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从其诗歌创作的实践看,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 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 思维空间,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人们习惯将他创作的这类诗称为 “禅味诗”。 王维禅味诗一方面表现为“空寂”“无我”,另一方面表现为“敛势的空间体 验 说其“空寂”“无我”,必须要了解一下王维奉佛的背景。其母崔氏、其弟王缙 均曾师事大照禅师普寂,这就使得王维自幼便多少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另外, 王维生活的时代,士人习佛风气兴盛,王维成为“习佛士”中一员不足为怪。加 上王维早中进士,仕途顺利,很早就摆脱了一般人急功近利的政治、名誉追求 可以将精力转向比较抽象的精神和宗教问题,并潜移默化、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他 的人生观、世界观中,且进入其文学创作,为其“诗”“思”提供了不少的启示 抑或“灵感”,从而也使得其诗作有了抹之难去的禅味。如在《酬张少府》一诗 中,“君问穷通理,渔歌λ浦深”,表现岀了他对禅宗的理解。用诗中那渐行渐 远的渔歌,烘托出自己在顿悟“穷通”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难以言说的独特 感受 王维禅味诗“敛势的空间体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他通过悟禅而将自己本可无 限外化、无限扩大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探究。这是他求得自己心灵安慰 与人格净化的一种方式。如《归嵩山作》:“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一“归 “闭”,即是空间意识上的两重内敛一一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 的无限大、无穷远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 度的安顿、止泊 王维禅味诗的这一特点,可从中国的人文精神上去探求原因。中国的人文精神可 分为两种:一为刚性的,主要表现为一种向外的拓展与用力;另一种则是柔性的, 主要表现为向人的内心深入,以求得一种让人能够调整心理精神失衡的东西。王 维创作的禅味诗,体现出了柔性的人文精神特点。在其亦官亦隐的日子里,在让 他深为不满却又深感无奈与无力的现实面前,他只得将其精神与注意力朝内转。 凭借其奉了大半生佛的直觉与经验,在其内在的精神境界里,为自己的生活与生 命创造、建构出了一种存在意义,即在诗的王国与信仰的殿堂里安顿生命、净化 灵魂。同时,王维之所以那样做,也是一位有文化良知与文化人格、有着高度正 义感与使命感的文化人在竭力追求中保护其个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是其感性 与理性相互撞击、相互渗透并最终是理性居了上风的结果。 (节选自刘建琼《论王维诗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有删改) 1.下列对“王维禅味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王维为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等而创作的诗歌。 B.它的“空寂”“无我”特点在《酬张少府》诗中得到体现。 C.它因王维在诗歌创作时引入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而得名。 D.它“敛势的空间体验”特点主要表现为将自己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 探究。 2.“王维禅味诗”的形成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从其诗歌创作的实践看,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 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 思维空间,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人们习惯将他创作的这类诗称为 “禅味诗”。 王维禅味诗一方面表现为“空寂”“无我”,另一方面表现为“敛势的空间体 验”。 说其“空寂”“无我”,必须要了解一下王维奉佛的背景。其母崔氏、其弟王缙 均曾师事大照禅师普寂,这就使得王维自幼便多少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另外, 王维生活的时代,士人习佛风气兴盛,王维成为“习佛士”中一员不足为怪。加 上王维早中进士,仕途顺利,很早就摆脱了一般人急功近利的政治、名誉追求, 可以将精力转向比较抽象的精神和宗教问题,并潜移默化、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他 的人生观、世界观中,且进入其文学创作,为其“诗”“思”提供了不少的启示 抑或“灵感”,从而也使得其诗作有了抹之难去的禅味。如在《酬张少府》一诗 中,“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表现出了他对禅宗的理解。用诗中那渐行渐 远的渔歌,烘托出自己在顿悟“穷通”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难以言说的独特 感受。 王维禅味诗“敛势的空间体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他通过悟禅而将自己本可无 限外化、无限扩大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探究。这是他求得自己心灵安慰 与人格净化的一种方式。如《归嵩山作》:“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一“归” 一“闭”,即是空间意识上的两重内敛——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 的无限大、无穷远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 度的安顿、止泊。 王维禅味诗的这一特点,可从中国的人文精神上去探求原因。中国的人文精神可 分为两种:一为刚性的,主要表现为一种向外的拓展与用力;另一种则是柔性的, 主要表现为向人的内心深入,以求得一种让人能够调整心理精神失衡的东西。王 维创作的禅味诗,体现出了柔性的人文精神特点。在其亦官亦隐的日子里,在让 他深为不满却又深感无奈与无力的现实面前,他只得将其精神与注意力朝内转。 凭借其奉了大半生佛的直觉与经验,在其内在的精神境界里,为自己的生活与生 命创造、建构出了一种存在意义,即在诗的王国与信仰的殿堂里安顿生命、净化 灵魂。同时,王维之所以那样做,也是一位有文化良知与文化人格、有着高度正 义感与使命感的文化人在竭力追求中保护其个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是其感性 与理性相互撞击、相互渗透并最终是理性居了上风的结果。 (节选自刘建琼《论王维诗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有删改) 1. 下列对“王维禅味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是王维为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等而创作的诗歌。 B. 它的“空寂”“无我”特点在《酬张少府》诗中得到体现。 C. 它因王维在诗歌创作时引入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而得名。 D. 它“敛势的空间体验”特点主要表现为将自己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 探究。 2. “王维禅味诗”的形成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家人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王维成为一名“习佛士”,这是其诗作具有抹之 难去的禅味的主要原因。 B.由于不敢触及时事,王维只得转而研究抽象的宗教和精神问题,从而为他诗 歌创作提供了启示或灵感。 C.王维对当时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只能借助奉佛的直觉与经验,写诗来寄托 信仰,抒发不满情绪。 D.王维有文化良知与人格,有高度正义感与使命感,禅味诗是他追求和保护个 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之名,主要是因为他的诗作常能体现“禅 味”,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 B.王维将精神与注意力朝内转的做法,是求得自己心灵安慰与人格净化的一种 方式,体现出了他柔性的人文精神特点。 C.“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借渐行渐远的渔歌,表现出王维在顿悟“穷通” 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的感受。 D.“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中“归”“闭”二字,体现出诗人用外在情感 的无穷大来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 【答案】1.A2.D3.D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王维禅味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 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 是禅味诗的效果而非创作目的。原文“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 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王维禅味诗’的形成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 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这是其诗作具有 抹之难去的禅味的主要原因”于文无据;B项,“由于不敢触及时事”于文无据 C项,“抒发不满情绪”错,无中生有。