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铁一中200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套试题卷共6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1题 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伛偻龃龉与人为善踽踽独行 B.嗣位伺候茶楼酒肆驷马难追 C.储备铁杵处之泰然衣冠楚楚 D.信笺箴言三缄其口草菅人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笼络贴标签披肝沥胆密而不宣 B.折叠捅娄子待价而沽噤若寒蝉 C.藩篱莫须有搬师回朝常备不懈 D.竖立百页窗含英咀华萧规曹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生死关头,临危授命,普通乡村女教师殷雪梅舍身救下六名学生,把自己最后的也是 最辉煌的生命瞬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B.研究生招收标准太松太滥,使原本含金量相当高的中国大学所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大大贬值,不仅自己觉得不地道,在国际上也被人另眼相看 C.无数颠扑不破的事实证明,尽管人类社会在某一阶段还会满布专制、愚昧的阴霾,但 是,民主、文明的阳光终将照彻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D.台联党主席苏进强参拜日本靖国神社,这一荒唐的举动遭到了岛内岛外炎黄子孙的强 烈谴责;而他,却居然不尴不尬,振振有辞,真是无耻之至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省委书记张舂贤、省长周伯华要求各地一定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 围困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B.该活动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在全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该所科技人员的技 术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C.200多年来,蒸汽机、发电机、汽车、飞机和计算机的相继问世和应用,大大拓宽了产 业领域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 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9分,每小题3分) “气味专家”破解嗅觉之谜 美国科学家理査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有着“气味专家”之称。由于他们在气味受 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阿克塞尔和巴克于1991年联合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 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腔黏膜上的气味受体细胞中。人体基因总数中3%即大约1000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 2009 届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套试题卷共 6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1 至 10 题为选择题,30 分;第 11 至 21 题 为非选择题,120 分,满分 1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伛.偻 龃龉. 与.人为善 踽.踽独行 B.嗣.位 伺.候 茶楼酒肆. 驷.马难追 C.储.备 铁杵. 处.之泰然 衣冠楚.楚 D.信笺. 箴.言 三缄.其口 草菅.人命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笼络 贴标签 披肝沥胆 密而不宣 B.折叠 捅娄子 待价而沽 噤若寒蝉 C.藩篱 莫须有 搬师回朝 常备不懈 D.竖立 百页窗 含英咀华 萧规曹随 3.下列各句中 , 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生死关头 , 临危授命 .... ,普通乡村女教师殷雪梅舍身救下六名学生 ,把自己最后的也是 最辉煌的生命瞬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B. 研究生招收标准太松太滥 , 使原本含金量相当高的中国大学所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大大贬值 , 不仅自己觉得不地道 , 在国际上也被人另眼相看 ....。 C.无数颠扑不破 ....的事实证明 , 尽管人类社会在某一阶段还会满布专制、愚昧的阴霾, 但 是 , 民主、文明的阳光终将照彻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D. 台联党主席苏进强参拜日本靖国神社 , 这一荒唐的举动遭到了岛内岛外炎黄子孙的强 烈谴责 ; 而他 , 却居然不尴不尬 .... , 振振有辞 , 真是无耻之至 。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伯华要求各地一定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 围困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B.该活动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在全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该所科技人员的技 术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C.200 多年来,蒸汽机、发电机、汽车、飞机和计算机的相继问世和应用,大大拓宽了产 业领域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 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气味专家”破解嗅觉之谜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有着“气味专家”之称。由于他们在气味受 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获得了 2004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阿克塞尔和巴克于 1991 年联合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发现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 体结合,这些气味受体位于鼻腔黏膜上的气味受体细胞中。人体基因总数中 3%即大约 1000
