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 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 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嗜: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 2.用原文回答。(4分) 赞语”中“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 生的品德:“传文”中的“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 想性格,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3.“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 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2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一.). 五柳先生传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 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 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 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2.用原文回答。(4 分) “赞语”中“ ,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 生的品德;“传文”中的“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 想性格, “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 ”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3.“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 (1 分) 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2 分)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 分)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口口口口。(3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 (三)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 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分)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一一进入桃花源一一辞 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 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3.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①肆:尽力。②靡(mi):没有。③暧(ai):隐蔽。④俎(如):古 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 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 互鸣吠”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等 C.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 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 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 4 个字概括为:□□□□。(3 分)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 分) (三)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 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 分)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 分) A. 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 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 别桃花源。 C.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 淳朴、热情、好客。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3. 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 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①肆:尽力。 ②靡(mǐ):没有。 ③暧( à i ):隐蔽。 ④俎(zǔ):古 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 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 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 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 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等。 C. 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 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 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答案 .)五柳先生传1.①特别爱好②到,往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 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1分)好读书性嗜酒(1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1分) 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二)记承天寺夜游 1.2分A 2.3分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3分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1分)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 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绐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4.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 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三)桃花源记 1.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②百姓能安居乐业③人与人 之间和睦相处(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2.D(2分)3.C(3分)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答案 .)五柳先生传1.①特别爱好②到,往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 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1分)好读书性嗜酒(1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1分) 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4.“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二)记承天寺夜游 2分A 2.3分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3分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1分)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 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4.2分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 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三)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②百姓能安居乐业③人与人 之间和睦相处(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2.D(2分)3.C(3分)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答案.. (.一.).五柳先生传 ..... 1.①特别爱好 ②到,往 2.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1 分)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1 分) 好读书性嗜酒(1 分)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1 分) 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二)记承天寺夜游 1.2 分 A 2.3 分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3 分 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 分) 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 月色空明)(2 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4.2 分 旷达(答“豁达”也给 2 分;答 “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 1 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三)桃花源记 1. 不足为外人道也(2 分) 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 ②百姓能安居乐业 ③人与人 之间和睦相处(2 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2. D(2 分) 3. C(3 分)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答案.. (.一.).五柳先生传 ..... 1.①特别爱好 ②到,往 2.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1 分)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1 分) 好读书性嗜酒(1 分)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1 分) 3.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4.“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二)记承天寺夜游 1.2 分 A 2.3 分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3 分 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 分) 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 月色空明)(2 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4.2 分 旷达(答“豁达”也给 2 分;答 “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 1 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三)桃花源记 1. 不足为外人道也(2 分) ①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宁静 ②百姓能安居乐业 ③人与人 之间和睦相处(2 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2. D(2 分) 3. C(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