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高二第一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仁”学的主体内容是“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关于 仁”学的基础,《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可见,孔子视孝悌之亲情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孝悌通过“能取近譬”,将爱父母、爱 兄弟、爱妻子扩展为爱君主、爱国家及爱一切人。的确,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无疑 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亲情、爱情、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 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休谟的同情原理也认为,父子间的同情是最易发生的。黑格尔一方 面认为修身是成为抽象的人的基本条件,“正是这种反省意识,使一个人真正地走向了主体 阶段”,另一方面认为实现抽象的人的理念必须要在伦理阶段,而“在伦理的阶段,最自然 最直接的便是家庭”,同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 然而,不同于西方思想家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平等地“爱一切人”,孔子的“推己及人” 其对象是有限制的。仁爱等道德品质是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是“君子”(有德有位者) 的专有物,小人(无德无位者)则往往与仁爱背道而驰。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对于道德情 感的适用对象给出了较为明晰的界定,仁爱不仅包括爱“好人”,即爱“君子”,而且也包 括恶“恶人”,即恶“小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创立了“义”学。孟子“义”学的主体是“不 学而能”之“良能”、“不虑而知”之“良知”的性善思想和“先立乎其大”、“养吾浩然 之气”之“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如果说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据一一亲情,是一种事实根 据的话,即通过客观描述父子之间的亲情来推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感情,那么,孟子所言“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仁义思想的根据——性善,便是一种价值根据,即通过对 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亲情是父子这对道德主体之间的 情感互动,而性善则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呈现。与孔子相比,孟子将政治伦理的希望全部压在
2017—2018 学年上高二第一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 分 完卷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仁”学的主体内容是“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关于 “仁”学的基础,《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可见,孔子视孝悌之亲情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孝悌通过“能取近譬”,将爱父母、爱 兄弟、爱妻子扩展为爱君主、爱国家及爱一切人。的确,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无疑 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亲情、爱情、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 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休谟的同情原理也认为,父子间的同情是最易发生的。黑格尔一方 面认为修身是成为抽象的人的基本条件,“正是这种反省意识,使一个人真正地走向了主体 阶段”,另一方面认为实现抽象的人的理念必须要在伦理阶段,而“在伦理的阶段,最自然、 最直接的便是家庭”,同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 然而,不同于西方思想家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平等地“爱一切人”,孔子的“推己及人”, 其对象是有限制的。仁爱等道德品质是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是“君子”(有德有位者) 的专有物,小人(无德无位者)则往往与仁爱背道而驰。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对于道德情 感的适用对象给出了较为明晰的界定,仁爱不仅包括爱“好人”,即爱“君子”,而且也包 括恶“恶人”,即恶“小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创立了“义”学。孟子“义”学的主体是“不 学而能”之“良能”、“不虑而知”之“良知”的性善思想和“先立乎其大”、“养吾浩然 之气”之“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如果说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据——亲情,是一种事实根 据的话,即通过客观描述父子之间的亲情来推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感情,那么,孟子所言“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仁义思想的根据——性善,便是一种价值根据,即通过对 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亲情是父子这对道德主体之间的 情感互动,而性善则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呈现。与孔子相比,孟子将政治伦理的希望全部压在
单个道德主体的身上,政治伦理思想的实现,是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之性善的结 孟子既然设定人性本善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条件,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都自 然要以性善为基点。然而,“性善”虽然能够满足政治伦理思想基础的普遍性条件,但孟子 本人也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如其所言:“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 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认为一定的物质生活财富对“民” 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性善就不再是绝对基础了。 与孟子一样,荀子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 “礼”学。“礼”学的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以及“化性起伪” 的道德教化思想。荀子认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是人性之恶,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 人为(“伪”)产生的,是用于制约和改造人性之恶的产物。一方面,道德之善就是“伪” 的结果;另一方面,“性恶”是“伪”的前提。以此为基础,道德主体自身才要“积善而全 尽”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才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综上所述,孔子以道德情感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荀子以人性善恶为基础, 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大都不出这两 (摘自王乐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学是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 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通过“能近取譬”,成为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构成“仁” 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C.西方思想家如休谟和黑格尔等人,和孔子一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 基础作用。 D.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思想家认为要平等地“爱一切人”,而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 “推己及人”思想则表现为爱“君子”,恶“小人”。 2.下列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孟子在“仁”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义”学,其主体是“良能”“良知”的性善思想和“求 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
