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期终论文 关于可回收垃圾分类的采访及感想 00729157宋易融法学院 在这次做期末报告的时候,我发现有调查和采访基础上比较容易得出坚实的见解。小组 报告的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感想很详尽地阐发出来,我感到多少有点遗憾,所以更 改了论文的方向,希望将我在小组中分配到的任务相对独立成一个小报告,做进一步的丰富、 整合,作为这次的论文作业,刚好与我们组的报告呼应。 采访一:为什么大家不进行可回收垃圾分类呢? 调查问卷的数据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反映出大家没有习惯进行可回收垃圾的分类。那 么真的是完全没有想过么?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就此问题我随机采访了几个填过问卷的同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两个两位同学的说法 1.经济学院的罗同学其实也不是我们没有想过分分类,宿舍几个人的垃圾桶分开,一个放 可回收的、一个放其他的果皮之类的东西,但是我们盥洗室的大垃圾筒只有一个,我们 分好了丢进去就又和别的垃圾混在一块了。看了看觉得挺没意义的就没有搞了。至于那 个电池啊,现在大家用的电子产品里都是充电电池了,我都好久没有买过电池了,也没 见宿舍有谁在用碱性电池的,大家当让就没关心过它回收的问题 2.新传的王同学说,我们宿舍是在搞简单的分类的,把废纸和塑料瓶分开放。 瓶子收得多了可以卖掉,买来的钱可以买点小零食什么的。但是宿舍里本来地方就小 空瓶子存多了的话那么占地方,检查卫生的时候还得专门花时间把他们码齐了,或者找地方 藏起来,好麻烦啊。如果存的少了收瓶子的也不会乐意来收,现在各个教室里的饮水机都挺 方便的,大家也不常喝那些瓶瓶罐罐的饮料了,都自己泡些荼水、咖啡什么的带着,瓶子就 越来越少了,存上一个月也不见得有三四十个,而且现在瓶子回收从一角一个变成一角两个 每次收集瓶子很麻烦却只能换几块钱,大家收集的兴趣就越来越低落了。我们看到盥洗室的 清洁员每次清理垃圾的时候都会把瓶子、废纸拣出来,能捡很多,我们想她卖的话会更有效 率点,我们也就把瓶子扔到那里去了。 至于废纸啊,现在我们宿舍收集的废纸有两种吧,报纸和宣传单。每次报箱里有塞进来 的报纸,没用的,我们就把它堆在一个大袋子里,每次洗澡的时候扯一张拿去垫澡堂的衣相 但是用过之后就扔在澡堂的垃圾桶里了,湿乎乎、皱巴巴的难不成还要带回来烘干熨平了 至于传单,一般都是单面的,我们就拿来当草稿纸用了,但我们是文科院系,用不上那么多 草稿纸,很久用不了一张,也就顺手扔在教学楼或者宿舍的垃圾桶里了,而且我问过学校的 清洁员他们都会把废纸整理出来的,倒也没浪费,我们没有专门把他们收集起来了,所以我 们存的废纸都是为了再利用的。 可见大家并不是不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和道理,但是都因为种种客观上的不利因素而放 弃了垃圾分类,从而无法形成大规模垃圾分类的氛围。而这些客观不利因素存在而且长时间 得不到改善,又与大家没有普遍的垃圾分类习惯的事实状态有关。可见这是一个恶性的互为 因果的关系,如果不以一定的外来的强制力打破这种循环,现有的垃圾处理状况将不会有改 变的动力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期终论文 关于可回收垃圾分类的采访及感想 00729157 宋易融 法学院 在这次做期末报告的时候,我发现有调查和采访基础上比较容易得出坚实的见解。小组 报告的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感想很详尽地阐发出来,我感到多少有点遗憾,所以更 改了论文的方向,希望将我在小组中分配到的任务相对独立成一个小报告,做进一步的丰富、 整合,作为这次的论文作业,刚好与我们组的报告呼应。 采访一:为什么大家不进行可回收垃圾分类呢? 调查问卷的数据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反映出大家没有习惯进行可回收垃圾的分类。那 么真的是完全没有想过么?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就此问题我随机采访了几个填过问卷的同 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两个两位同学的说法。 1. 经济学院的罗同学其实也不是我们没有想过分分类,宿舍几个人的垃圾桶分开,一个放 可回收的、一个放其他的果皮之类的东西,但是我们盥洗室的大垃圾筒只有一个,我们 分好了丢进去就又和别的垃圾混在一块了。看了看觉得挺没意义的就没有搞了。