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C(C.文中说“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 可见张光直的论断是“或然”而非“必然”。A项注意“可见”的推理;B项注意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的理解:D项注意“一般”换成“通常”的表述,易误 判。) 2.答案:A(A项“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是本文作者的认识, 而非现代考古学家的观点。B项注意“《商颂》”换成“《诗经·颂》描述,商朝”; C项四个“不同”是对四段有关内容的概括;D项注意“可见一斑”的推理。) 3.答案:C(C项“强大壮盛和堂皇奢侈之象”属于“第二帝国”时期;且 将此“象”与“对外开放与交流”理解为因果关系,牵强。A项是对全文内容的 推理概括;B项注意“;”和“而”的表述,否则可能误判;D项注意“主要是因 为”的概括,除此而外应当还有改朝换代以及民族习惯等因素。) 4.D 7.(1)郑普思的妻子凭借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因此中宗特下 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得幸,被动,为…所宠。出入,随意进出。治,追究。 “有诏勿治”补出省略。各1分,句义通顺(含人名全称)1分) (2)仆射魏元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判 处死罪。”(顿首,叩头。“瑰长者”,判断句式。枉,用错。法,状语,依法。各 分。句义通顺(含人名全称)1分) 参考译文 苏瑰,字昌容,是雍州武功人,隋朝时尚书仆射苏威的曾孙。科试得中进士, 补为恒州参军。母丧期间极度悲哀。左庶子张大安上表荐举他孝悌,提拔为豫王 府录事参军,历任朗、歙二州刺史。那时,来俊臣因贪淫罪贬为同州参军。人们 担心来俊臣会再被起用,很多人写信给苏瑰,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 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来俊臣还未到达所 贬州就被召回,对苏瑰心中怀恨。因此,苏瑰连连外徙,不得入京。很久以后, 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且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张潜、 于辩机都收取了好多万,而苏瑰只单身及简单行装,自我约束很严,武后建佛寺、 立庙塔,没一年不派劳役。苏瑰认为“:浪费严重,虽然不要国库拿钱出来,但 重要的是百姓的生产日见困难。百姓不足,君王怎能富足?天下的僧人尼姑有 多半是假的。恳请合并寺庙,定出僧人尼姑的数目,缺了再补。”武后觉得他说 得很好。神龙初年,入京任尚书右丞,封爵怀县男。苏瑰明晓法令,十分了解台 省的旧章。当时的律、令、格、式均特命他删正。中宗复位,郑普思以妖幻之术 任秘书员外监。他的党羽分布在岐州与陇州之间,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将郑 普思逮捕入狱,穷追到底。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 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赦,皇帝仍旧犹 豫。司直范献忠——一苏瑰让他审讯郑普思的人一—一进言“:苏瑰身为大臣不 能诛杀叛逆小人而报答天子,犯了大罪,请让臣先诛杀苏瑰。”那时,仆射魏元 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死罪。”皇帝不得 已,将郑普思流放到儋州,其余党徒都处死。苏瑰后来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 门下三品,晋封爵许国公。那时,公卿大臣初次为官者,照例要献食天子,称之 为“烧尾”,苏瑰初任仆射,独不进献。到侍宴时,宗晋卿嘲讽苏瑰,皇帝听了
1 1.答案:C(C.文中说“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 可见张光直的论断是“或然”而非“必然”。A 项注意“可见”的推理;B 项注意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的理解;D 项注意“一般”换成“通常”的表述,易误 判。) 2.答案:A(A 项“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是本文作者的认识, 而非现代考古学家的观点。B 项注意“《商颂》”换成“《诗经·颂》描述,商朝”; C 项四个“不同”是对四段有关内容的概括;D 项注意“可见一斑”的推理。) 3.答案:C(C 项“强大壮盛和堂皇奢侈之象”属于“第二帝国”时期;且 将此“象”与“对外开放与交流”理解为因果关系,牵强。A 项是对全文内容的 推理概括;B 项注意“;”和“而”的表述,否则可能误判;D 项注意“主要是因 为”的概括,除此而外应当还有改朝换代以及民族习惯等因素。) 4.D 5. A 6. C 7. ⑴郑普思的妻子凭借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因此中宗特下 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得幸,被动,为…所宠。出入,随意进出。治,追究。 “有诏勿治”补出省略。各 1 分,句义通顺(含人名全称)1 分) ⑵仆射魏元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判 处死罪。”