单个道德主体的身上,政治伦理思想的实现,是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之性善的结 果。 孟子既然设定人性本善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条件,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都自 然要以性善为基点。然而,“性善”虽然能够满足政治伦理思想基础的普遍性条件,但孟子 本人也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如其所言:“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 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认为一定的物质生活财富对“民” 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性善就不再是绝对基础了。 与孟子一样,荀子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 “礼”学。“礼”学的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以及“化性起伪” 的道德教化思想。荀子认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是人性之恶,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 人为(“伪”)产生的,是用于制约和改造人性之恶的产物。一方面,道德之善就是“伪” 的结果;另一方面,“性恶”是“伪”的前提。以此为基础,道德主体自身才要“积善而全 尽”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才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综上所述,孔子以道德情感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孟子、荀子以人性善恶为基础, 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大都不出这两 类。 (摘自王乐的《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仁”学是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 B.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通过“能近取譬”,成为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构成“仁” 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C.西方思想家如休谟和黑格尔等人,和孔子一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 基础作用。 D.以基督教为背景的西方思想家认为要平等地“爱一切人”,而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 “推己及人”思想则表现为爱“君子”,恶“小人”。 2.下列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孟子在“仁”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义”学,其主体是“良能”“良知”的性善思想和“求 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
B.孟子以性善作为其仁义思想的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 实现其先天的性善 C.孟子认为,如果每一个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的性善,就能实现他主张的政治伦 理“义学”。 D.孟子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性善不是政治伦理思想的绝对基础,故物质生活财富对 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道德情感为基础,孟子以性善为基础,荀子则以性恶为基础,他们 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B.荀子创立的政治伦理思想是“礼”学,其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 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 C.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产生的,所以,道德主体自身要“积善而全尽” 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D.孟子和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有着共同的来源,但其所基于的条件则完全相反,因此所提出 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也不一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抓药 老舍 日本兵又上齐化门外去打靶。照例门脸上的警察又开始检查来往的中国人,因为警察们 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 牛家二头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攥着个书卷,走得猛。父亲病得不轻,家离齐化门还有小 十里子呢。齐化门就在眼前了,出了城,抄小道走,也许在太阳压山之前能把“头煎”吃下 去。 门脸上挤着好多人,巡警们在四外圈着。二头顾不得看热闹,照直朝城门洞走。 “什么?”巡警拦住二头,指着他的手问。 “药。”“那个卷,我说的是。” “一本书,在茅厕里捡的。” “拿来
B.孟子以性善作为其仁义思想的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 实现其先天的性善。 C.孟子认为,如果每一个道德主体存养扩充先天的、本真的性善,就能实现他主张的政治伦 理“义学”。 D.孟子意识到性善的原初性不充分,性善不是政治伦理思想的绝对基础,故物质生活财富对 “民”之道德观念的形成具有条件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以道德情感为基础,孟子以性善为基础,荀子则以性恶为基础,他们 一起构建了儒家共同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B.荀子创立的政治伦理思想是“礼”学,其主体是性恶思想、“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思想, 以及“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思想。 C.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是基于人性之恶而人为产生的,所以,道德主体自身要“积善而全尽” 地进行自我修养,社会要以“礼”来规范和教化百姓。 D.孟子和荀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有着共同的来源,但其所基于的条件则完全相反,因此所提出 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也不一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抓药 老舍 日本兵又上齐化门外去打靶。照例门脸上的警察又开始检查来往的中国人,因为警察们 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 牛家二头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攥着个书卷,走得猛。父亲病得不轻,家离齐化门还有小 十里子呢。齐化门就在眼前了,出了城,抄小道走,也许在太阳压山之前能把“头煎”吃下 去。 门脸上挤着好多人,巡警们在四外圈着。二头顾不得看热闹,照直朝城门洞走。 “什么?”巡警拦住二头,指着他的手问。 “药。”“那个卷,我说的是。” “一本书,在茅厕里捡的。” “拿来
