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基础题组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陆地 1.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A.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生物能 2.下列能够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 下图中,甲图为某地水系略图,乙图为A、B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流量(亿立方米/秒) 乙 4.(2018广东韶关期中)图中A、B两水文站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①中国南方 ②智利中部 ③法国南部 ④英国南部
1 第一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基础题组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 A.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生物能 2.下列能够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 下图中,甲图为某地水系略图,乙图为 A、B 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2018 广东韶关期中)图中 A、B 两水文站所在地区可能位于( ) ①中国南方 ②智利中部 ③法国南部 ④英国南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18广东韶关期中)据甲图可判断(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7月沙洲的面积最大 C.7月河流的输沙量最小 D.7月M处水流自东向西流 读我国东部地区三条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流量 1012( 6.(2017山西高三一轮复习中期诊断)形成①②③⑤四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①处一一冰川融水增多 B.②处一一大气降水增多 C.③处一一积雪融水减少 D.⑤处一一湖泊补给减少 7.(2017山西高三一轮复习中期诊断)导致④⑥两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④处一一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减少 B.⑥处一一上游用水量减少 C.⑥处—一下游截水灌溉农田 D.④处一一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提升题组
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18 广东韶关期中)据甲图可判断( ) 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7 月沙洲的面积最大 C.7 月河流的输沙量最小 D.7 月 M 处水流自东向西流 读我国东部地区三条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17 山西高三一轮复习中期诊断)形成①②③⑤四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处——冰川融水增多 B.②处——大气降水增多 C.③处——积雪融水减少 D.⑤处——湖泊补给减少 7.(2017 山西高三一轮复习中期诊断)导致④⑥两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④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减少 B.⑥处——上游用水量减少 C.⑥处——下游截水灌溉农田 D.④处——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提升题组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 TSSTSS为总 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图回答下面两 流入通量 N图 山山山 567891011121234月份 8.(2017新疆乌鲁木齐诊断三)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②2017新疆乌鲁木齐诊断三)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会引起() A.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B.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C.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D.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2009年接 待游客多达2120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 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库迪亚 图例 帕尔马 10.(2017山东临沂一模)推测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 A.河湖水 B.雨水 C.地下水 D.淡化海水
3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 TSS(TSS 为总 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图回答下面两 题。 8.(2017 新疆乌鲁木齐诊断三)引起该湖泊 TSS 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017 新疆乌鲁木齐诊断三)该湖泊 TSS 通量变化会引起 ( ) A.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B.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C.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D.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2009年接 待游客多达2 120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 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 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2017 山东临沂一模)推测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 ) A.河湖水 B.雨水 C.地下水 D.淡化海水
11.(2017山东临沂一模)判断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湖是世界第四大湖,为内流湖,是一个淡水湖。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雨季时可达2.2万 平方千米,旱季时可缩小一半以上。近年来,湖泊面积急剧缩小,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 宽广的湖面也没有如期伸展 (1)说明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判断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6分) (2)甲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湖泊面积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近年来,造成该湖湖面缩 小的原因有 (3)为避免甲湖干涸,沿岸国家应采取哪些合理的应对措施?(6分) 13.(2017江西调研四)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局部地区图