至于那 个电池啊,现在大家用的电子产品里都是充电电池了,我都好久没有买过电池了,也没 见宿舍有谁在用碱性电池的,大家当让就没关心过它回收的问题。 2. 新传的王同学说,我们宿舍是在搞简单的分类的,把废纸和塑料瓶分开放。 瓶子收得多了可以卖掉,买来的钱可以买点小零食什么的。但是宿舍里本来地方就小, 空瓶子存多了的话那么占地方,检查卫生的时候还得专门花时间把他们码齐了,或者找地方 藏起来,好麻烦啊。如果存的少了收瓶子的也不会乐意来收,现在各个教室里的饮水机都挺 方便的,大家也不常喝那些瓶瓶罐罐的饮料了,都自己泡些茶水、咖啡什么的带着,瓶子就 越来越少了,存上一个月也不见得有三四十个,而且现在瓶子回收从一角一个变成一角两个, 每次收集瓶子很麻烦却只能换几块钱,大家收集的兴趣就越来越低落了。我们看到盥洗室的 清洁员每次清理垃圾的时候都会把瓶子、废纸拣出来,能捡很多,我们想她卖的话会更有效 率点,我们也就把瓶子扔到那里去了。 至于废纸啊,现在我们宿舍收集的废纸有两种吧,报纸和宣传单。每次报箱里有塞进来 的报纸,没用的,我们就把它堆在一个大袋子里,每次洗澡的时候扯一张拿去垫澡堂的衣柜, 但是用过之后就扔在澡堂的垃圾桶里了,湿乎乎、皱巴巴的难不成还要带回来烘干熨平了。 至于传单,一般都是单面的,我们就拿来当草稿纸用了,但我们是文科院系,用不上那么多 草稿纸,很久用不了一张,也就顺手扔在教学楼或者宿舍的垃圾桶里了,而且我问过学校的 清洁员他们都会把废纸整理出来的,倒也没浪费,我们没有专门把他们收集起来了,所以我 们存的废纸都是为了再利用的。 可见大家并不是不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和道理,但是都因为种种客观上的不利因素而放 弃了垃圾分类,从而无法形成大规模垃圾分类的氛围。而这些客观不利因素存在而且长时间 得不到改善,又与大家没有普遍的垃圾分类习惯的事实状态有关。可见这是一个恶性的互为 因果的关系,如果不以一定的外来的强制力打破这种循环,现有的垃圾处理状况将不会有改 变的动力
采访二:关于其他高校的可回收垃圾分类情况 在发放问卷之后,我们发现我们本校的学生很少有垃圾分类的习惯,这是北大的单独现 象还是各个高校乃至社会的普遍现象?为了调查这一问题,我通过电话、QQ等通讯手段, 对身在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的几位同学做了询问,没有一个大学的同 学反映学校有普遍设置分类垃圾桶的,如果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的,大都是个别宿舍自己 在做,或者有学生社团的干预。总体来说大家没有普遍的大规模的垃圾分类的实践。 但在采访过程中也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北京林业大学的同学接受采访时提到他的宿舍 和他所知道的大部分宿舍,几乎都在做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我很惊异于他们的大规模的垃圾 分类习惯的养成与身体力行。问到原因时,他告诉我是因为学校中一个有相当影响力叫“山 诺会”的社团在一直在做 Recycle的促进工作。每到月末(一般是一个月左右一次,特殊 情况的可能机动变化),山诺会 Recycle小组的组员都会来回收分好类的垃圾,统一变卖, 得来款项主要用于资助甘肃的失学儿童。 下面是我收集到的山诺会 Recycle小组的一些情况的资料。 Recycle(垃圾分类回收)系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首创北京市高校校园 Recycle(垃 圾分类回收)体系。1997年3月底,协会成立 Recycle活动小组,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回收 活动,每周末在校内开展。98年初正式建立 Recycle小组,招收 Recycle宿舍, Recycle 活动在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下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到2007年,全校 Recycle宿舍 达500多个,占全校宿舍的55%。 从97年开展 RECYCLE活动以来,协会就将 RECYCLE活动于希望工程项目结合,用 回收款项资助甘肃礼县的两名失学儿童至今。20年暑期活动之后,协会继续将此活动持 久地开展下去,至今已组织同学资助甘肃礼县失学儿童达百余人。 Recycle活动是“山诺会”走环境保护之路中最实在的一项活动,每个队员从收集身边 的每页纸张、每节废电池做起。坚持在野外活动中捡拾沿途游人扔弃的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还大自然一分本色,这也是对队员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升华的过程。