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 试 第I卷阅读题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 玄珠 如果说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那么 先秦时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则是“贵真”。“贵真”的 观念由庄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继承了老子“道法自 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发,老子的文艺观可定论为自然文艺观。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是以其“道”论为基础的。“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 概念,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基本概念。“道”字在甲骨文中尚没出现,西周早期 金文与文献中的“道”仅指道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的内涵不断扩展并成为 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理论原点。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道在中华文化中 的含义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法则和必然;道是事 物内在的规定性和本质;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艺术的真谛。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会政治,就是“无为而治”。“是以圣人处 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不妄 为,不强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二是凡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则必须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规律。虽然老子反对言说,其主要的观点是“信言不 美,美言不信”,但老子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仍然可运用于对语言艺术的要求, 主要是在言辞表达上要合手自然。正如老子自己所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 味”,语言的表述,也应该是以“淡”为益的。老子与孔子一样痛恨巧言令色 但孔子主张必言传道,老子却主张“希言”,主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主 张“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这虽然有些偏激,也不妨视为对堆砌辞藻的语言表 达方式的一种蔑视。 老子在论述大道玄奥莫测时,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 形容它。因为它们在事实上又触及到文艺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又可视为对老 子自然文艺观的阐发。在老子看来,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 形”的。顾易生、蒋凡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中解释“大音希声”的含 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 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不能听清,也不必听。”这种大音, 就相当于是自然的音乐,而“大象无形”,应是指大道法象,它不是具体的事物 形状,同样是天道自然之象。这些表述都可以成为老子自然文艺观的注脚 从崇尚自然,反对声色修饰的角度出发,老子认为世俗的那些享乐会使 人失去本心。因此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 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观 点,其目的是强调圣人应保持内心的纯朴平静。而夸饰失真的文艺,因为使人心 动乱性,所以成为老子反对的对象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 试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 题。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 玄珠 如果说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那么 先秦时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则是“贵真”。“贵真”的 观念由庄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继承了老子“道法自 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发,老子的文艺观可定论为自然文艺观。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是以其“道”论为基础的。“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 概念,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基本概念。“道”字在甲骨文中尚没出现,西周早期 金文与文献中的“道”仅指道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的内涵不断扩展并成为 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理论原点。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道在中华文化中 的含义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法则和必然;道是事 物内在的规定性和本质;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艺术的真谛。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会政治,就是“无为而治”。“是以圣人处 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不妄 为,不强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二是凡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则必须去做, 在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规律。虽然老子反对言说,其主要的观点是“信言不 美,美言不信”,但老子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仍然可运用于对语言艺术的要求, 主要是在言辞表达上要合手自然。正如老子自己所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 味”,语言的表述,也应该是以“淡”为益的。老子与孔子一样痛恨巧言令色, 但孔子主张必言传道,老子却主张“希言”,主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主 张“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这虽然有些偏激,也不妨视为对堆砌辞藻的语言表 达方式的一种蔑视。 老子在论述大道玄奥莫测时,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 形容它。因为它们在事实上又触及到文艺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又可视为对老 子自然文艺观的阐发。在老子看来,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 形”的。