4 11.(2017 山东临沂一模)判断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甲湖是世界第四大湖,为内流湖,是一个淡水湖。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雨季时可达 2.2 万 平方千米,旱季时可缩小一半以上。近年来,湖泊面积急剧缩小,到了 2007 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 宽广的湖面也没有如期伸展。 (1)说明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并判断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6 分) (2)甲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湖泊面积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近年来,造成该湖湖面缩 小的原因有 。(8 分) (3)为避免甲湖干涸,沿岸国家应采取哪些合理的应对措施?(6 分) 13.(2017 江西调研四)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中亚局部地区图
200-等高线 ◇湖泊、水库 40°凯拉库蛳水库A7134 沙漠 ▲7495喀拉湖 ▲7134山峰、高程/m @城市 材料二下图为2003-2008年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曲线图。 33200420052006 (1)描述图示时段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特征并分析主要原因。(6分) (2)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容易造成哪些环境问题?(6分) (3)凯拉库姆水库的修建对下游的锡尔河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凯拉库姆水库的农业生产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5 材料二 下图为 2003—2008 年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曲线图。 (1)描述图示时段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特征并分析主要原因。(6 分) (2)凯拉库姆水库水位变化容易造成哪些环境问题?(6 分) (3)凯拉库姆水库的修建对下游的锡尔河产生了哪些影响?(6 分) (4)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凯拉库姆水库的农业生产可采取哪些措施?(6 分)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题组 1.A水循环的蒸发、水汽输送等环节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降水、地表径流、下渗等主要依靠 地球重力能。据此确定答案。 2.C读图知①环节为水汽输送。图中显示该区域位于大陆东岸,水汽由海洋输向陆地;我国夏季风符合 条件要求 3.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注入太平洋,沟通陆地与海洋,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4.A结合乙图信息可知,该河流汛期出现在7月份。结合四个选项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特点可知,中国 南方7月份正处于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为河流汛期。智利中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为其 冬季,降水丰富,河流补给水量大,为其汛期。 5.D结合A、B两点径流量变化特征可知,A水文站流量变化和缓,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说明A地处湖泊 下游,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为河流汛期,河流水位高,沙洲面积较小,但河流输沙量 较大;7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M处水流自东向西流 6.B结合三条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知,甲河位于东北地区,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为主,① ②两处河流径流量增大的原因分别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和大气降水增多;乙河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③处径流量増大主要是因为大气降水增多;丙河位于华北地区,⑤处河流径流量减 小主要是因为当地春季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7.D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④处径流量变化发生时间为7、8月份,此时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增多;此时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由上题知,丙河位于华北地区,⑥处径流量增大主要是 因为此时处于雨季,降水多 提升题组 8.A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不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也不会引起湖泊TSS通量的季节变化 9.D从图中湖泊TSS通量变化可以看出,该湖泊泥沙流入多,泥沙流出少,湖泊的TSS总量在增加,也就 是水流中的泥沙含量在增多,容易导致湖泊泥沙淤积,湖床抬升,湖泊调蓄功能下降,航运条件变差,周边 环境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湖畔的泥沙淤积多了,肥力一般不会下降。 10.C该岛年降水量约400mm,总体降水量不大,且该地纬度和海陆位置决定降水主要是由西风带来的 而城市分布在背风坡,故城市降水更少;图示城市附近河流较短,则河湖水较少;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说明 地下水资源丰富,则城市用水主要是地下水
6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题组 1.A 水循环的蒸发、水汽输送等环节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降水、地表径流、下渗等主要依靠 地球重力能。据此确定答案。 2.C 读图知①环节为水汽输送。图中显示该区域位于大陆东岸,水汽由海洋输向陆地;我国夏季风符合 条件要求。 3.C 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注入太平洋,沟通陆地与海洋,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4.A 结合乙图信息可知,该河流汛期出现在 7 月份。结合四个选项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特点可知,中国 南方 7 月份正处于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为河流汛期。智利中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7 月份为其 冬季,降水丰富,河流补给水量大,为其汛期。 5.D 结合 A、B 两点径流量变化特征可知,A 水文站流量变化和缓,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说明 A 地处湖泊 下游,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结合上题分析,7 月份为河流汛期,河流水位高,沙洲面积较小,但河流输沙量 较大;7 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M 处水流自东向西流。 