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2013届第一次模拟考 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 所尊崇的人”。简言之,成为大师,有两项条件:有造诣、被尊崇。于是,大师 的存在,便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存在,而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存在。他们的存在, 遮蔽着他人与群体,同时也遮蔽着历史。他们是以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芸 芸众生死去,只有他们永生。思想的不朽与伟大愈发令人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生命 的短暂与渺小。人们确立了大师的话语权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当人 们试图透过对大师的解读逼近原始的历史,更发现历史已经被他们垄断。大师是 山峰,也是鸿沟。当我们站立在国家图书馆望不到首尾的书柜旁,我们会感到 种阅读的恐惧,读书越多,恐惧便越深,因为我们发现所有的思想都被表达过, 所有的情感都被倾诉过了。当文学家面对曹雪芹和托尔斯泰,当哲学家面对庄子 和尼采,当经济学家面对马克思和萨缪尔森,他们都可能染上一种疑难杂症 失语。像孔子说的“予欲无言”.大师的存在足以令后人乱了方寸,就像婆婆怒 目之下的小媳妇,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们实在不能断定大师的存在是 成全了我们还是妨碍了我们 朋友说:“纪念碑令我望而生畏。”这确是悖论。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 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对经典的阅读,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 流。在阅读开始之前,阅读者便带有了明显的期待心理和意向性,而这种不平等 又往往导致对思想的误读或者原意的遮蔽。然而,我们却大多是这样过来的,在 自以为是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大师的改写.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不 如说是对权威的崇拜一一大师的名字成为符号,它使我们皈依了传统的拜物教 大师的叙述记录了人类的灵魂史,经典则是大师们的精神遗嘱,然而,对大师与 经典的阅读效果,除了取决于原作的品质外,更取决于读者的品质。换句话说, 大师思想的流动毕竟是相对的,而时代与读者的流动却是绝对的,以绝对看相对, 我们感觉不出自身在变,反会觉得大师在“变”,他们在世人心目中所处的位置, 除了与其本身的“含金量”有关外,更与阅读者的精神状况有关,即:所谓大师, 实际上是经过了阐释的大师一一这涉及到接受美学的范畴,于是,我们便不难理 解,被某一代人奉为圭臬,顶礼膜拜的,到了另一个时代,很可能一钱不值,显 得尴尬而可笑.这样讲可能极端了一些,但至少,大师的“季节性”变化却在所 难免.比如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 们的看法就绝不相同。因而我们说,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 观存在”。而后人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也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 而是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的文化存在,在时间中经历着升值或贬值的自然过 程 (节选自《重读大师》作者祝勇) 1.下列关于“大师”的相关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 2013 届第一次模拟考 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 所尊崇的人”。简言之,成为大师,有两项条件:有造诣、被尊崇。于是,大师 的存在,便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存在,而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存在。他们的存在, 遮蔽着他人与群体,同时也遮蔽着历史。他们是以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芸 芸众生死去,只有他们永生。思想的不朽与伟大愈发令人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生命 的短暂与渺小。人们确立了大师的话语权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当人 们试图透过对大师的解读逼近原始的历史,更发现历史已经被他们垄断。大师是 山峰,也是鸿沟。当我们站立在国家图书馆望不到首尾的书柜旁,我们会感到一 种阅读的恐惧,读书越多,恐惧便越深,因为我们发现所有的思想都被表达过, 所有的情感都被倾诉过了。当文学家面对曹雪芹和托尔斯泰,当哲学家面对庄子 和尼采,当经济学家面对马克思和萨缪尔森,他们都可能染上一种疑难杂症—— 失语。像孔子说的“予欲无言”.大师的存在足以令后人乱了方寸,就像婆婆怒 目之下的小媳妇,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们实在不能断定大师的存在是 成全了我们还是妨碍了我们。 朋友说:“纪念碑令我望而生畏。”这确是悖论。大师活水般的思想成为经典, 其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对经典的阅读,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交 流。在阅读开始之前,阅读者便带有了明显的期待心理和意向性,而这种不平等 又往往导致对思想的误读或者原意的遮蔽。然而,我们却大多是这样过来的,在 自以为是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大师的改写.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不 如说是对权威的崇拜——大师的名字成为符号,它使我们皈依了传统的拜物教. 大师的叙述记录了人类的灵魂史,经典则是大师们的精神遗嘱,然而,对大师与 经典的阅读效果,除了取决于原作的品质外,更取决于读者的品质。换句话说, 大师思想的流动毕竟是相对的,而时代与读者的流动却是绝对的,以绝对看相对, 我们感觉不出自身在变,反会觉得大师在“变”,他们在世人心目中所处的位置, 除了与其本身的“含金量”有关外,更与阅读者的精神状况有关,即:所谓大师, 实际上是经过了阐释的大师——这涉及到接受美学的范畴,于是,我们便不难理 解,被某一代人奉为圭臬,顶礼膜拜的,到了另一个时代,很可能一钱不值,显 得尴尬而可笑.这样讲可能极端了一些,但至少,大师的“季节性”变化却在所 难免.比如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今天人 们的看法就绝不相同。因而我们说,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 观存在”。而后人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也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 而是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的文化存在,在时间中经历着升值或贬值的自然过 程。 (节选自《重读大师》作者祝勇) 1.下列关于“大师”的相关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师的存在,遮蔽着他人与群体,同时也遮蔽着历史。