通过小组队员的共同劳动, 扎根于踏实、实干的本色之中。今后,无论在校园还是在居民区,垃圾分类回收都是一种势 在必行的事情,山诺会员从自己做起,在校园内就养成一种 Recycle习惯,节约利用身边 的资源,最后把这种习惯带到社会中去,影响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 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意识的目的 山诺会是全国高校中在环保实践方面很有名的一个社团,很多媒体其中不乏重量级的电 视台、报社、网站对他们的各种活动做过很多的专访,但专访多集中在他们的野外生态保护 项目上,在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方面的专访并不多,我所了解到的有: 《北京青年报》—99.1224王帏〈贺卡自造,废纸变宝〉 《青春流线》——20053.3149期——关于废旧电池回收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 20064.30山诺会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关于废旧电池处理 相较之下北大的类似社团的在环保方面的关注是极有限,甚至是空白的,比如爱心社、 环境与发展协会、山鹰社(山诺会其实是与山鹰社类似的野外探险为主要方向的学生社团 但在野外探险的途中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状况,所以走上 了环保之路) 我的感想
采访二:关于其他高校的可回收垃圾分类情况 在发放问卷之后,我们发现我们本校的学生很少有垃圾分类的习惯,这是北大的单独现 象还是各个高校乃至社会的普遍现象?为了调查这一问题,我通过电话、QQ 等通讯手段, 对身在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的几位同学做了询问,没有一个大学的同 学反映学校有普遍设置分类垃圾桶的,如果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的,大都是个别宿舍自己 在做,或者有学生社团的干预。总体来说大家没有普遍的大规模的垃圾分类的实践。 但在采访过程中也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北京林业大学的同学接受采访时提到他的宿舍 和他所知道的大部分宿舍,几乎都在做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我很惊异于他们的大规模的垃圾 分类习惯的养成与身体力行。问到原因时,他告诉我是因为学校中一个有相当影响力叫“山 诺会”的社团在一直在做 Recycle 的促进工作。每到月末(一般是一个月左右一次,特殊 情况的可能机动变化),山诺会 Recycle 小组的组员都会来回收分好类的垃圾,统一变卖, 得来款项主要用于资助甘肃的失学儿童。 下面是我收集到的山诺会 Recycle 小组的一些情况的资料。 Recycle(垃圾分类回收)系列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首创北京市高校校园 Recycle(垃 圾分类回收)体系。1997 年 3 月底,协会成立 Recycle 活动小组,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回收 活动,每周末在校内开展。98 年初正式建立 Recycle 小组,招收 Recycle 宿舍,Recycle 活动在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下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到 2007 年,全校 Recycle 宿舍 达 500 多个,占全校宿舍的 55%。 从 97 年开展 RECYCLE 活动以来,协会就将 RECYCLE 活动于希望工程项目结合,用 回收款项资助甘肃礼县的两名失学儿童至今。2000 年暑期活动之后,协会继续将此活动持 久地开展下去,至今已组织同学资助甘肃礼县失学儿童达百余人。 Recycle 活动是“山诺会”走环境保护之路中最实在的一项活动,每个队员从收集身边 的每页纸张、每节废电池做起。坚持在野外活动中捡拾沿途游人扔弃的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还大自然一分本色,这也是对队员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升华的过程。通过小组队员的共同劳动, 扎根于踏实、实干的本色之中。