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2)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方法】 了解文革,导入新课。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家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借助材料, 展开讨论,进行价值观教学。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1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的毛主席在浏 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终丧 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2,关于文革: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 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文革发生在196年到1976年 10年,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十年浩劫”。这是由毛泽东发动的,被四人帮,林 彪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场残酷癫狂的是非颠倒的政治运动。老师刚才讲的那个故 事就是由冯骥才采访或者说倾听文革经历者后所编写的《100个人的十年》之中 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本书记录了文革中种种的荒诞荒唐辛酸之事。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自行查阅 二.作家介绍 1,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宦家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⑵ 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⑵ 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⑵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方法】 了解文革,导入新课。快速概括文意,把握作家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旨。借助材料, 展开讨论,进行价值观教学。从而让学生铸造一颗敢于反省忏悔的坦诚求真的心。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的毛主席在浏 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终丧 妻失子。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2,关于文革: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 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文革发生在 1966 年到 1976 年 10 年,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十年浩劫”。这是由毛泽东发动的,被四人帮,林 彪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场残酷癫狂的是非颠倒的政治运动。老师刚才讲的那个故 事就是由冯骥才采访或者说倾听文革经历者后所编写的《100 个人的十年》之中 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本书记录了文革中种种的荒诞荒唐辛酸之事。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自行查阅。 二.作家介绍 1,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 年 11 月 25 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宦家
庭,2005年10月17日于上海逝世,享年101岁。100年时一个世纪,真正的可 以说是世纪老人,也被人誉为“20世纪中国人的良心”。2003年,巴金百年诞 辰,巴金被评选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请同学们看下课后,第35页,二题第一标题下的内容,这就是巴金在文化大 革命中的经历。 3,巴金是文革的受害者,然而在文革结束后他却站出来忏悔,并不是指责,他 晚年创作的思想随笔《随想录》是一部五卷本的忏悔录,发表后在80年代后期 的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说真话”成了全社会呼吁的人格品质 本文就是选自《随想录》,随想录“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 感受,无情的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 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 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 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散文,看看文章能分为几部分,哪些内容是开端,哪 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1自然段)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2自然段) 包弟来历 发展(3-6自然段) 七年相处 结局(7-9自然段) 朝离别 尾声(10-13自然段) 真心忏悔 (二)情感把握 巴金对小狗包弟感情的变化是我们这篇课文学习的关键,这种波澜起伏 的感情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 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一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教师复述情节,总结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探究文旨 教师引导:“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 魂”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提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早,来得清,来得静,来得凄凉”, 试问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
庭,2005 年 10 月 17 日于上海逝世,享年 101 岁。100 年时一个世纪,真正的可 以说是世纪老人,也被人誉为“20 世纪中国人的良心” 。2003 年,巴金百年诞 辰,巴金被评选为“2003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 请同学们看下课后,第 35 页,二题第一标题下的内容,这就是巴金在文化大 革命中的经历。 3,巴金是文革的受害者,然而在文革结束后他却站出来忏悔,并不是指责,他 晚年创作的思想随笔《随想录》是一部五卷本的忏悔录,发表后在 80 年代后期 的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说真话”成了全社会呼吁的人格品质 本文就是选自《随想录》,随想录“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 感受,无情的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 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 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一篇文章《小狗包弟》来感受 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 二.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整体把握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 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散文,看看文章能分为几部分,哪些内容是开端,哪 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 楔子 (1 自然段) ——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 (2 自然段) —— 包弟来历 发展 (3—6 自然段) —— 七年相处 结局 (7-9 自然段) —— 一朝离别 尾声(10-13 自然段)—— 真心忏悔 (二)情感把握 1.巴金对小狗包弟感情的变化是我们这篇课文学习的关键,这种波澜起伏 的感情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 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教师复述情节,总结后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探究文旨 1.教师引导:“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 魂”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提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朱自清《荷塘月色》有“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早,来得清,来得静,来得凄凉”, 试问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