顾易生、蒋凡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中解释“大音希声”的含 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 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不能听清,也不必听。”这种大音, 就相当于是自然的音乐,而“大象无形”,应是指大道法象,它不是具体的事物 形状,同样是天道自然之象。这些表述都可以成为老子自然文艺观的注脚。 从崇尚自然,反对声色修饰的角度出发,老子认为世俗的那些享乐会使 人失去本心。因此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 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观 点,其目的是强调圣人应保持内心的纯朴平静。而夸饰失真的文艺,因为使人心 动乱性,所以成为老子反对的对象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影响到庄子,被庄子发挥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 争美”,发挥为“天乐”、“天籁”,发挥为“大美”,对中国后世文化艺术的 影响也是颇为深远的,陶渊明、司空图等等都是受其濡染了的。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老子自然文艺观的一项是 A.不应堆砌辞藻,言辞表达要合乎自然的规律。 B.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反对空洞、没有教化作用的文章。 C.艺术的至高境界高度和谐,是无法用具体的形态来描述的 D.夸饰失真的文艺,会使人动摇心性,远离内心的纯朴平静, 2.下列对“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并被应用到古典文论中,成为一种审美标准。 B.“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造并发展的特有的哲学观念,对中华文化 影响深远。 C.“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进变化。 D.《老子》用“道”这个核心概念来阐释不同领域的观点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子的自然文艺观主张“道法自然”,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夸饰,这与他的 整体哲学观念是一致的。 B.《老子》中的一些文字并非直接讨论文艺问题,但后人可以从中体会到老子 崇尚自然的文艺观念 C.儒家主张以言传道,而老子却主张“希言”,更为深刻的反映出语言形式和 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 D.庄子受老子自然文艺观的影响并有所发挥创造,对中国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 有很深刻的影响。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 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 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 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 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 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 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 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 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 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 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 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 擒范兴杀之。 西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遺官镇抚,伯颜不听, 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 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影响到庄子,被庄子发挥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 争美”,发挥为“天乐”、“天籁”,发挥为“大美”,对中国后世文化艺术的 影响也是颇为深远的,陶渊明、司空图等等都是受其濡染了的。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老子自然文艺观的一项是 A.不应堆砌辞藻,言辞表达要合乎自然的规律。 B.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反对空洞、没有教化作用的文章。 C.艺术的至高境界高度和谐,是无法用具体的形态来描述的。 D.夸饰失真的文艺,会使人动摇心性,远离内心的纯朴平静。 2.下列对“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并被应用到古典文论中,成为一种审美标准。 B.“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造并发展的特有的哲学观念,对中华文化 影响深远。 C.“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进变化。 D.《老子》用“道”这个核心概念来阐释不同领域的观点。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子的自然文艺观主张“道法自然”,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夸饰,这与他的 整体哲学观念是一致的。 B.《老子》中的一些文字并非直接讨论文艺问题,但后人可以从中体会到老子 崇尚自然的文艺观念。 C.儒家主张以言传道,而老子却主张“希言”,更为深刻的反映出语言形式和 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 D.庄子受老子自然文艺观的影响并有所发挥创造,对中国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 有很深刻的影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 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 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 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 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 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 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 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 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 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 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 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 擒范兴杀之。 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 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 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
