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选做题 、(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六、选做题(19,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母亲的来信 [苏联]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 开,贪婪地读着。半年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 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看就知道。母亲每周来一封信,开头千篇一律:“我的 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晩上)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 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我日子过得挺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每封信 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好儿子,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好好保重。盼你 的回信,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边读边轻蔑地蹙眉,尽 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把白菜全啃坏了;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 的小头巾,一一这种头巾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 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走进宿舍。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 着熨衣,打听谁跟谁有约会等。文卡等同房间的人走光后,锁上房门,坐到桌前, 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前,他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那位老乡问了他的 工资和生活情况,便责备道:“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冬天就到了,家里得请人 运木柴,要劈,要锯…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在白纸上方写上 了一个数字:126,然后在左边写上“支出”,右边写上“数目”。他取过日历 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写上:还债一—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 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 布,给母亲寄去很不像话,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 用”,心中叨咕:“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时,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有删节) 1)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4分) (1)变化:初来城里,焦急等待,珍视来信;半年之后,不屑冷漠,蔑视来信 (2分) 原因:①表层原因:母亲来信频繁,内容千篇一律、琐碎无趣;②深层原因:文 卡内心缺乏对母亲的理解、关心,不懂得珍惜母亲对自己深挚的爱。受城市风气 影响,注重自己的享受,有点自私。(2分) (2)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这篇小说的构思技巧。150字左右。(8分) (2)①线索:标题“母亲的来信”是小说的线索,作者以此来串联起收信、忆 信、读信等故事情节,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信也是母亲情感的载体,包含了她 对儿子无私深挚的爱。 ②对比手法:母亲生活困难给文卡寄钱与文卡有余钱却不寄给母亲、文卡初来城 里盼望母亲来信的急切与后来对母亲来信的不屑等都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刻画 了人物的性格
2013 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选做题 一、(师大附中 2013 届高三第二次) 六、选做题(19,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母亲的来信 [苏联]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 开,贪婪地读着。半年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 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看就知道。母亲每周来一封信,开头千篇一律:“我的 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 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我日子过得挺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每封信 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好儿子,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好好保重。盼你 的回信,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边读边轻蔑地蹙眉,尽 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把白菜全啃坏了;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 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 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走进宿舍。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 着熨衣,打听谁跟谁有约会等。文卡等同房间的人走光后,锁上房门,坐到桌前, 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前,他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那位老乡问了他的 工资和生活情况,便责备道:“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冬天就到了,家里得请人 运木柴,要劈,要锯……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在白纸上方写上 了一个数字:126,然后在左边写上“支出”,右边写上“数目”。他取过日历 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写上: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 跳舞等——4 天,l 天 2 卢布——8……剩余——10 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 卢 布,给母亲寄去很不像话,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 用”,心中叨咕:“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 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时,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有删节) (1)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4 分) (1)变化:初来城里,焦急等待,珍视来信;半年之后,不屑冷漠,蔑视来信。 (2 分) 原因:①表层原因:母亲来信频繁,内容千篇一律、琐碎无趣;②深层原因:文 卡内心缺乏对母亲的理解、关心,不懂得珍惜母亲对自己深挚的爱。受城市风气 影响,注重自己的享受,有点自私。(2 分) (2)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谈谈这篇小说的构思技巧。150 字左右。(8 分) (2)①线索:标题“母亲的来信”是小说的线索,作者以此来串联起收信、忆 信、读信等故事情节,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信也是母亲情感的载体,包含了她 对儿子无私深挚的爱。 ②对比手法:母亲生活困难给文卡寄钱与文卡有余钱却不寄给母亲、文卡初来城 里盼望母亲来信的急切与后来对母亲来信的不屑等都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刻画 了人物的性格
③插叙手法。小说开篇先写“母亲来信了”,接着插叙了母亲以往来信的内容与 文卡的情感变化,补充交代了故事情节,也为后文文卡记账、拆信等内容做了充 分的铺垫 ③出人意料的结尾:前文用不少笔墨铺叙母亲来信内容的单调,读者会以为这次 来信亦然,然而结尾却出人意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和感染力,也给读者留下 了想象空间。 (每点4分,指出构思技巧1分,结合小说内容分析3分。答对2点给满分,其 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长郡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③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 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④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译文】 ①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 ②齐景公问为政之道于孔子。孔子对道:“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 道,子要尽子道 ③有人问孔子说:“夫子为什么不出世治理国政呢?”你听过《周书》中所说的 孝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又能将此孝友之心作为管理家族的指导思想,使长 幼都能和睦相处,没有不归于正道的。以《书经》看法来说,人处在家庭之间, 能带领家人正心修身,就是为政了。何必非要求个一官半职,才叫做为政呢? ④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通过教化引导使老百姓勤 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1)阅读上文,概括孔子关于政治管理的相关观点。(6分) 答:治理国家 ①要粮食充足、军备完善,要取得百姓的信任;②要以礼仪制度来管理国家;③ 国家的政治管理与个人的日常生活、品德修养密切相关;④(执政者)要以身作 则、勤勉工作。 (6分,一点2分,答对任意3点计满分,如果只是翻译且只对大概意思,各计 1分) (2)请就第③条选文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答:示例: 孔子认可《尚书》上所说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影响到政治,也是参 与政治,不一定非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看来,在当时那么久远的古代,孔子就 已经认识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品德修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要使我们的社 会真正成熟,除了我们的政府要有作为之外,我们的民间组织和个人也要参与到 社会各类活动中去。孔子在他生活的年代,就已经看到了这些只有现代文明社会 才具有的形态,他的观念确实是跨越甚至是超越了时代,令我们颇受启发! 本段文字的意思是:有一个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出仕、不直接参与政 治?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回答说:只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能把这种风
③插叙手法。小说开篇先写“母亲来信了”,接着插叙了母亲以往来信的内容与 文卡的情感变化,补充交代了故事情节,也为后文文卡记账、拆信等内容做了充 分的铺垫。 ③出人意料的结尾:前文用不少笔墨铺叙母亲来信内容的单调,读者会以为这次 来信亦然,然而结尾却出人意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和感染力,也给读者留下 了想象空间。 (每点 4 分,指出构思技巧 1 分,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3 分。答对 2 点给满分,其 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长郡中学 2013 届高三第四次) 六、选做题(19、20 题任选做一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③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 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④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译文】 ①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 ②齐景公问为政之道于孔子。孔子对道:“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 道,子要尽子道。” ③有人问孔子说:“夫子为什么不出世治理国政呢?”你听过《周书》中所说的 孝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又能将此孝友之心作为管理家族的指导思想,使长 幼都能和睦相处,没有不归于正道的。以《书经》看法来说,人处在家庭之间, 能带领家人正心修身,就是为政了。何必非要求个一官半职,才叫做为政呢? ④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通过教化引导使老百姓勤 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1) 阅读上文,概括孔子关于政治管理的相关观点。(6 分) 答:治理国家 ①要粮食充足、军备完善,要取得百姓的信任;②要以礼仪制度来管理国家;③ 国家的政治管理与个人的日常生活、品德修养密切相关;④(执政者)要以身作 则、勤勉工作。 (6 分,一点 2 分,答对任意 3 点计满分,如果只是翻译且只对大概意思,各计 1 分) (2)请就第③条选文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6 分) 答:示例: 孔子认可《尚书》上所说的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影响到政治,也是参 与政治,不一定非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看来,在当时那么久远的古代,孔子就 已经认识到个人的日常生活、品德修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要使我们的社 会真正成熟,除了我们的政府要有作为之外,我们的民间组织和个人也要参与到 社会各类活动中去。孔子在他生活的年代,就已经看到了这些只有现代文明社会 才具有的形态,他的观念确实是跨越甚至是超越了时代,令我们颇受启发! 本段文字的意思是:有一个人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出仕、不直接参与政 治?孔子引用《尚书》里的话回答说:只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能把这种风