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而这些细胞与人的大脑有直接联 系。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特定区 域,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气味模式。由此,人们能有意识地感受到诸如丁香 花等香味,并能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两位科学家还发现,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绝大多 数气味都由多种气体分子组成,其中每种气体分子会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尽管气味受 体只有大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这也是人们能够辨 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除了在理论上揭开了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实验还得出许多宝贵的数 据和一些重要的结论。研究发现,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100个气味受体,而老鼠的却有大 约1000个。研究结果显示,人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两位科学家所做的基础 研究的理论或是科研成果如今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或是对其他科学研究起到了帮助作 用。(摘自《知识》) 5.下列对“气味受体细胞”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分布在鼻腔黏膜上,受到大约1000个基因的控制,与大脑有直接的关系 B.被激活后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特定区域,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 定模式 C.就其中的一个个体而言,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 D.其中的气味受体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成为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 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6.对原文的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能够想起一种气味,是因为该种气味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特定的气味模式,如丁香花 B.组成气味的每种气体分子都能激活多个气味受体 C.气味受体尽管只有大约1000种,但它们可以组合成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模式 D.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100个气味受体,气味受体细胞位于这些气味受体中。 7依据原文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中大约有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整个人体基因 总数约有3万或3.5万个 尽管人的气味受体数量与老鼠的大体上一样多,但人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 因此,人的嗅觉功能比不上老鼠。 C.在人感受气味的过程中,气味受体往往是被动的,气体分子常常是主动的 D.两位科学家的贡献,不只是原文中提到的三个发现,而且还从理论上揭开了人类“同性 相吸、异性相斥”的气味选择的奧秘。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 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①。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②送匈 奴使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虞常等谋反匈奴,欲杀卫律。缑王尝私见张胜。单于怒,欲 杀汉使者,或曰:“宜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③,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 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武益愈,单于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
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而这些细胞与人的大脑有直接联 系。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特定区 域,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定气味模式。由此,人们能有意识地感受到诸如丁香 花等香味,并能在另一个时候想起这种气味。 两位科学家还发现,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绝大多 数气味都由多种气体分子组成,其中每种气体分子会激活相应的多个气味受体,尽管气味受 体只有大约 1000 种,但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这也是人们能够辨 别和记忆大约 1 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除了在理论上揭开了人类嗅觉机能的秘密,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实验还得出许多宝贵的数 据和一些重要的结论。研究发现,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 100 个气味受体,而老鼠的却有大 约 1000 个。研究结果显示,人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两位科学家所做的基础 研究的理论或是科研成果如今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或是对其他科学研究起到了帮助作 用。 (摘自《知识》) 5.下列对“气味受体细胞”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分布在鼻腔黏膜上,受到大约 1000 个基因的控制,与大脑有直接的关系。 B.被激活后产生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大脑特定区域,进而传至大脑其他区域,结合成特 定模式。 C.就其中的一个个体而言,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 D.其中的气味受体可以产生大量的组合,形成大量气味模式,成为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 约 1 万种不同气味的基础。 6.对原文的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人能够想起一种气味,是因为该种气味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特定的气味模式,如丁香花。 B.组成气味的每种气体分子都能激活多个气味受体。 C.气味受体尽管只有大约 1000 种,但它们可以组合成大约 1 万种不同的气味模式。 D.