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3月联合考试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不少老年人不再单纯 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文化养老日益盛行 老年大学因此“一座难求”。虽然很多老年大学都想方设法增加课程、扩大招生, 但仍难满足老年人热情高涨的“求学”需求 比起适龄儿童“入学难”,老年人想要进入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无疑更难,因为 “僧多粥少”的矛盾更为突出。资料显示,国内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机构已经超过 7万所,有800万老年人正在进行学习。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60岁以上老年 人已达2.4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数量的17%。两相对比可以得知,在相关教育机 构学习的老年人,仅占老年人口数量的3%,老年大学“入学难”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以“大学”为名,老年大学与普通大学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其中不仅体现在 课程设置上,更体现在学历文凭上。实际上,老年大学之所以受到追捧,并不是 老年人想要如年轻人一样获取更髙学历,而是老年人想要通过学习提高技能、扩 大交往,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对老年人来说,兼具学习与社交功能的老 年大学,无疑是满足精神赡养需求的绝佳选择。因此,老年大学“入学难”的另 面是一些老年大学的学生迟迟不肯“毕业”。例如,郑州一位九旬老人已经上 了28年老年大学,从建校开始持续至今,决心做一个“永不毕业”的学生。 老年大学普遍收费不高,鲜明的公益性是老年大学备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从扩大 老年人“入学率”的角度打量,老年大学应该设置一定的毕业年限,但从实际操 作层面却很难付诸实践,一方面是因为能够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场所还太 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当一部分老年大学都是企事业单位自主开设。 北京、济南等地相继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不约而同提到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要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鼓励社会力量 参与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与相关产业联动。面对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 状,“社会化”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面向社会办学,意味着企事业单位 老年大学敞开校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意味着民办老年大学可以获得更多政策 支持和资金补贴。在发展老年教育的基础上,有必要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的形式和 载体,如果老年人能有更多“老有所乐”的去处,自然能大大缓解老年大学的压 力一一老年大学应成为培训文化技能的基地,而不应成为享受文化生活的“避难 所 为了满足老年教育需求,今后5年之内,我国计划将目前3%的老年人学习人数 提高到20%,由此意味着,至少有5000多万老年人将在老年大学或教育机构里 学习。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关乎千万老年人的福祉,而且体现着文化养老的政府 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步子不妨再大一点。 《光明日报》(2019年03月01日11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观念的转变,是老年大学需 求增加的重要客观原因之 B.国内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机构虽已经超过7万所,但与老年人口总数相比,相 关办学机构数目依然很少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 届高三 3 月联合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不少老年人不再单纯 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文化养老日益盛行, 老年大学因此“一座难求”。虽然很多老年大学都想方设法增加课程、扩大招生, 但仍难满足老年人热情高涨的“求学”需求。 比起适龄儿童“入学难”,老年人想要进入老年大学继续学习无疑更难,因为 “僧多粥少”的矛盾更为突出。资料显示,国内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机构已经超过 7 万所,有 800 万老年人正在进行学习。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 60 岁以上老年 人已达 2.4 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数量的 17%。两相对比可以得知,在相关教育机 构学习的老年人,仅占老年人口数量的 3%,老年大学“入学难”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以“大学”为名,老年大学与普通大学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其中不仅体现在 课程设置上,更体现在学历文凭上。实际上,老年大学之所以受到追捧,并不是 老年人想要如年轻人一样获取更高学历,而是老年人想要通过学习提高技能、扩 大交往,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对老年人来说,兼具学习与社交功能的老 年大学,无疑是满足精神赡养需求的绝佳选择。因此,老年大学“入学难”的另 一面是一些老年大学的学生迟迟不肯“毕业”。例如,郑州一位九旬老人已经上 了 28 年老年大学,从建校开始持续至今,决心做一个“永不毕业”的学生。 老年大学普遍收费不高,鲜明的公益性是老年大学备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从扩大 老年人“入学率”的角度打量,老年大学应该设置一定的毕业年限,但从实际操 作层面却很难付诸实践,一方面是因为能够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场所还太 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当一部分老年大学都是企事业单位自主开设。 北京、济南等地相继发布《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不约而同提到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要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鼓励社会力量 参与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与相关产业联动。面对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 状,“社会化”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面向社会办学,意味着企事业单位 老年大学敞开校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意味着民办老年大学可以获得更多政策 支持和资金补贴。在发展老年教育的基础上,有必要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的形式和 载体,如果老年人能有更多“老有所乐”的去处,自然能大大缓解老年大学的压 力——老年大学应成为培训文化技能的基地,而不应成为享受文化生活的“避难 所”。 为了满足老年教育需求,今后 5 年之内,我国计划将目前 3%的老年人学习人数 提高到 20%,由此意味着,至少有 5000 多万老年人将在老年大学或教育机构里 学习。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关乎千万老年人的福祉,而且体现着文化养老的政府 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步子不妨再大一点。 《光明日报》( 2019 年 03 月 01 日 11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观念的转变,是老年大学需 求增加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B.国内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机构虽已经超过 7 万所,但与老年人口总数相比,相 关办学机构数目依然很少
