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考试 时间150分,满分1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 第I卷阋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 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 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 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 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 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 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 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 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飛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 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庯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 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 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 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 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1 2011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8 页,第Ⅱ卷 9 至 10 页。考试 时间 150 分,满分 150 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 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 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 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 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 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 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 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 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 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 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 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 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 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 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岀变化 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亍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 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 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 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 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 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 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 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人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 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 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 整齐难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 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 非常不容易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 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東 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人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 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D.“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 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2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 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 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 “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 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 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 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 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 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 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人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 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 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 整齐难。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 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 非常不容易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 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 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人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 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D.“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 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 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日:“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 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雍,汤、武之业也。”及大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从定京师,晋昌郡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率兵致讨。俭以使 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 语俭日:“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 蒲。俭恐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髙祖惊,日:“岂非天也門 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 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复旧官,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日:“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日:“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四年,驰传 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岀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 帝拔剑断豕,顾笑日:“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日:“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 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谥日襄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典:主管。 B.故俭雅与秦王游 雅:平素。 C.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庶:或许 D.坐小法,贬光禄大夫坐:因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俭忠于唐室的一组是(3分)() ①事亲以孝闻 ②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 ③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 ④命趋还舟,捕反者 ⑤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⑥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俭富有政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召见时,唐俭分析天下 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束: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却不好处理政事,喜
3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 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高祖尝召访之,俭日:“公若外啸豪杰,北招戎狄, 右收燕、赵,济河而南,以据秦、雍,汤、武之业也。”及大将军府开,授记室参军。从定京师,晋昌郡 公。 武德初,迁中书侍郎。吕崇茂以夏县反,与刘武周连和。诏永安王孝基、独孤怀恩率兵致讨。俭以使 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始,怀恩屯蒲州,阴与部将元君实谋反,会俱在贼中。君实私 语俭日:“独孤尚书将举兵图大事,犹豫不发,故及此。所谓当断不断而受乱者。”俄而怀恩脱归,诏复守 蒲。俭恐必乱,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会高祖幸蒲津,舟及中流而世让至,高祖惊,日:“岂非天也!” 命趋还舟,捕反者,怀恩自杀,余党皆诛。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高祖嘉 俭身幽辱而不忘朝廷,诏复旧官,许以便宜。尽簿怀恩赀产赐俭。还为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使突厥还,太宗谓俭日:“卿观颉利可取乎?”对日:“衔国威灵,庶有成功。”四年,驰传 往诱使归款,颉利许之,兵懈弛,李靖因袭破之,俭脱身还。 岁余,为民部尚书。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 帝拔剑断豕,顾笑日:“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日:“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 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 俭居官不事事,与宾客纵酒为乐。坐小法,贬光禄大夫。显庆初卒,年七十八,谥日襄。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 典:主管。 B.故俭雅与秦王游 雅:平素。 C.衔国威灵,庶有成功 庶:或许。 D.坐小法,贬光禄大夫 坐:因为。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俭忠于唐室的一组是(3 分)( ) ①事亲以孝闻 ②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大计 ③密遣刘世让归白发其谋 ④命趋还舟,捕反者 ⑤身幽辱而不忘朝廷 ⑥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唐俭富有政治远见。看到隋室昏乱,他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在受到高祖召见时,唐俭分析天下 大势,为高祖出谋划策。 B.唐俭为人不拘小节。年轻时爽快豪迈,不受约束;后来身居高位,在官任上却不好处理政事,喜
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独孤怀恩的反叛阴谋,解救了 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太宗不要沉溺于打猎 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 2)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 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飐(zhan,三声):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种习俗。 8.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分) 9.本诗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己。(韩愈《师说>) (3)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乙选考题
4 欢与宾客纵酒玩乐。 C.唐俭屡建奇功。他曾参与平定京师;在奉命守卫蒲州时,及时发现独孤怀恩的反叛阴谋,解救了 高祖的危难;后来又在击败突厥过程中立下大功。 D.唐俭善于因势利导。他跟随太宗打猎时,看到太宗拔剑砍死野猪,趁机劝谏太宗不要沉溺于打猎 而忘了治国之策,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俭以使适至军,会孝基等为武周所虏,俭亦见禽。 (2)俄而武周败,亡入突厥。俭封府库、籍兵甲以待秦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 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②飐 (Zhan,三声):吹动。 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8.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 分) 9.本诗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3)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面 的方框涂黑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一天的等待 [美国厄内斯特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 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怎么啦,宝贝?” “我头痛。”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当我来到楼下时,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 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 ‘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 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并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 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 想让我读点书给你听吗? 好的,如果你想读的话。”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 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
5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面 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 一天的等待 [美国]厄内斯特·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 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怎么啦,宝贝?” “我头痛。”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当我来到楼下时,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 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 “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 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并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 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 “想让我读点书给你听吗?” “好的,如果你想读的话。”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 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
我朗读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但我看得岀他并没在听我读书 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 时,他却双眼町盯着床脚,神情异常。 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 我宁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 不嫌麻烦。 “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 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 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 跌带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两跤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我击落了两只。 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 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 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 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动不 动地盯着床脚 我量了他的体温。 多少?