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 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 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 然后仔细分析。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 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 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 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査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用外在情感的无穷 大来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错,主客颠倒。原文“一‘归 闭’,即是空间 意识上的两重内敛一一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的无限大、无穷远而 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止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山拾得 黄孝阳 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
A. 受家人和社会风气的影响,王维成为一名“习佛士”,这是其诗作具有抹之 难去的禅味的主要原因。 B. 由于不敢触及时事,王维只得转而研究抽象的宗教和精神问题,从而为他诗 歌创作提供了启示或灵感。 C. 王维对当时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只能借助奉佛的直觉与经验,写诗来寄托 信仰,抒发不满情绪。 D. 王维有文化良知与人格,有高度正义感与使命感,禅味诗是他追求和保护个 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之名,主要是因为他的诗作常能体现“禅 味”,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 B. 王维将精神与注意力朝内转的做法,是求得自己心灵安慰与人格净化的一种 方式,体现出了他柔性的人文精神特点。 C.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借渐行渐远的渔歌,表现出王维在顿悟“穷通” 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的感受。 D. “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中“归”“闭”二字,体现出诗人用外在情感 的无穷大来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 【答案】1. A 2. D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王维禅味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 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 是禅味诗的效果而非创作目的。原文“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 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王维禅味诗’的形成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一 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这是其诗作具有 抹之难去的禅味的主要原因”于文无据;B 项,“由于不敢触及时事”于文无据; C 项,“抒发不满情绪”错,无中生有。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 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 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 然后仔细分析。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 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 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 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 项,“用外在情感的无穷 大来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错,主客颠倒。原文“一‘归’一‘闭’,即是空间 意识上的两重内敛——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的无限大、无穷远而 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止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山拾得 黄孝阳 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
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能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 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一一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 韩山拾得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班上几个横蛮惯了的男生,不 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一一说这叫打日本鬼子。瘦小的他 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来!” 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 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 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老师大 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 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哆哆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 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 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他晕了 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 了也没用。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 吐唾沫 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 县城赫赫有名的小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 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 回头扔过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上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 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 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 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 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 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 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 从韩山拾得到小山哥,是三年 从小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 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 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1990年搬运 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 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 下去,血泪横飞。 就在那一天,我才真正长大成人了。” 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 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 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 唐代高僧广为人知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 想起寒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这种境界是和尚修的”韩山拾得脸上的笑 容不无嘲讽,“猪什么都能忍,到头来还是要挨上一刀。” “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
