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侠文化历史悠长,“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儒 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站在法家的立场指出了“侠”目无法纪、好斗 使力的一面。司马迁则以民间道德定义侠客形象,指明侠的本质就是舍己为人, 他们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义愤为国难而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明 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铲除不平、伸张正义的一种社会力量 班固在《汉书》中作《游侠传》,从《后汉书》起,官修史书不再专门为游侠立 传。此后史书对侠的记述便无以为继。史家没有记载的东西,就以诗、文、小说、 戏曲等形式记载流传下来,侠的形象由此出“史”入“文”。也就是说,政府希 望独掌法律,不喜欢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游侠。而游侠认为政府有不公正的地方, 所以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和生杀。这一点是像中国这种大一统 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从汉景帝开始就大量杀戮游侠,中国历代帝王,只 要建立起政权,国家稳定以后,一定杀游侠。所以,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乱世。 中国人为什么在侠的身上寄予那么大的希望?在乱世里面,老百姓更易被欺侮, 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格外地想念侠。人们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的 希望 不仅乱世,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封建社会的很多不公也无法通过政府得到适当 处理,这时民众希望在法律和政府之外,另外有一批人,这批人跟政府没关系, 但是他们能够帮助老百姓,即所谓拯世济难。这就是侠能够被接受或者代代相传 的心理基础 武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人格精神中的一部分。可以将武侠精神归结为: 知恩必报,重义轻命;信,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勇,千里赡急,不吝其生 除暴安良,打抱不平;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之所以受欢迎,还有一点就是侠身上展现出的气质:独立不羁,自由放达。古 代侠士,他们不要名位,不要爵禄,也不想受到任何社会和他人的束缚,他们只 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轻财好施,赈穷救急,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追求 公平与自由。这种天马行空、豪放肆意的气度,很受文人的欣赏。 虽然《史记》《汉书》以后的中国史书,没有再记载关于侠的故事,可是,我们 从魏晋隋唐描写游侠的诗歌文章,从唐代宋代的豪侠小说,从元代及明代清代的 游侠杂剧传奇,从明清的侠义小说,到20世纪的武侠小说,一直到现在台湾 香港很流行的武侠电影,都可看到大侠的身影 侠作为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社会群体虽已消失,但是武侠崇尚的“重义轻生” “舍生取义”,追求道德完美和理想人格的传统心态,早已积淀于中华民族伦理 文化意识的深处,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道路
2016 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的侠文化历史悠长,“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儒 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站在法家的立场指出了“侠”目无法纪、好斗 使力的一面。司马迁则以民间道德定义侠客形象,指明侠的本质就是舍己为人, 他们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义愤为国难而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明 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铲除不平、伸张正义的一种社会力量。 班固在《汉书》中作《游侠传》,从《后汉书》起,官修史书不再专门为游侠立 传。此后史书对侠的记述便无以为继。史家没有记载的东西,就以诗、文、小说、 戏曲等形式记载流传下来,侠的形象由此出“史”入“文”。也就是说,政府希 望独掌法律,不喜欢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游侠。而游侠认为政府有不公正的地方, 所以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和生杀。这一点是像中国这种大一统 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从汉景帝开始就大量杀戮游侠,中国历代帝王,只 要建立起政权,国家稳定以后,一定杀游侠。所以,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乱世。 中国人为什么在侠的身上寄予那么大的希望?在乱世里面,老百姓更易被欺侮, 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格外地想念侠。人们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的 希望。 不仅乱世,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封建社会的很多不公也无法通过政府得到适当 处理,这时民众希望在法律和政府之外,另外有一批人,这批人跟政府没关系, 但是他们能够帮助老百姓,即所谓拯世济难。这就是侠能够被接受或者代代相传 的心理基础。 武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人格精神中的一部分。可以将武侠精神归结为:恩, 知恩必报,重义轻命;信,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勇,千里赡急,不吝其生;义, 除暴安良,打抱不平;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之所以受欢迎,还有一点就是侠身上展现出的气质:独立不羁,自由放达。古 代侠士,他们不要名位,不要爵禄,也不想受到任何社会和他人的束缚,他们只 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轻财好施,赈穷救急,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追求 公平与自由。这种天马行空、豪放肆意的气度,很受文人的欣赏。 虽然《史记》《汉书》以后的中国史书,没有再记载关于侠的故事,可是,我们 从魏晋隋唐描写游侠的诗歌文章,从唐代宋代的豪侠小说,从元代及明代清代的 游侠杂剧传奇,从明清的侠义小说,到 20 世纪的武侠小说,一直到现在台湾、 香港很流行的武侠电影,都可看到大侠的身影。 侠作为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社会群体虽已消失,但是武侠崇尚的“重义轻生” “舍生取义”,追求道德完美和理想人格的传统心态,早已积淀于中华民族伦理 文化意识的深处,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道路