他们以 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他们与芸芸众生不同,因而获得 了永生。 B.大师垄断了历史。他们是山峰,也是鸿沟。但他们被解读后 人们便逼近了原始的历史。 C.大师的话语权被人们确立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丧失了自我的话 语权。在不朽与伟大的思想面前,人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D.大师的存在,令我们无所适从,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 们都染上一种疑难杂症一一失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师的存在是妨碍了我们。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纪念碑令我望而生畏”是个悖论。大师的思想成为经典,其 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 B.阅读者对大师思想的误读或者原意的遮蔽,源自在阅读过程中 他们所带有的明显的期待心理和意向性 C.我们大多在自以为是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大师的改 写。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不如说是对权威的崇拜。 D.经典则是大师们的精神遗嘱,然而,读者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 效果,除了取决于原作的品质外,更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品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觉得大师在“变”,除了与大师本身的“含金量”有关外, 阅读者的精神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师在世人心目中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所 谓大师,实际上是经过了阐释的大师 B.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 今天人们的看法就绝不相同,这说明了大师的“季节性”变化却在所难免。 C.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后人 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也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 D.被后人重读的大师,已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存在,在 时间中经历着升值或贬值的自然过程,于是他们有时被奉为圭臬,有时一钱不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 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 臣举莫属之麋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斌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 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 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 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 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 所行善政,钟皆悔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 及逋②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
A.大师的存在,遮蔽着他人与群体,同时也遮蔽着历史。他们以 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他们与芸芸众生不同,因而获得 了永生。 B.大师垄断了历史。他们是山峰,也是鸿沟。但他们被解读后, 人们便逼近了原始的历史。 C.大师的话语权被人们确立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丧失了自我的话 语权。在不朽与伟大的思想面前,人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D.大师的存在,令我们无所适从,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 们都染上一种疑难杂症——失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师的存在是妨碍了我们。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纪念碑令我望而生畏”是个悖论。大师的思想成为经典,其 经典又在时间中风干成僵死的教条。 B.阅读者对大师思想的误读或者原意的遮蔽,源自在阅读过程中 他们所带有的明显的期待心理和意向性。 C.我们大多在自以为是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大师的改 写。与其说是对真理的向往,不如说是对权威的崇拜。 D.经典则是大师们的精神遗嘱,然而,读者对大师与经典的阅读 效果,除了取决于原作的品质外,更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品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觉得大师在“变”,除了与大师本身的“含金量”有关外, 阅读者的精神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师在世人心目中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说所 谓大师,实际上是经过了阐释的大师。 B.高尔基、索尔仁尼琴、张爱玲等这些人物,二十年前的人们与 今天人们的看法就绝不相同,这说明了大师的“季节性”变化却在所难免。 C.大师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存在”。后人 超越了时代的困囿反观大师时,大师也已不再是个体化的大师。 D.被后人重读的大师,已杂糅了复杂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存在,在 时间中经历着升值或贬值的自然过程,于是他们有时被奉为圭臬,有时一钱不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 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 臣举莫属之麋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斌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 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 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 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 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 所行善政,钟皆悔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 及逋②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
