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新蒲新区2014高考语文模拟题 新舟中学刘承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 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编号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须在答题卡上的对应处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在古代还是现在,音乐与文 学始终如两支根茎相连的双生花,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 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受诗歌散文影响的作品最初出现在羽管键琴和击弦古 钢琴曲目上,有些曲目是以《圣经》和希腊神话为主题的。而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歌 剧在古代就显示出音乐和诗歌的密切关系。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 16世纪末,意大利弗洛伦萨的艺术家认为,复调音乐的多声部织体严重阻碍 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提出复兴古希腊的悲剧的艺术主张。于是出现了一批取材于希 腊神话的歌剧,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这 是音乐史上重要的一步,当然这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文学密不可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音乐的发展更加异彩纷呈,偶然音乐、概率音乐、 具体音乐、简约音乐等,各种难以归为某一流派的音乐大量涌现。现代派音乐作品 中有一首著名的《4分33秒》,作曲家约翰·凯奇让演奏者走上台,翻谱,静坐, 下台一共经历的4分33秒,由“无声的音乐”引导观众注意周围一切响动而形 成“有声的音乐”,而每人心中的音乐也不同,更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 定状态,这些音乐可以说与西方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二战后,西方的物 质文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文明的危机,这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带有 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因此,音乐和文学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相同的背景下, 更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的诗集 《邪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作品,而印象派作曲家克劳迪奥·德彪西从《邪 恶之花》中所写的“飘在夜晚中的声音与香味”作出了他的《前奏曲》。西方如此, 在东方,音乐与文学则更是不可分割。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 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这时期思想活跃,最为著名的则是儒、墨、道三家, 而这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最为著名的就是“倡乐”和“非乐”。“倡 乐”的代表为儒家,孔、孟、荀三人都有自己“倡乐”的音乐美学思想;而“非乐” 的代表是墨、道两家,这些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音乐与文学都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古琴这种乐器 在这时已经受到了格外的推崇,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最为有名的为曹植、 嵇康、阮籍三人。“缘情度曲”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两宋时的周邦彦、 姜夔可谓之代表。这时的音乐对于他们已不仅仅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 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下列关于“西方文学与西方音乐”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 遵义新蒲新区 2014 高考语文模拟题一 新舟中学 刘承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 150 分,考试 时间为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编号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须在答题卡上的对应处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第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大部分的研究者认为,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在古代还是现在,音乐与文 学始终如两支根茎相连的双生花,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 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受诗歌散文影响的作品最初出现在羽管键琴和击弦古 钢琴曲目上,有些曲目是以《圣经》和希腊神话为主题的。而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歌 剧在古代就显示出音乐和诗歌的密切关系。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 16 世纪末,意大利弗洛伦萨的艺术家认为,复调音乐的多声部织体严重阻碍 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提出复兴古希腊的悲剧的艺术主张。于是出现了一批取材于希 腊神话的歌剧,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这 是音乐史上重要的一步,当然这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文学密不可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音乐的发展更加异彩纷呈,偶然音乐、概率音乐、 具体音乐、简约音乐等,各种难以归为某一流派的音乐大量涌现。现代派音乐作品 中有一首著名的《4 分 33 秒》,作曲家约翰·凯奇让演奏者走上台,翻谱,静坐, 下台一共经历的 4 分 33 秒,由“无声的音乐”引导观众注意周围一切响动而形 成“有声的音乐”,而每人心中的音乐也不同,更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 定状态,这些音乐可以说与西方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二战后,西方的物 质文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文明的危机,这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也带有 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因此,音乐和文学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相同的背景下, 更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的诗集 《邪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作品,而印象派作曲家克劳迪奥·德彪西从《邪 恶之花》中所写的“飘在夜晚中的声音与香味”作出了他的《前奏曲》。西方如此, 在东方,音乐与文学则更是不可分割。公元前 5 世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 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这时期思想活跃,最为著名的则是儒、墨、道三家, 而这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最为著名的就是“倡乐”和“非乐”。“倡 乐”的代表为儒家,孔、孟、荀三人都有自己“倡乐”的音乐美学思想;而“非乐” 的代表是墨、道两家,这些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音乐与文学都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古琴这种乐器 在这时已经受到了格外的推崇,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最为有名的为曹植、 嵇康、阮籍三人。“缘情度曲”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两宋时的周邦彦、 姜夔可谓之代表。这时的音乐对于他们已不仅仅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 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1.下列关于“西方文学与西方音乐”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而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 对音乐和诗歌的强大影响。 B.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 具有朗诵性的特征。 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音乐的发展更加异彩纷呈,各种音乐大量涌现,都 难以归为某一流派 D.现代派中有一首著名的音乐作品《4分33秒》,这类有声的音乐可以说与西方 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而这 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 B.