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2015届高三14-15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 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 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 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 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 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 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一一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 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 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 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 的感受一一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 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 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 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 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 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 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 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 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 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 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 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 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 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 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一一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 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 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 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
山西省忻州 2015 届高三 14-15 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 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 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 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 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 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 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 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 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 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 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 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 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 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 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 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 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 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 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 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 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 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 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 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 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 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 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 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
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 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 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 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 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 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 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 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1.下列关于乡愁与现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愁与人类现代化结伴而行,每个人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到,是人们因不堪 忍受无根的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B.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的 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 憧憬。 C.乡愁作为一种思乡、怀乡之情,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忧国忧 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D.乡愁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对步入现代 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意义的乡愁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文化乡愁则 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B.乡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积淀成一种文化记忆,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伴随人的一生 C.文化记忆编织人的文化成长之路,“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社会行为的基本 要求,只有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D.乡愁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是民族 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 自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 看的、消极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 的感情。 C.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 人们浮躁的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的心理 距离。 D.乡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 种顾盼,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为了生计各奔东西,人与人之间 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变远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每小题3分)
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 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 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 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 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 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 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 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1. 下列关于乡愁与现代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愁与人类现代化结伴而行,每个人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到,是人们因不堪 忍受无根的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B.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的 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 憧憬。 C.乡愁作为一种思乡、怀乡之情,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忧国忧 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 D.乡愁是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对步入现代 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意义的乡愁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现代意义的文化乡愁则 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B.乡愁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积淀成一种文化记忆,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伴随人的一生。 C.文化记忆编织人的文化成长之路, “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社会行为的基本 要求,只有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才能真切感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体温。 D.乡愁传达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是民族 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愁是我们串联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通过乡愁我们找到 自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B.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能简单地视为向后 看的、消极的怀旧,不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还有这个地方承载的人与人之间 的感情。 C.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乡愁能够抚平 人们浮躁的心绪,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的心理 距离。 D.乡愁产生于距离,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 一种顾盼,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为了生计各奔东西,人与人之间 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变远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每小题 3 分)
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 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 太子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 由是擢黄门侍郎。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 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 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 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 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 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 身保位,无复直言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 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 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 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 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 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取材于《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惠妃德之感激 B.每奏对,常称旨符合 各有常度制度 D.百官迁除贬官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李林甫为人阴险、玩弄权术的一组()(3 分) ①深结宦官及妃嫔家 ②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 ③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④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 ⑤百官迁除,各有常度 ⑥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林甫特意收买宦官和后宫嫔妃,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是为了自己能够 “奏对称旨”,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 B.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李林甫明目张胆地恐吓谏臣,使其缄口,企 图在朝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C.张九龄虽然以文学为玄宗所重,而且也看出了李林甫的险恶,但由于皇帝昏 聩失察,终究不免为李林甫所陷害。 D.在李林甫的掌控下,朝中的许多才俊被束缚在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善 于搞歪门邪道的人却能得到重用提拔 7.翻译下例句子(10分) (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5分) (2)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5分
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 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 太子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 由是擢黄门侍郎。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 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 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 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 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 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 身保位,无复直言。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 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 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 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 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 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取材于《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惠妃德之 感激 B.每奏对,常称旨 符合 C.各有常度 制度 D.百官迁除 贬官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李林甫为人阴险、玩弄权术的一组( )(3 分) ①深结宦官及妃嫔家 ②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 ③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④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 ⑤百官迁除,各有常度 ⑥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林甫特意收买宦官和后宫嫔妃,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是为了自己能够 “奏对称旨”,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 B.