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文獻資料車計劃叢書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 沈建華曹錦炎 编著
沈建華 曹錦炎编著 甲骨文字形表 上海辭告出版社
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 @香港中文大學2001 本害版權黛香港中文大翠所有·除獲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 究所查面授權外·不得在任何地區·以任何方式,任何文字翻 印·翻譯、節錄·仿製或韩載本害之文字或像· 國隙统一書號(iSBN):962-996047-8 編著:沈建華曹锦炎 鼋腦程式:何銘怡 福製:中國文化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攀·香港新界沙田 俾真:+85226035149 笔子透:ics@cuhk.cdu.hk 锅址:http://www.cuhk.e.hk/ics 出 版:中文大學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新界沙田 傅真:+85226036692 子郵速:cup@cuhk.cdu.hk 網 址:http:lnww.chineseupress.com A New Compilation of Jiagu Character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1 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arm or by any means,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recording,or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BN:962-906047-8 Authors Compilers:Shen Jian-hua,Cao Jin-yan Computer Programmer:Ho Ming-yee Editing Production: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N.T..Hong Kong Fax:+85226035149 E-mail:ics@cuhk.edu.hk Website:http://www.cuhk.edu.hk/ics Publisher: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N.T.,Hong Kong FaX:+85226036692 E-mail:cup@cuhk.edu.hk Website:http://www.chineseupress.com
修訂版序 陳方正 1983年夏季我在香港中文大學的行政部門休假,到中國文化研究所作窝期三個月的問。 碰巧沈建華女士亦受饒宗頤教授之邀來到所裹,協助他編纂工程浩人的《甲骨文通檢》·就是 將已經出版的全部甲骨卜辭按詞語分類編成索引。我見到她埋首於大量卡片之中,焚膏繼晷 地日夜工作,一時頗感興趣途提出來此事應當改在電子計算器上進行,認爲這計劃看似浩繁, 但倘若應用新科技,當可迎刀而解。這種想法在今日可能順理成章,但在二十五年前·則無 論從計算器技術抑或香港高等院校的研究體制來說,都是未臻成熟而過份冒進,可以說是太 天真了。事實上,當時電子計算器刚刚以“語文處理器”的面貌進入較先進的辦公室,做製 的蘋果牌個人電腦還要。一雨年後方纔在市面流行,即使是大學電子計算中心的所謂“主機”, 無論從記憶容量或者運算速度而言,能力也都還非常有限。以電腦整理甲骨文的想法即使技 術上勉強可行,但所需資金卻無從籌措,相關支援軟體也尚未發展出來·因此這想法旋踵就 無疾而怒。而且·爲了意想不到的其他原因,沈建華在翌年離開中大回到安徽省博物館·後 來更東渡扶桑。 