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出错类型及应对策略 考纲要求(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要求 1、提髙诗歌鉴赏能力 2、明确诗歌鉴赏题解题过程容易岀现的错误类型,减低答题中不必要的失 分 复习内容分析 诗歌鉴赏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考中失分最严重的题目,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是智力因素,一类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因为诗歌本身的简练但 内蕴丰富的特点,让学生鍳赏诗歌时难于解读,诗歌读不懂,那么题目就无法解 答。可是我认为这一方面的原因并不是主要的,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学生读过 的、教师分析过的诗歌不下百首,而且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更会教授各种鉴赏 诗歌的方法与解题思路,所有到高考时,学生都能基本读懂考题中诗歌的主要内 容和其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为什么诗歌的得分率不高呢,我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主 要原因。在非智力因素中,首先是情感方面的原因,由于诗歌难读,学生本来就 对诗歌没有太多的兴趣,況且每一年的高考分析中,诗歌鉴赏题都是学生失分最 严重的,这些都使得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恐惧心理,最怕解答诗歌鉴赏题。第 就是学生的粗心大意,对诗歌鉴赏题目以及出题者的意图搞不清,所以出现答非 所问或者答题不完整的情况,这样丢分的现象在平时的考试中占了大部分,而且 如果因为这样的原因丢分就显得非常可惜。因此,在这堂课中我要和学生共同分 析诗歌鉴赏题出错的类型及商讨应对的策略 复习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与学生共同探讨应对 的策略 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平衡班的学生,学生本来的底子就不是很理想,尤其在诗歌鉴赏方 面,每一次的考试得分率都较其他题型要差。学生对解答诗歌鉴赏题的信心不足。 分析他们的答题情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能够读懂诗歌,可是在答题时粗心 大意,没有认真审题,导致答非所问或者答题不全面而被扣分,也有许多学生是 因为答题不规范,缺乏答题技巧而被扣分。每一次由于上述原因被扣分的平均有 1.5分,这对于高考来说是很宝贵的,所有出来继续加强诗歌鉴赏知识的教授外, 我认为学生更需要的是答题规范性技巧的传授。 教学策略 1、例证法:老师总结出一些诗歌鉴赏题中容易出错的类型,给学生一个例子 2、讨论法:师生共同探讨在平时诗歌鉴赏题答题中容易出错的类型,并共同探 讨应对策略。 板书设计(知识网络的构建) 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 1、对诗歌鉴赏题给出的注释关注不够 2、未能把握诗题中隐含的信息 3、答非所问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出错类型及应对策略 考纲要求(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点要求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要求 1、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明确诗歌鉴赏题解题过程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减低答题中不必要的失 分。 复习内容分析 诗歌鉴赏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考中失分最严重的题目,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是智力因素,一类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因为诗歌本身的简练但 内蕴丰富的特点,让学生鉴赏诗歌时难于解读,诗歌读不懂,那么题目就无法解 答。可是我认为这一方面的原因并不是主要的,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学生读过 的、教师分析过的诗歌不下百首,而且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更会教授各种鉴赏 诗歌的方法与解题思路,所有到高考时,学生都能基本读懂考题中诗歌的主要内 容和其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为什么诗歌的得分率不高呢,我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主 要原因。在非智力因素中,首先是情感方面的原因,由于诗歌难读,学生本来就 对诗歌没有太多的兴趣,况且每一年的高考分析中,诗歌鉴赏题都是学生失分最 严重的,这些都使得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恐惧心理,最怕解答诗歌鉴赏题。第二 就是学生的粗心大意,对诗歌鉴赏题目以及出题者的意图搞不清,所以出现答非 所问或者答题不完整的情况,这样丢分的现象在平时的考试中占了大部分,而且 如果因为这样的原因丢分就显得非常可惜。因此,在这堂课中我要和学生共同分 析诗歌鉴赏题出错的类型及商讨应对的策略。 复习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与学生共同探讨应对 的策略 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平衡班的学生,学生本来的底子就不是很理想,尤其在诗歌鉴赏方 面,每一次的考试得分率都较其他题型要差。学生对解答诗歌鉴赏题的信心不足。 分析他们的答题情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能够读懂诗歌,可是在答题时粗心 大意,没有认真审题,导致答非所问或者答题不全面而被扣分,也有许多学生是 因为答题不规范,缺乏答题技巧而被扣分。每一次由于上述原因被扣分的平均有 1.5 分,这对于高考来说是很宝贵的,所有出来继续加强诗歌鉴赏知识的教授外, 我认为学生更需要的是答题规范性技巧的传授。 教学策略 1、 例证法:老师总结出一些诗歌鉴赏题中容易出错的类型,给学生一个例子示 范。 2、讨论法:师生共同探讨在平时诗歌鉴赏题答题中容易出错的类型,并共同探 讨应对策略。 板书设计(知识网络的构建) 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 1、对诗歌鉴赏题给出的注释关注不够 2、未能把握诗题中隐含的信息 3、答非所问