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能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 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 韩山拾得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班上几个横蛮惯了的男生,不 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说这叫打日本鬼子。瘦小的他 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来!” 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 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 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老师大 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 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哆哆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 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 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他晕了。 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 了也没用。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 吐唾沫。 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 县城赫赫有名的小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 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 回头扔过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上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 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 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 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 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 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 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 从韩山拾得到小山哥,是三年。 从小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 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 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1990 年搬运 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 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 下去,血泪横飞。 “就在那一天,我才真正长大成人了。” 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 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 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 唐代高僧广为人知。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 想起寒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这种境界是和尚修的” 韩山拾得脸上的笑 容不无嘲讽,“猪什么都能忍,到头来还是要挨上一刀。” “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
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 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 盖在他的肩膀上 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 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 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 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 大批货,你赶紧发货。羽绒棉被,还是波司登的,38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 款76双,女款……” 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 “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 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 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 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山给儿子起名“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方 面是希望儿子能像寒山、拾得那样在生活中学会隐忍,免于灾祸。 B.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情节表 现了他对儿子深厚无私的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 C.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阳光”比作“鸟羽”,生动而诗意地表 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也暗示了韩山得到的悉心呵护。 D.“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闻串联 情节,展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5.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 本简要分析。 【答案】4.A5.①执拗:为改名绝食三天。②刚强暴烈(刚强自尊):受到欺 侮不肯隐忍,用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反击。③懂感恩:为搬运站退休或残疾职工 建疗养院,免费提供疗养;认识到父爱伟大无私后,悉心照顾父亲。④知错能改: 年轻时混迹社会,打架斗殴,后来改过自新,发愤图强,事业有成。 6.①使小说情节紧凑而跌宕。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名字由“韩山拾得”到“韩小 山”到“小山哥”,再到“韩山拾得”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富有传奇色彩的人 生经历,使情节紧凑,叙事跌宕起伏。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同的名字和称 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表现出主人公几十年的 人生境遇和复杂的性格特点。③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主人公最初厌恶自己 的名字,想方设法更改,最终又改回原名,表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父爱 的感恩,暗示了小说的主题。④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小说在叙述主人公名字变 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交代起名及更名的原因,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 更耐人寻味。 【解析】 4.试题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 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 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
