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放专科”现代文员专业中国文化导论期末试题(开卷)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52.9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2210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2012年7月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分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 响甚巨的是()。 A.儒、墨、道、法 B.儒、墨、道、名 C.儒、道、法、阴阳 D.儒、道、墨、阴阳 2。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等观念。 A.仁、礼 B.无为 C.兼爱 D.法、术、势 3.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 A.《诗经》 B.《春秋左氏传》 C.《史记》 D.《庄子》 4.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韩愈的排佛 5.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 )思想, 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天理 B.天命 C.天人感应 D.天人合一 1260

试卷代号 2 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012 第二学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2012 年7 题号 •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选择题(每题 1.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 响甚巨的是( )。 A. B. c.儒、道、法、阴阳 .儒、道、墨、阴阳 2. 先秦 法家本 历史进化 )等观念。 A. B. c.兼爱 .法、术、势 3. 被后人称 史家 离骚 千古 )。 A. «诗经» B.« 秋左 c.«史记» D.« 4. 唐代寒 制 度 文 )。 A. 太宗 奉B. c.武则天的困融三教 .韩愈的排佛 5. 南宋 学集 大 代 表人 造性地 发挥 二程 )思想, 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 B. c.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1260

6.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A.民主与博爱 B.和平与民主 C.民主与科学 D.自然与科学 7.“恕”的本意是指()。 A.原谅别人的过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严格地要求自己 D.严格地要求别人 8.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在善地停止下来 B.停下来即是至善 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9.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 A.苏轼 B.林逋 C.陆游 D.辛弃疾 10.“舍生取义”是( )的话。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 就被视为君子;否则,如果取以私欲为重,就被视为小人。 2.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 3.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作为其依寿的,就 是所谓祖宗家法前所未有,与所传之 相悖不能相容。 4.“安土重迁”意即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它体现 出来的是 的特征。 5.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为我国 作了准备。 6,中国人办报始于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的 7.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 ,再次,表现在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 126

6. )。 A. 爱B. c.民主与科学 .自然与科学 7. "恕"的本意是指( )。 A. 失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求 己D. 地要求 8. 于至 解是 )。 A. 善地 止下来B. 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9. 中 国 表性 化现 宋代享 梅妻鹤子 美誉 )。 A. 轼B. 林通 C. 游D. 辛弃 10. "舍生取义"是( )的话。 A. 子B. 孔 子 c.苟子 .墨子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 2 0 1.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 就被视为君子;否则,如果取以私欲为重,就被视为小人。 2. 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 升华 3. 中 国 封建历史上 改革 保守 力 阻 依 据 是所谓祖宗家法前所未有,与所传之相悖不能相容。 4. "安土重迁"意即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它体现 出来的是、的特征。 5. 发达 6. 人办 徐组 7. 国 的 表现 多样 先表现 表 现 ,再次,表现在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 126

得分 评卷人 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 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3.简述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 4,简述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1262

得分|评卷人 三、简述题(每题 化特 2. 魏晋 朝 时期 3. 述宋 现代 4. 儒学 史 背 1262

试卷代号:22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一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7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D 3.C 4.B 5.A 6.C 7.B 8.C 9.B 10.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群体意志 2.董仲舒 3.统 4.黄土文明 农业文明 5.民主意识的普及 6.澳门新闻纸 ?.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 保护祖国不受侵犯 三、简述题参考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诸子百家”共同的文化特征。 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 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5分)》 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5分) 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其目的都是要将社会从混乱无序之中救 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由于渊源相同而目的一致,所以“百家争鸣”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特征 是“和而不同”。(5分) 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在民族融合甲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阶层作为文化主体的作用,表现得非常充分。士在创造着时代精神的 同时,也规范着那个时代,引导着那个时代。(3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采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 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3分)》 1263

试卷代号 2 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0 11 2012 学年度第 开放 专 末考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 年7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0分} LA 6. C 2. D 7. B 3. C 8. C 4. B 9. B 5. A 10. A 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0分) 1.群体意志 2. 董 仲 3. 4. 黄土 农业 文 5. 主意 6. 7. 好河 三、简述题参考答案(每题 5分,共 0分} 1.简述"诸子百家"共同的文化特征。 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 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 5分〉 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5分) 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泞道 G其目的都是要将社会从混乱无序之中救 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由于渊源相同而吕的一致 是"和而不同"气。 5分) 2. 述魏 朝 时期 汉族 大夫在 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 9士阶层作为文化主体的作用,表现得非常充分。士在创造着时代精神的 同时,也规范着那个时代乡引导者那个时代。 3分) 魏晋南北朝时斯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 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3分) 1263