气影响到政治上去,也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 呢?从中得到的启示有:要注重个人的品行修养;要自觉承担责任,热情参与国 家政治;政事无大小,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如果从答案中能看出学生对该段文字的基本意思是懂的,由此谈论到下面所列 中的一两点即可以计4-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坐(美国H.E.弗朗西斯) 早晨,那男人和女人坐在他们前的台阶上,坐了一整天,一动也不动 他每隔一阵子就从前门的玻璃偷看他们一下。天黑了,他们还不走,他怀疑他们 什么时候吃东西、睡觉、做其他的事情。黎明时,他们还坐在那儿,坐在那儿任 凭日晒雨淋。 起初,只有附近的邻居打电话来问:他们是谁?在那儿干什么?他不知道。后来, 街那头的邻居也打电话来问?经过那儿看见他们的人都打电话来。他从未听过那 对男女交谈。接着他开始接到来自市内各个角落的电话,有陌生人和市中的长辈 有专业人员和职员、收垃圾及其他社会工作的人,还有邮差,他每天都得绕过他 们来送信,这时,他觉得必须采取一些行动了。他要求他们离开。他们什么也没 说,只是坐着,看着,一派漠然。他说他要叫警察来。警察骂了他们一顿,向他 们解释他们的权利范围,然后用警车把他们带走。早上,他们又回来了。这回警 察说,如果不是监牢太挤了,就要把他们关起来,其实如果他坚持的话,警察仍 得找个地方关他们。那是你们的问题,他说。不,实际上是你的问题,警察这么 对他说,但仍然将二人带走。隔天早上他向外一看,那个男人和女人又坐在台阶 上了。 他们在那儿坐了好几年。冬天时,他希望他们冻死。但是,他自己却死了。他没 有亲戚,所以房子收归该市所有。那男人和女人继续坐在那里。该市威胁要将那 男人和女人弄走时,邻居和市民控诉该市并提出:那男人和女人在那儿坐了那么 久,房子该归他们所有。请愿者胜诉。男人和女人接管那幢房子。 翌日早晨,全市每一家的门前台阶上,都坐了一对陌生的男女 (1)请根据小说《坐》的内容,概括其主旨。(4分) ①内容:小说记叙了一对男女固执地坐在别人门口不肯离开,而房子的主人却无 可奈何,最终由他们接管房子的事。(2分) ②主旨:这篇小说主要是讽喻一种不良的社会怪象,批评人们对一些不良现象的 纵容,甚至鼓励。(2分) (文章最后,这对男女的行为被纷纷效仿,每家门口坐了一对陌生男女才能 看出作者真正的表达意图。) (2)请简析小说情节叙述的特点。(8分) 答 ①巧设悬念:文章开头写一对男女一直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 在那儿干什么。 ②线索清晰:以这一对坐在台阶上的男女为线索,写了周围种种人的态度和反应, 最后房子主人去世,这对男女接管了房子
气影响到政治上去,也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 呢?从中得到的启示有:要注重个人的品行修养;要自觉承担责任,热情参与国 家政治;政事无大小,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如果从答案中能看出学生对该段文字的基本意思是懂的,由此谈论到下面所列 中的一两点即可以计 4-6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坐(美国 H.E.弗朗西斯) 早晨,那男人和女人坐在他们前的台阶上,坐了一整天,一动也不动。 他每隔一阵子就从前门的玻璃偷看他们一下。天黑了,他们还不走,他怀疑他们 什么时候吃东西、睡觉、做其他的事情。黎明时,他们还坐在那儿,坐在那儿任 凭日晒雨淋。 起初,只有附近的邻居打电话来问:他们是谁?在那儿干什么?他不知道。后来, 街那头的邻居也打电话来问?经过那儿看见他们的人都打电话来。他从未听过那 对男女交谈。接着他开始接到来自市内各个角落的电话,有陌生人和市中的长辈、 有专业人员和职员、收垃圾及其他社会工作的人,还有邮差,他每天都得绕过他 们来送信,这时,他觉得必须采取一些行动了。他要求他们离开。他们什么也没 说,只是坐着,看着,一派漠然。他说他要叫警察来。警察骂了他们一顿,向他 们解释他们的权利范围,然后用警车把他们带走。早上,他们又回来了。这回警 察说,如果不是监牢太挤了,就要把他们关起来,其实如果他坚持的话,警察仍 得找个地方关他们。那是你们的问题,他说。不,实际上是你的问题,警察这么 对他说,但仍然将二人带走。隔天早上他向外一看,那个男人和女人又坐在台阶 上了。 他们在那儿坐了好几年。冬天时,他希望他们冻死。但是,他自己却死了。他没 有亲戚,所以房子收归该市所有。那男人和女人继续坐在那里。该市威胁要将那 男人和女人弄走时,邻居和市民控诉该市并提出:那男人和女人在那儿坐了那么 久,房子该归他们所有。请愿者胜诉。男人和女人接管那幢房子。 翌日早晨,全市每一家的门前台阶上,都坐了一对陌生的男女。 (1)请根据小说《坐》的内容,概括其主旨。(4 分) ①内容:小说记叙了一对男女固执地坐在别人门口不肯离开,而房子的主人却无 可奈何,最终由他们接管房子的事。 (2 分) ②主旨:这篇小说主要是讽喻一种不良的社会怪象,批评人们对一些不良现象的 纵容,甚至鼓励。 (2 分) (文章最后,这对男女的行为被纷纷效仿,每家门口坐了一对陌生男女才能 看出作者真正的表达意图。) (2)请简析小说情节叙述的特点。(8 分) 答: ①巧设悬念:文章开头写一对男女一直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 在那儿干什么。 ②线索清晰:以这一对坐在台阶上的男女为线索,写了周围种种人的态度和反应, 最后房子主人去世,这对男女接管了房子
③摇摆:小说在运行时,大部分时候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小说的情节框架其 实很简单,就是写这对男女坚持坐在别人门口,最后接管了别人的房子,可是中 间花了大量笔墨来写周围人对此的态度和反应以及双方之间的拉锯战。 ④结尾巧妙: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的结尾是这对男女最终接管了 房子,乍看之下不可思议,但仔细思索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关于结尾做了层层铺 垫,写了主人的无可奈何,写了警察的敷衍了事,写了周围人的知晓情况却态度 不明,写了这对男女的执着坚持,因此这个结局又是合乎情理的。 (8分,一点3分,答对任意3点即计满分) 三、(株洲市二中2013届高三第七次)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孔子:你们都毕业了,怎么又回来了 弟子:外面就业太难,我们回来读研 A.这幅漫画意在讽刺当今一种怎样的现实?(3分) B.请比较古代儒家教育与今天的教育,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20.阅读屈原《渔父》,完成题目。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 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 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沺(搅浑)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吃) 其糟(酒糟)而啜其醴(淡酒)?何故深思髙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 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洁净),受物之汶汶(玷 辱)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打桨)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 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屈原和渔父各自的处世态度。(3分)