但短短數年後,情勢卻發生了根本變化。我在1986年轉到1國文化研究所工作,兩 年後香港政府屬下“大學與理工學院資助委員會”(University and Polytechnic Grants Committee,UPGC)制酊資助特定研究項目的辦法,邀請大學教師申毒。劉殿爵教授與我合作 提出的“先秦雨兩漢一切傳世文默電子資料康”計劃於1989年獲得資助,年後大體完成,利 用此資料庫編纂的《先秦兩漢一切傅世文獻逐字索「》在翌年開始陸箱出版·此時上距我初 次動念以計算器整理甲骨文,不知不覺已經有十年光陰。在此十年間·計算器技術以及中文 軟體飛曜進步,因此以廉價桌面個人電腦輸入大量以標準漢字書寫的傅世典籍,將之建成電 子資料庫,然後在電腦上以特别殷計的程式來自動編纂“逐字索”·已經變爲集合數人之力 就可以推動、完成的工作“這計劃的成功可以說是因緣際曾,既拜“資助委員會”新政策 所賜·亦恰好趕上高漲中的科技浪潮。 I
甲骨文字形表 與此同時,沈建華女士也再次受邀回到文化研究所工作。當時《甲骨文通檢》第一冊已 經出版數年,在她孜孜屹吃的努力下,其餘四冊也在1994一1998年間相繼問世。可是,限於 人力和出版資源,《通檢》只能夠按詞語條目列出甲骨卜辮的標準編號·至於相關卜辭內容, 則還須一一翻查典籍纔能夠知悉·這在使用上顯然極爲費事,因此以電腦整理甲骨文之議便 又舊事重提了。事實上·由於受到李學勤教授在文化研究所演講的觸動,饒宗頤教授與我從 l994年開始,即已經在香港“研究資助局”(Resarch Grants Council,RGC)支援下合作推 動建立竹簡和帛書的電子資料庫,相關的文獻校訂、整理以及文字釋讀工作則由建華負責。 這項計劃進度迅速·在短短兩年後即1996年,包括“馬王堆帛書”和武威、睡虎地~銀雀山丶 居延等地秦漢簡牘一共九種文獻的《竹簡帛書電子資料庫光碟》就已經出版·這是我們合作 建立古代出士文獻資料庫的第一個成果。 在完成簡帛文獻的工作後,很自然地我們就轉向出土文獻資料庫第二項計劃,即是建 立“甲骨文電子資料庫”,並且在1996年再次獲得“研究資助局”大力支持。但這計劃之所以 能夠展開,不僅僅是因窝解决了資金和工作人員問題,而還有其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便是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已經在胡厚宣教授頜導下於1982年完成出版十三大冊《甲骨文合 集》,而我們又通過研究小組顧問李學勤教授的協助,與歷史研究所簽訂協定,取得使用該所 已經編輯但尙未發表的《合集釋文》作爲資料庫底本的權利·由是爲整個計劃笑定基礎。同樣 重要的是·我們邀請了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曹錦炎教授以訪問研究員身份來所參加工作,其後 數年間他與沈建華女士合作無間,那也是這龐大計割能夠取得穩定進展的原因。此計劃前後延 續四年之久·所牵涉的甲骨文字超過百萬,在20世紀未年初步完成。但由於種種原因,其成 果遲至2007年方由沈、曹兩位編成二十卷的《甲骨文校釋總集》交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以電腦作篇工具來輸入·整理甲骨文,須解决的根本問題是:如何處理形状千奇百怪, 而且繁複多變的甲骨字?經過群細討論和慎重考慮,我們的决定是先建立完整的電腦甲骨字 形檔,在此字形檔中每個甲骨字原則上都可能有三個對應形態:甲骨原型·隸定字以及相應 現代藻字,其中甲骨原型字是通過描繪與映射掃描來建構,隸定字則是以現成漢字軟體構造。 當然·這想法牽涉到很多實際問題·例如,有相當部份甲骨字無法隸定也未能考釋;此外, 有大量隸定字與現代漢字相同,因此上逃對應並不完整。但這只是枝節而已,更重要的是