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士大夫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以《孟子·滕文公》中“用夏变 夷”的思想作为指导,在出仕胡族政权之后,建构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汉式统治结构,宜传儒 学,提得文教,努力改造胡风胡俗。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汉化之后,又进而影响周边其他少 数民族。就这样,形成汉文化发散式的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辐射之势,促进汉化和民族融合, 形成以“汉”(实际上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包容着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的混合文化体)文化为内质的 巨大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政治上的统一在思想上作了充分的准备。(9分) 3.简述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 宋型文化对现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内在的文化心态和外在的文化表征两 方面去看。 从文化表征上看,首先,宋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所形成的南北文化差异,不仅形成了十二、十 三世纪南北中国的文化特色,而且很大程度上为现代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奠定了基 础,这是宋型文化的地域表现。(3分) 其次:宋代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组成的封建王权文化,既是对秦汉以来封建王权文化的完 善,更主要的是它不仅以越强的亲和力促使了元朝蒙古统治者的汉化,而且为明清两代封建制 度的完善打下基础。当历史进人近现代之后,这种王权模式仍有相当的影响。(3分) 再次,宋儒穷究天理的治学精神,大大增强了我国古代哲学的思辨色彩,成为我国进入近 现代之后与西方对话的基础。(3分) 其四,宋代文人于兼济独善之间出处从容的态度,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自由与精神纯粹,浇 铸了后代文人的人格特性。(3分) 最后,“宋型文化”中占相当份量的市民文化特色,诸如戏剧、小说、民风、民俗等,不仅直接 刺激了明清现代市民文化的繁荣,也基本上可以说是近现代市民文化的雏形。(3分) 4.筒述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现代新儒学兴起具有国内和国外的双重背景,在双重背景下,一部分知识分子掀起东方文 化思潮,形成新儒学。(5分) 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们开始对西方物质文明的作用和价 值产生怀疑。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胡适的“全盘西化”都未能给人满意的答案。(5分) 国内,“五四”狂飙突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存在着传统虚无主义的危险倾向, 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成为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现实。(5分) 1264

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士大夫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以《孟子·滕文公》中"用夏变 夷"却思想作为指导,在出仕胡族政权之后,建构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汉式统治结构,宣传儒 学,提倡文教,努力改造胡风胡俗。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汉化之后,又进而影响周边其他少 数民族。就这样,形成汉文化发散式的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辐射之势,促进汉化和民族融合, 形成以"汉"(实际上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包容着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的混合文化体〉文化为内质的 巨大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政治上的统一在思想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9分) 现代 宋型文化对现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内在的文化心态和外在的文化表征两 方面云看。 化表征上 宋代特 历史背景 南北文 差异 形成 三世纪南北中国的文化特色,而且很大程度上为现代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奠定了基 础,这是宋型文化的地域表现。(3分) 其次亏宋代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组成的封建王权文化,既是对秦汉以来封建王权文化的完 善,更主蚕的是它不仅以越强的亲和力促使了元朝蒙古统治者的汉化,而且为明清两代封建制 度的完善打下基础。当历史进入近现代之后,这种王权模式仍有相当的影响。(3分) 再次}宋儒穷究天理的治学精神,大大增强了我国古代哲学的思辨色彩,成为我国进入近 现代之后与西方对话的基础。 3分) 其囚,宋代文人于兼济独善之间出处从容的态度,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自由与精神纯粹,浇 铸了后代文人的人格特性。 3分) 最后"宋型文化"中占相当份量的市民文化特色,诸如戏剧、小说、民风、民俗等,不仅直接 肌激了项活现代市民文化的繁荣,也基本上可以说是近现代市民文化的雏形。 3分) 4. 边新儒学兴起 历史背景 现代薪儒学兴起具有国内和国外的双重背景,在双重背景下,一部分知识分子掀起东方文 化,思藏,形成新儒学。 5分) it: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们开始对西方物质文明的作用和价 但产生怀疑。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胡适的"全盘西化"都未能给人满意的答案。 5分) 国内 J五四"狂飘突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存在着传统虚无主义的危险倾向, 如何再确认讯传统文化,成为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现实。 5分) 1 )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