“倡乐”的代表为儒家,“非乐”的代表是墨、道两家,“倡乐”和“非乐” 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音乐思想,二者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其中曹植、嵇康、阮籍三人最 有名,“缘情度曲”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 D.两宋时期的音乐对于文人已不仅仅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 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6世纪末,在弗洛伦萨艺术家的艺术主张下,出现了一批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歌 剧,音乐的这一重要发展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 B.二战后的西方文学作品带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因此,西方某些现代 派音乐作品也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定状态 C.《前奏曲》的创作印证了,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和文学呈现出一种水乳交 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 D.音乐与文学都是人们抒发感慨的艺术方式,二者就如同两支同根而生的双生花, 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 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 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 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 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己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 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未尝如此饫饱。”乐曰:“君 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问其里居,曰:“陆无屋, 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 渡江,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 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 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2 A.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而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 对音乐和诗歌的强大影响。 B.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 具有朗诵性的特征。 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音乐的发展更加异彩纷呈,各种音乐大量涌现,都 难以归为某一流派。 D.现代派中有一首著名的音乐作品《4 分 33 秒》,这类有声的音乐可以说与西方 现代文学原本就是同根而生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公元前 5 世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而这 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 B.“倡乐”的代表为儒家,“非乐”的代表是墨、道两家,“倡乐”和“非乐” 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音乐思想,二者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其中曹植、嵇康、阮籍三人最 有名,“缘情度曲”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 D.两宋时期的音乐对于文人已不仅仅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 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6 世纪末,在弗洛伦萨艺术家的艺术主张下,出现了一批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歌 剧,音乐的这一重要发展与文学是密不可分的。 B.二战后的西方文学作品带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因此,西方某些现代 派音乐作品也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定状态。 C.《前奏曲》的创作印证了,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音乐和文学呈现出一种水乳交 融、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 D.音乐与文学都是人们抒发感慨的艺术方式,二者就如同两支同根而生的双生花, 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 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 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 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 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 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未尝如此饫饱。”乐曰:“君 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问其里居,曰:“陆无屋, 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 渡江,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 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 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 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 雷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 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 梦。细视星嵌天上,如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 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驾缦车来,车上 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共怪之。 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苦旱,乐接 器排云,遥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 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飑飑然瞬息及 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 独乐里沟浍皆满 (节选自《聊斋志异·雷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贤:贤能B.乐又益以兼人之馔益:增加 C.罪婴天谴,不可说也婴:遭受D.乐审所与壮士在焉与:跟随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分) 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⑤乐与归,寝处共之 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云鹤谦虚好学,再加上好友的帮助,他文思才华大有长进;后来夏平子染病死 去,于是他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就 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救 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天”,亲眼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 景,自己也参与其中;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5分)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游黄山白岳不果 [明]汤显祖 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①乏绝:潦倒,困穷。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明代中期, 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3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 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 雷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 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 梦。细视星嵌天上,如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 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驾缦车来,车上 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共怪之。 