4、把诗中的意象盲目地当成象征 5、遗漏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 6、答题不全或不点题 7、对作者本身的创作风格只作单纯的解读 8、表述空泛不实 9、判断失误,阐述理由不得要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1: 目标:分析考纲,明确方向 教师活动:分析2007年高考考纲,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考查要求。分析在高考中 诗歌鉴赏题得分情况,以及明年髙考诗歌鉴赏题的难度将会提髙和分值也将加大 的信息,让学生明白诗歌鉴赏题将是高考中与别人拉开分值的一个重要题目,必 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活动:阅读考纲,分析自己在诗歌鉴赏题答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 设计意图:知彼知己,明确方向。 教学环节2 目标:作出范例,明确诗歌注释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展示演示文稿)在诗歌鉴赏题中最重要的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 诗歌后面的注释,诗歌鉴赏题的注释往往是对诗歌中关键字词、时代背景的交待, 它的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不是每道考题都有注释,而一旦有了, 就比较重要,在鉴赏时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如2004年全国卷《江城子》 对“姑苏台”的注解,不仅告诉了我们这个地点所在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它给 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个地方曾经是“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 之地”,由此我们不难想见此地昔日的繁华及六朝帝王荒*豪奢的生活。这样 来,学生对“空有姑苏台上月”蕴含的深意就容易理解。又如2003年上海卷《望 海楼》,如果学生不利用注解中对“望海楼”以及“铁瓮”的解释,那么要回答 出第一题“本诗所咏的诗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烘 托望海楼的髙峻”这一答案是非常困难的。二如果我们看懂了注释,就会明白 望海楼就是在铁瓮城中,而诗歌起笔就写铁瓮城的髙,只是为了衬托望海楼的髙 罢了 小结: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类型一:对诗歌鉴赏题给出的注释关注不够。 学生活动:以听懂老师的范例为主,通过老师举出了两个个高考题例子的练习, 明确注释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作出示范,明确一种容易出错的类型。 教学环节3: 目的:作出范例,明确诗题中隐含的信息 教师活动:(展示演示文稿)在诗歌鉴赏中,除了注释很重要,诗题也是要给予 的重视,因为我们在诗歌鉴赏题中容易出错的第二种类型就是未能把握诗题中隐 含的信息 诗题可以帮助读者辨别诗的类别和内容。不同类别的诗表达的感情和抒写的内容 是不同的。如送别诗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别后的思念之情的,标题中常有 “送”或“别”等标志,怀古诗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表达缅怀之情或对昔盛今 衰的伤感的,如陶渊明的《咏荆轲》、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咏物诗
4、把诗中的意象盲目地当成象征 5、遗漏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 6、答题不全或不点题 7、对作者本身的创作风格只作单纯的解读 8、表述空泛不实 9、判断失误,阐述理由不得要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1: 目标:分析考纲,明确方向 教师活动:分析 2007 年高考考纲,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考查要求。分析在高考中 诗歌鉴赏题得分情况,以及明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难度将会提高和分值也将加大 的信息,让学生明白诗歌鉴赏题将是高考中与别人拉开分值的一个重要题目,必 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活动:阅读考纲,分析自己在诗歌鉴赏题答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 设计意图:知彼知己,明确方向。 教学环节 2 目标:作出范例,明确诗歌注释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展示演示文稿)在诗歌鉴赏题中最重要的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 诗歌后面的注释,诗歌鉴赏题的注释往往是对诗歌中关键字词、时代背景的交待, 它的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不是每道考题都有注释,而一旦有了, 就比较重要,在鉴赏时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如2004年全国卷《江城子》 对“姑苏台”的注解,不仅告诉了我们这个地点所在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它给 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这个地方曾经是“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 之地”,由此我们不难想见此地昔日的繁华及六朝帝王荒*豪奢的生活。这样一 来,学生对“空有姑苏台上月”蕴含的深意就容易理解。又如 2003 年上海卷《望 海楼》,如果学生不利用注解中对“望海楼”以及“铁瓮”的解释,那么要回答 出第一题“本诗所咏的诗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烘 托望海楼的高峻”这一答案是非常困难的。二如果我们看懂了注释,就会明白, 望海楼就是在铁瓮城中,而诗歌起笔就写铁瓮城的高,只是为了衬托望海楼的高 罢了。 