)舷梯(xian) 绷着脸(beng) 闭目塞听 (se)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国藉 装帧 扫描仪 天文台上的 望远镜—一好高骛远 B.寒暄 平添 笑咪咪 擀面杖吹火 一一一窍不通 C.部署 凋敝 百叶窗 冰糖煮黄莲 一一同甘共苦 D.端详 通牒 座上客 白糖嘴巴刀 子心—一口蜜腹剑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俄罗斯人对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一一电视机、洗衣机、自行车,袜子都 非常喜欢。 ②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都不 正式场合 ③“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各级政府必须 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A.以至 合适 振荡 B.以 致 适合 震荡 C.以至 适合 震荡 D.以 致 合适 震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日本外相一再表示,日本政府决定购买钓鱼岛是务实的做法,日本政府在钓鱼 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B.10月16日,全国粮食系统的干部职工自愿参加了“饥饿24小时”体验活动 这一活动对减少粮食浪费虽是杯水车薪,但表现出人们对粮食问题的关注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 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成都七中 2012-2013 学年上期 2013 级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选择题(1—5,13—15,17—18)在机读卡上作答,其余各题在答题卷上 作答。】 一、积累与应用(38 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2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金钗(chāi) 麦穗(huì) 供销社(gōng) 剜肉补疮 (wān) B.档案(dàng) 模具(mú) 入场券(juàn) 流水淙 淙(cóng) C.毛坯(pēi) 伺候(cì) 处方药(chǔ) 宁缺 毋滥(wú) D.水泵(bèng) 舷梯(xián) 绷着脸(běng) 闭目塞听 (s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 分) A.国藉 装帧 扫描仪 天文台上的 望远镜——好高骛远 B.寒暄 平添 笑咪咪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C.部署 凋敝 百叶窗 冰糖煮黄莲 ——同甘共苦 D.端详 通牒 座上客 白糖嘴巴刀 子心——口蜜腹剑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俄罗斯人对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电视机、洗衣机、自行车,______袜子都 非常喜欢。 ②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都不______正式场合。 ③“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_____,各级政府必须 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A.以至 合适 振荡 B.以 致 适合 震荡 C.以至 适合 震荡 D.以 致 合适 震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日本外相一再表示,日本政府决定购买钓鱼岛是务实的做法,日本政府在钓鱼 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B.10 月 16 日,全国粮食系统的干部职工自愿参加了“饥饿 24 小时”体验活动, 这一活动对减少粮食浪费虽是杯水车薪,但表现出人们对粮食问题的关注。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 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D.川菜历史悠久,在八大菜系中拥有一席之地。我们要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加 强川菜饮食文化建设,以文化特色让整个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某小区物管背着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将小区绿地改作停车场,将业主的活动场所 出租赚钱,这种行为严重违犯了《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B.后金融危机时代,欧洲一些国家如希腊,由于债务危机已经导致债务负担出现 不断加剧的趋势,使国家主权风险迅速提高 C.根据超声定位原理制成的盲人探路仪,包括发射超声波的装置和把物体反射回 来的超声波变成盲人容易分辨的信号的装置两部分 D.2012年9月25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一次推动西部 发展的盛会,是一曲由“合作”和“拓展”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6.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4分)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 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7.仿照下面例句,以“微笑”和“眼睛”为本体,各写一个比喻句。(6分 例句:心灵像一处澄碧的潭水,装载一汪无尽的宽容。不亢,不卑;无乐,无哀。 (1)微笑 (2)眼睛: (二)名篇名句(7分) 8.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2)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 (3)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4)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6)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7)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 阁序》) (三)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6分) 9.梳理探究(3分) (1)根据《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可知该诗文作于公元353 年,据考证,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那么,陶渊明的生肖应该是 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词中的“孙仲谋”是指 (姓名),兄弟之中他排行第 (填一数 字)。(2分)
D.川菜历史悠久,在八大菜系中拥有一席之地。我们要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加 强川菜饮食文化建设,以文化特色让整个产业源远流长地发展下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某小区物管背着业主委员会和社区将小区绿地改作停车场,将业主的活动场所 出租赚钱,这种行为严重违犯了《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B.后金融危机时代,欧洲一些国家如希腊,由于债务危机已经导致债务负担出现 不断加剧的趋势,使国家主权风险迅速提高。 C.根据超声定位原理制成的盲人探路仪,包括发射超声波的装置和把物体反射回 来的超声波变成盲人容易分辨的信号的装置两部分。 D.2012 年 9 月 25 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一次推动西部 发展的盛会,是一曲由“合作”和“拓展”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6.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 15 字以内。(4 分)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 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 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15 字 7.仿照下面例句,以“微笑”和“眼睛”为本体,各写一个比喻句。(6 分) 例句:心灵像一处澄碧的潭水,装载一汪无尽的宽容。不亢,不卑;无乐,无哀。 (1)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名篇名句(7 分) 8.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3)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6)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7)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 阁序》) (三)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6 分) 9.梳理探究(3 分) (1)根据《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可知该诗文作于公元 353 年,据考证,公元 365 年陶渊明出生,那么,陶渊明的生肖应该是________。(1 分)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词中的“孙仲谋”是指________(姓名),兄弟之中他排行第________(填一数 字)。(2 分)
