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2016级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 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 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 迁徙,“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们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 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 中胜出。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 籍档案。“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 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毎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 造户籍。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 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 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 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 相对,意为国家的人。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 与徭役。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 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 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徙,人户要迁移 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在西周封建制下,是 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周天子除了保留王畿 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给无数的诸侯国。而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 将其余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也就是说,周天子能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虽 然周朝设有“司民”之官,“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但这里“书于版”(计
聊城 2016 级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3 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 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 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禁止民众自由 迁徙,“废逆旅” “使民无得擅徙”,人们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 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 中胜出。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 籍档案。“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 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 造户籍。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 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 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 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 相对,意为国家的人。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 与徭役。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 15 至 56 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 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徙,人户要迁移 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在西周封建制下,是 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周天子除了保留王畿 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给无数的诸侯国。而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 将其余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也就是说,周天子能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虽 然周朝设有“司民”之官,“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但这里“书于版”(计
入户籍)的人口,显然只是生活于王畿的臣民而已。至于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 的。这样,经典封建制下的人口,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贵族(周天子、诸侯与大夫),他们是 各级贲族的“私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塔状社会。 先秦封建制瓦解之后,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不再有贵族,因而也不再有“私民”,全 体臣民都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 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生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的陷阱,因为失 去了贵族这个中间阶层,国家直接统辖无数的“编户齐民”,极容易造成国家对国民的奴役 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 (摘自《户籍上的中国》,作者吴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国通过废旅店的方式来禁止百姓擅自迁徙,百姓若不得已外出,需要持介绍信住店, 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 B.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籍制度,都设有专门管理户籍和人口的官员,只是相比 较而言,西周管理的人口数量比汉代少 C.在刘邦的大军攻进咸阳时,萧何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资料,这体现了他过人的 政治远见 D.“编户齐民”尽管将国民从贵族隶属中解放出来,但造成了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 国家的依附,所以也是一个历史的陷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谈及秦国、汉朝的户籍管理,并与西周封建制进行对比,西周没必要也不可能进行 全民户口登记 B.文章首段重点谈论秦国户籍管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引经据典进行论证,而且摆事 实进行论证。 C.文章第二、三段论述汉代户口登记制度,内容详实,户籍每年进行核査,而且登记的信 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等 D.文章末尾对社会结构进行探讨,从深层进行挖掘,先秦贵族阶层的消失,社会瓦解,贵 族和私民都成为公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先建立了严格周密的户籍登记制度,要求国内无论男女老少,都 需要登记,出生要及时注册,死亡要及时销户
入户籍)的人口,显然只是生活于王畿的臣民而已。至于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 的。这样,经典封建制下的人口,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贵族(周天子、诸侯与大夫), 他们是 各级责族的“私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塔状社会。 先秦封建制瓦解之后,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不再有贵族,因而也不再有“私民”,全 体臣民都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 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生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的陷阱,因为失 去了贵族这个中间阶层,国家直接统辖无数的“编户齐民”,极容易造成国家对国民的奴役 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 (摘自《户籍上的中国》,作者吴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秦国通过废旅店的方式来禁止百姓擅自迁徙,百姓若不得已外出,需要持介绍信住店, 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 B. 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籍制度,都设有专门管理户籍和人口的官员,只是相比 较而言,西周管理的人口数量比汉代少。 C. 在刘邦的大军攻进咸阳时,萧何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资料,这体现了他过人的 政治远见。 D. “编户齐民”尽管将国民从贵族隶属中解放出来,但造成了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 国家的依附,所以也是一个历史的陷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谈及秦国、汉朝的户籍管理,并与西周封建制进行对比,西周没必要也不可能进行 全民户口登记。 B.文章首段重点谈论秦国户籍管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引经据典进行论证,而且摆事 实进行论证。 C.文章第二、三段论述汉代户口登记制度,内容详实,户籍每年进行核査,而且登记的信 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等。 D.文章末尾对社会结构进行探讨,从深层进行挖掘,先秦贵族阶层的消失,社会瓦解,贵 族和私民都成为公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先建立了严格周密的户籍登记制度,要求国内无论男女老少,都 需要登记,出生要及时注册,死亡要及时销户
B.秦国在诸侯争霸中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户口登记制度,获得了全民动员的能 力和丰厚的财力,其中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C.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是对秦朝全民户口登记制度的继承和完善,在逐级加强户籍管 理的基础上,汉代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员 D.西周封建社会是一个区别于秦汉扁平化社会结构的多层塔状社会,比如:各诸侯国的人 口受诸侯节制,不受周天子管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柳先生的正骨音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 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 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 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 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 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 的,儿子的喜妤,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 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 璧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 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 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 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夭,柳先生在药铺 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 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B. 秦国在诸侯争霸中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户口登记制度,获得了全民动员的能 力和丰厚的财力,其中商鞅变法功不可没。 C. 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是对秦朝全民户口登记制度的继承和完善,在逐级加强户籍管 理的基础上,汉代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员。 D. 