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李林甫明目张胆地恐吓谏臣,使其缄口,企 图在朝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C.张九龄虽然以文学为玄宗所重,而且也看出了李林甫的险恶,但由于皇帝昏 聩失察,终究不免为李林甫所陷害。 D.在李林甫的掌控下,朝中的许多才俊被束缚在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善 于搞歪门邪道的人却能得到重用提拔。 7.翻译下例句子(10 分) (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5 分) (2)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8-9题 眼儿媚 秦观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归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注】清朝黄苏《蓼园词选》中云:“此久别忆内词耳”。 8.上片开头两句“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双燕子,两行归雁”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 2)《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 致的两句诗是 (3)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晚秋 亚美尼亚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 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 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娇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 心脾的香水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 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在孤儿院一起长大的玛妮克结了 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 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 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 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 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ⅹ光片 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说,时间非常紧迫,每 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 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 脑袋。这片开满黄色的小花、撒着一片片树荫的草地让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他们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 8—9 题。 眼儿媚 秦 观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归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注】清朝黄苏《蓼园词选》中云:“此久别忆内词耳”。 8.上片开头两句“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在词中有什么作用?(5 分) 9. “一双燕子,两行归雁”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试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一文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话是 , ? (2)《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可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 致的两句诗是 , 。 (3)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 ,_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晚 秋 亚美尼亚 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 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 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娇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 心脾的香水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 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在孤儿院一起长大的玛妮克结了 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 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 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 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 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 x 光片 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说,时间非常紧迫,每 一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 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 脑袋。这片开满黄色的小花、撒着一片片树荫的草地让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他们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
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 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复读生梅 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 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 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就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 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 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车轮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的是己经吓得半死了 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 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 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 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在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 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 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瓦萨卡的注意 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 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 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 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 马上又停住了:他心砰砰跳地跳,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 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 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 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依旧迈着跳舞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 方向走去了。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 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 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卸重负。“我鬼迷心窍了, 他心烦意乱地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走着,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从前的老 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 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1)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 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 卡产生的心里冲击
