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如战场,如何应战?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个答案。 高三复习,年级第一名、第一百名和最后一名,谁不是怀揣着自己的作战部 署呢?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制定战略,不妨在这篇文章里“感悟”一下,坐在不 同的阵营中一起向高考冲刺。 尖子生:向复习要效率 案例一“踏实”型尖子 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踏实一点的方法可能更适合我。”清华大学的肇 嘉辉说起自己的备考过程,最强调的还是“踏踏实实往前走”。他毕业于一个市 级重点中学,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一直发挥很稳定。在复习过程中, 他从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这不是说不发挥主观能动 性,而是说各科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做的题目都是精心研究、精 心挑选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目很多都是他已经掌握的,肇嘉辉却没有因 为自己是优等生就轻视它们。“关键是听思路,可能你觉得这个题我会做,那就 要思考它背后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这种解题的思路在其他类型的题目里有没有出 现?”在听课过程中,尖子生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 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这样可以把听讲解的过程,变成自己清晰地整理知识体 系的过程,很有价值。”如果漫不经心地对待这些课堂内容,自己一味去钻怪题、 难题、偏题,将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尖子生在高考竞争中的优势,肇嘉辉有自己的看法。爱琢磨的他从进入 高三就经常钻研往届高考题,他发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可 能不是因为尖子生解题能力特别高,而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 正因为如此,肇嘉辉才成为了老师们的“忠实跟随者”,他对要面临高考的尖子 生们说:“试试看用我的方法去听复习课,边听边思考,绝对很有效率。” 案例 和自己的脑子玩游戏” 张子涵考上复旦大学,老师和家长都不感到惊讶,不只是因为她的成绩向来 排在文科班前五名,还由于她在复习过程中的高度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张子涵 所在的高中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在这里,她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Top”的学生, 但从客观条件来说,她所在的高中师资条件和教学方法都比不上地区重点高中 更不要谈省级重点高中了。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她在学校里得到了班主任和任课 老师更多的关注。根据文科生考试的特点,她给自己找到的方法是“联想式系统 复习”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张子涵自幼在父母的培养下,文史功底扎实。“文科 生的学习是比较强调积累和领悟的,所以我和个别同学能比大家走得快,也是正 常的。”升到高三后,她发现老师设定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对她来说节奏太慢,课 堂讲解的内容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于是,她额外给自己提出“系统复习”的要求, 主要是归纳知识系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她动手梳 理了语文、英语、历史、政治这几科高中三年的知识体系,从大格局上作了整体 的把握,以实现知识的贯通,并且检查是否有忽视与遗漏的部分,她在高三上学 期期末就完成了这个工作。她说,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在课 堂上,老师讲解的时候,张子涵就开始了自己“联想式的系统复习”,老师每解 释一个知识点,她就去回忆该知识点在体系中的位置和相关的内容,“一联想就 是一大片”,然后对着整理好的文本来验证是否正确,讲解的过程,就变成了她
高三如战场,如何应战?一千个考生就有一千个答案。 高三复习,年级第一名、第一百名和最后一名,谁不是怀揣着自己的作战部 署呢?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制定战略,不妨在这篇文章里“感悟”一下,坐在不 同的阵营中一起向高考冲刺。 尖子生:向复习要效率 案例一 “踏实”型尖子 “我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踏实一点的方法可能更适合我。”清华大学的肇 嘉辉说起自己的备考过程,最强调的还是“踏踏实实往前走”。他毕业于一个市 级重点中学,在年级里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一直发挥很稳定。在复习过程中, 他从不盲目求快,而是坚持“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这不是说不发挥主观能动 性,而是说各科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做的题目都是精心研究、精 心挑选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目很多都是他已经掌握的,肇嘉辉却没有因 为自己是优等生就轻视它们。