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 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 盖在他的肩膀上。 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 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 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 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 大批货,你赶紧发货。羽绒棉被,还是波司登的,38 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 款 76 双,女款……” 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 “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 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 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 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韩山给儿子起名“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方 面是希望儿子能像寒山、拾得那样在生活中学会隐忍,免于灾祸。 B. 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情节表 现了他对儿子深厚无私的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 C.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阳光”比作“鸟羽”,生动而诗意地表 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也暗示了韩山得到的悉心呵护。 D. “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闻串联 情节,展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5. 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 本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①执拗:为改名绝食三天。②刚强暴烈(刚强自尊):受到欺 侮不肯隐忍,用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反击。③懂感恩:为搬运站退休或残疾职工 建疗养院,免费提供疗养;认识到父爱伟大无私后,悉心照顾父亲。④知错能改: 年轻时混迹社会,打架斗殴,后来改过自新,发愤图强,事业有成。 6. ①使小说情节紧凑而跌宕。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名字由“韩山拾得”到“韩小 山”到“小山哥”,再到“韩山拾得”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富有传奇色彩的人 生经历,使情节紧凑,叙事跌宕起伏。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同的名字和称 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表现出主人公几十年的 人生境遇和复杂的性格特点。③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主人公最初厌恶自己 的名字,想方设法更改,最终又改回原名,表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父爱 的感恩,暗示了小说的主题。④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小说在叙述主人公名字变 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交代起名及更名的原因,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 更耐人寻味。 【解析】 4. 试题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 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 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
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 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 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命制时往往错误的选项都是明显的不 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A项,“希 望儿子能像寒山、拾得那样在生活中学会隐忍”理解不恰当,从上下文看,韩山 给儿子起名并无此意。 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 特点”,这是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本题时,应抓住相关情节与人物描写的方法来 分析概括。本文主要运用语言、行为、情节描写来刻画韩山拾得这一形象,如: 为了改名字,“韩山拾得绝食三。”“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哆哆嗦嗦, 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 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 终于,他 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受欺辱时“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 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过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 上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对待老父亲“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 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 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对待县城里的搬运工 “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 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 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根据韩 山拾得的这些行为、事迹来概括他的形象即可。作答时先点出人物性格特点,然 后再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 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 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 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 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执拗”“刚强暴 烈”“懂感恩”“知错能改”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 析 6.试题分析:题干问“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 什么好处”,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解答本题注意从称呼的变化在情节的推进 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角度作答。要答出作用,然后结合 文章的情节进行分析。小说的情节是围绕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展开的,主人 公一开始名字叫韩山拾得,他“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他因 为名字像日本人而被同学欺负,后来坚决改名为“韩小山”。“从韩山拾得到小 山哥,是三年。”“从小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期间主人公因为富有传 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改换名字和称呼,使得小说情节紧凑,叙事跌宕起伏。另外, 不同的名字和称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使得人 物形象更加丰满。“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 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 知。”小说主人公最后又将名字改回为“韩山拾得”,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小 说的构思或材料的组织主要从叙事方式的选用、叙事的人称的选用,文章的线索, 结尾的方式,伏笔、照应的运用,情节设置的波澜,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 角度进行性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 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 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命制时往往错误的选项都是明显的不 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A 项,“希 望儿子能像寒山、拾得那样在生活中学会隐忍”理解不恰当,从上下文看,韩山 给儿子起名并无此意。 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 特点”,这是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本题时,应抓住相关情节与人物描写的方法来 分析概括。本文主要运用语言、行为、情节描写来刻画韩山拾得这一形象,如: 为了改名字,“韩山拾得绝食三。”