(有删改 1.侠在古代被广泛接受,下列各项不属于侠被广泛接受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侠文化历史悠久,从韩非子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到后来侠形象 的出“史”入“文”,都有对侠的记载 B.古代的侠客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本质是舍己为人。他们铲除不平,伸张 正义,为赴国难,在所不惜。 C.侠客的身上体现了恩、信、勇、义、忠的精神,这些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人格 精神中的一部分。 D.侠客所具有的独立不羁,自由放达的气质使侠倍受欢迎,他们不想受社会和 他人的束缚,追求公平与自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韩非子认为侠目无法纪、好斗使力,对其持批评的态度。司马迁则认为侠舍 己为人,行侠仗义,从道德层面给予其称颂。 B.古代的游侠专门跟政府唱对台戏,他们要凭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 和生杀,所以招致政府的大量杀戮。 C.老百姓无论是在治世还是乱世,总是会遭遇到一些不公之事,当他们无法通 过政府得到适当处理时,便希望有人能给予帮助,这是侠代代相传的心理基础 D.虽然从《史记》《汉书》以后的中国史书,就没有记载关于侠的故事了,但 侠的精神已积淀于中华民族伦理文化意识的深处。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事件或行为不属于文中所称颂的“侠”的一项是(3 分)() A.《水浒传》中的好汉们髙举“替天行道”的大旗,反抗压迫,杀富济贫。 B.荆轲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只身赴秦,刺杀秦王,虽未成功,但名垂千古 C.项羽垓下之困,走投无路之时,割头赠给老部下吕马童,让吕马童最终被封 为中水侯 D.鉏麑受晋灵公之命刺杀大臣赵盾,但被赵盾的正直、忠诚所感动,放弃刺杀, 自己触槐而死。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父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淹少孤贫,常慕司马 长卿、梁伯鸾之为人,不事章句之学,留情于文章。 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淹 每从容进谏,景素不纳。及镇京口,淹为镇军参军,领南东海郡丞。景素与腹心 旦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冇首以讽焉。会东海太守陆澄丁艰,淹自谓 郡丞应行郡事,景素用司马柳世隆。淹固求之,景素大怒,言于选部,黜为建安 吴兴令。 桂阳之役,朝廷周章,诏檄久之未就。齐髙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 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相府建,补记室参军。髙帝让九锡及诸章表, 皆淹制也。齐受禅,复为骠骑豫章王嶷记室参军。 少帝初,兼御史中丞。明帝作相,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 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振肃百僚也。”淹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 行,更恐不足仰称明旨尔。”于是弹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
(有删改) 1.侠在古代被广泛接受,下列各项不属于侠被广泛接受的原因的一项是(3 分) ( ) A.侠文化历史悠久,从韩非子的“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到后来侠形象 的出“史”入“文”,都有对侠的记载。 B.古代的侠客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本质是舍己为人。他们铲除不平,伸张 正义,为赴国难,在所不惜。 C.侠客的身上体现了恩、信、勇、义、忠的精神,这些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人格 精神中的一部分。 D.侠客所具有的独立不羁,自由放达的气质使侠倍受欢迎,他们不想受社会和 他人的束缚,追求公平与自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韩非子认为侠目无法纪、好斗使力,对其持批评的态度。司马迁则认为侠舍 己为人,行侠仗义,从道德层面给予其称颂。 B.古代的游侠专门跟政府唱对台戏,他们要凭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 和生杀,所以招致政府的大量杀戮。 C.老百姓无论是在治世还是乱世,总是会遭遇到一些不公之事,当他们无法通 过政府得到适当处理时,便希望有人能给予帮助,这是侠代代相传的心理基础。 D.虽然从《史记》《汉书》以后的中国史书,就没有记载关于侠的故事了,但 侠的精神已积淀于中华民族伦理文化意识的深处。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事件或行为不属于文中所称颂的“侠”的一项是(3 分)( ) A.《水浒传》中的好汉们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反抗压迫,杀富济贫。 B.荆轲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只身赴秦,刺杀秦王,虽未成功,但名垂千古。 C.项羽垓下之困,走投无路之时,割头赠给老部下吕马童,让吕马童最终被封 为中水侯。 D.鉏麑受晋灵公之命刺杀大臣赵盾,但被赵盾的正直、忠诚所感动,放弃刺杀, 自己触槐而死。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父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淹少孤贫,常慕司马 长卿、梁伯鸾之为人,不事章句之学,留情于文章。 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咸劝因此举事。淹 每从容进谏,景素不纳。及镇京口,淹为镇军参军,领南东海郡丞。景素与腹心 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会东海太守陆澄丁艰,淹自谓 郡丞应行郡事,景素用司马柳世隆。淹固求之,景素大怒,言于选部,黜为建安 吴兴令。 桂阳之役,朝廷周章,诏檄久之未就。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 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相府建,补记室参军。高帝让九锡及诸章表, 皆淹制也。齐受禅,复为骠骑豫章王嶷记室参军。 少帝初,兼御史中丞。明帝作相,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 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振肃百僚也。”淹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 行,更恐不足仰称明旨尔。”于是弹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