③摇摆:小说在运行时,大部分时候呈现出犹疑不定的状态。小说的情节框架其 实很简单,就是写这对男女坚持坐在别人门口,最后接管了别人的房子,可是中 间花了大量笔墨来写周围人对此的态度和反应以及双方之间的拉锯战。 ④结尾巧妙: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的结尾是这对男女最终接管了 房子,乍看之下不可思议,但仔细思索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关于结尾做了层层铺 垫,写了主人的无可奈何,写了警察的敷衍了事,写了周围人的知晓情况却态度 不明,写了这对男女的执着坚持,因此这个结局又是合乎情理的。 (8 分,一点 3 分,答对任意 3 点即计满分) 三、(株洲市二中 2013 届高三第七次) 六、选做题(2 小题任选做 1 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孔子:你们都毕业了,怎么又回来了? 弟子:外面就业太难,我们回来读研。 A.这幅漫画意在讽刺当今一种怎样的现实?(3 分) B.请比较古代儒家教育与今天的教育,谈谈你的看法。(200 字左右,9 分) 20.阅读屈原《渔父》,完成题目。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 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 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搅浑)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吃) 其糟(酒糟)而啜其醴(淡酒)?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 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洁净),受物之汶汶(玷 辱)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 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打桨)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 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屈原和渔父各自的处世态度。(3 分)
(2)请就渔父的处世观念,结合当今现实,写一段评论文字。(200字左右,9 分) 19.①一些读书人适应环境能力差,逃避现实(或:现实环境太差,读书人纵有 满腹经纶,依然难以施展才华) ② 参考点:儒家教育,以修身为核心,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学 习内容比较单纯;现代教育,功利性强,学习内容繁杂,读书人多以赚钱发财为 目标(此题不设限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评分侧重是否有思想) 20、①屈原:不论世人怎样污秽,始终保持髙洁,绝不同流合污。渔父:随波逐 流,或灵活处世,随机应变,巧妙利用外物(意对即可)②参考观点:不可随波 逐流/应随机应变,巧妙利用外物//应该学会适应环境//保存自身,待机而动(评 分时侧重文理,观其是否谈及现实) (长沙市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六、必做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①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 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 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②,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 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 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 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一一欧阳修《五代史·冯道传·论》 【译文】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 则国家很容易灭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 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 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 都拿,什么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 【注】①孙,同“逊”,指谦逊的语言。②四维,古代统治者以礼、义、廉 耻为治国的四纲,叫四维 (1)两则经典均谈到了修身,内容又不完全相同。请说说它们的区别。(6分) 答:《论语》主要是针对更高道德修养的人一一君子而言的,强调做事要以道义 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义、 礼、孙、信”或“道义、礼仪、谦逊的语言、诚实的态度”这样的回答酌情扣分) 《论》则主要针对常人和士大夫而言的,作为一般的人既要讲礼仪,也要知廉耻, 而作为士大夫更要知耻守廉 《论》所提的是修身之基本要求,而《论语》所提的则是修身的更高要求 (2)结合现实,请你具体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崇荣知耻。(6分) 可以从下列角度具体谈论 ①保持人性,维护做“人”的尊严;②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③自省自 律,常怀知耻之心;④崇尚荣誉,提升理想境界;⑤见利思义,讲究谋“欲”方 式等等。(答案必须在范围之内,角度不少于4个。解说应适当地联系现实) 四、长郡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12分)
(2)请就渔父的处世观念,结合当今现实,写一段评论文字。(200 字左右,9 分) 19.①一些读书人适应环境能力差,逃避现实(或:现实环境太差,读书人纵有 满腹经纶,依然难以施展才华) ② 参考点:儒家教育,以修身为核心,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学 习内容比较单纯;现代教育,功利性强,学习内容繁杂,读书人多以赚钱发财为 目标(此题不设限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评分侧重是否有思想) 20、①屈原:不论世人怎样污秽,始终保持高洁,绝不同流合污。渔父:随波逐 流,或灵活处世,随机应变,巧妙利用外物(意对即可)②参考观点:不可随波 逐流//应随机应变,巧妙利用外物//应该学会适应环境//保存自身,待机而动(评 分时侧重文理,观其是否谈及现实) (长沙市一中 2013 届高三第二次) 六、必做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①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 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 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②,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 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 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 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欧阳修《五代史·冯道传·论》 【译文】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 则国家很容易灭亡。