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苦旱,乐接 器排云,遥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 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 飗飗然瞬息及 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 独乐里沟浍皆满。 (节选自《聊斋志异•雷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贤:贤能 B.乐又益.以兼人之馔 益:增加 C.罪婴.天谴,不可说也 婴:遭受 D.乐审所与.壮士在焉 与:跟随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 分) 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⑤乐与归,寝处共之 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乐云鹤谦虚好学,再加上好友的帮助,他文思才华大有长进;后来夏平子染病死 去,于是他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就 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救 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天”,亲眼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 景,自己也参与其中;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5 分)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游黄山白岳不果 [明]汤显祖 序:吴序怜予乏绝①,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②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注:①乏绝:潦倒,困穷。②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明代中期, 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
8.《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志”,就是思想、抱负、志向。这首诗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志”?请作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两种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 ?”(《论语》)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 苏轼《赤壁赋》) L间波浪兼天涌 从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善亦有道 刘源 光绪某年,黄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陕西关中东南有一长丰镇来了几 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长丰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吝啬异常,真是铁公鸡 毛不拔,大伙儿私下里称长丰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们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 北的达好仁家忽然传出消息:达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长丰镇!要知道,在众多 铁公鸡中,达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达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长 丰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达老爷子吝啬持家,达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 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 半糠麸,莱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 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达家放出话来:“领粥时,必须说‘达老爷真慷慨, 达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达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 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 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达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 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 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 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里 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 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那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 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 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达老 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达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达老爷子 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汪汪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 虽能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 让长丰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4 8.《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志”,就是思想、抱负、志向。这首诗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志”?请作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两种作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子曰:“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 ?”(《论语》) (2)盖将自其变 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 者而观 之, 。(苏轼《赤壁赋》) (3)江间波浪兼天涌, 。丛菊两开他日泪,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善亦有道 刘 源 光绪某年,黄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陕西关中东南有一长丰镇来了几 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长丰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吝啬异常,真是铁公鸡一 毛不拔,大伙儿私下里称长丰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们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 北的达好仁家忽然传出消息:达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长丰镇!要知道,在众多 铁公鸡中,达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达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长 丰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达老爷子吝啬持家,达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 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 一半糠麸,莱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 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达家放出话来:“领粥时,必须说‘达老爷真慷慨, 达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达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 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 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达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 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 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 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里 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 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那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 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 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达老 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达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达老爷子 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汪汪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 虽能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 让长丰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达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 的富户们则耻笑达老爷子做了件蠢事。