弘远,并以托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收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并赃 货巨万,辄收付廷尉。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官 长,多被劾,内外肃然。明帝谓曰:“自宋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 近世独步。” 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伯。淹乃谓子弟曰:“吾本素宦, 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人生行乐,须富 贵何时。吾功名既立,正欲归身草莱耳。”以疾迁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伯, 卒。武帝为素服举哀,谥曰宪 (节选自《南史·江淹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髙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 办 B.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 C.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 办 D.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 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艰,即丁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如果父母去 世,则无论此人居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 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B.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 数决定。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文中的“受禅 指第二种情况。 C.劾,即弹劾,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御史 的最重要权力,在皇帝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弹章直达御前,皇帝亲自裁决,威 慑百官 D.谥,即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一个表示赞扬、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淹小时候很有才气,不屑于从事经学训诂,而倾心于诗赋文章。常常仰慕 司马相如、梁鸿的为人。 B.宋少帝即位,不行德政,很多人都劝景素趁机起事,江淹每每劝止,但景素 不听他的劝告。 C.齐明帝作丞相时,要江淹整顿百官。江淹尽心尽力,弹劾了很多贪官,得到 了明帝的高度赞扬。 D.江淹认为人要知足,人生随时都可行乐,不必等到富贵之时。所以他想在功 成名就后归隐乡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素与腹心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5分) (2)吾本素宦,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弘远,并以托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收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阴智伯,并赃 货巨万,辄收付廷尉。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官 长,多被劾,内外肃然。明帝谓曰:“自宋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 近世独步。” 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伯。淹乃谓子弟曰:“吾本素宦, 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人生行乐,须富 贵何时。吾功名既立,正欲归身草莱耳。”以疾迁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伯, 卒。武帝为素服举哀,谥曰宪。 (节选自《南史·江淹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 办 B.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 办 C.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 办 D.齐高帝引淹入/中书省先赐酒食/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 办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丁艰,即丁忧。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如果父母去 世,则无论此人居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 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B.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 数决定。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文中的“受禅” 指第二种情况。 C.劾,即弹劾,中国古代弹劾制度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御史 的最重要权力,在皇帝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弹章直达御前,皇帝亲自裁决, 威 慑百官。 D.谥,即谥号,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一个表示赞扬、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江淹小时候很有才气,不屑于从事经学训诂,而倾心于诗赋文章。常常仰慕 司马相如、梁鸿的为人。 B.宋少帝即位,不行德政,很多人都劝景素趁机起事,江淹每每劝止,但景素 不听他的劝告。 C.齐明帝作丞相时,要江淹整顿百官。江淹尽心尽力,弹劾了很多贪官,得到 了明帝的高度赞扬。 D.江淹认为人要知足,人生随时都可行乐,不必等到富贵之时。所以他想在功 成名就后归隐乡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景素与腹心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焉。(5 分) (2)吾本素宦,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髙压汉宫春。天清气杀屯关右,夜半妖星ˆ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注】①妖星: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 ②得鹿:“鹿”谐音“禄”。“得鹿”比喻在政权的斗争中获得胜利。③象床宝 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④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 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8.本诗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9.试分析本诗中“下国卧龙空寤主”与《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 字的异同。(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 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秦家班 陈玉兰 民国初年,直奉大战,直隶督军曹锟驻守保定,保定成为直隶军阀的大本营。后 曹锟、吴佩孚控制了北京政府,北方俨然直系天下。那年,曹锟正值60大寿 曹锟非常爱看戏,就把人们一直供奉关老爷子的关帝庙,改建成了曹锟戏院,特 用重金从北京请来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戏剧界名流唱堂会。 