10.名著导读(3分) 《谈美》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在 《谈美》一书中,朱先生谈到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感情移 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 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 可有生气。” 请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阐述“移情作用” 二、阅读与鉴赏(5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7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②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颈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7分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 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 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 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 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 弃其父母。”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 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 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 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 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 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 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 “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10.名著导读(3 分) 《谈美》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在 《谈美》一书中,朱先生谈到审美活动中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感情移 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 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 可有生气。” 请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阐述“移情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鉴赏(52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2 题。(7 分) 送邹明府①游灵武②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②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颈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17 分)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 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 管夷吾①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 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 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 弃其父母。”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 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 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 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 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 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 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 “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 “管仲,雠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 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 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 不杀而受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 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僇。若不生得, 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 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①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 吾随公子纠奔鲁。 ②雠,同“仇”。③柙,xia,木笼。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 B.治国不失秉 秉:通“柄”,权柄 C.中钩,殆于死 殆:几乎 D.是君与寡君贼之比也 比:并列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乃用之,可乎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其为君亦犹是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 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归之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竭力劝说齐桓公任用管仲,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 国 B.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侯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 见 C.鲍叔牙认为,如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被鲁国重用,会削弱齐国的 力量 D.本文表现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可见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 纳谏。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4分) 译文 (2)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4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9分)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 “管仲,雠②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 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 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 不杀而受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 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僇。若不生得, 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 遂生束缚而柙③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①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 吾随公子纠奔鲁。 ②雠,同“仇”。③柙,xiá,木笼。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 B.治国不失秉 秉:通“柄”,权柄 C.中钩,殆于死 殆:几乎 D.是君与寡君贼之比也 比:并列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今乃用之,可乎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其为君亦犹是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 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归之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竭力劝说齐桓公任用管仲,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 国。 B.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侯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 见。 C.鲍叔牙认为,如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被鲁国重用,会削弱齐国的 力量。 D.本文表现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可见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 纳谏。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7~19 题。(9 分)
唐诗里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 此生。 以诗仙李白为例子。我常常想,中国文化中有李白这个词语,真是一个美妙的亮 点。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的生命,而李白是尽二十分、 三十分。李白一生,集侠客、仙道、流浪汉、酒徒、书生、诗人于一身,超量付 出了才与气。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自由有两种。一是积极 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积 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 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上,“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 拘限的一个典型。 杜甫是一个厚字,结实扎根在地上。他最后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写诗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中国唐代诗学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大地的精神,真实做人、积 极用世,不管他们有没有建立了什么功业,他们的生命是活得有声有色、有光有 热。他们对于他们的时代、社会,是尽心、尽气、尽才的,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 时代得到什么,但是他们的时代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唐代第二线的大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 担当的。韩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谏佛骨,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柳宗元 生最突出的是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被贬谪后不屈身降志。白居易最亮 点的是领导了新乐府运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让诗歌文学发生社会 良心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李商隐与杜牧都是才华盖世的士人。他 们压抑的才华得不到实现,才成全了他们美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诗 歌,正是他们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代的第一流的诗 人,个个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 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兴寄风骨、诗史精神、歌诗合为事而作等,都反映了诗人不 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精神。大家会问,你说的是盛唐精神吧?那么晚唐呢, 不是都有点气脉衰败了吗?跟盛唐比,晚唐是不够尽气了。但是不要忘记,晚唐 诗人让尽才的生命精神突显出来了。所以,从初盛唐尽气的生命到中晚唐尽才尽 情的生命精神,其实仍然是善待生命、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文 化精神的表现。唐诗背后有一个秘密,有一种很深的精神气质,就是尽气尽才的 精神,就是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识。 17.下列有关文中“尽才尽气”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所谓“尽才尽气”,就是超量地付出才与气,也就是追求现代人所说的绝对自 由 B.李白的消极自由包括他的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不能算作尽才尽气的表 现 C.无论是初盛唐的诗歌,还是中晚唐的诗歌,都完全表现出了“尽才尽气”的生 命精神。 D.唐诗尽气尽才的精神,就是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 识 8.下列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唐诗里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 此生。 以诗仙李白为例子。我常常想,中国文化中有李白这个词语,真是一个美妙的亮 点。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的生命,而李白是尽二十分、 三十分。李白一生,集侠客、仙道、流浪汉、酒徒、书生、诗人于一身,超量付 出了才与气。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自由有两种。一是积极 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积 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 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上,“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 拘限的一个典型。 杜甫是一个厚字,结实扎根在地上。他最后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写诗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中国唐代诗学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大地的精神,真实做人、积 极用世,不管他们有没有建立了什么功业,他们的生命是活得有声有色、有光有 热。他们对于他们的时代、社会,是尽心、尽气、尽才的,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 时代得到什么,但是他们的时代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唐代第二线的大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 担当的。韩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谏佛骨,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柳宗元 一生最突出的是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被贬谪后不屈身降志。白居易最亮 点的是领导了新乐府运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让诗歌文学发生社会 良心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李商隐与杜牧都是才华盖世的士人。他 们压抑的才华得不到实现,才成全了他们美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诗 歌,正是他们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代的第一流的诗 人,个个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 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兴寄风骨、诗史精神、歌诗合为事而作等,都反映了诗人不 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精神。大家会问,你说的是盛唐精神吧?那么晚唐呢, 不是都有点气脉衰败了吗?跟盛唐比,晚唐是不够尽气了。但是不要忘记,晚唐 诗人让尽才的生命精神突显出来了。所以,从初盛唐尽气的生命到中晚唐尽才尽 情的生命精神,其实仍然是善待生命、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文 化精神的表现。唐诗背后有一个秘密,有一种很深的精神气质,就是尽气尽才的 精神,就是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识。 17.下列有关文中“尽才尽气”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所谓“尽才尽气”,就是超量地付出才与气,也就是追求现代人所说的绝对自 由。 B.李白的消极自由包括他的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不能算作尽才尽气的表 现。 C.无论是初盛唐的诗歌,还是中晚唐的诗歌,都完全表现出了“尽才尽气”的生 命精神。 D.唐诗尽气尽才的精神,就是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 识。 18.下列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 分)