巡警看了看书皮,红的;把书交给了巡长。巡长看了看书皮,红的;翻了几页内容,看 了看二头:“把他带进去!”一个巡警走过来。 当天晚上,二头被押解到公安局。 创作家“汝殷”和批评家“青燕”是仇人,虽然二人没见过面。汝殷以写小说什么的挣 饭吃,青燕拿批评作职业。在杂志上报纸上老是汝殷前面走,青燕后面紧跟。无论汝殷写什 么,青燕老给他当头一炮——意识不正确 意识怎么就正确了呢?他从青燕的批评文字中找不到答案。他细细把自己的与那些所谓 正宗的作品比较了一下,然后照猫画虎的,也编些“意识正确”的故事,寄给一些刊物 奇怪的是,这些编的东西不久就都退回来了;有一篇附着编辑人的很客气的信:“在言 论不自由的时期,红黄蓝白黑这些字中总有着会使我们见不着明天的,你这次所用的字差不 多都是这类的………” 汝殷笑得连嘴都闭不上了。原来如此!为什么青燕只放意识不正确的炮,而不说别的, 原来他是“怕”。他要戏弄青燕了。他自己花钱印了一小本集子,把曾经被拒绝的东西都收 在里面。他送给青燕一本,知道由某刊物的编辑部转投,青燕是一定可以接到的。 青燕到杂志社编辑部去,看看有什么“话”没有。他的桌上有三封信,一个纸包。把信 看完,打开了纸包,一本红皮的书——汝殷著。他把书卷起来,拿在手中,离开了编辑部 走到东四牌楼南边,他要出恭。把书放在土台上,好便于搂起棉袍。他正堵住厕所的门 立着,外面又来了个人。他急于让位,撩着衣服,闭着气,就往外走 走出老远,他才想起那本书。但是不愿再回去找寻。没有书,他也能批评,好在他记住 了书名与作家 二头已经被监了两天。他莫名其妙,那本书里到底有什么呢?又过了一天!来了个人一一 年纪轻轻的,衣服很整齐,可是上着脚镣。 后来的先说了话:“什么案子,老乡亲?” “捡了一本书!”二头愤愤道。“什么书?”青年的眼珠黑了些。 “红皮的!”二头只记得这个,“我不认识字!”“哦!”青年点了点头。 都不言语了。待了好久,二头为了表示友善,小声地问:“你,你什么一一案子? “我写了一本书,”青年笑了笑。 “啊,你写的那本浪书,你?”二头的心中不记得一个刚会写书的人,这个人既会写书, 当然便是写那本红皮书的人了。“没事儿,手闲得很痒痒,写个什么浪书!”他瞪着那个人 咬着牙
巡警看了看书皮,红的;把书交给了巡长。巡长看了看书皮,红的;翻了几页内容,看 了看二头:“把他带进去!”一个巡警走过来。 当天晚上,二头被押解到公安局。 创作家“汝殷”和批评家“青燕”是仇人,虽然二人没见过面。汝殷以写小说什么的挣 饭吃,青燕拿批评作职业。在杂志上报纸上老是汝殷前面走,青燕后面紧跟。无论汝殷写什 么,青燕老给他当头一炮——意识不正确。 意识怎么就正确了呢?他从青燕的批评文字中找不到答案。他细细把自己的与那些所谓 正宗的作品比较了一下,然后照猫画虎的,也编些“意识正确”的故事,寄给一些刊物。 奇怪的是,这些编的东西不久就都退回来了;有一篇附着编辑人的很客气的信:“在言 论不自由的时期,红黄蓝白黑这些字中总有着会使我们见不着明天的,你这次所用的字差不 多都是这类的……” 汝殷笑得连嘴都闭不上了。原来如此!为什么青燕只放意识不正确的炮,而不说别的, 原来他是“怕”。他要戏弄青燕了。他自己花钱印了一小本集子,把曾经被拒绝的东西都收 在里面。他送给青燕一本,知道由某刊物的编辑部转投,青燕是一定可以接到的。 青燕到杂志社编辑部去,看看有什么“话”没有。他的桌上有三封信,一个纸包。把信 看完,打开了纸包,一本红皮的书——汝殷著。他把书卷起来,拿在手中,离开了编辑部。 走到东四牌楼南边,他要出恭。把书放在土台上,好便于搂起棉袍。他正堵住厕所的门 立着,外面又来了个人。他急于让位,撩着衣服,闭着气,就往外走。 走出老远,他才想起那本书。但是不愿再回去找寻。没有书,他也能批评,好在他记住 了书名与作家。 二头已经被监了两天。他莫名其妙,那本书里到底有什么呢?又过了一天!来了个人—— 年纪轻轻的,衣服很整齐,可是上着脚镣。 后来的先说了话:“什么案子,老乡亲?” “捡了一本书!”二头愤愤道。“什么书?”青年的眼珠黑了些。 “红皮的!”二头只记得这个,“我不认识字!”“哦!”青年点了点头。 都不言语了。待了好久,二头为了表示友善,小声地问:“你,你什么——案子?” “我写了一本书,”青年笑了笑。 “啊,你写的那本浪书,你?”二头的心中不记得一个刚会写书的人,这个人既会写书, 当然便是写那本红皮书的人了。“没事儿,手闲得很痒痒,写个什么浪书!”他瞪着那个人, 咬着牙
“那是为你们写的呢。”青年淘气的一笑 二头真压不住火了:“揍你个狗东西!”他可是还没肯动手。他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怕这 个青年 青年自己微笑了半天,才看了二头一眼。“你不认识字?” 二头愣了会儿,本想不回答,可是到底哼了一声。“在哪里捡的那本书?” “茅厕里,怎着?” “他们问你什么来着?” “他们问,谁给我的,我说不上来。” “好比说,我告诉他们,那是我汝殷落在茅房里的,岂不是没了你的事?”青年的笑又 有些无聊了。 “那敢情好了!”二头三天没笑过了,头一次抿了嘴 青燕回到自己的屋中,只写了一小段批评:“假如红色的书皮可以代表故事的内容,汝 殷君这次的戏法又是使人失望的。他只会用了张红纸,厚而光滑的红纸,而内容,内容,还 是没有什么正确的意识!”他写了下去。没想到会凑了七八百字,而且每句,在修辞上,都 有些表现权威的力量。批评也得成为文艺呀。 过了两天,他的稿子登出来了。又过了两天,他听到汝殷被捕的消息 又过了几天,二头才和汝殷说了“再见” 二头回到家中,爸爸已然在两天前下葬了。二头起了誓,从此再不进城去抓药! (选自《现代》一九三四年五月第五卷,有删节) 【注】30年代初的文坛被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着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这句话运用了反语手法,讽刺了警 察恃强凌弱的丑恶行径 尽管二头一再否认书是他的,但警察根据红色的书皮和书中的内容,认定二头是革命青年, 把他关押起来,二头父亲因此悲愤而死 C.汝殷说“那是为你们写的呢”,二头就破口大骂,这表现了小说家为劳动人民写了书,但 劳动人民并不理解,对小说家有很深的隔膜 D.小说的时代印痕比较明显,起首便提到日本兵,后又写到国民党政府的“恐红”症,反映 了当时政治环境和文学氛围 小说有并行的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那是为你们写的呢。”青年淘气的一笑。 二头真压不住火了:“揍你个狗东西!”他可是还没肯动手。他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怕这 个青年。 青年自己微笑了半天,才看了二头一眼。“你不认识字?” 二头愣了会儿,本想不回答,可是到底哼了一声。“在哪里捡的那本书?” “茅厕里,怎着?” “他们问你什么来着?” “他们问,谁给我的,我说不上来。” “好比说,我告诉他们,那是我汝殷落在茅房里的,岂不是没了你的事?”青年的笑又 有些无聊了。 “那敢情好了!”二头三天没笑过了,头一次抿了嘴。 青燕回到自己的屋中,只写了一小段批评:“假如红色的书皮可以代表故事的内容,汝 殷君这次的戏法又是使人失望的。他只会用了张红纸,厚而光滑的红纸,而内容,内容,还 是没有什么正确的意识!”他写了下去。没想到会凑了七八百字,而且每句,在修辞上,都 有些表现权威的力量。批评也得成为文艺呀。 过了两天,他的稿子登出来了。又过了两天,他听到汝殷被捕的消息。 又过了几天,二头才和汝殷说了“再见”。 二头回到家中,爸爸已然在两天前下葬了。二头起了誓,从此再不进城去抓药! (选自《现代》一九三四年五月第五卷,有删节) 【注】30 年代初的文坛被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着。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这句话运用了反语手法,讽刺了警 察恃强凌弱的丑恶行径。 B.尽管二头一再否认书是他的,但警察根据红色的书皮和书中的内容,认定二头是革命青年, 把他关押起来,二头父亲因此悲愤而死。 C.汝殷说“那是为你们写的呢”,二头就破口大骂,这表现了小说家为劳动人民写了书,但 劳动人民并不理解,对小说家有很深的隔膜。 D.小说的时代印痕比较明显,起首便提到日本兵,后又写到国民党政府的“恐红”症,反映 了当时政治环境和文学氛围。 5.小说有并行的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6.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二头,也有人认为是汝殷,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首次明 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 前5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2名”,并借势声讨“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 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 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链”各个环节都 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査,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 以全国排行前20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000集电视剧计,全年有40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 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2016年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存在的收 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 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之后愈演愈 (节选自2016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 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 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 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 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