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3.教师提问:文章哪些言语表明了作者的“歉意”? 4.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 参考内容(多媒体显示)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 生活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 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第二课时 填充以下有关小狗包弟的资料卡 名 包弟 日本 瑞典旧主人起名“斯包弟”,为了简化,称“包弟”; 起名缘 弟”是带有血缘关系的字眼,表示巴金家已把小狗包弟当 作是自己家人来看待 性格特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点 何时被 巴金收 1959年 何 文革期间(1966 养 时被害年8月下旬) 金对其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一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的感情|轻松(送走了包弟)一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一歉意(至今 变化|心不得安) 三,内容分析 1.阅读“开端、发展、结局”部分,回忆包弟特点(聪明、可爱、通人 性、有情义)。 思考: ①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 包弟的这些特点时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 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 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明确:文末“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3.教师提问:文章哪些言语表明了作者的“歉意”? 4.学生浏览课文后回答: 参考内容(多媒体显示)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 生活” “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好象作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 “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第二课时 填充以下有关小狗包弟的资料卡 姓名 包 弟 种 族 日本 起名缘 由 瑞典旧主人起名“斯包弟”,为了简化,称“包弟”; “弟”是带有血缘关系的字眼,表示巴金家已把小狗包弟当 作是自己家人来看待。 性格特 点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何时被 巴金收 养 1959 年 何 时被害 文革期间(1966 年 8 月下旬) 巴 金对其 的感情 变化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 心不得安) 三,内容分析 1.阅读“开端、发展、结局”部分,回忆包弟特点(聪明、可爱、通人 性、有情义)。 思考: ①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 包弟的这些特点时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 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 正面描写 第 2 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 3 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②(重点)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可爱与聪明,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 呢。(重点)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 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 危,人人力求自保,无暇他顾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在于残忍的社会 2.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尾声”部分,思考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 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轻松沉重自责),这期间作家的思想斗争是剧烈 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 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 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 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 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话最能表明 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3.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 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两个。有什么作用? 对照这两个故事,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 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 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侧面描写 第 3 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 5 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②(重点)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可爱与聪明,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 呢。(重点)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b、瑞典旧主人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 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 除了前面讲过的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当时那种人人自 危,人人力求自保,无暇他顾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 在于残忍的社会。 2.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尾声”部分,思考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 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轻松 沉重 自责),这期间作家的思想斗争是剧烈 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①作家为什么会轻松? 明确: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 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 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②他为什么会沉重? 明确: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 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 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哪一句话最能表明 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3.文章写到这里,作家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头来看一 下,作家一共写了几个故事? 两个。有什么作用? 对照这两个故事,可以将楔子部分的问题解决了,请大家将这两个故事的主 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人公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说明了作家自责的必然性和忏悔的必要性。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 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 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的,在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也有可能会问 到的问题。 四.写法探究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56小段,来谈谈对于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 你觉得它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小结: 对比手法的应用。(两只狗的经历对比;狗与人的对比;真与伪的对比) 拓展: 表达真情。 ■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情感评价 1你的评价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 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 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 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 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 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包弟和巴金在文革中都是受害者! 2巴金的自我评价 请同学们看课后第二题的2,3,4标题, 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再访巴黎》) 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巴金《“豪 言壮语”》)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 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的,在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也有可能会问 到的问题。 