A.唐代第一流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第二流的诗人是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 商隐、杜牧等人。 B.韩愈“谏佛骨”,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白居易领导新乐府运动,这些活动深 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 C.与韩柳、白居易相比,李商隐和杜牧的才华受到压抑,一生中没有“亮点” 他们并没有“尽才 D.盛唐诗人活得“尽气”,而晚唐就有点气脉衰败,但晚唐诗人还是突显了“尽 才”的生命精神 19.结合文本和自身,简要谈谈在现代社会该如何“尽才尽气”。(3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0~23题。(19分)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的时候,被分配 到一个边远的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 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 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的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 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宕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 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 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 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 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 儿女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儿也都和我无 关。我对这样过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胀的生命力 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 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 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 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 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才能逐 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 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心精神世界的宝藏。 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 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 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上帝就是 灵魂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
A.唐代第一流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第二流的诗人是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 商隐、杜牧等人。 B.韩愈“谏佛骨”,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白居易领导新乐府运动,这些活动深 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 C.与韩柳、白居易相比,李商隐和杜牧的才华受到压抑,一生中没有“亮点”, 他们并没有“尽才”。 D.盛唐诗人活得“尽气”,而晚唐就有点气脉衰败,但晚唐诗人还是突显了“尽 才”的生命精神。 19.结合文本和自身,简要谈谈在现代社会该如何“尽才尽气”。(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20~23 题。(19 分)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的时候,被分配 到一个边远的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 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 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的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 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宕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 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 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 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 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 儿女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儿也都和我无 关。我对这样过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胀的生命力 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 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 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 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 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才能逐 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 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心精神世界的宝藏。 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 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 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上帝就是 灵魂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
