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 1.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 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 色曰:"尔何故异阼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 了无遽容。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4.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 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1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 1.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2.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 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 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 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 了无遽容。融为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否?"儿徐进曰: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4.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 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 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 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 居,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9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乃令凿通衢/不日 皆成巨堑。 1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 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 分坐/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 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 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 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 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2 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 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 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 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 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 居,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9.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乃令凿通衢/不日 皆成巨堑。 1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 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 分坐/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 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 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 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 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1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 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 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2.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 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 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13.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 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 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14.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15.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 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 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日/丈人不悉恭/ 恭作人无长物 1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翻译: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 成,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礼仪等级不能维持则刑罚就 不公平,刑罚不公平则百姓都没有地方放手脚(即不知该怎么办)了
3 1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 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 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2.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 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 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13.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 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 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14.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15.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 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 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 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 恭作人无长物 1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翻译: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 成,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礼仪等级不能维持则刑罚就 不公平,刑罚不公平则百姓都没有地方放手脚(即不知该怎么办)了
17.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 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日/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翻译:郢都有个人寄给燕相国一封信。晚上写信时,烛光不够亮, 他便吩咐捧烛的人说:“举烛!”一面顺手把“举烛”二字误写上去。 其实“举烛”并不是信中所要说的话。燕相国接信后便解说道:“举 烛的意思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要我选拔并且任用贤 才。”他便把这个意思报告给燕王,燕王听了很高兴,照这个意思去 做了,因而国家治理得很好。国家是治理好了,却不是信中的意思。 现在的学者们做学问,大都跟这位穿凿附会的相国差不多。 18.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 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 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翻译: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 遗弓,梦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日人 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19.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 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 20.往王定国道余书不工,书工不工,是不足计较事,然余未尝心服。 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盖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字 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
4 17.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 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翻译:郢都有个人寄给燕相国一封信。晚上写信时,烛光不够亮, 他便吩咐捧烛的人说:“举烛!”一面顺手把“举烛”二字误写上去。 其实“举烛”并不是信中所要说的话。燕相国接信后便解说道:“‘举 烛’的意思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要我选拔并且任用贤 才。”他便把这个意思报告给燕王,燕王听了很高兴,照这个意思去 做了,因而国家治理得很好。国家是治理好了,却不是信中的意思。 现在的学者们做学问,大都跟这位穿凿附会的相国差不多。 18.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 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 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翻译: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 遗弓,梦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 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19.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 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 20.往王定国道余书不工,书工不工,是不足计较事,然余未尝心服。 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盖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字 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