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期末试题(开卷)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17.1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1095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2012年7月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论说文中属于韩愈的作品的是( )。 A.《马说》 B.《捕蛇者说》 C.《六国论》 D.《贾谊论》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七古的是( )。 A.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B.杜甫《石壕吏》 C.高适《燕歌行》 D.杜甫《兵车行》 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 )。 A.《和子由渑池怀旧》 B.《日喻》 C.《荔枝叹》 D.《黄州快哉亭记》 4.唐代诗人( )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 A.王昌龄 B.李白 C.王之涣 D.杜牧 5.下列作品不属于骈文的是( )。 A.《滕王阁序》 B.《与宋元思书》 C.《与高司谏书》 D.《玉台新咏序》 6.下列词牌中不属于令词的是( )。 A.《浣溪沙》 B.《兰陵王》 C.《菩萨蛮》 D.《如梦令》 642

试卷代号 9 5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012 年度第 放本 末考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1)试题 2012 年7 题号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 1分,共 0分) 1.下列论说文中属于韩愈的作品的是( A. «马说》 c.«六国论》 B. «捕蛇者说》 D. «贾谊论》 B. 杜甫 石壤 D.杜甫《兵车行》 B. «与宋元思书》 D. «玉台新咏序》 B. «兰陵王》 D. «如梦令》 B. «日喻》 D.«黄州快哉亭记》 )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 B.李白 D. 2. 列作 属 于七古 A. 金铜 辞汉 c.高适《燕歌行》 3. 不属 于苏 A. «和子由涌池怀旧》 c.«荔枝叹》 4. 代诗 A. c. 5. A. «滕王阁序》 c.«与高司谏书》 6. 不属 于 A. «挠、溪沙》 c,«菩萨蛮》 642

7.五律名篇《使至塞上》是诗人( )的作品,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充满 画意,是其诗歌的长处。 A.王维 B.孟浩然 C.杜甫 D.陈子昂 8.著名赋体文《洛神赋》的作者是( )。 A.江淹 B.曹不 C.曹植 D.司马相如 9.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诗》属于( )。 A.汉乐府 B.北朝乐府 C.南朝乐府 D.唐代新乐府 1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 )。 A.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D.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1.刘兰芝是著名叙事长诗《 》中的女主人公。 12.著名史学家 的名作《报任安书》抒写自己的屈辱和痛苦,《古文观止》评价 说“大有燕赵烈士之风”。 13.《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 的讽喻诗代表作。 14.唐初诗人 在《修竹篇序》里提出了以汉魏风骨为典范、复归风雅的诗歌主 张。 15.为汉代大赋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作品是《 》,这篇作品在体制上确立了大赋问答 体、铺叙展衍、曲终奏雅等特征。 16.在《诗经》的风雅颂三体中,被认为是朝廷正乐的是 17.明代作家 在山水游记中“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满井游记》是其山水游记的 代表。 18.北宋词人 的令词堪称两宋令词的典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即是 其名作《临江仙》中的名句。 19.《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著名词人的慢词代表作之一。 20.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 的作品。 643

• 7. 诗人 )的作品,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充满 画意,是其诗歌的长处。 A. c.杜甫 8. 体文 作者 )。 A. 江淹 c.曹植 9. )。 A. c.南朝乐府 10. 律诗规 A.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C. 居延城外猎 草 连 天 火烧 B.孟浩然 D.陈子昂 B. 曹圣 D.司马相如 B. 北朝 D.唐代新乐府 B. 年多 D.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题 1. 是著 事 长 »中的女主人公。 12. 的 名 任安 痛苦 说"大有燕赵烈士之风"。 13.« 首是 诗人 代 表作 14. 修竹篇 风骨 风雅 诗歌 张。 15. 代 大 奠定 篇作 大赋 体、铺叙展衍、曲终奏雅等特征。 16. 风雅颂 17. 作家 在 性灵 满井 游 是其 水 游 代表。 18. 宋词 称两宋令 落 花 独 立 微雨 其名作《临江仙》中的名句。 19.« »( 宋代著 20. 疏影 »( 苔枝缀 643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的? 22.简述欧阳修古文创作的成就。 23.举例说明《庄子》和《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的不同。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2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不同之处。 25.为什么说杜甫的七律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 644