达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 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达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达家哪有那么多活 给人干?于是达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向达老爷子讨说 法,达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 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 可就难了。”达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 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长丰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长丰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达爷子的名声迅速在半年里变得臭不 可闻,人们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一年达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 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 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 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 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欺,所以我恨透了讨饭。”达老爷子沉痛地说,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 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长丰镇增 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达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达家孩子不 孝,但达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 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4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达老爷子将开粥棚。但是达老爷子规定,饥民 领粥时必须先干活再磕头,那米少糠多的粥引起了饥民和家人的不满 B.达老爷子施舍遭骂,他也意识到自己做得过分了,于是不得不改规矩,变磕头 为干活,并遣走佣工。 C.水灾过后,达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D.达家为老爷子的丧事办得非常寒酸,让镇子上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这反倒让达 家在几十年后子孙兴盛 E.这篇小说的内容涉及“勤俭持家”“行善亦有道”的主题,有很强的现实警示 作用。语言质朴通俗,读来令人沉思良久,受益颇多 (2)请概括小说中达老爷子这一形象的特点。(6分) (3)小说中的“小儿子”出现了两次,请简要分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4)小说结尾处达老爷子临终的那番话启人深思。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 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守望民间文化的知识分子 冯骥才很健谈,但大多谈的是守望文化,对他自己则很少提及。作为作家,喜 爱他的读者说,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来自于乡土:作为文化研究者,关注他的学 者说,他有着博大的文化责任感 今天,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不惜花
5 达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 的富户们则耻笑达老爷子做了件蠢事。达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 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达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达家哪有那么多活 给人干?于是达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向达老爷子讨说 法,达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 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 可就难了。”达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 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长丰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长丰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达爷子的名声迅速在半年里变得臭不 可闻,人们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一年达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 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 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 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 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欺,所以我恨透了讨饭。”达老爷子沉痛地说,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 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长丰镇增 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达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达家孩子不 孝,但达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 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1 年 4 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A.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达老爷子将开粥棚。但是达老爷子规定,饥民 领粥时必须先干活再磕头,那米少糠多的粥引起了饥民和家人的不满。 B.达老爷子施舍遭骂,他也意识到自己做得过分了,于是不得不改规矩,变磕头 为干活,并遣走佣工。 C.水灾过后,达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D.达家为老爷子的丧事办得非常寒酸,让镇子上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这反倒让达 家在几十年后子孙兴盛。 E.这篇小说的内容涉及“勤俭持家”“行善亦有道”的主题,有很强的现实警示 作用。语言质朴通俗,读来令人沉思良久,受益颇多。 (2)请概括小说中达老爷子这一形象的特点。(6 分) (3)小说中的“小儿子”出现了两次,请简要分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6 分) (4)小说结尾处达老爷子临终的那番话启人深思。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 理解。(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守望民间文化的知识分子 冯骥才很健谈,但大多谈的是守望文化,对他自己则很少提及。作为作家,喜 爱他的读者说,他的作品扎根于民间,来自于乡土;作为文化研究者,关注他的学 者说,他有着博大的文化责任感。 今天,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不惜花