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 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 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 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 刑二部司务。迁御史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 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 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 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 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况钟传》 【注】①蠲(judn):免除②逋(bu):欠交,拖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乘传至府 传:传达命令的马 B.谓太守暗易欺暗:愚昧 C.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诉:告 状 D.欲籍是报公耳籍:通“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帝以郡守多不称 B.若止我 作《师说》以贻 若属 之皆钟王 皆且为所虏 C.有邹亮者,献诗于 D.且令二子给侍 君幸于赵 臣死且不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钟年轻时得到尚书吕震的赏识,被推荐授予官职,后又正逢 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经人举荐做了苏州知府。 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下大力气惩 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况钟不仅为政刚正,而且也爱惜人才,他竭力推荐了寒门之士 邹亮,使之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D.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 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 属下做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 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5分) (2)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5分)
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 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 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 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 刑二部司务。迁御史。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 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 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 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 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况钟传》 【注】①蠲(juǎn):免除 ②逋(bū):欠交,拖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乘传至府 传:传达命令的马 车 B.谓太守暗易欺 暗:愚昧 C.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 诉:告 状 D.欲籍是报公耳 籍:通“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帝以郡守多不称 职 B.若止我 作《师说》以贻 之 若属 皆且为所虏 C.有邹亮者,献诗于 钟 D.且令二子给侍 君幸于赵 王 臣死且不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钟年轻时得到尚书吕震的赏识,被推荐授予官职,后又正逢 苏州等九府缺少知府,这九府都是重要难治之地,经人举荐做了苏州知府。 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下大力气惩 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况钟不仅为政刚正,而且也爱惜人才,他竭力推荐了寒门之士 邹亮,使之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D.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 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到自己 属下做事。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 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5 分) (2)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11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②,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 曾随宰相韦昭度岀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②帝 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8.诗的首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5分) 9.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夫战,勇气也。 ,再而 衰 。(《左传·曹刿论战》) (2)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吾师道也,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乙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 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项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 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 老ˆ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 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 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玲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 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一一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禿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 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 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8~9 题。