“关键是听思路,可能你觉得这个题我会做,那就 要思考它背后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这种解题的思路在其他类型的题目里有没有出 现?”在听课过程中,尖子生注意的应该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单纯地看一个 个步骤和最终的结果。“这样可以把听讲解的过程,变成自己清晰地整理知识体 系的过程,很有价值。”如果漫不经心地对待这些课堂内容,自己一味去钻怪题、 难题、偏题,将是得不偿失的。 对于尖子生在高考竞争中的优势,肇嘉辉有自己的看法。爱琢磨的他从进入 高三就经常钻研往届高考题,他发现,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开距离,可 能不是因为尖子生解题能力特别高,而是因为他们基础扎实,能够有效避免错误。 正因为如此,肇嘉辉才成为了老师们的“忠实跟随者”,他对要面临高考的尖子 生们说:“试试看用我的方法去听复习课,边听边思考,绝对很有效率。” 案例二 “和自己的脑子玩游戏” 张子涵考上复旦大学,老师和家长都不感到惊讶,不只是因为她的成绩向来 排在文科班前五名,还由于她在复习过程中的高度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张子涵 所在的高中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在这里,她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Top”的学生, 但从客观条件来说,她所在的高中师资条件和教学方法都比不上地区重点高中, 更不要谈省级重点高中了。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她在学校里得到了班主任和任课 老师更多的关注。根据文科生考试的特点,她给自己找到的方法是“联想式系统 复习”。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张子涵自幼在父母的培养下,文史功底扎实。“文科 生的学习是比较强调积累和领悟的,所以我和个别同学能比大家走得快,也是正 常的。”升到高三后,她发现老师设定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对她来说节奏太慢,课 堂讲解的内容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于是,她额外给自己提出“系统复习”的要求, 主要是归纳知识系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她动手梳 理了语文、英语、历史、政治这几科高中三年的知识体系,从大格局上作了整体 的把握,以实现知识的贯通,并且检查是否有忽视与遗漏的部分,她在高三上学 期期末就完成了这个工作。她说,这种个性化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在课 堂上,老师讲解的时候,张子涵就开始了自己“联想式的系统复习”,老师每解 释一个知识点,她就去回忆该知识点在体系中的位置和相关的内容,“一联想就 是一大片”,然后对着整理好的文本来验证是否正确,讲解的过程,就变成了她
与自己的脑子“玩游戏”的过程,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锻炼了综合记忆和表达 能力。 ■名师支招 尖子生在复习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同一个问题一一表面上看,老师的授课和讲 解太“浅”了。作为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 的优等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并不是“鸡肋”。“听讲”的意义 在于必须突破“听”,要把这个过程变成考验基础与思维能力的“演练场”,利 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变被动为主动,找准自己在方法上的 特点,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中等生:在被“忽视”中自我突围 案例一期待突破 我这样的中等生在学校里很没话题一一在我们学校,中等生基本上都只能 考个二本,一本挺难的。上大学容易,要进名校却机会渺茫。我们有点像‘鸡 肋’。”卢俊升在学校里是个“不上不下”的中等生,这让他觉得有些“没劲 “老师盯着尖子生肯定多一点,都想多几个人考上清华、北大这种‘牛校’。另 外,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得到的注意也比我们多一点,怕他们泄气呗。”卢俊升 方面希望自己能进重点,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握,“你说,要是我去找老师谈, 他会不会用心帮我分析?毕竟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谈到未来一年的复习冲 刺,卢俊升打算以老师的授课和复习进度为准。他是这样分析的:自己本身没有 很强的挑战难题的能力,基础知识过关,但不是特别扎实,还是跟随老师好。“都 说髙考时,难题只占总题量的20%。突破中等题,拿好中等题的分数,保证考个 过得去的大学吧。”卢俊升的目标很谨慎,但他表示特别渴望能有机会和老师沟 通,想知道老师怎么看中等生的潜力和上升空间。“我自己当然要努力的,一旦 老师肯定我的后劲,多告诉我一些突破自己的方法,我肯定会更努力。” 案例二“重视双基,重点专练” 吴章辉拿到厦门大学的通知书后,他的父母特意把家教老师请到家里小聚庆 祝。对于这个让父母有些意外的好成绩,吴章辉自己并不觉得惊异,他认为这是 由合适的计划带来的必然结果。“我的个性就是这样,虽然成绩中不溜秋,但老 师还是没办法忽视我,我有冲劲。”