今后,无论在校园还是在居民区,垃圾分类回收都是一种势 在必行的事情,山诺会员从自己做起,在校园内就养成一种 Recycle 习惯,节约利用身边 的资源,最后把这种习惯带到社会中去,影响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 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意识的目的。 山诺会是全国高校中在环保实践方面很有名的一个社团,很多媒体其中不乏重量级的电 视台、报社、网站对他们的各种活动做过很多的专访,但专访多集中在他们的野外生态保护 项目上,在校园垃圾分类回收方面的专访并不多,我所了解到的有: 《北京青年报》—99.12.24 王帏——〈贺卡自造,废纸变宝〉 《青春流线》——2005.3.3 149 期——关于废旧电池回收 中央电视台《新闻 30 分》 —— 2006.4.30 山诺会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关于废旧电池处理 相较之下北大的类似社团的在环保方面的关注是极有限,甚至是空白的,比如爱心社、 环境与发展协会、山鹰社(山诺会其实是与山鹰社类似的野外探险为主要方向的学生社团, 但在野外探险的途中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状况,所以走上 了环保之路)。 我的感想
由我亲身实施的这两个采访中,我切实体会到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是很典型的有规模效应 的事情。大家的意识倒都都挺好的,分类利用变废为宝的道理也都明白,但是如果只是个人 在做,没有形成制度的话,分类的垃圾数量有限,倒在大垃圾筒里又变成不分类的,使人觉 得在白费力,而且回报也低微,动力不足。北林的山诺会之所以把 recycle做出成效,就 是因为做的够大,意义出来了,回报额也比较可观,所以可以持续下去。 另外,根据我对学校保洁员的询问,北大的垃圾运出去的时候也是分了类的,只不过这 个分类的工作是学校的保洁人员做的,分类比较粗糙,完全以是否可以变卖获利为分类标准 分类变卖的所得也不知道是归哪个部门所有了。或许这也是学校中并没有倡导学生自己分类 变卖的原因之一,有部门的利益在其中,整个学校的可回收垃圾收在一起买到比私人收购更 大更远的回收站去的话应该会是笔不小的收入。如果真的有社团把这部分的事揽下来做的 话,应该也只是做宿舍垃圾的部分,从学校总揽变成二分天下而已在垃圾分类的实质上并不 能说是一种改善 可是分出来的这一小块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把垃圾的分类过程提前,进入大家的生 活,让大家亲身经历、亲自操作,形成一种实实在在回收的氛围和实践感,大家在乎的肯定 不是那卖来的几块、十几块钱,这种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则是价值无限的,对于国家是一种 经济上的节约,对于民族也是值得发扬的精神财富,所以这样的事究竟还是很值得去做的
由我亲身实施的这两个采访中,我切实体会到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是很典型的有规模效应 的事情。大家的意识倒都都挺好的,分类利用变废为宝的道理也都明白,但是如果只是个人 在做,没有形成制度的话,分类的垃圾数量有限,倒在大垃圾筒里又变成不分类的,使人觉 得在白费力,而且回报也低微,动力不足。北林的山诺会之所以把 recycle 做出成效,就 是因为做的够大,意义出来了,回报额也比较可观,所以可以持续下去。 另外,根据我对学校保洁员的询问,北大的垃圾运出去的时候也是分了类的,只不过这 个分类的工作是学校的保洁人员做的,分类比较粗糙,完全以是否可以变卖获利为分类标准, 分类变卖的所得也不知道是归哪个部门所有了。或许这也是学校中并没有倡导学生自己分类 变卖的原因之一,有部门的利益在其中,整个学校的可回收垃圾收在一起买到比私人收购更 大更远的回收站去的话应该会是笔不小的收入。如果真的有社团把这部分的事揽下来做的 话,应该也只是做宿舍垃圾的部分,从学校总揽变成二分天下而已在垃圾分类的实质上并不 能说是一种改善。 可是分出来的这一小块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把垃圾的分类过程提前,进入大家的生 活,让大家亲身经历、亲自操作,形成一种实实在在回收的氛围和实践感,大家在乎的肯定 不是那卖来的几块、十几块钱,这种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则是价值无限的,对于国家是一种 经济上的节约,对于民族也是值得发扬的精神财富,所以这样的事究竟还是很值得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