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 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复读生梅 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 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 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就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 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 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车轮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 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 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 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 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在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 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 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瓦萨卡的注意 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 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 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 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 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 马上又停住了:他心砰砰跳地跳,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 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 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 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依旧迈着跳舞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 方向走去了。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 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 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卸重负。“我鬼迷心窍了,” 他心烦意乱地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走着,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从前的老 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 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1)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 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 卡产生的心里冲击
C.“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 卡从小缺乏教养。 D.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 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小说的标题“晩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 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2)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6分) (3)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4)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 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飞机的“中国心”吴大观的“中国情”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空前的灾难。中学时代 就对“航空”有着极大兴趣的吴大观在目睹了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后, 下定决心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航空救国”之路,毅然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学航 空系。毕业后不久因成绩突出,被选赴美国航空发动机厂学习、深造。在美期间 亲身感受到的种族歧视,深深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了他发奋图强的志 气和爱国、救国的热情。1947年,他婉言谢绝了友人请他留美继续学习、就业 的好意,毅然回到祖国,报效国家和人民 从美国回来,国民党的腐败无能,让吴大观满腔的报国热情得不到施展。1948 年冬,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他带着家人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吴 大观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航空发动机事业中。1956年11月,他在沈阳建立了第 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并亲自领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的喷发1A发 动机。1959年9月,他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2号发动机上台试车,向国庆10 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 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据日本业界的一项分析,在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比 这一数值上,船舶为1,轿车为9,计算机为300,支线飞机是800,而航空发动 机则高达1400,因而它被称为世界工业产品中的皇冠。文革结束后,新中国建 设的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航空工业更是如此。 1977年底,吴大观被调到西安发动机制造厂,全面负责英国罗·罗公司斯贝发 动机专利技术的引进和试制。1980年5月,引进的第一台斯贝发动机制造成功 这次技术引进对加速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具有战略意义。对此,罗·罗公司的 位技术董事胡克先生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啊!买我们的苹果,还想要连苹 果树都买走。苹果树嘛,那是另一回事儿。”言外之意是核心技术他们是不会卖 给我们的。这也让吴大观清醒地认识到航空工业的发展应该走独立自主的研发道 路 1983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 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只有少数人坚持自行研制。在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 的关键时刻,吴大观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 的道路。否则,我们在这方面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 于是他和我国九位专家联名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最后经 邓小平批示,“太行”发动机项目才得以立项