总督府门前有两根大旗杆,木制的,足40米高,最顶有一圆座可站人。一旗为 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为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 三常去栖息,从无人敢攀 总督府后边是马号,相当于北京的天桥,那里聚集着南来的北往的、各路耍把式 卖艺的、混饭吃的人,多为摆一地摊,打一圆场,一阵紧锣密鼓后,一打着油彩 花脸的戏子,挽袖裹脚,恭手抱拳,拜场一周,说几句,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 的捧个人场,云云,家伙点便敲将起来,或刀枪棍棒比划,或装腔作势拿捏咿呀, 但时有会为争夺地盘打得你死我活,这时,一般戏班班主便拿出看家功夫,比倒 对方,相当于现在的PK。 秦家班凭着一手绝活,叫响马号,坐阵头牌。忽一日,曹锟传令,各戏班比试 得头名者入曹锟戏院唱堂会,一时间,各路“神仙”为那几百两赏金,使出看家 绝活,各显其能,杀得风起云涌,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戏班决一雌雄。 两戏班班主皆为而立之年,气盛,约定,两招定乾坤,一招比胆量,二招比细活。 比胆量,徒手攀大旗杆,谁先攀到旗杆顶,扯起大旗为赢者
经五丈原 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清气杀屯关右,夜半妖星①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②不由人。象床宝帐③无言语,从此谯周④是老臣。 【注】①妖星: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 ②得鹿:“鹿”谐音“禄”。“得鹿”比喻在政权的斗争中获得胜利。③象床宝 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④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 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8.本诗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 分) 9.试分析本诗中“下国卧龙空寤主”与《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 字的异同。(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 。”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 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秦 家 班 陈玉兰 民国初年,直奉大战,直隶督军曹锟驻守保定,保定成为直隶军阀的大本营。后 曹锟、吴佩孚控制了北京政府,北方俨然直系天下。那年,曹锟正值 60 大寿, 曹锟非常爱看戏,就把人们一直供奉关老爷子的关帝庙,改建成了曹锟戏院,特 用重金从北京请来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戏剧界名流唱堂会。 总督府门前有两根大旗杆,木制的,足 40 米高,最顶有一圆座可站人。一旗为 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为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 三常去栖息,从无人敢攀。 总督府后边是马号,相当于北京的天桥,那里聚集着南来的北往的、各路耍把式 卖艺的、混饭吃的人,多为摆一地摊,打一圆场,一阵紧锣密鼓后,一打着油彩 花脸的戏子,挽袖裹脚,恭手抱拳,拜场一周,说几句,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 的捧个人场,云云,家伙点便敲将起来,或刀枪棍棒比划,或装腔作势拿捏咿呀。 但时有会为争夺地盘打得你死我活,这时,一般戏班班主便拿出看家功夫,比倒 对方,相当于现在的 PK。 秦家班凭着一手绝活,叫响马号,坐阵头牌。忽一日,曹锟传令,各戏班比试, 得头名者入曹锟戏院唱堂会,一时间,各路“神仙”为那几百两赏金,使出看家 绝活,各显其能,杀得风起云涌,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戏班决一雌雄。 两戏班班主皆为而立之年,气盛,约定,两招定乾坤,一招比胆量,二招比细活。 比胆量,徒手攀大旗杆,谁先攀到旗杆顶,扯起大旗为赢者
秦班主心里有几分掂量,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权利、气 势、命运,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风水宝地,岂有好果子吃?思 忖犹豫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 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阄,攀 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颤惊惊半天才敢打开,竟 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庇我不死。秦班主“蹭蹭蹭”如猴子 般窜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 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 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戏院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 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 愧对。 多年后,曹锟戏院不复存在,秦家班倒是越来越红火。一日,一年轻人来到秦家 班,直言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身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表人才,似曾相识, 又觉没见过,便有几分喜欢。不曾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 他的姑息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狠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 不成?秦班主哪吃这般气话,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透。 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 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 奔腾,似瀑布飞溅,像沙漠飞扬,气势滂沱,如流星锤在人们心中撞来撞去,惊 得人们大眼瞪小眼,头顶碗中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赢得满堂喝彩 年轻人脸上没一丝焦恼,嘴角泛起一抹嘲笑,轻轻启动手中二胡,如少女向人们 诉说万般不幸,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秦班主见此不屑一笑 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光了双脚,一只脚夹起胡弦, 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合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 班主见他十分娴熟,心说倒有几番本事,心弦有些崩紧。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 双脚离地,头朝下拿起大顶,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如玑珠落地般响亮。秦 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噤几个冷颤。