修酊版序 甲骨文中有大量異體字、變體字,如何分辨異體、變體與根本相異的字,也就是如何决定 “字頭”,是關係重大的學術判斷,它必須以對甲骨卜辞和釋文本身的仔細研究爲基礎·因此’ 甲骨文、釋文和甲骨字的研究互篇辅翼,三者必須同時並進,在整個甲骨文資料庫計割大體 完成之際,他們雨位對於甲骨字的大量研究也告一段落·在2001年由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的 《新镉甲骨文字形總表》便是這方面的總結報告·由是我們得知,卜辭中的甲骨字數爲6051個, 除去異體之後得“字頭”4071個,它們分隸152個部首。姚孝途80年代末出版《殷墟甲骨刻 辭類纂》·其中的甲骨字總和及部首系統是以島邦男60年代的《殷墟卜辭綜類》篇基礎;同樣· 沈、曹兩位的《新編總表》也是以姚孝遂《總表》爲起點而邁進的-一大步。所不同者在於,這 是一部獨立出版的工具書,而且·隨著時代進步,他們自己所用以編纂此書的工具也已經從卡 片變篇電腦,因此工作效率與成果的準確性相應提高,是意料中事。 原有《新編總表》出版後引起了各方相當大的興趣與反應,然而,如作者在本書後記所 說,它從镉纂以至付梓都很倉促,錯誤疏漏難免,更兼無法使用當時尙未發表的《甲骨文合 集辅編》與《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兩種出版物之重要資料,因此不容否認,是有不少闕失 的。如今該字表出版已逾六載·根檬上述新資料以及各方商榷意見加以補充·改進的時機已 經成熟·在作者熊續不懈努力之下·這本《甲骨文字形表》途得面世·與2001年《德表》相 比,它收入了更多異體字並且修訂了許多單字(即所謂字頭)·合併單字47個·從原来數目 减少爲4071個,異體字增加207個,數目爲2187個,總字頭增加160個後爲6211個,字體 變動牽涉大約380個單字·約佔總數一成。所以·這是個相當全面和大規模的修钉,它顯示 甲骨學雖然已經成熟·但遠遠未達定論階段。因此,像《甲骨文字形表》這樣的工具書今後 恐怕仍然需要不時修钉纔能夠與時俱進·臻於完善吧· 不過·對於作者而言,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和這本《甲骨文字形表》的出版,他們 過去十數年間爲甲骨文字所付出的無量心血可以說已經功德圓滿,結成正果了,這是我要在 此向他們雨位衷心祝賀的·對於我本人來說,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前在非常偶然情祝下所 作的小小不成熟建議,最後竟然因緣際會,成爲如此豐碩成果的引子,也是當日完全夢想不 到的事情。人生際遇的迷人之處,就表現在這種地方吧。 2007年9月15日於用廬
序 饒宗願 校勘學是一項細緻而艱辛的工作,從事者得心細如髮,不憚煩瑣,在文本上吹毛求疵, 小心翼翼地尋找遺漏和差異,然後加以歸納,求出共通規則。 古文字,特别是甲骨文的校讎,則更是一個特殊的頜域。清代學人校訂古書,指出所 謂“别風准雨”的錯失,糾正了許多前人沒有注意的漏洞·頁獻極大·他們的方法·自可爲 我們借鏡,運用到近來發現的出十文獻。當然,甲骨出土·至今已逾百记,但近年的研究之所 以能突飛猛進,超邁前人者,則是拜《甲骨文合集》的編纂和出版所賜。學者自此得以擷取 集中同文·臚列排比·藉以相互校勘·别其同異,以定取捨。余一向認爲由同文可以確靓同 字的異寫,即所謂“因義求形”,如果善爲運用,許多窒礙難通之處都可奏膚功。沈女士深韙 余言,在這方面用功之勤,勞績之著,有目共睹。她在本字表中所發現的異形之繁,竟可以 有一字而異構至十個以上之多者,實在合人咋舌。 繼《甲骨文合集》之後,《殷墟甲骨刻僻摹釋總集》·《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先後面世, 且撰寫釋文·重定部首、分類·並附檢字,極便於學者,惜乎成於眾手,照顧不周之處,諸 如誤幕、漏收情况·在所難免。本書一一加以群細校勘,誤摹者改正之,漏收者苴補之·同 字異體者倂入之,隸定之字,又復增删修訂之,重見而未標出之字,本同係一義而誤分入雨 部首者,則分别歸類處理,務使犁然有當。 由於在電腦屏幕上顯示甲骨文之需要·沈女士復需與有關技術人員合作,先製定一套標 準甲骨字,並加編號,分類,以便尋檢。此《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經多番編排修訂,現 已完成。卜辭中所見甲骨字数經統計總數爲6051字,同字異體者4071,比《類纂》所增 補部首有:名·米、「·AU等九個:異體字超過十個以上者有:袞~衔·穷·合、臀; 增補新字之重要者如:》T2080:8H36418順:舒H36984鎷:朴H16486微;)H28537