鱼的嗅觉器官中大约有 100 个气味受体,气味受体细胞位于这些气味受体中。 7 依据原文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体中大约有 1000 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进行编码,以分辨不同的气味,整个人体基因 总数约有 3 万或 3.5 万个。 B.尽管人的气味受体数量与老鼠的大体上一样多,但人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一些嗅觉功能, 因此,人的嗅觉功能比不上老鼠。 C.在人感受气味的过程中,气味受体往往是被动的,气体分子常常是主动的。 D.两位科学家的贡献,不只是原文中提到的三个发现,而且还从理论上揭开了人类“同性 相吸、异性相斥”的气味选择的奥秘。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 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①。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②送匈 奴使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虞常等谋反匈奴,欲杀卫律。缑王尝私见张胜。单于怒,欲 杀汉使者,或曰:“宜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③,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 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武益愈,单于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
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君因我降, 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 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武曰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 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 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节选自《汉书》) [注]①汉使,指从前扣押的十多批汉朝使臣。②节,旄节,古使臣信物,以竹为杆,上 饰牦牛尾。③受辞,审讯。④北海,今俄国贝加尔湖。羝,公羊。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岳父 B.绝不饮食。天雨雪……雨雪:下雨降雪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素厚:向来交情深厚。 D.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决去:坚决离开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的一组是() ①汉武帝嘉其义②引佩刀自刺③举剑欲击之④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⑤律知武终不 可胁⑥常愿肝脑涂地 A.①②④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 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 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 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 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译文: (2)乃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译文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君因我降, 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 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 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 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武曰: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 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 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节选自《汉书》) [注]①汉使,指从前扣押的十多批汉朝使臣。②节,旄节,古使臣信物,以竹为杆,上 饰牦牛尾。③受辞,审讯。④北海,今俄国贝加尔湖。羝,公羊。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岳父。 B.绝不饮食。天雨雪..…… 雨雪:下雨降雪。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厚:向来交情深厚。 D.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决去:坚决离开。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的一组是( ) ①汉武帝嘉其义 ②引佩刀自刺 ③举剑欲击之 ④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⑤律知武终不 可胁 ⑥常愿肝脑涂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 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 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 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 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译文: (2)乃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青旗:即酒招,也称青帘,是卖酒的标志。 (1)上阕首句哪个字炼得比较好?请简要分析。(3分) (2)下阕结尾两句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请结合题目简要赏析。(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②③ 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朝开济老臣 (杜甫《蜀相》) ,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⑤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人生如茶 缘于茶,中国成为一个茶国:缘于茶,我成为一个茶人。 我身上越来越重的荼气,缘于姥姥。我的孩提时代,在姥姥身边度过,喝茶是她重要的 休闲,她眯着眼,啜着嘬着,瘾入至深。我玩得大汘淋淋地回到家时,看见她蓄在杯子里的 茶,就端起杯子“咣当咣当”地一口气喝完。她一边用毛巾给我擦汗一边大声呵责:“慢点 慢点,别呛着了!”