吴章辉理解中等生身份的“尴尬 忽略 并不代表老师不关爱中等生,往好的地方想,“老师对我们应该还是挺放心的” 回顾自己的高三生活,吴章辉给像他一样的中等生支了一招:“激励自己,树立 目标,让自己兴奋起来。”中等生在班级里容易感觉什么都很“平”,备考的心 态没有起伏,平淡无奇,默认了自己相对被忽视的境地。吴章辉觉得,这是中等 生复习最大的瓶颈。“中等生也可以培养好的状态,你就想,我把基础巩固了 分数就有了保证。在这个基础上重点突破,增加自己的得分点,可守可攻,一旦 攻出去赢了,自己就赚了。”吴章辉的学习方法很明确—一重视双基、淡化偏怪、 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同时,吴章辉还有自己独特的一招: 他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环节都陈 列在表格上,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一个个性化的表格。“然后加强优势,争 取拉分。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争取拉髙到一定程度。”例如,吴章辉“最 不保险”的作文部分,从高一上学期开始,吴章辉就请父母为自己找了一个大学 中文系的研究生,每周一次补习,分析自己写过的作文,系统地强化训练。“以 前写作文经常离题,只得十几分,半年多以后慢慢提到中等偏上的分数。”高考 时,作文果然没有拖他的后腿
与自己的脑子“玩游戏”的过程,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锻炼了综合记忆和表达 能力。 ■ 名师支招 尖子生在复习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表面上看,老师的授课和讲 解太“浅”了。作为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 的优等生,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并不是“鸡肋”。“听讲”的意义 在于必须突破“听”,要把这个过程变成考验基础与思维能力的“演练场”,利 用老师谈到的内容来实现知识的深度贯通,变被动为主动,找准自己在方法上的 特点,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追求更高的复习效率 中等生:在被“忽视”中自我突围 案例一 期待突破 “我这样的中等生在学校里很没话题——在我们学校,中等生基本上都只能 考个二本,一本挺难的。上大学容易,要进名校却机会渺茫。我们有点像‘鸡 肋’。”卢俊升在学校里是个“不上不下”的中等生,这让他觉得有些“没劲”: “老师盯着尖子生肯定多一点,都想多几个人考上清华、北大这种‘牛校’。另 外,考不上大学的同学得到的注意也比我们多一点,怕他们泄气呗。”卢俊升一 方面希望自己能进重点,另一方面又觉得没有把握,“你说,要是我去找老师谈, 他会不会用心帮我分析?毕竟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谈到未来一年的复习冲 刺,卢俊升打算以老师的授课和复习进度为准。他是这样分析的:自己本身没有 很强的挑战难题的能力,基础知识过关,但不是特别扎实,还是跟随老师好。“都 说高考时,难题只占总题量的 20%。突破中等题,拿好中等题的分数,保证考个 过得去的大学吧。”卢俊升的目标很谨慎,但他表示特别渴望能有机会和老师沟 通,想知道老师怎么看中等生的潜力和上升空间。“我自己当然要努力的,一旦 老师肯定我的后劲,多告诉我一些突破自己的方法,我肯定会更努力。” 案例二 “重视双基,重点专练” 吴章辉拿到厦门大学的通知书后,他的父母特意把家教老师请到家里小聚庆 祝。对于这个让父母有些意外的好成绩,吴章辉自己并不觉得惊异,他认为这是 由合适的计划带来的必然结果。“我的个性就是这样,虽然成绩中不溜秋,但老 师还是没办法忽视我,我有冲劲。”吴章辉理解中等生身份的“尴尬”——忽略 并不代表老师不关爱中等生,往好的地方想,“老师对我们应该还是挺放心的”。 回顾自己的高三生活,吴章辉给像他一样的中等生支了一招:“激励自己,树立 目标,让自己兴奋起来。”中等生在班级里容易感觉什么都很“平”,备考的心 态没有起伏,平淡无奇,默认了自己相对被忽视的境地。吴章辉觉得,这是中等 生复习最大的瓶颈。“中等生也可以培养好的状态,你就想,我把基础巩固了, 分数就有了保证。在这个基础上重点突破,增加自己的得分点,可守可攻,一旦 攻出去赢了,自己就赚了。”吴章辉的学习方法很明确——重视双基、淡化偏怪、 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掌握扎实的解题技巧。同时,吴章辉还有自己独特的一招: 他分科目列表,将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识、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环节都陈 列在表格上,不断发现不断补充,形成一个个性化的表格。“然后加强优势,争 取拉分。最欠缺的部分,从基础补起,争取拉高到一定程度。”例如,吴章辉“最 不保险”的作文部分,从高一上学期开始,吴章辉就请父母为自己找了一个大学 中文系的研究生,每周一次补习,分析自己写过的作文,系统地强化训练。“以 前写作文经常离题,只得十几分,半年多以后慢慢提到中等偏上的分数。”高考 时,作文果然没有拖他的后腿