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 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 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 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 宰执以其幸赦而盜,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盜,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 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 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厉:洪亮、激昂 B.诸曹白事,有难决者曹:同辈 C.麾诸军毕济麾:指挥 D.潜刻期而去刻期:约定日期 5.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①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②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④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⑤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⑥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⑤⑥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他,并下令将右丞相 的妹妹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 穿好盔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因为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 管时,他没有同意,并且明确规定,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 人品,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7.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 译 文 (2)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 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 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 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 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 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 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 厉:洪亮、激昂 B.诸曹白事,有难决者 曹 :同辈 C.麾诸军毕济 麾 :指挥 D.潜刻期而去 刻期 :约定日期 5.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① 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 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 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 ④ 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⑤ 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 ⑥ 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他,并下令将右丞相 的妹妹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 穿好盔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因为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 管时,他没有同意,并且明确规定,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 人品,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7.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 译 文: (2)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 8—9 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8.简析颈联中的“分”和“挂”字的妙用。(6分) 答 9.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5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不能十步。驽马十 驾 。(荀子《劝学》) (2)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 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渚清沙白鸟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袋美元 [俄罗斯]阿列克谢·利特维诺夫 13号,星期五,早晨,莫斯科精神病院。 “大夫,我可以进来吗?”一个稍微谢了点儿顶、背有些驼的中年人走进心理科 门诊部。 “当然,请进。你觉得哪儿不舒服吗?”个子瘦高、戴着咖啡色眼睛的大夫不冷 不热地问,但并未放下手中的报纸和笔,他正在玩填字游戏 “不知道。我看人们都来找精神病大夫,所以我也来了。” “嗯,太好了。那你自己最好立刻承认自己是精神病,现在许多人都因为钱得了 这种病。”他边填着字边说。 噢,上帝,这太可怕了,我正是为钱的事找您来的,大夫。” 哼,我猜对了吧。你再说说看,是怎么回事?”大夫听到“钱”字,放下了笔。 “大夫,我希望您帮帮我。我前两天拾了很大一笔钱··· “钱?一大笔?拾的?有多少?”大夫的脸凑近中年人,镜片后的目光一下子灼灼 闪亮。 “是的,一口袋。 “啊!一口袋?!你别激动,慢慢说。” 我没激动,大夫,请您轻点儿抓我的手好吗?”大夫松开手,扶了扶眼睛 那么一大口袋美元,都是一百元一张的。星期二早晨,我起来锻炼身体,刚 出小区门,就看见地上有一个袋子,那种装垃圾的黑色袋子。我以为是谁故意丢 的,或者是从垃圾车上掉下的垃圾,就拾起来,觉得沉甸甸的,打开来一看,啊, 里面全是钱,而且全是美元!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8.简析颈联中的“分”和“挂”字的妙用。(6 分) 答: 9.分析说明“愁倚两三松”一句中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 ,不能十步。驽马十 驾, 。(荀子《劝学》) (2)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 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渚清沙白鸟飞 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袋 美 元 [俄罗斯]阿列克谢·利特维诺夫 13 号,星期五,早晨,莫斯科精神病院。 “大夫,我可以进来吗?”一个稍微谢了点儿顶、背有些驼的中年人走进心理科 门诊部。 “当然,请进。你觉得哪儿不舒服吗?”个子瘦高、戴着咖啡色眼睛的大夫不冷 不热地问,但并未放下手中的报纸和笔,他正在玩填字游戏。 “不知道。我看人们都来找精神病大夫,所以我也来了。” “嗯,太好了。那你自己最好立刻承认自己是精神病,现在许多人都因为钱得了 这种病。”他边填着字边说。 “噢,上帝,这太可怕了,我正是为钱的事找您来的,大夫。” “哼,我猜对了吧。你再说说看,是怎么回事?”大夫听到“钱”字,放下了笔。 “大夫,我希望您帮帮我。我前两天拾了很大一笔钱······” “钱?一大笔?拾的?有多少?”大夫的脸凑近中年人,镜片后的目光一下子灼灼 闪亮。 “是的,一口袋。” “啊!一口袋?!你别激动,慢慢说。” “我没激动,大夫,请您轻点儿抓我的手好吗?”大夫松开手,扶了扶眼睛。 “那么一大口袋美元,都是一百元一张的。星期二早晨,我起来锻炼身体,刚一 出小区门,就看见地上有一个袋子,那种装垃圾的黑色袋子。我以为是谁故意丢 的,或者是从垃圾车上掉下的垃圾,就拾起来,觉得沉甸甸的,打开来一看,啊, 里面全是钱,而且全是美元!