6 我朗读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读书。 “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 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 “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 “我宁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呆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 “不嫌麻烦。” “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呆在这里。” 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 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 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 跌带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两跤。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我击落了两只。 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 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 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 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 动地盯着床脚。 我量了他的体温。 “多少?
“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着担心。 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 “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 “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 “将这个用水服下。” “你看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 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 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 “你不会死。你怎么啦? 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时,同学告诉我说,发烧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 在这种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你肯定?
7 “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着担心。” “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 “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 “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 “将这个用水服下。” “你看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 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 “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 “你不会死。你怎么啦?” “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时,同学告诉我说,发烧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 在这种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你肯定?
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 少公里一样。 “噢。”他说 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 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 (有删节) (1)下列对这部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九岁男孩因为不懂得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一天,备受精神折 磨。小说借此说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B.男孩在等待死亡的一天中没有哭泣,可当他知道自己不会死去以后却“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 动辄哭起来”。这样写男孩的性格显得不够统一。 C.男孩的反常动作、神态暗示了他等待的是死亡,如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一切无动于衷, 不肯吃药、让人接近等等。 D.男孩误以为自己即将死去后,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内心是恐惧的。当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 父亲时,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 E.尽管9岁的小男孩面对死亡表现得异常镇静,但仍掩盖不了消极等待、无能为力的悲观情绪,贯 穿全篇的是一种忧郁痛苦的基调,使人读后感到压抑无奈。 2)小说中的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的标题“一天的等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出打猎的两段文字是多余的,也有人认为这样写恰恰体现了小说构思的 精巧。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粱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 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 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
8 “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 少公里一样。” “噢。”他说。 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 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 (有删节) (1)下列对这部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九岁男孩因为不懂得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一天,备受精神折 磨。小说借此说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B.男孩在等待死亡的一天中没有哭泣,可当他知道自己不会死去以后却“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 “动辄哭起来”。这样写男孩的性格显得不够统一。 C.男孩的反常动作、神态暗示了他等待的是死亡,如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一切无动于衷, 不肯吃药、让人接近等等。 D.男孩误以为自己即将死去后,虽然竭力保持平静,但内心是恐惧的。当他不断用行动和语言暗示 父亲时,父亲却始终没有意识到。 E.尽管 9 岁的小男孩面对死亡表现得异常镇静,但仍掩盖不了消极等待、无能为力的悲观情绪,贯 穿全篇的是一种忧郁痛苦的基调,使人读后感到压抑无奈。 (2)小说中的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的标题“一天的等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有人认为小说中间插入父亲外出打猎的两段文字是多余的,也有人认为这样写恰恰体现了小说构思的 精巧。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粱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 1993 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 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 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
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 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 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 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 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 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 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粱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 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 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 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 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 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 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 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 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孑什么年代 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 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我和粱先生曾一起参加—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 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 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
9 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就在学 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 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 70 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 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 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 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 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粱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 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 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 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末,在黄柏 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 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 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 “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 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 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 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 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 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我和粱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 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 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 1200 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
“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 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 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 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 过我,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 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 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 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 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 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 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 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亳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 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 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外唯 的红唇动物,而且这种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都是濒危动物。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 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 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10 “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 1200 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 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 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 过我,5 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 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 5 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 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 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 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 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 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 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 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 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外唯一 的红唇动物,而且这种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都是濒危动物。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 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 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