C.老年大学的学员更看重老年大学能给他们带来的晚年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变 而不是一纸毕业证书。 D.老年大学公益性质明显,很多老年大学都是企事业单位自主开设,社会化办 学力量应尽快加入进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提出问题,在文化养老日益盛行的背景下,突显老年大学“入学难” 的问题。 B.文章接着分析问题,从老年人入学心理、老年大学办学主体单一等角度分析 问题产生的原因。 C.文章把老年大学的“入学难”“毕业难”与“适龄儿童”入学难和普通高校 看重学历进行了对比论证。 D.文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应鼓励推动社会化力量参与促进老年教 育、文化养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现象的产生,需要老年大学采取扩大招生,增加课程 来解决 B.老年人人口基数庞大,老年大学数量相对较少,造成了老年大学入学率很低 的现状。 C.因为老年大学给老年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社交环境,所以老年大学的学员迟迟 不肯毕业。 D.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的形式和载体,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去”能缓解老年大 学的压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上世纪80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岁月,也是文学期刊的灿烂时光,《当代》、《收 获》、《十月》都曾是千千万万文学青少年的必备读物。“我们经历过文学的盛 大节日,但现在我们也要面对文学边缘化的现状,这其实是个大趋势。”程永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代表纯文学的文学期 刊正在日益被边缘化。据不完全统计,半数以上的文学期刊运营上入不敷出,处 于亏损状态,包括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文学期刊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停 刊。但我们不能对文学期刊的发展失去信心,认为文学期刊走向了没落,被时代 所淘汰。文学期刊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组成部分,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文学的最高 水平,也曾经帮助很多文学青年圆了“作家梦”,我们要坚信文学期刊所遇到的 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能够坦然面对现实,摆正心态,勇于创新,文学期刊的春 天就一定会来临 (熊上斐《文学期刊要做永立时代的“弄潮儿”》,中国文明网2016年10月 28日) 材料 面对纯文学期刊发展的问题,不少人持悲观态度,比如《三联生活周刊》主 笔王晓峰曾表示,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 盲目的跟风。不过,《作家》主编宗仁发依然认为纯文学杂志对文学口味的高标 准要求不可取代
C.老年大学的学员更看重老年大学能给他们带来的晚年精神生活质量的改变, 而不是一纸毕业证书。 D.老年大学公益性质明显,很多老年大学都是企事业单位自主开设,社会化办 学力量应尽快加入进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先提出问题,在文化养老日益盛行的背景下,突显老年大学“入学难” 的问题。 B.文章接着分析问题,从老年人入学心理、老年大学办学主体单一等角度分析 问题产生的原因。 C.文章把老年大学的“入学难”“毕业难”与“适龄儿童”入学难和普通高校 看重学历进行了对比论证。 D.文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应鼓励推动社会化力量参与促进老年教 育、文化养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现象的产生,需要老年大学采取扩大招生,增加课程 来解决。 B.老年人人口基数庞大,老年大学数量相对较少,造成了老年大学入学率很低 的现状。 C.因为老年大学给老年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社交环境,所以老年大学的学员迟迟 不肯毕业。 D.不断丰富文化养老的形式和载体,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去”能缓解老年大 学的压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上世纪 80 年代是文学的辉煌岁月,也是文学期刊的灿烂时光,《当代》、《收 获》、《十月》都曾是千千万万文学青少年的必备读物。“我们经历过文学的盛 大节日,但现在我们也要面对文学边缘化的现状,这其实是个大趋势。”程永新 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代表纯文学的文学期 刊正在日益被边缘化。据不完全统计,半数以上的文学期刊运营上入不敷出,处 于亏损状态,包括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文学期刊也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停 刊。但我们不能对文学期刊的发展失去信心,认为文学期刊走向了没落,被时代 所淘汰。文学期刊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组成部分,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文学的最高 水平,也曾经帮助很多文学青年圆了“作家梦”,我们要坚信文学期刊所遇到的 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能够坦然面对现实,摆正心态,勇于创新,文学期刊的春 天就一定会来临。 (熊上斐《文学期刊要做永立时代的“弄潮儿”》,中国文明网 2016 年 10 月 28 日) 材料二: 面对纯文学期刊发展的问题,不少人持悲观态度,比如《三联生活周刊》主 笔王晓峰曾表示,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 盲目的跟风。不过,《作家》主编宗仁发依然认为纯文学杂志对文学口味的高标 准要求不可取代