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 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是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 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 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 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活中关于“安静”的点滴感悟,运用比喻、引用等多种表现 手法,辩证地论述了“丰富的安静”的观点。 B.文章为当代物欲横流,喧嚣复杂的社会提供了人保持内心安静和丰富的出路 拥有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和博大的爱心。 C.文章引用了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的名言,共同阐述了一个道理:人应当摆脱虚 名的引诱,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 D.作者虽然倡导“丰富的安静”,但那是跌宕后的安静,而对于人生的某个阶段 中的某种热闹也是不排斥的。 E.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因为声音和狂热本质上 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21.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概括。(6 分) 答 22.请结合文章,简要阐释下面句子的含义。(5分) (1)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 的急流。(2分) 答 2)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3分) 答: 23.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有何体悟。 (分) 答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4.(60分) 请以“你是我的眼”为题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抄 袭和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
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 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是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 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 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 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活中关于“安静”的点滴感悟,运用比喻、引用等多种表现 手法,辩证地论述了“丰富的安静”的观点。 B.文章为当代物欲横流,喧嚣复杂的社会提供了人保持内心安静和丰富的出路 ——拥有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和博大的爱心。 C.文章引用了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的名言,共同阐述了一个道理:人应当摆脱虚 名的引诱,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 D.作者虽然倡导“丰富的安静”,但那是跌宕后的安静,而对于人生的某个阶段 中的某种热闹也是不排斥的。 E.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因为声音和狂热本质上 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21.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概括。(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2. 请结合文章,简要阐释下面句子的含义。(5 分) (1)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 的急流。(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3.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有何体悟。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60 分) 24.(60 分) 请以“你是我的眼”为题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得抄 袭和套作,字数不少于 800 字
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上期2013级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 案2012.11.2 14.D连词,表顺承(A项前“乃”是连词,“竟然”;后“乃”是副 词,“才”。B项前“其”是代词,“他”;后“其”是代词,“自己”。C项 前“之”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之”是动词, 到”。) 15.C(C项“必将”错解了文意,应为“如果管仲被鲁侯重用”。) 16.(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 行吧!(必:一定;治:使…治理得好;则非臣之所能也:判断句式;其:语 气副词,表揣测,译为大概、恐怕。各1分。共4分) (2)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管仲)活着捆绑起 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乃:就;生:活着;柙:用木笼装;以予齐:来交给 齐国。各1分。共4分)
成都七中 2012—2013 学年上期 2013 级半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 案 2012.11.2 14.D 连词,表顺承(A 项前“乃”是连词,“竟然”;后“乃”是副 词,“才”。B 项前“其”是代词,“他”;后“其”是代词,“自己”。C 项 前“之”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之”是动词, “到”。) 15.C(C 项“必将”错解了文意,应为“如果管仲被鲁侯重用”。) 16.(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 行吧!(必:一定;治:使……治理得好;则非臣之所能也:判断句式;其:语 气副词,表揣测,译为大概、恐怕。各 1 分。共 4 分) (2)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管仲)活着捆绑起 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乃:就;生:活着;柙:用木笼装;以予齐:来交给 齐国。各 1 分。共 4 分)
17.D(A.“尽才尽气”并不要求“超量地付出才与气”。文中说“尽才尽气的 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并不是意味着“尽才尽气”“就是是追求现代 人所说的绝对自由”。B.根据文意,消极自由也是尽才尽气的一种表现。C.说 法不准确。初唐诗歌表现了尽气的生命精神,晚唐诗歌表现了尽才的生命精神, 盛唐诗歌表现了尽才尽气的生命精神 8.D(A.唐代第一流的诗人不仅是指李白和杜甫,也包括韩愈、柳宗元、白居 易、李商隐和杜牧等人。B.韩愈“谏佛骨”,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这两件事 与后世中国文学没多大关系。C.李商隐和杜牧一生中似乎没什么“亮点”,但 他们用“美丽的诗歌”证明了“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他们的才智在诗歌领域 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也可称得上是“尽才”。) 19.答案要点: ①所谓“尽才尽气”,就是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与气,就是要自尊自爱,追求自 由,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或善待生命、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 此生) ②现代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善待自己,勤奋苦练,髙扬人性美好,活 出精彩,以不负此生,不虚此生 (得分点:准确理解“尽才尽气”的内涵1分,结合自我、社会谈如何“尽才尽 气”2分) 【诗歌简析】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 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 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 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 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 关风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 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 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 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 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 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 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 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 感染力 【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公从莒返回齐,委任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辞谢道:“我是您的庸臣。国君加惠 于我,使我免于饥寒,就算您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好国家,那不是我能胜 任的,大概只有管仲才行吧!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 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诚守信,交结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示范四方 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将士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百姓