忽见年轻人双手撑地,稳如磐石,双脚 拉着二胡,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美妙,稳稳绕场一周。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 人传,神仙脚!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掌声刺破青天,整个古城沸腾了,铜板 如冰雹飞向年轻人。秦班主孤家寡人愣愣杵在一边,顿觉一把利剑直刺心窝。猛 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 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嗡嗡做响,只觉心如翻江倒海,万箭穿过, 哇的一口鲜血喷出,扑倒在地。 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猴爬杆”,何 惧大旗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皆为青天白日旗。曹锟 意在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忍,解散戏班,独自谋生,抗 战爆发后奔赴延安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多 半口袋铜子都给了秦班主扭头便走 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那年,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秦班主和年轻人合创一个戏班,就是古城剧团的 前身 (有删改)
秦班主心里有几分掂量,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权利、气 势、命运,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风水宝地,岂有好果子吃?思 忖犹豫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 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阄,攀 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颤惊惊半天才敢打开,竟 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庇我不死。秦班主“蹭蹭蹭”如猴子 般窜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 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 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戏院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 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 愧对。 多年后,曹锟戏院不复存在,秦家班倒是越来越红火。一日,一年轻人来到秦家 班,直言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身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表人才,似曾相识, 又觉没见过,便有几分喜欢。不曾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 他的姑息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狠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 不成?秦班主哪吃这般气话,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透。 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 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 奔腾,似瀑布飞溅,像沙漠飞扬,气势滂沱,如流星锤在人们心中撞来撞去,惊 得人们大眼瞪小眼,头顶碗中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赢得满堂喝彩。 年轻人脸上没一丝焦恼,嘴角泛起一抹嘲笑,轻轻启动手中二胡,如少女向人们 诉说万般不幸,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秦班主见此不屑一笑。 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光了双脚,一只脚夹起胡弦,一 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合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 班主见他十分娴熟,心说倒有几番本事,心弦有些崩紧。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 双脚离地,头朝下拿起大顶,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如玑珠落地般响亮。秦 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噤几个冷颤。忽见年轻人双手撑地,稳如磐石,双脚 拉着二胡,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美妙,稳稳绕场一周。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 人传,神仙脚!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掌声刺破青天,整个古城沸腾了,铜板 如冰雹飞向年轻人。秦班主孤家寡人愣愣杵在一边,顿觉一把利剑直刺心窝。猛 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 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嗡嗡做响,只觉心如翻江倒海,万箭穿过, 哇的一口鲜血喷出,扑倒在地。 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猴爬杆”,何 惧大旗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皆为青天白日旗。曹锟 意在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忍,解散戏班,独自谋生,抗 战爆发后奔赴延安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多 半口袋铜子都给了秦班主扭头便走。 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那年,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秦班主和年轻人合创一个戏班,就是古城剧团的 前身。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民国初年,直奉大战”,小说一开始给人一种紧张、肃杀之感,为故事奠 定了悲剧色彩。 B.小说生动再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这得益于作者对民国时期的社会 风俗的熟悉。 C.小说对袁班主的描写虽然所用笔墨不多,但他令人敬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D.小说描写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总督府门前的两根大旗杆上栖息,是为了突出燕 子李三功夫高强 E.文章结尾“阳光分外灿烂”一句,烘托了两人合创戏班的美好结局,这一结 局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2)请赏析秦班主拉二胡这一情节。