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语文测试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 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 亦不能不似 艺术批评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 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 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 化,也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 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 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之谓。可见,对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 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实现与批评对应的 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失,失在作伪。 艺术批评亦有与艺术近似的一面,因为艺术批评也有理想,因此严肃的可正面评 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还须超越艺术,即超越批评的对象,在理 想的层面上引导艺术,纯化艺术,端正艺术。对艺术批评“失语”的批评应当是 指艺术批评对这一目标的偏离 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 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 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它大致指向是与非、 美与丑、善与恶、雅与俗、虚与实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权力、风俗 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 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继承 与革新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和不 同的批评方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同一区域,其批评的标准与方式亦 是变化的。不仅如此,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还存在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争斗。 这些既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亦是艺术批评的现实。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 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侵蚀,亦还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 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从理想的层面看,并不虚妄,它可以感知,可以体悟。今日中 国艺术最切近的目标应当是如何回应21世纪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自觉,中国文 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 富亲和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艺 术的责任与使命,当然也是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 (节选自《光 明日报》2011年12月2日) 1.下列关于“失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失语”既指艺术批评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对存在着不足的艺术批评的批 B.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和艺术批评的娱乐化等,都属于艺术批评的“失语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 2012 届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语文测试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实,唯独艺术不以真实为目 标,艺术倾向理想,故与现实是有距离的,艺术以“似与不似”为目标,不能似, 亦不能不似。 艺术批评与艺术不同,仍应以真实为目标。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包括艺术 批评的娱乐化,都与真实远矣,因而有“失语”之类对艺术批评的批评,包括对 艺术批评目的庸俗化的质疑,尤其“孔方兄”的不期而至,更导致艺术批评的矮 化,也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 艺术批评的所谓真实是有条件的,它并不期待艺术批评与艺术的完全重合。中国 古代有“诗无达诂”之说,而在西方则有“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之谓。可见,对艺术批评的期许,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一直是很理性的。 所谓“失语”应当是指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批评对象的杜撰,实现与批评对应的 批评对象风马牛不相及的目的。“失语”之失,失在作伪。 艺术批评亦有与艺术近似的一面,因为艺术批评也有理想,因此严肃的可正面评 价的艺术批评,除却客观与公正之外,还须超越艺术,即超越批评的对象,在理 想的层面上引导艺术,纯化艺术,端正艺术。对艺术批评“失语”的批评应当是 指艺术批评对这一目标的偏离。 但是艺术批评的真实依然是可以期待的,这里的所谓真实只是相对意义的存在, 不是指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对象之间的完全重合,仅限于艺术批评与批评对象可 以相互印证,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情景下的有限印证。它大致指向是与非、 美与丑、善与恶、雅与俗、虚与实这些曾经以时序指向图腾、宗教、权力、风俗 等等以及其他历史存续的社会意识。所有艺术批评一直围绕着这些意识形成历史 波澜,并且衍生出诸如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继承 与革新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规则。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不同的批评标准和不 同的批评方式,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信仰、同一区域,其批评的标准与方式亦 是变化的。不仅如此,古今之间,中西之间,还存在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争斗。 这些既是艺术批评的背景,亦是艺术批评的现实。艺术批评的“失语”认真追究 起来,其背后不只有批评道德的侵蚀,亦还有批评素质的掣肘,也许后者才是“失 语”的更为深刻的原因。 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从理想的层面看,并不虚妄,它可以感知,可以体悟。今日中 国艺术最切近的目标应当是如何回应 21 世纪人类共同理想的文化自觉,中国文 化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超越。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生动、最少偏颇、最 富亲和力的一部分,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艺 术的责任与使命,当然也是中国艺术批评的责任与使命。 (节选自《光 明日报》2011 年 12 月 2 日) 1.下列关于“失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失语”既指艺术批评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对存在着不足的艺术批评的批 评。 B.酷评、恶评、艳评、俗评和艺术批评的娱乐化 等,都属于艺术批评的“失语
C.“失语”是一种作伪,目的是使艺术批评同与其对应的批评对象之间没有联 系 D.除了批评道德的侵蚀会造成“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而艺术批评仍以真实为目标,当艺术批评偏离或远离真 实时,就会出现“失语”之类的批评。 B.艺术批评的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批评与艺术完全重合,但这种有条件的真实并不 是说可以借助杜撰批评对象去作艺术批评。 C.艺术批评和艺术都有理想,因此艺术批评不仅要客观公正,还要超越艺术,在 理想的层面上引导、纯化和端正艺术。 D.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 批评的标准和规则都由艺术批评衍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的介入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只要艺术批评能够不受金钱的干 扰,就能够保持真实并重获应有的尊严。 B.不同民族、信仰或区域之间存在着批评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即使民族、信仰或 区域相同,其批评标准和方式也有变化。 C在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式上,古今之间、中西之间存在是非轻重的争斗,这是 艺术批评的背景之一,也是其现实之 D.今天的中国、中国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责任和使命,是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 中最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 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髙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①,心 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 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 岸曰“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②宿之西园,门 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 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绎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 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 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 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 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发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
C.“失语”是一种作伪,目的是使艺术批评同与其对应的批评对象之间没有联 系。 D.除了批评道德的侵蚀会造成“失语”,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批评素质的掣 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不以真实为目标,而艺术批评仍以真实为目标,当艺术批评偏离或远离真 实时,就会出现“失语”之类的批评。 B.艺术批评的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批评与艺术完全重合,但这种有条件的真实并不 是说可以借助杜撰批评对象去作艺术批评。 C.艺术批评和艺术都有理想,因此艺术批评不仅要客观公正,还要超越艺术,在 理想的层面上引导、纯化和端正艺术。 D.简与繁、浮华与质朴、感性与理性、现实与非现实等等与形象相关、用于艺术 批评的标准和规则都由艺术批评衍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的介入使艺术批评已完全没有尊严可言,只要艺术批评能够不受金钱的干 扰,就能够保持真实并重获应有 的尊严。 B.不同民族、信仰或区域之间存在着批评标准和方式的不同,即使民族、信仰或 区域相同,其批评标准和方式也有变化。 C.在艺术批评的标准和方式上,古今之间、中西之间存在是非轻重的争斗,这是 艺术批评的背景之一,也是其现实之一。 D.今天的中国、中国艺术和艺术批评的责任和使命,是使中国文化成为人类文化 中最生动、最少偏颇、最富亲和力的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7 题。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 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①,心 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 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 岸曰“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②宿之西园,门 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 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 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 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 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 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发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