■名师支招 面对几十名学生,高三任课老师纵然想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阶段性进展 也是相当有难度的。这样的情况下,位于中间层的学生相对容易被“忽视”。这 对于处于青春期,渴望得到注意,也渴望得到老师帮助的中等生来说,可能会带 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缺乏强烈的突破精神,比如寻找学习方法时的困惑等等。 我们给中等生的建议是,要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个性力量,扬长补短。在复习 过程中,中等生可以适当向家庭寻求帮助,让父母起到激励和配合的作用,共同 来寻求突破。 后进生:态度决定你的一切 案例一学习兴趣在于培养 “我的成绩太差了,现在对我来说,最渴望的就是能考上一个好点的专科学 校。”周正是个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其实很在乎高 考,也在乎高三复习,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高三冲刺复习直接决定后 进生能否“脱后而优”,可以说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谁不想牢牢抓住 呢?周正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很多参考书、习题集,可就是不见起色。他也专门 找老师谈过几次心,老师给他的建议是:精选精练,要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 不要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有时要舍得放弃。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 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周正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喜欢足球,米卢倡导快乐足球,坚信“态度决定 切!”周正现在对于高考,也是这种心态。“我现在就是按别人介绍的学习经验, 经常地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在复习中, 从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的兴趣。我知道,高 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态度嘛。” 案例二放弃高难题目 余婷婷不喜欢她的班主任老师,总觉得老师歧视她,“老师经常说我们这些 成绩差的学生,参加高考也是拉低学校的升学率,还不如不考。哼,我就是不让 她称心如意,我偏要考。再说,我还想继续读书呢。”不喜欢老师的她,听课积 极性比起其他同学来大打折扣,课堂效率自然也不高,不过她暗暗制定了一套自 学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施着。余婷婷最近在研究近几年的考试大纲,确定各科 的考试范围、题型、难度和重点。根据考纲,她准备在复习中有所取舍,那些比 较难的部分,她要暂时搁在一边,还是先从基础做起,她的口号是,把能拿到的 过是很普通的学校,那些难题,就留给尖子生去解答吧!”’我想考取的,也不 ■名师支招 对于后进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两军对垒,勇者胜”。这里的勇, 不是鲁莽,是自信、勇敢。学习,就是人和知识的对垒,你怕了,败下阵来了, 知识就不会向你称臣。高考,与其说是和其他考生对垒,不如说是和知识对垒 和自己对垒。而对垒中,完胜的最首要条件就是自信。然后,需要端正学习态度, 培养良好的习惯。假设你的学习态度非常被动,对生活悲观失望,那等待你的将 是什么呢?不用说,那将是一个非常恐怖黑暗的世界。所以,现在从改变态度开 始,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 控能力,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愉悦、积极、稳定的良好情绪中。平时课堂内外学习 讨论,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丢掉所谓的“面子”,虚心求学,争取更多地动脑
■ 名师支招 面对几十名学生,高三任课老师纵然想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阶段性进展, 也是相当有难度的。这样的情况下,位于中间层的学生相对容易被“忽视”。这 对于处于青春期,渴望得到注意,也渴望得到老师帮助的中等生来说,可能会带 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缺乏强烈的突破精神,比如寻找学习方法时的困惑等等。 我们给中等生的建议是,要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个性力量,扬长补短。在复习 过程中,中等生可以适当向家庭寻求帮助,让父母起到激励和配合的作用,共同 来寻求突破。 后进生:态度决定你的一切 案例一 学习兴趣在于培养 “我的成绩太差了,现在对我来说,最渴望的就是能考上一个好点的专科学 校。”周正是个外表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好,但他其实很在乎高 考,也在乎高三复习,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高三冲刺复习直接决定后 进生能否“脱后而优”,可以说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谁不想牢牢抓住 呢?周正为了提高成绩,买了很多参考书、习题集,可就是不见起色。他也专门 找老师谈过几次心,老师给他的建议是:精选精练,要以中低难度的题目为主, 不要把过多时间放在高难题目上,有时要舍得放弃。对做过的题目,一定要及时 整理,进行总结、反思、归类、查漏补缺、举一反三。 周正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喜欢足球,米卢倡导快乐足球,坚信“态度决定一 切!”周正现在对于高考,也是这种心态。“我现在就是按别人介绍的学习经验, 经常地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在复习中, 从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培养学习的兴趣。我知道,高 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态度嘛。” 