小结: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类型一:对诗歌鉴赏题给出的注释关注不够。 学生活动:以听懂老师的范例为主,通过老师举出了两个个高考题例子的练习, 明确注释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作出示范,明确一种容易出错的类型。 教学环节 3: 目的:作出范例,明确诗题中隐含的信息 教师活动:(展示演示文稿)在诗歌鉴赏中,除了注释很重要,诗题也是要给予 的重视,因为我们在诗歌鉴赏题中容易出错的第二种类型就是未能把握诗题中隐 含的信息。 诗题可以帮助读者辨别诗的类别和内容。不同类别的诗表达的感情和抒写的内容 是不同的。如送别诗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别后的思念之情的,标题中常有 “送”或“别”等标志,怀古诗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表达缅怀之情或对昔盛今 衰的伤感的,如陶渊明的《咏荆轲》、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咏物诗
是借某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的,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如果我们 能抓住诗题中隐含的这些信息,诗的基调也就基本把握了。诗题中往往还隐含着 作品的情感主旨,如诗题中的“怨、愤、哀、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 实乃点睛之笔,具有鲜明的暗示作用,像《书愤》、《静夜思》、《春夜喜雨》 等,观其标题,便不难推知其情感和内容 学生活动:以听老师讲为主,回忆所学诗歌中有哪些可以从诗题中体现诗人的情 感和诗歌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虽然以老师讲为主,但比起上一个环节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总结的活动, 开始让学生活动起来。 教学环节4: 目的:通过要学生练,明确答题规范性的重要 教师活动:(展示演示文稿)我们用一首最熟悉的诗来做一条练习题,看大家的 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区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人说:“诗忌说理”,可本诗的说才能就得好,试做简要分析。 (5分钟的练习时间) 投影个别学生的答案:本诗道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启迪人们要有远大的眼 光 共同分析学生答案的不足:从本诗说理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启发角度回答,与题 干要求回答的角度不完全一致 投影本题的答题角度应该是:本诗说理的内容以及说理的特点。可以如此作答 本诗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一一壮阔雄浑,后两句紧承写景,即景生意,不仅 写出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岀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将道理与景物 情事融合得天衣无缝。 小结: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三:答非所问。 学生活动:1、做诗歌练习 2、评析同学的答案的失误之处 3、明确答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练习与分析,弄清答题出错的原因和找到应对策略 教学环节5 目的:要学生注意对诗歌中意象的正确分析。 教师活动:(展示演示文稿)我们先来看下面一首诗: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在这首诗中“竹”这个意象你怎么理解呢?你又如何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呢? 有的学生就把“竹”当成象征,即清高和高洁的象征,这样,就把诗歌的主旨理 解为反映了社会对忠良的迫害,从而完全曲解了诗歌的原意。那么,如何才能确 定诗歌用的是否是象征义呢?一般情况下,在托物言志类的诗歌中意象才最容易 成为象征,而在其他类的诗歌中,意象一般不会是象征, 小结:诗歌鉴赏题四一一把诗中的意象盲目地当成象征 学生活动:复习意象的意义,明确意象的重要性,但同时也通过诗歌示例,明白 对诗歌意象要正确理解
是借某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的,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如果我们 能抓住诗题中隐含的这些信息,诗的基调也就基本把握了。诗题中往往还隐含着 作品的情感主旨,如诗题中的“怨、愤、哀、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 实乃点睛之笔,具有鲜明的暗示作用,像《书愤》、《静夜思》、《春夜喜雨》 等,观其标题,便不难推知其情感和内容。 学生活动:以听老师讲为主,回忆所学诗歌中有哪些可以从诗题中体现诗人的情 感和诗歌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虽然以老师讲为主,但比起上一个环节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总结的活动, 开始让学生活动起来。 教学环节 4: 目的:通过要学生练,明确答题规范性的重要 教师活动:(展示演示文稿)我们用一首最熟悉的诗来做一条练习题,看大家的 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区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人说:“诗忌说理”,可本诗的说才能就得好,试做简要分析。 (5 分钟的练习时间) 投影个别学生的答案:本诗道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启迪人们要有远大的眼 光。 共同分析学生答案的不足:从本诗说理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启发角度回答,与题 干要求回答的角度不完全一致。 投影本题的答题角度应该是:本诗说理的内容以及说理的特点。可以如此作答: 本诗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壮阔雄浑,后两句紧承写景,即景生意,不仅 写出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将道理与景物、 情事融合得天衣无缝。 小结: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三:答非所问。 