得分|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 0分,共 0分) 21. «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的? 22. 述欧 古文创 成就 23. 庄子 韩非子 寓言运用 得分|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题 5分,共 0分} 24. 具体 辛弃疾词 25. 律达 集大成 境界 644

试卷代号:109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7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B 3.D 4.A 5.C 6.B 7.A 8.C 9.B 10.D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1.孔雀东南飞 12.司马迁 13.白居易 14.陈子昂 15.七发 16.雅 17.袁宏道 18.晏几道 19.柳永 20.姜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的? 答案要点:以草木构建比喻高贵品格的意象系统。(1)以香草作为主人公的配饰,象征主 人公高洁的品质。(2)以香草象征古代三后身边的君子。(3)以培植的香草象征培养的人才。 22.简述欧阳修古文创作的成就。 答案要点:(1)议论文长于立论,观点新颖;(2)亭台记文多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兴味 无穷。(2)语言平易、行文婉转。 645

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11 2012 年 度 第 二学期 开放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 年7 一、选择题(每题 LA 6. B 2. B 7. A 3.0 8. C 4. A 9. B 5. C 10.0 二、填空题{每题 1 1. 雀东 12. 13. 14. 15. 七发 16. 17. 18. 晏几道 19. 20. 姜费 三、简答题{每题 21. «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的? 答案要点:以草木构建比喻高贵品格的意象系统。(1)以香草作为主人公的配饰,象征主 人公高洁的品质。 )以香草象征古代三后身边的君子。 )以培植的香草象征培养的人才。 22. 述欧 创作 答案要点: (1)议论文长于立论,观点新颖 )亭台记文多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兴昧 无穷。 )语言平易、行文婉转。 645

23.举例说明《庄子》和《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的不同。 答案要点:(1)《庄子》的寓言多虚幻的想象和神话,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隐 秘。(2)《韩非子》的寓言多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与要表达的哲学思 想间的关系比较直接。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2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不同之处。 答案要点:(1)词风不同,苏词偏于放,辛词偏于豪。(2)情感内涵不同。苏轼多出世之思, 表现为空灵超旷;辛弃疾多人世之情,表现为悲壮慷慨。(3)表现手段不同。苏轼以诗为词,辛 弃疾以文为词;苏轼运哲思人词,辛弃疾则善用比兴。 25.为什么说杜甫的七律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 答案要点:(1)大规模地扩充了七律的表现内容。(2)以组诗形式拓宽了七律的表现力。 (3)对声律、格调、意境等做了创造性发展,实现了技巧与意境的完美结合。(4)风格多样,或沉 郁顿挫,或清新畅快。 646

23. 韩非子 在寓 言运用上 答案要点:(1)«庄子》的寓言多虚幻的想象和神话,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隐 秘。 )«韩非子》的寓言多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与要表达的哲学思 想间的关系比较直接。 四、论述题(每题 5分,共 0分} 24. 合具体作 辛弃 答案要点:(1)词风不同,苏词偏于放,辛词偏于豪。 )情感内涵不同。苏轼多出世之思, 表现为空灵超旷;辛弃疾多人世之情,表现为悲壮慷慨。 )表现手段不同。苏轼以诗为词,辛 弃疾以文为词;苏轼运哲思入词,辛弃疾则善用比兴。 25. 杜 甫 境界 答案要点:(1)大规模地扩充了七律的表现内容。 )以组诗形式拓宽了七律的表现力。 (3)对声律、格调、意境等做了创造性发展,实现了技巧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风格多样,或沉 郁顿挫,或清新畅快。 64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