青年时代,我结识了一位满腹经纶的王姓茶友,两人在一起煮茶论道, 粗饮细品,常至深夜,这段交往加强了我对茶的感情。 我逆“茶”而上,追寻仙踪。福建安溪,笼罩在绿烟翠岚中,堪称茶中之国,声名远扬 因产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本山和毛蟹等多种乌龙茶而著称为“中国茶都”。冠于乌龙 茶之首的铁观音,不但成了安溪的代称,还成了“茶都”的“镇殿之宝”。 任何事物都有隐喻性和象征性,都是最大程度地从各方面各角度对人生进行隐喻和象 征,关照人生不同的境遇和异样的况味,喝茶也是被隐喻和象征过的人生 人生如茶。王蒙说:“茶是魂,是韵,是趣味,是机智,也是微笑与漂移,舞蹈与飞升, 嗜茶者多半是好相处的人。”我以人生当茶喝,因茶制宜,专心泡制,细心品味,静心透悟 泡50秒,二泡60秒,三泡5秒;四泡55秒,五泡60秒,六泡55秒:七泡40秒,八 泡50秒,九泡40秒或30秒。每泡之间,都要掌握最佳火候和精确的时间,才能将茶泡制 得滋味纯正,它的细节决定它的成功。不然,茶汤老硬苦涩,就无法品喝,它的细节决定它 的失败。对每一泡火候和时间的把握,就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考量和审视,马虎不得。 九泡过后,小悟在先:覆杯看茶底,可见叶体完整丰厚,绿叶红边,梗脉连理,韧性充 足,水分充盈,如一块碧玉,剔透含光。这就是铁观音,是它在大自然中的原形,通过人的 矫揉造作和主观附加,它干枯失色,扭曲变形,最终,它还是依靠自身的本质力量,借以水 的灵性,向自己的前世回归,活物生香,它完全是“物质不灭”的彰显。大悟在后:清洗茶 具,品喝倒在茶盅里的清水,啜一小口打散在舌苔,感到茶香依旧不减:啜第二口时,就感 到缭绕在唇齿间的茶香,满口飘动;第三口深咽,顿感一股香流,沁人心脾,继而从内往外 涌动,整个人就蒙翳在茶云茶雾里了,隽永空灵,就像茶叶的原身,生长在云飞雾绕的山中, 这“无中生有”的滋味,是显灵返真的茶魂茶韵,比先前喝的茶汤还要通心透肺,乃“茶人 合一”了。悟到了“人中有茶,茶中有人”的真意,也就悟到了“有在无中,无在有中”的 境界。高度集中的事物都往返演绎“从有中去,在无中来”的过程。也是我“闻茶香、观茶 色、品茶味、悟茶理、知茶性、谙茶道”的过程,还是我感受人生的过程。经过这个感性与 理性的交融,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喝“茶” 茶,不过是人生的载体,思维的载体 最喜欢宋朝诗人杜耒这首缘茶而生的《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它不光渲染平常人当下以茶迎客的盛情和深厚的文学 意境,而且有思辨的哲学原理:“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与“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思维上的互补作用,同曲异工,是人生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注释】:青旗:即酒招,也称青帘,是卖酒的标志。 (1) 上阕首句哪个字炼得比较好?请简要分析。(3 分) (2)下阕结尾两句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请结合题目简要赏析。(5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① ,烟涛微茫信难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③ ,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石头城》)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⑤六朝旧事随流水, 。 (王安石《桂枝香》) 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人生如茶 王 锋 缘于茶,中国成为一个茶国;缘于茶,我成为一个茶人。 我身上越来越重的茶气,缘于姥姥。我的孩提时代,在姥姥身边度过,喝茶是她重要的 休闲,她眯着眼,啜着嘬着,瘾入至深。我玩得大汗淋淋地回到家时,看见她蓄在杯子里的 茶,就端起杯子“咣当咣当”地一口气喝完。她一边用毛巾给我擦汗一边大声呵责:“慢点 慢点,别呛着了!”青年时代,我结识了一位满腹经纶的王姓茶友,两人在一起煮茶论道, 粗饮细品,常至深夜,这段交往加强了我对茶的感情。 我逆“茶”而上,追寻仙踪。福建安溪,笼罩在绿烟翠岚中,堪称茶中之国,声名远扬, 因产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本山和毛蟹等多种乌龙茶而著称为“中国茶都”。冠于乌龙 茶之首的铁观音,不但成了安溪的代称,还成了“茶都”的“镇殿之宝”。 任何事物都有隐喻性和象征性,都是最大程度地从各方面各角度对人生进行隐喻和象 征,关照人生不同的境遇和异样的况味,喝茶也是被隐喻和象征过的人生。 人生如茶。王蒙说:“茶是魂,是韵,是趣味,是机智,也是微笑与漂移,舞蹈与飞升, 嗜茶者多半是好相处的人。”我以人生当茶喝,因茶制宜,专心泡制,细心品味,静心透悟。 一泡 50 秒,二泡 60 秒,三泡 55 秒;四泡 55 秒,五泡 60 秒,六泡 55 秒;七泡 40 秒,八 泡 50 秒,九泡 40 秒或 30 秒。每泡之间,都要掌握最佳火候和精确的时间,才能将茶泡制 得滋味纯正,它的细节决定它的成功。不然,茶汤老硬苦涩,就无法品喝,它的细节决定它 的失败。对每一泡火候和时间的把握,就是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考量和审视,马虎不得。 九泡过后,小悟在先:覆杯看茶底,可见叶体完整丰厚,绿叶红边,梗脉连理,韧性充 足,水分充盈,如一块碧玉,剔透含光。这就是铁观音,是它在大自然中的原形,通过人的 矫揉造作和主观附加,它干枯失色,扭曲变形,最终,它还是依靠自身的本质力量,借以水 的灵性,向自己的前世回归,活物生香,它完全是“物质不灭”的彰显。大悟在后:清洗茶 具,品喝倒在茶盅里的清水,啜一小口打散在舌苔,感到茶香依旧不减;啜第二口时,就感 到缭绕在唇齿间的茶香,满口飘动;第三口深咽,顿感一股香流,沁人心脾,继而从内往外 涌动,整个人就蒙翳在茶云茶雾里了,隽永空灵,就像茶叶的原身,生长在云飞雾绕的山中。 这“无中生有”的滋味,是显灵返真的茶魂茶韵,比先前喝的茶汤还要通心透肺,乃“茶人 合一”了。悟到了“人中有茶,茶中有人”的真意,也就悟到了“有在无中,无在有中”的 境界。高度集中的事物都往返演绎“从有中去,在无中来”的过程。也是我“闻茶香、观茶 色、品茶味、悟茶理、知茶性、谙茶道”的过程,还是我感受人生的过程。经过这个感性与 理性的交融,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喝“茶”。 茶,不过是人生的载体,思维的载体。 最喜欢宋朝诗人杜耒这首缘茶而生的《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它不光渲染平常人当下以茶迎客的盛情和深厚的文学 意境,而且有思辨的哲学原理:“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与“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思维上的互补作用,同曲异工,是人生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时的豁然开朗。它主要利用“静止与运动”和“感性与理性”的原理,消解思维 僵化所带来的行动滞缓乃至挫折和失败,指引人生成功。用这种睿智的思辨方法对待人生, 人生会丰富多彩,胸怀会安静宽广。 感谢茶,良师益友,夯实了我的人生和思考人生的基础 人生如茶,由此而来,以此作罢。 (2007年10月12日注:该文于2008年11月获“第四届老舍散文奖”。) 14.文章“一泡…二泡……,九泡…”一段,我们曾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中见过类似 的笔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巧妙之处?