序 :(陰),皆發前人所未發,非辩析偏旁,收硯返聽·心中有眼,何克臻此。 殷代銅器·玉器出土山積,于闐之玉,早入婦好宫室之翫。子方僞子氏舊邦《括 地志》云:“子城在渭州華城東北。”賀次君輯本云:“唐渭州無華城縣·應是蘭州金城縣, 漢金城縣·西魏改子城縣。”秦地好時遺址·在陝西乾縣之東,容庚《漢金文錄》有:“好 畤共(供)廚金鼎。”好時,當緣婦好而得名,婦好兵力及于西睡,殷人非早與西域交通, 無由得玄璧璿玉,如是之富! 四川三星堆'成都金沙遺址,所得大量金器,成篇前所未見稀世之珍。今卜辭未見“金”字, 沈女士旁搜遠貂,發現从金从馬馨之“鎷”字,其義雖未明,而一字之弋獲,如在九重之淵 得驪龍之珠於其額下,亦云奇矣· 沈女士以五戟之力,輸入海内外甲骨彙福七種,共計甲骨53000餘片,釋文一百萬字· 復得曹錦炎教授襄助·商討覆勘經年·終底於成·。余謬主其事,愧無芹獻,惟樂觀其成而已。 此《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當大有助於學人檢索之助,由於資料浩繁,爲功日短,自不敢謂 盡善盡美,但迄今爲止,於收錄殷墟文字諸典籍中·此表當較擠全之工具書,此則非湓美之 言也·是篇序。 2001年11月16日於香港
目錄 修訂版序(陳方正) …+…+……t4+44…4+…小… 序(饒宗頤) …I 前言(李學勤) 緒論 4”40+00◆”0”…*0*4÷0+44…++++++4…440044*。。 凡例 20 甲骨文字形部首表… ……22 甲骨文字形表 24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字形總表〉校記 164 參考文獻目錄 194 後記… 203 再版後記 205
前言 李學勤 由香港中文大翠中國文化研究所粗織纂著的《新福甲骨文字形總表》,經過長達五年的辛 勤努力,現已克竣全功。這部書於新世紀之初問世,是對甲骨學研究的一大貢獻,也是這門 學科走向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標能· 甲骨學的歷史已經超過一百年了。清光緒二十五年·即公元1899年,殷墟甲骨發現並得到 王懿榮的鑒定,其時適值十九世紀的結束,所以甲骨的整理研究基本上是二十世紀興起的顯學。 在這百年之中,甲骨學發皇牡大,迅速成爲國際性的學科·比之中國古文字學其他分支更是引人 注目·所造成的影響十分深遠廣泛。例如·在考古學上,從甲骨出土地的雅認導致殷墟的發掘, 篇中國田野考古開拓時期最值得紀念之大事:在歷史學上,將古代信史向前延溯,指明了探尋中 華文明起源的方向。但是,受甲骨發現、研究促進最僞直接又最重大的,乃是古文字學本身· 以秦代以前文字爲研究對象的古文字學,有其非常悠久的傳統。鑒定甲骨的王懿榮,以及 和他同時或略晚的劉鹗~羅振玉·王國維等學者,皆長於金石文字之學·他們就是愚藉《說 文》以來傳統文字學的功力,去釋讀甲骨文字的。儘管自宋代起,學者會在一些青銅器上看到 過殷商文字,然而所能達到的認識仍甚有限。甲骨文字的大量出現,極大地拓寬了人們的眼界, 由根本上更新了有關古文字衍變的知藏。文字的整理考釋,一直是甲骨學核心的内容。 整理古文字,於是有文字編的纂輯。北宋末呂大臨作《考古圖》,所附《考古圖釋文》實 係依《說文》部首排列的文字編,爲此種工作之祖。甲骨出現後·1916年羅振玉有《殷墟書 契待問編》·惟只收未釋定文字,還不是系統的文字編較全面的·則是1920年王襄的《簠室 殷契類纂》·1923年酒承砟先生的《殷墟文字類縞》。所錄材料更廣的,是1934年孫海波先生 的《甲骨文編》·1965年有增钉版·1959年臺灣金祥恒先生有《續甲骨文編》,體例與正編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