为了抓住年轻读者,纯文学杂志也没停止过想办法。去年《收获》用秋冬专号和 第四、五期3本刊物推出“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刊载20位青年作家的新作, 他们还在多媒体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做了一些短的电子书。程永新说:“中国 很大,纯文学期刊还是有人会看,读者与我们的交流还是挺多的。我相信,纯文 学作品不会消失,纯文学期刊只要内容好,通过其他媒介载体也不会消失。” 《当代》也推出了几位年轻北漂生活作家的作品。“我们面向大学也有赠刊, 也在寻找目标读者。”孔令燕说,“纯文学期刊的发展问题,是社会发展必然的 结果。但是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人们的精神还是需要缓解。所以优秀的纯文学期 刊像文学的塔尖一样,我们必须当精品来做 有人说过去和现在的文学青年都还在,只是分散成为一个个群落。在搜索网 站上,你依然能看到有粉丝执着地在问:如何给这些纯文学杂志投稿?也依然有 粉丝热情的回答和支招。想做纯文学的人,和想看纯文学的人,其实一直都在互 相找寻着对方。 (刘慧《今天,你还看纯文学期刊吗?》,《华商报》2015年2月3日) 材料三 稿酬的提高对于我国文学期刊的发展能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千字千元” 时代是否就会带来文学期刊的复兴?业内人士对此态度却并不是那么乐观 首先,这样的收入标准较之作家付出的心血和其他艺术类行业,其实仍属于 较低水平。著名作家毕飞宇透露,1991年他的中篇处女作《孤岛》稿酬约为1700 元,相当于他当时3年的工资;而近年稿酬提高后,发表一个中篇大概能拿到万 把块,却仅相当于现在一两个月的工资,缩水十分严重。《人民文学》主编施战 军表示,与网络作家、编剧和畅销书作家的收入相比,文学期刊支付给纯文学作 家的稿费还是太低了,很多作者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或改善生活而改行了。 其次,文学期刊提髙稿酬大多是因有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的财政扶持。如《人民 文学》此次涨稿酬是得益于主管部门的一笔专项经费,去年《上海文学》和《收 获》提高稿酬标准也是基于上海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学发展基金”专项资助 有业内人士总结称:“在过去文学繁荣的时代,文学期刊的稿费也不高,但佳作 频出,那是因为文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很神圣,能够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 作品是一种荣耀。现在除了国家财政和政策扶持、杂志社多出精品力作之外,文 学期刊的复兴还得依靠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只有喜欢纯文学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文学期刊才可能重现辉煌。” (崔巍《文学期刊稿酬进入“千字千元”时代》,《北京青年报》2017年2 月1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去文学期刊的稿费并不高,但依然有不少佳作,那是因为能够在文学期刊 上发表作品是光荣的事。 B.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纯文学日渐式微,文 学期刊也已走向了没落。 C.尽管纯文学期刊正面临发展危机,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标准决不能降低,应 严把质量关,做出精品 D.“千字千元”的收入标准,比起作家付出的心血和其他艺术类行业的收入, 其实仍然属于较低水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为了抓住年轻读者,纯文学杂志也没停止过想办法。去年《收获》用秋冬专号和 第四、五期 3 本刊物推出“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刊载 20 位青年作家的新作。 他们还在多媒体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做了一些短的电子书。程永新说:“中国 很大,纯文学期刊还是有人会看,读者与我们的交流还是挺多的。我相信,纯文 学作品不会消失,纯文学期刊只要内容好,通过其他媒介载体也不会消失。” 《当代》也推出了几位年轻北漂生活作家的作品。“我们面向大学也有赠刊, 也在寻找目标读者。”孔令燕说,“纯文学期刊的发展问题,是社会发展必然的 结果。但是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人们的精神还是需要缓解。所以优秀的纯文学期 刊像文学的塔尖一样,我们必须当精品来做。” 有人说过去和现在的文学青年都还在,只是分散成为一个个群落。在搜索网 站上,你依然能看到有粉丝执着地在问:如何给这些纯文学杂志投稿?也依然有 粉丝热情的回答和支招。想做纯文学的人,和想看纯文学的人,其实一直都在互 相找寻着对方。 (刘慧《今天,你还看纯文学期刊吗?》,《华商报》2015 年 2 月 3 日) 材料三: 稿酬的提高对于我国文学期刊的发展能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千字千元” 时代是否就会带来文学期刊的复兴?业内人士对此态度却并不是那么乐观。 首先,这样的收入标准较之作家付出的心血和其他艺术类行业,其实仍属于 较低水平。著名作家毕飞宇透露,1991 年他的中篇处女作《孤岛》稿酬约为 1700 元,相当于他当时 3 年的工资;而近年稿酬提高后,发表一个中篇大概能拿到万 把块,却仅相当于现在一两个月的工资,缩水十分严重。《人民文学》主编施战 军表示,与网络作家、编剧和畅销书作家的收入相比,文学期刊支付给纯文学作 家的稿费还是太低了,很多作者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或改善生活而改行了。 其次,文学期刊提高稿酬大多是因有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的财政扶持。如《人民 文学》此次涨稿酬是得益于主管部门的一笔专项经费,去年《上海文学》和《收 获》提高稿酬标准也是基于上海市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学发展基金”专项资助。 有业内人士总结称:“在过去文学繁荣的时代,文学期刊的稿费也不高,但佳作 频出,那是因为文学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很神圣,能够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 作品是一种荣耀。现在除了国家财政和政策扶持、杂志社多出精品力作之外,文 学期刊的复兴还得依靠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只有喜欢纯文学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文学期刊才可能重现辉煌。” (崔巍《文学期刊稿酬进入“千字千元”时代》,《北京青年报》2017 年 2 月 18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过去文学期刊的稿费并不高,但依然有不少佳作,那是因为能够在文学期刊 上发表作品是光荣的事。 B.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纯文学日渐式微,文 学期刊也已走向了没落。 C.尽管纯文学期刊正面临发展危机,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标准决不能降低,应 严把质量关,做出精品。 D.“千字千元”的收入标准,比起作家付出的心血和其他艺术类行业的收入, 其实仍然属于较低水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跟风, 以致纯文学期刊被边缘化 B.文学期刊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组成部分,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所以不会被时代淘汰掉。 C.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文学青年一直都在,只是现在分散成一个个群落,纯文 学期刊要去寻找目标读者。 D.提高稿费对于文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千字千元”并不一定就会带 来文学期刊的复兴与辉煌。 6.关于发展纯文学,你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古镇 刘国芳 在古镇,女孩只是一个游客 女孩跟几个朋友随旅行团来古镇旅游,但这个叫古镇的地方,没有一点儿古朴或 古老的气息。古镇两边的房子都是新建的,虽然是仿古建筑,雕龙雕凤,但现代 气息显而易见。古镇的街道铺着红石板,十分好看,但这样的街道上没有一条车 辙,看不见高的低的车辆碾过的沟沟壑壑,也就是看不见一点儿历史的痕迹。街 两边有很多店,但和别的地方一样,卖可乐鲜橙多王老吉以及一些用塑料袋包好 的糖果糕点。走在这样的古镇上,女孩不时地皱眉,女孩跟同来的游客说:“这 地方怎么叫古镇呀,一点古意也没有?” 同来的游客说:“不错,这地方不像个古镇。”再走,女孩就看见古董店了。街 两边的店,全卖古董。走到这儿,女孩笑了笑,跟人说:“这儿才有一点儿古意。 说着,女孩进店了。 在店里,女孩看见一只紫砂壶。女孩拿起来看,店主见了,赶忙过来跟女孩说: “这是民国七年的宜兴紫砂壶。” 女孩说:“真的还是假的?” 店主说:“绝对真的,不骗你。” 女孩见店主那样认真,相信了,女孩说:“多少钱?” 店主说:“100块。” 女孩又看了看紫砂壶,开口说:“50块,卖不卖?” 店主稍作犹豫,同意了 女孩随后又进了另一家店,在这里,女孩看见一块好看的石头。石头上有图案, 那图案看起来像一只猴。女孩属猴,女孩立即喜欢上了这块石头。女孩随后又开 口问店主说:“这块石头上的图案怎么这么像猴,是天然的吗?