(4分) 答:表现手法: 妙处 15.结合原文有关内容,按要求回答。(6分) 1)概括作者喝茶中的感悟(3分) 答:小悟 大悟: (2)“真正意义上的喝茶”指的是什么?(3分) 答: 16.引用杜耒的《寒夜》一诗的作用是什么?(6分) 17.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感谢茶”?(6分) 答 六、(15分) 我们在《鲁迅书信》中看到,鲁迅先生给不同的人写信,落款是不一样的。请你选用供 选落款,填入下面不同的通信情况中。(只填字母)(4分) 供选落款: A、迅上 C、鲁迅(即周树人),并且加上″鲁迅″印鉴 B、师鲁迅谨订 D、后学周树人启上,并且加上"周树人"印鉴 不同的对象: ①给自己的学生发出邀请,请其赴宴,落款使用」 ②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信,落款使用 ③给自己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写信,落款使用 ④给自己在报刊上的论敌写信,落款使用 19.阳光社区准备推荐董劲松为市级“十大公德人物”候选人,拟写了下面的推荐材料。请 在横线处用赞扬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将这则推荐材料补充完整。不超过25个字。(5 董劲松,男,阳光社区保洁员。由于他的辛勤工作,我社区连续5年获得区“卫生先进 单位”的称号。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长年义务照料3位孤寡老人。他还担任业 余治安巡逻员,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巨大 贡献。董劲松同志 因此,我们认.为,“十大公德人物”这一称 号,他应是当之无愧的
明又一村”时的豁然开朗。它主要利用“静止与运动”和“感性与理性”的原理,消解思维 僵化所带来的行动滞缓乃至挫折和失败,指引人生成功。用这种睿智的思辨方法对待人生, 人生会丰富多彩,胸怀会安静宽广。 感谢茶,良师益友,夯实了我的人生和思考人生的基础。 人生如茶,由此而来,以此作罢。 (2007 年 10 月 12 日 注:该文于 2008 年 11 月获“第四届老舍散文奖”。) 14.文章“一泡…二泡……,九泡…”一段,我们曾在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中见过类似 的笔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巧妙之处?(4 分) 答:表现手法: 妙处: 15.结合原文有关内容,按要求回答。(6 分) (1)概括作者喝茶中的感悟(3 分) 答:小悟: 大悟: (2) “真正意义上的喝茶”指的是什么?(3 分) 答: 16.引用杜耒的《寒夜》一诗的作用是什么?(6 分) 答: 17.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感谢茶”?(6 分) 答: 六、(15 分) 18.我们在《鲁迅书信》中看到,鲁迅先生给不同的人写信,落款是不一样的。请你选用供 选落款,填入下面不同的通信情况中。(只填字母)(4 分) 供选落款: A、迅上 C、鲁迅(即周树人),并且加上"鲁迅"印鉴 B、师鲁迅谨订 D、后学周树人启上,并且加上"周树人"印鉴 不同的对象: ①给自己的学生发出邀请,请其赴宴,落款使用 ②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信,落款使用 ③给自己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写信,落款使用 ④给自己在报刊上的论敌写信,落款使用 19. 阳光社区准备推荐董劲松为市级“十大公德人物”候选人,拟写了下面的推荐材料。请 在横线处用赞扬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将这则推荐材料补充完整。不超过 25 个字。(5 分) 董劲松,男,阳光社区保洁员。由于他的辛勤工作,我社区连续 5 年获得区“卫生先进 单位”的称号。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长年义务照料 3 位孤寡老人。他还担任业 余治安巡逻员,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 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巨大 贡献。董劲松同志 。因此,我们认.为,“十大公德人物”这一称 号,他应是当之无愧的
20.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分别描述A、B、C三者的神态及心理(对每位的描述不得超过30 个字)。(6分) 七、(60分) 2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汽就会干掉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了,放到 第四天,就已经变质了。可是,在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古代,父母生下女儿,就在 地窖里埋下一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这酒竟然成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人们还给它取了 一个令人遐想的名字“女儿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答案 1.C.(C都读"ch";A"踽"读"j",其余读"y";B″伺″读ci,其余读si”箴 读"zhen",其余读"jian") 2.B.(A密一秘,C搬一班,D页一叶) 3.A.(另眼相看:用另外的眼光看待,形容对某人某事改变了看法,由不重视到重视。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永远都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不尴不尬 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不是”不知尴尬”之意) 4.B(“起到”与“效果”搭配不当,应改为“收到”) 5.B.(原文的表述为“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陈述 对象为“气味受体”) 6.A.(B项,原文表述“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C项, 原文表述“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至于能组合多少模式,原文未说。D项, 原文表述“气味受体位于鼻腔黏膜上的气味受体细胞中”) 7.C(A项,原文表述“大约1000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B项,原文未说, 正确表述为“可能”,二者也无因果关系。D项,应为两个发现和一些实验数据,“同 性相吸、异性相斥”与气味选择无任何关系,正确推测应为“同性有反应,异性无反应, 是否排斥不清楚”。) 8.C[A.父辈、长辈。B.下雪。D.告别而去,“决”通“诀”。 9.B[①③不正确]10.C 【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少时由于父亲职位的关系,兄弟都做了郎官(皇帝的近侍),逐渐升迁为栘 中厩(掌管皇帝鞍马鹰犬等射猎工具的官员。汉宫有栘园,园中有马厩,故名栘中厩)。公 元前100年(汉武帝即位的第四十一年),且侯刚即位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 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嘉奖他的正确行为,于 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节(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用竹做竿,上面饰以羽或毛) 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厚礼给单于,回报他的好意。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