学生活动:1、做诗歌练习 2、评析同学的答案的失误之处 3、明确答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练习与分析,弄清答题出错的原因和找到应对策略。 教学环节 5: 目的:要学生注意对诗歌中意象的正确分析。 教师活动:(展示演示文稿)我们先来看下面一首诗: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在这首诗中“竹”这个意象你怎么理解呢?你又如何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呢? 有的学生就把“竹”当成象征,即清高和高洁的象征,这样,就把诗歌的主旨理 解为反映了社会对忠良的迫害,从而完全曲解了诗歌的原意。那么,如何才能确 定诗歌用的是否是象征义呢?一般情况下,在托物言志类的诗歌中意象才最容易 成为象征,而在其他类的诗歌中,意象一般不会是象征。 小结:诗歌鉴赏题四——把诗中的意象盲目地当成象征 学生活动:复习意象的意义,明确意象的重要性,但同时也通过诗歌示例,明白 对诗歌意象要正确理解
设计意图:明确诗歌意象正确分析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6: 目的: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讨论,找出诗歌鉴赏题中自己容易出错的类型。 教师活动:在上一堂课,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分析,找出了诗歌鉴赏中容易出错的 四种类型,并定出了一定的策略,下面你们自我分析,找找看,自己在什么方面 比较容易出错。 学生活动:找自己的试 卷中出现的错误,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还有: 五、答题不全或不点题 简答题一般诗从诗词内容或形式的角度来设问,而且提问指向明确,答案要点简 明。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问号数量,提问方式时并列还是递加追问,问的是内 容还是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类题目时最容易犯的就是粗心大意,不 注意提问有先后顺序,结果答案表述思路不清晰:忽视问号的个数,以致回答不 全面或回答不点题 六、对作者本身的创作风格只作单纯的解读 如一提到李白必是“清新飘逸”,一提到杜甫则必是“沉郁顿挫”,凡苏轼必是 豪放,凡柳永必是婉约,如此认识,都是机械的、错误的。 针对这一个错误,教师举出曾考过的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 水槛遣心二首·其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槛:柱子③赊:远 学生在鉴赏该诗时,参观常常会因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而断定该诗表达的是 种国破家亡的痛楚,其实这首诗写的是安史之乱后作者在成都草堂的定居生 活,表达的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只要我们细细推敲题目 “遣心”二字的含义,便可以知道这是“舒畅身心”的意思,再体会中间两联的 清新幽美意境,就可以品味出诗人置身于自然美景之中的那种“优游闲适”的心 情 七、表述空泛不实 些学生对问题缺乏具体分析的意识,语言表达习惯于使用概括的词语,不能结 合原诗展开分析,结果回答往往空泛而不切实际。如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手法大有关系,请就本诗的拟人手法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题示例: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晚春时一派百芳争春的景象 这个答案中“百芳争春”一词过于笼统,不能揭示拟人手法的妙处。准确的答案 可以时: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木”本属无情物
设计意图:明确诗歌意象正确分析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6: 目的: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讨论,找出诗歌鉴赏题中自己容易出错的类型。 教师活动:在上一堂课,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分析,找出了诗歌鉴赏中容易出错的 四种类型,并定出了一定的策略,下面你们自我分析,找找看,自己在什么方面 比较容易出错。 学生活动:找自己的试 卷中出现的错误,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还有: 五、答题不全或不点题 简答题一般诗从诗词内容或形式的角度来设问,而且提问指向明确,答案要点简 明。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问号数量,提问方式时并列还是递加追问,问的是内 容还是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类题目时最容易犯的就是粗心大意,不 注意提问有先后顺序,结果答案表述思路不清晰;忽视问号的个数,以致回答不 全面或回答不点题。 六、对作者本身的创作风格只作单纯的解读 如一提到李白必是“清新飘逸”,一提到杜甫则必是“沉郁顿挫”,凡苏轼必是 豪放,凡柳永必是婉约,如此认识,都是机械的、错误的。 针对这一个错误,教师举出曾考过的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分析该诗的思想内容。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槛:柱子③赊:远 学生在鉴赏该诗时,参观常常会因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而断定该诗表达的是 一种国破家亡的痛楚,其实这首诗写的是安史之乱后作者在成都草堂的定居生 活,表达的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只要我们细细推敲题目 “遣心”二字的含义,便可以知道这是“舒畅身心”的意思,再体会中间两联的 清新幽美意境,就可以品味出诗人置身于自然美景之中的那种“优游闲适”的心 情。 七、表述空泛不实 一些学生对问题缺乏具体分析的意识,语言表达习惯于使用概括的词语,不能结 合原诗展开分析,结果回答往往空泛而不切实际。如: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唐 - 韩愈 -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本诗生动的效果与拟人手法大有关系,请就本诗的拟人手法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题示例: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晚春时一派百芳争春的景象 这个答案中“百芳争春”一词过于笼统,不能揭示拟人手法的妙处。准确的答案 可以时: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木”本属无情物