(11 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②,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 年)登进士第。 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②帝 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8.诗的首联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5 分) 9.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夫战,勇气也。 ,再而 衰, 。(《左传·曹刿论战》) (2)后值倾覆, ,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吾师道也, ? ,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乙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 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项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 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 老^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 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 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玲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 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 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 年春天,文保所成 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 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叉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 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 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一一这项劳 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思想,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 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 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 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 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 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一一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 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 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 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 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 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 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 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线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钅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 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 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 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 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一一不要上去,危险一一”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 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叉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 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 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 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思想,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 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 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 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 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 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 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 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 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 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 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 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 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 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 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 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 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开篇莲池老人的“亮相”一一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 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似的,别开生面,犹如一幅意境悠 远的中国传统山水画。 B.作者写莲池老人不愿买电视这件事,不仅体现了老人的节约, 更突出了老人生活的清贫,而最后先“先占坟头后又平”一事又含蓄的写出了老 人内心深处自私的一面,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 C.小说采用多种描写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莲池老人”这一形象,既有语 言描写、肖像描写,还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莲池老人的精神风貌 和高尚品质。 D.本文写了一个普通的老人,练出了不寻常的本领:眼睛好使, 耳朵也好使,隔着一个池塘,竟能听得岀“野物上了钟楼”。他就像一尊雕像, 默默地守卫着那唐代遗物一一钟楼。不为金钱,不为私欲。 E.这篇小说语言精练质朴、情节曲折,视角独特,主题深远。作者借“莲池老 人”之语——“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来讽刺现 代生活人心的浮躁和精神生活的匮乏 (2)试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有何 好处?(6分) (3)“莲池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4)莲池老人结尾的话语“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 就做不好了”耐人寻味,有很强的探究意义,请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的深意,并 联系当今社会现象,说说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严歌苓:在历史中追问,在厚积中薄发(节选 金涛 作为享誉世界文坛的海外华人作家和奧斯卡最佳编剧奖评委,从柏林回 到北京后,严歌苓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了。“在国外时,我经常会到森林 里走一走,很享受.每天读两个小时书,一星期在家看两三部电影;一回到国内, 读书和看电影的时间都被挤占了,就晚上睡觉前能读一会儿书,这种感觉很糟糕, 因为文学创作需要充足的思考空间,需要灵感。”严歌苓说。 在她的电脑桌上,经常放着一本李商隐的诗集。电脑开机前的空闲里, 严歌苓会翻开诗集读上一段,她觉得这可以使自己进入一种很美的意境。“读美 的语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古典还是现代,总是会给我营养。作家要不断地被 陶冶,学的语言越多越好,别人语言中总会有自己语言中没有的养分。 作为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说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依 靠谷歌、百度,现在的人似乎可以在一分钟内变成学者,但这样去了解知识很害 人。想了解西方文化,就要读西方的原著作品,当然不仅杈是读小说,还可以读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小说开篇莲池老人的“亮相”——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 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似的,别开生面,犹如一幅意境悠 远的中国传统山水画。 B.作者写莲池老人不愿买电视这件事,不仅体现了老人的节约, 更突出了老人生活的清贫,而最后先“先占坟头后又平”一事又含蓄的写出了老 人内心深处自私的一面,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 C.小说采用多种描写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塑造“莲池老人”这一形象,既有语 言描写、肖像描写,还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莲池老人的精神风貌 和高尚品质。 D.本文写了一个普通的老人,练出了不寻常的本领:眼睛好使, 耳朵也好使,隔着一个池塘,竟能听得出“野物上了钟楼”。他就像一尊雕像, 默默地守卫着那唐代遗物——钟楼。不为金钱,不为私欲。 E.这篇小说语言精练质朴、情节曲折,视角独特,主题深远。作者借“莲池老 人”之语——“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来讽刺现 代生活人心的浮躁和精神生活的匮乏。 (2)试结合小说内容,说说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有何 好处?(6 分) (3)“莲池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4)莲池老人结尾的话语“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 就做不好了”耐人寻味,有很强的探究意义,请结合文本分析这句话的深意,并 联系当今社会现象,说说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 严歌苓:在历史中追问,在厚积中薄发(节选) 金涛 作为享誉世界文坛的海外华人作家和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评委,从柏林回 到北京后,严歌苓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了。“在国外时,我经常会到森林 里走一走,很享受.每天读两个小时书,一星期在家看两三部电影;一回到国内, 读书和看电影的时间都被挤占了,就晚上睡觉前能读一会儿书,这种感觉很糟糕, 因为文学创作需要充足的思考空间,需要灵感。”严歌苓说。 在她的电脑桌上,经常放着一本李商隐的诗集。电脑开机前的空闲里, 严歌苓会翻开诗集读上一段,她觉得这可以使自己进入一种很美的意境。“读美 的语言,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古典还是现代,总是会给我营养。作家要不断地被 陶冶,学的语言越多越好,别人语言中总会有自己语言中没有的养分。” 作为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说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依 靠谷歌、百度,现在的人似乎可以在一分钟内变成学者,但这样去了解知识很害 人。想了解西方文化,就要读西方的原著作品,当然不仅杈是读小说,还可以读