(6分) (3)试分析小说中袁班主的形象特点。(6分) (4)本文称颂的对象是袁班主,却用大量的笔墨来写秦班主,试探究作者这样 写的目的。(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冯德英“三花”烂漫 舒心 1935年,冯德英出生在山东昆嵛山区的贫苦农家,和其他穷人一样,受着地主 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与压迫。9岁就参加抗日战争儿童团,冯德英虽然年幼, 但是处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接触和交往的党的干部和八路军战士很多,那些 平凡朴素又崇高伟大的人民战士的英雄事迹,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50年春天,冯德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年,偶然看到一本封皮已经被 搓烂的《洋铁桶的故事》,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小说,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熟 悉的生活能用来写成一本书。从此,冯德英爱上了文学,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 第一次开始练习写作是在1952年。冯德英把自身经历过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说 的形式一页页记下来,一口气写了好几万字。可是,越写越觉得自己水平太低, 表达不出想要表现的事件和人物的本来面貌。“我压抑着自己的创作冲动,把大 部分时间用于读书和学习。直到1955年,我在执行海防任务的间隙中,对着南 海,把纸夹子放在膝盖上,动笔写了这部长篇。”冯德英说,《苦菜花》是自己 的处女作,是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 1958年,《苦菜花》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苦菜花》的出版,使冯德英 一鸣惊人。但是,冯德英却只想回老家盖个茅草房,和百姓生活在一起。但他又 清楚地知道,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必须留在军队。而在他的内心里,却 渴望写作,他认为写作是最幸福的事情 第二年,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迎春花》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出版后,这部 作品引起了争议,有一种批评,认为冯德英的书在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上,有严 重的自然主义倾向,失于色情,有副作用。 《山菊花》(上、下集)曾获解放文艺出版社首届优秀长篇小说奖,但这部作 品的出版命运多舛,前后经历了18年的时间。 1963年,冯德英写完《山菊花》上册,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王静敏看了后说感人 肺腑,可是,编辑说写得太悲惨,要求改。 冯德英说,改的话干脆不发。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清楚的认识,认为不是写过了, 而是没写够。“我是想告诉人们,生活是怎么来的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民国初年,直奉大战”,小说一开始给人一种紧张、肃杀之感,为故事奠 定了悲剧色彩。 B.小说生动再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这得益于作者对民国时期的社会 风俗的熟悉。 C.小说对袁班主的描写虽然所用笔墨不多,但他令人敬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D.小说描写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总督府门前的两根大旗杆上栖息,是为了突出燕 子李三功夫高强。 E.文章结尾“阳光分外灿烂”一句,烘托了两人合创戏班的美好结局,这一结 局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2)请赏析秦班主拉二胡这一情节。(6 分) (3)试分析小说中袁班主的形象特点。(6 分) (4)本文称颂的对象是袁班主,却用大量的笔墨来写秦班主,试探究作者这样 写的目的。(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冯德英“三花”烂漫 舒心 1935 年,冯德英出生在山东昆嵛山区的贫苦农家,和其他穷人一样,受着地主 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与压迫。9 岁就参加抗日战争儿童团,冯德英虽然年幼, 但是处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接触和交往的党的干部和八路军战士很多,那些 平凡朴素又崇高伟大的人民战士的英雄事迹,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50 年春天,冯德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年,偶然看到一本封皮已经被 搓烂的《洋铁桶的故事》,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小说,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熟 悉的生活能用来写成一本书。从此,冯德英爱上了文学,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 第一次开始练习写作是在 1952 年。冯德英把自身经历过和熟知的事情仿照小说 的形式一页页记下来,一口气写了好几万字。可是,越写越觉得自己水平太低, 表达不出想要表现的事件和人物的本来面貌。“我压抑着自己的创作冲动,把大 部分时间用于读书和学习。直到 1955 年,我在执行海防任务的间隙中,对着南 海,把纸夹子放在膝盖上,动笔写了这部长篇。”冯德英说,《苦菜花》是自己 的处女作,是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 1958 年,《苦菜花》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苦菜花》的出版,使冯德英 一鸣惊人。但是,冯德英却只想回老家盖个茅草房,和百姓生活在一起。但他又 清楚地知道,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必须留在军队。而在他的内心里,却 渴望写作,他认为写作是最幸福的事情。 第二年,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迎春花》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出版后,这部 作品引起了争议,有一种批评,认为冯德英的书在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上,有严 重的自然主义倾向,失于色情,有副作用。 《山菊花》(上、下集)曾获解放文艺出版社首届优秀长篇小说奖,但这部作 品的出版命运多舛,前后经历了 18 年的时间。 1963 年,冯德英写完《山菊花》上册,空军政治部副主任王静敏看了后说感人 肺腑,可是,编辑说写得太悲惨,要求改。 冯德英说,改的话干脆不发。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清楚的认识,认为不是写过了, 而是没写够。“我是想告诉人们,生活是怎么来的