妙啊,管子的善于立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大法;廉耻,是 为人立身的大节。大凡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人到了这种 地步,那便灾祸、失败、逆乱、死亡,也就都随之而来了;何况身为大臣而什么 都拿,什么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乱,国家哪有不亡的呢? 【注】 ①孙,同“逊”,指谦逊的语言。 ②四维,古代统治者以礼、义、廉、 耻为治国的四纲,叫四维。 (1)两则经典均谈到了修身,内容又不完全相同。请说说它们的区别。(6 分) 答:《论语》主要是针对更高道德修养的人——君子而言的,强调做事要以道义 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义、 礼、孙、信”或“道义、礼仪、谦逊的语言、诚实的态度”这样的回答酌情扣分) 《论》则主要针对常人和士大夫而言的,作为一般的人既要讲礼仪,也要知廉耻, 而作为士大夫更要知耻守廉。 《论》所提的是修身之基本要求,而《论语》所提的则是修身的更高要求。 (2)结合现实,请你具体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崇荣知耻。(6 分) 可以从下列角度具体谈论: ①保持人性,维护做“人”的尊严;②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③自省自 律,常怀知耻之心;④崇尚荣誉,提升理想境界;⑤见利思义,讲究谋“欲”方 式等等。(答案必须在范围之内,角度不少于 4 个。解说应适当地联系现实) 四、长郡中学 2013 届高三第三次 六、选做题(19、20 题任选做一题,12 分) 1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12 分)
①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 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错:话没有轮到他说却说了,叫 做急躁;话轮到他说却不说,叫隐瞒;未曾察言观色就开口,叫做睁眼瞎。″ ②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可以和他说的话,却不和他说,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 和他说的话,却和他说,这就是说错了话。真正智慧的人,(该说的时候直说,) 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③孟子曰:“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tian)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 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译文】孟子说:“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这是用言语试探对方来取利;该 说话的时候却不说话,这是用沉默试探对方来取利,这些都是钻洞爬墙一类的小 偷行为。” 【注】①餂:探取,取利。②穿逾:指行窃。 (1)“侍于君子”的人说话有哪些注意事项?请从正面简要概括。(6分)? 答:①说话要沉稳;②说话要坦诚;③说话要察言观色(把握最佳时机)。(每 点2分) (2)根据②③两个选段,简要分析孔孟的言语观。(6分) 答:孔孟都认为,说话要得体适当。①在孔子看来,智者要讲究说话的时机,该 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以免失掉友人(错失人才)或说错话;②在孟子看来, 说话要符合“义”,不得存有试探取利等不良动机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的消息,正在改变着中国各地未来的 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两大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和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介绍。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夏放透露,12日 上午已经开会,敲定将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 本。张夏放坦言,此前《透明的胡萝卜》也在备选之列,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也对这篇文章入选教材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组的 朱于国,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语文教材编写部门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一事“很关注”,未来肯定会考虑增加相关篇目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内容。 但是,同时他也强调,语文教材的课文改变,需要由编委会确定,“魔幻现实主 义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加入莫言先生的作品,会考虑选择浅显 些的文章。 (1)请为上述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分) 人教社、语文社考虑将莫言作品编入中学教材 (2)根据上述消息,就“莫言作品编入中学教材”,写一段新闻短评。(10 分) 观点一:可以适度增加一两篇莫言先生的作品,但是不需要过渡渲染诺贝尔文 学奖。 观点二: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关键应该 考虑的是,选择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作品纳入到语文课本中
①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 言谓之隐,未 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季氏》 【译文】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错:话没有轮到他说却说了,叫 做急躁;话轮到他说却不说,叫隐瞒;未曾察言观色就开口,叫做睁眼瞎。" ②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论语· 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可以和他说的话,却不和他说,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 和他说的话,却和他说,这就是说错了话。真正智慧的人,(该说的时候直说,) 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③孟子曰:“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tiǎn)之也;可以 言而不言,是以 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译文】孟子说:“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这是用言语试探对方来取利;该 说话的时候却不说话,这是用沉默试探对方来取利,这些都是钻洞爬墙一类的小 偷行为。” 【注】 ①餂:探取,取利。 ②穿逾:指行窃。 (1)“侍于君子”的人说话有哪些注意事项? 请从正面简要概括。(6 分) ? 答:①说话要沉稳; ②说话要坦诚;③说话要察言观色(把握最佳时机)。(每 点 2 分) (2)根据②③两个选段,简要分析孔孟的言语观。(6 分) 答:孔孟都认为,说话要得体适当。①在孔子看来,智者要讲究说话的时机,该 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以免失掉友人(错失人才)或说错话;②在孟子看来, 说话要符合“义”,不得存有试探取利等不良动机。