西周封建社会是一个区别于秦汉扁平化社会结构的多层塔状社会,比如:各诸侯国的人 口受诸侯节制,不受周天子管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 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 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 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 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 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 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 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 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 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 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 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 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 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 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 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 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 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泂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 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 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 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 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 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嘠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 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 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換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 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 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換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 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 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 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 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 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 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 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 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 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 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 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 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 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 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 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 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 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 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 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 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5.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6.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自2013 年年底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与 完善,系统回答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目前,我国扶 贫必须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 我国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从我国当前形势看,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农村地区脱 贫奔富最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 发展项目。这需要紧紧抓实“三个覆盖”:产业发展覆盖到村,强化致富门路,加大回引创 业力度,把产业发展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道路硬化覆盖到社,夯实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技能培训覆盖到户,提升造血功能,细化技能培训 规划,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转移的培训力度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 年第 4 期,有改动)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 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B.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 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 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X K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 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5.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6.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自 2013 年年底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与 完善,系统回答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目前,我国扶 贫必须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我国实现到 2020 年让 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从我国当前形势看,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农村地区脱 贫奔富最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 发展项目。这需要紧紧抓实“三个覆盖”:产业发展覆盖到村,强化致富门路,加大回引创 业力度,把产业发展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道路硬化覆盖到社,夯实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技能培训覆盖到户,提升造血功能,细化技能培训 规划,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转移的培训力度
(选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三: 在短短数十年里,中国已经使得近7亿人口脱离绝对贫困,是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奇迹。 不过,新的反贫困运动仍有必要,因为全球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导致收入分化和社会不公平, 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不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保护社会的最基本手段 也就是说,扶贫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基本社会公平和正义。但是,现实中的精准扶贫往往产生 着新的问题,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因为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就存在着一个 分配给谁的问题。因为是通过分配方式进行,经常会导致村民“阶级”的再分化,产生新 类型的社会“不公平”,一般表现在不同宗族之间、家族之间、村民群体之间。一旦涉及利 益分配,这些传统的因素和新产生的因素都会卷入进来,这样很容易产生新的“认同”政治。 在很多地方,社会对基层官员的信任度本来就不高,“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政治,搞不好 容易造成新的隔离和新的对立。 (选自“和讯网”,有删改) 材料四 精准扶贫是一项惠民工程,目的之一是能够让农村地区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 实现小康社会。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困由此而生。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诸多访问对象的文化程度只停留在 小学低年级水平。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接受教育的人极少,中年人中大多女性没有接受过教育。 文化水平过低使得村民对大多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不愿接受新鲜的东西。他们对于国家政 策的理解上也就产生了困难,一般不太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所以出现了对精准扶贫参与度 不高的现象。发展教育,提高村民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对解决贫困问题尤为重要。 (选自《科学与财富》期刊,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如果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脱贫”的目标,就必须在“扶贫”的实践中将精准扶贫 落到实处 B.“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技术指导,可见“扶技”是当前精 准扶贫的核心。 C.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一旦涉及利益分配,就容易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 公平” D.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民对“精准扶贫”这一惠民工程理解不到位,不愿意接受这一新鲜 政策。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则材料都关注到精准扶贫所产生的困惑与难题,但对实现扶贫目标并没有抱着消极悲 观的态度 B.四则材料都没有注重对新闻事实的“点”上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面”上对精准扶贫进
(选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三: 在短短数十年里,中国已经使得近 7 亿人口脱离绝对贫困,是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奇迹。 不过,新的反贫困运动仍有必要,因为全球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导致收入分化和社会不公平, 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不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保护社会的最基本手段。 也就是说,扶贫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基本社会公平和正义。但是,现实中的精准扶贫往往产生 着新的问题,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因为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就存在着一个 分配给谁的问题。因为是通过分配方式进行,经常会导致村民“阶级”的再分化,产生新一 类型的社会“不公平”,一般表现在不同宗族之间、家族之间、村民群体之间。一旦涉及利 益分配,这些传统的因素和新产生的因素都会卷入进来,这样很容易产生新的“认同”政治。 在很多地方,社会对基层官员的信任度本来就不高,“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政治,搞不好 容易造成新的隔离和新的对立。 (选自“和讯网”,有删改) 材料四: 精准扶贫是一项惠民工程,目的之一是能够让农村地区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 实现小康社会。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困由此而生。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诸多访问对象的文化程度只停留在 小学低年级水平。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接受教育的人极少,中年人中大多女性没有接受过教育。 文化水平过低使得村民对大多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不愿接受新鲜的东西。他们对于国家政 策的理解上也就产生了困难,一般不太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所以出现了对精准扶贫参与度 不高的现象。发展教育,提高村民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对解决贫困问题尤为重要。 (选自《科学与财富》期刊,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如果要在 2020 年基本实现“脱贫”的目标,就必须在“扶贫”的实践中将精准扶贫 落到实处。 B.“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技术指导,可见“扶技”是当前精 准扶贫的核心。 C.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一旦涉及利益分配,就容易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 公平”。 D.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民对“精准扶贫”这一惠民工程理解不到位,不愿意接受这一新鲜 政策。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四则材料都关注到精准扶贫所产生的困惑与难题,但对实现扶贫目标并没有抱着消极悲 观的态度。 B.四则材料都没有注重对新闻事实的“点”上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面”上对精准扶贫进