一些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书籍,然后去思考,这样久而久之,知识就在血 液里生长,一旦有知识长进生命中,看问题,想故事,进而去表述这个故事,感 觉和临时抱佛脚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 严歌苓的许多小说例如《人寰》、《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 《铁梨花》、《金陵十三钗》等,讲述的故事都发生在中国,但她却有着难得的 国际视野。“从更广阔的坐标上去看,哪怕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能都会不 样,都会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批判意识等普世精神.”在《金陵十三钗》 中,她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一种柔弱生命对一种更柔弱生命的保护,几个 风尘女子在拯救女学生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一个在战乱年代尊严被肆意践踏 被世俗认为低贼的群体,通过这样的一种对生命的呵护行为展现出了人性的光 芒,变得尊贵。”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后,原著的基本精神依然没有改变。“这 种精神是普世的。”严歌苓说。电影《金陵十三钗》一下子就卖了20多个国家 的版权,这给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严歌苓说,对小说 主人公塑造的灵感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爷爷的经历。“陆焉识的前半生不断闪现着 我爷爷的影子。爷爷是家族的骄傲,也是个谜一样的人!16岁上大学,年少时 出国留学,会多种语言,25岁读完博士,40岁时却令人意外地自杀。爷爷一直 是我心中的一个“神秘符号”,这样的人太精英,这样的精荚在那样的时代似乎 是活不下来的.我觉得他可能有狂躁症、忧郁症:创作时觉得生命就像一支有很 多捻子在燃烧的蜡烛,燃烧得特别快,因此很多个夜晚睡不着觉,很多时候都在 工作,都在思考,思维创造力极髙……然而高到浪峰时突然哗一下就跌下来了 产生很沮丧的感觉,开始失望,开始陷入无法自拔的狂躁忧郁之中……这种创作 时的专注、投入以及思维创造力,我都感到熟悉,在这方面,我和爷爷有相似之 处! 为了写好这本以爷爷为原型的书,严歌苓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出了爷爷 在美读书时的硕士、博士论文,还查阅了大量的爷爷那个时代的传记.“费正清 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对我帮助很大。读了这些著作以后,我对爷爷在当时 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了比较明确的把握。不过记忆中爷爷的故事依然少之又 少,写这篇小说,必须要靠大量的想象力去添枝加叶。如何用我的想象力把那些 对爷爷的支离破碎的了解和查阅的资料黏合起来,加上血肉、加上体温,使他活 起来,丰富起来,这对我来讲,非常开心。” 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而对于现实生活,她似乎无暇顾 及。“我做不到把当今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当成写作的第一主题。我的脑子 已经被太多重大的、还没搞清楚的历史上的追问所占据,我还在一直追问,在不 依不饶。”不过,严歌苓觉得中国年轻一代作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她说,“年 轻一代的像韩寒、郭敬明,已经不再有我们这一代人沉重的历史负担,他们不会 去讲我们这代人记忆中的抹不去的饥饿、苦难、‘文革’。我们这代人写出来的 东西,西方人必然要经过一道语言的翻译,再经过一道文化背景的翻译,还要经 过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翻译,难怪外国读者觉得很难理解。年轻一代作家更关注 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个人的苦闷。个人就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是全世界 都会关注、都会懂得的宇宙。他们写作的优势在于对个人的探索与发现。这个主 题是全世界的同龄人都会思考的共同命题。现在中国青年作家思考的诸如生存焦 虑、自由与个性、环境等问题正和西方青年作家逐渐靠拢,相似的环境下产生了
一些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书籍,然后去思考,这样久而久之,知识就在血 液里生长,一旦有知识长进生命中,看问题,想故事,进而去表述这个故事,感 觉和临时抱佛脚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 严歌苓的许多小说例如《人寰》、《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 《铁梨花》、《金陵十三钗》等,讲述的故事都发生在中国,但她却有着难得的 国际视野。“从更广阔的坐标上去看,哪怕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能都会不一 样,都会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批判意识等普世精神.”在《金陵十三钗》 中,她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一种柔弱生命对一种更柔弱生命的保护,几个 风尘女子在拯救女学生的同时,也救赎了自己。一个在战乱年代尊严被肆意践踏、 被世俗认为低贼的群体,通过这样的一种对生命的呵护行为展现出了人性的光 芒,变得尊贵。”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后,原著的基本精神依然没有改变。“这 种精神是普世的。”严歌苓说。电影《金陵十三钗》一下子就卖了 20 多个国家 的版权,这给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严歌苓说,对小说 主人公塑造的灵感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爷爷的经历。“陆焉识的前半生不断闪现着 我爷爷的影子。爷爷是家族的骄傲,也是个谜一样的人!16 岁上大学,年少时 出国留学,会多种语言,25 岁读完博士,40 岁时却令人意外地自杀。爷爷一直 是我心中的一个“神秘符号”,这样的人太精英,这样的精荚在那样的时代似乎 是活不下来的.我觉得他可能有狂躁症、忧郁症:创作时觉得生命就像一支有很 多捻子在燃烧的蜡烛,燃烧得特别快,因此很多个夜晚睡不着觉,很多时候都在 工作,都在思考,思维创造力极高……然而高到浪峰时突然哗一下就跌下来了, 产生很沮丧的感觉,开始失望,开始陷入无法自拔的狂躁忧郁之中……这种创作 时的专注、投入以及思维创造力,我都感到熟悉,在这方面,我和爷爷有相似之 处!” 为了写好这本以爷爷为原型的书,严歌苓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出了爷爷 在美读书时的硕士、博士论文,还查阅了大量的爷爷那个时代的传记.“费正清 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对我帮助很大。读了这些著作以后,我对爷爷在当时 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了比较明确的把握。不过记忆中爷爷的故事依然少之又 少,写这篇小说,必须要靠大量的想象力去添枝加叶。如何用我的想象力把那些 对爷爷的支离破碎的了解和查阅的资料黏合起来,加上血肉、加上体温,使他活 起来,丰富起来,这对我来讲,非常开心。” 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而对于现实生活,她似乎无暇顾 及。“我做不到把当今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当成写作的第一主题。我的脑子 已经被太多重大的、还没搞清楚的历史上的追问所占据,我还在一直追问,在不 依不饶。”不过,严歌苓觉得中国年轻一代作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她说,“年 轻一代的像韩寒、郭敬明,已经不再有我们这一代人沉重的历史负担,他们不会 去讲我们这代人记忆中的抹不去的饥饿、苦难、‘文革’。我们这代人写出来的 东西,西方人必然要经过一道语言的翻译,再经过一道文化背景的翻译,还要经 过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翻译,难怪外国读者觉得很难理解。年轻一代作家更关注 个人的生命、个人的成长、个人的苦闷。个人就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是全世界 都会关注、都会懂得的宇宙。他们写作的优势在于对个人的探索与发现。这个主 题是全世界的同龄人都会思考的共同命题。现在中国青年作家思考的诸如生存焦 虑、自由与个性、环境等问题正和西方青年作家逐渐靠拢,相似的环境下产生了