案例二 放弃高难题目 余婷婷不喜欢她的班主任老师,总觉得老师歧视她,“老师经常说我们这些 成绩差的学生,参加高考也是拉低学校的升学率,还不如不考。哼,我就是不让 她称心如意,我偏要考。再说,我还想继续读书呢。”不喜欢老师的她,听课积 极性比起其他同学来大打折扣,课堂效率自然也不高,不过她暗暗制定了一套自 学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施着。余婷婷最近在研究近几年的考试大纲,确定各科 的考试范围、题型、难度和重点。根据考纲,她准备在复习中有所取舍,那些比 较难的部分,她要暂时搁在一边,还是先从基础做起,她的口号是,把能拿到的 分全部拿到,不能拿到的,不去奢望。“反正我的水平有限,我想考取的,也不 过是很普通的学校,那些难题,就留给尖子生去解答吧!” ■ 名师支招 对于后进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两军对垒,勇者胜”。这里的勇, 不是鲁莽,是自信、勇敢。学习,就是人和知识的对垒,你怕了,败下阵来了, 知识就不会向你称臣。高考,与其说是和其他考生对垒,不如说是和知识对垒, 和自己对垒。而对垒中,完胜的最首要条件就是自信。然后,需要端正学习态度, 培养良好的习惯。假设你的学习态度非常被动,对生活悲观失望,那等待你的将 是什么呢?不用说,那将是一个非常恐怖黑暗的世界。所以,现在从改变态度开 始,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 控能力,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愉悦、积极、稳定的良好情绪中。平时课堂内外学习 讨论,要积极主动地融入,丢掉所谓的“面子”,虚心求学,争取更多地动脑
动口、动手,促成良好习惯的形成。记住,高考中最美的弧线不是优等生们划出 的,而是你们! 偏科生:各科复习讲究均衡 案例 找准敌人,逐个击破” 李强在他们班里有“理科小王子”之称,同时,他还有个绰号叫“英语小跛 子”,足见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生。他愤愤地说:“这完全不是智商问题,做 数学物理,我就是有兴趣、有动力去探究问题。但是要我背单词、练听力,我再 怎么强迫自己,也效果不大。最害怕的是英语老师的提问,因为我总回答不正 确。”李强认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偏科的情况,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 长,那些怎么学也学不好的科目,干脆别学。他最认同的是韩寒的一句话:“应 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全面的平庸。”可牢骚归牢骚,高考却是不能马虎的,英语 也是无法忽视的。李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可是全国重点,要 是英语成绩差了,怎么考得上? 因此,进入高三后,李强请了一个英语家教,是外国语学校的大学生,每周 来给他补习两次英语。家教老师为他制定的复习计划是:每次补习只抓两个知识 点。要求李强在补习之前把自己从前与之相关的错题找出来,再好好想想,为什 么错?现在做这题目还会不会出错?用老师的话说,这叫“找准敌人,逐个击 破 案例 科也不能少 我本来都打算放弃数学了,我想的是,在可支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再多 花时间去复习数学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再说了,还不见得有用处呢。可就在我 决心放弃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好像看出来了,他专门把我抓到办公室去‘批 了一顿,让我很受感动。”秦嘉嘉现在回想起自己的高三,可谓感慨万千。她是 个文科生,和很多文科生一样,数学成绩不好,高二下期开始,一直在及格线徘 徊。就在高三上学期,她认定了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想要放弃数学,把时间用 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就在这时候,她的数学老师找上门来。老师说,他认为 秦嘉嘉是个很聪明、很有潜力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好,那只是暂时的,千万不要 放弃数学,要想考上好大学,一定要各科均衡发展,一科也不能少。老师建议她 只买一本参考书,多做典型试题,在复习的起始阶段,放慢做题的速度,一边做 边想,解答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道题所涉及的内容还会较多地出现在哪 些题型里呢?这样一边做题,一边累积成就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加 强…秦嘉嘉按老师教的去做,果然很有成效。她现在已经把数学老师当成自己 的好朋友了,还时常写信向老师汇报大学生活呢 ■名师支招 对于偏科生来说,首先要树立信心,减少因偏科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对较 弱科目的恐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人说偏科就是“木桶原理”,于是有不 少同学盯着这块“短板”惶惶不可终日。但其实这个比喻并不恰当,因为我们手 头的优势科目并不会像木桶“长板”那样没有作为,他们也是总分的重要组成部 分。所以,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做到万无一失,只 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如果偏科生连原有的阵地都失去了,那后 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在巩固阵地的同时,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复习方法,优化各个学科的复习时间 倘若理科强文科弱,那么可采用每天做适量练习题的办法来保持解题状态,不必 再大量操练,以节省时间多背单词、词组、语法以及语文名句,多做古文阅读