20.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分别描述 A、B、C 三者的神态及心理(对每位的描述不得超过 30 个字)。(6 分) 七、(60 分) 21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汽就会干掉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了,放到 第四天,就已经变质了。可是,在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古代,父母生下女儿,就在 地窖里埋下一坛米做的酒。十七八年后,这酒竟然成了女儿婚礼上的佳酿,人们还给它取了 一个令人遐想的名字“女儿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答案 1.C.(C 都读 "chǔ ";A"踽 " 读 "jǔ ", 其余读 "yǔ ";B " 伺 " 读 cì, 其余读 sì " 箴 " 读 "zhēn ", 其余读 "jiān") 2.B. (A 密一秘 ,C 搬一班 ,D 页一叶 ) 3.A.( 另眼相看 : 用另外的眼光看待 , 形容对某人某事改变了看法 , 由不重视到重视。 颠扑不破 :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 , 比喻永远都不会被推翻 , 多指理论。不尴不尬 : 左右为难 , 不好处理 , 不是 " 不知尴尬 " 之意 ) 4. B(“起到”与“效果”搭配不当,应改为“收到”) 5.B.(原文的表述为“气味受体被气味分子激活后,气味受体细胞就会产生电信号”,陈述 对象为“气味受体”) 6.A.(B 项,原文表述“每个气味受体细胞会对有限的几种相关气味分子作出反应”。C 项, 原文表述“人们能够辨别和记忆大约 1 万种”,至于能组合多少模式,原文未说。D 项, 原文表述“气味受体位于鼻腔黏膜上的气味受体细胞中”) 7.C(A 项,原文表述“大约 1000 个基因用于对气味受体细胞进行编码”,B 项,原文未说, 正确表述为“可能”,二者也无因果关系。D 项,应为两个发现和一些实验数据,“同 性相吸、异性相斥”与气味选择无任何关系,正确推测应为“同性有反应,异性无反应, 是否排斥不清楚”。) 8.C [A.父辈、长辈。 B.下雪。 D.告别而去,“决”通“诀”。] 9.B[①③不正确] 10.C 【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少时由于父亲职位的关系,兄弟都做了郎官(皇帝的近侍),逐渐升迁为栘 中厩(掌管皇帝鞍马鹰犬等射猎工具的官员。汉宫有栘园,园中有马厩,故名栘中厩)。 公 元前 100 年(汉武帝即位的第四十一年),且鞮侯刚即位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 “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嘉奖他的正确行为,于 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节(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用竹做竿,上面饰以羽或毛) 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便送厚礼给单于,回报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
以及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吏常惠等,一同出发。到了匈奴那里,摆列用作礼品的玉、马、皮、 帛等物赠送单于。单于渐渐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正遇上缑王(匈奴的一个亲王)与长水(水名) 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想要杀掉卫律。单于大怒,召集诸位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 者。左伊秩訾(匈奴的王号,有左、右之分)说:“最好是设法使他们都归降。”单于派卫 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以汉朝使节的身份屈身受审,沾辱国家的使命,即 使活著,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著拔出佩刀自刎,卫律大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 (命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苏武的伤势渐渐好了。单于以剑斩杀虞常完毕,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臣子 (指卫律自己),应当处死。单于招求愿意投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过。”举剑要击杀他们 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蒙受大恩 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部众数万、马牛之类的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 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让自己的身躯供野草作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你依靠我而投降,我 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 “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恩德义理,背叛国君和亲人,向蛮夷投降,做他们的俘虏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能胁迫,报告单于。单于更加希望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 地穴里,跟外界隔绝不供给饮食。天下著雪,苏武卧著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 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今俄国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当时为匈奴北界)边 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岀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问苏武。过了 许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音乐歌舞。于是李陵对苏武说:“单于听 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单于不报成见,要以礼待苏武。