(顿首,叩头。“瑰长者”,判断句式。枉,用错。法,状语,依法。各 1 分。句义通顺(含人名全称)1 分) 参考译文 苏瑰,字昌容,是雍州武功人,隋朝时尚书仆射苏威的曾孙。科试得中进士, 补为恒州参军。母丧期间极度悲哀。左庶子张大安上表荐举他孝悌,提拔为豫王 府录事参军,历任朗、歙二州刺史。那时,来俊臣因贪淫罪贬为同州参军。人们 担心来俊臣会再被起用,很多人写信给苏瑰,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 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来俊臣还未到达所 贬州就被召回,对苏瑰心中怀恨。因此,苏瑰连连外徙,不得入京。很久以后, 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且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张潜、 于辩机都收取了好多万,而苏瑰只单身及简单行装,自我约束很严,武后建佛寺、 立庙塔,没一年不派劳役。苏瑰认为“:浪费严重,虽然不要国库拿钱出来,但 重要的是百姓的生产日见困难。百姓不足,君王怎能富足?天下的僧人尼姑有一 多半是假的。恳请合并寺庙,定出僧人尼姑的数目,缺了再补。”武后觉得他说 得很好。神龙初年,入京任尚书右丞,封爵怀县男。苏瑰明晓法令,十分了解台 省的旧章。当时的律、令、格、式均特命他删正。中宗复位,郑普思以妖幻之术 任秘书员外监。他的党羽分布在岐州与陇州之间,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将郑 普思逮捕入狱,穷追到底。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 因此中宗特下敕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赦,皇帝仍旧犹 豫。司直范献忠———苏瑰让他审讯郑普思的人———进言“:苏瑰身为大臣不 能诛杀叛逆小人而报答天子,犯了大罪,请让臣先诛杀苏瑰。”那时,仆射魏元 忠叩头说“: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死罪。”皇帝不得 已,将郑普思流放到儋州,其余党徒都处死。苏瑰后来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 门下三品,晋封爵许国公。那时,公卿大臣初次为官者,照例要献食天子,称之 为“烧尾”,苏瑰初任仆射,独不进献。到侍宴时,宗晋卿嘲讽苏瑰,皇帝听了
默不做声,苏瑰对皇帝解释说:“宰相一职,主管调和阴阳,代天治理万物。现 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宿卫兵中还有三天都没吃饭的,臣实在愚蠢不能称职, 所以不敢烧尾。”皇帝驾崩,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任太尉辅政。韦后召宰相 韦安石、宗楚客、及苏瑰等人在禁中议事。宗楚客讨好说:“太后临朝,应该停 止相王辅政。皇太后与相王有叔嫂不通问之礼。”苏瑰严肃地说:“遗制,是先帝 的意思,怎能更改?”宗楚客等人生气了,终于削除相王辅政的事。苏瑰称病不 入朝。景云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大都督赐谥为“文贞”。 8.“惊”:吃惊、惊讶。(1分)“怯”:胆怯、害怕。(Ⅰ分)擘开橘皮,芳 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 溅人(1分),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 感受,表达喜爱之情(1分)。 9.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1分)写出了橘黄叶绿、橘 香弥漫、橘汁酸凉。(1分) 侧面:(1)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 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分)(2)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 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2分)(3) 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2分)(侧面答出 两点即可,其中手法和解说各1分) 11(1)BC(B.“不满情绪”不合文章。C“实属败 笔”分析不当)(答对1项得2分,全对得5分0 (2)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 见证人,故事更显真实可信。(3分)由于采用第一人称,使“我对爷爷的毡靴 的描述、议论、抒情得以运用自如,从而引导读者更深的领悟爷爷的优秀品格 3分) (3)俭朴。一双毡靴他穿了十多个年头,修修补补,总是舍不得扔掉。(2 分)勤劳。尽管他年迈,双腿酸疼,但仍然坚持捕鱼。(2分)有爱心。爷爷让 自己的一只毡靴成为鸟窝,温暖动物。(2分)重友情。爷爷将另一只破毡靴送 给了自己的猎手朋友。(2分)(答对3点即可) (4)以“我的爷爷”为题不合适,不如“爷爷的毡靴”好。(2分)“爷爷 的毡靴”是作者行文的线索,贯穿故事的始终,使结构趋于严谨。(2分)“爷 爷的毡靴”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道具,借毡靴表现爷爷的纯朴、勤劳、善良的品格。 (2分)“爷爷的毡靴”是抒情的需要。借毡靴表达对爷爷生活片断的追忆和对 其品格的赞扬。(2分) 以“我的爷爷”为题合适。