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的消息,正在改变着中国各地未来的 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两大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 和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介绍。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夏放透露,12 日 上午已经开会,敲定将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 本。张夏放坦言,此前《透明的胡萝卜》也在备选之列,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也对这篇文章入选教材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组的 朱于国,12 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语文教材编写部门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一事“很关注”,未来肯定会考虑增加相关篇目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内容。 但是,同时他也强调,语文教材的课文改变,需要由编委会确定,“魔幻现实主 义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加入莫言先生的作品,会考虑选择浅显 一些的文章。” (1)请为上述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 分) 人教社、语文社考虑将莫言作品编入中学教材 (2)根据上述消息,就“莫言作品编入中学教材”, 写一段新闻短评。(10 分) 观点一:可以适度增加一两篇莫言先生的作品,但是 不需要过渡渲染诺贝尔文 学奖。 观点二: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关键应该 考虑的是,选择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作品纳入到语文课本中
观点三:对于中学生而言,接受和学习莫言先生的魔幻现实主义文风可能存在 难度。(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五、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阴谋 星新一 动物园里养着一头大象。旁边有一群鸽子安了家。游客们扔给大象的食物,只要 能分到一点余惠,鸽子们就可以不劳而获地吃个饱 鸽子们的生活轻松愉快,但是由于闲得无聊,一般的话题也都谈腻了,于是 议论渐渐激烈起来 “大象这家伙,我真是从心眼里讨厌它。” “说得对。那个大块头,骄傲得不得了,眼里好像根本没有咱们。” 鸽子们发泄着怨气。这怨气本来是出自靠大象的余惠度日的屈辱感,但是谁 也不想承认,谁也不说。它们除了说大象几句坏话外,别无良策。 “我们要想一个巧妙的办法治它一下。” 于是鸽子们商量起办法来。世上再没有比策划阴谋更高兴的事了。接连几天, 鸽子们都专心致志于定计策。不久,妙计终于想出来了。鸽子代表凑到大象眼前, 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 “伟大的象先生,作为动物之王,你只满足于人类的喂养,不觉得可耻吗?” “这些事我连想也没想过,可是经你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 现在应该觉醒,起来斗争。你比人个头大,力气强,怎么也不会输。应该 叫人类知道你的厉害。” 鸽子的阴谋是想煽动驯顺的大象起来闹事。然后看着大象是怎样被人类治 服,借以取乐。这样一来,蒙受更大屈辱的是大象而不是自己了。 但是,这里有一点估计错了:大象比预想的更听话。它认真地考虑了鸽子的 意见,头脑清晰了,浑身充满了力量。于是它撞毁了栅栏,跑到街上去横冲直撞, 把眼睛看到的,鼻子碰到的东西全给破坏了;一直到挨了几发子弹,一命呜呼才 罢休。 这样一来,鸽子们的长期屈辱生活算是结束了,这是值得祝贺的。可是鸽子 们在生存竞争十分激烈的其他地方却难以生活。不到几天,就因为饥饿而悲惨地 死掉了。(选自《星新一微型小说选》,有删节) (1)小说情节的运行基本上遵循着“开端一一发展一一高潮一一结局”的模式。 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6分) 开端:鸽子在大象旁边安家,靠大象的余惠生活 发 展 潮 结局:鸽子的屈辱生活结束了,但它们也饿死了
观点三:对于中学生而言,接受和学习莫言先生的魔 幻现实主义文风可能存在 难度。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五、师大附中 2013 届高三第一次 六、选做题(19、20 题任选做一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阴 谋 星新一 动物园里养着一头大象。旁边有一群鸽子安了家。游客们扔给大象的食物,只要 能分到一点余惠,鸽子们就可以不劳而获地吃个饱。 鸽子们的生活轻松愉快,但是由于闲得无聊,一般的话题也都谈腻了,于是 议论渐渐激烈起来。 “大象这家伙,我真是从心眼里讨厌它。” “说得对。那个大块头,骄傲得不得了,眼里好像根本没有咱们。” 鸽子们发泄着怨气。这怨气本来是出自靠大象的余惠度日的屈辱感,但是谁 也不想承认,谁也不说。它们除了说大象几句坏话外,别无良策。 “我们要想一个巧妙的办法治它一下。” 于是鸽子们商量起办法来。世上再没有比策划阴谋更高兴的事了。接连几天, 鸽子们都专心致志于定计策。不久,妙计终于想出来了。鸽子代表凑到大象眼前, 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 “伟大的象先生,作为动物之王,你只满足于人类的喂养,不觉得可耻吗?” “这些事我连想也没想过,可是经你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 “现在应该觉醒,起来斗争。你比人个头大,力气强,怎么也不会输。应该 叫人类知道你的厉害。” 鸽子的阴谋是想煽动驯顺的大象起来闹事。然后看着大象是怎样被人类治 服,借以取乐。这样一来,蒙受更大屈辱的是大象而不是自己了。 但是,这里有一点估计错了:大象比预想的更听话。它认真地考虑了鸽子的 意见,头脑清晰了,浑身充满了力量。于是它撞毁了栅栏,跑到街上去横冲直撞, 把眼睛看到的,鼻子碰到的东西全给破坏了;一直到挨了几发子弹,一命呜呼才 罢休。 这样一来,鸽子们的长期屈辱生活算是结束了,这是值得祝贺的。可是鸽子 们在生存竞争十分激烈的其他地方却难以生活。不到几天,就因为饥饿而悲惨地 死掉了。(选自《星新一微型小说选》,有删节) (1)小说情节的运行基本上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 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6 分) 开端:鸽子在大象旁边安家,靠大象的余惠生活。 发 展: 高 潮: 结局:鸽子的屈辱生活结束了,但它们也饿死了