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 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犷③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 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 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者, 几人哉?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 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 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 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注释:①零瓮(zhωu)断甓(pi):残墙碎砖。②信:连住两夜 ③鼯狁( wuyou):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礼曹,客有过者曰 过:拜访。 B.审视,玻璃五色具 审:仔细地。 C.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 既:既然。 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风侧艳诗 于:在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④⑥ B.②④⑤ ②③⑤ 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 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 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 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作 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但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 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 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5分) (2)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凄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 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③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 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 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寿考者, 几人哉?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 人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 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 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 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注释:①零瓮(zhòu)断甓(pì):残墙碎砖。②信:连住两夜。 ③鼯狖 (wúyòu):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礼曹,客有过者曰 过:拜访。 B.审视,玻璃五色具 审:仔细地。 C.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 既:既然。 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风侧艳诗 于:在。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 言不实”的一组是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 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 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 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 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 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作 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但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 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 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 (5 分) (2)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野步(宋)周 密 野步 (清)赵翼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 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 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8.这两首诗描写的野步者的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5分) 9.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 赏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 高》) (2)若夫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哉?故曰 神人无功, (庄子《逍遥游》)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陶潜《桃花源记》)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别难过,妈妈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 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 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 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 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 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 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 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8—9 题。 野 步 (宋)周 密 野步 (清) 赵翼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 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 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8.这两首诗描写的野步者的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5 分) 9.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 赏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 (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 高》) (2)若夫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哉?故曰: , 神人无功, 。 (庄子《逍遥游》)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 。 (陶潜《桃花源记》)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 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 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 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 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 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 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 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
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昐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 前犯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 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Ks*5u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 大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 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 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幺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 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 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 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 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 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 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 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上帝饶恕他吧! 你还傻愣着干什么?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 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 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 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 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 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 前犯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 ”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 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Ks*5u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 落 大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 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 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幺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 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 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 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 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 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 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 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 上帝饶恕他吧! 你还傻愣着干什么?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 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 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 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 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 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 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B.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 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C.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 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D.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 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E.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 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2)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 的主要作用。