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2019年9月日 课题:《诗经》两首(第1课时) 【学习目标】 能记住《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理解诗歌的含义 、反复朗读,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体验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含义,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比兴手法的运用。 预习案 知识梳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它有哪些别名?你从《随堂训练》上还了解到它的哪些 知识? 诗经六艺:“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朱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词也。现代:“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起 头,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 诗经章法: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六经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 主义各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 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2、完成《随堂训练》67-68页字词梳理1-6题 、问题导学 1、从《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诗经的重要载体,《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奔放,清 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请回忆初中时学过的《关雎》和《兼 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雌雄二鸟和 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感 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对女 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2、通读《静女》,试翻译全诗。 3、说说诗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情景。你认为他们是不是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能想像得 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吗?你认为哪个地方的描写最具 有生活情趣?为什么?从这里可以体现男女主人公什么性格特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2019 年 9 月 日 1 课题:《诗经》两首(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记住《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理解诗歌的含义。 2、反复朗读,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体验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含义,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比兴手法的运用。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它有哪些别名?你从《随堂训练》上还了解到它的哪些 知识? 诗经六艺:“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朱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词也。现代:“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起 头,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 诗经章法: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六经 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 主义各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 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 2、完成《随堂训练》67-68 页字词梳理 1-6 题 二、问题导学 1、从《诗经》开始,民间情歌成为诗经的重要载体,《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奔放,清 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请回忆初中时学过的《关雎》和《兼 葭》。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以雌雄二鸟和 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感 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对女 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2、通读《静女》,试翻译全诗。 3、说说诗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情景。你认为他们是不是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能想像得 出小伙子急得心神不定时,躲藏着的姑娘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吗?你认为哪个地方的描写最具 有生活情趣?为什么?从这里可以体现男女主人公什么性格特点?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2019年9月日 4、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 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 对姑娘的真挚恋情三、预习自测 1、重点字词的解析:俟:(si)等待 娈(1udn):美好。 怿(yi):喜爱 荑(t1):茅草芽。洵(xun):诚然,实在。其:形容词词头,无实义。有:形容 词词头,无实义。“说”通“悦”。 归”通“馈”,赠送。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爱(薆)而不见(现) 2、说(悦)怿女(汝)美 3、自牧归(馈)荑 4、匪(非)女(汝)之为美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1、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3、静女其娈 4、贻我彤管 5、彤管有炜 6、洵美且异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1、简要概括静女和男子的形象特点。 静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爱而不见 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以物传情,含蓄温婉,聪慧可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情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娴静、美好 男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搔首踟蹰 憨厚、可爱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倾慕、赞美 洵美且异 真诚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爱屋及乌 明确:静女:美丽、活泼、聪慧、多情、率真 探究2、分析写法“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这句诗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一句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女子的调皮和男青年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 的心情及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 表达效果:表达了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2019 年 9 月 日 2 4、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 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 对姑娘的真挚恋情三、预习自测 1、重点字词的解析:俟:(sì )等待。 娈(luán ):美好。 怿(yì):喜爱。 荑(tí ):茅草芽。 洵(xún ):诚然,实在。其: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有:形容 词词头,无实义。 “说”通“悦”。 “归”通“馈”,赠送。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爱(薆)而不见(现) 2、说(悦)怿女(汝)美 3、自牧归(馈)荑 4、匪(非)女(汝)之为美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1、静女其.姝 2、俟.我于城隅 3、静女其娈. 4、贻.我彤管 5、彤.管有炜 6、洵.美且异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 1、简要概括静女和男子的形象特点。 静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爱而不见 天真活泼、 调皮可爱 贻我彤管 自牧归荑 以物传情,含蓄温婉,聪慧可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爱情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娴静、美好 男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搔首踟蹰 憨厚、可爱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倾慕、赞美 洵美且异 真诚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爱屋及乌 明确:静女:美丽、活泼、聪慧、多情、率真 男:憨厚、朴实、痴情 探究 2、分析写法“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1) 这句诗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2)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一句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女子的调皮和男青年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 的心情及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 表达效果:表达了热恋中男女真切、自然的感情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2019年9月日 探究3、“静女其姝”“静女其娈”运用重章叠句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它们的好处是使诗歌在演唱或昑咏时,音节舒缓悠杨,语言具有音乐美。 同时也起到加强抒情效果,突出感情的作用。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2、典型方法: 3、重点问题解决: 训练案 、课中检测与训练(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 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 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 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3、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4、选出对《静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 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 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 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 纯美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2019 年 9 月 日 3 探究 3、“静女其姝”“静女其娈”运用重章叠句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它们的好处是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音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 同时也起到加强抒情效果,突出感情的作用。 二、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2、典型方法: 3、重点问题解决: 训练案 一、课中检测与训练(能在 5 分钟之内完成)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 15 国风, 160 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 105 篇,大多为周代 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 40 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 305 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 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3、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4、选出对《静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 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 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 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 纯美。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2019年9月日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6、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二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一一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 B.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 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 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
高一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2019 年 9 月 日 4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6、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二项是( )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 B.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 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 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E.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