“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哆哆嗦嗦, 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 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终于,他 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受欺辱时“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 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过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 上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对待老父亲“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 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 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对待县城里的搬运工 “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 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 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根据韩 山拾得的这些行为、事迹来概括他的形象即可。作答时先点出人物性格特点,然 后再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 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 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 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 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执拗”“刚强暴 烈”“懂感恩”“知错能改”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 析。 6. 试题分析:题干问“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 什么好处”,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解答本题注意从称呼的变化在情节的推进、 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角度作答。要答出作用,然后结合 文章的情节进行分析。小说的情节是围绕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展开的,主人 公一开始名字叫韩山拾得,他“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他因 为名字像日本人而被同学欺负,后来坚决改名为“韩小山”。“从韩山拾得到小 山哥,是三年。”“从小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期间主人公因为富有传 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改换名字和称呼,使得小说情节紧凑,叙事跌宕起伏。另外, 不同的名字和称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使得人 物形象更加丰满。“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 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 知。”小说主人公最后又将名字改回为“韩山拾得”,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小 说的构思或材料的组织主要从叙事方式的选用、叙事的人称的选用,文章的线索, 结尾的方式,伏笔、照应的运用,情节设置的波澜,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 角度进行性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晩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 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 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 西按察使。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 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 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 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 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 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 供边。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 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 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 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 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 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 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且言,故 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 三年,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 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万 历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有改动) [注]①嬖(bi):宠爱。②登极:皇帝即位,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即位,在位 6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昭陵(北京十三陵)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驳疑狱 狱:案件 B.不能副经费 副:相符,相称 C.视往岁有加 视:比 D.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谢:告别 8.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森为人耿直的一组是 ①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 ②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 ③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 ④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⑤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森在江西做按察使时,有位进士因宠幸别的女人而杀死妻子,马森不顾地 方最高长官的反对,最终将那位进士绳之以法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 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 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 西按察使。有进士嬖①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 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 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 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②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 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 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 供边。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 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 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 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 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 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 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且言,故 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 三年,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 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万 历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有改动) [注]①嬖(bì):宠爱。②登极:皇帝即位,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即位,在位 6 年,病死,终年 36 岁。葬于昭陵(北京十三陵)。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屡驳疑狱 狱:案件 B. 不能副经费 副:相符,相称 C. 视往岁有加 视:比 D. 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谢:告别 8. 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森为人耿直的一组是 ①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 ②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 ③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 ④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⑤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9.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森在江西做按察使时,有位进士因宠幸别的女人而杀死妻子,马森不顾地 方最高长官的反对,最终将那位进士绳之以法
