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 九 章 传染与免疫
免疫(immunity): 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 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传统的免疫概念: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抗传染免疫
免疫(immunity): 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 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传统的免疫概念: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抗传染免疫
第一节传染 传染与传染病 非传染性疾病 疾病 传染性疾病 传染病: 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病因素引 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病原微生物,或病原体: 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传染,又称感染: 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第一节 传染 一、传染与传染病 传染病: 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病因素引 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病原微生物,或病原体: 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传染,又称感染: 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疾病 非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因素 (一)病原体 1、毒力 2、数量 3、侵入门径 (二) 宿主的免疫力 (三) 环境因素 三、传染的可能结局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因素 (一)病原体 1、毒力 2、数量 3、侵入门径 (二)宿主的免疫力 (三)环境因素 三、传染的可能结局
第二节非特异免疫 非特异免疫,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是在种系 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 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主要 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和体液因素。 非特异免疫的组成: 生理屏障:皮肤、粘膜及其附属物、共生菌群 体液因素:溶菌酶、补体、干扰素 细胞因素: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炎症反应,免疫的综合作用等
第二节 非特异免疫 非特异免疫,是机体的一般生理防卫功能,是在种系 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由先天遗传而来,防卫任何外界 异物对机体的侵入而不需要特殊的刺激或诱导。主要 包括生理屏障、细胞因素和体液因素 非特异免疫的组成: 生理屏障: 皮肤、粘膜及其附属物、共生菌群 体液因素: 溶菌酶、补体、干扰素 细胞因素: 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炎症反应: 免疫的综合作用等
生理屏障 1.皮肤与粘膜: 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 >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 构,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 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机体的机械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排除异物 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 >各种分泌液中的杀菌成分;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 液的化学性屏障作用。 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
一、生理屏障 1. 皮肤与粘膜: 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 ➢ 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 构,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 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 ➢ 机体的机械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排除异物 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 ➢ 各种分泌液中的杀菌成分; ➢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粘膜所分泌的粘 液的化学性屏障作用。 ➢ 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
3)共生菌群 >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 常菌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 或者产生如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 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 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肠道内对药 物敏感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菌群间的拮抗作 用,则往往引起菌群失调症,如耐药性金黄色 葡萄球菌性肠炎
3)共生菌群 ➢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 常菌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 或者产生如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 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 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肠道内对药 物敏感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菌群间的拮抗作 用,则往往引起菌群失调症,如耐药性金黄色 葡萄球菌性肠炎
2.生理上的屏障结构 Lumen of blood vessel Pericyte 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 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 ndothelial cel 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 Neuron 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 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 Monocyte 境恒定有重要作用。 Tight junction Endothelial cell Basement membrane 1)血脑屏障: 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 Brain Microglia 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 The blood-brain barrier(BBB) Expert Reviews in Molecular Medicine200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 脑星形细胞组成,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 特点,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 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
2.生理上的屏障结构 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 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 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 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 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 境恒定有重要作用。 1)血脑屏障: 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 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 脑星形细胞组成,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 特点,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 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
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 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2)血胎屏障: 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 细胞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 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并不 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
2)血胎屏障: 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 细胞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 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并不 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 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 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
细胞因素 主要是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种异 物的能力。 吞噬细胞的种类: 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 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等颗粒的能力。 嗜中性粒细胞 非特异 多形核白细胞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吞噬性 未成熟、游离态:大单核细胞 游离在血液、体腔中:巨噬细胞 非特异或特异: 单核细胞 (脾:树突细胞 成熟 淋巴结:内皮细胞 骨髓:破骨细胞 白细胞 固定在组织中肝:Kupffer(星形)细胞 肺泡:尘细胞 结缔组织:组织细胞 中枢神经:小胶质细胞 T细胞 非吞噬性、特异: 淋巴细胞 B细胞→浆细胞
二、细胞因素 主要是指体内的各种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及其它各种异 物的能力。 吞噬细胞的种类:多形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 吞噬细胞的功能: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等颗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