(2分)爷爷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的写作目 的是表现爷爷的优秀品质,抒发对爷爷的深厚情感,以此为题切合文章主题。(2 分)虽然小说用许多笔墨写爷爷的毡靴,但这些笔墨最终是为表现爷爷的品格服 务的,因此以此为题更切合小说的内容。(2分)“爷爷的毡靴”是小说的线索, 但不是唯一的线索,还有爷爷的生活、我的情感也可以视为小说的线索,并且这 两条线索,对抒发感情起到了更为直接的作用。(2分) 12.(1)【答案】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B给1分,选AD不给分 (2)【答题导引】将谭氏比作“长水”,说明“长水”与谭氏紧密相关,那么 应该与谭氏的“什么”相关呢?既然问题是笼统的问,就要全面考虑与谭氏相关 的所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比如谭氏的出身、经历、品性、事业及成就等,只 要从这几点出发到文中去提取与之呼应的相关信息就可得出答案
2 默不做声,苏瑰对皇帝解释说:“宰相一职,主管调和阴阳,代天治理万物。现 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宿卫兵中还有三天都没吃饭的,臣实在愚蠢不能称职, 所以不敢烧尾。”皇帝驾崩,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任太尉辅政。韦后召宰相 韦安石、宗楚客、及苏瑰等人在禁中议事。宗楚客讨好说:“太后临朝,应该停 止相王辅政。皇太后与相王有叔嫂不通问之礼。”苏瑰严肃地说:“遗制,是先帝 的意思,怎能更改?”宗楚客等人生气了,终于削除相王辅政的事。苏瑰称病不 入朝。景云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大都督赐谥为“文贞”。 8. “惊”:吃惊、惊讶。(1 分)“怯”:胆怯、害怕。(1 分)擘开橘皮,芳 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 溅人(1 分),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1 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 感受,表达喜爱之情(1 分)。 9.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1 分)写出了橘黄叶绿、橘 香弥漫、橘汁酸凉。(1 分) 侧面:(1)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 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 分)(2)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 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2 分)(3) 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2 分)(侧面答出 两点即可,其中手法和解说各 1 分) 1 1( 1) B C ( B. “ 不 满 情 绪 ” 不 合 文 章 。 C “ 实属败 笔 ” 分析不当 )( 答 对 1 项 得 2 分,全对得 5 分 0 (2)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 见证人,故事更显真实可信。(3 分)由于采用第一人称,使“我对爷爷的毡靴 的描述、议论、抒情得以运用自如,从而引导读者更深的领悟爷爷的优秀品格。 (3 分) (3)俭朴。一双毡靴他穿了十多个年头,修修补补,总是舍不得扔掉。(2 分)勤劳。尽管他年迈,双腿酸疼,但仍然坚持捕鱼。(2 分)有爱心。爷爷让 自己的一只毡靴成为鸟窝,温暖动物。(2 分)重友情。爷爷将另一只破毡靴送 给了自己的猎手朋友。(2 分)(答对 3 点即可) (4)以“我的爷爷”为题不合适,不如“爷爷的毡靴”好。(2 分) “爷爷 的毡靴”是作者行文的线索,贯穿故事的始终,使结构趋于严谨。(2 分)“爷 爷的毡靴”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道具,借毡靴表现爷爷的纯朴、勤劳、善良的品格。 (2 分)“爷爷的毡靴”是抒情的需要。借毡靴表达对爷爷生活片断的追忆和对 其品格的赞扬。(2 分) 以“我的爷爷”为题合适。(2 分) 爷爷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的写作目 的是表现爷爷的优秀品质,抒发对爷爷的深厚情感,以此为题切合文章主题。(2 分)虽然小说用许多笔墨写爷爷的毡靴,但这些笔墨最终是为表现爷爷的品格服 务的,因此以此为题更切合小说的内容。(2 分) “爷爷的毡靴”是小说的线索, 但不是唯一的线索,还有爷爷的生活、我的情感也可以视为小说的线索,并且这 两条线索,对抒发感情起到了更为直接的作用。(2 分) 12.(1)【答案】选 C 给 3 分,选 E 给 2 分,选 B 给 1 分,选 AD 不给分。 (2)【答题导引】将谭氏比作“长水”,说明“长水”与谭氏紧密相关,那么 应该与谭氏的“什么”相关呢?既然问题是笼统的问,就要全面考虑与谭氏相关 的所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比如谭氏的出身、经历、品性、事业及成就等,只 要从这几点出发到文中去提取与之呼应的相关信息就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谭其骧的祖籍嘉兴古称长水;②他研究的中国历史地理如悠悠长 水;③他本人的贡献就像那长年的流水滋润大地。