B.马森认为国家财政日益紧张,既和战事频繁军费渐多有关,也和皇帝登基减 免田租导致国库收入比往年大幅减少有关。 C.马森认为自己的筹划只能解燃眉之急,皇上也未能考虑到国家大局和民众的 元气,建议广开言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D.隆庆三年,马森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皇上赏赐他乘驿车归乡, 后来有人屡次举荐,他也没有被重新起用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 (2)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 (3)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答案】7.D8.B9.C 10.(1)马俊骗妻子说:“是我的失误啊!”没有追究仆人的罪过。 (2)宋淳后来巡抚南、赣,因贪赃的事败露,马森(因此)被调为大理卿 (3)严嵩听说后很喜欢他,马森也没有趋附。被徐阶看重,于是被引荐录用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实词 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D项“欲介之见言,谢不往”意思是“想介绍他见夏 言,他推辞而没有前往”,所以“谢”,推辞、婉言拒绝。 8.试题分析:题干问“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森为人耿直的 组”,这是考査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辨识能力。①体现马森对百姓的教化。②臣子 劝帝节俭,是耿直的表现。③面对皇帝的命令,极力争辩也是耿直的表现。④拒 绝别人引见他见权贵,极为耿直。⑤支持巡抚施行一条鞭法,只是赞成新法的表 现。所以选B项。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 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是马森认为自己的筹划 中未考虑到国家大局和民众的元气,而并非指皇上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关键 点:“绐”,欺骗;“我误也”,判断句;“不之罪”,宾语前置。第二句关键 点:“抚”,巡抚;“以”,因为;“败”,败露;“坐”,因为。第三句关键 点:“附”,趋附;“为徐阶所重”,被动句;“引用”,引荐录用。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 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 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 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 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 “省略”。 参考译文: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亲马俊,晚年得子,家仆抱他不慎坠地摔死。马俊骗 妻子说:“是我的失误啊!”没有追究仆人的罪过。过了一年生了马森。嘉靖十 四年(1535),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后曾任太平知府。老百姓中有兄弟打 官司的,马森给他们镜子让他们照照,说:“你们两个人老了,忍心损伤兄弟情 份吗?”都感激得流泪含羞而去。又升迁江西按察使。有位进士宠爱别的女人而 杀害妻子,抚按想轻判,马森最终使他伏法
B. 马森认为国家财政日益紧张,既和战事频繁军费渐多有关,也和皇帝登基减 免田租导致国库收入比往年大幅减少有关。 C. 马森认为自己的筹划只能解燃眉之急,皇上也未能考虑到国家大局和民众的 元气,建议广开言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D. 隆庆三年,马森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皇上赏赐他乘驿车归乡, 后来有人屡次举荐,他也没有被重新起用。 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 (2)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 (3)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答案】7. D 8. B 9. C 10. (1)马俊骗妻子说:“是我的失误啊!”没有追究仆人的罪过。 (2)宋淳后来巡抚南、赣,因贪赃的事败露,马森(因此)被调为大理卿。 (3)严嵩听说后很喜欢他,马森也没有趋附。被徐阶看重,于是被引荐录用。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实词 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D 项“欲介之见言,谢不往”意思是“想介绍他见夏 言,他推辞而没有前往”,所以“谢”,推辞、婉言拒绝。 8. 试题分析:题干问“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森为人耿直的一 组”,这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辨识能力。①体现马森对百姓的教化。②臣子 劝帝节俭,是耿直的表现。③面对皇帝的命令,极力争辩也是耿直的表现。④拒 绝别人引见他见权贵,极为耿直。⑤支持巡抚施行一条鞭法,只是赞成新法的表 现。所以选 B 项。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 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项,是马森认为自己的筹划 中未考虑到国家大局和民众的元气,而并非指皇上。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关键 点:“绐”,欺骗;“我误也”,判断句;“不之罪”,宾语前置。第二句关键 点:“抚”,巡抚;“以”,因为;“败”,败露;“坐”,因为。第三句关键 点:“附”,趋附;“为徐阶所重”,被动句;“引用”,引荐录用。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 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 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 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 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 “省略”。 参考译文: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亲马俊,晚年得子,家仆抱他不慎坠地摔死。马俊骗 妻子说:“是我的失误啊!”没有追究仆人的罪过。过了一年生了马森。嘉靖十 四年(1535),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后曾任太平知府。老百姓中有兄弟打 官司的,马森给他们镜子让他们照照,说:“你们两个人老了,忍心损伤兄弟情 份吗?”都感激得流泪含羞而去。又升迁江西按察使。有位进士宠爱别的女人而 杀害妻子,抚按想轻判,马森最终使他伏法
曾任左布政使,接着擢升为巡抚右副都御史。入朝任刑部右侍郎,改派到户部。 起初,马森在江西举荐布政使宋淳。宋淳后来巡抚南、赣,因贪赃的事败露,马 森因此被调为大理卿。屡次驳回有疑点的案子,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并 称“三平”。因病归乡,起用为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派到户部,督察仓场,不久 转任左侍郎。以右都御史身分总督漕运,兼任凤阳巡抚,升任为南京户部尚书。 隆庆初年,调任北部。 当时,皇帝登基诏书减免了国家一半的田租。国库每年的收入减少,不能满足经 费的开支,而且京、通二仓的储藏没有多少。马森查对搜集,举述了十多件事 又列出钱谷出入的数目,劝谏皇帝节俭。皇帝亲拟诏书责令他采取措施,马森上 奏:“祖宗的旧制度,黄河、淮河以南地区供给京师四百万银两,黄河、淮河以 北地区供给边关八百万银两。一年的收入,足以供给一年的费用。后来边陲战事 频繁,开支逐渐繁多,一变而有外籍部队的年度给养,再变而有本地部队的年度 给养。起初的费用只三五十万两,后来渐渐增至二百三十多万两。屯田的十有七 八受亏损,管理食盐也十折四五,民粮运输十有二三被拖欠,全部用补给边关的 年度费用弥补。在边关兵马不比过去多,在太仓纳粮之数不比过去增加,然而耗 费是以前的数倍。又下诏书减免赋税,所以今日宣告匮乏,比往年更甚。我以前 的筹划,计算到细小的财物,不过是解救燃眉之急,但对国家的根本,民众的元 气,没有来得及深入考虑。希望集思广益,让朝廷众臣各陈己见。”又奏请河东 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征收盐税的事情。皇帝下诏都听从了他的请求。 皇帝曾经任命宦官崔敏拨户部的六万银两买黄金。马森认为不可,而且声称,按 照旧例皇帝的诏令都由内阁下发,没有从司礼太监直接传递的,此事才被阻止 既而皇帝又下令购置珠宝,马森也极力谏诤,没有被采纳。隆庆三年(1569),以 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赏赐他乘驿车归乡,后来有人屡次举荐,他也 没有重新被起用。 马森任考官时,夏言的女婿出自他的门下,想介绍他见夏言,他推辞而没有前往。 严嵩听说后很喜欢他,马森也没有趋附。被徐阶看重,于是被引荐录用。居住乡 里,支持巡抚庞尚鹏施行一条鞭法,乡里的人替他修筑报功祠。万历八年(1580 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 李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1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 侍御”及事件“宴别” B.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 的艺术个性,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