A.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跟风, 以致纯文学期刊被边缘化。 B.文学期刊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组成部分,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所以不会被时代淘汰掉。 C.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文学青年一直都在,只是现在分散成一个个群落,纯文 学期刊要去寻找目标读者。 D.提高稿费对于文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千字千元”并不一定就会带 来文学期刊的复兴与辉煌。 6.关于发展纯文学,你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古 镇 刘国芳 在古镇,女孩只是一个游客。 女孩跟几个朋友随旅行团来古镇旅游,但这个叫古镇的地方,没有一点儿古朴或 古老的气息。古镇两边的房子都是新建的,虽然是仿古建筑,雕龙雕凤,但现代 气息显而易见。古镇的街道铺着红石板,十分好看,但这样的街道上没有一条车 辙,看不见高的低的车辆碾过的沟沟壑壑,也就是看不见一点儿历史的痕迹。街 两边有很多店,但和别的地方一样,卖可乐鲜橙多王老吉以及一些用塑料袋包好 的糖果糕点。走在这样的古镇上,女孩不时地皱眉,女孩跟同来的游客说:“这 地方怎么叫古镇呀,一点古意也没有?” 同来的游客说:“不错,这地方不像个古镇。”再走,女孩就看见古董店了。街 两边的店,全卖古董。走到这儿,女孩笑了笑,跟人说:“这儿才有一点儿古意。” 说着,女孩进店了。 在店里,女孩看见一只紫砂壶。女孩拿起来看,店主见了,赶忙过来跟女孩说: “这是民国七年的宜兴紫砂壶。” 女孩说:“真的还是假的?” 店主说:“绝对真的,不骗你。” 女孩见店主那样认真,相信了,女孩说:“多少钱?” 店主说:“100 块。” 女孩又看了看紫砂壶,开口说:“50 块,卖不卖?” 店主稍作犹豫,同意了。 女孩随后又进了另一家店,在这里,女孩看见一块好看的石头。石头上有图案, 那图案看起来像一只猴。女孩属猴,女孩立即喜欢上了这块石头。女孩随后又开 口问店主说:“这块石头上的图案怎么这么像猴,是天然的吗?
店主说:“当然是天然的。” 女孩说:“真是天然的呀,怎么会这么像,简直是鬼斧神工。” 店主说:“说得对,就是鬼斧神工 这块石头店主要卖200块,女孩还价100块,成交。 在另一家店,女孩花60块钱买了一枚古币,店主说这是真正的乾隆年间的钱币 女孩看见上面锈迹斑斑,深信不疑,于是买下了。女孩买这些东西时,已经落在 队伍最后了,她出了店后,便跑着追上队伍,然后跟人家说:“我买了一只紫砂 壶,还有一块石头和一枚古币 旅行团一伙人就围着看,在问过价钱之后,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女孩买的东西 没有一个是真的。那紫砂壶是现在烧的,而且做工粗糙。那像猴的石头,是画上 去的。那古币也是新铸的。女孩不信。一个人便将那块石头在地上画起来,把有 图案的地方往地上画,画过后一看,上面的图案被磨掉了。 女孩被骗了,很沮丧,女孩说:“这地方的人怎么这样,还叫古镇呢,一点儿古 风都没有。” 一伙游客继续往前走,走了不久,女孩累了,不想走了。女孩问导游是否原路返 回,导游说返回,女孩于是不走了,在一户人家门口坐下来。 不一会儿,又走来一伙游客,游客中还有几位外国人。一个人看见了坐在门口的 女孩,走了过来。游客会说中文,他跟女孩说:“我可以跟你合张影吗?” 女孩点头,说可以 于是外国游客跟女孩合了影。还有几个游客,也跟女孩合了影。合过影了,一个 游客问女孩:“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你合影吗?” 女孩摇头。 游客说:“这古镇没有一点古老的气息,只有你,让人觉得古朴而纯真。 女孩忽然笑了,女孩说:“我不是古镇人,我也是游客。” 说完,女孩走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围绕古意古风来描写古镇的人、物、景、事,在“无古意”与“有古风” 之间反复交缠,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B.古镇的古董店卖的全是假古董,但价格并不高,还可以讨价还价,可见店主 们还是诚信经营的,表现了古镇的古意 C.小说结尾写道“女孩走了”,预示着古镇仅剩的一点古意也随之而去,留给 读者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和无言的怅惘 D.小说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和语言描写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语言简洁明了, 不拖泥带水,多用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 8.文末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6分)
店主说:“当然是天然的。” 女孩说:“真是天然的呀,怎么会这么像,简直是鬼斧神工。” 店主说:“说得对,就是鬼斧神工。” 这块石头店主要卖 200 块,女孩还价 100 块,成交。 在另一家店,女孩花 60 块钱买了一枚古币,店主说这是真正的乾隆年间的钱币。 女孩看见上面锈迹斑斑,深信不疑,于是买下了。女孩买这些东西时,已经落在 队伍最后了,她出了店后,便跑着追上队伍,然后跟人家说:“我买了一只紫砂 壶,还有一块石头和一枚古币。” 旅行团一伙人就围着看,在问过价钱之后,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女孩买的东西 没有一个是真的。那紫砂壶是现在烧的,而且做工粗糙。那像猴的石头,是画上 去的。那古币也是新铸的。女孩不信。一个人便将那块石头在地上画起来,把有 图案的地方往地上画,画过后一看,上面的图案被磨掉了。 女孩被骗了,很沮丧,女孩说:“这地方的人怎么这样,还叫古镇呢,一点儿古 风都没有。” 一伙游客继续往前走,走了不久,女孩累了,不想走了。女孩问导游是否原路返 回,导游说返回,女孩于是不走了,在一户人家门口坐下来。 不一会儿,又走来一伙游客,游客中还有几位外国人。一个人看见了坐在门口的 女孩,走了过来。游客会说中文,他跟女孩说:“我可以跟你合张影吗?” 女孩点头,说可以。 于是外国游客跟女孩合了影。还有几个游客,也跟女孩合了影。合过影了,一个 游客问女孩:“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你合影吗?” 女孩摇头。 游客说:“这古镇没有一点古老的气息,只有你,让人觉得古朴而纯真。” 女孩忽然笑了,女孩说:“我不是古镇人,我也是游客。” 说完,女孩走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围绕古意古风来描写古镇的人、物、景、事,在“无古意”与“有古风” 之间反复交缠,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B.古镇的古董店卖的全是假古董,但价格并不高,还可以讨价还价,可见店主 们还是诚信经营的,表现了古镇的古意。 C.小说结尾写道“女孩走了”,预示着古镇仅剩的一点古意也随之而去,留给 读者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和无言的怅惘。 D.小说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和语言描写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语言简洁明了, 不拖泥带水,多用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 8.文末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6 分) 答:
为什么游客们说古镇不像个古镇?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分) 答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察罕,西域人也。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奥鲁赤辟为理问,政事悉 委裁决,且令诸子受学焉。从镇南王征安南,师次泸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诣军 门自陈无罪,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从奧鲁赤移治 江西。宁都民言:“某乡石上云气五色,有物焉,视之玉玺也。不以兵取,恐为 居人所有。”众惑之。察罕曰:“妄也,是必构害仇家者。”核问之,果然。成 宗大德四年,御史台奏佥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 “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广西妖贼 高仙道以左道惑众,平民诖误者以数千计。既败,湖广行省命察罕与宪司杂治之 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遺,且焚其籍。众难之,察罕曰:“吾独当其 责,诸君无累也。”以治最闻,擢河南省郎中。武宗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 拜启曰:“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 自苦,如宗庙太后何?”仁宗辍泣曰:“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吾欲发府 库以赈鳏寡孤独,若何?”曰:“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 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谓得大臣体。初,察罕生于河中 其夜天气清肃,月白如昼。相者贺曰:“是儿必贵。”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 河中者,悉分与诸昆弟。昆弟贫来归者,复分与田宅奴婢。纵奴为民者甚众。故 人多称长者。既致仕,优游八年,以寿终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四》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次泸江次:驻扎 B.竟除武昌竟:竟然 C.吾独当其责当:承担 D.昆弟贫来归者归:投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问,元代各行中书省所属有理问所理问与副理问,明、清承宣布政使司沿 置 B.浮屠,亦作浮图,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又称佛塔为浮屠。文中指的是佛教
9.为什么游客们说古镇不像个古镇?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察罕,西域人也。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奥鲁赤辟为理问,政事悉 委裁决,且令诸子受学焉。从镇南王征安南,师次泸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诣军 门自陈无罪,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从奥鲁赤移治 江西。宁都民言:“某乡石上云气五色,有物焉,视之玉玺也。不以兵取,恐为 居人所有。”众惑之。察罕曰:“妄也,是必构害仇家者。”核问之,果然。成 宗大德四年,御史台奏佥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 “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广西妖贼 高仙道以左道惑众,平民诖误者以数千计。既败,湖广行省命察罕与宪司杂治之, 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众难之,察罕曰:“吾独当其 责,诸君无累也。”以治最闻,擢河南省郎中。武宗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 拜启曰:“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 自苦,如宗庙太后何?”仁宗辍泣曰:“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吾欲发府 库以赈鳏寡孤独,若何?”曰:“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 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谓得大臣体。初,察罕生于河中, 其夜天气清肃,月白如昼。相者贺曰:“是儿必贵。”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 河中者,悉分与诸昆弟。昆弟贫来归者,复分与田宅奴婢。纵奴为民者甚众。故 人多称长者。既致仕,优游八年,以寿终。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四》)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师次泸江 次:驻扎 B.竟除武昌 竟:竟然 C.吾独当其责 当:承担 D.昆弟贫来归者 归:投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理问,元代各行中书省所属有理问所理问与副理问,明、清承宣布政使司沿 置。 B.浮屠,亦作浮图,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又称佛塔为浮屠。文中指的是佛教 徒
C.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唐代始设此职,此后演变为常设官职,相当于副 宰相。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罕天资聪颖,博闻强志。奧鲁赤把政事全交给他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拜 他为师。 B.察罕善于辞令,明于事理。他怒斥安南王子,使其哑口无言;他劝仁宗以国 事为重。 C.察罕明察秋毫,断案公允。他在江西及时识破谣言,在广西区别处置妖术惑 众之人 D.察罕善良友爱,德行深厚。他把田宅分给兄弟,接济贫苦兄弟,并释放奴婢 为平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 译文: (2)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于公元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写 于从岳州前往潭州途中。此时作者滞留湖湘,以舟为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点明诗人的真实处境,并以燕子衔泥筑巢来形象地描绘春天的景象,引 出所咏对象一一燕子。 B.诗的第三、四两句运用拟人修辞,用燕子的疑惑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 情与长期漂泊的无奈。 C.最后两句,前十一字是字字写燕子,深情而无奈;后三字转而写诗人自己 凄楚悲怆,感人肺腑。 D.本诗所咏之燕与刘禹锡《乌衣巷》中的燕子都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昔日繁 华的衰落、世事的沧桑。 15.有人认为,本诗颈联的内容是以燕子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 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C.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唐代始设此职,此后演变为常设官职,相当于副 宰相。