动口、动手,促成良好习惯的形成。记住,高考中最美的弧线不是优等生们划出 的,而是你们! 偏科生:各科复习讲究均衡 案例一 “找准敌人,逐个击破” 李强在他们班里有“理科小王子”之称,同时,他还有个绰号叫“英语小跛 子”,足见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生。他愤愤地说:“这完全不是智商问题,做 数学物理,我就是有兴趣、有动力去探究问题。但是要我背单词、练听力,我再 怎么强迫自己,也效果不大。最害怕的是英语老师的提问,因为我总回答不正 确。”李强认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偏科的情况,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 长,那些怎么学也学不好的科目,干脆别学。他最认同的是韩寒的一句话:“应 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全面的平庸。”可牢骚归牢骚,高考却是不能马虎的,英语 也是无法忽视的。李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可是全国重点,要 是英语成绩差了,怎么考得上? 因此,进入高三后,李强请了一个英语家教,是外国语学校的大学生,每周 来给他补习两次英语。家教老师为他制定的复习计划是:每次补习只抓两个知识 点。要求李强在补习之前把自己从前与之相关的错题找出来,再好好想想,为什 么错?现在做这题目还会不会出错?用老师的话说,这叫“找准敌人,逐个击 破”。 案例二 一科也不能少 “我本来都打算放弃数学了,我想的是,在可支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再多 花时间去复习数学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再说了,还不见得有用处呢。可就在我 决心放弃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好像看出来了,他专门把我抓到办公室去‘批’ 了一顿,让我很受感动。”秦嘉嘉现在回想起自己的高三,可谓感慨万千。她是 个文科生,和很多文科生一样,数学成绩不好,高二下期开始,一直在及格线徘 徊。就在高三上学期,她认定了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想要放弃数学,把时间用 来巩固自己的优势学科。就在这时候,她的数学老师找上门来。老师说,他认为 秦嘉嘉是个很聪明、很有潜力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好,那只是暂时的,千万不要 放弃数学,要想考上好大学,一定要各科均衡发展,一科也不能少。老师建议她 只买一本参考书,多做典型试题,在复习的起始阶段,放慢做题的速度,一边做 一边想,解答这道题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道题所涉及的内容还会较多地出现在哪 些题型里呢?这样一边做题,一边累积成就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不知不觉加 强……秦嘉嘉按老师教的去做,果然很有成效。她现在已经把数学老师当成自己 的好朋友了,还时常写信向老师汇报大学生活呢。 ■ 名师支招 对于偏科生来说,首先要树立信心,减少因偏科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对较 弱科目的恐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人说偏科就是“木桶原理”,于是有不 少同学盯着这块“短板”惶惶不可终日。但其实这个比喻并不恰当,因为我们手 头的优势科目并不会像木桶“长板”那样没有作为,他们也是总分的重要组成部 分。所以,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做到万无一失,只 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如果偏科生连原有的阵地都失去了,那后 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在巩固阵地的同时,我们应该合理使用复习方法,优化各个学科的复习时间。 倘若理科强文科弱,那么可采用每天做适量练习题的办法来保持解题状态,不必 再大量操练,以节省时间多背单词、词组、语法以及语文名句,多做古文阅读
提高这种长线科目当中能够相对快速见效的题型的水平。如果是文科强理科弱, 那么在冲刺阶段更应注意对文科知识结构系统的梳理,保持稳定性。对理科的攻 坚切记不可盲目多做题,这样反而会导致知识系统的混乱。偏科生可多做些典型 试题,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规律和原理,把主干摸清摸熟,从对知识“点 “线”的巩固拓展到“面”,那么在遇到较新较灵活的题目时才可以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而不是手忙脚乱、心惊胆战。(《高校招生》)
提高这种长线科目当中能够相对快速见效的题型的水平。如果是文科强理科弱, 那么在冲刺阶段更应注意对文科知识结构系统的梳理,保持稳定性。对理科的攻 坚切记不可盲目多做题,这样反而会导致知识系统的混乱。偏科生可多做些典型 试题,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规律和原理,把主干摸清摸熟,从对知识“点”、 “线”的巩固拓展到“面”,那么在遇到较新较灵活的题目时才可以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而不是手忙脚乱、心惊胆战。(《高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