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髙劳顿,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 不保护,我们的根就没了 “最近一直忙着淅江西塘召开的古村落保护高峰论坛。之后,将再进行一系列 的考察活动,比如苏州桃花坞调査、比如南通蓝印花布基地挂牌等。”中国文联副 主席、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日程表排得很满。“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 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 经过去年大半年7个省份的下乡调查,冯骥才越来越感到,古村落内在的、沉 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他觉得造成这样的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步入 现代化的过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人们由此造成了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 失。贵州东南部,30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 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在南方一些 富裕的小县城,冯骥才发现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竟是如此赤裸裸地照 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 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 “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长此以往,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 有了。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冯骥才说。 要保护,知识分子有责任 在文化保护工程中,冯骥才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化人的责任。他说,巴黎的历史 保护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实际上是三个作家起了作用:第一个是雨果,他写了《向 拆房者宣战》,成为第一个对乱拆房者宣战的人;第二个作家是梅里美,他当时成 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的监督委员会;第三个是小说家马尔乐夫,他提出在全法国进行 文化普査。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使法国文化保留了他们的根。 中国知识分子也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应承担什么责任。中国传统 文化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个荷包,都需要我们抢救和保护,否则将在我们手中 消失!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应当由文化界承担,但现实却是,我们的文人、知识分 子大多在旁观。当然,要做好守望工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为了成立民间文化 基金会,冯骥才作画义卖,虽然最终募来200万元,但如今手腕上一个作画劳累形 成的大疙瘩仍在述说着当年孤军作战的些许无奈。令他欣喜的是,中国现在终于有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忙保护,“不务正业”挑重担 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20年前,在他事业辉煌的时候,他却全身心地投入 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以至于招来“不务正业”的指责。对此,冯骥才表示, 我们是讲责任的一代。当看到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出现不和谐时,看到我们的精神 领域有这么多的困惑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守望我们的文化。” 他说,作为一名小说家,理所当然要把写作当成正业,但作为知识分子,他肩 上必然要挑起民族文化的重担。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冲击时,知 识分子的首要任务是守望本民族的文化。“我现在是急于写我的小说,急于画我的 画呢?还是急于到文化的第一线去,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毫无疑问,我会选择 后者。而且这个选择是完全凭自己的良心。”冯骥才真诚地表示。“只有我们每个人 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 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 种爱。”60多岁的冯骥才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疲倦。不过,一旦有个电话打过来, 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他再累也会跑去
6 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 不保护,我们的根就没了 “最近一直忙着浙江西塘召开的古村落保护高峰论坛。之后,将再进行一系列 的考察活动,比如苏州桃花坞调查、比如南通蓝印花布基地挂牌等。”中国文联副 主席、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日程表排得很满。“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 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 经过去年大半年 7 个省份的下乡调查,冯骥才越来越感到,古村落内在的、沉 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他觉得造成这样的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步入 现代化的过程不是递进,而是突然的,人们由此造成了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 失。贵州东南部,30 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 苗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在南方一些 富裕的小县城,冯骥才发现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竟是如此赤裸裸地照 搬洋文化,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 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 “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长此以往,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 有了。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冯骥才说。 要保护,知识分子有责任 在文化保护工程中,冯骥才强调最多的就是文化人的责任。他说,巴黎的历史 保护为什么做得这么好,实际上是三个作家起了作用:第一个是雨果,他写了《向 拆房者宣战》,成为第一个对乱拆房者宣战的人;第二个作家是梅里美,他当时成 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的监督委员会;第三个是小说家马尔乐夫,他提出在全法国进行 文化普查。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使法国文化保留了他们的根。 “中国知识分子也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应承担什么责任。中国传统 文化大到一个古村落,小到一个荷包,都需要我们抢救和保护,否则将在我们手中 消失!守望精神家园的责任应当由文化界承担,但现实却是,我们的文人、知识分 子大多在旁观。当然,要做好守望工作,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为了成立民间文化 基金会,冯骥才作画义卖,虽然最终募来 200 万元,但如今手腕上一个作画劳累形 成的大疙瘩仍在述说着当年孤军作战的些许无奈。令他欣喜的是,中国现在终于有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忙保护,“不务正业”挑重担 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20 年前,在他事业辉煌的时候,他却全身心地投入 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中去,以至于招来“不务正业”的指责。对此,冯骥才表示, “我们是讲责任的一代。当看到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出现不和谐时,看到我们的精神 领域有这么多的困惑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守望我们的文化。” 他说,作为一名小说家,理所当然要把写作当成正业,但作为知识分子,他肩 上必然要挑起民族文化的重担。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冲击时,知 识分子的首要任务是守望本民族的文化。“我现在是急于写我的小说,急于画我的 画呢?还是急于到文化的第一线去,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毫无疑问,我会选择 后者。而且这个选择是完全凭自己的良心。”冯骥才真诚地表示。“只有我们每个人 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 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 一种爱。”60 多岁的冯骥才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疲倦。不过,一旦有个电话打过来, 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他再累也会跑去……
