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出版 文史哲大系一七六 般商平骨群 啊具亚術 References to Shamanism i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 空也D花5地企 【超容俊©著】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References to Shamanism in the Shang Dynasty Oracle Bones) by CHO YONG JUN 趙容俊 著
國家國書館出版品預行糥目瓷料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趙容俊著.-初版 ,一熹北市:文津,2003[民92] 面; 公分.-(文史哲大系;176) 参考書目:面 ISBN957-668-718-7(平装) 1.巫術~中國2.甲骨-考證 295 92009426 文史哲大系⑦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著作者:趙 容 俊 發行人:邱 家 敬 出版者: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址:台北市106建圈南路二段294巷1號 E-mail twenchinems16.hinet.net http://www.wenchin.com.tw 電詰:(02)23636464傳真:(02)23635439 螂政割撥:00160840(文津出版社悵戶) 登記證:行政院新開局局版台業字第5820號 初版:2003年7月一刷 新台幣500元 IS鄂BN957-668-718-7
A
内容摘要 (1) 內容摘要 本文的研究,主為文化人類學的古史研究方法,討論股商時期 巫術職能的分類,並審視有何特徵。本題亦屬於中國巫術間題的研 究·故除對歐美若干理論莲行分析、介紹及運用之外·以通合中國 的巫術材料作為主要的研究象· 本文分六章,首先,在第一章敘述本文研究的動機與方法·並 考察與檢討前賢的研究成果。筆者即在此章,闡明本論文的研究動 機,以「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為題,弑圖探討中國古代- 特别针對殷商時期-一-巫者的活動特徵與其對後代的影響等内容。 不寧唯是,對於晚近中國古代巫文化的研究成果·亦進行考察與檢 討前賢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討論巫術的定義·以及巫術與宗教的比較。筆者在此 章,首先探討巫術的定義·包括巫爾的基本概念·施行犧式的五種 要素,以及如何傅承巫職等的間題。再次,不啻研究有關巫術與宗 教的諸多問題,並且進一步定出巫教為宗教的一類。 第三章,探尉中國巫術的概祝,包括中國古籍文献中所見之有 關巫術的記戴,以及巫者所參與之活動類型。首先·筆者即在第一 節〈古籍文獻上的巫爾記載〉·考察自甲骨文至漢代典籍上的記載 為止。再次·於第二節〈巫者的巫術活動〉中,區分為交通鬼神、 醫療疾病、災禍之事、生產活動、砷明裁判·祝詛放蠱、求子生 育、建築之事·喪葬之事等九項,以分析中國巫者的諸種職事。 第四章,此章為本論文的核心,即探究殷商時期的巫術内容。 筆者在此章,首先探討交通鬼神方面的巫術,包括殷商巫者職掌的
(2) 般商甲骨卜辞所見之巫術 祭配、占卜與預言、祈禳·驅邪避鬼·招魂等巫徘活動·再次,討 論馨療病患方面,以及包括旱災、止風雨、戰災、蝗災在內的救災 方面的巫術活勸· 第五章,探討歷代巫者地位的變遷過程及對後世的影響。首 先,筆者即在第一節(中國巫術的歷代演變〉,群細討論從古至今 歷代中國巫者的地位演變情形。其次,於第二節〈對後世的影響) 中,考察巫術對後世的文學方面、思想方面、藝術方面,以及科學 方面的影警。 第六章,旨在粽上所陳,予以總結。並且附加甲骨刻辭所見之 「巫」、「祝!、「奏」、「姣」、「舞」字等的用例,以及若干 附圖,以便参考
序 文 (3) 序文 當穿著一襲潔白無縐褶的韓國傅統醴服的趙容俊,拿著他奮鬥 了六年的碩士論文前來拜訪我的時候,我不禁被他的執著感動·想 起1998年在哈佛大學訪間一年的期間,時常有機會與趙容俊大學時 代在韓國成均館的老師,李基東教授,在杜維明教授主持的儒學研 討會上見面·那時即對李基東教授的儒學造詣印象深刻。現在理解 他們師生之間那種學爾堅持與熟誠,所迸發出的力量·是不容人忽 視的。 如今趙容俊在師長朋友的鼓勵之下,將碩士論文修改出版,邀 請我寫序。我並非巫術研究專家,實在是越俎代刨。但是想到我在 台灣大學教授的「醫療人類學」課程中·有一大半是在談論非西方 爵療與儀式整療,我自己的早期研究課題也是占乩童與民俗醫療,而 乩童正是薩满術在目前台灣的執行者。一般人類學家僅能觀察現代 社會的薩滿與其行為,如果能夠對薩滿術的考古淵源與歷史發展有 瞭解,應骸是能深化自己的研究吧,因而欣然為之作序。 1980年代·薩滿衙(shamanism)之研究在人類學内有-一個戲剩 性的轉折,幾乎可稱之為起死回生·之前的數十年,薩滿術被人類 翠家認為是落後、野蠻、非理性的信仰與儀式,一無是處·甚至有 學者以為應該丢到垃圾筒了·薩滿(shaman)本人則被認為是精神異 常的人·如果偶而他們施行的治療儀式湊效·頂多只是病人的心理 作用造成吧,是一種如同糖衣-一樣的假象效果。但是在經過1960年 代之後的一些思潮,例如·反現代文明的人土追求個人的自我實 TT"T