“哦,美元!一大袋子!” “大夫,您 把我的扣子揪下来了· 嗯,是美元,没错。 没有人证,袋里也没有线索,嗯,我就想 “打住!我是心理学大夫,让我来猜一下。我想,这么多钱你打算自己留下来, 对不对?” “您没猜对,大夫。我想人家会找来的,我先等等看。可是在家等了两天,也没 有人找 “等了两天?你大脑没受过碰撞吧?” “没有。 “比如,偶然 “您是问我撞没撞到什么东西上?没有。没撞过,也没让人敲打过。” 有意思。怎么会这样呢?那你每逢月圆的晚上,是不是有特别想上楼顶大声喊 叫的欲望?” “我从来没有过那种念头。楼顶上有什么吗?” “哦,什么也没有,我只是这样随便问问。也就是说,你等了两天,也没有人来 要钱?” “是的,大夫。然后,我又想- “打住!让我来猜一下。这次你决定自己把这些钱留下了。 “不是,大夫,我想到警察局问一下,有没有人找过钱。去了一问,他们说没有, 已经好久没人上这里来交钱、找钱了。接着,我就想拿一张到银行,让他们检验 下,看这些钱是不是假的,要不怎么会没人找呢?” “太好了,你很聪明,好样的,你想得很对。那么多钱没人要,说不定是假的 对了,你再想一想,你从前没有从高处摔下来过吗?比如马上、房 “从来没有。 “那太好了。请问,你们家族有癫痫病史吗?” “没有 “你肯定吗?比如你的爷爷,奶奶· “没有。” “癫痫,也就是羊角风,没有吗?” “绝对没有 嗯,这就奇怪了。那请你对我说实话,当你用湿手抓电线接头时有什么感觉? 我?我从来没用手碰过电线。” “太遗憾了?那 到了银行后怎么样? “他们说,美元是真的。其中有两个工作人员还追出来,问我有多少,愿不愿意 和他们兑换一一比官方牌价多50卢布。我说,钱不是我的,不换,他们骂了我 句‘精神病’,失望地回去了。我从银行出来,心想,算了,现在一一” “打住!再让我最后猜一次,这次我肯定能猜对。” “嗯,好吧,您猜猜看。” 现在,我想,你终于自己决定留下这笔钱了。” 自己留下?可这些钱并不是我的呀!” “唉,疯子,现在这些钱在哪儿?” “我想来想去,决定把这些钱给您带来 “哦,是吗?谢谢,你这人可真不错,还惦记着我·。。·
“哦,美元!一大袋子!” “大夫,您······把我的扣子揪下来了······嗯,是美元,没错。 没有人证,袋里也没有线索,嗯,我就想——” “打住!我是心理学大夫,让我来猜一下。我想,这么多钱你打算自己留下来, 对不对?” “您没猜对,大夫。我想人家会找来的,我先等等看。可是在家等了两天,也没 有人找。” “等了两天?你大脑没受过碰撞吧?” “没有。” “比如,偶然······” “您是问我撞没撞到什么东西上?没有。没撞过,也没让人敲打过。” “有意思。怎么会这样呢?那你每逢月圆的晚上,是不是有特别想上楼顶大声喊 叫的欲望?” “我从来没有过那种念头。楼顶上有什么吗?” “哦,什么也没有,我只是这样随便问问。也就是说,你等了两天,也没有人来 要钱?” “是的,大夫。然后,我又想——” “打住!让我来猜一下。这次你决定自己把这些钱留下了。” “不是,大夫,我想到警察局问一下,有没有人找过钱。去了一问,他们说没有, 已经好久没人上这里来交钱、找钱了。接着,我就想拿一张到银行,让他们检验 一下,看这些钱是不是假的,要不怎么会没人找呢?” “太好了,你很聪明,好样的,你想得很对。那么多钱没人要,说不定是假的。 对了,你再想一想,你从前没有从高处摔下来过吗?比如马上、房 上······” “从来没有。” “那太好了。请问,你们家族有癫痫病史吗?” “没有。” “你肯定吗?比如你的爷爷,奶奶······” “没有。” “癫痫,也就是羊角风,没有吗?” “绝对没有。” “嗯,这就奇怪了。那请你对我说实话,当你用湿手抓电线接头时有什么感觉?” “我?我从来没用手碰过电线。” “太遗憾了?那······到了银行后怎么样?” “他们说,美元是真的。其中有两个工作人员还追出来,问我有多少,愿不愿意 和他们兑换——比官方牌价多 50 卢布。我说,钱不是我的,不换,他们骂了我 一句‘精神病’,失望地回去了。我从银行出来,心想,算了,现在——” “打住!再让我最后猜一次,这次我肯定能猜对。” “嗯,好吧,您猜猜看。” “现在,我想,你终于自己决定留下这笔钱了。” “自己留下?可这些钱并不是我的呀!” “唉,疯子,现在这些钱在哪儿?” “我想来想去,决定把这些钱给您带来·····” “哦,是吗?谢谢,你这人可真不错,还惦记着我·····