(6分)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 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 ①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 别人收养,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 的压力。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 作业,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 且他会非常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 脑袋 ②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一一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 母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 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 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 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 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 亡。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③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禅宗是汉传佛教 宗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 的爸爸 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B.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 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C.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 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D.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 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E.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 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2)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 的主要作用。(6 分)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 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 ①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 别人收养,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 的压力。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 作业,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 且他会非常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 脑袋。 ②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 母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 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 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 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 东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 亡。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③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禅宗是汉传佛教 宗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2003 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査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 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 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并 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 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 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 直觉和心灵的指示一一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 事情都是次要的。” ④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 i Phone、iPad等, 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 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而主宰这样的设 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 界 ⑤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 中得到的简约理念。“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 取经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 学的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⑥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 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 情,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 坚定“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 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⑦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 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 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 们到底需要什么。 ⑧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CE0蒂姆·库克之 外,历任CEO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 决策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 终 ⑨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 的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 背道而驰。 ⑩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 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荒野 之中整整待了15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0D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 foolish”的重要性,认 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⑩D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乔 布斯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的,乔布斯的确改
禅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2003 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查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 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 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并 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 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 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 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 事情都是次要的。” ④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iPhone、iPad 等, 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 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而主宰这样的设 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 界。 ⑤奇虎 360 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 中得到的简约理念。 “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 取经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 学的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⑥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 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 情,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 坚定“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 我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⑦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 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 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 们到底需要什么。 ⑧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 CEO 蒂姆·库克之 外,历任 CEO 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 决策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 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 终。 ⑨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 的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 背道而驰。 ⑩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 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荒野’ 之中整整待了 15 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⑾2005 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foolish”的重要性,认 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⑿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乔 布斯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的,乔布斯的确改
变了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这也说明他对“禅” 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iMac、iPod、 i Phone、iPad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不是详尽的市场调 查,而是乔 布斯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B.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15年时间深入感悟"禅",顺应了 禅"的精 神,内心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C.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不服从管理、总是惹 是生非学 生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D.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 命的意义, 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E.本文通过记叙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 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2)文章要揭示的是乔布斯如何用“禅”改变世界,为什么还要花费不少笔墨叙 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6分) (3)联系全文,分析乔布斯从“禅”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分) (4)乔布斯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谓语重心 长,意蕴深刻。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 雄,其他同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B.专家认为,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充耳不闻,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 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C.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D.没有人不害怕失败,没有人不渴望成功,然而冠军只有一个,所以偶尔的失 败是不足为训的,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和热情。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周六在尼克斯队与湖人队交锋时,林书豪凭借其职业生涯最杰出的表现, 不仅抢走了科比的风光,成为全场最佳球员,还让科比认识了自己究竟是怎样的 一个人