曾任左布政使,接着擢升为巡抚右副都御史。入朝任刑部右侍郎,改派到户部。 起初,马森在江西举荐布政使宋淳。宋淳后来巡抚南、赣,因贪赃的事败露,马 森因此被调为大理卿。屡次驳回有疑点的案子,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并 称“三平”。因病归乡,起用为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派到户部,督察仓场,不久 转任左侍郎。以右都御史身分总督漕运,兼任凤阳巡抚,升任为南京户部尚书。 隆庆初年,调任北部。 当时,皇帝登基诏书减免了国家一半的田租。国库每年的收入减少,不能满足经 费的开支,而且京、通二仓的储藏没有多少。马森查对搜集,举述了十多件事。 又列出钱谷出入的数目,劝谏皇帝节俭。皇帝亲拟诏书责令他采取措施,马森上 奏:“祖宗的旧制度,黄河、淮河以南地区供给京师四百万银两,黄河、淮河以 北地区供给边关八百万银两。一年的收入,足以供给一年的费用。后来边陲战事 频繁,开支逐渐繁多,一变而有外籍部队的年度给养,再变而有本地部队的年度 给养。起初的费用只三五十万两,后来渐渐增至二百三十多万两。屯田的十有七 八受亏损,管理食盐也十折四五,民粮运输十有二三被拖欠,全部用补给边关的 年度费用弥补。在边关兵马不比过去多,在太仓纳粮之数不比过去增加,然而耗 费是以前的数倍。又下诏书减免赋税,所以今日宣告匮乏,比往年更甚。我以前 的筹划,计算到细小的财物,不过是解救燃眉之急,但对国家的根本,民众的元 气,没有来得及深入考虑。希望集思广益,让朝廷众臣各陈己见。”又奏请河东、 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征收盐税的事情。皇帝下诏都听从了他的请求。 皇帝曾经任命宦官崔敏拨户部的六万银两买黄金。马森认为不可,而且声称,按 照旧例皇帝的诏令都由内阁下发,没有从司礼太监直接传递的,此事才被阻止。 既而皇帝又下令购置珠宝,马森也极力谏诤,没有被采纳。隆庆三年(1569),以 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赏赐他乘驿车归乡,后来有人屡次举荐,他也 没有重新被起用。 马森任考官时,夏言的女婿出自他的门下,想介绍他见夏言,他推辞而没有前往。 严嵩听说后很喜欢他,马森也没有趋附。被徐阶看重,于是被引荐录用。居住乡 里,支持巡抚庞尚鹏施行一条鞭法,乡里的人替他修筑报功祠。万历八年(1580) 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 李白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11. 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 侍御”及事件“宴别”。 B. 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 的艺术个性,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
C.三、四两句交代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抓住群山、落日、水流、睛空等景 物与后文“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共同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D.送别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作者以正侧面相结合 的手法描写了别宴上的热烈场面。 E.此诗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1.AE12.①乐观、旷达:诗歌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 诗人的感情同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等交融在一起,表现出诗人 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②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愁绪:“相失各万 里,茫然空尔思”写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 【解析】 1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 项”,B项“‘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有误。C项“落寞凄清”不妥, 三、四句之境阔大疏朗。D项“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有误,此处主要为 正面描写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 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 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 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三)默写 13.根据情景,默写句子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面对同屋学生的衣着光鲜,如同神人,而写 自己虽然敝衣遮体,却无羡慕之意的句子是“ (2)《蜀道难》引用神话传说为其文增添了浪漫色彩, 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3)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 4)《赤壁》以历史往事说起,表达了一个人的成功总是离不开非常机遇的句 子是:“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古代诗人常常借用动物的啼叫来 渲染某种意境, 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也用此来方法表现迷蒙凄异的意境让人倍增伤感的 句子是“ (6)《夜雨寄北》中,作者以问归期切入,再写秋雨饱涨秋池,亦写出了思念 之切和心中饱涨的思绪涌动的句子是“ (7)《泊秦淮》作者即景感怀,目睹唐朝国势日衰,无限感伤。借夜泊金陵写 景入题,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的二句是:“ 【答案】(1).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2).略无慕艳意(3).地崩山摧壮 士死(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6.岂余心之可 惩(7)、锦瑟无端五十弦(8).一弦一柱思华年(9).薄暮冥冥(10).虎啸
C. 三、四两句交代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抓住群山、落日、水流、睛空等景 物与后文“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共同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D. 送别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作者以正侧面相结合 的手法描写了别宴上的热烈场面。 E. 此诗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12.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1. AE 12. ①乐观、旷达:诗歌三、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 诗人的感情同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等交融在一起,表现出诗人 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②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愁绪:“相失各万 里,茫然空尔思”写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 【解析】 1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 项”,B 项“‘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有误。C 项“落寞凄清”不妥, 三、四句之境阔大疏朗。D 项“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有误,此处主要为 正面描写。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 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 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 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三)默写 13. 根据情景,默写句子。