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 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察罕天资聪颖,博闻强志。奥鲁赤把政事全交给他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拜 他为师。 B.察罕善于辞令,明于事理。他怒斥安南王子,使其哑口无言;他劝仁宗以国 事为重。 C.察罕明察秋毫,断案公允。他在江西及时识破谣言,在广西区别处置妖术惑 众之人。 D.察罕善良友爱,德行深厚。他把田宅分给兄弟,接济贫苦兄弟,并释放奴婢 为平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 译文: ⑵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 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于公元 770 年(唐代宗大历五年)写 于从岳州前往潭州途中。此时作者滞留湖湘,以舟为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点明诗人的真实处境,并以燕子衔泥筑巢来形象地描绘春天的景象,引 出所咏对象——燕子。 B.诗的第三、四两句运用拟人修辞,用燕子的疑惑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 情与长期漂泊的无奈。 C.最后两句,前十一字是字字写燕子,深情而无奈;后三字转而写诗人自己, 凄楚悲怆,感人肺腑。 D.本诗所咏之燕与刘禹锡《乌衣巷》中的燕子都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昔日繁 华的衰落、世事的沧桑。 15.有人认为,本诗颈联的内容是以燕子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 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大会上 近平主席 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指 出:创新从来都死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 ”的豪情。 (2)已故评书演员单田芳凭着其顽强的毅力,在传统表演艺术事业上执着追求,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言:“,”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一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的处世原则,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忘忧国忧民。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今年的央视春晚,以欢娱、激扬的节目来表现70年来新中国的,焕发新时代中 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豪迈情怀。这其中,歌舞节目最为凸显。这些节目中,满怀深 情的歌唱与欢乐动感的舞蹈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后景的渲染画面也是的元素,()。 由于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晩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晩会, 而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在娱乐功能之外,今年的央视 春晚有着更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轴设计而 获得了文化深度,因小品等节目的丰富创新而获得了娱乐维度,这形成了己亥年 央视春晩两大亮点。今年春晚已过,明年的春晚又将出发。、,获得文化价值 与娱乐价值的统一,将是央视春晩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选择的最 佳路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翻地覆举足轻重继往开来陈陈相因 B.日新月异不可或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C.天翻地覆不可或缺薪尽火传推陈出新 D.日新月异举足轻重薪尽火传陈陈相因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景的渲染画面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 B.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因为后景的渲染画面得以增强 C.这些元素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 D.歌舞节目有了这些元素而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春晚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 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B.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 是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C.由于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仅仅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 晚会,而是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D.新中国70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仅仅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 而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0.下面这份申请书的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5 分) 听闻学校将成立校刊编辑部,我非常渴望加入,并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作为学 校文学院的一位学生,我在阅读写作方面造诣深厚,相信自己可以堪当此任,恳 请各位老师们批准我的请求