“可刚才我走在路上又一想,钱这东西给人们带来多少痛苦和不幸啊,我给您不 就是害了您吗?我想,不如干脆扔了算了 “什么?扔了?你真是个十足的傻瓜、笨蛋、精神病!快说,扔到哪儿了?” “我站在‘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大桥上,想把这些钱扔进河里 去 ···哎,大夫,您这是去哪里呀?哎,这么快就跑没影了,还没听我 说完呢,怎么就跑了呢?” 男人站起来,要追出去,想想又坐下了,口中还在自言自语:“我还没说完 呢······当我站在大桥上刚要扔,突然过来一个警察,拿着警棍就朝我头 上打下来,我一害怕,就醒了哎,我最近经常做这种梦,不知怎么 了 大夫也没说我是什么病就跑了,白费了半天劲排队挂上 号······算了,我再等等别的大夫吧···· (1)下列关于这篇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主要围绕一袋并不存在的美元展开,“它”既是小说的线索,又在推动 着情节不停地发展。 B.小说中的“病人”和“医生”都因为钱而病得很重,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 都是需要救治的人 C.小说中特别写到“‘十月革命50周年’大桥”,这是作者有意识地在点明故 事发生的背景。 D.小说借助“医生”与“病人”的对话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构思非常巧妙 E.小说很短,但结构上非常清晰完整,包含了“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和尾声”六个环节。 (2)从情节发展的先后进程中,概括“医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 答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①从句式特点的角度赏析。(3分) “钱?一大笔?拾的?有多少?” 答 ②从人物塑造方法的角度赏析。 “等了两天?你大脑没受过碰撞吧?
“可刚才我走在路上又一想,钱这东西给人们带来多少痛苦和不幸啊,我给您不 就是害了您吗?我想,不如干脆扔了算了。” “什么?扔了?你真是个十足的傻瓜、笨蛋、精神病!快说,扔到哪儿了?” “我站在‘十月革命五十周年’大桥上,想把这些钱扔进河里 去······哎,大夫,您这是去哪里呀?哎,这么快就跑没影了,还没听我 说完呢,怎么就跑了呢?” 男人站起来,要追出去,想想又坐下了,口中还在自言自语:“我还没说完 呢······当我站在大桥上刚要扔,突然过来一个警察,拿着警棍就朝我头 上打下来,我一害怕,就醒了哎,我最近经常做这种梦,不知怎么 了······大夫也没说我是什么病就跑了,白费了半天劲排队挂上 号······算了,我再等等别的大夫吧······” (1)下列关于这篇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主要围绕一袋并不存在的美元展开,“它”既是小说的线索,又在推动 着情节不停地发展。 B.小说中的“病人”和“医生”都因为钱而病得很重,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 都是需要救治的人。 C.小说中特别写到“‘十月革命 50 周年’大桥”,这是作者有意识地在点明故 事发生的背景。 D.小说借助“医生”与“病人”的对话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构思非常巧妙。 E.小说很短,但结构上非常清晰完整,包含了“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和尾声”六个环节。 (2)从情节发展的先后进程中,概括“医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 分) 答: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 分) ①从句式特点的角度赏析。(3 分) “钱?一大笔?拾的?有多少?” 答: ②从人物塑造方法的角度赏析。 “等了两天?你大脑没受过碰撞吧?