17. D(A.“尽才尽气”并不要求“超量地付出才与气”。文中说“尽才尽气的 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并不是意味着“尽才尽气”“就是是追求现代 人所说的绝对自由”。B.根据文意,消极自由也是尽才尽气的一种表现。C.说 法不准确。初唐诗歌表现了尽气的生命精神,晚唐诗歌表现了尽才的生命精神, 盛唐诗歌表现了尽才尽气的生命精神。) 18.D(A.唐代第一流的诗人不仅是指李白和杜甫,也包括韩愈、柳宗元、白居 易、李商隐和杜牧等人。B.韩愈“谏佛骨”,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这两件事 与后世中国文学没多大关系。C.李商隐和杜牧一生中似乎没什么“亮点”,但 他们用“美丽的诗歌”证明了“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他们的才智在诗歌领域 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也可称得上是“尽才”。) 19.答案要点: ①所谓“尽才尽气”,就是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与气,就是要自尊自爱,追求自 由,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或善待生命、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 此生) ②现代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善待自己,勤奋苦练,高扬人性美好,活 出精彩,以不负此生,不虚此生。 (得分点:准确理解“尽才尽气”的内涵 1 分,结合自我、社会谈如何“尽才尽 气”2 分) 【诗歌简析】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 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 常清廉。颔联是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句目的是为了说明 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所以任满以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 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 关风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 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 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是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 晓的号角声,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 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 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 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 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 感染力。 【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公从莒返回齐,委任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辞谢道:“我是您的庸臣。国君加惠 于我,使我免于饥寒,就算您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好国家,那不是我能胜 任的,大概只有管仲才行吧!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 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诚守信,交结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示范四方, 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将士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百姓
的父母,要想治理这个人,就不可不靠他的父母。”桓公说:“管仲亲手射我, 射中带钩,我差点丧命,现在竟然用他,可以吗?”鲍叔牙说:“他是为了自己 的君主才这样做的。您如果宽恕他就接他回国,他将同样为您效力。”桓公说: “那该怎么办?”鲍叔牙说:“您可派人到鲁国要回他。”桓公说:“施伯是鲁 国的谋臣,他知道我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肯给我。”鲍叔牙说:“您教使者这 样说:‘我君有一逆臣在贵国,要引渡回来在群臣面前处死。’鲁君定能答应。 不过,施伯知道管仲的才能,一定设法交付鲁国政事。管仲如果接受,鲁国就能 削弱齐国。管仲不接受,他们知道他将会返回齐国,定会杀他。”桓公说:“那 么管仲会接受吗?”鲍叔牙说:“不会,管仲侍奉君主没有二心。”桓公说:“他 对我也会那样吗?”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您若想安定 国家,就赶快去要回他。否则,就来不及了。” 桓公派鲍叔牙去鲁国议和,对鲁国说:“公子纠是我们的亲人,请替齐国杀掉。 鲁国便杀了公子纠。又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给我满足我们的心愿。 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能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用他。管仲 是天下的贤士,有大才能。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志于 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齐国要是得到他,将来必然长久地为鲁 国之患,您何不把他杀掉而还之以尸呢?”鲁君说:“好。”将杀管仲,鲍叔牙 进言说:“在齐国杀,这是杀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这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 国君要得到活的,在齐国把他处死,是为教育群臣。若是得不到活的,就等于您 与我国叛贼站在一起,这不是我们国君所期望的,使臣我不敢从命。”在这种情 况下鲁君就没杀管仲,于是把管仲活着捆起来用木笼押回齐国
的父母,要想治理这个人,就不可不靠他的父母。”桓公说:“管仲亲手射我, 射中带钩,我差点丧命,现在竟然用他,可以吗?”鲍叔牙说:“他是为了自己 的君主才这样做的。您如果宽恕他就接他回国,他将同样为您效力。”桓公说: “那该怎么办?”鲍叔牙说:“您可派人到鲁国要回他。”桓公说:“施伯是鲁 国的谋臣,他知道我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肯给我。”鲍叔牙说:“您教使者这 样说:‘我君有一逆臣在贵国,要引渡回来在群臣面前处死。’鲁君定能答应。 不过,施伯知道管仲的才能,一定设法交付鲁国政事。管仲如果接受,鲁国就能 削弱齐国。管仲不接受,他们知道他将会返回齐国,定会杀他。”桓公说:“那 么管仲会接受吗?”鲍叔牙说:“不会,管仲侍奉君主没有二心。”桓公说:“他 对我也会那样吗?”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您若想安定 国家,就赶快去要回他。否则,就来不及了。” 桓公派鲍叔牙去鲁国议和,对鲁国说:“公子纠是我们的亲人,请替齐国杀掉。” 鲁国便杀了公子纠。又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给我满足我们的心愿。” 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能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用他。管仲 是天下的贤士,有大才能。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志于 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齐国要是得到他,将来必然长久地为鲁 国之患,您何不把他杀掉而还之以尸呢?”鲁君说:“好。”将杀管仲,鲍叔牙 进言说:“在齐国杀,这是杀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这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 国君要得到活的,在齐国把他处死,是为教育群臣。若是得不到活的,就等于您 与我国叛贼站在一起,这不是我们国君所期望的,使臣我不敢从命。”在这种情 况下鲁君就没杀管仲,于是把管仲活着捆起来用木笼押回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