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大会上, 习 近 平 主 席 引 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指 出:创新从来都死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 , ”的豪情。 ⑵已故评 书演员单田芳凭着其顽强的毅力,在传统表演艺术事业上执着追求,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言:“ , ”。 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一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的处世原则,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忘忧国忧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今年的央视春晚,以欢娱、激扬的节目来表现 70 年来新中国的,焕发新时代中 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豪迈情怀。这其中,歌舞节目最为凸显。这些节目中,满怀深 情的歌唱与欢乐动感的舞蹈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后景的渲染画面也是的元素,()。 由于新中国 70 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 而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在娱乐功能之外,今年的央视 春晚有着更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因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主轴设计而 获得了文化深度,因小品等节目的丰富创新而获得了娱乐维度,这形成了己亥年 央视春晚两大亮点。今年春晚已过,明年的春晚又将出发。、 ,获得文化价值 与娱乐价值的统一,将是央视春晚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选择的最 佳路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天翻地覆 举足轻重 继往开来 陈陈相因 B.日新月异 不可或缺 继往开来 推陈出新 C.天翻地覆 不可或缺 薪尽火传 推陈出新 D.日新月异 举足轻重 薪尽火传 陈陈相因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后景的渲染画面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 B.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因为后景的渲染画面得以增强 C.这些元素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 D.歌舞节目有了这些元素而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新中国 70 周年主轴设计,春晚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 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B.新中国 70 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而 是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C.由于新中国 70 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仅仅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 晚会,而是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D.新中国 70 周年主轴设计,使得春晚不再仅仅是一台以娱乐为目的的综艺晚会, 而成为获得文化自信、传播主流价值的重要平台。 20.下面这份申请书的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5 分) 听闻学校将成立校刊编辑部,我非常渴望加入,并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作为学 校文学院的一位学生,我在阅读写作方面造诣深厚,相信自己可以堪当此任,恳 请各位老师们批准我的请求
)改为 (2)改为 (3)改为 (4)改为 (5)改为 21.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50字。(6分) 的身体 虎 看 家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青年自问:“怎样面对人生?”他苦思冥想后,竟然从自家房子里悟到了所有 答案 1)屋顶说:要高瞻远瞩。(2)空调说:要保持冷静。(3)时钟说:要珍惜光阴。(4)日 历说:要与时俱进。(5钱包说:要居安思危。(6)镜子说:要自我反省。(7)台灯说 要照亮别人。(8)墙壁说:要面壁思过。(⑨)大床说:要敢于梦想。⑩0窗户说:要拓 宽视野。ω地板说:要脚踏实地。⑩楼梯说:要步步为营。③马桶说:要懂得放 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其中两点或三点为基础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发言稿,拟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发表讲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透露个人信息 江西省临川一中、南昌二中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养老观念的转变,是“老年大学”需求增加的主观原因。) 2.C(“适龄儿童入学难”与“老年大学入学难”不是对比论证。“适龄儿童入 学难”问题在这里起衬托作用。)[来源:ZxXk.Com 3.D(A项“扩大招生,増加课程”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不能解决相关问题 B项造成了老年大学入学率低的原因还包括一些老年人迟迟不肯毕业,过度占用 了资源。C项以偏概全。老年大学的学员迟迟不肯毕业,在原文中应该有两个 因素,即老年大学兼具“学习与社交功能”。)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21.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50 字。(6 分) 答: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某青年自问:“怎样面对人生?”他苦思冥想后,竟然从自家房子里悟到了所有 答案! ⑴屋顶说:要高瞻远瞩。⑵空调说:要保持冷静。⑶时钟说:要珍惜光阴。⑷日 历说:要与时俱进。⑸钱包说:要居安思危。⑹镜子说:要自我反省。⑺台灯说: 要照亮别人。⑻墙壁说:要面壁思过。⑼大床说:要敢于梦想。⑽窗户说:要拓 宽视野。⑾地板说:要脚踏实地。⑿楼梯说:要步步为营。⒀马桶说:要懂得放 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其中两点或三点为基础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发言稿,拟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发表讲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透露个人信息。 江西省临川一中、南昌二中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养老观念的转变,是“老年大学”需求增加的主观原因。) 2.C(“适龄儿童入学难”与“老年大学入学难”不是对比论证。“适龄儿童入 学难”问题在这里起衬托作用。)[来源:Zxxk.Com] 3.D(A 项“扩大招生,增加课程”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不能解决相关问题。 B 项造成了老年大学入学率低的原因还包括一些老年人迟迟不肯毕业,过度占用 了资源。 C 项以偏概全。老年大学的学员迟迟不肯毕业,在原文中应该有两个 因素,即老年大学兼具“学习与社交功能”。)