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 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教学环节7: 目的:继续分析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特别是考得较多的题型 教师活动 1)审题在考试中很重要,特别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对题干要求的关键词要咬紧, 分析透,因为遗漏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也是诗歌鉴赏题中出错较多的类型之 题干中的关键词首先是对答题字数的限定,需要多加注意,如果考试的时候,你 的字数不够,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减分点。其次,对题干中的“哪些”和“哪个” 没有分清,也会丢掉得分点。再者明确做到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给 什么,切忌乱答一通,且回答要依据提问的顺序来,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而要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如2004年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6-18题。(8分)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 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 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 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 游 一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 样的特点。(1分)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 句同说一事;“苏 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 句同说一事。(2分)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 文字(80字左右)。(5分) 本题要求结合全诗,并且提示了一个切入的角度,那么学生就可以从情景交融或 融情于景的方面去考虑答题,并将答案控制在80字以内。 2)诗歌评价题型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髙,但得分率却是最低的,所以 我们要分析这种题型出错的原因。 诗歌评价题型常见的失误主要有:判断失误造成全体失分,阐述理由不得要领 又失分。其中前者失分又是主要的,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深入阅读理 解诗词,便想当然地进行答题,结果因为一念之差判断失误,造成无为失分。 答题时还应注意:题干中若问“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就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语的 评价角度时那同还是形式,是全文还是局部,是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等,然后 再把它和原文结合起来分析,要结合原文相关内容分析评价,努力做到点面结合, 不进行空洞说教。如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 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 教学环节 7: 目的:继续分析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特别是考得较多的题型。 教师活动: 1)审题在考试中很重要,特别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对题干要求的关键词要咬紧, 分析透,因为遗漏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也是诗歌鉴赏题中出错较多的类型之一。 题干中的关键词首先是对答题字数的限定,需要多加注意,如果考试的时候,你 的字数不够,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减分点。其次,对题干中的“哪些”和“哪个” 没有分清,也会丢掉得分点。再者明确做到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给 什么,切忌乱答一通,且回答要依据提问的顺序来,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 而要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如 2004 年上海卷: 四)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 16—18 题。(8 分) 赤 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②。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③眼 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 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 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 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6.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 样的特点。(1 分) 17.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 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___”一句同说—事。