(2)文中“它(大象)认真地考虑了鸽子的意见”,请用第一人称视角,描述 大象当时的心理活动。(6分) 19.(1)鸽子逐渐对大象产生了怨恨,试图整治它。在鸽子的教唆下,大象挑战 人类并被枪杀。(6分) (2)答题要求:以“我”为叙述人称,联系上下文,揣摩大象当时的心理。以 醒悟、反抗”为基本心理,可以结合“犹豫、赞同、不甘”等进行心理描述 (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论语·为政》) ②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第二》) ③“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④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1)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条概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6分) (2)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传统“孝道文化”的认识。(6分) 答 20.(1)①养亲。即子女在生活上要赡养父母。②敬亲。即子女在人格上要尊 重父母。 ③顺亲。即子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④显亲。即子女要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 光宗耀祖。⑤孝有不同境界:孝的初始境界是事奉自己的双亲,中层境界是事奉 自己的国君,最高境界是修身立命。(一点1分,答出五点得6分满分。) 2)答案要点:①“孝道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讲求孝道是为人的基 本品德。②当今应弘扬传统“孝道文化”,这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养、构建和谐 社会有积极意义。③在新时期应该赋予“孝”以新的内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其他认识言之成理亦可)(6分) 六、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6次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 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 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2)文中“它(大象)认真地考虑了鸽子的意见”,请用第一人称视角,描述 大象当时的心理活动。(6 分) 答: 19.(1)鸽子逐渐对大象产生了怨恨,试图整治它。在鸽子的教唆下,大象挑战 人类并被枪杀。(6 分) (2)答题要求:以“我”为叙述人称,联系上下文,揣摩大象当时的心理。以 “醒悟、反抗”为基本心理,可以结合“犹豫、赞同、不甘”等进行心理描述。 (6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论语•为政》) ②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第二》) ③“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④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1)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分条概述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6 分) 答: (2)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传统“孝道文化”的认识。(6 分) 答: 20.(1) ①养亲。即子女在生活上要赡养父母。②敬亲。即子女在人格上要尊 重父母。 ③顺亲。即子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④显亲。即子女要建功立业为父母争光, 光宗耀祖。⑤孝有不同境界:孝的初始境界是事奉自己的双亲,中层境界是事奉 自己的国君,最高境界是修身立命。(一点 1 分,答出五点得 6 分满分。) (2)答案要点:①“孝道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讲求孝道是为人的基 本品德。②当今应弘扬传统“孝道文化”,这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养、构建和谐 社会有积极意义。③在新时期应该赋予“孝”以新的内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其他认识言之成理亦可)(6 分) 六、师大附中 2013 届高三第 6 次 六、选做题(19、20 题任选做一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永远的蝴蝶 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 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 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 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 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 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裏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 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 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 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 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 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简析小说中“雨”的作用。(6分) 19.(1)答案:①“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和发生的场景;②“雨”是线索, 贯穿全文始终。③“雨”奠定了全文悲伤的情感基调,营造了笼罩全文的阴冷 伤感、凄美的氛围:④“雨”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也是灾难和不幸的象征。(答 出三点即可给满分,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2)小说的标题“永远的蝴蝶”生动形象,蕴含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2)答案:①永远的蝴蝶是永远年轻、美丽、可爱的樱子的化身(或象征) 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②将惨烈的车祸场面浪漫化(或诗意化),以轻写重, 虚实结合,给人一种凄艳的美感。③表达了“我”对樱子深切的眷恋和怀念,蕴 含着刻骨铭心的哀愁和伤痛。④寄托了“我”希望与樱子像蝴蝶般比翼双飞的美 好的爱情理想。(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 而为之者与?”(选自《论语·宪问》) ②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选自《老子》第二章) (1)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中加横线的句子所体现的儒、道两家思想的异同 (6分) 20.要点提示: (1)儒道两家思想的相同之处:都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体现了要有所“为” 的处世态度。(2分) 儒道两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在立身处世方面,儒家提倡应积极寻求能为世所用的 机会,表现出一种进取精神;道家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事,顺应自然施行教化, 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提倡“无为而治”。(4分) (2)谈谈“儒道互补”的现实意义。(6分) 要点提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 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冷的 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 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 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 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 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 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 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简析小说中“雨”的作用。