C.“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 卡从小缺乏教养。 D.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 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E.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 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2)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6 分) (3)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 分) (4)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 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飞机的“中国心” 吴大观的“中国情” 1937 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空前的灾难。中学时代 就对“航空”有着极大兴趣的吴大观在目睹了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后, 下定决心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航空救国”之路,毅然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学航 空系。毕业后不久因成绩突出,被选赴美国航空发动机厂学习、深造。在美期间 亲身感受到的种族歧视,深深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了他发奋图强的志 气和爱国、救国的热情。1947 年,他婉言谢绝了友人请他留美继续学习、就业 的好意,毅然回到祖国,报效国家和人民。 从美国回来,国民党的腐败无能,让吴大观满腔的报国热情得不到施展。1948 年冬,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他带着家人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吴 大观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航空发动机事业中。1956 年 11 月,他在沈阳建立了第 一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并亲自领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的喷发 1A 发 动机。1959 年 9 月,他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 2 号发动机上台试车,向国庆 10 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 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据日本业界的一项分析,在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比 这一数值上,船舶为 1,轿车为 9,计算机为 300,支线飞机是 800,而航空发动 机则高达 1400,因而它被称为世界工业产品中的皇冠。文革结束后,新中国建 设的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航空工业更是如此。 1977 年底,吴大观被调到西安发动机制造厂,全面负责英国罗·罗公司斯贝发 动机专利技术的引进和试制。1980 年 5 月,引进的第一台斯贝发动机制造成功, 这次技术引进对加速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具有战略意义。对此,罗·罗公司的 一位技术董事胡克先生说:“你们中国人真厉害啊!买我们的苹果,还想要连苹 果树都买走。苹果树嘛,那是另一回事儿。”言外之意是核心技术他们是不会卖 给我们的。这也让吴大观清醒地认识到航空工业的发展应该走独立自主的研发道 路。 1983 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 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只有少数人坚持自行研制。在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 的关键时刻,吴大观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 的道路。否则,我们在这方面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 于是他和我国九位专家联名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最后经 邓小平批示,“太行”发动机项目才得以立项
十八年后,“太行”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 的跨越。而当年下马的“斯贝”发动机也“变身”为“秦岭”,为我国自主研制 的“飞豹”歼击轰炸机装上了一颗“中国心”。 吴大观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发动机,献给了他深爱的航空事业,献 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从1963年起,吴大观每月多交100元党费,同事们 都不理解,可是他总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省吃俭用,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 裕,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作为共产党员,把钱节省下缴党费,心里踏实,党 给我的太多,我为党做的太少。”早在沈阳工作的时候,吴大观已是国家二级工 程师,每月273元,在当时普遍实行低工资的年代里,单位数他的工资最高,为 此,他总感觉到不安,后来曾经两次打报告要求给自己减工资,都遭到拒绝。1963 年吴大观向组织多缴了第一笔党费,把1200元寄到越南驻中国大使馆,支持抗 美援越,此后就开始每月多缴100元党费 1982年,吴大观从西安调到北京,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并从1996年起每月多 缴200元党费。近些年,他的工资增加了,为了救济农村贫困的失学儿童,他向 希望工程捐款6000多元,向西南联大教育基金捐教2万元,临终前又拿出10 万积蓄缴纳最后一次党费,走进吴大观的家,我们看到的是80年代的旧家具, 斑驳破旧的皮沙发,与时代接不上轨的洋瓷碗,袖口磨起白边的中山装,开口的 旧皮鞋……就是这样一位省吃俭用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捐献巨额党费,一点 都没有犹豫。 吴大观的外孙女梁焱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道:“在你眼里,你的外公是个怎 样的人?”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外公是一个中国人。”2009年3月18日, 九十三岁的吴大观那颗为中国航空事业热烈跳动的心,停止了跳动。而此时,装 着“中国心”的我国第三代战机正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 (摘自李倩《飞机的“中国心”吴大观的“中国情”》和徐秉君《中国航空发动 机之父一一吴大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目睹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的吴大观在孙 中山先生“航空救国”口号的影响下,毅然决定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学航空系 B.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 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综合国力较弱,我们尚没能掌握这项核心技术。 C.我国引进的第一台斯贝发动机制造成功意义重大,但罗·罗公司技术董事的 一番话也让吴大观认识到航空工业的发展要想不受制于人,就要走自主研发的道 路 D.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大多数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 成熟的发动机,只有包括吴大观在内的十名专家坚持自行研制 E.这篇传记述评结合,在记叙吴大观感人事迹的同时,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评价 他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卓越贡献,赞美他克己为国的高尚品格,富有感染力 (2)吴大观最终能为中国战机装上“中国心”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3)文章最后写到吴大观的外孙女粱焱回答记者的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 简要分析。(6分) (4)吴大观一生是怎样诠释他的“中国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十八年后,“太行”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 的跨越。而当年下马的“斯贝”发动机也“变身”为“秦岭”,为我国自主研制 的“飞豹”歼击轰炸机装上了一颗“中国心”。 吴大观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发动机,献给了他深爱的航空事业,献 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从 1963 年起,吴大观每月多交 100 元党费,同事们 都不理解,可是他总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省吃俭用,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 裕,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作为共产党员,把钱节省下缴党费,心里踏实,党 给我的太多,我为党做的太少。”早在沈阳工作的时候,吴大观已是国家二级工 程师,每月 273 元,在当时普遍实行低工资的年代里,单位数他的工资最高,为 此,他总感觉到不安,后来曾经两次打报告要求给自己减工资,都遭到拒绝。1963 年吴大观向组织多缴了第一笔党费,把 1200 元寄到越南驻中国大使馆,支持抗 美援越,此后就开始每月多缴 100 元党费。 1982 年,吴大观从西安调到北京,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并从 1996 年起每月多 缴 200 元党费。近些年,他的工资增加了,为了救济农村贫困的失学儿童,他向 希望工程捐款 6000 多元,向西南联大教育基金捐教 2 万元,临终前又拿出 10 万积蓄缴纳最后一次党费,走进吴大观的家,我们看到的是 80 年代的旧家具, 斑驳破旧的皮沙发,与时代接不上轨的洋瓷碗,袖口磨起白边的中山装,开口的 旧皮鞋……就是这样一位省吃俭用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捐献巨额党费,一点 都没有犹豫。 吴大观的外孙女梁焱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道:“在你眼里,你的外公是个怎 样的人?”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外公是一个中国人。”2009 年 3 月 18 日, 九十三岁的吴大观那颗为中国航空事业热烈跳动的心,停止了跳动。而此时,装 着“中国心”的我国第三代战机正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 (摘自李倩《飞机的“中国心”吴大观的“中国情”》和徐秉君《中国航空发动 机之父——吴大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目睹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的吴大观在孙 中山先生“航空救国”口号的影响下,毅然决定从西南联大机械系转学航空系。 