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第二节 五、吸收峰位置 (一)吸收峰的位置(峰位) 即振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红外线的波长或波数 或v max 2 max max 1.基本振动频率 1K K →=1302 21m 折 折 其中m折 hn1·m 1+m2 注:σ与K和m:有关
五、吸收峰位置 1.基本振动频率 (一)吸收峰的位置(峰位) 即振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红外线的波长或波数 max max max , 或 m折 K 2 1 = m折 K =1302 1 2 1 2 m m m m m + 其中 折 = 注: 与K 和m折 有关 续第二节
讨论: 1)相近,m个a,(光谱区右端) VC-HsU C-C >V C-O 2)同类原子:m一定,K个→σ个,v个,(光谱区左端 不同类原子: K影响大,K个→1个,v个,(光谱区左端) m折影响大,m折个→σ1,p,(光谱区右端 C=C K=I5N/cm K=10N/cm K=5N/cm o~2060cm1~1650cm1o~1190cm VC=C B as CH>VCH
讨论: 1) K相近,m折 , (光谱区右端) 2) 同类原子:m折 一定,K , ,(光谱区左端) 影响大, , ,(光谱区右端) 影响大, , ,(光谱区左端) 不同类原子: 折 折 L L m m K K ✓ 例: C−H C−C C−O 1 1 1 ~ 2060 ~ 1650 ~1190 15 / 10 / 5 / − − − = − = = = c m c m c m K N c m K N c m K N c m C C C C C C ✓ 例: ✓ 例: CC C−H 3)同一基团的振动形式不同峰位不同 s CH as ✓ 例: CH
续前 2基频峰分布图 a(um) 2.53 45 6 910 0 v(C-H) B(C-H) y(C-H) v(-H) B(O-H) y(O-H B(N-H) y(N-H) (C≡C) (C=C) v(C-C) (C=N (C=N) v( C-N v(C=O) v(C-O) 40003600320028002400200019001800170016001500140013001200ll001000900800700600500400 基频峰分布略图
续前 2.基频峰分布图
()影响吸收峰位的因素 1.内部因素: (1)诱导效应(吸电效应): 使振动频率移向高波数区 R X O R--C-R RC→Cl Cl+C→Cl 0~1715cm2 比-0~1800cm1 o~1828cm2 吸电性个,双键性↑,K个→v个
(二)影响吸收峰位的因素 1.内部因素: (1)诱导效应(吸电效应): 使振动频率移向高波数区 吸电性 ,双键性 ,K
续前 (2)共轭效应: 使振动频率移向低波数区 R-CR R-C uC=0-1715cm v=o-1685cm1 共轭效应使π电子离域,双键性√,K→ R一C-R R一C c∥o v=o1710~17251680~1695 1667cm-1
续前 (2)共轭效应: 使振动频率移向低波数区 共轭效应使电子离域,双键性 ,K
续前 (3)氢键效应:使伸缩频率降低 OH 形成分子内H健) (未形成分子内H键) 0(缔合)622cm-1 =o(游离)1676cm (游离)1675cm1 1673cm-1 wo缔合)2843cm-1 游离)3615~3605cm1 >分子内氢键:对峰位的影响大 不受浓度影响
续前 (3)氢键效应:使伸缩频率降低 ➢ 分子内氢键:对峰位的影响大 不受浓度影响
续前 0…H-0 RCOOH(游离的) R-C 01760 C—R(二聚体 o一H…0 710cm Et Et ~3640m( Et-0H …O-H 2 ……O-H…)n H~3515cm-1 H-3350cm >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浓度稀释,吸收峰位发生变化
续前 ➢ 分子间氢键:受浓度影响较大 浓度稀释,吸收峰位发生变化
续前 (4)杂化的影响: >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键能↑,键长↓,υ↑ 饱和C原子→sp3杂化→vc=B(饱和)300cm
续前 (4)杂化的影响: ➢ 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键能↑,键长↓,υ↑ 2 1 3 1 3000 3000 − − − − → → C s p s p c m C s p c m C H C H 不饱和 原子 或 杂化 (不饱和) 饱和 原子 杂化 (饱和)
续前 (5)分子互变结构 CH3-C-CH2-C-OC2Hs-CHy-C-CH--C--OC2H 0 OH-…0 (A)酮型 (B)烯醇型 01738cm -01650cm-1 比m 1717cm 3000cm
续前 (5)分子互变结构
(6)振动偶合 R一C R-C R一C R一C Val 1820cm-1 va1760cm-1
(6)振动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