6.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二头,也有人认为是汝殷,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观点和理由。(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首次明 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 前 5 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 22 名”,并借势声讨“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 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 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链”各个环节都 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 30 万至 50 万元人民币。 以全国排行前 20 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 13000 集电视剧计,全年有 40 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 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3 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存在的收 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 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之后愈演愈 烈。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 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 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 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 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
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 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 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 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2017年1月4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 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 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 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 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 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 方面的评价机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电 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 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 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 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 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率造假这 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进行收视率造假这一现象愈演愈 烈,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内容,同时 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
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 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 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 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 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 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 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其实,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 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 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 方面的评价机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电 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 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 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 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 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25 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率造假这 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进行收视率造假这一现象愈演愈 烈,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内容,同时 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
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科学完善的评 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4分)()() 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读者更直 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了收视率造假 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 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 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 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行业的角度 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9.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 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 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 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 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 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
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科学完善的评 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4 分)( )( ) 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读者更直 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了收视率造假 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 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 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 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行业的角度 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9.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 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 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 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 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 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
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 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 冥也。斥鹕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 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 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名:没有名声 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乃今:在今天,现在 C.天之苍苍,其正色也一一正色:真正的颜色 D.而后乃今将图南一—图南:计划向南飞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奚以知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B.而莫之天阏者/之二虫又何知 C.以五百岁为寿/具告以事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12.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 文章的特色 《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D.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追求绝对自由,不与统治者合作。 13.翻译下列句子 (1)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 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 冥也。斥鹕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 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 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名:没有名声 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乃今:在今天,现在 C.天之苍苍,其正色也——正色:真正的颜色 D.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南:计划向南飞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奚以知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B.而莫之天阏者/之二虫又何知 C.以五百岁为寿/具告以事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12.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 文章的特色。 B.《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D.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追求绝对自由,不与统治者合作。 13.翻译下列句子。 (1)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 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 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 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 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摹 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衬托了作者在西蜀异乡 收到“野人”相赠樱桃时的感激之情 E.“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 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15.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在《离骚》抒发了与于谦的《石灰吟》里“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似情感的诗句是
_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15 题。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②,早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 [注]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 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 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 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 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 C.“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桃如此娇嫩的弱点, 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D.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摹 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衬托了作者在西蜀异乡 收到“野人”相赠樱桃时的感激之情。 E.“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 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 15.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屈原在《离骚》抒发了与于谦的《石灰吟》里“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似情感的诗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