4)本文安排“自言自语”这一情节作为结尾,结合全文,选择两个角度,谈 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志摩纪念 周作人 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 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 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也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 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仍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 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 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又孜 孜砣砣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 我这样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 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础 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 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贡献了 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的,公摊 了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 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 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 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 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 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 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 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 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 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个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 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哪一种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的尊重的了。关于志摩 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 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
答: (4)本文安排“自言自语”这一情节作为结尾,结合全文,选择两个角度,谈 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8 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志摩纪念 周作人 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 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 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也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 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仍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 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 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又孜 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 我这样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 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础 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 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贡献了。 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的,公摊 了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 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 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 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 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 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 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 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 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 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个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 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哪一种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的尊重的了。关于志摩 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 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
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几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去着笔呢?我相 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 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 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 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 得已还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 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 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志 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平。 (1)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为(5分) A.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流丽清脆,意思是他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了古文方言欧化种 种成分,使白话文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B.在中国新诗发展的最初十五六年,努力于新诗创作的徐志摩,可以说对新诗的 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 C.由于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有所怨恨,所以作者对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谈,而是 大写特写,以正视听,以让人们对徐的为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D.徐志摩的离去,在感情上给作者很大的打击,作为老朋友的周作人,很长时间 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所以拖了很长时间,才写了这篇纪念文章。 E.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令人称道。比如第二段一个“但是”,便由上段写徐志摩 在文学上的贡献,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写徐的为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2)徐志摩可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如果不是,作者缘何又说他这人很可爱? (6分) 答 (3)阅读下面的句子后,谈一谈你的理解。(6分) ①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对志摩)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 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3分) 答 ②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 数见不鲜的事。(3分) 答 4)回答问题。(8分) ①简述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贡献
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几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去着笔呢?我相 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 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 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 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 得已还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 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 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志 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平。 (1)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为(5 分) A.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流丽清脆,意思是他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了古文方言欧化种 种成分,使白话文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 B.在中国新诗发展的最初十五六年,努力于新诗创作的徐志摩,可以说对新诗的 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 C.由于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有所怨恨,所以作者对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谈,而是 大写特写,以正视听,以让人们对徐的为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D.徐志摩的离去,在感情上给作者很大的打击,作为老朋友的周作人,很长时间 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所以拖了很长时间,才写了这篇纪念文章。 E.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令人称道。比如第二段一个“但是”,便由上段写徐志摩 在文学上的贡献,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写徐的为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2)徐志摩可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如果不是,作者缘何又说他这人很可爱? (6 分) 答: (3)阅读下面的句子后,谈一谈你的理解。(6 分) ①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对志摩)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 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3 分) 答: ②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 数见不鲜的事。(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8 分) ①简述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贡献