这就是冯骥才,“不务正业”的作家,守护民间文化的人。 (摘自中国人物传记网) (1)下列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冯骥才不顾年髙,不惜金钱,高擎起守望文化的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引 领者,他的动力来源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感。 B.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人在 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这说明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C.经过长时间基层调查,冯骥才认为造成当前文化危机的原因是中国步入现代化 的进程突然,进而造成知识分子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 D.巴黎的历史保护工作做得好,实际上是三位作家起了作用。冯骥才认为,中国 知识分子应该自我反省,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 E.当有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冯骥才再累也会 跑去 方面说明他有责任心,一方面也说明他缺乏主动性。 (2)为什么说民间文化保护是一项急迫的工作?请结合原文事例作简要分析。(6 分 (3)冯骥才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6分) (4)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可是他却在自己事业辉煌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第一线。有人认为冯骥才这样做“不务正业”,冯骥才却乐此 不疲,你对冯骥才的做法怎么看?(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莫言得奖后,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首当其冲的便是图书的热销。近日媒体报 道中频率最高的词,便是“抢购”“断货”“卖疯了”。 B新一届中国政府将致力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方针,将改善民生,为民谋利, 努力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眼下炙手可热的目标 C.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栅板征收14.5%的反倾销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激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中方将美国商务部官员漏洞百出的言论公之于众,奇文共 D.打开电视,看到领导不是招商引资,考察调研,就是出席会议,会见外宾,每 天都日理万机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人口老龄化问题,又引发 了有关退休年龄、养老保障以及人口政策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 B.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是希望和自由的化身,让无数人的心灵为之震颤。 C.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 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D.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湾髙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 赵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写出
7 这就是冯骥才,“不务正业”的作家,守护民间文化的人。 (摘自中国人物传记网) (1)下列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冯骥才不顾年高,不惜金钱,高擎起守望文化的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引 领者,他的动力来源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感。 B.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人在 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这说明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C.经过长时间基层调查,冯骥才认为造成当前文化危机的原因是中国步入现代化 的进程突然,进而造成知识分子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 D.巴黎的历史保护工作做得好,实际上是三位作家起了作用。冯骥才认为,中国 知识分子应该自我反省,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 E.当有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冯骥才再累也会 跑去……一方面说明他有责任心,一方面也说明他缺乏主动性。 (2)为什么说民间文化保护是一项急迫的工作?请结合原文事例作简要分析。(6 分) (3)冯骥才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6 分) (4)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可是他却在自己事业辉煌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到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的第一线。有人认为冯骥才这样做“不务正业”,冯骥才却乐此 不疲,你对冯骥才的做法怎么看?(8 分) 第 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莫言得奖后,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首当其冲 ....的便是图书的热销。近日媒体报 道中频率最高的词,便是“抢购”“断货”“卖疯了”。 B.新一届中国政府将致力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方针,将改善民生,为民谋利, 努力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眼下炙手可热 ....的目标。 C.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格栅板征收 14.5%的反倾销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激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中方将美国商务部官员漏洞百出的言论公之于众,奇文共 ... 赏.。 D.打开电视,看到领导不是招商引资,考察调研,就是出席会议,会见外宾,每 天都日理万机 ....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人口老龄化问题,又引发 了有关退休年龄、养老保障以及人口政策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论。 B.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是希望和自由的化身,让无数人的心灵为之震颤。 C.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 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D. 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湾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 赵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莫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定义作品的“深刻”: ,___ _, _ ___。 ,___ _。___ _,分析造成苦难的原因,才可能写出
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B.①⑤②⑥④③C.④⑥①②⑤③D.④⑥③②⑤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6分) 我认为学习有三种境界:知,悟,用。“知”是摹取一一有选择地学习,“悟 是① 用”是② 。择师于书本与人物,解决 的往往是“知”的问题;③ 第二个说万有引力的,源于 知”(引述);第一个说万有引力的,源于“悟”(发现)。由能“知”到能“悟”, 犹如鲤鱼跳龙门;由能“知”到能“用”,就如跳过龙门后,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洗 天润地,创造一个新生态。 17.请从下列句子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给“客家语”下一个定义。(5分) ①客家语,又称为土广东话。 ②客家语是一种属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的声调语言。 ③客家语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台湾、马 来西亚等地区。 ④客家语是发源于福建西部的一种方言。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泰山原本没有松鼠,许多不明情况的爱心人士误以为有松树的地方就是松鼠的 家。出于好意将小商贩当宠物出售的松鼠买来送到泰山放生,作为景区的泰山自然 没有狼豺等这些松鼠的天敌,松鼠数量急剧上升,繁衍成灾,大肆肯食核桃等果实 导致果农减产近一半甚至绝产,果农饱受其害 事实上松鼠对于森林繁育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它们将果实埋到地里,有些种 子会发育生长成树木。前提是松鼠的数量必须适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原文:而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音乐和诗歌的密切关系。 B.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的是“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歌 剧”。D.《4分33秒》是无声音乐。) 2.C(原文: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音乐与文学都成了以士大夫为主 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缘情度曲”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 3.B(强加因果) 4A(贤:以为贤) 5.D(①雷曹感谢乐云鹤让他吃了一顿饱饭;⑤表现两人关系亲近,不能体现“知 恩图报”。)