B.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装备水平、科技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 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综合国力较弱,我们尚没能掌握这项核心技术。 C.我国引进的第一台斯贝发动机制造成功意义重大,但罗·罗公司技术董事的 一番话也让吴大观认识到航空工业的发展要想不受制于人,就要走自主研发的道 路。 D.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大多数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 成熟的发动机,只有包括吴大观在内的十名专家坚持自行研制。 E.这篇传记述评结合,在记叙吴大观感人事迹的同时,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评价 他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卓越贡献,赞美他克己为国的高尚品格,富有感染力。 (2)吴大观最终能为中国战机装上“中国心”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3)文章最后写到吴大观的外孙女粱焱回答记者的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 简要分析。(6 分) (4)吴大观一生是怎样诠释他的“中国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 代书法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 ,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 之 A.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4名热心乘客一起将 患者送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赢得了网友一片点赞。 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 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 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 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表现在抢座位之类的芝麻小事上,尚且如此,而在比座位更 大的利益的争斗上,显示出的惨烈则更令人难以想象。它的结果,是让人变得更 自私,让社会变得更暴戾,让世界变得更令人担心。 ①在拼抢中亲人间必须只帮亲不帮理 ②这些丛林原则,是许多人秘而不宣却深入血液的潜规则,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 根 ③他们坚信人生是一场血泪的战斗,不输在起跑线上,不争抢就什么都得不到 ④它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文明等级,而将每个人置于潜在的危险之中 ⑤但这种美德,与某些人私底下所信奉并传诸孩子们的信条却不一样 ⑥谦和与礼让,曾是我们社会印在书面写在墙上挂在嘴上的美德 A.②④⑥⑤③①B.⑥⑤③①②④C.⑥③①②④⑤D.②③①⑥⑤④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 早于市。①,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 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③,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 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17.给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5分)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①(30字以内)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 卓越),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________。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 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 代书法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________之处。 A.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 4 名热心乘客一起将 患者送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赢得了网友一片点赞。 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 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 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 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 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 , , 。 , 。表现在抢座位之类的芝麻小事上,尚且如此,而在比座位更 大的利益的争斗上,显示出的惨烈则更令人难以想象。它的结果,是让人变得更 自私,让社会变得更暴戾,让世界变得更令人担心。 ①在拼抢中亲人间必须只帮亲不帮理 ②这些丛林原则,是许多人秘而不宣却深入血液的潜规则,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 根 ③他们坚信人生是一场血泪的战斗,不输在起跑线上,不争抢就什么都得不到 ④它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文明等级,而将每个人置于潜在的危险之中 ⑤但这种美德,与某些人私底下所信奉并传诸孩子们的信条却不一样 ⑥谦和与礼让,曾是我们社会印在书面写在墙上挂在嘴上的美德 A.②④⑥⑤③① B.⑥⑤③①②④ C.⑥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⑥⑤④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 早于市。 ①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 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 ② 。 ③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 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17.给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注意字数要求。(5 分)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① (30 字以内)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追求 卓越),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②(30字以内)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一一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请工整书写,力求美观 忻州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三期中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B“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 2.C.原文是“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非条件关系 3.D.“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为了生计各奔东西”原 文无据 4.D(任命官职) 5.A(⑤写李林甫在官员队伍管理工作中安于常规,埋没人才,不是“为人阴险, 玩弄权术”。⑥从侧面表现李林甫玩弄权术的程度,不是“直接写”。其他项, 均符合题干要求) 6.B(根据文意,“蔽塞人主视听”,使皇上耳目不聪,以便把持朝政,才是李 林甫这样做的真正目的。) 7.翻译下例句子 (1)当时张九龄正凭借文学才能被皇上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仍然违心地 奉承他。(被动1分,虽,虽然,1分,曲意,违心,1分,大意2分) (2)凡受到(被)玄宗(皇上)优待的人,李林甫开始时总是(就)亲近结交 他,等他的地位权势稍微接近自己时,就千方百计地(用计)除掉他。(厚,优 待、厚待,1分,逼,接近、靠近,1分,去,除掉,1分,大意2分) 8、【答案解析】答案:交代了地点、时间、节令等(2分),为全词营造了凄 冷寂寞的氛围(意境),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3分) 9、【答案解析】反衬(2分)。抒情主人公以燕子双飞反衬自己的孤独,以大 雁回归反衬自己无法归家(2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情和对妻子(家 人)的思念之情(2分)。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明手法,抓住“燕子”“大雁”这一意象,分析诗人情感。 10.(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答案】 (1).CD (2)在结构上的作用:点题,同时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2分)。在内 容上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温暖睛和的晩秋为什么好像在戏弄他,嘲笑他……引 起了读者悬念。展开了故事的情节(2分)。在艺术上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 境凄凉;或渲染气氛(2分)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② (30 字以内) 五、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请工整书写,力求美观。 