(6 分) 19.(1)答案:①“雨”是不幸和灾难的起因和发生的场景;②“雨”是线索, 贯穿全文始终。③“雨”奠定了全文悲伤的情感基调,营造了笼罩全文的阴冷、 伤感、凄美的氛围;④“雨”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也是灾难和不幸的象征。(答 出三点即可给满分,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2)小说的标题“永远的蝴蝶”生动形象,蕴含丰富,请简要分析。(6 分) (2)答案:①永远的蝴蝶是永远年轻、美丽、可爱的樱子的化身(或象征), 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②将惨烈的车祸场面浪漫化(或诗意化),以轻写重, 虚实结合,给人一种凄艳的美感。③表达了“我”对樱子深切的眷恋和怀念,蕴 含着刻骨铭心的哀愁和伤痛。④寄托了“我”希望与樱子像蝴蝶般比翼双飞的美 好的爱情理想。(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其他说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 而为之者与?”(选自《论语·宪问》) ②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选自《老子》第二章) (1)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中加横线的句子所体现的儒、道两家思想的异同。 (6 分) 答: 20.要点提示: (1)儒道两家思想的相同之处:都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体现了要有所“为” 的处世态度。(2 分) 儒道两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在立身处世方面,儒家提倡应积极寻求能为世所用的 机会,表现出一种进取精神;道家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事,顺应自然施行教化, 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提倡“无为而治”。(4 分) (2)谈谈“儒道互补”的现实意义。(6 分) 要点提示:
(2)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仍有其现实意 义。在新时期,我们既要以儒家的积极进取为人生态度,锐意进取,建功立业, 又要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顺其自然,超然通达,顺势而为。(答案能结合 上述观点言之成理即可。)(6分) 七、2013年元月醴陵一中、攸县一中、浏阳一中六、选做题(请在下面两 道题中任选一道进行解答。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假如是你的话(日本)都筑道夫 “这个戒指真的白给我?大概是人造钻石吧,但人造钻石这么大也妙极了。” “是真的钻石。不嫌弃的话,请戴上试试。 推销员交出了戒指盒。女的双颊一红,捏起了戒指。推销员按住这只手,说道: “请等一下,太太。不行。我不能说谎。” “还是有什么条件吧?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可能白给嘛。” “说实在的,这不是平常的戒指。而是一个遥控开关。我不是这个地球的人。是 从一个遥远的星球来的。我们那个星球,由于人口过剩,眼看要爆发危机,不得 不采取非常措施。结果,决定杀死五百万人。可是谁也不肯按执行死刑的开关 因此派我到这里来。一戴上这只戒指,立刻要死五百万人。这颗钻石可以说是执 行死刑的报酬。对不起,太太。” “尽开玩笑。到底是给还是不给?” “肯戴的就奉送。不过,要等我回去以后再戴。” 推销员把戒指留在女的手中,跳出门外。女的手拿戒指端详了许久。 然后 假如是你的话,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文章有改动) (1)请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文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3分) (2)请联系现实谈谈这篇小说带给你的思考。(200字以内)(9分) 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上述文字阐述的主要问题以及孟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分) (2)对上述文字阐述的主要问题,请联系现实谈谈看法。(200字以内)(9 分) 19.(1)兴奋一一怀疑一—犹豫不定 (2)示例:小说带给我们关于自己与他人(物质诱惑和道德坚守)关系的思考 它用荒诞的笔法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选择:一边是唾手可得的物质利益,一边是 可能存在的他人的生命的丧失。孰轻孰重,考量人心。现实生活中,“地沟 油”“毒胶囊”“彩色馒头”等现象的存在就是因为某些商家利欲熏心,只顾
(2)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仍有其现实意 义。在新时期,我们既要以儒家的积极进取为人生态度,锐意进取,建功立业, 又要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顺其自然,超然通达,顺势而为。(答案能结合 上述观点言之成理即可。)(6 分) 七、2013 年元月醴陵一中、攸县一中、浏阳一中 六、选做题(请在下面两 道题中任选一道进行解答。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假如是你的话 (日本)都筑道夫 “这个戒指真的白给我?大概是人造钻石吧,但人造钻石这么大也妙极了。” “是真的钻石。不嫌弃的话,请戴上试试。” 推销员交出了戒指盒。女的双颊一红,捏起了戒指。推销员按住这只手,说道: “请等一下,太太。不行。我不能说谎。” “还是有什么条件吧?这么贵重的东西,不可能白给嘛。” “说实在的,这不是平常的戒指。而是一个遥控开关。我不是这个地球的人。是 从一个遥远的星球来的。我们那个星球,由于人口过剩,眼看要爆发危机,不得 不采取非常措施。结果,决定杀死五百万人。可是谁也不肯按执行死刑的开关。 因此派我到这里来。一戴上这只戒指,立刻要死五百万人。这颗钻石可以说是执 行死刑的报酬。对不起,太太。” “尽开玩笑。到底是给还是不给?” “肯戴的就奉送。不过,要等我回去以后再戴。” 推销员把戒指留在女的手中,跳出门外。女的手拿戒指端详了许久。 然后—— 假如是你的话,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文章有改动) (1)请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文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3 分) (2)请联系现实谈谈这篇小说带给你的思考。(200 字以内)(9 分) 2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上述文字阐述的主要问题以及孟子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 分) (2)对上述文字阐述的主要问题,请联系现实谈谈看法。(200 字以内)(9 分) 19.(1)兴奋——怀疑——犹豫不定 (2)示例:小说带给我们关于自己与他人(物质诱惑和道德坚守)关系的思考。 它用荒诞的笔法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选择:一边是唾手可得的物质利益,一边是 可能存在的他人的生命的丧失。孰轻孰重,考量人心。现实生活中,“地沟 油”“毒胶囊”“彩色馒头”等现象的存在就是因为某些商家利欲熏心,只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