四.写法探究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 5,6 小段,来谈谈对于巴金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 你觉得它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小结: ▪ 对比手法的应用。(两只狗的经历对比;狗与人的对比;真与伪的对比) 拓展: ▪ 表达真情。 ▪ 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 ▪ 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 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情感评价 1.你的评价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 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 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 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 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 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包弟和巴金在文革中都是受害者! 2.巴金的自我评价 请同学们看课后第二题的 2,3,4 标题, 我从《忏悔录》的作者这里得到安慰,学到了说真话。(巴金《再访巴黎》) 要讲话就得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巴金《“豪 言壮语”》)
3社会的评价 巴金先生,年届八旬地位显赫,又是一个浩劫中的被迫害者,且身处一种全民 族的控诉氛围中—一在这氛围里,几乎人人都说自己是一个冤屈者受难者一—他 却出来拷问灵魂,反省自己,这不仅表现为思想和情感境界的超越,也体现了他对 那场浩劫认知的深度。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 2003年度人物一一巴金,影像链接 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 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 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 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4.设问(小狗包弟悲惨命运错在哪里?)提供方向(分别小狗、社会、作者三 方面来探究),注意(从文中去找,扣住文中的词和句子去概括。 Ppt展示 小狗包弟 人性和兽性的拷问 小狗的命运(悲惨)?错在哪里 小狗? (日本种的小狗瑞典的旧主人) 社会? (破四旧人人自危) 作者? (怯懦和怕事自私) 认错(一生追求光明崇尚激情正直勇敢) 良心的谴责良知的坚守→真 社会的责任人类的要求→爱 对社会的反思→善 六.主题归纳 真善美,是每个社会需要的,也是每个人应该要求自己的。这篇文章通过叙 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狗
3.社会的评价 巴金先生,年届八旬,地位显赫,又是一个浩劫中的被迫害者,且身处一种全民 族的控诉氛围中——在这氛围里,几乎人人都说自己是一个冤屈者受难者——他 却出来拷问灵魂,反省自己,这不仅表现为思想和情感境界的超越,也体现了他对 那场浩劫认知的深度。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 2003 年度人物——巴 金,影像链接 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 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 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 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4.设问(小狗包弟悲惨命运错在哪里?)提供方向(分别小狗、社会、作者三 方面来探究),注意(从文中去找,扣住文中的词和句子去概括。) Ppt 展示: 小狗包弟 人性和兽性的拷问: 小狗的命运(悲惨)?错在哪里 小狗? (日本种的小狗 瑞典的旧主人) 社会? (破四旧人人自危) 作者? (怯懦和怕事自私) ↓ 认错(一生追求光明崇尚激情正直勇敢) ↓ 良心的谴责 良知的坚守→真 社会的责任 人类的要求→爱 对社会的反思→善 六.主题归纳 真善美,是每个社会需要的,也是每个人应该要求自己的。这篇文章通过叙 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狗
都难以幸免,任何生灵都可能遭受不测。从而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作者呼 唤人性,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具有可贵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七,“认识你自己” 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 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在文革中, 很多很多人的心灵都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或是被垃圾所掩埋。著名作家冯冀才 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 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经对动物或他人做过令你遗憾、自责、悔恨的事 今天,让我们向巴金先生学习,真诚地来写一写。 八,拓展:狗与“伤痕文学” 巴金此文开篇就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然后写自己与狗,不光此篇写狗, 他在另外的文章中也写到狗,不光巴金如此,反映文革的“伤痕文学”都经常写到 狗,你如何看待这一文学现象? (一)映射大众命运,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 (二)用狗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衬出特定年代特定社会中人性的懦弱 和人性的扭曲;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忏悔罪过铭记历史;倡导理想的平等 自由、博爱、惟科学知识是尊的人际关系与生活,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 时代的到来 高建国《深情中吟出的忏悔》 附摘录部分 也许因为狗是情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因此, 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的出现,就 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了。所以我们看到,在大量的描写“文革”生活的作 品中,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特殊的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照出社会 中人的无情的万般世相 板书设计: 情节 情感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一悲伤 开端(包弟来历)一—欢快 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忧虑 结局(别包弟)——轻松→沉重→歉意
都难以幸免,任何生灵都可能遭受不测。从而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作者呼 唤人性,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具有可贵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七,“认识你自己” 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 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在文革中, 很多很多人的心灵都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或是被垃圾所掩埋。 著名作家冯冀才 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 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经对动物或他人做过令你遗憾、自责、悔恨的事, 今天,让我们向巴金先生学习,真诚地来写一写。 八,拓展:狗与“伤痕文学” 巴金此文开篇就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然后写自己与狗,不光此篇写狗, 他在另外的文章中也写到狗,不光巴金如此,反映文革的“伤痕文学”都经常写到 狗,你如何看待这一文学现象? (一)映射大众命运,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 (二)用狗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衬出特定年代特定社会中人性的懦弱 和人性的扭曲;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忏悔罪过铭记历史;倡导理想的平等、 自由、博爱、惟科学知识是尊的人际关系与生活,呼唤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 时代的到来。 高建国《深情中吟出的忏悔》 附摘录部分:“……也许因为狗是情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因此, 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的出现,就 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了。所以我们看到,在大量的描写“文革”生活的作 品中,狗,常常成了重要角色,用它们特殊的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照出社会 中人的无情的万般世相……” 板书设计: 情节 情感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 ↓ 开端(包弟来历)——欢快 ↓ 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忧虑 ↓ 结局(别包弟)——轻松→沉重→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