4.B(曲解文意。“文学期刊也已走向了没落”错。原文说的是“代表纯文学的 文学期刊正在日益被边缘化……但我们不能对文学期刊的发展失去信心,认为文 学期刊走向了没落”。)[来源:学科网] 5.D(A项,强加因果。《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晓峰对纯文学期刊发展持悲观 态度,说“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 跟风”,但这并非“纯文学期刊被边缘化”的原因。材料一中指出,“随着市场 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代表纯文学的文学期刊正在日益被 边缘化”。B项,强加因果。“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并非 文学期刊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有的文学期刊己经停办了。C项,曲解文意 原文说的是“有人说过去和现在的文学青年都还在,只是分散成为一个个群 落”。) 6.示例:①纯文学作者要坦然面对现实,摆正心态,勇于创新;②纯文学期刊 社、出版社应多出精品力作,并积极探索其他媒介载体;③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 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财政扶持;④依靠社会大环境的改善,积极营造纯文学的学习 氛围,培育文学爱好者。(大意如此,答对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7.B(曲解文意。“可见店主们还是诚信经营的,表现了古镇的古意”错,店主 们所说的“绝对真的”“当然是天然的”“这是真正的乾隆年间的钱币”,全是 欺骗游客的说辞,谈不上“诚信经营”和“古意”。) 8.示例:①直接回应外国游客的话,以消除误会。②呼应小说开头“在古镇, 女孩只是一个游客”这句话,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故事完整。③侧面表现女 孩清秀、纯真、开朗的形象特点。④暗示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对古镇的反思。(言 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9.示例:之所以说古镇不像个古镇,是因为“古镇”没有一点儿古朴或古老的 气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房屋是新建的仿古建筑,现代气息很明显 ②街道上铺着红石板,却没有一点历史的痕迹;③街边店铺里卖的饮料、糖果、 糕点等,和别处一样;④镇上卖的古币、图案石和紫砂壶都是当代仿制的假货; ⑤古镇的人满脑子就是如何赚游客的钱,一点古风都没有:⑥外国游客感慨,“这 古镇没有一点古老的气息”。(符合文意,大意如此即可。每条理由1分,共6 分。) 10.B(曲解词义。竟,最终。) 11.B(曲解文意。浮屠,文中指的是佛塔。) 12.B(张冠李戴。“他怒斥安南王子,使其哑口无言”错。原文说的是“使者 辞屈”,并非安南王子本人。) 13.(1)镇南王命令察罕列举安南王的罪行,并加以斥责,使者哑口无言,安南王 子率众逃走。(得分点:“数”“屈”“举”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他审讯得知实情,议定诛杀首恶几人,其余的全部释放,并且焚烧了档案。(得 分点:“鞫”“纵遣”“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察罕是西域人。他体格魁伟,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强于记忆,通晓多国文字。 奥鲁赤任命察罕为理问,政事全交给察罕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们拜他为师。跟 随镇南王征讨安南,大军驻扎在泸江。安南王子派遣他的叔父来到军营门前自陈 无罪。镇南王命令察罕列举安南王的罪行,并加以斥责,使者哑口无言,安南王 子率众逃走。跟随奧鲁赤调任治理江西,宁都的老百姓说:“某乡的石头上有五 色云气,有一个东西在上面,仔细看是玉玺。不带土兵去取回,恐怕被持有人占
4.B(曲解文意。“文学期刊也已走向了没落”错。原文说的是“代表纯文学的 文学期刊正在日益被边缘化……但我们不能对文学期刊的发展失去信心,认为文 学期刊走向了没落”。)[来源:学科网] 5.D(A 项,强加因果。《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晓峰对纯文学期刊发展持悲观 态度,说“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 跟风”,但这并非“纯文学期刊被边缘化”的原因。材料一中指出,“随着市场 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代表纯文学的文学期刊正在日益被 边缘化”。B 项,强加因果。“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并非 文学期刊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有的文学期刊已经停办了。C 项,曲解文意。 原文说的是“有人说过去和现在的文学青年都还在,只是分散成为一个个群 落”。) 6.示例:①纯文学作者要坦然面对现实,摆正心态,勇于创新;②纯文学期刊 社、出版社应多出精品力作,并积极探索其他媒介载体;③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 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财政扶持;④依靠社会大环境的改善,积极营造纯文学的学习 氛围,培育文学爱好者。(大意如此,答对其中三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6 分。) 7.B(曲解文意。“可见店主们还是诚信经营的,表现了古镇的古意”错,店主 们所说的“绝对真的”“当然是天然的”“这是真正的乾隆年间的钱币”,全是 欺骗游客的说辞,谈不上“诚信经营”和“古意”。) 8.示例:①直接回应外国游客的话,以消除误会。②呼应小说开头“在古镇, 女孩只是一个游客”这句话,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故事完整。③侧面表现女 孩清秀、纯真、开朗的形象特点。④暗示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对古镇的反思。(言 之成理即可。每点 2 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 6 分。) 9.示例:之所以说古镇不像个古镇,是因为“古镇”没有一点儿古朴或古老的 气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房屋是新建的仿古建筑,现代气息很明显; ②街道上铺着红石板,却没有一点历史的痕迹;③街边店铺里卖的饮料、糖果、 糕点等,和别处一样;④镇上卖的古币、图案石和紫砂壶都是当代仿制的假货; ⑤古镇的人满脑子就是如何赚游客的钱,一点古风都没有;⑥外国游客感慨,“这 古镇没有一点古老的气息”。(符合文意,大意如此即可。每条理由 1 分,共 6 分。) 10.B(曲解词义。竟,最终。) 1 1.B(曲解文意。浮屠,文中指的是佛塔。) 12.B(张冠李戴。“他怒斥 安南王子,使其哑口无言”错。原文说的是“使者 辞屈”,并非安南王子本人。) 13.⑴镇南王命令察罕列举安南王的罪行,并加以斥责,使者哑口无言,安南王 子率众逃走。(得分点:“数”“屈”“举”各 1 分,句意 2 分,共 5 分。) ⑵他审讯得知实情,议定诛杀首恶几人,其余的全部释放,并且焚烧了档案。(得 分点:“鞫”“纵遣”“籍”各 1 分,句意 2 分,共 5 分。) 【参考译文】 察罕是西域人。他体格魁伟,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强于记忆,通晓多国文字。 奥鲁赤任命察罕为理问,政事全交给察罕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们拜他为师。跟 随镇南王征讨安南,大军驻扎在泸江。安南王子派遣他的叔父来到军营门前自陈 无罪。镇南王命令察罕列举安南王的罪行,并加以斥责,使者哑口无言,安南王 子率众逃走。跟随奥鲁赤调任治理江西,宁都的老百姓说:“某乡的石头上有五 色云气,有一个东西在上面,仔细看是玉玺。不带士兵去取回,恐怕被持有人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