8 深刻的苦难,写出真正的悲剧和命运。 ①只有正视人心中的恶 ②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动物性的一面 ③才是真正深刻、真正触及灵魂的 ④只有正视人类自身个性方面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缺陷 ⑤有一些难以克制的个人欲望 ⑥正视它们所带来的命运的变迁 A.①④⑥③②⑤ B.①⑤②⑥④③ C.④⑥①②⑤③ D.④⑥③②⑤①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6 分) 我认为学习有三种境界:知,悟,用。“知”是摹取——有选择地学习,“悟” 是①_______________,“用”是②________________。择师于书本与人物,解决 的往往是“知”的问题;③_________, _______。第二个说万有引力的,源于 “知”(引述);第一个说万有引力的,源于“悟”(发现)。由能“知”到能“悟”, 犹如鲤鱼跳龙门;由能“知”到能“用”,就如跳过龙门后,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洗 天润地,创造一个新生态。 17.请从下列句子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给“客家语”下一个定义。(5 分) ①客家语,又称为土广东话。 ②客家语是一种属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的声调语言。 ③客家语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台湾、马 来西亚等地区。 ④客家语是发源于福建西部的一种方言。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泰山原本没有松鼠,许多不明情况的爱心人士误以为有松树的地方就是松鼠的 家。出于好意将小商贩当宠物出售的松鼠买来送到泰山放生,作为景区的泰山自然 没有狼豺等这些松鼠的天敌,松鼠数量急剧上升,繁衍成灾,大肆肯食核桃等果实, 导致果农减产近一半甚至绝产,果农饱受其害。 事实上松鼠对于森林繁育的确能起到一定作用。它们将果实埋到地里,有些种 子会发育生长成树木。前提是松鼠的数量必须适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原文:而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歌剧在古代就显示出音乐和诗歌的密切关系。 B.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的是“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歌 剧”。D.《4 分 33 秒》是无声音乐。) 2.C(原文: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音乐与文学都成了以士大夫为主 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缘情度曲”是音乐对诗情的最好的解读方式。) 3.B(强加因果) 4.A(贤:以为贤) 5.D(①雷曹感谢乐云鹤让他吃了一顿饱饭; ⑤表现两人关系亲近,不能体现“知 恩图报”。)
6.B(″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不正确,原文 只是说自己因罪遭到上天责罚,实情不能说出) 7.(1)像夏平子那样有文才,尚且平庸无所作为地死了,更何况我呢?不如早点自 已作打算。(文如,像……那样有文才,介宾短语后置;尚,尚且;碌碌,平庸的 样子,形容一生平庸,无所作为;自图,自己想办法,作打算。每点1分,句意 1分,共5分) (2)你使我活了下来,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财物都能失而复得呢?(生, 使……生,救活;良,很;敢,怎敢,以反问的形式表示不敢;珠还,财物失而复 得。每点1分,句意1分,共5分) 8.痴迷高远,鄙夷富贵。诗的前两句,“金银气”表明徽州是一个充满铜臭味的 地方;“黄白游”表明时人追逐富贵,趋之若鹜。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平生只痴迷 于尘世外的绝美之境,从不逐“金银气”,从不做富贵梦。一个“痴”字直抒胸臆, 抒发出诗人的平生之志。 9.①对比,将时人“黄白游”与诗人“痴绝处”对比,于对比中表达诗人的平生之 志趣。②双关,黄白二字,既指黄山、白岳,又比喻黄金白银。③借代:以“金银” 和“徽州”借代富贵,引人联想,形象鲜明,凝练生动。④比喻:以“梦”比喻追 求、心志,既形象又含蓄。(答出两种分析即可) 10.(1)学而时习之 不亦君子乎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11.(1)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A中“先干活再磕头”有误。B 中改变规矩并非达老爷子迫不得已,而是他有意为之。D中大家的子孙兴旺并不是 因为镇子上人们的议论。) (2)①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②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 (固执己见);③教子有方,深谋远虑。(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 (3)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 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其作用有:①衬托主要人物。小儿子是 陪衬人物,更好地衬托了达老爷子的形象;②在结构方面,推动情节发展,避免情 节单一;③在内容方面,作者通过“小儿子”的言行传达一种善的理念,丰富了小 说内容。(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我认为达老爷子的所作所为诠释了为善的真正内涵。①乐善好施, 有心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 应有道。②老爷子最后那番话中“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 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 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真正的帮助灾民。③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 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可有些方式让受助者失却了尊严,有的救助后跟踪调 査不力,钱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 的泥潭。 示例二:我赞同达老爷子勤俭持家。行善有方的做法。①中华民族有艰苦朴素、勤 俭持家、子承父业、发扬光大等优秀传统文化。②老爷子临终前的话有深意,他教 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文中说“我 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结尾说“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 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相继败亡。可见
9 6.B("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不正确,原文 只是说自己因罪遭到上天责罚,实情不能说出) 7. (1)像夏平子那样有文才,尚且平庸无所作为地死了,更何况我呢?不如早点自 已作打算。(文如,像……那样有文才,介宾短语后置;尚,尚且;碌碌,平庸的 样子,形容 一生平庸,无所作为;自图,自己想办法,作打算。每点1分,句意 1分,共5分) (2) 你使我活了下来,我也很知足了,哪敢指望连财物都能失而复得呢?(生, 使……生,救活;良,很;敢,怎敢,以反问的形式表示不敢;珠还,财物失而复 得。每点1分,句意1分,共5分) 8. 痴迷高远,鄙夷富贵。诗的前两句,“金银气”表明徽州是一个充满铜臭味的 地方;“黄白游”表明时人追逐富贵,趋之若鹜。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平生只痴迷 于尘世外的绝美之境,从不逐“金银气”,从不做富贵梦。一个“痴”字直抒胸臆, 抒发出诗人的平生之志。 9.①对比,将时人“黄白游”与诗人“痴绝处”对比,于对比中表达诗人的平生之 志趣。②双关,黄白二字,既指黄山、白岳,又比喻黄金白银。③借代:以“金银” 和“徽州”借代富贵,引人联想,形象鲜明,凝练生动。④比喻:以“梦”比喻追 求、心志,既形象又含蓄。(答出两种分析即可) 10.(1)学而时习之 不亦君子乎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塞上风云接地阴 孤舟一系故园心 11.(1)选 E 得 3 分,选 C 得 2 分,选 A 得 1 分。(A 中“先干活再磕头”有误。B 中改变规矩并非达老爷子迫不得已,而是他有意为之。D 中大家的子孙兴旺并不是 因为镇子上人们的议论。) (2)①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②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 (固执己见);③教子有方,深谋远虑。(一点 2 分,三点 6 分,意思对即可) (3)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 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其作用有:①衬托主要人物。小儿子是 陪衬人物,更好地衬托了达老爷子的形象;②在结构方面,推动情节发展,避免情 节单一;③在内容方面,作者通过“小儿子”的言行传达一种善的理念,丰富了小 说内容。(一点 2 分,三点 6 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我认为达老爷子的所作所为诠释了为善的真正内涵。①乐善好施, 有心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 应有道。②老爷子最后那番话中“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 钱 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 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真正的帮助灾民。③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 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可有些方式让受助者失却了尊严,有的救助后跟踪调 查不力,钱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 的泥潭。 示例二:我赞同达老爷子勤俭持家。行善有方的做法。①中华民族有艰苦朴素、勤 俭持家、子承父业、发扬光大等优秀传统文化。②老爷子临终前的话有深意,他教 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文中说“我 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结尾说“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 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相继败亡。可见