变了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这也说明他对“禅” 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iMac、iPod、iPhone、iPad 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并不是详尽的市场调 查,而是乔 布斯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B.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 15 年时间深入感悟"禅",顺应了" 禅"的精 神,内心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C. 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不服从管理、总是惹 是生非的学 生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D. 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 命的意义, 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E.本文通过记叙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 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2)文章要揭示的是乔布斯如何用“禅”改变世界,为什么还要花费不少笔墨叙 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联系全文,分析乔布斯从“禅”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乔布斯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谓语重心 长,意蕴深刻。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 雄,其他同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B.专家认为,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充耳不闻,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 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C.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D.没有人不害怕失败,没有人不渴望成功,然而冠军只有一个,所以偶尔的失 败是不 足为训的,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和热情。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周六在尼克斯队与湖人队交锋时,林书豪凭借其职业生涯最杰出的表现, 不仅抢走了科比的风光,成为全场最佳球员,还让科比认识了自己究竟是怎样的 一个人
B.虽然美国当前的防务战略是遏制中国,但鉴于双方的高度相互依赖性,没有 人希望发生新的冷战,在近期内似乎也不会出现冷战的局面。 C.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9日介绍,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 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査处结果 D.华语乐坛天后王菲2012郑州演唱会将在河南省体育中心举办。届时,王菲那 独特的舞台风格以及天籁般空灵清透的歌声将再次让她的歌迷们大饱耳福。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西欧 和北欧的一些国 家 ①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 ②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③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 ④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 ⑤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 A.⑤③④②① B.④②⑤③① C.⑤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⑤③ 16.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5分)Ks*5u 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对记者强调:“别 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和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 人更清醒的认识,他说:“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 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 钱文忠的言外之意 是 17.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5分) 例:栏。倚栏。倚栏远眺。倚栏远眺,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之一《生活》的办刊核心是“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 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一一机器、军队、 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一一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 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去看并享受着快感;去看并震 撼;去看并领悟 生活中有太多的美丽、精彩、奇异和感动,你所看到的生活恰恰也在丰富充实着 你的生活。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 感受的人。 请以“去看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内填入一具体事物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悟。立意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B.虽然美国当前的防务战略是遏制中国,但鉴于双方的高度相互依赖性,没有 人希望发生新的冷战,在近期内似乎也不会出现冷战的局面。 C.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 9 日介绍,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 和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查处结果。 D.华语乐坛天后王菲 2012 郑州演唱会将在河南省体育中心举办。届时,王菲那 独特的舞台风格以及天籁般空灵清透的歌声将再次让她的歌迷们大饱耳福。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西欧 和北欧的一些国 家, , 。 , , 。 ①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 ②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 ③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 ④逐步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 ⑤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 A.⑤③④②① B.④②⑤③① C.⑤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⑤③ 16. 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5 分)Ks*5u 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成名后,在媒体面前很低调。他一再对记者强调:“别 太关注我,我可没办法应对媒体。”对于自己的走红和火爆,钱文忠有着比一般 人更清醒的认识,他说:“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 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 钱文忠的言外之意 是: 17.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5 分) 例: 栏。倚栏。倚栏远眺。倚栏远眺,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之一《生活》的办刊核心是“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 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 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 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去看并享受着快感;去看并 震 撼;去看并领悟。” 生活中有太多的美丽、精彩、奇异和感动,你所看到的生活恰恰也在丰富充实着 你的生活。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 感受的人。 请以“去看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内填入一具体事物,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悟。立意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201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八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参考答案 1、D(将“也许后者才是”(第6段中)的或然判断误为“还在于”的实然 判断。曲解原意。本题主要考査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2、C(偷换概念。选项中后一个“艺术批评”不同于原文的“严肃的可正面评 价的艺术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3、A(“只要……就……”的说法不仅绝对而且无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 文章内容的能力。) 4.C(既:已经。) 5.B(①是客人所说的话;③是郡里的人知道我来到这里,非常喜悦;⑥是 作者的身世状况) 6.A(文章开头并没有作者的所见) 7.(1)有拿着古代经典请教(我)并质疑问难的,有提出历史事实询问我的。 (“以”“质难”“见问”三处,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天地间的四季,没有比酷热的夏天令人难受的,又没有比初秋令人感觉良 好的。(“病”“善”,各1分:状语后置句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在礼部期间,有个客人拜访我说:"你知道现在的扬州是什么样吗?读一读鲍照 的《芜城赋》就知道了"。我听了他的话,感到悲伤。 第二年,我请假,到南方游玩。到达扬州,于是下船住进了旅馆。 过夜之后,沿着住处的东墙步行,遇到一座小桥,俯身看桥下小溪,溪 流声很欢畅;过了桥之后,碰到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有毁坏的地方可以登上 城墙,登上之后,扬州方圆三十里,前后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景观都呈现在眼前
2012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八次适应性训练 语文参考答案 1、D (将“也许后者才是”(第 6 段中)的或然判断误为“还在于”的实然 判断。曲解原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2、C (偷换概念。选项中后一个“艺术批评”不同于原文的“严肃的可正面评 价的艺术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3、A (“只要……就……”的说法不仅绝对而且无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 文章内容的能力。) 4.C (既:已经。) 5.B (①是客人所说的话;③是郡里的人知道我来到这里,非常喜悦;⑥是 作者的身世状况) 6.A (文章开头并没有作者的所见) 7. (1)有拿着古代经典请教(我)并质疑问难的,有提出历史事实询问我的。 ( “以”“质难”“见问”三处,各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2)天地间的四季,没有比酷热的夏天令人难受的,又没有比初秋令人感觉良 好的。(“病”“善”,各 1 分;状语后置句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参考译文: 在礼部期间,有个客人拜访我说:"你知道现在的扬州是什么样吗?读一读鲍照 的《芜城赋》就知道了"。我听了他的话,感到悲伤。 第二年,我请假,到南方游玩。到达扬州,于是下船住进了旅馆。 过夜之后,沿着住处的东墙步行,遇到一座小桥,俯身看桥下小溪,溪 流声很欢畅;过了桥之后,碰到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有毁坏的地方可以登上 城墙,登上之后,扬州方圆三十里,前后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景观都呈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