“文革”时,江青点名批评《迎春花》,冯德英被戴上了文艺黑线的代表人物 修正主义者、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他对江青发了不少牢骚,在“文革” 期间受了很多折磨。 197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山菊花》上集;三年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又出版了下集。 年之后,冯德英对于“三花”作何评价? 冯德英说:“写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吧!作家和作品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也很 不满意自己的创作,有些写得太简单了,生活比小说更复杂。但是基本反映了当 时的时代,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20世纪80年代初,冯德英着手创作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其中第一部《染 血的土地》和第二部《晴朗的天空》已经出版,而第三部自动笔起,时间过去了 三十多年,仍未完成。 “‘文革’之所以发生,不是简单的政治问题。我要把那个不幸的年代里各式各 样的人物性格充分表现出来,充分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冯德英说,这是一部 写“文革”题材的作品,要挖掘复杂人性的各种心态,他不希望写成控诉式的伤 痕文学作品 后来,冯德英与阿真合作写了电视剧本《雾锁寒冬》。这部作品反映胶东地区抗 日战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写出了各阶层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斗争。 影视公司希望将这部作品改编成适合现代人口味的影视剧,冯德英不同意,“只 追求票房和收视率,影视作品过多地追求悬念和打打杀杀,作品成为商品,但是 对于反映战争对人类的影响方面不够,没有深入反映战争对人们造成的伤害 在《雾锁寒冬》中,冯德英没有写英雄壮举,而是挖掘人性的复杂。他说,自己 不是锋芒毕露,但他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写东西,文艺创作应该提倡有骨气 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直缺乏经典的战争题材作品。对此,冯德英的看法是,我们 对于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留下来的文化传统继承得太少。 (选自2015年4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冯德英年幼时与党的干部和八路军战士的交往,以及他自己对文学的喜爱和 读书学习的勤奋,为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百花园中开出绚丽的花朵打下了深厚的 基础 B.《苦菜花》的出版,为冯德英赢得了声誉,他虽有归隐乡下,不再创作的冲 动,但出于军人服从的天职他还是留在部队继续创作。 C.《迎春花》问世后,冯德英在书中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批评家认为,这些描写有严重的自然主义倾向,失于色情,有副作用。 D.《山菊花》是冯德英的作品“三花”中,从创作到出版间隔时间最长的一部 作品。在别人提出对《山菊花》的修改要求时,冯德英坚持不修改,体现了他坚 持自我认识的创作态度 E.冯德英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作并最终完成的《大地与鲜花》中,充分表 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性格,充分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冯德英的“三花”烂漫?请简要分析。(6分) (3)从冯德英的创作经历看,我们应该如何改变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直缺乏经典 战争题材作品的现状?(6分) (4)结合文本,谈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应具备哪些品质?(8分) 第Ⅱ卷表达题
“文革”时,江青点名批评《迎春花》,冯德英被戴上了文艺黑线的代表人物、 修正主义者、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他对江青发了不少牢骚,在“文革” 期间受了很多折磨。 1979 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山菊花》上集;三年后,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又出版了下集。 33 年之后,冯德英对于“三花”作何评价? 冯德英说:“写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吧!作家和作品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也很 不满意自己的创作,有些写得太简单了,生活比小说更复杂。但是基本反映了当 时的时代,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20 世纪 80 年代初,冯德英着手创作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其中第一部《染 血的土地》和第二部《晴朗的天空》已经出版,而第三部自动笔起,时间过去了 三十多年,仍未完成。 “‘文革’之所以发生,不是简单的政治问题。我要把那个不幸的年代里各式各 样的人物性格充分表现出来,充分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冯德英说,这是一部 写“文革”题材的作品,要挖掘复杂人性的各种心态,他不希望写成控诉式的伤 痕文学作品。 后来,冯德英与阿真合作写了电视剧本《雾锁寒冬》。这部作品反映胶东地区抗 日战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写出了各阶层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斗争。 影视公司希望将这部作品改编成适合现代人口味的影视剧,冯德英不同意,“只 追求票房和收视率,影视作品过多地追求悬念和打打杀杀,作品成为商品,但是 对于反映战争对人类的影响方面不够,没有深入反映战争对人们造成的伤害。” 在《雾锁寒冬》中,冯德英没有写英雄壮举,而是挖掘人性的复杂。他说,自己 不是锋芒毕露,但他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写东西,文艺创作应该提倡有骨气。 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直缺乏经典的战争题材作品。对此,冯德英的看法是,我们 对于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留下来的文化传统继承得太少。 (选自 2015 年 4 月 9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冯德英年幼时与党的干部和八路军战士的交往,以及他自己对文学的喜爱和 读书学习的勤奋,为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百花园中开出绚丽的花朵打下了深厚的 基础。 B.《苦菜花》的出版,为冯德英赢得了声誉,他虽有归隐乡下,不再创作的冲 动,但出于军人服从的天职他还是留在部队继续创作。 C.《迎春花》问世后,冯德英在书中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批评家认为,这些描写有严重的自然主义倾向,失于色情,有副作用。 D.《山菊花》是冯德英的作品“三花”中,从创作到出版间隔时间最长的一部 作品。在别人提出对《山菊花》的修改要求时,冯德英坚持不修改,体现了他坚 持自我认识的创作态度。 E.冯德英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创作并最终完成的《大地与鲜花》中,充分表 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性格,充分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冯德英的“三花”烂漫?请简要分析。