类似的文学命题,这种情感表达的接近,使褥年轻一代作家的文学容易与世界接 轨.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 严歌苓天生对故事敏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历史故事和民间的故事。 “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细节,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是难得的写作素材。所以我会经常搜集这些故事。《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 都是我根据听到的故事加工的,都是朋友给我讲的 但严歌苓并不苛责听故事或看故事的人。“现在人们大概只能集中注意 力一两分钟,小说很容易失去读者。所以故事怎么写、怎样进行、怎样开端,需 要一定技巧,不能说读者素质太差根本看不进我的书,这种傲慢对今天的读者是 行不通的。文学作为一种古典的艺术形式,要让更多的人欣赏,就要给读者提供 最好的故事,作家要运用最好的文字写故事,把自己的见解和超越故事的信息传 达给读者。作家不能高高在上,否则文学将走向死亡。我希望文学不死,希望文 学能保住它的阵地,希望文学越来越多地获得它生命的土壤一一大众。”严歌芩 说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并且改编后都保留了 原著的基本精神,这给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B.严歌苓旅居海外的经历使她能穿梭于不同文化之间,使得她可 以站在国际的视角上看问题,这让她的作品更具有普世的精神。 C.像她的祖父一样,严歌苓也具有极髙的创造力,也常常会因为 创作时过于专注和投入使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狂躁忧郁之中 D.严歌苓在国外时的生活安闲惬意,这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 足的思考时间,宁静的环境可以激发她的创作灵感。 E.作为一个知名作家,严歌苓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她认为不能 把发现自己当成创作的第一主题,这一点是郭敬明、韩寒等年轻作家所欠缺的。 (2)严歌苓为什么认为“中国年轻一代作家是非常幸运的一代 人”?(6分) 3)从严歌苓的创作来看,她的厚积薄发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分) (4)有人说“文学是生活的再现”,有人说“文学是想象的艺 术”,你对此有何看法?结合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的创作加以探究。(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回归理性,法治理念才能深植社会,依法治国方略才能真正得 到实现,法治社会也就倚马可待了。 B.有人说现在的人都是济河焚舟,到了你有困难的时候,去朝他 张口,他理都不理你。 C.对这场商标权之争,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都三缄其口,记者发给 加多宝企业传讯部的采访提纲未得回复。广药集团负责人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 听 D.袁老先生是学界巨擘,虽已是耄耋之人,但依然精神矍铄,飘 逸安闲,颇有林下风气
类似的文学命题,这种情感表达的接近,使褥年轻一代作家的文学容易与世界接 轨.所以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 严歌苓天生对故事敏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历史故事和民间的故事。 “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和细节,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是难得的写作素材。所以我会经常搜集这些故事。《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 都是我根据听到的故事加工的,都是朋友给我讲的。” 但严歌苓并不苛责听故事或看故事的人。“现在人们大概只能集中注意 力一两分钟,小说很容易失去读者。所以故事怎么写、怎样进行、怎样开端,需 要一定技巧,不能说读者素质太差根本看不进我的书,这种傲慢对今天的读者是 行不通的。文学作为一种古典的艺术形式,要让更多的人欣赏,就要给读者提供 最好的故事,作家要运用最好的文字写故事,把自己的见解和超越故事的信息传 达给读者。作家不能高高在上,否则文学将走向死亡。我希望文学不死,希望文 学能保住它的阵地,希望文学越来越多地获得它生命的土壤——大众。”严歌芩 说。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 A.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并且改编后都保留了 原著的基本精神,这给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B.严歌苓旅居海外的经历使她能穿梭于不同文化之间,使得她可 以站在国际的视角上看问题,这让她的作品更具有普世的精神。 C.像她的祖父一样,严歌苓也具有极高的创造力,也常常会因为 创作时过于专注和投入使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狂躁忧郁之中。 D.严歌苓在国外时的生活安闲惬意,这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 足的思考时间,宁静的环境可以激发她的创作灵感。 E.作为一个知名作家,严歌苓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她认为不能 把发现自己当成创作的第一主题,这一点是郭敬明、韩寒等年轻作家所欠缺的。 (2)严歌苓为什么认为“中国年轻一代作家是非常幸运的一代 人”?(6 分) (3)从严歌苓的创作来看,她的厚积薄发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 分) (4)有人说“文学是生活的再现”,有人说“文学是想象的艺 术”,你对此有何看法?结合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的创作加以探究。(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回归理性,法治理念才能深植社会,依法治国方略才能真正得 到实现,法治社会也就倚马可待了。 B.有人说现在的人都是济河焚舟,到了你有困难的时候,去朝他 张口,他理都不理你。 C.对这场商标权之争,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都三缄其口,记者发给 加多宝企业传讯部的采访提纲未得回复。广药集团负责人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 听。 D.袁老先生是学界巨擘,虽已是耄耋之人,但依然精神矍铄,飘 逸安闲,颇有林下风气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鉴于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 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 委员职务,由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对其立案调查 B.