②周作人是怎样写徐志摩的人品的? 答: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 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 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 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D.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 传。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 喊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 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B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均价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 萎缩,引起了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 活力、促进企业发展。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 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3分) 园林多么繁华都靠不住,用画用诗用文写出来的纸上园林反而耐看耐 ①其实那座园很小,园中读书堂也小,浇花亭尤小。 ②弄水种竹轩、见山台、钓鱼庵、采药圃等等更远远不如名字那么清幽 ③司马温公描写独乐园的诗歌传诵一时 ④饱读纸上园林,可以读出自己胸中的园林,世人真不必多事造园了 ⑤独乐园所以为人欣慕,不在于园,而在于诗 A.④③①②⑤B.③①②⑤④C.④⑤③①②D③⑤①②④ 16.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 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作人是怎样写徐志摩的人品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 一号”踏上了 38 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 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 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 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D.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 传。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 喊了。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 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B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均价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 萎缩,引起了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 活力、促进企业发展。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 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5.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3 分) 园林多么繁华都靠不住,用画用诗用文写出来的纸上园林反而耐看耐 读。 ①其实那座园很小,园中读书堂也小,浇花亭尤小。 ②弄水种竹轩、见山台、钓鱼庵、采药圃等等更远远不如名字那么清幽。 ③司马温公描写独乐园的诗歌传诵一时。 ④饱读纸上园林,可以读出自己胸中的园林,世人真不必多事造园了。 ⑤独乐园所以为人欣慕,不在于园,而在于诗 A.④③①②⑤ B.③①②⑤④ C. ④⑤③①② D③⑤①②④ 16. 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 加以概括。(不超过 50 字)(5 分)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 列”按照从战国时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 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 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沬若的学说,以使教材 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 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 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 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17.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与前面句子呼应的排比句。(6分)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 腻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位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 “谢谢”,报贩却冷嘴冷脸,未发一言。作家忍不住对朋友说:这家伙态度很差 朋友说“他经常都是这样的 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作家有些忿 忿不平。朋友答道:“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这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高三语文答案 1.B(从文中“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孔子主张以言传道” 可知,这应是儒家的文艺观。) 2.B(根据文中“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可知,“道”并非道家学派 的特有哲学观念。) 3.C(“更为深刻的反映出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文中无依据 4.B(曹:部门,官署。诸曹:各部门、各官署。) 5.C(①是由于伯颜的外貌和语言很特别而获得世祖的欣赏④写伯颜的勇武) 6.D(A.英勇善战、深略善断是伯颜受到世祖欣赏并重用之后显示出来的才能 B.伯颜不是身先士卒,而是果断地指挥军队。C.“因为伯颜清廉才下令众将不 得入城”,文中无此因果内容。) 7.(1)丙戌,驻扎在复州,知州翟贵把城池献给伯颜来投降 (2)正好有盗窃内府银钱的人(被抓住),宰执认为盗贼是希望(逢新王登基) 将大赦天下而故意偷盜,想杀掉他。 译文:伯颜,是蒙古八邻部落的人,在西域长大。至元初,旭烈兀派他进宫禀报 公务,世祖看到他长得魁梧,听到他说话声音洪亮、激昂,就对他说:你虽然不 是诸侯王臣,还是希望你能够留在我身边侍奉我。后来参与谋划国家大事,他提 出的谋略常常比那些那些朝官高明,世祖更加认为他是贤能的人,下令把中书右 丞相安童的妹妹许配给他做妻子,并说:你做伯颜的妻子,是不会辱没(愧对 你的家族的。至元二年七月,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各部门的官员向他禀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 列”按照从战国时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 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 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 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 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 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 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17. 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与前面句子呼应的排比句。(6 分)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 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按要求作文。(60 分) 有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位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 “谢谢”,报贩却冷嘴冷脸,未发一言。作家忍不住对朋友说:这家伙态度很差。 朋友说“他经常都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 作家有些忿 忿不平。朋友答道:“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这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高三语文答案 1.B(从文中“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孔子主张以言传道” 可知,这应是儒家的文艺观。) 2.B(根据文中“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可知,“道”并非道家学派 的特有哲学观念。) 3.C(“更为深刻的反映出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文中无依据。) 4.B(曹:部门,官署。诸曹:各部门、各官署。) 5.C(①是由于伯颜的外貌和语言很特别而获得世祖的欣赏 ④写伯颜的勇武) 6.D(A.英勇善战、深略善断是伯颜受到世祖欣赏并重用之后显示出来的才能。 B.伯颜不是身先士卒,而是果断地指挥军队。C.“因为伯颜清廉才下令众将不 得入城”,文中无此因果内容。) 7.(1)丙戌,驻扎在复州,知州翟贵把城池献给伯颜来投降。 (2)正好有盗窃内府银钱的人(被抓住),宰执认为盗贼是希望(逢新王登基) 将大赦天下而故意偷盗,想杀掉他。 译文:伯颜,是蒙古八邻部落的人,在西域长大。至元初,旭烈兀派他进宫禀报 公务,世祖看到他长得魁梧,听到他说话声音洪亮、激昂,就对他说:你虽然不 是诸侯王臣,还是希望你能够留在我身边侍奉我。后来参与谋划国家大事,他提 出的谋略常常比那些那些朝官高明,世祖更加认为他是贤能的人,下令把中书右 丞相安童的妹妹许配给他做妻子,并说:你做伯颜的妻子,是不会辱没(愧对) 你的家族的。至元二年七月,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各部门的官员向他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