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面对同屋学生的衣着光鲜,如同神人,而写 自己虽然敝衣遮体,却无羡慕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引用神话传说为其文增添了浪漫色彩,“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3)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 ________?” (4)《赤壁》以历史往事说起,表达了一个人的成功总是离不开非常机遇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古代诗人常常借用动物的啼叫来 渲染某种意境, 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也用此来方法表现迷蒙凄异的意境让人倍增伤感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雨寄北》中,作者以问归期切入,再写秋雨饱涨秋池,亦写出了思念 之切和心中饱涨的思绪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泊秦淮》作者即景感怀,目睹唐朝国势日衰,无限感伤。借夜泊金陵写 景入题,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的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2). 略无慕艳意 (3). 地崩山摧壮 士死 (4).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6). 岂余心之可 惩 (7). 锦瑟无端五十弦 (8). 一弦一柱思华年 (9). 薄暮冥冥 (10). 虎啸
猿啼(11).君问归期未有期(12).巴山夜雨涨秋池(13).烟笼寒水月笼 沙(14).夜泊秦淮近酒家 【解析】试题分析:髙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 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 船”,所以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 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袍”“慕”“栈”“钩”“冥”“涨”“近”等,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基础应用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 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②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 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③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 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④“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 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彪炳千古。 ⑤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⑥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 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 为之高兴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査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 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 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用来形容“瓦房”,使用正确 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用于形容“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 不合语境。 无出其右:指才能“没有人超过他的”,不能用在屈辱与困境上。使用错误。 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用于形容“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 巨大贡献”,使用正确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本句用来“宣传画”取代“商业广告牌”,使用正确 白头如新: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下一句是“倾盖如故”,意思是 两个人可以认识了一辈子,却仍像陌生人,而有的人可以一见面就成知交。本句 用来形容“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不合语境。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 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乂。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 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 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 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 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
猿啼 (11). 君问归期未有期 (12). 巴山夜雨涨秋池 (13). 烟笼寒水月笼 沙 (14). 夜泊秦淮近酒家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 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 船”,所以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 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袍”“慕”“栈”“钩”“冥”“涨”“近”等,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基础应用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 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②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 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③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 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④“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 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彪炳千古。 ⑤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⑥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 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 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 为之高兴。 A. ①②③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 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 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用来形容“瓦房”,使用正确。 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用于形容“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 不合语境。 无出其右:指才能“没有人超过他的”,不能用在屈辱与困境上。使用错误。 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用于形容“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 巨大贡献”,使用正确。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本句用来“宣传画”取代“商业广告牌”,使用正确。 白头如新: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下一句是“倾盖如故”,意思是 两个人可以认识了一辈子,却仍像陌生人,而有的人可以一见面就成知交。本句 用来形容“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不合语境。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 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 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 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 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 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