你终究不能 回归汉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吃苦受罪,信义在哪里表现出来呢?……苏武说: “我们父子几个没有什么功劳和好的品德,全是由于皇帝的栽培提拔,得以位于将军之列 封爵为通侯,兄弟三人都充当阜帝的近臣,一向愿意粉身碎骨,为囯国牺牲。如今能得到牺牲 自己报效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大斧砍杀、汤锅烹煮的极刑,也实在是我甘心乐意的。”李 陵见苏武如此挚诚,慨然叹气道:“唉,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于是眼 泪流下,把衣襟都打湿了,辞别苏武而去。 11也可参见译文中画线处。(1)你身为汉臣,不顾念朝廷恩典、君臣信义,反叛君主,背 弃亲友,在蛮夷做投降的俘虏,我为什么要见你呢?”(畔一一通假字、倒装结构、何以) (2)我苏武父子没有什么功德,只因被皇上提拔,才官至将军,爵封侯位,兄弟几人都能 做皇上的近臣,一直甘愿为皇上肝脑涂地。(亡、被动句、亲近) 12.(1)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 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 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3分 (2)(1)将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进行对比,运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融情于景(1分)那 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繁密而又显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 命力是那样顽强,好像春天是属于它们的,而相反城中的桃李则忧风愁雨,春意阑珊。(2 分) 2)含有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 人格精神,题目“代人赋”,则说明代替别人写的这首词,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 方面又借荠菜花的形象劝慰“别人”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 友人共勉,这首词把深刻的思想乃至哲理,与新鲜生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多 方面的启迪(2分) 13海客谈瀛洲三顾频烦天下计山围故国周遭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但寒烟衰草凝绿 14.作者运用了一种层进(或排比或不厌细琐的铺叙)的表现手法 这种表现手法的妙处在于:①“一泡…二泡……,九泡…”,依序读来,给人一种茶道中人 悠然品啜、自得其乐之感,颇能引人入境 ②作者借用原本枯燥的一连串数字,来巧妙地表现一种茶人品茶的细腻幽微的心理感受,即 对茶的感情是逐渐增加深入的,瘾入至深、愈来愈浓。 ③从一泡到九泡,讲求细节(火候、时间)的把握,讲求不同滋味的品咂,才能渐入佳境 这样铺叙下来,自然令读者静心体味其后的议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考量和审视马虎不得 15.(1)答:①小悟——铁观音借水的灵性回归它活物生香的前世,由此悟得,任何因世人 矫揉造作和主观附加而失其本色、扭曲变形的东西,最终都会回归真实,显现自身的本质力 ②大悟—一能体味岀清水中的荼魂茶韵,方臻于茶人合一的茶道境界,由此悟得,能明了 人做事的真意,能感触到所为之事的灵魂,能洞察“从有中去,在无中来”的事物的往返演
以及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吏常惠等,一同出发。到了匈奴那里,摆列用作礼品的玉、马、皮、 帛等物赠送单于。单于渐渐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正遇上缑王(匈奴的一个亲王)与长水(水名) 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想要杀掉卫律。单于大怒,召集诸位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 者。左伊秩訾(匈奴的王号,有左、右之分)说:“最好是设法使他们都归降。”单于派卫 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以汉朝使节的身份屈身受审,沾辱国家的使命,即 使活著,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著拔出佩刀自刎,卫律大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 (命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苏武的伤势渐渐好了。单于以剑斩杀虞常完毕,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臣子 (指卫律自己),应当处死。单于招求愿意投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过。”举剑要击杀他们, 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蒙受大恩, 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部众数万、马牛之类的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 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让自己的身躯供野草作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你依靠我而投降,我 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 “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恩德义理,背叛国君和亲人,向蛮夷投降,做他们的俘虏, 干嘛要见你!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能胁迫,报告单于。单于更加希望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 地穴里,跟外界隔绝不供给饮食。天下著雪,苏武卧著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 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今俄国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当时为匈奴北界)边 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问苏武。过了 许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音乐歌舞。于是李陵对苏武说:“单于听 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单于不报成见,要以礼待苏武。你终究不能 回归汉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吃苦受罪,信义在哪里表现出来呢?…… 苏武说: “我们父子几个没有什么功劳和好的品德,全是由于皇帝的栽培提拔,得以位于将军之列, 封爵为通侯,兄弟三人都充当皇帝的近臣,一向愿意粉身碎骨,为国牺牲。