忻州一中 2014-2015 学年高三期中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B “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 2.C.原文是“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非条件关系 3.D.“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 为了生计各奔东西”原 文无据。 4.D(任命官职) 5. A(⑤写李林甫在官员队伍管理工作中安于常规,埋没人才,不是“为人阴险, 玩弄权术”。⑥从侧面表现李林甫玩弄权术的程度,不是“直接写”。其他项, 均符合题干要求) 6. B(根据文意,“蔽塞人主视听”,使皇上耳目不聪,以便把持朝政,才是李 林甫这样做的真正目的。) 7.翻译下例句子 (1)当时张九龄正凭借文学才能被皇上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仍然违心地 奉承他。(被动 1 分,虽,虽然,1 分,曲意,违心,1 分,大意 2 分) (2)凡受到(被)玄宗(皇上)优待的人,李林甫开始时总是(就)亲近结交 他,等他的地位权势稍微接近自己时,就千方百计地(用计)除掉他。(厚,优 待、厚待,1 分,逼,接近、靠近,1 分,去,除掉,1 分,大意 2 分) 8、【答案解析】答案:交代了地点、时间、节令等(2 分),为全词营造了凄 冷寂寞的氛围(意境),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3 分)。 9、【 答案解析】反衬(2 分)。抒情主人公以燕子双飞反衬自己的孤独,以大 雁回归反衬自己无法归家(2 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情和对妻子(家 人)的思念之情(2 分)。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明手法,抓住“燕子”“大雁”这一意象,分析诗人情感。 10.(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 【答案】 (1).C D (2)在结构上的作用:点题,同时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2 分)。在内 容上设置悬念,引起下文,温暖睛和的晚秋为什么好像在戏弄他,嘲笑他……引 起了读者悬念。展开了故事的情节(2 分)。在艺术上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 境凄凉;或渲染气氛(2 分)
(3)刚看到绿色小包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当准备靠近小包时,心里一阵紧张 但走了两步,心怦怦跳动:当发现别人捡走小包后,开始心里一阵慌乱:不久又 站在原地发呆,最后如释重负,变得轻松,呼吸也变得自如。(每处心理1分, 答出4处5分,5处给6分) (4)示例一:瓦萨卡不会将这个包据为己有。2分 因为1、尽管自己也得了病,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这瓦萨卡虽然贫穷,但是他 有一颗善良的心。2分 2、当他看到那个偷盗耳环的女人时,他愤愤地骂。表明了他的正义与正直。2 分 3、当他经受诱惑时的犹豫其实也是他内心的斗争,哪怕没有中年男子的介入, 他拿到皮包后也会幡然悔悟。2分 示例二,瓦萨卡会将绿包据为己有(2分) 1、他生活处在最艰难的境地。急需一笔钱给他妻子和自己看病。毕竟身体是第 位的。失去了健康,也就无法真正的维持生计。(2分) 2、他觉得与这个女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也觉得她的钱财来得容易。他不会对一 个富有的人产生怜悯。(2分) 3、从他的一系列心情可以看出,他对占有小包是相当动心的,尽管有犹豫,但 那也是暂时的。(2分) 12.(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项对吴 大观转系的原因概括不全面,促使他转系的原因主要是“中学时代就对“航空’ 有着极大兴趣”,加之“目睹了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而受到刺激,孙 中山先生“航空救国”口号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B项“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综 合国力较弱,我国尚没能掌握这项核心技术”表述不够准确。文中提到“1956 年11月,他(吴大观)……亲自领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的喷发1A 发动机。1959年9月他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2号发动机上台试车”,说明我 国已部分掌握了发动机的核心技术。D项“只有包括吴大观在内的十名专家坚持 自行研制”表述错误,原文是“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只有少 数人坚持自行研制”,没有明确人数,而“吴大观在内的十名专家”只是“联名 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最后经邓小平批示,‘太行’发动 机项目才得以立项”。) 2)客观原因:①国家建设和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 核心技术,掌握不了这一核心技术,就容易受制于人,阻碍航空工业发展。因此 自主研发“中国心”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②国家支持,党中央高度 重视,使“太行”发动机项目得以立项。③技术引进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基础。主 观原因:①以吴大观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②吴大观等专家 历时十八年的奋斗和无私奉献。(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 对即可) (3)①照应标题中的“中国心”和“中国情”。②以梁焱“我的外公是一个中 国人”这样朴素而含义深刻的话高度概括吴大观的一生:他的一生把一切都奉献 给了中国,他研发的是“中国心”,他满怀的是“中国情”。③从一个晚辈亲人 的角度评价吴大观的一生,朴实、真实、亲切,表现了后人对他无私奉献的一生 的理解和崇敬。④用别人的评价侧面描写吴大观的形象,丰富了传记的内容和写 作角度。(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刚看到绿色小包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当准备靠近小包时,心里一阵紧张; 但走了两步,心怦怦跳动;当发现别人捡走小包后,开始心里一阵慌乱;不久又 站在原地发呆,最后如释重负,变得轻松,呼吸也变得自如。(每处心理 1 分, 答出 4 处 5 分,5 处给 6 分) (4)示例一:瓦萨卡不会将这个包据为己有。2 分 因为 1、尽管自己也得了病,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这瓦萨卡虽然贫穷,但是他 有一颗善良的心。2 分 2、当他看到那个偷盗耳环的女人时,他愤愤地骂。表明了他的正义与正直。2 分 3、当他经受诱惑时的犹豫其实也是他内心的斗争,哪怕没有中年男子的介入, 他拿到皮包后也会幡然悔悟。2 分 示例二,瓦萨卡会将绿包据为己有(2 分) 1、他生活处在最艰难的境地。急需一笔钱给他妻子和自己看病。毕竟身体是第 一位的。失去了健康,也就无法真正的维持生计。(2 分) 2、他觉得与这个女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也觉得她的钱财来得容易。他不会对一 个富有的人产生怜悯。(2 分) 3、从他的一系列心情可以看出,他对占有小包是相当动心的,尽管有犹豫,但 那也是暂时的。(2 分) 12.(1)答 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A、D 不给分。(A 项对吴 大观转系的原因概括不全面,促使他转系的原因主要是“中学时代就对‘航空’ 有着极大兴趣”,加之“目睹了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而受到刺激,孙 中山先生“航空救国”口号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B 项“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综 合国力较弱,我国尚没能掌握这项核心技术”表述不够准确。文中提到“1956 年 11 月,他(吴大观)……亲自领导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的喷发 1A 发动机。1959 年 9 月他负责设计、试制的红旗 2 号发动机上台试车”,说明我 国已部分掌握了发动机的核心技术。D 项“只有包括吴大观在内的十名专家坚持 自行研制”表述错误,原文是“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只有少 数人坚持自行研制”,没有明确人数,而“吴大观在内的十名专家”只是“联名 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最后经邓小平批示,‘太行’发动 机项目才得以立项”。) (2)客观原因:①国家建设和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 核心技术,掌握不了这一核心技术,就容易受制于人,阻碍航空工业发展。因此 自主研发“中国心”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②国家支持,党中央高度 重视,使“太行”发动机项目得以立项。③技术引进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基础。主 观原因:①以吴大观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②吴大观等专家 历时十八年的奋斗和无私奉献。(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 对即可) (3)①照应标题中的“中国心”和“中国情”。②以梁焱“我的外公是一个中 国人”这样朴素而含义深刻的话高度概括吴大观的一生:他的一生把一切都奉献 给了中国,他研发的是“中国心”,他满怀的是“中国情”。③从一个晚辈亲人 的角度评价吴大观的一生,朴实、真实、亲切,表现了后人对他无私奉献的一生 的理解和崇敬。④用别人的评价侧面描写吴大观的形象,丰富了传记的内容和写 作角度。(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