养老金国家保障型就是完全由政府承担退休养老责任,筹集资 金由国家财政安排,个人无需承担任何缴费责任,在其退休时发给相应数额的退 休金 C.“新生代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 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针对近期在“稳增长”基调下,频频传出的房地产信贷适度放 松的消息,该负责人昨日否认说,银监会从监管的角度对房地产信贷的监管要求 不是没有任何改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 成就 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成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 亦是无关宏旨的 ①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②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 ③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 ④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⑤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⑥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 而且最宜于为王 A.②④①⑤③⑥ B.④①②⑥⑤③ C.②④⑥①⑤③ D.④⑥①②③⑤ 16.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6 分) 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春风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 大地的抚慰 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 17.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则标题,要求不超过15个宇。(5分) 共同社7日获悉,同中国存在南海领土主权争议的四个东盟国家 原定于本月召开高级别工作磋商,但马来西亚和文莱两国政府已告知东道国菲律 宾将缺席会议,有分析认为此举是为了顾及中国颜面。多名外交人士证实了这一 消息,预计12日举行的磋商将只有菲律宾和越南两国参加。与中国存在领土主 权纷争的东盟国家中,菲律宾和越南态度强硬,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缺席表明其与 上述两国步调并不一致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鉴于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 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 委员职务,由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对其立案调查。 B.养老金国家保障型就是完全由政府承担退休养老责任,筹集资 金由国家财政安排,个人无需承担任何缴费责任,在其退休时发给相应数额的退 休金。 C.“新生代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 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针对近期在“稳增长”基调下,频频传出的房地产信贷适度放 松的消息,该负责人昨日否认说,银监会从监管的角度对房地产信贷的监管要求 不是没有任何改变.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 成就。 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成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 亦是无关宏旨的. ①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②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 ③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 . ④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⑤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⑥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 而且最宜于为王. A.②④①⑤③⑥ B.④①②⑥⑤③ C.②④⑥①⑤③ D.④⑥①②③⑤ 16.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6 分) 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春风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 大地的抚慰 ; ; 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 17.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则标题,要求不超过 15 个宇。(5 分) 共同社 7 日获悉,同中国存在南海领土主权争议的四个东盟国家 原定于本月召开高级别工作磋商,但马来西亚和文莱两国政府已告知东道国菲律 宾将缺席会议,有分析认为此举是为了顾及中国颜面。多名外交人士证实了这一 消息,预计 12 日举行的磋商将只有菲律宾和越南两国参加。与中国存在领土主 权纷争的东盟国家中,菲律宾和越南态度强硬,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缺席表明其与 上述两国步调并不一致
六、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亚里士多德17岁的时候,被身为马其顿王国宫廷医生的父亲送到 了当时著名的柏拉图学园,此后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由于他勤奋刻苦,思 维敏捷,涉猎广泛,深受柏拉图赏爱。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 上缰绳 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 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 误和缺点,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 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800字
六、写作(60 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亚里士多德 17 岁的时候,被身为马其顿王国宫廷医生的父亲送到 了当时著名的柏拉图学园,此后跟随柏拉图达 20 年之久。由于他勤奋刻苦,思 维敏捷,涉猎广泛,深受柏拉图赏爱。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 上缰绳.” 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 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 误和缺点,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 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