如今能得到牺牲 自己报效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大斧砍杀、汤锅烹煮的极刑,也实在是我甘心乐意的。”李 陵见苏武如此挚诚,慨然叹气道:“唉,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于是眼 泪流下,把衣襟都打湿了,辞别苏武而去。 11 也可参见译文中画线处。(1)你身为汉臣,不顾念朝廷恩典、君臣信义,反叛君主,背 弃亲友,在蛮夷做投降的俘虏,我为什么要见你呢?”(畔——通假字、倒装结构、何以) (2)我苏武父子没有什么功德,只因被皇上提拔,才官至将军,爵封侯位,兄弟几人都能 做皇上的近臣,一直甘愿为皇上肝脑涂地。(亡、被动句、亲近) 12.(1)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 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而 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3 分) (2)(1)将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进行对比,运用间接抒情的手法,融情于景(1 分)那 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繁密而又显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 命力是那样顽强,好像春天是属于它们的,而相反城中的桃李则忧风愁雨,春意阑珊。(2 分) (2)含有对生活的哲理性的思考,荠菜花不怕风雨,占有春光,在它身上仿佛体现了一种 人格精神,题目“代人赋”,则说明代替别人写的这首词,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 一方面又借荠菜花的形象劝慰“别人”不做愁风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 友人共勉,这首词把深刻的思想乃至哲理,与新鲜生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多 方面的启迪(2 分) 13 海客谈瀛洲 三顾频烦天下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但寒烟衰草凝绿 14.作者运用了一种层进(或排比或不厌细琐的铺叙)的表现手法。 这种表现手法的妙处在于:①“一泡…二泡……,九泡…”,依序读来,给人一种茶道中人 悠然品啜、自得其乐之感,颇能引人入境。 ②作者借用原本枯燥的一连串数字,来巧妙地表现一种茶人品茶的细腻幽微的心理感受,即 对茶的感情是逐渐增加深入的,瘾入至深、愈来愈浓。 ③从一泡到九泡,讲求细节(火候、时间)的把握,讲求不同滋味的品咂,才能渐入佳境。 这样铺叙下来,自然令读者静心体味其后的议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考量和审视马虎不得”。 15.(1)答:①小悟——铁观音借水的灵性回归它活物生香的前世,由此悟得,任何因世人 矫揉造作和主观附加而失其本色、扭曲变形的东西,最终都会回归真实,显现自身的本质力 量。 ②大悟——能体味出清水中的茶魂茶韵,方臻于茶人合一的茶道境界,由此悟得,能明了为 人做事的真意,能感触到所为之事的灵魂,能洞察“从有中去,在无中来”的事物的往返演
绎,“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画横线的为得分点) (2)答:在喝茶过程中,感受茶香、荼色、茶味,仅能体味到茶的美妙;而领悟茶理、茶 性、茶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喝茶,才能深谙茶魂茶韵。作者以这种感性与理性交融的“喝 茶”来暗喻真正意义上的感受人生与思考人生。 16.答:①引用古诗,可以表明在中国茶道中蕴藏着真挚的情感、深厚的文学意境和思辨性 的哲学原理。 ②诗意诗境使后文的思辨性哲理得以自然生动地阐发:一如“寒夜沸茶”“月下梅花”的别 具美韵与灵性的外物可为滞缓的人生带来灵动,令其丰富多彩,可令挫折失败之人胸怀宽广 指引其走向成功 ③引用古诗,扩大了文章内涵、增加了文学趣味、增添了文化情韵,升华了文章主旨。 17.答:从全文看,茶为作者的“良师益友”,所以作者由衷地感喟“感谢茶” ①茶牵系着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幸福感受,牵系着我对姥姥的真挚怀念 ②泡茶时,从一泡到九泡的细节上的讲求让我领悟到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考量和审视马虎 不得” ③喝茶时,领悟荼理、茶性、茶道,深谙茶魂茶韵的“茶人合一”的茶道境界让我领悟到了 为人做事应显见其灵魂的人生真意,以及“从有中去,在无中来”的人生的至高境界,从而 让我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感受人生与思考人生。 ④中国茶文化中所蕴藏着的真挚的情感、深厚的文学意境和思辨性的哲学原理,教会了我以 睿智的思辨方法来观照人生,夯实了我的人生和思考人生的基础。 18,BDA C 19.做好本职工作,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20.描述:A面色泛红,带有愧色:觉得自己有差距,今后应当更加努力。B脸红脖子粗,面 红耳赤,怒目而视;意欲动手给对方以伤害。C眼红,双手交叉露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 肚子嫉妒心理。(6分,一点2分) (21)略
绎,“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画横线的为得分点) (2)答:在喝茶过程中,感受茶香、茶色、茶味,仅能体味到茶的美妙;而领悟茶理、茶 性、茶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喝茶,才能深谙茶魂茶韵。作者以这种感性与理性交融的“喝 茶”来暗喻真正意义上的感受人生与思考人生。 16. 答:①引用古诗,可以表明在中国茶道中蕴藏着真挚的情感、深厚的文学意境和思辨性 的哲学原理。 ②诗意诗境使后文的思辨性哲理得以自然生动地阐发:一如“寒夜沸茶”“月下梅花”的别 具美韵与灵性的外物可为滞缓的人生带来灵动,令其丰富多彩,可令挫折失败之人胸怀宽广, 指引其走向成功。 ③引用古诗,扩大了文章内涵、增加了文学趣味、增添了文化情韵,升华了文章主旨。 17.答:从全文看,茶为作者的“良师益友”,所以作者由衷地感喟“感谢茶”。 ①茶牵系着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幸福感受,牵系着我对姥姥的真挚怀念。 ②泡茶时,从一泡到九泡的细节上的讲求让我领悟到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考量和审视马虎 不得”。 ③喝茶时,领悟茶理、茶性、茶道,深谙茶魂茶韵的“茶人合一”的茶道境界让我领悟到了 为人做事应显见其灵魂的人生真意,以及“从有中去,在无中来”的人生的至高境界,从而 让我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感受人生与思考人生。 ④中国茶文化中所蕴藏着的真挚的情感、深厚的文学意境和思辨性的哲学原理,教会了我以 睿智的思辨方法来观照人生,夯实了我的人生和思考人生的基础。 18 .B D A C 19. 做好本职工作,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20.描述:A 面色泛红,带有愧色;觉得自己有差距,今后应当更加努力。B 脸红脖子粗,面 红耳赤,怒目而视;意欲动手给对方以伤害。C 眼红,双手交叉露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一 肚子嫉妒心理。(6 分,一点 2 分)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