(4) 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現,新世紀宗教運動(New Age Movement),對美洲印地安人使 用的草藥的重新評價與研究等等,使得一般社會大眾對薩滿術有了 新的好奇與興趣·加上來自心理學、精神醫學、哲學、美學、戟剿 學、考古學,甚至各地民族誌學家新的探討熱誠,促使人類學家不 得不重新面對這個曾經被遺棄的題目。人類學內重新出發的蓬满術 研究,在定義上比較以前更寬廣,幾乎将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類似 現象均納入·理論取向上也更多元,融會各種宗教研究、心理分 析、儀式表演、性别研究、國家政治理論等,企圖從各個面向重新 理解薩滿術· 現在認為薩滿的精神狀態是在人類正常行為範圍之內的,因為 經由專業肌練或藥物使用,一般人也能出入於類似蓬满的精神狀 態。其次,在說明隆滿的精神状態時,現在也比較不使用「精神恍 惚」(trance)一詞,而比較喜歡使用「意識轉變」(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一詞。甚且,以往認為某些地區的薩滿的症狀 是「文化症候群」(cultural-bound syndrome)一嗣,現在也不太 被使用,認為即使是西方器潦體系内的許多症状也均脫離不了西方 文化的影響,並非如輜學科學宣稱的超文化。薩滿器療(shamanic healing)雖被稱為儀式馨療(ritual healing),或象徵醫療 (symbolic healing)·但是别忘了西方科學醫療仍然也有用到權威 暗示、信心、儀式、印象處理等等技巧。因此,基至在「另類馨 療」流行的現在·很多人士建議將薩滿醫療經過整合之後,考慮納 入西方罄療醴系之內。 薩滿俯研究中還有一項頗具爭論的議題,即是薩滿術與性别之 間的關係·以往民族誌調查似乎東北亞遊牧民族(通古斯)的薩滿 偏向是男性,他們能夠出砷,遨遊天地,降服邪魔。而東亞地區尤 其韓國、日本、台灣等地的薩满卻很多是女性·她們卻是被描繪為
序 文 (5) 「神鬟附身」,處理的也僅是家庭問題或婦幼問題。因而一些學者 認為薩滿術被降級為女性·處理的又只是家庭間题等,是受到國家 制度興起之後之排斥、壓抑與偏見·與此相關的間題是,薩滿究竞 是襲師(spirit master)或靈媒(spirit medium)?前者是說明其有 能力降服並且軀策靈物·是神通廣大的;後者說明薩滿只是被一個 更高的神靈所附身,扮演中介者的角色·我在台灣的觀察是乩童有 男有女,然而無論其為男或女,幾乎均是扮演神明的代言人,也就 是神媒的角色·乩童本人並沒有屈服靈物的能力·但是這樣的發展 結果是否如某些學者所說的,是受到東亞地區佛教、或道教、或國 家體制整合後的結果? 在趙容俊的論文内我們可以讀到先秦中國薩滿衔之發展情形, 有許多資料是很有意思的,例如,作者說明「巫」一字,可用於 男,也可用於女,作者引證多方文歉·顯示女巫早於而且多於男 巫,而到了殷商時代,男巫地位才高於女巫,而巫者的職能是「奉 事鬼神」、「降神」,如此一來,似乎偏向「靈媒」而非「師」 的角色·凡此種種均可以提供我們做参考。因此,無論是對不同地 區,或不同時代的薩滿術做文獻考古,或做田野調查·均指出吾人 對薩滿術尚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討的地方·我也希望容俊能夠秉持一 貫的學術熱誠,對中國與韓國兩地上古時期薩满術之交往·還有彼 此之間之相互影響等等問題繼續鑽研。 張询 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m。青n
(6) PREFACE PREFACE This book is an expansion of my Master's dissertation, which was entitled The Shamanism of Pre-Qin China.For his valuable advice and long-time guidance in this endeavor,I would like to dedicate this book to my advisor,Professor Hsu Chin- hsiung,as a token of thanks and respect. My goal in pursuing graduate studies at the Master's level was to gain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guidance necessary for me to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arly Chinese and Korean shamanistic practices and beliefs in the future.The widespread prevalence of shamanism in northern Asia and the geographic proximity of the early cultural bases of China and Korea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both shared features in their shamanistic practices as well as distinct differences. Eight years ago,as the first step in this long-term research project,I made the decision to relocate from Korea to Taiwan in order to provide myself with the ground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is comparative project. During this time I have not only managed to pass the demanding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s,but have also been admitted to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s prestigious Chines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