(每点2分) (3)【答题导引】在到原文提取概括信息之前,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体验分析 “平淡”一词的内涵指向。“平淡”既应该指生活经历与特征、人生追求,也应 该指为人性情。那么据此分析,到原文去提取与之呼应的相关信息就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经历简单,不过问政治;②性情淡泊,寡于交游,疏于应酬;③ 生活简朴,安贫乐道。(每点2分) (4)【答案】示例一:学者应远离政治,不要为学术以外的事情浪费时间。(2 分)①远离政治可减少烦扰,利于保证治学时间和创造丰硕的学术成果。谭氏 生的工作很单纯,20岁后就是上课和做研究,主编了《中国历史地图集》。(2 分)②远离政治可使学术成果尽量避除政治色彩,利于成果供全世界共享。他主 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赠予美国总统里根,传扬美国。(2分)③远离政治 能使治学心思专一,利于提升研究水平。所有中国历史地理的研习者在治学时都 无法“绕开”谭氏。(2分) 示例二:学者不能远离政治,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都离不开现实的政治社会 (2分)①任何人都生活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中,他的生活和工作必然受到政治的 影响。谭氏的考试风波难免给他的治学心情和治学进展造成不利影响。(2分) ②他所研究的中国的历史疆域、政区沿革、人口迁移、民族分布等问题必然和每 个历史时期的现实政治紧密相关。(2分)③他的学术成果《中国历史地图集》 必然要为现实政治提供历史借鉴。(2分) 13.D(石破天惊:文章议论新奇。无独有偶:贬义。珠圆玉润:文字流畅或歌 声婉转。) 14.C解析:A项“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众期待渗透其中”句式杂 糅。B项,语序不当,“如何辨别养生真伪”应置于“不仅”前。D项,宾语残缺, “实施”后加上“的措施”。 15.A(解析:本段文字主要陈述“贬官文化”,①句承“贬官”,应放在开 头,③句承①句中“只好与山水亲热”,说“文品”,②句说“人品”,⑤句“人 品和文品双全”是对③、②句的总结,④句与“地因人传”相呼应,应放在最后。) 16.以变体行书“辽”字体现地域特征;以“跑道”体现体育内涵:以“12”字 符体现“十二届全运会”理念;以龙飞凤舞的表现于法,体现赛场上运动健儿英 姿。(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7参考答案:岛屿组成,位置面积,历史沿革,经济价值,战略价值(5分, 点1分) 18作文评分原则
3 【参考答案】①谭其骧的祖籍嘉兴古称长水;②他研究的中国历史地理如悠悠长 水;③他本人的贡献就像那长年的流水滋润大地。(每点 2 分) (3)【答题导引】在到原文提取概括信息之前,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体验分析 “平淡”一词的内涵指向。“平淡”既应该指生活经历与特征、人生追求,也应 该指为人性情。那么据此分析,到原文去提取与之呼应的相关信息就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经历简单,不过问政治;②性情淡泊,寡于交游,疏于应酬;③ 生活简朴,安贫乐道。(每点 2 分) (4)【答案】示例一:学者应远离政治,不要为学术以外的事情浪费时间。(2 分)①远离政治可减少烦扰,利于保证治学时间和创造丰硕的学术成果。谭氏一 生的工作很单纯,20 岁后就是上课和做研究,主编了《中国历史地图集》。(2 分)②远离政治可使学术成果尽量避除政治色彩,利于成果供全世界共享。他主 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被赠予美国总统里根,传扬美国。(2 分)③远离政治 能使治学心思专一,利于提升研究水平。所有中国历史地理的研习者在治学时都 无法“绕开”谭氏。(2 分) 示例二:学者不能远离政治,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都离不开现实的政治社会。 (2 分)①任何人都生活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中,他的生活和工作必然受到政治的 影响。谭氏的考试风波难免给他的治学心情和治学进展造成不利影响。(2 分) ②他所研究的中国的历史疆域、政区沿革、人口迁移、民族分布等问题必然和每 个历史时期的现实政治紧密相关。(2 分)③他的学术成果《中国历史地图集》 必然要为现实政治提供历史借鉴。(2 分) 13. D(石破天惊:文章议论新奇。无独有偶:贬义。珠圆玉润:文字流畅或歌 声婉转。) 14.C 解析:A 项“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众期待渗透其中”句式杂 糅。B 项,语序不当,“如何辨别养生真伪”应置于“不仅”前。D 项,宾语残缺, “实施”后加上“的措施”。 15. A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陈述“贬官文化”,①句承“贬官”,应放在开 头,③句承①句中“只好与山水亲热”,说“文品”,②句说“人品”,⑤句“人 品和文品双全”是对③、②句的总结,④句与“地因人传”相呼应,应放在最后。) 16.以变体行书“辽”字体现地域特征;以“跑道”体现体育内涵;以“12”字 符体现“十二届全运会”理念;以龙飞凤舞的表现于法,体现赛场上运动健儿英 姿。(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 17 参考答案:岛屿组成,位置面积,历史沿革,经济价值,战略价值(5 分,一 点 1 分) 18 作文评分原则