(6 分) (3)从冯德英的创作经历看,我们应该如何改变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直缺乏经典 战争题材作品的现状?(6 分) (4)结合文本,谈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应具备哪些品质?(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 险恶用心 ②公安人员在办案中十分细心,能够,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不会冤枉一个好 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③这个森林像个迷宫一样,还好我们的原住民向导对它,我们才不致迷失方向。 A.了如指掌明察秋毫洞若观火B.了如指掌洞若观火明察秋毫 C.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了如指掌D.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明察秋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公开报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人次,不论贫富、老幼,平均15 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患病。 B.27日晚至28日,新民晚报新民网多位记者开启“体验抢票”模式,感受上 海迪斯尼开票情况。 C.毕生致力于航空报国、强国、救国事业,被誉为我国“歼10之父”的宋文骢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3月22日在北京逝世 D.中石油表示,公司制定了基本工资与绩效考评相结合,向一线员工倾斜并具 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抚今思昔,登临凭吊 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A.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在不断变化,历史也在不断变化 B.作家的追求,作家的爱好,在不断变化,历史也在不断变化 C.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追求,作家的爱好,也在不断变化 D.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中的《书》特指《尚书》。实 际上岂止《尚书》,①,距离真理和实情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距离,②。以《史 记》为例,总体而言,它堪称信史,但其中仍有不少疏漏、缺失、破绽、自相矛 盾的地方。③,于不疑处有疑,读者才能够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17.2015年12月2日是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主题为“拒绝危险驾驶 安全文明出行”。右边是本次活动的标识,请你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并说明 图形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语句通顺,符合主题。(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几年,全国各地时不时有强迫让座的事情发生。其中西安10岁的男孩小明在 乘坐西安33路公交车时,被一位60岁左右的大妈要求让座。由于淋雨练球,小 明身体有些不适就没有答应,没想到被大妈从座位上强拉了起来。一时间,这座 位的让与不让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请你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①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 险恶用心 。 ②公安人员在办案中十分细心,能够 ,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不会冤枉一个好 人,但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③这个森林像个迷宫一样,还好我们的原住民向导对它 ,我们才不致迷失方向。 A.了如指掌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B.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C.洞若观火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D.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公开报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 9000 万人次,不论贫富、老幼,平均 15 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患病。 B.27 日晚至 28 日,新民晚报新民网多位记者开启“体验抢票”模式,感受上 海迪斯尼开票情况。 C.毕生致力于航空报国、强国、救国事业,被誉为我国“歼 10 之父”的宋文骢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6 年 3 月 22 日在北京逝世。 D.中石油表示,公司制定了基本工资与绩效考评相结合,向一线员工倾斜并具 有行业竞争力的薪酬。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 , , ,。抚今思昔,登临凭吊 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A.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在不断变化,历史也在不断变化 B.作家的追求,作家的爱好,在不断变化,历史也在不断变化 C.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追求,作家的爱好,也在不断变化 D.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5 分)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中的《书》特指《尚书》。实 际上岂止《尚书》, ① ,距离真理和实情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距离, ② 。以《史 记》为例,总体而言,它堪称信史,但其中仍有不少疏漏、缺失、破绽、自相矛 盾的地方。 ③ ,于不疑处有疑,读者才能够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17.2015 年 12 月 2 日是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主题为“拒绝危险驾驶、 安全文明出行”。右边是本次活动的标识,请你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并说明 图形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语句通顺,符合主题。(6 分)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近几年,全国各地时不时有强迫让座的事情发生。其中西安 10 岁的男孩小明在 乘坐西安 33 路公交车时,被一位 60 岁左右的大妈要求让座。由于淋雨练球,小 明身体有些不适就没有答应,没想到被大妈从座位上强拉了起来。一时间,这座 位的让与不让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请你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