子孙们听懂、遵守了老爷子的临终遗言。③今天,社会上的一些“富二代“听不进 长辈们的教育,或是教育存在某些缺失,他们挥金如土,甚至败光家业 12.(1)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C项,“进而造成知识分子对线 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错:E项,“缺乏主动性”错;B项,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不仅仅是因为“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人在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 变”。) (2)①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 ②贵州东南部,30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 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③在南方一些 富裕的小县城,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 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 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④目前仍不断有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每 点2分,答3点满分。) (3)①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髙劳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 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②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③参 加文化保护会议和活动,亲自下乡调查文化保护情况;④作画义卖募集资金成立民 间文化基金会;⑤为保护面临拆迁的“好的街区或村落”积极奔走;⑥为保护民间 文化做大量宣传工作。(4点以上含4点得满分,少一点扣2分,6分扣完为止。) (4)①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正确。因为在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不是递进,而是突 然的,造成人们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冲击和外来文 化的巨大影响,如不及时保护,我国民间文化存在断裂乃至灭绝的危险。保护民族 文化形势紧迫不容迟疑,在这种情形下,冯骥才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 救中去正是肩负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正确的做法 ②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欠妥。民族文化虽然需要保护,可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一位 画家,他最擅长的是写作与绘画,他应该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保护文化遗产,而不 应该以年老之躯奔波于文化保护的第一线。(找出理由,自圆其说即可。) 13.C。(A项,首当其冲:最先遭遇灾难或遭受攻击。B项“炙手可热”比喻权贵气 势嚣张,使人不敢接近,多用于贬义;这里用来形容专业火爆,对象不当。C项奇 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 拿出来共同欣赏。此处用法正确。D项日理万机,与前面的“每天”重复。) 14.A。(B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根据语境,应把“而是”改为“而且是”。C项, 搭配不当,“防止……现象”应为“防止出现……现象”。D项,表意不明。) 15.D。(注意前后句子的关联词语“只有……才”的搭配即可。) 16.(示例)①升华一一有发现地学习 ②结晶—一有创造地学习 ③择师于自然与生活,才能解决“悟”的问题。 17.客家语是一种被称为土广东话,发源于福建西部,在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及 台湾、马来西亚广泛使用,属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的声调语言。(符合定义之句式 即单句,给2分,种差表述清楚给3分。) 参考译文: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小的时候是同乡,大了又是同学,他们是莫逆之交。夏 平子自幼聪明,十岁时就有文名。乐云鹤虚心地侍奉他,夏平子也认真地谏诤他 乐云鹤文思日见长进,从此和夏平子齐名。不久,夏平子染上疫病死去,乐云鹤按
10 子孙们听懂、遵守了老爷子的临终遗言。③今天,社会上的一些“富二代“听不进 长辈们的教育,或是教育存在某些缺失,他们挥金如土,甚至败光家业。 12.(1)选 A 得 3 分,选 D 得 2 分,选 B 得 1 分。(C 项,“进而造成知识分子对线 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错;E 项,“缺乏主动性”错;B 项,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不仅仅是因为“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人在语言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 变”。) (2)①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再不忙着保护民间文化,我们的根就快没了。 ②贵州东南部,30 多万人在苏浙一带打工,面对市场冲击及百姓对物欲的追求,苗 寨居民不说苗语,很多少数民族村寨的年轻人已经不穿民族服装了。③在南方一些 富裕的小县城,生活富足的农民在建设自己家园时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在村落中, 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尔铁塔”,或是小型的卢浮宫;而中国的飞檐翘角、雨 榭楼台早已淡出视野,退出记忆。④目前仍不断有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每 点 2 分,答 3 点满分。) (3)①不惜花费毕生积蓄,不惜年高劳顿,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与抢 救民间艺术的事业之中。②高擎起守望文化大旗,成为保护民间文化的旗手;③参 加文化保护会议和活动,亲自下乡调查文化保护情况;④作画义卖募集资金成立民 间文化基金会;⑤为保护面临拆迁的“好的街区或村落”积极奔走;⑥为保护民间 文化做大量宣传工作。(4 点以上含 4 点得满分,少一点扣 2 分,6 分扣完为止。) (4)①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正确。因为在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不是递进,而是突 然的,造成人们对线性成长、理性思考的缺失。面对市场经济的迅猛冲击和外来文 化的巨大影响,如不及时保护,我国民间文化存在断裂乃至灭绝的危险。保护民族 文化形势紧迫不容迟疑,在这种情形下,冯骥才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 救中去正是肩负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是正确的做法。 ②我认为冯骥才的做法欠妥。民族文化虽然需要保护,可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一位 画家,他最擅长的是写作与绘画,他应该用自己擅长的方法去保护文化遗产,而不 应该以年老之躯奔波于文化保护的第一线。(找出理由,自圆其说即可。) 13.C。(A 项,首当其冲:最先遭遇灾难或遭受攻击。B 项“炙手可热”比喻权贵气 势嚣张,使人不敢接近,多用于贬义;这里用来形容专业火爆,对象不当。C 项奇 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 拿出来共同欣赏。此处用法正确。D 项日理万机,与前面的“每天”重复。) 14.A。(B 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根据语境,应把“而是”改为“而且是”。C 项, 搭配不当,“防止……现象”应为“防止出现……现象”。D 项,表意不明。) 15.D。(注意前后句子的关联词语“只有……才”的搭配即可。) 16.(示例) ①升华——有发现地学习 ②结晶——有创造地学习 ③择师于自然与生活,才能解决“悟”的问题。 17.客家语是一种被称为土广东话,发源于福建西部,在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及 台湾、马来西亚广泛使用,属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的声调语言。(符合定义之句式 即单句,给 2 分,种差表述清楚给 3 分。) 参考译文: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小的时候是同乡,大了又是同学,他们是莫逆之交。夏 平子自幼聪明,十岁时就有文名。乐云鹤虚心地侍奉他,夏平子也认真地谏诤他, 乐云鹤文思日见长进,从此和夏平子齐名。不久,夏平子染上疫病死去,乐云鹤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