行了深入思考 C.对于“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材料一重在理论支撑,材料二重在“扶技”问题,后两 则重在产生的难题 D.四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网站,有杂志,但都捕捉到社会热点,体现了 新闻的时效性。 9.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分) 古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 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 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 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 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 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 战,命帐下士被已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 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 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抵舰,兜鍪尽 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 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 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炬次东桑通浪进湖有浅舟难回旋菜惹入江损敌 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栅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 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 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 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 祖挥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行了深入思考。 C.对于“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材料一重在理论支撑,材料二重在“扶技”问题,后两 则重在产生的难题。 D.四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网站,有杂志,但都捕捉到社会热点,体现了 新闻的时效性。 9.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 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 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 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 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 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 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 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 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 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抵舰,兜鍪尽 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 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 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 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栅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 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 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 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 祖挥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 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 水路结栅 B.师次左蠡/邇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 /水路结栅 C.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 水路结栅 D.师次左蠡/邇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 /水路结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如宋太祖、明太祖等 B.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曾名“建康”“建业”,史上曾是西晋、吴、宋、齐、梁、陈六个 朝代的都城。 C.“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 D.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俞通海遭逢乱世,投靠明主。元末世乱,他与父亲等建立水军,在太祖急需船只时受父 命归顺太祖。 B.俞通海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胥口作战中,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结果被敌军射伤右 眼 C.俞通海忠心耿耿,临危不惧。太祖在康郎山遇险,俞通海奋不顾身,独自营救太祖脱险。 D.俞通海治军严明,关爱百姓。在攻克湖州和攻取太仓以后,秋毫无犯,当地百姓十分欢 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 (2)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 (二店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 家
A.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 水路结栅 B.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 /水路结栅 C.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 水路结栅 D.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 /水路结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如宋太祖、明太祖等。 B.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曾名“建康”“建业”,史上曾是西晋、吴、宋、齐、梁、陈六个 朝代的都城。 C.“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 D.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俞通海遭逢乱世,投靠明主。元末世乱,他与父亲等建立水军,在太祖急需船只时受父 命归顺太祖。 B. 俞通海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胥口作战中,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结果被敌军射伤右 眼。 C. 俞通海忠心耿耿,临危不惧。太祖在康郎山遇险,俞通海奋不顾身,独自营救太祖脱险。 D. 俞通海治军严明,关爱百姓。在攻克湖州和攻取太仓以后,秋毫无犯,当地百姓十分欢 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 (2)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 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②舍,翛然尚闭关。 【注】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 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 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竹”和“雪”又蕴含着人物品节和对环境的关切。 C.颈联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D.全诗写景优美, 借景抒情,写景十分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 收,极富感染力。 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如何回忆胡 居士的。(6分) 16.(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6分)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描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 状其楼阁之高 (3)李白的《蜀道难》极力渲染蜀道难于上青天,“ ”一句,写的是 让人听后吓得顿失颜色 ”一句,写的是人看到蜀道后多有感慨和叹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共9分)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 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
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②舍,翛然尚闭关。 【注】①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 的更鼓之声。②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 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了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 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竹”和“雪”又蕴含着人物品节和对环境的关切。 C.颈联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D.全诗写景优美, 借景抒情,写景十分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 收,极富感染力。 15. 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如何回忆胡 居士的。(6 分) 16.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l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6 分)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 话“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 状其楼阁之高。 (3)李白的《蜀道难》极力渲染蜀道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 让人听后吓得顿失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人看到蜀道后多有感慨和叹 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共 9 分)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 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
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 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 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 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 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 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 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 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的精神之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 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20.下面是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的初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5分) 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金秋十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迎来建校60周年诞辰。为了更好地展示学校办学 成就,表达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学校将以“地学摇篮·六秩华章”为主题,于2018年
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 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 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 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 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 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 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 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土地和天空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20.下面是中国地质大学 60 周年校庆公告的初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5 分) 中国地质大学 60 周年校庆公告 金秋十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迎来建校 60 周年诞辰。为了更好地展示学校办学 成就,表达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学校将以“地学摇篮·六秩华章”为主题,于 201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