6.B 结合三条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知,甲河位于东北地区,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为主,①、 ②两处河流径流量增大的原因分别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和大气降水增多;乙河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③处径流量增大主要是因为大气降水增多;丙河位于华北地区,⑤处河流径流量减 小主要是因为当地春季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7.D 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④处径流量变化发生时间为 7、8 月份,此时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增多;此时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由上题知,丙河位于华北地区,⑥处径流量增大主要是 因为此时处于雨季,降水多。 提升题组 8.A 植被破坏和围湖造田不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也不会引起湖泊 TSS 通量的季节变化。 9.D 从图中湖泊 TSS 通量变化可以看出,该湖泊泥沙流入多,泥沙流出少,湖泊的 TSS 总量在增加,也就 是水流中的泥沙含量在增多,容易导致湖泊泥沙淤积,湖床抬升,湖泊调蓄功能下降,航运条件变差,周边 环境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湖畔的泥沙淤积多了,肥力一般不会下降。 10.C 该岛年降水量约 400 mm,总体降水量不大,且该地纬度和海陆位置决定降水主要是由西风带来的, 而城市分布在背风坡,故城市降水更少;图示城市附近河流较短,则河湖水较少;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说明 地下水资源丰富,则城市用水主要是地下水
11.B由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该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补给到地下的水量也很少,则夏季 城市用水最紧张。 12.答案(1)由副热带(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增;南部沿海(几内亚湾沿岸)降水最丰富。(4分)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2分) (2)陆地内循环(2分)该湖泊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2分)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 暖,蒸发旺盛。(2分)人为原因∷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大增;农业规模扩大,灌溉用水增多(任答一点得2 分) (3)控制用水规模;改进灌溉技术;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跨流域引水补水;等。(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1)结合图例,根据图示信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增,其中南部沿海降水 最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2)内流湖(河)最终不注λ海洋,因此不参与海陆间循环,只参与陆 地内循环。(3)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入手答题,分为节流措施和开源措施两大类 13.答案(1)特征:水位持续下降。(2分) 原因:为流域内重要的灌溉农业区的水源地,灌溉面积扩大,灌溉引水量增加;(2分)流域内人口增长, 生活用水增多。(2分) (2)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涝灾害增多;周边地下水水位下降;沙尘暴发生几率増加。(每点 2分,任答三点即可) (3)流量减小;含沙量下降;水位变化趋缓。(6分) (4)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耐旱作物;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规模。(6分) 解析(1)图示水位由0米逐渐降到-3米左右;水库水位高低取决于河流来水多少,而干旱区河流水是主 要生产、生活用水来源,则用水过多必然使水库水位降低。(2)首先要明确,本题包含两方面问题:一是水 库水位下降的原因所引发的问题,即引用河水过多带来的问题,如土壤盐渍化等;二是水库水位降低带来 的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周边地下水水位下降等。(3)水库对下游河段具有水量调节的作用。(4)注 意审题:“可持续利用”角度即“节流”方面,农业生产措施可从控制生产规模、发展耐旱作物、推广节 水灌溉技术等方面分析
7 11.B 由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该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补给到地下的水量也很少,则夏季 城市用水最紧张。 12.答案 (1)由副热带(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增;南部沿海(几内亚湾沿岸)降水最丰富。(4 分)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2 分) (2)陆地内循环(2 分) 该湖泊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2 分) 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 暖,蒸发旺盛。(2 分)人为原因: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大增;农业规模扩大,灌溉用水增多(任答一点得 2 分) (3)控制用水规模;改进灌溉技术;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跨流域引水补水;等。(任答三点得 6 分) 解析 (1)结合图例,根据图示信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增,其中南部沿海降水 最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环流。(2)内流湖(河)最终不注入海洋,因此不参与海陆间循环,只参与陆 地内循环。(3)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入手答题,分为节流措施和开源措施两大类。 13.答案 (1)特征:水位持续下降。(2 分) 原因:为流域内重要的灌溉农业区的水源地,灌溉面积扩大,灌溉引水量增加;(2 分)流域内人口增长, 生活用水增多。(2 分) (2)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涝灾害增多;周边地下水水位下降;沙尘暴发生几率增加。(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3)流量减小;含沙量下降;水位变化趋缓。(6 分) (4)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耐旱作物;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规模。(6 分) 解析 (1)图示水位由 0 米逐渐降到-3 米左右;水库水位高低取决于河流来水多少,而干旱区河流水是主 要生产、生活用水来源,则用水过多必然使水库水位降低。(2)首先要明确,本题包含两方面问题:一是水 库水位下降的原因所引发的问题,即引用河水过多带来的问题,如土壤盐渍化等;二是水库水位降低带来 的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周边地下水水位下降等。(3)水库对下游河段具有水量调节的作用。(4)注 意审题:“可持续利用”角度即“节流”方面,农业生产措施可从控制生产规模、发展耐旱作物、推广节 水灌溉技术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