(2 分) 18.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 文字(80 字左右)。(5 分) 本题要求结合全诗,并且提示了一个切入的角度,那么学生就可以从情景交融或 融情于景的方面去考虑答题,并将答案控制在 80 字以内。 2)诗歌评价题型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得分率却是最低的,所以 我们要分析这种题型出错的原因。 诗歌评价题型常见的失误主要有:判断失误造成全体失分,阐述理由不得要领 又失分。其中前者失分又是主要的,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深入阅读理 解诗词,便想当然地进行答题,结果因为一念之差判断失误,造成无为失分。 答题时还应注意:题干中若问“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就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语的 评价角度时那同还是形式,是全文还是局部,是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等,然后 再把它和原文结合起来分析,要结合原文相关内容分析评价,努力做到点面结合, 不进行空洞说教。如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 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诗歌本意很明了,但 命题者借用西方的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所以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各弯,所 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 正确答案示例: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 主题,但诗人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折戟”联想到汉 末分裂动荡的年代,联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 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是“半瓣花上说人情” 小结:诗歌鉴赏题出错类型九一一判断失误,阐述理由不得要领 学生活动:做高考练习,分析自己的答案能拿到的分数,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 作业与训练:1、分析自己在四次大考中诗歌鉴赏题出错的原因。 2、完成2006年全国高考题以及广东高考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完成后对应参考答 案分析自己答案可得的分数,以及分析失分的原因。 课后反思: 1、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分析,让学生明确诗歌鉴赏题答题规范性的重要,并且在 答题上有了一定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2、师生互动,通过共同分析学生的答题答案,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共同的 问题,并提出应规策略,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在其他的专题学习中可以广泛使用。 3、对学生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分析不但要作数据的分析,更要细致地分析他们的 答题思路和失分的原因。 4、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作练习和思考,更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 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后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诗歌本意很明了,但 命题者借用西方的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所以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各弯,所 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 正确答案示例: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 主题,但诗人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折戟”联想到汉 末分裂动荡的年代,联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 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是“半瓣花上说人情” 小结:诗歌鉴赏题出错类型九——判断失误,阐述理由不得要领。 学生活动:做高考练习,分析自己的答案能拿到的分数,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 作业与训练:1、分析自己在四次大考中诗歌鉴赏题出错的原因。 2、完成 2006 年全国高考题以及广东高考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完成后对应参考答 案分析自己答案可得的分数,以及分析失分的原因。 课后反思: 1、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分析,让学生明确诗歌鉴赏题答题规范性的重要,并且在 答题上有了一定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2、师生互动,通过共同分析学生的答题答案,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共同的 问题,并提出应规策略,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在其他的专题学习中可以广泛使用。 3、 对学生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分析不但要作数据的分析,更要细致地分析他们的 答题思路和失分的原因。 4、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作练习和思考,更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